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八十二章 爭霸揚州

婚事過了,臧霸暫時在彭城療養,而管亥則是被陶商派往豫州說服汝南的黃巾諸部,用以增強自己的實力,但此事能不能成,陶商現下還有些說不準成。

天氣漸漸的轉入了年關歲尾,但陶商並沒有避諱時節,而是下定覺醒南下收服豫章郡和會稽郡,將整個東南握在手中。

徐州這方面,僅僅是讓曹豹等徐州舊將鎮守,陶商並不是很放心,忠心不忠心的只是一方面,能力在那擺著,陶謙麾下的老一輩的人,該篩的應該篩一下了。

他思前想後,最後決定留下太史慈和郭嘉,有他們在彭城,至少自己往南方平定後方的時候,心中還比較踏實一些。

而且讓這兩個人協助曹豹鎮守,一則是能夠有效的抗拒曹操和袁紹的偷襲,二則陶商短時間內還不想讓太史慈回到金陵城。

雖然已經是結義兄弟了,但他目下還暫時不想讓太史慈見到劉繇。

萬一劉繇給自己拆穿了,陶商雖然有信心說服太史慈,但在結義兄弟的面前,多少有些掉面子,而且也讓太史慈難堪。

新婚燕爾之期一過,陶商和貂蟬就決定收拾東西南下,先回金陵城安頓,然後再前往豫章郡。

臨行之前,糜貞特意過來看望貂蟬,陶商身爲家主,亦是與貂蟬一同接待了她。

糜貞雖然口中對兩個人是祝福之語,但不知爲何,陶商總感覺大胸妹在看向自己的雙眸中多少有一些幽怨,也不曉得是不是自己的錯覺。

先不管了,趕緊把東南的事料理完畢再說。

彭城的事情安排好了之後,金陵城的主力兵馬便隨陶商回返了丹陽郡。

金陵城的發展仍然在繼續,挺長時間沒回來,富庶的金陵城依舊在不斷地吸收著外州逃難的百姓,丹陽郡的人口的數量正在急劇增長,由三年前的六十萬戶籍在冊變成了一百一十萬。

這其中的大部分外來人口,包括九江郡、汝南郡、山陽郡等地。

在這種情況下,負責金陵城治政的陳羣與在吳郡治所杭州發展的張紘商議,將一部外來人口轉移到了吳郡的轄地,一則是爲了發展杭州提供勞動力,二則也是適當的減少一下丹陽郡極劇增長的人口壓力。

回到了金陵城之後,陶商先是安頓了貂蟬,又找韓浩瞭解了一下最近郡內的政治事務,知道一切順利之後,他便開始在金陵城內整備糧草,收拾兵械,準備點兵前往豫章郡爭雄。

對於這一次收復會稽郡和豫章郡,陶商倒是沒有什麼過分的擔憂,以金陵軍的戰力和自己的名望,想要收攏此二郡,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但主要問題是,會稽郡東南的廣大地區與豫章郡正南的接壤嶺南的土地,是百越雜居的集合地,這個地方的人口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也算是稠密,但很多人卻並沒有被登籍在冊,而是以部落的禮制混雜,可以說是久來反叛之地。

