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八十三章 孫策守孝(第二更,求支持)

不然,他很可能會現在立馬就直接送王允上西天。

“司徒,小婿還有一事不明,貂蟬以王氏爲姓之後,不知這名字又該如何改?王司徒有想過嗎?今後是該叫她王小貂?還是叫王小蟬?……或是王貂蟬?”

這回不光是王允老頭了,連貂蟬都是被氣的漲紅了臉,她伸手輕輕的在陶商的胳膊上掐了一下。

王允黑著臉,將袖子狠狠一甩,道:“老夫這眼瞅著都要走了,你還在這給老夫氣受!我走都走的不消停……老夫晚年認識你這個小子,真乃人生之大不幸也!……你們留步吧,老夫去也!”

說罷,便走過去牽馬,率領著一衆人馬氣狠狠的向郊外的羊腸小道離去。

裴淨向著陶商恭敬的一拱手,拜辭。

陶商吩咐他道:“又什麼事,隨時用暗號聯繫校事府的人知會我。”

“府君放心便是!”

貂蟬看著遠去的王允,心下不能自已,高喊了一聲:“義父,早些回來。”

王允的身形略有一窒,但是卻沒有回頭,只是背對著她揮了揮手,道:“孩子,好好照顧自己,保重。”

陶商也是高喊了一聲:“義父,早些……”

王允直接出言打斷他:“你閉嘴!”

瞧著王允和裴淨等人的身影漸漸消失,貂蟬一邊摸著眼淚,一邊轉頭看向陶商道:“義父他真的能找到得道成仙的法門麼?”

陶商很想張口說一句“得個屁道”。

但話到嘴邊,最終還是嚥了下去。

他輕輕的伸手攬過貂蟬的肩膀,安慰道:“董卓死了,皇甫老師也去了,但長安的紛爭卻沒有休止,漢室也沒有重新崛起的希望,在這種時刻,王司徒需要一個契機擺脫舊日的夙願,重新振作,他在心灰意懶之下,能夠找到一個新的寄託,倒也不失爲一件好事。成不成仙,倒是無所謂了。”

貂蟬輕輕的摸著眼淚,聽了陶商的話不由的也是破涕爲笑。

是啊,對於一個已經進入人生歲末的老人來說,還有什麼能比的上在晚年去找到一件事去替代自己前半身那無休無止的執著呢。

人生,最重要的,或許就是拿得起,放得下吧。

貂蟬擦乾眼淚,望著王允等人逐漸消失的背影,篤定道:“不論如何,現在的義父,總比當初要快活許多……再說了,他老人家如此誠心,上天也一定會眷顧於他,要是真讓他找到了成仙的法門,豈不是一件天大的幸事。”

陶商咧了咧嘴,沒好意思搭腔。

歷史上,以秦始皇、劉徹、李世民、朱厚熜的能力、物力、財力都沒有成功的事,王允能辦成?

那些帝王們搭錢的搭錢,搭物的搭物,封官的封官,煉丹的煉丹,嗑藥的嗑藥,什麼把女兒嫁給方士,帶童男童女出海尋仙,甚至還採陰補陽的荒唐事都做過,結果不該嗝屁還是嗝屁了。

古人的迷信因爲環境,終於還是無藥可解。

“對啦,我領你去看一件好東西。”

陶商爲了分散貂蟬的注意力,不讓她沉溺於分離請傷,隨即轉移話題。

他牽起她的手,帶頭領著她往金陵城走去。

貂蟬臉色羞紅,低頭任陶商牽著。

回到了金陵城中,陶商並沒有帶她回府邸,而是領著她到了一座小小的作坊處。

一進了作坊內,便有一股淡淡的香氣從裡面飄出,進入了貂蟬的鼻中,頓時讓她感到一種說不出的興奮與愉悅。

“這是什麼味道,好香啊!”貂蟬頗是喜悅的看著陶商。

陶商笑呵呵的看著她,道:“是香露。”

“香露?”貂蟬疑惑的看著陶商,奇道:“難道不是薰香嗎?”

