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79章 其實沒什麼大不了……

儘管兵部與朝廷盡力封鎖消息,但自古皇城根兒的爺們都是消息靈通之輩,京城裡流言四起,皆言道----天塌了。

先是有流言說牧野原一戰,四十萬大軍毀於一旦,無數將領戰死,大秦的精銳全軍覆沒,帝國已經不堪一擊了。

一時間人心惶惶、中都米貴、打砸搶暴力事件不斷上演。

而後又有傳聞道,成親王殿下力挽狂瀾,率領十萬禁軍破釜沉舟,終於藉著大風擊敗了百勝公,而後在齊國境內任意馳騁,甚至將上京城都包圍了。

在兵部不斷的捷報下,中都百姓的情緒又從谷底飛躍到了頂峰,人們歡天喜地、大肆慶祝,甚至很多人家將成親王的名諱刻在牌位上日夜供奉。中都城中好一片祥和氣氛。

可大秦的命運就像怒海夜航的小舟,剛被送上天空,又狠狠落下了谷底。

進入十月裡,一個個糟的不能再糟的消息,通過八百里加急傳來----陛下被俘、虎牢關告急、我大秦二十萬主力卻被困在太行山裡,沒有三五個月走不出來!

京裡的百姓在數度大起大落後,神經已經徹底麻木了,楞楞的望向金碧輝煌的紫禁城,想看看這羣敗家玩意兒能把大秦這艘大船,徹底整沉了不?

即便沒有人站出來討伐,百姓心裡也有一個模糊的共識----事情鬧到今天這步,朝廷難辭其咎!陛下難辭其咎!

但現在還得靠這些人把這個坎兒過去不是?

寒冬肅殺的大秦皇宮中。

後宮中的皇后妃子哭成一團,大臣們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急得跳腳卻又沒有辦法。幾位平日裡死掐地大學士。也不得不湊在一起長吁短嘆,稍稍爲皇帝陛下掉了幾滴眼淚之後,便轉上了會議的正題----千頭萬緒從何處做起?

薑還是老的辣,資格最老的田憫農站了出來,他明確指出問題的要害。也是當前必須先解決地首要矛盾:

如何處理皇帝的問題?

是啊,亂成了一團,把昭武帝先生都給忘了,這確實是當前最爲重要的問題。

兵沒有了可以再召,將沒有了可以再提拔……但皇帝沒了的麻煩可就大了。

話說昭武帝先生本人,骨瘦如柴的中年男子一枚。就是論斤賣也買不到幾個錢,但他皇帝的這個名分卻重如泰山!

那是大秦地最高元首啊……根據確切情報,昭武帝先生只是被俘,還沒死掉。用句文明的話講,便是暫不能履行工作職能。

這比死掉了更糟糕……這次內閣大臣會議沒有留下記錄,當事人又諱莫如深,讓我等草民無法瞭解幾位閣老的態度。但從後來的事情發展看,內閣最後的意見應該是:被俘的皇帝還是死掉算了。

昭武先生啊。你還是死了吧,反正這一次把你祖宗的面子都丟光了,你死後我們好重新立一個皇帝,簡單又方便、還很省錢……話說趙無咎一邊加緊攻打秦國,一邊又將勒索的文書遞送到了內閣地案頭,全文如下:

帝主客於敝營,上下不勝惶恐,然疲敝之兵無以奉養天尊,又恐稍有怠慢。無奈顏求於貴國,撥付相關資費六百萬零一兩官銀則個。否則吾等竭力而爲,可養陛下於十月之末矣。

翻譯一下便是:貴國陛下眼下正在我軍營中做客,但我們窮當兵的伺候不起皇帝陛下。不得不向貴國求援。上半段還比較客氣,但下半段卻流氓風範頓顯:月底前不見到六百萬零一兩白銀,老夫很難保證貴國陛下的人身安全鳥。

皇帝的老婆們得到消息後,很自覺的把首飾細軟拿出來,湊了一百萬兩的份子,送到內閣那裡,請他們務必救出皇帝陛下。

但內閣的老頭子們,卻堅決不接受綁匪的勒索。田憫農、麴延武、王安亭三位閣老並沒有私心,他們都是久經浮沉、閱盡世情的智慧長者。自然知道趙無咎地如意算盤……趙無咎以爲這個人是大秦的皇帝。爲了贖回他,秦國會交出所有的財富。但他卻不會將其還給大明。

這老土鱉定是希望能從大秦的國庫中不斷拿到金銀財寶,這樣既可以削弱秦國,又可以補充軍用。奶奶地,把我們當成你家開的錢莊了?簡直是做他孃的春秋大夢!

