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章 七禽掌法

石繼志聞言大喜道:“師父!練什麼掌?是不是那一套七禽掌呀?”

上官先生點頭笑道:“七禽掌可不能馬上教你,先要看看你別種功夫進展如何。來,爲師先帶你去看看這套掌法的來歷。”

言罷一殺腰已縱出七丈左右,石繼志連忙跟上,只見上官先生繞著山尖往下續(xù)攀,縱躍如飛,輕如鴻毛,石繼志在後跟得頭昏目眩,連跌帶爬,有幾次險些跌下山澗。

突然見師父在一處頹壁立足,回首笑喚道:“快呀!”不由一咬牙,拼命往前縱去,至上官先生面前時已全身汗透,喘息不止。上官先生回首笑道:“不錯!不錯!你這身輕功已登堂入室了!”又笑道,“志兒!你可知我?guī)銇泶说挠靡恻N?”繼志已累得喘成一片,聞言搖頭表示不知。

上官先生一指天空道:“你看看這些是什麼?”石繼志擡頭往天上一看,只見此時天空正飛著無數(shù)蒼鷹,大小不一,少說也在百隻以上,不由奇道:“這些不是普通的老鷹麼?”上官先生點頭道:“不錯!是老鷹,可是今後這些老鷹也就是你的師父。”

石繼志聞言大惑不解,翻著一雙俊目望著上官先生,上官先生見狀道:“你此時注意這些鷹兒飛騰撲跌的姿勢,這正是武林中最難練而最真的功夫……”

石繼志聞言向那些餓鷹望去,果見無數(shù)蒼鷹,在空中糾撲互啄,翻飛展翅都極爲矯健,姿勢優(yōu)美已極,不由看得呆了。

上官先生點頭道:“我這套七禽掌就是由七種飛禽,各取其優(yōu)異姿勢變化而成,其中那‘雷厲三翅’、‘細胸翻雲(yún)’、‘鷹撲十三式’……都是由這些鷹兒身上得來的,我每日早晚來此勘察已有十年,才編出那二十餘招式……”說至此忽然中止,用手一指那鷹道:“你注意,看左邊那隻小鷂兒……”繼志忙順師父手指處望去,果見有一全身黑色的小鷹,正收雙翅,朝二大鷹箭一般衝去,心想這小鷹好不自量,自己纔多大一點,竟敢以卵擊石。

不想這念頭還未轉(zhuǎn)完,那小鷹已飛近二大鷹前,只見它二足一收,雙翅猛斂,就像一團黑球朝二大鷹滾到,上官先生看至此高聲道:“注意!雷厲三翅!”

話還未完,就見那小黑鷹,已滾至二大鷹身前,突然一偏身,誘得那大鷹往前一進,猛見它一聲短鳴,那左翅突然向外一展,奔大鷹頭上揮去。“啪”一聲揮個正著,直打得那大鷹在空中一陣滾翻。

妙在這小鷹並未飛回,竟然猛又一張右翅,“啪”一聲,右邊那隻大鷹,也隨聲翻滾不已。

這二大鷹,差不多並排落下,在空中雙雙鼓翅,重振旗鼓,又朝小黑鷹迎上。

說時遲,那時快,這小黑鷹不待二巨鷹竄上,已先行收翅,降至二鷹處,雙翅同展,由上往下猛然一擊,隨著“啪啪”兩聲,那兩隻大鷹,竟被這一猛擊,打得如箭一般地一陣翻騰,落下深澗。

石繼志看得驚心不已,不由奇道:“師父!這小黑鷹怎麼這麼厲害?那麼大的兩隻老鷹都讓它給打下山澗去了!”

上官先生道:“那不是普通的老鷹,名叫鷂子,身雖比老鷹小得多,可是專與老鷹爲敵,因此普通老鷹只要碰上它,如不快逃決無倖免。方纔那二鷹想是自恃身大,不想還是喪身它手,真是鷹中剋星!”石繼志這才知道原來這小黑鷹就是鷂子,難怪它有這麼兇呢。

上官先生笑道:“方纔那三翅,姿態(tài)絕倫,就是我取入七禽掌中的‘雷厲三翅’了!

下餘那‘細胸翻雲(yún)’,‘鷹撲十三式’,都不是輕易能看到它們演出的,好在我們離此甚近,以後你每日晨暮要來此親自體會一刻,如此再學我這套掌法,就可事半功倍了!”

言罷返身對石繼志道:“我再帶你到一處地方,這地方較遠,還是我攜著你去吧!”

說著夾起石繼志,一路穿騰縱躍,向?qū)γ嫔椒蹇v去。石繼志但聞兩耳生風,眼前山石林木快似奔馬向身後奔去,只驚得汗毛聳然。

正自驚心,忽見上官先生駐足於一峰之半,皺眉道:“這東西今天還不一定有呢!”

言罷放下繼志,擡頭往高空望去。

石繼志見狀不由也擡起頭往上望去,只見朵朵飛雲(yún),哪有什麼東西。忽聽一聲鶴唳,遠天浮出二小白點,上官先生見狀面有喜色道:“我說呢!該是它們吃飯的時候了,哪能不到!”言罷又夾起繼志往前翻過了這山峰,眼前是一片不太大的沃野,奇花異草,佈滿了這小峰之頂,上官先生帶著繼志落於一石上道:“我們躲在這石後不動,否則一定要把這兩隻扁毛東西給驚跑,那就麻煩了!”

石繼志忙依言把身子藏好,心中奇怪,心說師父也不是神仙,怎麼就敢斷定這兩隻仙鶴一定要落在這裡呢!不由小聲道:“師父!它們來這裡幹什麼?”上官先生用手一按嘴,令他禁聲,一面小聲道:“你別說話,它們是吃飯來了!你只要注意它們落下的姿勢及爪啄上的功夫就夠了!”言罷不再出聲,擡頭上望,似等候那白鶴來到。

石繼志心想這裡也沒什麼食物,它們吃什麼?聞言將信將疑,不由也擡頭看著那雙鶴兒。

只見那一雙白點,在極高的遠天,快似箭頭一樣向前衝刺著,說也奇怪,待飛臨這小峰頂上高空,竟一陣盤旋,不再前飛。

繼志正要出言,被上官先生用手把嘴捂住,果見那二鶴一陣盤旋,由高而低,又轉(zhuǎn)了半天,好似詳細觀察了一遍,確信無外敵,這才雙雙收翅落下。

石繼志此時覺得右臂一緊,見是師父用手握住,知道是示意自己注意它們落地姿勢,不由引目望去。

二鶴離地尚有三四尺,雙雙張大了翅,身子頓停,那雙長腿猛然直伸,僅足尖一著地,雙翅猛收,真比一根針還輕,美觀已極。

兩鶴相繼落地,“呱呱”叫了兩聲,瞪著一雙紅眼四處張望了一陣,這纔在草叢中撲騰低飛,似要找尋什麼東西似的。忽聽師父上官先生在身旁低聲咦了一聲,笑著附在繼志耳旁道:“今天真巧,有好戲看了!這東西今天算碰見對頭了!”言罷注目前方,忽然二鶴中,有一隻引頸大叫了一聲,騰身而起,偏偏那一帶叢莽繁茂,遮住目光,只見這鶴兒,時起時落,時而遞爪向草中抓去,似與什麼野獸爭鬥。

那另一隻白鶴此時卻已起在了空中,幾次飛鳴下?lián)洌闶怯坝謪s,彷彿有些畏忌之狀。繼志越看越覺有異,暗忖這時已是盛秋,尤其山頂嚴寒,各處草木俱已開始黃落凋零,怎麼這一帶草木仍是那般鬱鬱蔥蔥的?又想到常聽人說,仙鶴好與蛇蟒相鬥,是蛇類剋星,凡是毒蛇大蟒盤踞之地,土草顏色,俱呈異狀,不是寸草不生,便是長得特別茂盛。

