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44章 真可謂禍不單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又是新的一天,香江的金融市場也逐漸恢復了平靜。

東亞銀行及其子公司道亨銀行正式停止高息攬儲政策,令不少未能及時存入資金的香江市民深感遺憾。

與此同時,這一舉措卻讓其他銀行如釋重負,長舒了一口氣。

回望這九天,各大銀行的日子著實煎熬,可謂度日如年。

畢竟,每天都有大量的存款被取走,轉而流入東亞銀行和道亨銀行,這種資金外流的壓力讓每一家銀行的負責人都如坐鍼氈。

如今,這場“金融風暴”終於暫時平息,他們總算能喘口氣。

此次,東亞銀行與道亨銀行共計增加存款249.63億港元。

這代表著,香江的其它銀行也爲此失去了這個數的存款。

香江金融行業雖以發達著稱,然而細觀如今,整個香江金融行業的資金市場規模,也僅兩千多億港元而已。

東亞銀行僅在這短短9天裡,便吸納了接近存款總額十分之一的資金,由此不難想象,其他銀行所遭受的損失有多慘重。

尤其是匯灃銀行與恆聲銀行,作爲香江原本排名第一、第二的銀行巨頭,此次流失的資金數額更爲龐大。

可以說,整個香江的銀行,大部分都損失慘重。

最終,卻是肥了東亞銀行以及剛剛收購過來的道亨銀行。

東亞銀行與道亨銀行憑藉這一波高息攬儲策略,不僅迅速壯大了自身的資金實力,更是在市場上樹立了強大的品牌影響力。

不少市民紛紛猜測,如今的東亞銀行究竟已佔據香江銀行業多大的市場份額?

與匯灃銀行相比,差距又縮小到了何種程度?

東亞銀行在未來是否有超越匯灃銀行的可能性?

這些問題,無疑成了衆人熱議的焦點。

畢竟,匯灃銀行上個月初突然對東亞銀行採取針對性舉措,顯然是擔憂林浩然入主東亞銀行後,會對其市場份額構成嚴重威脅。

然而,事與願違,匯灃銀行的這一系列動作非但沒能遏制東亞銀行的市場擴張,反而讓自己在這場激烈的“資金爭奪戰”中元氣大傷,流失了不少原本忠實的客戶資源。

可以說,匯灃銀行在這場商戰中,可謂是節節敗退。

而東亞銀行則趁勢崛起,一次次在香江金融市場中攻城略地,尤其從匯灃銀行以及其他銀行那裡“奪食”,不斷壯大自身實力,此消彼長之下,讓其他銀行尤其是匯灃銀行這位香江金融霸主元氣大傷。

只是,目前缺乏詳細且權威的數據支撐,大家對東亞銀行當下所佔市場份額的具體數值依舊模糊不清。

同樣,匯灃銀行系如今在香江金融市場還剩下多少份額,也成了個謎。

要知道,一個多月前,匯灃銀行及其子公司恆聲銀行在香江金融市場那可是風光無限,佔據著高達六成的市場份額,霸主地位穩如泰山。

可如今,纔過去一個多月,市場格局已然風雲變幻。

原本看似堅不可摧的匯灃銀行系,市場份額正以一種令人咋舌的速度悄然流失。

街頭巷尾,市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從明星八卦漸漸轉向了各家銀行的動態。

東亞銀行此次,可謂是一戰成名!

