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9章 三易回河

第59章 三易回河

趙駿的一番話語,讓衆人都陷入沉思當中。

封建王朝循環的本質,是爭搶社會的財富總值。

而世家、權貴、軍閥、地主都會加入到這場狂歡當中。

等到社會財富總值被搶光,百姓沒有活路的時候,就是王朝覆滅的時候。

這些內容初聽起來不明所以,可細思之後只覺得毛骨悚然。

因爲仔細想想,好像確實是這麼一回事!

古代社會全國能夠耕種的土地就這麼多,並且還有地力的問題。

很多可能在前朝極爲肥沃的土地,幾百年後就變成了貧瘠之土,再也種不出糧食。

所以農民就必須尋找新的耕種地。

但肥沃的良田基本都有主。

如果大量的好田地都被權貴、地主拿走,農民沒有土地,豈不是就要餓死?

爲了活命,自然就要造反。等到王朝覆滅之後,曾經的權貴、世家、軍閥、地主都消亡,農民將會再次獲得土地。

之後又經過一二百年,新的權貴世家軍閥地主崛起,如蛀蟲一般挖掘著王朝的根基,往復循環,千年不變。

因此可以說,歷代王朝幾千年來,都是這樣,而大宋將來也會變成這樣,最終王朝覆滅,帝國崩塌。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很多問題,一下子就能想通了,看事物,好像前所未有的清晰。”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真是讓人如夢初醒,感覺這麼多年的書,全都白讀了,頃刻之間,令人大徹大悟。”

衆人紛紛感嘆。

因爲趙駿的話涉及到了封建王朝更迭的本質原因,也是皇權能否持續下去的本質。

堪比屠龍之術!

趙駿笑著說道:“這些都是我學馬哲和偉人語錄知道的,任何一個當代大學生都瞭解,很正常。正因爲古代社會生產力不足,導致蛋糕就這麼大,所以纔會每幾百年就會迎來一次洗牌。”

“洗牌?”

呂夷簡聽到這個詞已經好幾次了,但卻並不知道具體什麼意思,問道:“何謂洗牌?”

這下趙駿就覺得古怪了起來。

因爲農村人逢年過節,在外地打完工回家之後,哪有不打牌的?

就連婦女小孩都喜歡玩兩把,更別說這些大人。

所以聽不懂洗牌就實在是太奇怪了。

但趙駿沒有去細想,或者說是選擇性忽略,不敢去想也不願意去想。

不管怎麼說,在他的認知和潛意識裡,自己是在進大涼山深處的時候,遭遇泥石流而來到的村子。

當時出事的位置距離尼尼村已經很近,被村裡人救上來纔是合乎正常邏輯的事情。

什麼穿越、被外星人救走都已經超出了普通人的認知範圍,人會下意識去選擇自己相信的事,而不會去考慮認知範圍之外的東西。

更何況趙駿眼睛還沒好,哪怕意識到了這個地方處處充滿了古怪,可沒有上帝視角,又怎麼能分得清楚?

因此趙駿即便覺得有些問題,也沒有去多想,就當是瑪勒革碧這老頭從來都不打牌吧。

想到這裡,趙駿就說道:“洗牌就是把所有的秩序打亂,然後重新分配。就好比漢末,黃巾起義之後,因爲戰爭、瘟疫、天災、饑荒等緣故,造成人口大量減少。”

“世家門閥的力量雖然還在,可原本五六千萬的人口急劇下降到一兩千萬,之前的土地就變得荒廢,耕地面積遠多於需求耕地的人口。”

“曹魏、季漢、東吳三個朝廷通過分配多餘土地給百姓,讓百姓能夠耕作,大部分百姓有了耕地,可以依靠耕作活下去,就沒有了造反起義的動力,暫時維護住了三國鼎立的穩定局面。”

“宋朝王小波、明朝李自成起義也都是一樣的,因爲土地兼併嚴重,打著“貧富不均,今爲汝均之”“均田免賦”的口號,號召天下農民發動了革命戰爭。”

“這背後的深層次原因自然是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以及我之前一直強調的爭奪社會財富總值的問題。”

“簡單來說,如果把古代封建社會比作成一棟房子,那麼房子剛剛建成的時候,嶄新如初,地基也非常堅固。但隨著時間流逝,如果房子主人不進行維護和治理,房子就會生出蛀蟲。”

