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章 (2)

宋濂說:“臣前些天在李丞相府看到皇上去年冬天寫的一首絕句,寫得好,大有山河一統再造盛世的氣魄。”

朱標說:“我怎麼沒看過?”

宋濂便抑揚頓挫地背起來:“臘前三白少無涯,知是天宮降六花,九曲河深凝底凍,張騫無處再乘槎。”

朱元璋說:“這不過是偶爾爲之。寫詩終究是雕蟲小技。朕打算把這幾年來親自草擬的論、記、詔、序和詩文收集到一起,還想請宋濂先生給斧正一下。”宋濂很是稱道,認爲正好可以編一部《御製文集》。

朱元璋說:“恐不足爲後世憑。先生和劉伯溫把元史修得差不多了,本朝之史也該留意了。”

宋濂說:“隔代才修史呀。”

朱元璋說:“本朝人、當代人如不留下文字憑證,後來人怎麼寫,也不好杜撰吧?”他這是在暗示,讓本朝人多留下頌揚文字。

宋濂說:“那是。”這時陳寧進來說:“陛下,藍玉從北方進貢一種神奇的鳥,叫海冬青,日飛千里。陛下不去看看嗎?在西鷹房。”

朱元璋對宋濂、朱標說:“走,都去看看。”

西鷹房裡,一隻巨大的純白色的海冬青鳥用鐵鏈子拴著,盛在一個很大的籠子裡,這是出產在長白山、混同江一帶的巨鷹,體軀很大,翼展丈餘,是藍玉剛剛貢進來的。

朱元璋興沖沖地趕來看海冬青,飼鷹人適時地打開了籠門,那大鳥抖開翅膀,扇起狂風,衆人都一驚,海冬青穩穩地落在了朱元璋肩上,衆人無不稱奇。朱元璋說:“這海冬青好像與朕特別友善。”

宋濂對這種北方神鳥知之甚多。海冬青最有靈性,知道長幼尊卑,金朝詩人趙秉文稱它俊氣橫鶩,英姿傑立,頂摩蒼穹,翼迅東極,鐵鉤利嘴,霜柳勁翮。從唐代起,北邊的人便向宮中進貢這種純白的海冬青,稱白玉爪,極爲罕見,唐時規定,凡是流放到遼河、松江的罪囚,只要捕得海冬青,便可贖罪,傳驛而歸。

朱元璋逗弄著肩上的大鳥,那鳥竟在他手上啄食粟粒,一點不眼生。朱元璋問宋濂:“本來是白鷹,爲什麼叫海冬青?”

陳寧說:“藍玉附來一紙條。他不附上這幾行字,臣也不懂。過去稱它是從鯨海飛來的青色之鳥,鯨海在東面,故稱海東青,也有寫冬天的冬的,得此鳥爲天下吉兆。”朱元璋聽了,不覺喜出望外。

禽鳥誤政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國人矚目的大明王朝第一科在江南貢院拉開了帷幕,這給繁華的南京城又平添了三分喜氣,全城百姓都如逢佳節一樣興高采烈。從夫子廟(今日禮賢館)到貢院這幾條街上車水馬龍,人頭攢動,來應江南鄉試的人開始經過嚴格檢查入考場。

錢萬三帶著家人送錢大來到了考場門口,錢萬三再三叮囑:“千萬要抄明白,別丟了字。”錢大手舞足蹈,笑道:“等著我中狀元吧。”

錢萬三批評他四六不懂,“這纔是鄉試,怎麼就說中狀元的話,別叫人笑話。”楊希聖給他掃盲:“鄉試考中舉人的榜首叫解元。”

錢大點了點頭,握著拳頭說:“那我就先來個解元。”

楊希聖又道:“解元、會元、狀元全拿,纔是連中三元。”

楊憲遠遠地站著,裝作不認識錢大。風度極其瀟灑的李醒芳和楚方玉也在擁擠的考生中間出現了,二人表情輕鬆,說說笑笑朝貢院的正門走來。他們看見了劉三吾,望著他白髮皤然走路顛簸的樣子,楚方玉說:“官場有這麼大的魔力嗎?在家好好抱孫子多好。”

李醒芳說:“也許重孫、玄孫都有了。每一科都有這樣的人,有人考了一輩子,八十歲了還是個童生。舉人、進士就是綁在水牛角上的一把青草,總是看青草離得很近,用足了力氣去夠,又總是夠不著。”