而原東亞銀行創始家族李佩才家族,此刻卻是已經懊悔萬分。

當初,若他們沒有在中途選擇退出與林浩然達成的聯盟,而是毅然決然地和林浩然並肩攜手、共同守護東亞銀行,一起迎擊來自匯灃銀行的不平等競爭。

那麼如今東亞銀行在這場激烈的市場角逐中所斬獲的輝煌勝利,他們家族自然也能共享榮耀,分得一杯羹。

畢竟,如果他們未曾中途退出,如今的東亞銀行,依然還是由他們家族參與管理,且掌握著不少的股分。

如今的東亞銀行,早已今非昔比。

從資產規模來看,如今的它比過去不知強大了多少倍。

如果說以前的東亞銀行只是金融領域裡一家頗具規模的大型企業,那麼如今的東亞銀行,已然搖身一變,成爲行業內的巨頭企業,能夠與匯灃銀行這個霸主打得有來有回,在市場上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

李富書心裡清楚,在李佩才家族與東亞銀行面臨危機時便倉皇退出,這無疑等同於主動切斷了與東亞銀行的緊密聯繫。

如今,他們已然徹底與東亞銀行分道揚鑣,再也沒有機會重新登上林浩然所掌舵的這艘“金融巨輪”了。

東亞銀行以及道亨銀行共計32家分行,隨著高利息政策的結束,也逐漸恢復了平靜,再也沒有了那種誇張的數百米長隊。

儘管如此,東亞銀行和道亨銀行分行內的人氣依舊不減。

不少市民在經歷了高息攬儲的熱鬧後,已經逐漸認可了東亞銀行的地位。

在不少人看來,如今的東亞銀行已經不遜色於匯灃銀行。

而且,東亞銀行還是一家華資銀行,香江又是作爲一個人口結構以華人爲主的城市,這種本土華資銀行的身份,讓東亞銀行在情感上與衆多香江市民產生了更深層次的共鳴。

許多市民覺得,支持東亞銀行不僅是選擇一家金融服務機構,更是對本土華資企業的一種支持,是對香江本土金融力量崛起的助力。

特別是這一個多月以來,匯灃銀行的種種行徑,早已讓衆多香江人心生反感。

它仗著自身霸主地位,肆意用不公平手段打壓競爭對手,這般不可一世的做派,著實令許多人憤懣不已。

恆聲銀行,董事長辦公室。

隨著何善恆徹底將工作與新接替他職務的原匯灃銀行執行董事浦偉士先生交接完畢後,何善恆也到了正式與恆聲銀行分道揚鑣的時候了。

看著辦公室裡熟悉的一切,何善恆心中五味雜陳。

這裡曾是他揮灑汗水、拼搏奮鬥的地方,每一件物品都承載著他在恆聲銀行的過往記憶。

牆上掛著的業績表彰獎狀,書架上擺放的專業書籍,還有辦公桌上那臺陪伴他無數個日夜的固定電話,都彷彿在訴說著曾經的故事。

自1933年3月3日恆生銀行創立,至今天1981年7月15日,48載春秋悄然流逝。

他親眼目睹了恆生銀行從呱呱墜地,到聲名鵲起、鑄就輝煌;

歷經擠兌潮的驚濤駭浪,無奈被收購;

而後又憑藉自身實力,一步步崛起爬到香江第二大銀行的位置。

如今,他即將與這片奮鬥多年的天地作別,可以說,他把後半生的心血與精力,都毫無保留地傾注在了恆聲銀行。

如今,年逾八十一的他,即將正式告別這個承載了無數回憶的地方。

何善恆心中滿是不捨,每一處角落、每一段過往,都如電影般在他腦海中不斷放映,讓他久久難以釋懷。

他緩緩走到窗前,俯瞰著香江繁華的街道,車水馬龍,人來人往。

這座城市的金融脈搏跳動不息,而自己卻即將離開這個曾經熟悉且佔據重要位置的舞臺。

“咚咚咚”,敲門聲打斷了他的思緒。

進來的,正是恆聲銀行新任董事長浦偉士先生。

“何先生,交接已然順利完成,接下來我便要正式投入工作了,在此,衷心感謝您這些年來爲恆聲銀行所付出的心血與貢獻,恆聲銀行的大門永遠爲您敞開,隨時歡迎您回來看看。”

浦偉士先生嘴角上揚,露出一抹看似親切的微笑,可眼神裡卻透著不容忽視的正式與疏離。

他緩緩伸出手,與何善恆輕輕一握,那力道不輕不重,卻讓何善恆心中五味雜陳。

浦偉士話語裡藏著的弦外之音,何善恆又怎會聽不出來?