“這些蛀蟲就是地主以及豪強階級,他們通過兼併土地,大量掠奪底層百姓的財富來不斷腐蝕這個房子的根基。一步一步,將房子變得搖搖欲墜,有倒塌的危險。”

“歷朝歷代,天災人禍其實非常多,比如宋朝三易回河,把母親河弄得四處氾濫,害死了很多人。漢末和明末小冰河時期,災荒不止,天怒人怨。”

“但如果是王朝建國的初年,這些災禍往往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因爲在整體上王朝初年的土地兼併並不嚴重,房子根基還在。”

“可隨著時間推移,蛀蟲不斷滋生,咬壞了房子地基。此時如果再出現個什麼天災人禍,頃刻間就能讓房子倒塌。”

“古代有句話叫做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歷朝歷代的君主,還是搞不清楚他們的位置永遠都是人民百姓賦予,而不是那些地主、士大夫、官僚們。”

“所以等到房子倒塌之後,就會有新的人重新把房子壘砌起來。秦末是劉邦,隋末是李淵李世民,宋初是趙匡胤,元末是朱元璋。千百年來,形成了一個輪迴,洗牌也由此誕生。”

趙駿說完後,就覺得口乾舌燥,一口氣把茶杯的水喝完了。

所有人都陷入了思考。

唯有范仲淹敏銳地察覺到一個問題,問道:“三易回河是怎麼回事?”

趙駿納悶道:“你們不是都讀宋史嗎?三易回河都不知道?”

越來越古怪了。

晏殊就隨口敷衍道:“我們肯定不如你講得那麼好嘛。”

“好吧。”

趙駿說道:“三易回河是指宋朝在仁宗、神宗、哲宗時期,三次對黃河進行大工程改動。”

“能具體說說嗎?” “具體情況就是從唐開始,黃河泥沙淤積,河牀變高,往兩岸氾濫,然後在景祐元年,黃河發生改道,從故道東流形成了橫隴道,宋朝出於對遼國的軍事防備,以及水患的問題開始對黃河進行大範圍治理工程。”

“結果如何?”

“結果很不理想,這玩意兒基本就是宋朝統治階級和那羣腦殘大臣們一拍腦袋的想法,方案實施後,導致越治越氾濫,三次改動,整個河北跟大半個河南都快被淹沒,數百萬人流離失所,連在徐州的蘇軾都差點被水淹了喂王八。”

“竟然造成了如此大的後患!”

晏殊震驚不已,連忙詢問:“爲什麼會造成這種結果呢?”

趙駿冷笑道:“一個宋仁宗蠢!”

趙禎瞪大了眼睛。

開始了。

又開始了。

一天不罵朕是不舒服吧。

“另外一個就是那羣當宰相的大臣蠢!”

趙駿繼續冷笑著道:“富弼、文彥博那種畜生當的什麼宰相,大宋那幫君臣根本不在乎什麼民生,他們就是怕遼國怕得要死,才幾次作死改動黃河。雖然黃河在當時確實已經是到了比較嚴重的地步,但他們的奏摺裡提的全是什麼邊寇、國防,根本不在意老百姓的死活,真是一羣畜生玩意兒。”

衆人互相對視,趙禎不由得縮了縮脖子,趙駿只是罵他蠢,這裡面的畜生玩意兒應該沒有把他也算進去吧。

“能詳細聊聊內情嗎?”

晏殊連忙轉移目標,他生怕趙駿繼續追著官家罵。

趙駿稍微平緩了一下心情,然後才說道:“很簡單,真宗朝有個李垂比較早發現了黃河會出大問題,於是上書請求修河,但他的意見遭到了無視,結果幾十年後,景祐元年,黃河爆發,出現了第一次改道,從故道改到了橫隴道。”

“本來還算相安無事,但到了十四年後的慶曆八年,也就是公元1048年,黃河再次爆發,決堤北流,形成了商胡道。這個商胡道從濮陽往北,一路流往遼國,從滄州遼宋邊境入海,就是今天的天津。”

“這個情況一下子讓宋朝君臣給驚住,因爲李垂早在幾十年前就預言過,說黃河會改道,還說可能會讓遼軍順著黃河逆流而上,直接打到汴梁城下,把大宋那幫腦殘嚇了個半死。”

“現在一看李垂預言成真,說不好遼軍順河南下的事情也會成真,結果就作死想要把黃河改回橫隴道和故道來,三次改河都失敗,就是三易回河。”