就連皇帝他兒、哲郡王也默默的表示,態度應該強硬一些……心中更是期盼著綁匪能撕票最好。

只有武英殿大學士周廉,是站在後宮這一邊的。無奈他原本就沒什麼根基,之所以囂張一時,不過是藉著皇帝陛下狐假虎威罷了?,F在大家都打算換掉昭武帝了,還怕他個老癟三不成?

周廉的聲音很快湮沒在一片反對聲中,最後內閣大臣們決定,將那封勒索書信燒掉了事,一個子兒也不給!虐待也好、撕票也罷,都隨便!!

唉,有時皇帝的命也不值錢啊……

雖然很殘酷,但現實總是這樣殘酷。

既然決定漠視昭武帝的生死,就得趕緊剝奪他皇帝的身份、註銷他地戶籍。萬一趙無咎嚼著沒味,把他放回來添亂,在座地諸位還要腦袋不要?

其實解決方法很簡單----再立一個皇帝。

其實解決地辦法也很簡單。另立一個就是!話語權可掌握在中都地王公貴族、宰輔大臣,以及最重要的太后皇后手裡。

我們這些人說你是皇帝,那你就是、不是也是;說你不是皇帝,那你就不是,是也不是。

對。是也不是,就是這樣殘酷!一如既往的殘酷。

方針已定,那麼誰來擔此重任呢?

最先被考慮的自然是太子殿下了,太子皇儲也,他不幹誰幹?

在大臣們看來,唯一可能地人選也只有秦霆一個。

於是。內閣大臣紛紛上書,要求太子立刻即位登基。當然也不會虧待昭武帝陛下,原地升一級,尊爲太上皇便是。

太上皇,太上皇,聽著很氣派,但不過是個過期的皇帝罷了。

皇太后和太后倒是沒有什麼意見,畢竟太子也算是她們的嫡孫嫡子。立刻就同意了。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太子爺推辭了,他說:本宮有疾,不能勝任。竟然不想幹這份體面光鮮、實惠多多的天下第一差事。這套既想當婊子,又要立牌坊的把戲大臣們見多了,哪次新君登基,不都是心裡美滋滋,面上卻一個勁兒地惶恐拒絕,就好像給他多大的苦差似的。但你要信以爲真了。他會……恨你一輩子。

這就是極具華夏特色的勸進制度。

於是大臣們又上表,說些:你最厲害,非你不可,你就幹吧!之類的。太子又一次推辭了。說自己:無才無德,無法擔當。

大臣們心道,看來還得再來一次。便第三次上表,說什麼:非你莫屬了,你要不當,我們就集體在你家門前靜坐……

事不過三,面子給足了,你也該願意了吧?

諸位大臣說到做到,便在太子府外跪了一片。等著太子殿下出來。把他們從地上請起來,再客氣的怪罪幾句。大家高高興興的去太廟祭告祖宗,然後就可以回金鑾殿上班了。

所有人都認爲太子爺不會推辭,因爲千年以降,還從沒有推辭過的。所以五大學士、六部九卿,以及在京地三品以上官員,不顧天氣寒冷、地面堅硬、悉數跪在了這裡……擁立之功啊,莫大於此。

可等了半個多時辰也不見大門洞開,許多老大人已經雙膝刺痛,苦不堪言,心裡把個假撇清的太子爺罵得狗血噴頭。

接近午時,太子府的朱漆大門也沒有打開,倒是邊上的便門開了一道縫,太子府的總管太監走了出來。

衆位老大人心道:怎麼出來個太監,這於禮不合啊……但實在跪得太難受了,管他出來什麼玩意兒呢,先把我們扶起來再說吧。

但那太監一臉的沮喪表情,見了一衆大臣也沒個笑臉,反而張嘴大哭道:“太子殿下……上吊了!”

大臣們頓時呆若木雞,好半天才有人掙扎著起來,把那老太監圍上,羣情激奮道:“我們要見太子!”