這分明是在委婉地“送客”。

其實,在遞交辭職書之後,以沈弼爲首的匯灃銀行高層代表在高層會議上,提出希望他繼續擔任恆聲銀行的名譽董事長。

他們覺得,如此一來,或許能稍稍減輕何善恆離開給恆聲銀行帶來的負面影響,畢竟何善恆在恆聲銀行多年,威望極高,他的離去難免會讓銀行內部人心浮動,外界也會對恆聲銀行的未來產生諸多猜測。

只不過,何善恆果斷拒絕了。

畢竟,他心裡跟明鏡兒似的,此次辭職並非是要真正告別職場、安享晚年,而是打算投身東亞銀行,去追逐在恆聲銀行未能達成的夢想,再奮力搏上一搏。

八十一歲高齡,餘生還有多少時光,他無從知曉。

但不管怎樣,他只盼著此生能少些遺憾,只要有一線希望,他都不願輕易放過。

如今東亞銀行展現出的態勢,可絕非僅有一絲曙光,而是充滿了無限可能,大有崛起之勢啊!

況且,林浩然還如此信任他,那麼他就更不能錯過這樣的機會了。

能否在全球金融史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就看這最後一搏了。

想到這裡,對恆聲銀行的那點不捨,瞬間煙消雲散。

他回頭再度環視了一週辦公室,然後頭也不回地打開辦公室門,直接離開了恆聲銀行總部大樓。

一路上,許多員工都紛紛向他問好,即便知道他要離職了,員工們的眼神中依然滿是敬重與不捨。

畢竟,何善恆這個名字,實際上早已經與恆聲銀行緊密交織在一起,成爲了恆聲銀行發展歷程中不可磨滅的印記。

何善恆剛踏出恆聲銀行總部大廈,便見到了路邊停靠著一輛勞斯萊斯。

林浩然將車窗玻璃放下,微笑著對走過來的何善恆招了招手。

半個小時前,他便已經與何善恆通過電話了,已經得知他基本已經交接完成,最終的辭職流程都已經走完。

從明天起,自己又多了一名值得他倚重的手下大將,這自然讓林浩然心情很不錯。

盛名之下無虛士,何善恆作爲恆聲銀行創始人,著名的恆生指數編導者,香江最頂級的金融專家之一,其專業能力和行業影響力毋庸置疑。

有他的加入,林浩然對東亞銀行的未來也更加有信心了。

雖然何善恆已經81歲了,可這位老人家正常情況下,可是能夠活到97歲。

而且他的身體還非常硬朗。

因此,再爲東亞銀行貢獻多十個年頭完全不是問題。

況且,林浩然任命何善恆爲東亞銀行董事長而非總裁,正是希望他能從繁雜的日常事務中抽身,不必事事躬親。

正常情況下,作爲老闆的林浩然完全可以擔任董事長職務,但是他並沒有這個想法,爲的就是把這個職務留給何善恆。

何善恆作爲董事長,能憑藉深厚的行業積澱與敏銳的市場感知,專注於戰略佈局與決策引領,爲東亞銀行的長遠航程精準掌舵、定向領航。

而大山作爲東亞銀行總裁,則可以全面負責銀行日常運營管理,確保各項業務高效運轉。

這時候,李衛國已經從副駕駛走下來,爲何善恆打開車門。

“浩然,有勞你親自過來接我了。”何善恆上了後座,笑著說道。

“何老先生,東亞銀行以後可就得倚仗您這位定海神針了,我親自來接您,那是理所應當。”林浩然笑著迴應。

在林浩然的眼裡,何善恆加入東亞銀行之後,地位幾乎與馬世民一樣,是他最爲倚重的手下大將之一。

畢竟,如果東亞銀行真的能夠發展起來,那麼未來的東亞銀行的地位,可一點都不輸置地集團,甚至在商界的地位超越置地集團也不是不可能。

而作爲東亞銀行掌舵人的何善恆,重要性自然不比馬世民差。

勞斯萊斯緩緩駛離恆聲銀行總部大樓,開往不遠處的東亞銀行總部大樓。

既然何善恆明天要入職東亞銀行了,自然要讓何善恆這位董事長與大山這位總裁提前見面,熟悉彼此,共同商討東亞銀行未來的發展大計。

同時,何善恆入主東亞銀行的意義也非常大,一定要搞得隆重。

畢竟,這位老人家在香江金融行業的地位極高,他的加入無疑會在整個香江金融圈掀起一陣波瀾,爲東亞銀行帶來前所未有的關注度和影響力。