眼前二鶴莫非與蛇蟒相持不成?剛想到這裡,猛見那前一隻白鶴,突然下去,“呱”

一聲,又猛然振翼而起。

緊接著,竟由草中竄起一條大蛇來,這蛇通體墨也似黑,並不甚粗,卻很長,下身不見,單這上身,竟有八九尺長短,赤信吞吐,好不驚人。

石繼志從未見過這等大蛇,嚇得幾乎叫了出來,但見上官先生面含微笑,好似把這等大蛇毫不放在眼中,也就稍稍安心,專心看鶴如何處置怪蛇。說時遲,那時快,猛見那鶴在空一束雙翼,像箭頭一樣朝怪蛇衝去。那蛇知道厲害,竟然迎著那鶴,將丈餘長短的下半身,匹練似地捲了上去。

上官先生低聲道:“你是自己找死!”果見那鶴在空中突然一伸鋼爪,將蛇身抓了個牢,那蛇負痛吱吱連聲怪嘯,回身張嘴往鶴頸便咬。

眼看這一嘴咬上,那鶴決無幸理,不想那鶴不知怎的,那隻被蛇下身緊纏的腿,竟猛然抽出,一爪正抓在怪蛇七寸上,一陣亂抖,怪蟒此時腥涎四滴,吱吱聲不絕於耳。

另一隻較小白鶴,見同伴已然得手,一束雙翼,也自撲上,二爪齊施,雙雙抓住那怪蛇頸下,舉嘴就啄。數(shù)啄之後,蛇身皮開肉裂,鱗片紛紛下落,腥血四溢,這蛇此時雖暴怒不已,長信吞吐,全身伸縮,奈何在四隻鋼爪之下,任它一再逞威,也脫不得身。

這兩隻白鶴,最小的也遠較大鵝爲大,站起身來少說也有大半個人高,這一展翼撲騰,聲勢驚人。

那蛇雖兇厲萬分,奈何世上各物,各有所懼,就像雞見了黃鼠狼,老鼠見了貓,蜈蚣見了雞一般,內(nèi)心先就怯敵,打起來自然就別說了。

鶴正是蛇類剋星,因這蛇非比尋常,故此二鶴費盡心力,幾次遇險,才僥倖得手。

兩隻鶴已把那蛇抓在半空,一陣急抖,那蛇骨節(jié)都多半脫節(jié),轉(zhuǎn)動不靈,這才雙雙鬆爪,擲於地下,爪啄齊下,那碗口粗細的蛇身,霎那間血肉模糊。一鶴由蛇腹中挖出一墨綠色物正要吞食,上官先生猛然一聲大喊道:

“好啦!這個留給我吧!”人隨聲起,直向二鶴撲去,二鶴千辛萬苦才殺得一蟒,主要是垂涎蛇腹中此物,誰知方纔找出,一旁卻橫生枝節(jié),又不能不躲,正要啄了就飛,但上官先生早念及此,聲才一出,雙掌已自推了出去。

二鶴但覺一股強風,逼得不能立足,雙雙展翼起空,在空中尚低旋不去,上官先生擡頭笑道:“你們這兩個扁毛畜生,哪天不吃好幾個,我老人家留下一個你們還捨不得,惹我火起,一掌打你們下來。”石繼志也走了出來,見狀問上官先生道:“師父,是什麼東西?”

上官先生用手一指地下死蛇對石繼志道:“這條蛇可不是普通的蛇,這蛇名叫地青,奇毒無比,因此腹中蛇膽對我等大是有益!”言罷由袖中拿出一柄寒光奪目的匕首插入蛇腹中只一挑,已把蛇膽挑出,那膽色作碧綠,隱隱有一股清涼之氣從中透出。上官先生點頭道:“果然是好東西,志兒!你快摘一片葉子來包上它,拿回去再說。”石繼志依言包上了那蛇膽,上官先生擡頭一看,那雙鶴兒尚在空中盤旋不去,不時低飛啁鳴,不由一笑,用匕首挑起那蛇上半身,往空一振碗,喝一聲起,那長有丈餘的大蛇,就像一支長箭似地射向半空,那雙白鶴見狀歡鳴一聲,雙雙下衝,在空中抓住那蛇,沖霄而去。

上官先生這纔對繼志道:“我意思是想叫你來看這仙鶴起落時的姿勢,和它們束翼出爪的動作,這一斗,恐怕你也沒心注意這些了,好在今後機會甚多,你不妨隨時注意一下!”石繼志聞言道:“師父,你老人家在鶴身上取了些什麼招式呢?”

上官先生笑道:“‘騰霄腹’、‘三現(xiàn)雲(yún)爪’、‘引頸亮翅’,這些都是武林道上失傳已久的招式了,別小看這幾樣招式,整整費了我三個秋天,每日此時來此窺視才揣摩而成。”隨著解釋說,“‘騰霄腹’就是那鶴兒起飛不久,要凌霄去時,那一股衝勁,你可注意那時它腹部和背部,一定是緊收平貼,這種提氣施力最爲難練,若能施之於武技上,卻能收極大的功效呢!‘三現(xiàn)雲(yún)爪’是白鶴身尚未落地時,在空中突然伸爪,那種姿態(tài)又輕鬆又迅速,差不多那些普通的蛇類很難逃開這一爪,還有二爪是由翅中伸出,如不注意根本就看不出它這二爪是怎麼出的!”石繼志聞言這才知道師父用心之苦,竟由這飛禽中注意其超然姿態(tài),貫之於拳掌,用心真可謂妙極!

上官先生又接著解釋那“引頸亮翅”一招道:“一般武林道上概稱有白鶴亮翅一式,其實創(chuàng)此招之人只注意到了它亮翅時的優(yōu)雅姿態(tài),竟忘了看它頸頭部分,唯有頸部配合著右手施出這招引頸亮翅,纔是最理想的招式。”言罷一彎脖子,右掌突展,姿勢果同那白鶴一模一樣,繼志這才知道,師父在這套七禽掌上的確是下了一番苦功夫。

上官先生一面往前走,一面又對石繼志道:“我這七禽掌除了以上三禽外,還有金雞、孔雀、冬雀和駝鳥四種。”石繼志心想金雞、孔雀武林中原有用其姿態(tài)者,那駝鳥與冬雀又有何所採呢?尤其是冬雀又小又弱,又能有什麼值得效法處?

上官先生已看出石繼志心中懷疑,不待他問,自己接口道:“金雞和孔雀是些什麼招式以後再告訴你,最難是學冬雀和駝烏,這兩樣禽類,一在大漠中,鮮有人見到,一者身材幼小,遍處皆是,因此更沒有人會注意到它們頭上。明天習此掌時,我再臨時講給你聽吧!”

說話間二人已翻過這座山頭,展開身形兔起鶻落往回路上縱著。石繼志這月來,既食芝果,又隨二猿日夕攀山越嶺,無形中輕功已有了驚人的造詣,這一拼命追蹤上官先生,不由施出了全身解數(shù),真可謂之身快如箭!

石繼志正行其間,突覺勁風撲背,他雖不精拳掌功夫,可已感覺有異,往旁一閃身,一溜翻滾,站起身卻無一人,不由暗自驚奇,正想爬起再走,卻又聽到嗤嗤破空聲,這次竟沒容他躲開,後頸著了一下,痛得他一裂嘴,那東西落在地下,竟是小小一片楓樹的紅葉。

前面上官先生此時也發(fā)覺有異,回身撲來,撿起地上那片紅葉,雙眉一挑,微微冷笑一聲道:“雕蟲之技,尚敢弄人,我看看你究系何人,敢在我老人家面前如此猖狂!”