漢朝時期,薰香在士族和貴族當中就已經流行了起來,貂蟬身爲王允的義女,久在京城中,對薰香的味道自然是不陌生的。

漢朝用香之盛可謂到了奇葩的地步,甚至成了一種宮廷的禮制。

據《漢官儀》記載的一段:尚書郎入直臺中,女侍使被服,執香爐燒薰,從入臺中,給使護衣服。

可見當時漢朝人對香料是有多麼的癡迷,

饒是中國用香如此之盛,但用蒸餾法提取香料,製造香水,也只是在唐末五代之時纔開始的。

雖然蒸餾法相對簡單,但漢朝的工藝和用具相對匱乏,純精油是通過蒸氣蒸餾的方法從植物中提取出來的。

試想將花瓣懸於滾水上方,讓蒸汽將精油從花瓣中帶出來,上升的過程中再用容器捕捉,而蒸汽快速冷卻之後,又重新變成水流淌下來,從而將精油從水中分離……

簡單但卻麻煩的步驟,後期還要有穩定的步驟進行保存不使其揮發……

而且這東西還不是普遍試用的,因此陶商對香水的製造,也只是定位爲高檔的奢侈品。

他沒用用多少人操作這件事,只是在金陵城中弄了一個小小的作坊,每年限定一點產量即可。

除了自家使用,這點香水可以作爲對外邦交的高奢禮品,亦或是日後有機會進奉給長安的天子,對於自己的一些政治目的,或許會有促進的作用。

陶商命人在作坊中取了一些成品給貂蟬拿來,放在她的鼻子下,問道:“怎麼樣?感覺香嗎?”

貂蟬手中捧著那個小罐罐,仔細的嗅了一會,方纔驚訝道:“呀,香,真是太香了!子度,你是怎麼會想到做出這樣的妙絕之物?”

貂蟬說話的時候,望向陶商的眼神可謂充滿了憧憬之色,一閃一閃的,就差撞出小星星了。

女人啊,對於這樣的東西就是無法抗拒。

陶商剛回金陵城,用赤兔馬拉她兜風的時候,也沒見她高興到哪去。

陶商一邊笑一邊衝作坊內的人吩咐,命他們將成品打包成兩份,一份交給貂蟬,一份亦是交付於她,讓她轉交給糜貞。

貂蟬美目流轉,笑盈盈的看著陶商,用手指輕輕的劃著他的胸口道:“呦,陶大公子好大的胸襟,這面跟我走六禮訂婚期,那邊還惦記著貞兒妹妹麼?”

陶商搖了搖頭,無奈的道:“想哪去了,糜氏現在和咱們合作幹買賣,商號銷路盡在其手,你是替我掌管十三行和糜家的合作的代表,說什麼也得維護好這層關係不是,我這可是在幫你呢。”

貂蟬伸手摸了摸陶商的臉,笑盈盈的道:“看你急的,我就是問一句,你解釋那麼多做什麼?放心吧,十三行我一定替你打點好,貞妹妹那邊,我自然也當好生交往,不過說真的,貞妹妹可是少有的美女,性子還那般賢淑,陶公子你又是當世俊傑,就真的沒什麼想法麼?你要是有想法,小女子幫你說媒去。”

陶商摸摸鼻子,無奈的一笑。

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自打回了漢朝,他發現這個年代的女子和女子的爸爸們……貂蟬也好,曹豹也好,反正就自己所碰見的人來說,一個個都挺大度的。