企業想要發展起來,除了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卓越的管理團隊,還需要在市場中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及知名度,並贏得客戶的信任與支持。

這一幕,被恆聲銀行的汽車出入口閘門保安看了個正著。

保安望著那輛漸行漸遠的勞斯萊斯,眼神中滿是疑惑。

剛剛,如果他沒有看錯的話,那位放下玻璃窗的,好像是林浩然吧?

在香江,林浩然早已經做到無人不識的地步,知名度比那些大明星都要高,因此這位恆聲銀行的保安自然認得出林浩然。

於是,這一幕很快便被保安通過對講機傳了出去,最終傳到了恆聲銀行新任董事長浦偉士的耳朵裡。

當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浦偉士差點不相信此事是真的。

何善恆前腳剛離開恆聲銀行大樓,後腳上了競爭對手東亞銀行的老闆林浩然的車上,這是什麼意思?

一股不好的念頭在浦偉士心中迅速蔓延開來,他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不安與疑慮。

何善恆在恆聲銀行深耕多年,聲望卓著,在香江金融界宛如一座巍峨高山,其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市場的神經,極有可能對香江金融界產生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

如今,他前腳剛邁出恆聲銀行的大門,後腳便登上了競爭對手的車,這般情形,怎能不讓人心生諸多猜測,浮想聯翩?

難道,何善恆這是要投身東亞銀行?

倘若果真如此,那無疑是對匯灃銀行一記響亮的耳光,狠狠打了他們的臉,讓他們在香江金融界顏面掃地。

浦偉士越想越覺得此事非同小可。

他自然明白何善恆在香江金融界的地位和影響力,倘若他真的加入東亞銀行,對恆聲銀行乃至整個匯灃銀行系來說,都將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他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拿起電話,向匯灃銀行總部的董事會主席沈弼彙報了這一情況。

這要是真的,那麼未來對匯灃銀行可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何善恆長期擔任恆聲銀行董事長,而匯灃銀行收購恆聲銀行十幾年時間,可以說,匯灃銀行高層對何善恆的瞭解極爲深入。

在匯灃銀行有意無意的吸血下,恆聲銀行依然能夠憑藉自身實力成爲香江第二大銀行,由此可見,何善恆的能力之卓越,手段之高明。

他們自然清楚何善恆不僅在金融專業領域造詣深厚,有著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卓越的決策能力,更在香江金融界積累了深厚的人脈資源。

一旦他加入東亞銀行,憑藉其過往的威望和影響力,極有可能吸引衆多原本與恆聲銀行乃至匯灃銀行繫有業務往來的客戶和合作夥伴轉投東亞銀行旗下。

東亞銀行有了林浩然這位香江首富的存在,本身就已經非常棘手了。

如今再加上何善恆這位金融界的傳奇人物,無疑是如虎添翼,匯灃銀行系面臨的競爭壓力將呈幾何倍數增長。

沈弼在接到浦偉士的緊急彙報後,臉色瞬間變得陰沉起來。

不過,此事終究沒有被證實,如今這一切都還只是猜測。

沈弼強壓下心中的不安,沉聲道:“先不要聲張,密切關注何善恆接下來的動向,同時派人調查此前何善恆是否常與林浩然接觸,在事情沒有得到證實之前,我們也不能自亂陣腳。”