而且雖然說只是兩郡,但這兩個地方實際的佔地面積極大,幾乎可以頂的上兩個徐州了,當然,其中大部分的沿海地區都是還未開墾的密林荒地。

而且佔據了這兩個郡之後,就代表從今天開始,陶商將時時面對山越與百越閩部的融合問題,這可是需要花大力氣去整頓的。

整頓的順利,這就是自己的大後方,是一塊縱深數千裡的保障之所。

整頓的不好,就要時時派兵鎮壓叛亂,焦頭爛額。

而校事府也傳來了新的消息,那就是袁術已經受降了呂布,並將己方的本部兵馬從豫州轉移到了淮南境內。

袁術一撅屁股,陶商就知道他要拉什麼屎。

袁老二看來是對金陵城還不死心啊……這個混蛋。

自己這一次南下揚州,袁術很有可能也會乘隙進兵揚州,再取金陵城。

不過陶商已經想好了一個對策。

若袁術果然有意圖謀自己,那自己不妨就乘著這個機會給袁術設個圈套……埋伏他!來個一勞永逸,爭取徹底的剷除這顆時時會對金陵城產生威脅的潛在毒瘤。

……

金陵城,劉繇府邸。

陶商和劉繇坐在客廳內的軟塌上,面對面的坐著,兩個人的表情顯得很有參照性和對比價值。

陶商在笑,劉繇在哭。

陶商笑著看劉繇哭的差不多了之後,方纔將手伸到了他的面前,索要道:

“正禮公,你看你這哭的也差不多將近半個時辰了,有什麼天大的委屈,也都該嚎的差不多了吧?你就把揚州刺史的印綬給我吧……其實我也挺忙的。”

“不給!”

劉繇像是小朋友在被大哥哥搶糖果一樣,將那塊揚州刺史的印綬使勁的往懷裡藏,表情顯得很是無助。

陶商頗爲鄙夷的看著他。

快四十歲的人了,怎麼跟個三歲小孩子似的一樣任性,這也太沒有胸襟和擔當了。

陶商寬慰他,徐徐誘導道:“正禮公,並不是陶某特意來跟你搶飯吃!只是天子已經下了明詔,敕封我爲當朝太傅,領揚州牧!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你不把印綬給我,我這揚州牧坐的也不是那麼回事呀,咱們都是爲朝廷效忠的,這樣揚州牧,誰坐不一樣?您得把這事看開啊。”

劉繇油鹽不進:“就不給!”

陶商有點不耐煩了。

“你趕緊的!我手頭一堆事呢,沒功夫老在這跟你閒掰扯……再不給我,我可揍你了。”陶商威脅恐嚇他。

劉繇死豬不怕開水燙。

他把臉向著陶商一伸:“你打吧,你打!姓陶的,你也太欺負人了!劉某人受命揚州刺史,足足兩年有餘,卻一直憋在這個小黑屋裡,每天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拿著這個印綬對著你送過來的破文書挨個蓋公章!連一道自己的敕令都沒有下過,就得做交接了?……哪個一方州首活的像我這麼憋屈的!你說說看!”

看著劉繇淚眼婆娑的熊樣,陶商心中也升起了一絲不忍。

遙想當年,其實自己這事確實是辦得挺不地道的。

人家好好的一個揚州刺史,封疆大吏,上任的第一天就被自己派陶應和郭嘉給一鍋端了,直接抓到了金陵城,猶如養狗一樣的天天牽著,每天啥也不能幹,跟個社區辦公室文員似的專職蓋章……換成誰,誰心裡也不會太舒服的。

這人畢竟也是太史慈的同鄉,關係也算不錯,眼下太史慈已經成了自己的結拜大哥,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自己好歹也得對太史慈有個交待不是。

自己是不是該對他好一點?

陶商長嘆口氣,端起面前的盛水的器皿,放在嘴邊剛想要喝點,卻是一皺眉,轉手就將觴扔在了地上。

劉繇被陶商的舉動嚇得渾身直哆嗦,抱著大印的兩隻胳膊又緊了些。

“你、你想幹什麼?你還真敢揍吾不成?”

陶商雙手合十,衝著劉繇作揖,道:“原先的事,確實是陶某做的有些過分,但爲天下計,有時候卻不得不行非常之事,今日此事可謂已經了卻,原先的恩怨就讓他一筆勾銷吧,商在這裡向劉公致歉了,今後一定會善待於公。”

劉繇聞言頓時呆住了。

他使勁的摳了摳耳朵,詫然的看著陶商,不敢相信的道:“你、你說什麼?你再說一遍!”

“陶某向劉公致歉了。”

“我沒聽清楚……”

“我向你致歉。”

“你是真心的嗎?”