這時鑼聲響了,儀仗開路,幾乘大轎緩緩而來。

考生們見到“迴避”、“肅靜”和“江南鄉試主考劉”“副主考宋”的招牌,連忙閃開道。李醒芳說:“劉伯溫和宋濂來了。有他們二位主考,這一科說不定有幾個出類拔萃的人脫穎而出。”他認定這二人爲官清廉,不會爲銀子污了眼目。李醒芳如果不受賞識,楚方玉認爲那太虧了,就不如答應朱皇帝,當翰林院侍講了,那是多清高的地方呀。

錢大早早地找到了自己的號舍,在拐彎處,恰好不是監考視線容易關注的地方,正合他意。李醒芳、楚方玉也歸了位。

毗連的號舍像是監舍一樣密集,此時貢院裡蟬鳴聲震耳。天熱難擋,樹葉子全都曬得捲曲了,號舍裡的人個個汗流浹背,不斷地擦汗。劉三吾剛剛得了試卷,他在上面工工整整地填寫貫籍、姓名及三代,然後有人過來“糊名”,即把這二尺長的部分糊住,以免有人徇私作弊。隔不遠處是李醒芳,他搖著扇子,不慌不忙地看題目。

再隔幾個是楚方玉,天再熱她也不敢脫衣服,以致滿臉汗水。

錢大在拐彎處的號舍裡,他已把題目寫好,捲成一個細細的小紙卷,小心地送進葦子管中,然後抓耳撓腮地等待,不時地從狹小的號舍裡探頭望天。忽然,鴿哨聲響了。錢大樂不可支,他趁監考人走開,兩個指頭往口中一伸,打了一聲口哨,那鴿子便直奔錢大的號舍飛來。

當信鴿穩穩地落在考桌上時,錢大快速地把藏了考題的葦子桿綁在了信鴿紅腿上,又輕輕地打了一聲口哨,信鴿騰空而起,在大柏樹上飛了一圈,飛出了貢院。錢大半躺半臥,悠閒地拿起了蒲扇。

一陣鑼聲響過,朱元璋的鹵簿浩浩蕩蕩地向貢院街推進。

走在儀仗前面的是執門旗的紅甲士五人,旗下四人執弓箭,隨後是白甲士五人執月旗,旗下四人執弩,再後是風、雲、雷、雨旗各一,都是黑甲士執掌,更有天馬、白澤、朱雀旗及木、火、土、金、水五行旗居後。

旗後出現五輅車,玉輅居中,左金輅,次革輅,右象輅,次木輅。接著是鋪天壓地的傘蓋,黃蓋一,紅大傘二,華蓋一,曲蓋二,紫方傘一,雉扇四,朱團扇四,羽葆幢、豹尾、龍頭竿、信幡、傳教幡、告止幡、絳引幡等使儀仗更加絢麗奪目。

誰也沒有想到,朱元璋沒有坐在居中的大黃玉輅中,卻騎著一匹棗紅馬,肩上扛著那隻北方進貢來的海冬青巨鳥。

當朱元璋肩上扛著羽毛如雪的白玉爪海冬青從馬背上下來時,劉基吃了一驚,他也不管李善長、楊憲、胡惟庸、宋濂、陶安等衆臣在場,不先奏報考場的事,反用輕蔑的口氣說:“沒聽說過皇上貢院巡考還帶著玩物的。”朱元璋輕描淡寫地說,“這是藍玉從北邊剛貢進來的海冬青,與朕一見如故,怎麼趕它也不下去。”

劉基抓住理不饒人:“當年皇上砸碎了陳友諒的鏤金牀,不是把這四個字鑄在宮門前自省的嗎?皇上是萬民表率,如因玩禽鳥而荒廢了政務,那損失就大了。而況陛下今天是來視察鄉試考場,考場士子們都是未來執掌權柄的人,皇上不應給他們一個方正表率嗎?”