話才一了,身子已騰起。

這小林不過五丈見方,內(nèi)中人想藏身也不行,上官先生身未入林,雙掌已平身推出,就聽嘩啦啦一陣暴響,那一片楓樹竟倒下了五六棵,這種超人的劈空掌力,確實令人歎爲觀止。

這一聲暴響後,由內(nèi)輕煙似地拔出一條黑影,返身便跑,身形之快卻屬少見,上官先生見來人居然敢在自己面前脫逃,哪裡容得,一振腕,喝聲:“打!”這片小楓樹葉,像急箭般奔那人身後打到。那人一聽背後破空聲,已知有暗器到,只見他猛一翻身,並二指往那葉上一敲,他可小瞧了這片紅葉,這一敲上,就像敲在一支帶棱的鐵棒上似的,痛得二指炙炙發(fā)熱。

上官先生這葉箭一出手,身已來至這人背後,右手“五雷手”朝這人肋下便插,正逢這人一回首,白髮長鬚,分明故人,不由一收手哈哈笑道:“司徒老兒別來無恙,沒事找這個碴做什麼?”

那人見身形既露,回身朝上官先生深深一拜,開口笑道:“老前輩真神人也!尚乞恕在下無禮纔是!”上官先生大笑著至前,拉起那人手道:“今天是什麼風,讓你這三湘老人光臨敝處?”那人尚未開口,石繼志已看出來人竟是親由敵手救出自己的銀髮叟司徒明,不由又驚又喜,趨前躬身施禮道:“不知司徒伯父駕到,小侄未曾遠迎,尚乞勿罪纔好!”

銀髮叟含笑至前,拉著石繼志一手,點頭道:“三峽一別數(shù)月,想不到賢侄竟練成這麼一身好輕功,由你雙目光華判來,分明內(nèi)外功已至爐火純青地步,非我親眼得見,真難以相信!”

石繼志臉一紅,看了上官先生一眼道:“一切都是恩師苦心栽培,方有今日小成,至於武功,小侄尚未入門徑呢!”司徒明驚異地搖搖頭道:“不會吧?”言罷回頭看著上官先生之眼,意在詢問是否真情。

上官先生笑道:“可不是,這幾月來他武功真還未學呢!老弟,此子遭遇竟是出人意料之外的奇,想不到那千年難得一見的芝果,竟讓他無意發(fā)現(xiàn)給吃了!”司徒明聞言,驚得張大了嘴道:“什麼?芝果?”

上官先生點頭道:“一點不假!所以我說有其師必有其徒,我那套七禽掌,真是非他不傳了!”司徒明聽罷連連讚歎,一行三人一面走一面談,已至洞府不遠,遠遠見二黑點踏樹穿梭而來,須臾至前,竟是二猿,至前朝著上官先生叫了兩聲,縱身至石繼志前,舉掌就打,一面還發(fā)出一陣怪笑。石繼志月來,已和這二猿相處如手足一般,見狀非但不怪,反而一撈衣襬,和二猿嬉戰(zhàn)起來,一時三條黑影,你打我躲,亂成一團。

司徒明笑著點點頭道:“這就難怪了!有這麼兩個師兄,真比什麼都好,他那輕功以及掌式怎會不進步驚人呢!”言罷和上官先生挽臂入內(nèi),這才又躬身對上官先生施一禮道:“今日後輩冒昧造訪,一來是瞻仰前輩仙容,再者實有一事稟告!”

上官先生一怔道:“什麼事?”司徒明笑道:“其實在你老人家面前,也不值一提;不過後輩深恐此等老怪爲害江湖,及早提醒你老人家一聲,將來如有便,還是把他們除去的好!”

上官先生不解道:“你說的到底是誰?你還不能把他們除去麼?”司徒明搖搖頭道:

“後輩實無此能力,老前輩可曾記得五十年前橫行天山南北麓的那三位怪人麼?”上官先生聞言,面現(xiàn)驚容啊了一聲道:“什麼?那天山三鬼又出世了?這還真有點討厭呢!”

司徒明笑道:“這天山三鬼目中無人,手狠心辣已極,如今武林中恐怕除去老前輩外,別無他們所懼之人,就連一指魔莫小蒼,提起他三人都敬畏十分。近聞那莫小蒼極力拉攏他三人入他排教,也不知現(xiàn)在如何了!”

上官先生哈哈大笑,突然劍眉一揚哼道:“他三人要是不改舊惡,那可真是自己找死!老弟,且莫管這些,今日你大老遠跑來,我們不妨樂一下。”隨即一聲長嘯,二猿聞聲而至,石繼志也隨後跟到,上官先生先對二猿道:“今天有遠客來到,你們?nèi)プ揭浑b鹿和兩隻山雞來,快!”二猿領(lǐng)命而去,上官先生又笑對石繼志道:“我室後藏有上好佳釀,你不妨把它取來,還有,你可會弄菜麼?”石繼志聞言臉一紅道:“弟子實沒弄過,不過想來也不甚難,待弟子等會兒試試,師父和司徒伯父卻要包涵一番呢!”

上官先生略一皺眉笑道:“那日在洞庭附近破廟中,那菜還真不錯,不是你自己弄的麼?”石繼志聞言,臉更是紅過頂門,哧哧道:“那菜是友雪妹妹弄的,弟子哪有那麼好手藝!”

司徒明在一旁笑道:“如前輩不嫌難吃,後輩倒精通烹飪,等會兒待二猿攜物來後,我自己來弄,石賢侄給我打下手就行了!”上官先生笑道:“那真太好了!”

忽然司徒明正色對石繼志道:“賢侄,我起身之前,我那小女還再三叫我代她問候你,並言盼你好好練功,將來好手刃大仇,今日一見賢侄果然大有精進,萬不可有自滿之心,不要令我父女對你失望纔好!”言下深意,石繼志哪能不懂,不由唯唯領(lǐng)命,轉(zhuǎn)身拿酒去了。

出得門,就見二猿已自迴轉(zhuǎn),一個揹著一隻鹿,一個提了五六隻山雞,翅膀還不住拍打。

繼志一面接過雞,一面對二猿道:“師父說只要兩隻,你們捉這麼多做什麼?”二猿咧著大嘴,喉中吼吼有聲,連說帶比,也不知它們說些什麼,石繼志日夕與二猿相處,雖不明其言,但由意中略可窺出那是:“你們吃兩隻,我們也要吃呀……”不由又氣大笑,轉(zhuǎn)身提雞入內(nèi)。司徒明和上官先生聞聲走出,二猿見狀,嚇得把地上三隻雞拿起藏於身後,不想那雞尚未死,呱呱叫了幾聲,二猿嚇得擠眉弄眼,一張黑臉,紅得發(fā)紫,雙雙不待上官先生喝問,都跪倒在地。

上官先生笑罵道:“吃兩隻雞有什麼關(guān)係,瞧你們那分樣子!還不起來,到外面去!”二猿大出意料之外,叩了個頭歡跳著出去。

司徒明來至室後,和石繼志把那些雞肉該切的切,該炒的炒,不多時弄出幾個菜來,此山附近又有現(xiàn)成的筍菌之類,弄得倒?jié)M像個樣。石繼志自來峨嵋後未曾吃過這等美味,就連上官也讚不絕口。又取出那罐酒,這酒罐非本非石,竟是一個大葫蘆,其大無比,四周俱盤以細藤,倒出酒來,色作淺綠,一股清香惹人垂涎。司徒明不由連贊好酒,上官先生見狀笑道:“老弟臺!你可知這酒的來歷麼?”