陶商擡起頭,斜眼看向劉繇,晃了晃拳頭道:“差不多得了啊!你佔我便宜呢?”

劉繇擦了擦眼角的淚水,長嘆道:“其實吧,有些事情,我也不是看不開,大爭之世,本就如此,又哪有什麼誰對誰錯的?比起其他的那些諸侯,你著實算是很有仁心的了……劉某這兩年居住在金陵城,看著金陵城一日復一日的變化,心中也多少明白你的苦心,若是換成我,斷然不能將此地治理的這般昌隆……但你對我的手段,著實是狠厲了一些。”

陶商聞言,笑了。

不管怎麼說,劉繇這個人還是有些遠見、有些優點的。

他至少比那些眼高於頂,自命不凡的士族諸侯要強上許多,能夠擺明白自己的位置。

而且歷史上的劉繇在任期間,確實是極爲清廉且有名望,在地方的口碑比孫策要強許多,之所以沒有爭過孫策,實在是他的兵勢太弱。

論治理地方和善待百姓,劉繇是比孫策強的。

“正禮公,陶某已經決定了,待此番平復了揚州諸郡之後,便會委任你爲邊南二郡的出政之長,屆時由你代表我,將金陵城的政略發展方式,向南深入,在東南沿海地域推廣,讓你一展才幹,也算是聊表陶某對你的愧疚之意。”

劉繇皺了皺眉,疑惑道:“咋感覺像被髮配了似的?”

陶商的臉色發黑:“你要不願意,那我就留你在這蓋公章。”

劉繇急忙擺手,道:“不,不!願意,其實這事也是挺好的,劉某人很感激你。”

雖然不知道陶商適才所說的“愧疚”是真是假,但聽在劉繇的耳朵裡,他還是很受用的。

按照正常的諸侯的手段,在自己這個傀儡沒有用了之後,很可能就被處理掉了。

但陶商的行事作風,卻讓劉繇看到了希望。

至少,他還算有心,沒有要了自己的性命。

這小子,確實是不負君子之名。

不過他讓自己去的那個地方,也委實有些鬧騰人。

一想到揚州南部的百越和閩族遺後,劉繇就有些腦袋疼。

他摸著鬍鬚,仔細的思慮了半晌,方纔對陶商言道:“你若是真的成心想讓劉某人幫你的忙,那不妨就派一個人給我當副手,如此劉某人在南方推行政策安撫百越的時候,方纔能踏實敢幹。”

陶商一挑眉:“你要的副手,該不會是太史慈吧?很抱歉,這個人不行,他是我的結義兄長,眼下還有重責在身,我不能把他留在南方。”

劉繇一瞪眼:“太史子義居然成了你的兄長?你們何時結拜的?這可真是天下奇事!……不過劉某人要的人可不是他。”

陶商的心下鬆了口氣,道:“那你想要誰?”

劉繇終於難得的露出了笑容:“劉某人在淮浦居住之時,知海陵縣有一人,乃是官宦人家之後,姓呂名岱,曾任縣吏,後避亂南渡,此人極爲才幹,可爲我之臂助,若得此人相輔,劉某便答應你相助你在豫章郡和會稽郡推行政要。”

陶商靜靜的看著劉繇,突然間樂了。

劉繇這個人倒是挺自戀,陶某若是能得到呂岱,我好像就用不著你了。

“正禮公既然如此推崇這個呂岱,想必應該是與此人相熟吧?”

劉繇鄭重的點頭道:“這是自然的,劉某人自當認識他,不然豈會隨意舉薦之?”

“那不知這個人現在何處?”