在衆官面前如此不給皇上留面子,朱元璋怎麼受得了?他怒道:“你這人好沒道理!朕每天天不亮上朝,天大黑了還在殿上,你們哪個大臣有朕這般辛苦!朕倒成了玩物喪志、禽鳥誤政?況這玩鳥,也是偶一爲之而已,你卻如此小題大做。”

君臣僵到這地步,總得有人出來打圓場,沒有比李善長更合適的了。他說:“不必小題大做,這沒什麼,況神鳥臨朝,也是祥瑞之兆。請皇上息怒。”劉基仍不識趣地把在門口:“皇上無論如何不可扛著鳥去見士子們。”

朱元璋待要發作,想想,又改了意,一是賭氣,二也表現一下自己並非玩物喪志,他從侍者身上拔出劍來。衆皆大驚,以爲劉基要遭殃。

朱元璋將肩上大鳥抖落下來,一劍刺死在地上,問劉基:“你不用再嘮叨了吧?”

劉基笑了:“臣向皇上賠罪。”

朱元璋擲劍於地,恨恨地說:“你劉伯溫有時實在讓人無法容忍!”又轉對羣臣說,“他雖屢屢犯上,可細想,他又有理,是啊,士子們都想見見皇上,倘朕託著鳥兒去見他們,他們會多失望啊!”

宋濂望了劉基一眼,又笑了笑,這才悄然說:“方纔我嚇壞了,以爲他要殺你呢。”

“那怎麼會。”劉基諒他不敢,“主考官因諫皇上別玩物喪志而在貢院門前被殺,他將是比秦二世還要臭不可聞的皇帝,大家這樣下力氣輔佐他,豈不是我們瞎了眼嗎?”宋濂點頭,表示讚許。

此時考舍內的錢大正翹首盼著信鴿歸來,否則他只好交白卷了。他焦灼地探頭望天,抓耳撓腮。

朱元璋一走入院中,立刻被聒噪的蟬聲吸引了,他停住步說:“這蟬鳴太叫人心煩了,考生怎麼能靜下心來。”

宋濂說:“蟬鳴如讀書聲,自古而然。”

朱元璋一眼看見了正在舍中答卷的李醒芳,走過去,看了一眼他的卷子,問:“你聽這蟬鳴心裡煩不煩?”

“煩又有什麼辦法?”李醒芳說。

朱元璋回頭問衆臣:“馬上把所有的樹鋸倒如何?不就沒有蟬鳴了嗎?”李善長以爲不妥,“這些森森柏樹和公孫樹都是宋代所植,毀於我朝,會叫後人譏笑的。”

“說得也是。”朱元璋想想,又有了主意,他傳旨派人去後宮叫三十個太監來,每人一把長竿,不停地拍打樹木,讓蟬不敢鳴叫。

劉基讚揚這是個好主意,胡惟庸馬上說:“我去叫人。”

一陣鴿哨過後,信鴿盤旋著輕輕落在錢大號舍前,錢大捉住鴿子,拿到桌下,從它腿上解下一個葦管,然後拍拍鴿子翅膀,鴿子振翅飛去。錢大吹口氣,將葦子桿裡的細紙卷吹出來,輕輕打開,上面寫滿了極小的工楷字,翻到背面也有字。他長長地吁了口氣,將它放到腿上,賊眉鼠眼地四下溜溜,開始看一行抄一行地答卷。

儘管有人爲朱元璋左右打扇子,他還是熱汗滾淌。再看看考生們,有些人顧不得禮儀了,在號舍中乾脆赤膊寫卷。朱元璋來到劉三吾面前,不禁笑了:“哎呀,這裡有一位應考的白頭翁啊!”

劉三吾站了起來,神情嚴肅地道:“陛下,考舍狹小,恕學生無法給您行大禮了。”

朱元璋問:“你叫什麼呀?”但馬上自我更正說,“錯了,錯了,朕怎麼可以問名字呢!卷子上都是糊名的,朕問問你貴庚總行吧?”

劉三吾答:“七十有二。”

朱元璋感嘆連聲:“人生七十古來稀,你過了古稀之年又來應考,須有一顆童心才行,考過多少科了?”

“回皇上,”劉三吾說他從十六歲考起,“三年一****,去掉戰亂年月停試,總共考了十七科,全都名落孫山。”

朱元璋嘖嘖有聲,慨然稱讚,“真是屢試不第,癡心不改,是因爲文章不好嗎?”劉三吾咬定是考官貪贓枉法,“他們認錢不識才,或者雖不認錢,也不識才。”

朱元璋衝劉基、宋濂大笑道:“聽見沒有?他是罵考官呢。”他又問劉三吾:“這一科,先生能中嗎?”