老太監擦擦淚道:“太子爺還生死未卜呢,你們見個球啊?!?

田憫農一把揪住老太監的衣襟,嘶聲怒吼道:“國事大於天,就算昏了也行!”

“對,大不了我們擡著太子爺登基!”王安亭沉聲應道。

“讓開讓開!”平日裡溫文爾雅的大臣們,彷彿一下子變成了粗魯不文的野人,推開那老太監,便衝進了太子府中。

臣工們地思路極爲清晰,我們不需要你拿主意、我們只要你替下現任皇帝,所以昏不昏迷無所謂,只要還能喘氣就行!一干猛獸派大臣衝進了府中,卻有些發傻,這地方太大了,院子套院子的,誰知道太子爺躲在哪了?

“你們不能進去……”那老太監尖叫著從後面追上來,緊緊拽著王安亭的衣襟,把一樣東西塞到了他的手裡。

王安亭心中一動,便甩開那猶自怪叫地老太監,一邊向前走,一邊展開手中的東西。那是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六個小字:太子在書香閣。

“太子在書香閣!”王安亭高叫一聲,便引著衆大人往後院去了。

到得書香閣的院門前,又有一隊東宮侍衛在警戒,這些人大喊著:“不準靠近!”卻一個勁兒的用眼神示意衆人:快過去呀……

衆大人自然心領神會,顫巍巍的越過侍衛的阻攔,只聽那些侍衛大叫道:不要再靠近了!不然真不客氣了!卻笑嘻嘻的目送衆大臣通過了防線。

這到底唱的哪一齣?---

第374章 老李和老文第92章 亙古未有的第一次第337章 現世報第299章 君子勿勞第110章 假作真時假不假第210章 父女第114章 何處黃鶴破瞑煙第344章 牆裡鞦韆牆外道第616章 百年孤獨第472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681章 小試牛刀第469章 信任還是不信任第247章 你也是太后派來的?第288章 秦奇民調東三省 餐桌共議子嗣事第104章 四堂會審縱火案第107章 隆郡王判斷聾啞案第507章 戰爭的陰雲第179章 芻狗第421章 雷霆第20章 亂了!亂了!第279章 艾家渡石勇整軍 水龍下九五二七第335章 別有一番滋味上心頭第75章 棍子再強,也怕樸刀第257章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第485章 男人要忍!第15章 秦教官深山練兵第602章 雪夜克函谷(上)第138章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第1章 秦少爺初臨寶地 防狼術小試牛刀第209章 小三和小四第629章 剛烈第425章 大事件第302章 彪悍的人生果然是一貫的彪悍第129章 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第535章 雨落梧桐清秋節,一夜惆悵菊花香第486章 男人更要狠?。?!第235章 驕傲的雄獅第588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零三章請假一天第263章 秦雷縱論天下事 布衣巧燒城牆磚第608章 殤(上)第283章 隆郡王烤喀瓦甫 勾己心講西遊記第73章 大道湯湯,逆之者亡第369章 把那四條腿兒都鋸嘍第129章 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第45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639章 君臣共治第674章 何不食肉糜?第678章 漿輪神舟第121章 路修遠以多艱兮 騰衆車使徑待第628章 得意洋洋第344章 牆裡鞦韆牆外道第535章 雨落梧桐清秋節,一夜惆悵菊花香第385章 射第125章 風雨牢愁無著處 那更寒蟲四壁第571章 上邪!第483章 黃土高坡第295章 趙領導與蘿蔔頭第248章 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631章 雨第151章 血濺襄陽湖第328章 倪巴倪大爺第640章 武成王新政第690章 這個冬天有點冷第397章 布枷鎖第375章 地獄天堂皆在人間第645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580章 天佑皇帝第681章 小試牛刀第107章 隆郡王判斷聾啞案第665章 誰包誰的餃子第506章 逃跑的新娘第436章 專治各種疑難雜癥第408章 皇榜傳臚第216章 隆郡王到了 多事之秋來了第151章 血濺襄陽湖第243章 做人不要太唐僧第433章 花美男第572章 歡喜冤家第490章 志滿意得第459章 寂寞沙洲冷第201章 斯文掃地文侍郎第二百四六章 那一吻請假條第670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547章 生或死第262章 隆郡王激勵子弟兵 皇甫顯增援秦雨田第53章 萬里樓上談公主第459章 寂寞沙洲冷第631章 雨第200章 我們的王爺第594章 毀滅與新生第391章 最瞭解你的人是我第360章 京都變奏曲之激動第256章 現敵宗許田拔頭籌,戲斥候布衣見秦雷第82章 朝天子第416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第659章 鏖戰(上)第497章 是迷信還是命運?