劉繇呵呵一笑,道:“此人目下,就在塗唐,離此不遠也。”

……

按照劉繇的指點,陶商派校事府的人員尋到了呂岱,並將他鄭重的請到了金陵城。

呂岱年過三旬,相貌消瘦,一看就是性格自律剛強,做事比較一板一眼的人。

對於陶商的召見,呂岱很是詫異。

自己雖然出身於官宦之家,但在東南的士族羣體中,其家族並不是十分大的家族,而且他本人原先也不過是一名小吏,論及身份和地位,還遠遠到不了陶商能夠親自派人找他的地步。

不過陶商就是這麼做了。

聽聞陶商想要南征豫章郡和會稽郡,並打算在戰後讓自己協助他安撫嶺南的百越部族,呂岱沉思半晌,方纔對陶商道:

“太傅得劉公之薦,意重在下,在下不勝榮幸,東南百越部族,人口稠密衆多,大多不在當地的戶籍上,多有缺稅,實乃是我朝一塊重大缺失,若是能夠確實的將百越諸部安排佈置,併成型的歸於王化正統,登記在冊,對於日後的稅收和兵源增補,都是一塊巨大的補充,不過百越屢叛,想要完全收攏,絕非朝夕之功,在下一人之力,恐有不殆,還願舉薦幾個人,共襄太傅完成此盛舉,不知太傅肯納之否?”

陶商聞言笑了。

“有一頭算一頭,我都要!”

呂岱聞言愣住了。

頭?