“這要問考官。”劉三吾說,“倘真能以卷取人,我早該中了;如果考官是昏庸的人,我還會落第,這就是我最後一科,今生不再進考場了。”朱元璋指著劉基問:“你知道這考官是誰嗎?”

第24章 (3)第45章 (2)第11章 (1)第44章 (1)第46章 (3)第5章 (1)第27章 (2)第25章 (4)第12章 (2)第43章 (3)第45章 (2)第6章 (2)第20章 (3)第40章 (3)第18章 (1)第50章 (3)第20章 (3)第27章 (2)第18章 (1)第19章 (2)第20章 (3)第39章 (2)第4章 (4)第54章 (3)第9章 (1)第25章 (4)第22章 (1)第29章 (1)第18章 (1)第10章 (2)第24章 (3)第24章 (3)第27章 (2)第43章 (3)第23章 (2)第34章 (2)第36章 (2)第29章 (1)第10章 (2)第25章 (4)第50章 (3)第19章 (2)第8章 (4)第54章 (3)第3章 (3)第6章 (2)第2章 (2)第10章 (2)第34章 (2)第12章 (2)第40章 (3)第45章 (2)第42章 (2)第3章 (3)第28章 (3)第8章 (4)第24章 (3)第52章 (1)第19章 (2)第10章 (2)第1章 (1)第49章 (2)第34章 (2)第46章 (3)第29章 (1)第33章 (1)第17章 (4)第52章 (1)第40章 (3)第41章 (1)第46章 (3)第4章 (4)第8章 (4)第41章 (1)第49章 (2)第21章 (4)第5章 (1)第10章 (2)第33章 (1)第22章 (1)第39章 (2)第8章 (4)第35章 (1)第25章 (4)第49章 (2)第5章 (1)第18章 (1)第53章 (2)第49章 (2)第2章 (2)第4章 (4)第51章 (4)第32章 (4)第25章 (4)第5章 (1)第49章 (2)第33章 (1)第24章 (3)第1章 (1)
第24章 (3)第45章 (2)第11章 (1)第44章 (1)第46章 (3)第5章 (1)第27章 (2)第25章 (4)第12章 (2)第43章 (3)第45章 (2)第6章 (2)第20章 (3)第40章 (3)第18章 (1)第50章 (3)第20章 (3)第27章 (2)第18章 (1)第19章 (2)第20章 (3)第39章 (2)第4章 (4)第54章 (3)第9章 (1)第25章 (4)第22章 (1)第29章 (1)第18章 (1)第10章 (2)第24章 (3)第24章 (3)第27章 (2)第43章 (3)第23章 (2)第34章 (2)第36章 (2)第29章 (1)第10章 (2)第25章 (4)第50章 (3)第19章 (2)第8章 (4)第54章 (3)第3章 (3)第6章 (2)第2章 (2)第10章 (2)第34章 (2)第12章 (2)第40章 (3)第45章 (2)第42章 (2)第3章 (3)第28章 (3)第8章 (4)第24章 (3)第52章 (1)第19章 (2)第10章 (2)第1章 (1)第49章 (2)第34章 (2)第46章 (3)第29章 (1)第33章 (1)第17章 (4)第52章 (1)第40章 (3)第41章 (1)第46章 (3)第4章 (4)第8章 (4)第41章 (1)第49章 (2)第21章 (4)第5章 (1)第10章 (2)第33章 (1)第22章 (1)第39章 (2)第8章 (4)第35章 (1)第25章 (4)第49章 (2)第5章 (1)第18章 (1)第53章 (2)第49章 (2)第2章 (2)第4章 (4)第51章 (4)第32章 (4)第25章 (4)第5章 (1)第49章 (2)第33章 (1)第24章 (3)第1章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华县| 日喀则市| 汶川县| 隆回县| 山阴县| 马尔康县| 涿州市| 兴业县| 共和县| 教育| 灵宝市| 安陆市| 英吉沙县| 天津市| 新建县| 扶沟县| 万安县| 太白县| 绥阳县| 旬阳县| 宣汉县| 墨竹工卡县| 大港区| 巫山县| 安阳市| 汤阴县| 达拉特旗| 安康市| 西华县| 阿拉善左旗| 安泽县| 建昌县| 赤水市| 农安县| 夹江县| 东海县| 中卫市| 微山县| 乐东| 镇安县| 无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