司徒明把葫蘆拿過,低頭一看,見酒上浮著約半寸來厚的一層白沫,陣陣清甜芬芳,由內(nèi)透出,用口一吹白沫,露出清可見底的酒來,先給上官先生倒了一杯,又轉(zhuǎn)頭對石繼志道:“賢侄!不要客氣,你也坐下一起用飯吧!”石繼志含笑對司徒明道:“老伯先用,小侄不急!”上官先生扭頭道:“你就一塊兒吃吧!”石繼志這才落坐,司徒明也給他滿了一杯,自己最後倒上一杯,舉杯對上官先生敬飲一口,不想入口生芬,竟是平生從未嘗過的美酒,不禁嘆道:“老前輩這酒莫非是自制的麼?”上官先生搖頭道:

“我哪有如此閒心,說起這酒,還有一個小故事呢,不妨道出助助酒興吧!”司徒明奇道:“還有什麼故事?前輩不妨講來聽聽!”

上官先生喝了口酒,含笑道:“大概是半年以前,有一天我起來練功,見二猿久睡不起,過去一看,見這兩個東西昏昏沉沉,只當其懶睡,罵了一頓也就算了。誰知第二天早晨又是如此,由二猿喘息中微微有一股酒味,”接著笑指桌上酒道:“就是這酒味,我一時奇怪,這附近百里,連人都沒一個,這酒如何得來?”石繼志插口道:“那是哪裡來的?”

上官先生搖頭道:“你聽我說呀!我雖一頓責罵,奈二猿竟死也不肯說出這酒何來,生怕我知道來源,它們以後就沒有得吃了!我一時計上心來,當時罵一頓就走了。當晚我就開始注意這兩個畜生,果見其鬼鬼祟祟,溜至山後,我一聲不響緊隨其後,見二猿竟向那山腰密林中竄去。我一時奇怪,愈發(fā)不捨,見二猿一路竄躍,朝一座藤架上奔去,那裡竟是一猴穴,數(shù)以百計的猴羣,見到二猿,一時大囂狂奔,我心中始大明,原來竟是猴子所釀的猴兒酒!”聽得石繼志興致大起,那上官先生吃了一口肉,又繼續(xù)道:

“二猿待衆(zhòng)猴逃散後,好似輕車熟路般,一陣急轉(zhuǎn)已入一小棚下,由洞中翻出此樣的一隻葫蘆來,拔蓋就飲,才飲一口,就把葫蘆往地一摔,雙雙大怒撲向猴羣,一陣亂打!”

上官先生說到此,不由忍不住笑道:“你們猜那裡面是什麼酒?”司徒明笑道:

“什麼酒?”上官先生笑了兩聲,這才接道:“哪是什麼酒,竟是那羣猴兒的尿!”三人都不由大笑起來。上官先生又道:“原來這二猿天天去搶酒喝,衆(zhòng)猴表面雖不敢反抗,實則內(nèi)心憤恨已極,故此撒了些尿在葫蘆中,假作是酒,放置原處。二猿不知,只當是那上好美酒,不想?yún)s上了一次大當。我當時見二猿野性大發(fā),已擊斃了不少猴子,一時不忍,上前喝止,二猿見我到來,嚇得伏地不動,我把二猿帶回後,也不罵它們,以後叫它們?nèi)ィ鼈円膊桓胰チ恕!?

石繼志奇道:“那這酒又如何會被師父得來呢?”上官先生點頭道:“你別急呀!”

笑著又接道,“我雖喝止二猿,可內(nèi)心卻留了意。”說著用眼瞧司徒明道:“你知道,我過去是嗜酒如命的,哪能放過如此佳釀?”司徒明笑著點點頭。

石繼志不由急得皺眉,老先生卻是不慌不忙,又接道:“這事情過了四五天,一天清晨,我自己又到了那片林中,衆(zhòng)猴多數(shù)外出覓食去了,我又施出上乘輕功‘凌虛鎖雲(yún)步’,因此沒有驚動它們一個。它們竟把酒葫蘆用藤索綁在樹上,外覆以葉,真不太好找,總算叫我給找著了,不但找到這酒,竟還找到了它們釀酒的幾個大石臼。當時還有八九個猴子在那兒輪班負責制酒呢!有的去果皮,有的洗淨,最絕是尚有二猴用腳在石臼中踩來踩去,嘴裡哼著不成音的怪調(diào)子,叫人看了忍俊不禁!我在旁邊實在忍不住笑了幾聲,不想把這幾隻猴子給嚇跑了。我走近那幾個石臼一看,還真不錯呢!”司徒明笑道:“都是用些什麼東西釀酒,味道會這麼美?”

上官先生想了想道:“東西還真不少呢!有柑子、梨、龍眼、葡萄、山棗,還有好幾種野生不知名的野果。最奇是共分十個大石臼,每臼中都日期不同,有的是剛摘的新果,有的是已發(fā)酵的,有的是用泥封了口的,還有露天曬太陽的,過程還真多,看來滿像是那麼一回事,因此一日也不過可制這麼一滿罐。”司徒明笑道:“老前輩也照樣製成這酒可是?”

上官先生搖搖頭道:“我可沒那麼傻!我以後每三天至那石臼前,先用別物把看酒的猴子引走,取一葫蘆,夠我一人喝的就行了!因此那些猴子雖發(fā)現(xiàn)少一點,也不甚大疑,自此後我確實享受了五個月的美酒,直到前兩月下山收志兒後,無暇再去取那酒了,這點酒直放了兩個多月,吃起來味道卻更純了!”石繼志直喜得心花怒放道:“師父明天帶我去看看,我再去偷一罐來。”

上官先生笑道:“你叫二猿帶你去吧!不過那些猴兒可靈得很,不要給它們發(fā)現(xiàn)了,以後搬了地方,再找可就難了!”石繼志點點頭,上官先生好似突然想起一事,啊了一聲對石繼志道:“只顧說話,倒忘了這個寶貝了,那條地青蛇的蛇膽呢?快拿來!”

石繼志忙跑去將那蛇膽拿出,司徒明驚道:“怎麼這峨嵋山上好東西這麼多?還會有那麼毒的地青蛇?看樣子我過幾天也要把家搬到這來啦!”上官先生微笑著尚未答話,石繼志已將那蛇膽擱置桌上道:“這蛇膽師父如何吃法?弟子就會弄來!”上官搖搖頭道:“不需要怎麼弄,爲師我不吃它,還是留給遠來的客人吧!”

司徒明聞言連搖雙手道:“這可使不得,老前輩既不食用,我看還是給繼志吧!他正當練功期間,這東西對他大是有益,晚輩已是年近九旬的人了,吃它又有何益?”石繼志再三推辭,上官先生笑道:“既如此,志兒你就吃了吧!”石繼志還是執(zhí)意不肯,銀髮叟已倒了一滿杯猴兒酒,推至繼志身前道:“快就著這酒吞下,這東西普通人想吃也到不了嘴,你還推個什麼勁,何況是師父之命,長者所賜不敢不受,你還不快吞下去!”繼志聞言一看那蛇膽,差不多比雞卵還大,遍體深綠,不由暗忖,這東西可怎麼吞啊!

上官先生見狀笑道:“用酒吞下,果然是好,否則是蛇膽涼性太大,你又初次服這東西,難免中寒,有這酒,是再好不過了!”石繼志無奈,只好拿來用水洗淨,又端進來,看著師父道:“就這麼整個吞呀?”

銀髮叟哈哈笑道:“破開來不苦死你!你別看它大,吞下去就不覺得大了,好吞得很,你不信就試試,決不騙你!”

石繼志這才放在嘴裡,閉著眼往下一咽,果然一滑就入腹中,一點也不覺難受,又喝了那杯酒,笑道:“這蛇膽有什麼用?”