“這三次改回河流的方案不僅造成嚴重的河流泛濫後果,還給予宋朝百姓極大的痛苦和負擔,朝廷那羣腦殘東西一拍腦門,就要讓幾萬幾十萬上百萬的百姓去死,跟光頭炸花園口一個德性,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說到最後,趙駿已是極爲憤怒。

後世有人洗白說宋朝修黃河是實在沒辦法,黃河氾濫,不修不行。

但實際上看當時給朝廷的奏摺裡,很多都會提及邊寇和國防安全,本質上其實還是擔心遼國會順著黃河逆流而下,打到汴梁來。

關鍵他們要是好好修也不是不能修好,王景治理黃河,保證了八百年平安,宋朝要是出個王景也能利在千秋。

可惜的是這羣鼠目寸光的皇帝和大臣,根本不在乎未來,只在乎能不能把黃河改回來,不要讓遼軍可以有機會利用黃河南下,所以急功近利,一搞就是作大死,直接給大宋百姓沉重一擊。

因此可以說,宋朝之所以是歷史上與晉朝、清朝並列的三大不受待見的王朝之一,除了“對外唯唯諾諾,對內重拳出擊”以外,三易回河遺毒千年,也是一個主要因素!

見到趙駿如此不忿,晏殊連忙問道:“難道就沒有治理辦法?”

“很難,沒有工業挖沙船,就不可能把淤積的泥沙挖乾淨,靠人工挖,你挖的還沒人家拉的得多。趙大和趙二已經認識到了水土流失的問題,一方面下令在上游植樹護林固土,另一方面在黃河下游大量設置到埽岸,但也於事無補,造成了景祐元年澶州大決!”

趙駿思索了片刻,搖搖頭說道:“之後黃河每年三四次氾濫,給華夏人民造成極大損失。北宋滅亡,趙構跑到南方建立南宋小朝廷,結果把佔據北方的金國坑得挺慘,元朝統一,依舊對黃河束手無策,還因爲黃河而挑動天下反,讓元朝滅亡,直到元朝賈魯、明朝潘季馴等人不斷治理,才勉強恢復。”

聽到他的話,所有人回想起了前年澶州大決,東京汴梁被淹沒的場景,都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那是他們一輩子都不想回憶的事情。

現在聽到趙駿再次提起,他們才知道這一次改道給後來造成了多大影響。

不過如今還沒有出現三易回河,那是否說明還有迴轉的餘地?

晏殊立即問道:“假如說,我是說假如要是在三易回河之前,還有辦法治理黃河嗎?”

“那肯定是有的。”

趙駿笑道:“賈朝昌就提出過辦法,景祐元年黃河改道,趁著故道斷流,把故道的泥沙給清理掉,再改回來就行了。”

“這個辦法?”

范仲淹曾經修過捍海堰以及蘇州數條氾濫的河流,對治河算是比較有經驗,驚訝道:“會不會消耗頗多?”

“是的。”

趙駿點點頭道:“這個方案是比較合理正確的方案,但工程量實在是太大,損耗的人力物力也多,宋朝剛剛和西夏打完仗,又被遼國威脅著重熙增幣,嚴重加劇了財政負擔,哪還有錢修河,結果就是一直拖著,黃河就越來越氾濫,最終選擇了李仲昌的六塔河方案。”

“六塔河方案?”

“六塔河方案是指挖條小河道連通橫隴和商胡的水道,這條小河道後來被叫做六塔河,將北流河水引入水流量已經不大了的橫隴道,藉此拓寬橫隴道並沖刷河道的泥沙,另一方面通過這樣泄水,減緩北流水勢降低河北災情,待時機成熟,封閉商胡口,河水重新迴歸橫隴道。”

“聽起來這個方案的消耗倒是不大。”

“是不大,問題是六塔河這麼條小河根本不可能承受得了黃河那麼大的水流量。李仲昌也是腦子有病,想出這麼個餿主意,富弼和文彥博倆腦殘還支持他,結果堵塞河口之後,商胡口堤壩當晚就被衝開,河水重新填入商胡河道,堤壩上沒來得及走的兵丁民夫被大量淹死,回河失敗。”

“那這樣一來,黃河的事情,豈不是一個死局?”

呂夷簡喃喃自語。

趙駿聽到了他的話,說道:“那倒也不是,當時其實是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是賈朝昌的方案,下策是李仲昌的方案,還有個中策還算靠譜。”

“什麼中策?”