此刻,他的心中,依然還有著僥倖心理,認爲此事只是巧合,又或者是保安看錯了。

即便是沒有看錯,也許只是林浩然特意請教何善恆這位華人金融大佬,希望能夠在他身上取一下經。

如果僅僅是這樣,那對匯灃銀行而言,倒也沒有太大的威脅。

最怕的是,何善恆直接加入東亞銀行了。

浦偉士領命後,立刻著手安排人手對何善恆展開秘密調查。

而沈弼,則是在辦公室裡來回踱步,眉頭緊鎖,心中思緒萬千。

如果何善恆真的加入東亞銀行,對於匯灃銀行來說,無疑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光是林浩然一人,就已讓匯灃銀行焦頭爛額、疲於應對,如今又加上何善恆這位金融界的傳奇巨擘……

真可謂禍不單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諸多棘手之事紛至沓來,攪得沈弼愈發心煩意亂,這些天來,他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何善恆辭去恆聲銀行董事長一職時,並未簽署任何競業禁止協議。

畢竟,以何善恆的年紀,沒有人會想到,他還會繼續創立一家銀行什麼的,更不可能想到他會跳槽到其它銀行去。

畢竟,如果何善恆真的想要跳槽或者重新創立一家銀行,那麼他不應該在如今這個年紀,而是在十幾年前,匯灃銀行剛剛收購恆聲銀行的時候就已經行動了。

所以出於對何善恆的敬重,匯灃銀行並未要求他簽署競業禁止協議。

在他們看來,這位年逾古稀的金融界前輩,離職後不過是安享晚年,不太可能再對匯灃銀行構成實質性威脅。

“希望,這一切都還只是虛驚一場。”沈弼喃喃說道。

此刻的他,哪裡還有往日的那份從容與淡定?