上官先生道:“主要是對你目力大有好處,以後可練習暗中視物,久之即可成所謂夜眼;對你練氣也大有補益!你這孩子,前服芝果不久,又食此地青蛇膽,緣分真是不小,今後要再練不好功夫,就沒有怪的了!”

言罷便與銀髮叟高談闊論起來,由近十年來的江湖人物一直談到那天山三鬼。石繼志由話中略可聽出,這天山三鬼是極厲害的三個老怪,就連銀髮叟提起他們也覺心悸,師父好似有意出山一行,不過日子可不一定。這一席飯一直吃到夕陽下山,三人才停箸離席。

石繼志收拾乾淨,再進屋卻見銀髮叟已起身欲走,見石繼志進來,含笑點頭道:

“賢侄,我回去了!有什麼事沒有?”石繼志臉紅道:“老伯初來,爲何不多留幾日,小侄還想向你老人家討教幾手輕功呢!”

銀髮叟笑道:“守著絕世高人,還用得著向我討教?我看你日隨二猿,輕功上已有極深造詣,小女雲(yún)珠是萬萬比不上了!我因有事非走不可,望你好自努力。”言罷就要起身。

石繼志此時再也忍不住道:“老伯返家後替小侄問候令媛一聲,小侄下山後,定親去謝她救命之恩。”銀髮叟哈哈大笑道:“知道了!”

上官先生對石繼志道:“我送司徒先生一程,你就別出去了。”言罷一縱身已出去八九丈遠,銀髮叟又回頭看了石繼志一眼道:“我走了!”隨著跟蹤而出,曠野裡但見二黑點,如星丸跳擲一般,一瞬間已消逝於雲(yún)霧中。

石繼志送走銀髮叟後,一個人倚門而立,心中頓感無限空虛,心想自己不知何日方能學成像師父那一身絕技,何日方能手刃親仇?一時不禁呆在那兒,忽見二猿由屋後嘻著大口跑來,突然想到師父說的猴兒酒的故事,喚二猿至前,做了一個飲酒的姿勢,問二猿在何處可取得。

二猿互相唧咕了一陣,拉起石繼志往山後跑去,石繼志喊道:“別拉!我跟你們?nèi)ゾ褪橇耍∫p一點,師父說那些猴兒精著呢!”想到身無兵刃,萬一遇到蛇獸之類可麻煩,於是又跑回去把師父那柄匕首拿出,再同二猿一路翻騰,往山後奔去。

差不多走了半個時辰,前面是一片密林,二猿腳步開始放輕,石繼志問道:“是不是就在這片林中?”二猿連連點首。繼志恐其誤事,命二猿在外等候,說了半天,纔算勉強聽話。石繼志這才往林內(nèi)走入,進入不遠,就見古樹參天,藤蔓垂地,猴羣在上面竄來竄去,數(shù)目何止千百。心想難怪人說蜀中多猴,只這峨嵋山一處,如果算計起來,恐怕也有好幾萬不止呢!

衆(zhòng)猴見有人潛入,一陣怪嘯,繼志只見眼前黑影連閃,猴兒一時逃出了多半,尚有少數(shù)不畏人的猶在遠遠樹上,瞪眼看石繼志,嘴中發(fā)出尖厲刺耳的鳴聲,在暮晚的荒林內(nèi),也頗令人膽寒。

繼志見狀心內(nèi)不免有點膽寒,本想回身出去喚二猿同行,又想憑自己眼前功力,雖談不上什麼武功,可也不比二猿爲差,欲回又止,還是鼓足勇氣往前行去。又想起師父說過,最好不要驚動衆(zhòng)猴,不由將身隱入暗處,一路輕足穿越。差不多又走了一盞茶時間,果如師父所說,眼前竟是一個極大的花藤樹架,這藤架是由無數(shù)棵黃果樹連成,因樹頂都一樣平,且上面覆滿了藤蔓,竟成了一個極大的棚架,棚上無數(shù)現(xiàn)成枝蔓構(gòu)成的洞,內(nèi)中隱隱透著猴鳴,石繼志暗忖,這就是了!

他不敢硬往那棚上翻去,倒不是怕那些猴兒,實在怕驚動了它們,以後不利取酒,小心順著棚下一路竄躍,眼前更是潮暗異常。

差不多又走了半個時辰,繼志見天已近晚,不由深悔此行無獲。突然一陣酒香飄來,仔細一聞,正是猴兒酒無疑,大喜過望,順著這酒香走去,漸漸酒香越來越純,繼志此時口渴異常,一喚著酒香,恨不能喝它幾口,不由一陣緊走。

忽然見一處樹蔭之下,有幾個石臼,形狀不一,正有六七個猴子在石臼上跑來跑去,有的正在剝弄一些果類,嬉笑怪狀,令人噴飯。

石繼志藏在樹後,仔細看那石臼共有六個,因第六個臼之下正放著幾個葫蘆,應該是裝酒之臼。正想投石驚走那些猴兒,不想手才舉起,突聞得極悽長的一聲尖鳴,聲音悠長已極,聞之令人毛骨聳然,衆(zhòng)猴聞音,直嚇得一陣怪嘯,紛紛竄林逃逸。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怪聲之後,有一白點,由遠處樹尖之上似星丸跳擲般,瞬息已踏枝來到,石繼志還沒看清這東西是何形狀,見一猴腳下慢了一步,被這東西一撈後腿,已自到手。

石繼志驚魂乍定,一打量來物,不由暗暗驚奇。只見這東西長得似猴非猴,比猿要小得多,卻比猴又要大些,全身雪一樣白,腦後披著垂肩的金黃色頭髮,一雙紅眼,就像瑪瑙似的,閃閃生著紅光,雙手奇長,直立著已快垂到地上。

石繼志何曾見過這東西,嚇得連大氣也不敢喘。只見這怪物一伸手撈住那猴,那猴一陣尖嗚,竟給嚇昏了過去,這怪物伸出那又尖又長的手,對猴兒頂門上一抓,活生生一顆猴腦已到怪物手中,血淋淋地往大口中一丟,一陣大嚼,吃了個精光,這才舉目往四下一望,不見一猴,只氣得厲嘯了兩聲,竟輕車熟路般往石臼走去。

石繼志嚇得目瞪口呆,見怪物走至石臼前,先用手揭開那石蓋嗅了嗅,張著一張大口,白齒翹露,端起葫蘆浸向臼內(nèi),微聞“咚咚”一陣酒響,灌了滿滿一葫蘆,往樹身一倚,嘴對嘴一陣大喝,不一會兒一葫蘆酒喝了個精光,又去灌了一滿葫蘆。石繼志心想:乖乖!這傢伙好大的酒量,這一葫蘆少說也有五斤左右,自己師徒們?nèi)松形达嫳M,這東西居然飲兩大葫蘆,好不驚人!