心眼子都大的一塌糊塗。

……

……

吳郡,富春縣。

古人有守孝三年之說。

自打孫堅戰死之後,孫策便將父親的舊部兵馬交付於堂兄孫賁代爲掌管,並讓其暫時依附於袁術之下。

孫策自己則是回富陽一邊守喪,一邊靜靜的反省自身,醒悟己過。

不得不說,孫堅的死對於孫策來說,著實是晴天霹靂。

這個霹靂,重到幾乎磨滅了孫策年輕時所有的暴戾與火氣。

若是陶商見到現在的孫策,他一定會大大訝異於孫策現在的改變。

在氣度和沉穩上,他與當初判若兩人。

經歷過喪父之痛的孫策,再也不是當初那個任性妄爲,狂躁任性的少年獅兒,他總來來到孫堅的墓碑前,靜靜的看著其父的長眠之所,沉思過去與現在的自己,心中不斷的反思過去,並不斷的對未來做出籌謀。

即使是知道舅舅吳景終於去世,即使是知道當初害吳景癱瘓之人乃是陶商,即使是知道袁術征討金陵城失利,即使是知道了孫賁所率領的父親舊部在濡須塢損兵折將,即使是知道了祖茂戰死……

知道了這麼多的不利消息,孫策卻一反常態,沒有一絲的焦急,只是依舊靜靜的爲父親守喪,沒有一絲一毫的怨毒或是憤怒表現。

孫策現在只要沉澱自己,並期待在有朝一日厚積薄發,重塑祖上之威。

第七章 第一次遠征第八百三十五章 陶商臨陣第四百五十二章 宗族五將第四百三十三章 神將劉闢第六百七十五章 相得益彰第四百八十三章 筆墨書客第三百四十章 曠世大作第八百四十三章 董卓孫女第九百一十章 定長安第五十四章 年輕的孫策第六百八十八章 立誓報仇第八百二十六章 戰況愈烈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波軍動態第八百五十六章 蠻王沙摩柯第九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八百九十六章 入洛陽第四百七十七章 陶商進貢第四百八十章 狂人禰衡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郭與賈詡第五百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一章 斬華雄第八百七十四章 劉備的苦惱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 舞第一千零四章 營外的埋伏第二百六十六章 董卓的無奈第六百八十二章 深夜審訊第四百三十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四十一章 斬華雄第二百零六章 君子與錦帆賊第七百八十七章 曹氏叔侄第四百零六章 四世三公之觴第八百一十九章 損 失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禮的想法第七百一十六章 毒肉毒心第二十九章 君子與奸雄第三百九十一章 蓋世雙雄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七百四十五章 君臣離心第四十七章 虎癡揚名第二百一十四章 諸葛亮的才華第三百三十六章 郭嘉的宣言第八百二十八章 徐晃的重傷第六百一十五章 首戰失利第七百六十四章 詐 死第五十四章 年輕的孫策第七百九十三章 鳳雛出山第九百九十八章 曹操的機會第一千零七章 一路坎坷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五百九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七百九十二章 曹劉之盟第四百七十四章 恐怖的袁氏兄弟第二百零九章 大考結果第六百九十章 陶商的底線第二百七十九章 恩公來投第四百零一章 周瑜與諸葛亮第九十章 落筆焚牘第三百零四章 曹嵩歿第四十六章 撿漏第二百九十二章 陶應獻三策第二百三十一章 水賊終至第三百四十章 曠世大作第六百九十七章 攻打張白騎第四百七十四章 恐怖的袁氏兄弟第二百七十九章 恩公來投第八百四十一章 蔡瑁行動第四百六十七章 陶氏糜夫人第八百六十二章 放孫權第七百四十五章 君臣離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九章 懲戒與收買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六百七十四章 新型賬目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面戰爭第三百八十二章 爭霸揚州第七百九十章 襲許昌,救荀彧第九十五章 議計黃巾第一千零三章 各有謀劃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廝著實可恨第六百四十八章 悲觀主義者黃敘第八百八十六章 劉備的勸諫第一百零七章 避盟友第四百二十四章 糜貞的湯第二百零一章 競選盟主第四百一十四章 請道救父第八百一十三章 水落第八百七十七章 遁 逃第一百一十一章 彼此攀附的士族第二百九十八章 總督四郡(第二更求訂閱)第七百四十一章 後起之秀第二百八十一章 王允修仙第五百一十六章 名將殺手第五百四十九章 你來我往第二百零九章 大考結果第三百一十章 好美色的孔北海第一千零七章 一路坎坷第十五章 浮雲軍黃巾衆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子得兒