焦慮與不安簡直就是如影隨形。

這段時間,是他擔任匯灃銀行大班以來,壓力最大的一個階段。

此前收購英國蘇格蘭皇家銀行失敗,已然引發了匯灃銀行背後諸多財團的不滿。

而後,在與東亞銀行的激烈角逐中,匯灃銀行市場份額持續流失,這讓他在股東會議上承受了如山般的巨大壓力。

屋漏偏逢連夜雨,匯灃銀行的股價一路下滑,不少股東甚至萌生出彈劾沈弼的念頭。

更有財團掌門人直言不諱地警告:若匯灃銀行繼續這般頹勢,沈弼的職位恐將不保。

雖然東亞銀行的那些商業行動,誰去面對都無可奈何,但那些股東可不管這些,他們只看重結果,只盯著賬面上的數字和市場份額的變化。

沈弼在匯灃銀行的威望即便再高,也不過是一名職業經理人罷了。

說白點,他就是一個打工的罷了。

232.第232章 九龍巴士新任董事長,神秘的資金來源第16章 開始動手第432章 重複被割韭菜的股民第513章 安安心心地當一名甩手掌櫃第103章 唯一繼承人!第496章 好變態,好重口味!324.第324章 提點小弟第545章 揚名日本,股價繼續暴漲173.第173章 疑問重重,花旗銀行的代言人?307.第307章 聲東擊西,沈弼的震驚!第10章 香江這邊我說了算第607章 一羣刁民罷了,要什麼解釋?第399章 突然一吻,出發紐約!第376章 強硬態度第38章 這場遊戲變得有趣了第610章 將計就計第368章 鴻門宴,英資財團聯合逼宮!第673章 這就賺了260億港元?118.第118章 老鄉,是拿來出賣的第578章 提醒包船王第686章 婚可離,錢不分!第569章 門當戶對,商業聯姻?272.第272章 總督麥裡浩再次召集第526章 養樂多 植村秀 花王 高絲159.第159章 準備攤牌了第526章 養樂多 植村秀 花王 高絲第24章 恆生銀行第532章 保險櫃裡的秘密第6章 精彩,真是太精彩了第674章 拿捏渣打銀行的軟肋132.第132章 黃金期貨槓桿交易153.第153章 再臨紐約,花旗銀行董事長的接見第520章 急功近利?不存在的!180.第180章 四隻股票的進度第394章 置地集團的107億港元現金第636章 爭分奪秒,三天447億港元!第532章 保險櫃裡的秘密第472章 七百多人集體跳槽!第677章 入主恆聲銀行,即將成立恆聲集團!第582章 包船王的壞消息和好消息320.第320章 扭壁堅的不甘第416章 離譜!30萬美元得到30微軟原始股?323.第323章 怡和洋行二把手第553章 羅森來搶市場了311.第311章 放消息,要賣愛美高公司股份!167.第167章 10億購買兩棟大廈,求購連卡佛第405章 回報率21倍,要不要把蘋果公司股份賣掉呢?167.第167章 10億購買兩棟大廈,求購連卡佛第91章 這,這,這怎麼可能?第664章 匯灃銀行市值跌至不足30億240.第240章 麥裡浩的誤會第53章 告訴他們,讓包先生親自過來談!第640章 1年期?傻子才選!142.第142章 證據確鑿第460章 這個借刀殺人效果太好了!第346章 禍害找上門253.第253章 突發事件,收購TVB股權的契機第101章 合作愉快第408章 可用資金又再次充裕起來了第523章 借雞生蛋231.第231章 九龍巴士停牌!第107章 拜訪重要的人物第672章 震驚,居然成爲了衆多上市巨頭的第第692章 李加誠的憤怒與誤會第66章 他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求訂閱)第639章 五天期限,一封辭職信!第417章 微軟的野心(求月票)第90章 新聞發佈會221.第221章 200名退伍軍人出征第394章 置地集團的107億港元現金116.第116章 給市場降降溫第467章 釜底抽薪303.第303章 上市首日,市值突破18億!196.第196章 老闆您真是料事如神!第649章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208.第208章 突發事件,陳壽麟的建議149.第149章 兩家水泥廠合併,多元化發展計劃第353章 英資財團還沒有放棄怡和洋行第35章 再增四名手下第619章 東亞銀行成功私有化,第二波反擊!第403章 蘋果公司上市,在美國人面前露臉第558章 難道就因爲對方是林浩然?第636章 爭分奪秒,三天447億港元!第597章 這位林首富,似乎遇到了不小的麻煩125.第125章 再次貸款13億!第534章 消息泄露,讓花旗銀行先頂住!第642章 意外驚喜,成爲花旗銀行大股東?322.第322章 怡和置地互控的進度第530章 來自川井靖也的道歉208.第208章 突發事件,陳壽麟的建議第26章 爹地,您竟然投資了電影?第107章 拜訪重要的人物160.第160章 不死心的怡和置地第18章 比想象中要順利第342章 求助總督府245.第245章 怡和的狠招,死無對證!第82章 切入點第633章 就喜歡痛打落水狗!192.第192章 持槍證第79章 想不發財都難(求訂閱)