這猴兒酒初飲似毫無酒勁,可是後勁極大,繼志僅飲了數(shù)杯,這會兒已略感有點頭昏,這怪物不知根源,只圖眼前快活,滿飲兩葫蘆之後已步履蹣跚,一時酒性大發(fā),一振手已將那葫蘆摔了個粉粹,厲鳴連聲,竄高縱矮,掌過處枝丫橫起,山石粉碎。鬧了約半盞茶的時間,才倚樹醉倒。

繼志嚇得連大氣也不敢喘,見怪物醉倒樹邊,尚恐它未十分沉迷,打出一粒石子,見它不動,知道確實醉了,這才大著膽子走出。經(jīng)它一鬧,倒打消了取酒的企望,反朝那怪物身前走去。

這一走近纔看清,敢情這東西白毛內(nèi)尚長著一層極細的密鱗,銀光閃爍。心想怪不得,那老藤青石被它一掌即擊斷,似此惡獸平日不知害了多少生靈,不如乘其醉倒,將它一刀結(jié)果算了。拔出那把寒光耀目的匕首,再一看這東西,全身雪白的毛,腦後金髮被風吹得飄著,神俊已極,一刀殺死豈不可惜?這樣爲難一陣,心想幹脆把這怪物揹回去讓師父處置,師父見聞淵博,定識此獸來歷。想到這,用手一拉這怪物長臂,倒不甚重,正要背起,不由又想到它方纔凌厲情形,不由一陣戰(zhàn)瑟。

想了一陣又放下怪物,到石臼前滿灌了一葫蘆酒,對怪物嘴灌進,心想這夠它大醉一天的,又用山藤把它手腳捆了個緊,自己也灌了一葫蘆酒,這才背起那怪物,往回路上急奔而去。

繼志唯恐怪物半路醒來,也不再怕驚動衆(zhòng)猴,一路狂馳,不一刻已至林外,二猿正在山石上打鬧,見主人出來,都歡嘯上剛。

不想其中一猿一眼看見繼志背後所背的小怪物,一陣驚叫,嚇得連竄帶跳而去;另一猿不明究裡,正在驚疑,也一眼看到那怪物,一聲尖叫,直嚇得拼命狂縱,一任繼志在後大喝,二猿竟頭也不回,往山頂奔去。石繼志見二猿一跑,也不由心內(nèi)發(fā)毛,心想這怪物和猴子差不多大小,竟有如此威力,二猿連獅虎蛇蟒尚且不懼,想不到看了它竟嚇成這樣,這怪物平日的厲害可想而知了。

想到這兒腳下加緊了步子,幸好背後怪物尚自昏睡未醒,待到了峰頂石室,見師父已立在門首,不由高喊道:“師父!我捉了個怪猴子!”

上官先生聞言一怔道:“什麼怪猴子?”石繼志把背後怪物往地上一擱,上官先生趨前仔細看了一會,忽然面色一變,滿面驚容,退後一步道:“我的天!這哪是猴子?

如我見識不差,這正是古史上所記載的金髮神猱,你怎麼會捉到手?快說呀!”

石繼志略把捉這怪物經(jīng)過說了一遍,上官先生聽後又驚又喜道:“如此說來這定是猱無疑,現(xiàn)在要不設法加以處置,待其醒後可就麻煩了,爲師這身本事敢誇耀武林,但尚不敢說一定能置此物於死地!好在先師在世時,也曾收過一猱,看此猱體狀,尚是小猱,你快把它擡進內(nèi)屋石牀,我要給它動動手術(shù)。”

石繼志聞言,心想看不出小小一猱,師父竟也如此重視起來,還要給它動手術(shù),真令人不解,連忙把小猱擡進內(nèi)屋石牀。

上官先生微合雙目,運玄功於右手食指,竟是百年來未運用過的重指力“六合指”,一指透出,直奔怪物“心坎穴”點去。

那怪物被點後全身一陣急抖,半天才息,石繼志見狀奇道:“師父何需用此重手法來點此畜生?難道普通點穴手,尚不能制此畜生麼?”

上官先生開目笑道:“你哪知這言生全身密鱗,一般刀槍都別想穿透,普通指力豈能傷它分毫?我這六合指百年來尚是首用,你沒見方纔它全身急抖,蓋因這指力已深透其內(nèi)臟,即使酒力過後,不解開它穴道,它是永遠也不會醒了!”

石繼志聞言伸了下舌頭,又道:“師父點了它何穴?怎麼這畜生穴道師父也識得?”

上官先生道:“這心坎穴位於胸腹之間,即胸部人字骨處,爲腹間與心肝胃之間也!

如點後一日夜不治,即成不治之血癥!”隨又笑道,“人、猿、猴類形狀既相仿,智慧亦近,故其全身穴道與人完全一樣。他們?nèi)碇簧倭恕陂T’與‘章門’、‘氣海’三穴,別的一律與人體無異。以後待教你點穴時,你要特別注意了!”

言罷向石繼志要過那把匕首,先將它全身藤條斬開,這怪物雙手下垂,竟由石牀上垂下至地,上官先生搖頭嘆息道:“妙哉!斯獸!你看它這雙長臂,兩扇大掌,非但可用作對敵的武器,最主要便於其行走,如有風時,它只須平伸雙臂。就可御風而行,身輕如燕,力大無窮,茫茫萬物中,恐尚無其敵!造物之奇,何奇不有!”

上官先生手拿匕首,先在這怪物腦下三分處,將金髮割去一些,露出銅錢大的一塊密鱗,扭頭對石繼志道:“你去打一盆水來,要熱水,再取一塊熱巾備用。”

石繼志領(lǐng)命而去,須臾各物俱已拿至,上官先生先接過那塊熱巾,覆於怪物頂上去毛處,待半盞茶時,才把毛巾取下,用手中匕首在那去毛處,割了一個三角形小塊。

但聞匕首劃處,錚錚作響,上官搖頭道:“好堅的一層鱗片,若非我這匕首亦是寶物,還真割它不動呢!”言罷手指暗運內(nèi)力,微聞絲絲響了幾聲,竟割開了一個小洞,汩汩鮮血由內(nèi)流出,上官先生又在它頭頂“百匯穴”上點了一指,那血就流得少了。

石繼志在一旁看得驚心動魄,一方面替這怪物生命擔心,再方面也不由暗驚師父見聞廣博,竟連這罕有的異獸也清楚到極點。

上官先生止住這怪物流血後,才用匕首挑出一塊頂骨,置於滾熱水中,伸出中食二指,插入那怪物的腦中略微伸動,似在找物。石繼志看得瞠目結(jié)舌,正在驚心當兒,見師父停止不動,微聞“叭”的一聲,竟由怪物腦內(nèi)取出一塊白色菱形骨頭,略端詳那骨,對石繼志道:“這怪物所以如此兇暴殘酷,全系此一惡骨作怪,今我將其取去,待其醒後,小心善誘,日後不難成爲順人奇獸,你無意之間竟得此神獸,真是可喜之極!”

言罷由身上取出一隻綠玉瓶,打開蓋來一股奇香,笑問繼志道:“你可知這瓶中粉末系何物所制?”石繼志搖頭道:“弟子見聞淺薄,實不知是何物所制,想必定是一種奇藥吧!”

上官先生笑道:“這藥還是你送的呢,你忘了那幾片芝果的葉子麼?”石繼志這纔想起,不由啊了一聲。上官先生用那長有寸許的指甲挑了少許藥粉,灑在那怪物腦部傷口處,再由盆中取出那塊三角頂骨合好,道:“我們不要理它,叫它自己慢慢醒來,這傷口待它醒來時已不妨事了!”

石繼志聞言怕道:“它醒後不會跑了麼?”上官先生笑道:“當然會跑,豈止要跑,它還要大大發(fā)一陣脾氣呢!”石繼志聞言不由一怔說:“那不糟了?”

上官先生泰然道:“我既敢如此做,當然自信有制服它的本領(lǐng),你不要擔心,這東西生具怪性,如果你能一下把它制服,它會怕你一輩子,這一生中對你忠心不二,你叫它做什麼,它就做什麼。只是你要一次制它不服,你就一輩子別再想能收服它了!就是以後再能制它,它也至死不會從你。”

石繼志聞言,不覺朝那怪物望了一眼,見它大張著嘴,喉中呼呼有聲,有要醒的意思。上官先生點頭對石繼志道:“它快醒了,你可避至外面,我就在這門口等它便了!”