第七章 第一次遠征第八百三十五章 陶商臨陣第四百五十二章 宗族五將第四百三十三章 神將劉闢第六百七十五章 相得益彰第四百八十三章 筆墨書客第三百四十章 曠世大作第八百四十三章 董卓孫女第九百一十章 定長安第五十四章 年輕的孫策第六百八十八章 立誓報仇第八百二十六章 戰況愈烈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波軍動態第八百五十六章 蠻王沙摩柯第九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八百九十六章 入洛陽第四百七十七章 陶商進貢第四百八十章 狂人禰衡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郭與賈詡第五百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一章 斬華雄第八百七十四章 劉備的苦惱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 舞第一千零四章 營外的埋伏第二百六十六章 董卓的無奈第六百八十二章 深夜審訊第四百三十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四十一章 斬華雄第二百零六章 君子與錦帆賊第七百八十七章 曹氏叔侄第四百零六章 四世三公之觴第八百一十九章 損 失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禮的想法第七百一十六章 毒肉毒心第二十九章 君子與奸雄第三百九十一章 蓋世雙雄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七百四十五章 君臣離心第四十七章 虎癡揚名第二百一十四章 諸葛亮的才華第三百三十六章 郭嘉的宣言第八百二十八章 徐晃的重傷第六百一十五章 首戰失利第七百六十四章 詐 死第五十四章 年輕的孫策第七百九十三章 鳳雛出山第九百九十八章 曹操的機會第一千零七章 一路坎坷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五百九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七百九十二章 曹劉之盟第四百七十四章 恐怖的袁氏兄弟第二百零九章 大考結果第六百九十章 陶商的底線第二百七十九章 恩公來投第四百零一章 周瑜與諸葛亮第九十章 落筆焚牘第三百零四章 曹嵩歿第四十六章 撿漏第二百九十二章 陶應獻三策第二百三十一章 水賊終至第三百四十章 曠世大作第六百九十七章 攻打張白騎第四百七十四章 恐怖的袁氏兄弟第二百七十九章 恩公來投第八百四十一章 蔡瑁行動第四百六十七章 陶氏糜夫人第八百六十二章 放孫權第七百四十五章 君臣離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九章 懲戒與收買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六百七十四章 新型賬目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面戰爭第三百八十二章 爭霸揚州第七百九十章 襲許昌,救荀彧第九十五章 議計黃巾第一千零三章 各有謀劃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廝著實可恨第六百四十八章 悲觀主義者黃敘第八百八十六章 劉備的勸諫第一百零七章 避盟友第四百二十四章 糜貞的湯第二百零一章 競選盟主第四百一十四章 請道救父第八百一十三章 水落第八百七十七章 遁 逃第一百一十一章 彼此攀附的士族第二百九十八章 總督四郡(第二更求訂閱)第七百四十一章 後起之秀第二百八十一章 王允修仙第五百一十六章 名將殺手第五百四十九章 你來我往第二百零九章 大考結果第三百一十章 好美色的孔北海第一千零七章 一路坎坷第十五章 浮雲軍黃巾衆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子得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顺县| 涿鹿县| 东阳市| 宜昌市| 淮阳县| 肇东市| 长海县| 夹江县| 三亚市| 利川市| 呼伦贝尔市| 紫云| 库尔勒市| 祥云县| 桐柏县| 米泉市| 定南县| 永寿县| 镇宁| 沧州市| 呼和浩特市| 嵩明县| 旬邑县| 阿尔山市| 高安市| 仁化县| 正安县| 玛沁县| 琼中| 宽城| 黎城县| 顺义区| 浑源县| 天镇县| 年辖:市辖区| 吉水县| 绥滨县| 东丽区| 察隅县| 巴里| 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