“剛纔不是說了那個李垂嗎?李垂雖然屁股比較歪,考慮的是國防和邊寇問題,但目光還是比較長遠,早就分析出黃河可能會改道,提出的方案也勉強說得過去。”

“《導河形勝書》!”

衆人互相對視,幾乎異口同聲地說了出來。

(本章完)

第59章 三易回河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218.第215章 攻守易形了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第47章 晏殊迴歸第513章 律法嚴明,大宋盛世第485章 海納世界財富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317.第313章 大宋天軍!第387章 我賦予的權力,天不遂人願第390章 不講武德,一團亂麻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第451章 規劃北平城,迴歸根本問題141.第140章 解試第七第318章 李朝覆滅第26章 玩遊戲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第322章 雙刃劍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第317章 一炮轟殺大越皇帝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89章 大勢不可擋297.第293章 不堪一擊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第465章 藉口有了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第401章 趙禎眼裡有了光第383章 欽差到來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第33章 晏殊的心事第343章 全城搜捕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第337章 以汴梁爲核心打造經濟圈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第492章 得加錢第390章 不講武德,一團亂麻192.第190章 不能讓大孫心寒289.第285章 後苑驚變,引蛇出洞第367章 大宋旗幟飄揚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第442章 盜匪遍地,該打掃衛生了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第453章 在石城畫一個圈281.第277章 杯酒釋冗軍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第456章 將領請滅遼,幽燕世家歸第30章 趙駿的身份(求追讀,求推薦票)第92章 取字漢龍,晏殊七竅生煙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第366章 收復青塘127.第127章 趙駿是主心骨第93章 解試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第372章 政制院黨派劃分308.第304章 第一個八年計劃146.第145章 洞內廝殺第475章 試試就逝世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第439章 對王安石進行思想教育第366章 收復青塘第42章 大宋不能沒有趙駿第468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360章 佈局深遠,只爲今日第424章 設趙禎獎第50章 拗相公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第521章 大宋邊境,外軍禁行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第78章 看看這大宋202.第199章 名滿天下,回到家鄉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296.第292章 大宋有槍283.第279章 查查他們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第16章 靖康恥
第59章 三易回河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218.第215章 攻守易形了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第47章 晏殊迴歸第513章 律法嚴明,大宋盛世第485章 海納世界財富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317.第313章 大宋天軍!第387章 我賦予的權力,天不遂人願第390章 不講武德,一團亂麻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第451章 規劃北平城,迴歸根本問題141.第140章 解試第七第318章 李朝覆滅第26章 玩遊戲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第322章 雙刃劍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第317章 一炮轟殺大越皇帝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89章 大勢不可擋297.第293章 不堪一擊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第465章 藉口有了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第401章 趙禎眼裡有了光第383章 欽差到來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第33章 晏殊的心事第343章 全城搜捕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第337章 以汴梁爲核心打造經濟圈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第492章 得加錢第390章 不講武德,一團亂麻192.第190章 不能讓大孫心寒289.第285章 後苑驚變,引蛇出洞第367章 大宋旗幟飄揚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第442章 盜匪遍地,該打掃衛生了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第453章 在石城畫一個圈281.第277章 杯酒釋冗軍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第456章 將領請滅遼,幽燕世家歸第30章 趙駿的身份(求追讀,求推薦票)第92章 取字漢龍,晏殊七竅生煙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第366章 收復青塘127.第127章 趙駿是主心骨第93章 解試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第372章 政制院黨派劃分308.第304章 第一個八年計劃146.第145章 洞內廝殺第475章 試試就逝世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第439章 對王安石進行思想教育第366章 收復青塘第42章 大宋不能沒有趙駿第468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360章 佈局深遠,只爲今日第424章 設趙禎獎第50章 拗相公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第521章 大宋邊境,外軍禁行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第78章 看看這大宋202.第199章 名滿天下,回到家鄉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296.第292章 大宋有槍283.第279章 查查他們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第16章 靖康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岚皋县| 芦山县| 池州市| 牡丹江市| 遵义市| 云梦县| 阿克| 互助| 瓮安县| 招远市| 云梦县| 青龙| 柞水县| 南通市| 连山| 南充市| 无为县| 闽侯县| 长丰县| 隆尧县| 南召县| 宁武县| 阿克| 安阳县| 博乐市| 马山县| 南部县| 榕江县| 彭阳县| 花莲县| 汉源县| 巴中市| 射洪县| 丽江市| 廉江市| 合肥市| 远安县| 宝山区| 错那县| 佳木斯市| 南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