言罷把石室內(nèi)易碎物件,拿於室外,歸置好,自己倚門而立。

石繼志見師父竟閉上雙目,暗自調(diào)息,身上骨節(jié)一陣陣急響,暗忖師父對敵一向從容不迫,今夜對付這怪物,看樣子竟用出全部精力了,此物厲害可想而知。這念頭還未轉(zhuǎn)完,忽見那猱在石牀上翻了個身,尚閉著眼,伸出兩隻極長手臂,在空中揮舞了一陣,嘴中錯齒有聲。

上官先生突開雙目,閃出奇光,回頭對石繼志道:“你只要看,萬不可出手,一切都由我來對付它!”

原來這怪物酒量極大,普通酒類五六斤也灌它不醉,它雖醉倒,但心內(nèi)卻很明白,石繼志背它一路,它並非不知,只是全身連一兩力也沒有,連眼睛也睜不開。

進室後被上官先生以乾門玄功“六合指”點了一指,這才真的昏了過去,但此指力蘊勁潛力甚大,點後在怪物體內(nèi)尚來回遊蕩,無形中倒使它全身血脈復甦,穴門疏通,那酒性倒被解開了!

待上官先生與它開頂取骨後,氣血上撞,又將“心坎穴”解開,雖腦部“百匯穴”

又被點了一指,但上官先生旨在爲它止血,待傷口合上,也就自行解開。要平日似怪物如此暴性,早一縱而起,但今日卻大不然,一來新傷未久,多少總有些痛苦;二來腦中惡骨已被去掉,雖一時之間並未能盡去先天遺留的暴性,但比之過去卻溫善多了。

這猱在石榻上先覺寒冷如冰,但其一身鋼筋鐵骨倒也不覺痛苦,一睜眼見眼前形勢不對,又覺腦中隱隱作痛,就知吃了虧,在榻上一挺腰,已似箭一般竄了過來。上官先生早料及此,乘它身尚在空中之際,暗運內(nèi)力,劈空一掌。

這怪物身尚在空中,就覺一股勁風,當胸推到,在它腦中,萬物見它都應不敢還手,任其擺制纔是正理,哪容得有人向它示威。

上官先生這一掌纔到,那怪物兩掌凌空一按,身子凌在空中水平地跳起五六尺高。

上官先生這一掌完全打空,但那凌厲無比的掌風,卻劃著怪物身旁過去,雖說它有密鱗防身,也不禁沿膚一陣火熱,一扭臉看到發(fā)掌者竟是一生平未見過的“人”,不由勃然大怒。在空中一翻身,也不挨地,這雙長臂透著疾風,直奔上官先生面門抓到!

上官先生見其雙爪直似兩柄鋼鉤,已快臨頭,這才猛一側(cè)身,以極快身形“踩雲(yún)步”,一晃身反撲怪物後背,雙掌一抖,“懶龍伸腰”,直搗這怪物後心。

金猱一爪未中,更加暴怒,怒吼連聲,腦後垂肩的金色長髮,像針一般根根倒立。

上官先生這一鐵掌纔到,卻見怪物雙足一彈,全身竟倒翻了過來,二掌按地,雙足直朝上官頂門撲下,迫得上官先生雙掌不得不往回一收。怪物見連著幾招未克住敵人,自己反數(shù)度遇險,直氣得暴跳如雷,口中呼呼有聲,白沫垂滴不已。

上官先生一生對敵,從未讓對方逃開過三招,今日見這怪物竟連拆三招,心內(nèi)也不由暗贊它身手不凡。

金猱此時正在盛怒頭上,雙爪倒剪,又被對方一招“蜉蝣戲水”躲過,單掌支地,猛一急轉(zhuǎn),一聲尖嘯,全身竄起,要在室外,這一縱少說也有十數(shù)丈高下,但石室內(nèi)僅可容它起來兩丈,“砰”一聲,一頭正撞在青斑紫花巖上,“嘩啦啦”灑下了一室碎石,怪物新傷未久,若不是生就一顆無堅不摧的鐵頭,這一下不腦漿迸裂纔怪,就如此也夠它受的。

它在空中一咧嘴,痛得尖叫了一聲,摔倒在地,雖受此重創(chuàng),尚不減其威,在地上張開大嘴痛翻了一陣,一按四爪,怪嘯一聲,又朝面前的上官先生撲到。

其實上官先生很可以一上來就以極重手法將它制住,但他知這怪物生就一副狂態(tài)傲骨,那樣做未必令它心服口服,故此只用些極爲小巧的功夫,閃躲騰挪,抽空還搗上一拳,有意讓它將全身能耐盡力施展,到它無力之時,再猛用重手將它制住,讓它心服口服。

此時室門大開,那怪物大有機會逃出,但它已立意報仇:不將上官先生活活抓死誓不甘休。

上官先生見它遭此重創(chuàng)後尚如此狠兇,心中也不禁微微吃驚,於是愈發(fā)打起精神,展開身形,左閃右避,快似電光石火,暗室中僅見一襲青衣圍繞著一件白物,時上時下,身形之快,一旁石繼志看得驚心動魄,歎爲觀止。

上官先生和這怪物動上手,輾轉(zhuǎn)之間天已大黑,少說也並了有兩個時辰。

那猱新傷未愈,又是傷在腦部,方纔又撞了一下,在上官先生這種高人手上,連番失利,那暴氣怒性已較前稍平,狂嘯暴跳也少多了。

上官先生身形卻越來越快,嘴中還不時發(fā)出責罵怪笑,不是在它頭上摸一把,就是在它身上抽空拔幾根毛,直逗得那猱火眼怒睜,又自暗怒起來,尖嘯又起,上官先生見它又狂怒起來,就稍怠身手,待其氣平下了,又是老樣。

如此四五度之後,那怪物已自知不敵,纔想到了該是跑的時候了,兩隻紅眼不時朝門外瞟去。

上官先生見狀,知道時機已至,口中大喝一聲:“畜生!你還不服麼?”身子已搶至怪物左側(cè),右掌暗用玄功,施出了“混元一氣霹靂掌”,一掌吐出,因恐這掌力太重,震傷怪物內(nèi)臟,故往它下股處擊去,只聽得“砰”一聲,那怪物身子就像一團白球,給震了起來。這一掌上官先生用了八成勁,就是一塊鋼板也能打彎,直把這揉震得斜飛出去,“砰”又一聲大震,撞在石室之角,石粉飛處,那怪物尖叫一聲,翻身倒地,昏了過去。

石繼志忙過去,見怪物此時全身汗透,喉中尚自急喘,口中白沫染了滿頸。

上官先生走至它身前,雙手袖著,微微搖頭道:“好厲害的小畜生……現(xiàn)在總算叫它心服口服了!”突然似想起一事道:“你要想讓這言生一生服你,現(xiàn)在正是時候!”

繼志不明其意,問道:“那我應該怎麼樣做?”

上官先生看了看地下昏倒的金猱道:

“這東西感恩心極重,你不如乘它現(xiàn)在昏迷之時,爲它略盡心意,待其醒後更要善言甜語,好好侍候它,這些小地方要作得極真,萬不可叫它看出馬腳,否則畫虎不成反類犬了!”

石繼志聞言,不由好笑,心想這倒新鮮,還要拍它馬屁呢!但內(nèi)心實喜愛它十分,想到日後如能收服此獸,豈不是自己一條極爲得力的膀臂?因此聞言後含笑點頭。

上官先生趨前,用手在這猱頭上摸了一會兒笑道:“我先出去一會兒,它可快醒了!”石繼志見師父要走,可著了慌,追前一步道:“你老人家可別走,它要醒了再發(fā)狠,弟子實在制它不了!要叫它跑走了,豈不糟糕!”