第374章 老李和老文第92章 亙古未有的第一次第337章 現世報第299章 君子勿勞第110章 假作真時假不假第210章 父女第114章 何處黃鶴破瞑煙第344章 牆裡鞦韆牆外道第616章 百年孤獨第472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681章 小試牛刀第469章 信任還是不信任第247章 你也是太后派來的?第288章 秦奇民調東三省 餐桌共議子嗣事第104章 四堂會審縱火案第107章 隆郡王判斷聾啞案第507章 戰爭的陰雲第179章 芻狗第421章 雷霆第20章 亂了!亂了!第279章 艾家渡石勇整軍 水龍下九五二七第335章 別有一番滋味上心頭第75章 棍子再強,也怕樸刀第257章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第485章 男人要忍!第15章 秦教官深山練兵第602章 雪夜克函谷(上)第138章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第1章 秦少爺初臨寶地 防狼術小試牛刀第209章 小三和小四第629章 剛烈第425章 大事件第302章 彪悍的人生果然是一貫的彪悍第129章 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第535章 雨落梧桐清秋節,一夜惆悵菊花香第486章 男人更要狠?。?!第235章 驕傲的雄獅第588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零三章請假一天第263章 秦雷縱論天下事 布衣巧燒城牆磚第608章 殤(上)第283章 隆郡王烤喀瓦甫 勾己心講西遊記第73章 大道湯湯,逆之者亡第369章 把那四條腿兒都鋸嘍第129章 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第45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639章 君臣共治第674章 何不食肉糜?第678章 漿輪神舟第121章 路修遠以多艱兮 騰衆車使徑待第628章 得意洋洋第344章 牆裡鞦韆牆外道第535章 雨落梧桐清秋節,一夜惆悵菊花香第385章 射第125章 風雨牢愁無著處 那更寒蟲四壁第571章 上邪!第483章 黃土高坡第295章 趙領導與蘿蔔頭第248章 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631章 雨第151章 血濺襄陽湖第328章 倪巴倪大爺第640章 武成王新政第690章 這個冬天有點冷第397章 布枷鎖第375章 地獄天堂皆在人間第645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580章 天佑皇帝第681章 小試牛刀第107章 隆郡王判斷聾啞案第665章 誰包誰的餃子第506章 逃跑的新娘第436章 專治各種疑難雜癥第408章 皇榜傳臚第216章 隆郡王到了 多事之秋來了第151章 血濺襄陽湖第243章 做人不要太唐僧第433章 花美男第572章 歡喜冤家第490章 志滿意得第459章 寂寞沙洲冷第201章 斯文掃地文侍郎第二百四六章 那一吻請假條第670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547章 生或死第262章 隆郡王激勵子弟兵 皇甫顯增援秦雨田第53章 萬里樓上談公主第459章 寂寞沙洲冷第631章 雨第200章 我們的王爺第594章 毀滅與新生第391章 最瞭解你的人是我第360章 京都變奏曲之激動第256章 現敵宗許田拔頭籌,戲斥候布衣見秦雷第82章 朝天子第416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第659章 鏖戰(上)第497章 是迷信還是命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莲花县| 枣阳市| 青海省| 白沙| 库车县| 温宿县| 林周县| 玉门市| 施秉县| 兴山县| 乐亭县| 密云县| 哈巴河县| 北海市| 遂川县| 南投市| 九寨沟县| 翼城县| 铁力市| 镇巴县| 长宁县| 永城市| 七台河市| 当涂县| 永康市| 宝清县| 涡阳县| 敖汉旗| 丁青县| 怀安县| 东乡族自治县| 阳高县| 鹤山市| 公主岭市| 靖宇县| 章丘市| 甘泉县| 辉南县| 深圳市| 酒泉市| 孝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