232.第232章 九龍巴士新任董事長,神秘的資金來源第16章 開始動手第432章 重複被割韭菜的股民第513章 安安心心地當一名甩手掌櫃第103章 唯一繼承人!第496章 好變態,好重口味!324.第324章 提點小弟第545章 揚名日本,股價繼續暴漲173.第173章 疑問重重,花旗銀行的代言人?307.第307章 聲東擊西,沈弼的震驚!第10章 香江這邊我說了算第607章 一羣刁民罷了,要什麼解釋?第399章 突然一吻,出發紐約!第376章 強硬態度第38章 這場遊戲變得有趣了第610章 將計就計第368章 鴻門宴,英資財團聯合逼宮!第673章 這就賺了260億港元?118.第118章 老鄉,是拿來出賣的第578章 提醒包船王第686章 婚可離,錢不分!第569章 門當戶對,商業聯姻?272.第272章 總督麥裡浩再次召集第526章 養樂多 植村秀 花王 高絲159.第159章 準備攤牌了第526章 養樂多 植村秀 花王 高絲第24章 恆生銀行第532章 保險櫃裡的秘密第6章 精彩,真是太精彩了第674章 拿捏渣打銀行的軟肋132.第132章 黃金期貨槓桿交易153.第153章 再臨紐約,花旗銀行董事長的接見第520章 急功近利?不存在的!180.第180章 四隻股票的進度第394章 置地集團的107億港元現金第636章 爭分奪秒,三天447億港元!第532章 保險櫃裡的秘密第472章 七百多人集體跳槽!第677章 入主恆聲銀行,即將成立恆聲集團!第582章 包船王的壞消息和好消息320.第320章 扭壁堅的不甘第416章 離譜!30萬美元得到30微軟原始股?323.第323章 怡和洋行二把手第553章 羅森來搶市場了311.第311章 放消息,要賣愛美高公司股份!167.第167章 10億購買兩棟大廈,求購連卡佛第405章 回報率21倍,要不要把蘋果公司股份賣掉呢?167.第167章 10億購買兩棟大廈,求購連卡佛第91章 這,這,這怎麼可能?第664章 匯灃銀行市值跌至不足30億240.第240章 麥裡浩的誤會第53章 告訴他們,讓包先生親自過來談!第640章 1年期?傻子才選!142.第142章 證據確鑿第460章 這個借刀殺人效果太好了!第346章 禍害找上門253.第253章 突發事件,收購TVB股權的契機第101章 合作愉快第408章 可用資金又再次充裕起來了第523章 借雞生蛋231.第231章 九龍巴士停牌!第107章 拜訪重要的人物第672章 震驚,居然成爲了衆多上市巨頭的第第692章 李加誠的憤怒與誤會第66章 他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求訂閱)第639章 五天期限,一封辭職信!第417章 微軟的野心(求月票)第90章 新聞發佈會221.第221章 200名退伍軍人出征第394章 置地集團的107億港元現金116.第116章 給市場降降溫第467章 釜底抽薪303.第303章 上市首日,市值突破18億!196.第196章 老闆您真是料事如神!第649章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208.第208章 突發事件,陳壽麟的建議149.第149章 兩家水泥廠合併,多元化發展計劃第353章 英資財團還沒有放棄怡和洋行第35章 再增四名手下第619章 東亞銀行成功私有化,第二波反擊!第403章 蘋果公司上市,在美國人面前露臉第558章 難道就因爲對方是林浩然?第636章 爭分奪秒,三天447億港元!第597章 這位林首富,似乎遇到了不小的麻煩125.第125章 再次貸款13億!第534章 消息泄露,讓花旗銀行先頂住!第642章 意外驚喜,成爲花旗銀行大股東?322.第322章 怡和置地互控的進度第530章 來自川井靖也的道歉208.第208章 突發事件,陳壽麟的建議第26章 爹地,您竟然投資了電影?第107章 拜訪重要的人物160.第160章 不死心的怡和置地第18章 比想象中要順利第342章 求助總督府245.第245章 怡和的狠招,死無對證!第82章 切入點第633章 就喜歡痛打落水狗!192.第192章 持槍證第79章 想不發財都難(求訂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南| 象州县| 广水市| 天门市| 攀枝花市| 夏河县| 安徽省| 田林县| 合作市| 阿瓦提县| 望都县| 灌南县| 阳原县| 连山| 嘉义市| 唐河县| 泗洪县| 同德县| 武邑县| 临西县| 禄劝| 清远市| 佳木斯市| 昌江| 偃师市| 永寿县| 绥化市| 加查县| 金寨县| 鸡泽县| 财经| 秦安县| 嘉黎县| 杭锦后旗| 江孜县| 开原市| 松滋市| 奉节县| 澜沧| 大同市| 泽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