第八百四十四章 強 攻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六百六十九章 做戲做真第五百零一章 銀河射手第一百六十八章 兄弟重逢第二百六十八章 恐怖的賈詡第八百三十七章 仇人見面第七百三十九章 誰埋伏誰?第一百八十四章 丹陽兵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八百一十七章 陳留之變第八百五十八章 金陵之戰第三百九十五章 太傅遇險第五十二章 再訪猛虎第七十五章 尷尬的朝臣第二百四十一章 揚州的權利真空第四百三十五章 陶商之賭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四百五十一章 勝負不分第一千章 憤怒的情緒第三百七十一章 陶商洞房第七百八十六章 結爲兄弟第十二章 上門尋仇第二百零二章 三賊鼎立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昂登場第六百三十章 城池陷落第八百四十章 遊 說第一百二十八章 雪夜會楊奉第五百七十一章 麴義的辦法第六百一十章 陶丞相第八百八十三章 轉戰宛城第八百三十六章 龐統與關羽第四百三十章 曹操的小心思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七十一章 回 軍第四百五十章 少了兩個人第七百八十八章 替天誅子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第七百九十七章 陶商與荀彧第七百七十九章 梟雄隕落第五百六十五章 鏖戰結束第七百四十八章 袁陶鏖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兄弟重逢第八百八十二章 倆老者第四百一十六章 陶家長子第八百四十章 遊 說第二百二十八章 亞夫之才(三更完畢)第二百零四章 錦帆對虎癡第一百零五章 白波軍劫掠第三百零九章 陶商求援第八百五十章 念舊情第八百零七章 沉痛的心第三百七十七章 汝南黃巾第九百二十二章 授計曹丕第一百二十七章 約 見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第三百九十八章 離間袁呂(二合一章節)第三百一十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昂登場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一百四十八章 月旦評與十句金語第六百零六章 曲譜第一百零九章 徐榮第一功第一百四十九章 相國出手第一百六十九章 舊 識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一千零二十章 忠臣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語中的諸葛亮第四百零七章 術 逝第四百二十一章 周倉比武第四百五十八章 許靖的好消息第四十八章 火 焚第七百章 賤招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的恍惚第三百三十五章 銀槍白駒第五百五十七章 壞事的曹昂第八百二十一章 流言蜚語第二百一十二章 士族利益第五百一十四章 借馬與借水第三百六十三章 諸多豪傑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中呂布第三百六十章 曹操的復仇第八百零七章 中原爭雄第八百四十一章 蔡瑁行動第五百三十九章 戲志才第八百五十九章 魯肅詐降第八百八十三章 轉戰宛城第二百九十四章 東吳德王第十二章 上門尋仇第五百三十七章 天有二日第八百三十九章 曹軍的內情第四百八十一章 父子雙雄第一百三十八章 匈 奴(二合一章節)第三百三十六章 郭嘉的宣言第四百二十五章 庖 廚第四百一十一章 撫夷中郎將三百零三章 曹操崛起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七百九十一章 強攻第三十八章 攻城戰
第八百四十四章 強 攻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六百六十九章 做戲做真第五百零一章 銀河射手第一百六十八章 兄弟重逢第二百六十八章 恐怖的賈詡第八百三十七章 仇人見面第七百三十九章 誰埋伏誰?第一百八十四章 丹陽兵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八百一十七章 陳留之變第八百五十八章 金陵之戰第三百九十五章 太傅遇險第五十二章 再訪猛虎第七十五章 尷尬的朝臣第二百四十一章 揚州的權利真空第四百三十五章 陶商之賭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四百五十一章 勝負不分第一千章 憤怒的情緒第三百七十一章 陶商洞房第七百八十六章 結爲兄弟第十二章 上門尋仇第二百零二章 三賊鼎立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昂登場第六百三十章 城池陷落第八百四十章 遊 說第一百二十八章 雪夜會楊奉第五百七十一章 麴義的辦法第六百一十章 陶丞相第八百八十三章 轉戰宛城第八百三十六章 龐統與關羽第四百三十章 曹操的小心思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七十一章 回 軍第四百五十章 少了兩個人第七百八十八章 替天誅子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第七百九十七章 陶商與荀彧第七百七十九章 梟雄隕落第五百六十五章 鏖戰結束第七百四十八章 袁陶鏖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兄弟重逢第八百八十二章 倆老者第四百一十六章 陶家長子第八百四十章 遊 說第二百二十八章 亞夫之才(三更完畢)第二百零四章 錦帆對虎癡第一百零五章 白波軍劫掠第三百零九章 陶商求援第八百五十章 念舊情第八百零七章 沉痛的心第三百七十七章 汝南黃巾第九百二十二章 授計曹丕第一百二十七章 約 見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第三百九十八章 離間袁呂(二合一章節)第三百一十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昂登場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一百四十八章 月旦評與十句金語第六百零六章 曲譜第一百零九章 徐榮第一功第一百四十九章 相國出手第一百六十九章 舊 識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一千零二十章 忠臣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語中的諸葛亮第四百零七章 術 逝第四百二十一章 周倉比武第四百五十八章 許靖的好消息第四十八章 火 焚第七百章 賤招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的恍惚第三百三十五章 銀槍白駒第五百五十七章 壞事的曹昂第八百二十一章 流言蜚語第二百一十二章 士族利益第五百一十四章 借馬與借水第三百六十三章 諸多豪傑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中呂布第三百六十章 曹操的復仇第八百零七章 中原爭雄第八百四十一章 蔡瑁行動第五百三十九章 戲志才第八百五十九章 魯肅詐降第八百八十三章 轉戰宛城第二百九十四章 東吳德王第十二章 上門尋仇第五百三十七章 天有二日第八百三十九章 曹軍的內情第四百八十一章 父子雙雄第一百三十八章 匈 奴(二合一章節)第三百三十六章 郭嘉的宣言第四百二十五章 庖 廚第四百一十一章 撫夷中郎將三百零三章 曹操崛起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七百九十一章 強攻第三十八章 攻城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怀市| 阿坝| 泗洪县| 凤城市| 竹北市| 弥渡县| 海晏县| 汤原县| 隆尧县| 北川| 永康市| 临夏县| 辰溪县| 房山区| 建宁县| 象州县| 弥渡县| 吉木乃县| 郑州市| 达拉特旗| 宣恩县| 钦州市| 鹿泉市| 榆社县| 伊春市| 灌云县| 柳河县| 邹城市| 濮阳县| 富裕县| 榆树市| 祁门县| 吉首市| 浦江县| 苏尼特右旗| 扶余县| 灵宝市| 郸城县| 惠安县| 桦南县| 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