上官先生搖頭笑道:“這次你放心,只要你侍候得好,它是一定不會走了!”言罷返身就走。

石繼志不由一怔,心想這可不是玩的,師父怎麼一點也不擔心?想到此,忙跑進內(nèi)室,找了不少荔枝、桂圓之類放置榻邊,再把它擡置石榻之上,還給它找了牀單子蓋上,自己看著不由笑了起來。

看看這小傢伙還未醒,忙又進內(nèi)去打了一盆清水,放一塊手巾在內(nèi),浸溼後,小心把它身上汗髒擦淨,再用一塊溼巾搭在它頭上,自己裝作萬般關(guān)心地皺著眉,在一旁等待。

做好這副姿態(tài),那畜生已經(jīng)醒轉(zhuǎn),先用手猛地抓下頭上那塊毛巾,翻身就要坐起。

石繼志見機會來了,搶前一步,以極爲溫柔的語調(diào)道:“小東西!千萬別動,你還病著呢!”一面雙手輕輕把它又按下。

那畜生這一刻已氣色平靜,復返善根,睜眼見自己身上還蓋著一塊布單,因睡在冰榻之上,這布單無形中添了不少暖意,又覺頭上溫溫的,抓下一看,竟是一塊大花手巾,它生**美,見了這花手巾,自己生平未見,心中先就受用十分。

不想才一坐起,又被一少年慢慢按下,心中一驚,正想舉爪抓去,忽聽這少年語調(diào)溫柔,它雖是獸類,但對自己好壞總還看得出。見這少年眉清目秀,又對自己關(guān)心至此,不由忍著怒又躺下,睜著那雙怪目,心想稍有不對,一爪先結(jié)果你也不遲。

石繼志見它果然依言躺下,不由將內(nèi)心畏懼去了一半,心中一喜日中連哄道:“唔!

好乖啊……”一面輕輕摸著它披在肩上的長髮,一面又把那塊花手巾給它蓋在頭上,見它果然面色稍霽,不再用手把它抓下了。

繼志見初步拍馬屁已成功,內(nèi)心又高興又想笑,順手拿了個大荔枝,把皮剝?nèi)ィ驮谒谶叀F鹣人虚]著嘴不張開,但經(jīng)不住那又肥又嫩的果肉在嘴旁擦來擦去,不由張開嘴,將荔枝含入,一陣咀嚼,伸出手掌想接口吐出的核,繼志連道:“別動,別動!

還是我來吧!”言罷伸出手想由怪物口中接過那核,不想這神猱一瞪雙目,低吼一聲,左爪只一拍,已將繼志手掌推開,右手自己把核接了,拋於當?shù)亍@^志被它一拍,這隻手痛到骨頭,不由一怔,心想這下拍馬屁拍到馬腿上去了!

生怕那怪物看出破綻,又拿起幾個荔枝問道:“你還要不要吃?”那畜生雖不懂人言,但它生性大智,已能猜出石繼志心意,見狀一把接過荔枝,雙手齊施,須臾就把果皮剝淨,置於榻側(cè),自己一個個往嘴裡送,倒是挺愜意!

繼志想測驗它現(xiàn)在對自己的心意如何,伸手在它剝好的荔枝中拿了一個,見它並無反應,自己塞入口中,那小傢伙僅側(cè)目看了看,繼志心說,想不到它還很大方嘛。

一時高興,順手又取過一個,正要送入口中,卻被那畜生一把搶過,用那雙紅似寶石的怪目掃了繼志一眼,自己塞入口中,石繼志不由失笑嘆道:“獸到底還是獸!哪有人那般肚量呢!”

話才一完,卻聽門口有人哈哈笑道:“叫你拍馬屁,可不是叫你訓它呢……”繼志回頭一看正是師父,不由高興得站起,正要報告經(jīng)過,上官先生擠了一下眼,彎腰道:

“它好點了吧?”言罷以手輕輕摸在那小猱頭上,略皺著眉毛,像頗爲關(guān)心的樣子。

那猱一見上官先生進來,嚇得驚叫了兩聲,荔枝也不吃了,停嘴不動,眼中尚冒著怒火,盯住上官先生。上官先生知道它尚餘怒未消,就假作與它順毛,暗中卻運出玄功,手中潛力陣陣透出,直痛得這畜生吡牙咧嘴,到此時方纔對上官先生心服已極。

上官先生唯恐它小瞧了繼志,心生一計,把繼志手拉過,輕輕在它手上摸著,暗中卻把六合掌力逼在繼志掌上。石繼志才摸兩下,那怪物已受不了,不由以一雙火眼瞪著石繼志,心想原來這個少的更厲害!幸虧自己方纔沒有抓他,要不然捱揍捱得更厲害。

從此時起,這金髮神猱就把繼志師徒敬畏在心,以後忠心耿耿,不敢再圖別念不提。

一天清晨,石繼志帶著小猱,在那懸崖谷口看過羣鷹騰鬥返回。這八個月來,小猱已和他師徒極爲親近,對二人之話無所不聽。石繼志因喜其腦後金色長髮,故給它取個名字叫“小金”。

有小金在,那二猿如今變得連大氣也不敢喘,稍有不對,這小金只要一哼,二猿已嚇得魂歸九天,故此無形中倒給繼志師徒少了好些麻煩。

八個月來,石繼志無論拳上掌上,都已有了驚人的造詣,每晨天尚未亮,就起身隨上官先生練吐納之術(shù),對著東方那一股紫氣,吸取大虛精華,太陽出山後再開始練掌,一套七禽掌師父已傳了一半。這天石繼志正同小金在崖頂觀摩“雷厲三翅”,愈覺得只此一招已變化萬端,不由內(nèi)心把師父佩服到了極點。

回到室前,見師父正雙腿微分,騎馬式立著,知道師父正在練那“霹靂掌”。

這是一種極重掌力,因系運丹田一口氣逼出,故又稱“混元一氣霹靂掌”,出掌如雷鳴,只要一中人身,心肝五臟必被震碎無疑。

石繼志見師父雙掌正欲推出,和小金在一旁不敢驚擾,見上官先生忽然雙目一閉,嘴中嘿了一聲,雙手平胸推出,就聽霹靂一聲大震,丈外的一棵黃果樹,竟被這掌力齊樹帽硬給震飛了去,枝斷葉揚,飛得半天都是。

石繼志看得瞠目結(jié)舌,上官先生扭頭對石繼志笑道:“你那七禽掌練得如何了?”

石繼志皺眉道:“弟子對那雷厲三翅,總覺練來手生,尚請師父指教纔好!”上官先生道:“這是一般初練的正常現(xiàn)象,我當初練這雷厲三翅,進度比你還慢,不要慌,慢慢由那鷹身上親自體會,一定會有驚人進步。”

說罷擡頭向身旁一棵大樹望了望,見樹上正有無數(shù)小鳥,不由笑道:“今天我要教你這七禽掌中另一套掌法,你可知是取自何種禽類的麼?”

石繼志想了想道:“莫非是冬雀?”上官先生笑著點點頭道:“你可不要小瞧了那小小一隻冬雀,它身上那分利落、敏捷,是一般禽類不能望其項背的!”

石繼志走近師父,往那大樹望去,果見正有無數(shù)綠色小鳥,在樹枝葉間來回跳動,身段輕靈已極。上官先生略略注視,對石繼志道:“你看見它們在那花心取蕊時倒懸的姿勢沒有?這正是我所取的‘小晃鈴’,對敵時勢如旋風,使敵人防不勝防。”

石繼志聞言不由仔細看那些冬雀,正有些倒懸在花心上,只用單爪抓住那花心一點,全身只略微一轉(zhuǎn),身體已平著出去,落於第二朵花心,這樣只一會兒,已轉(zhuǎn)過了好幾朵盛開的大花,姿態(tài)輕盈美妙已極。

上官先生平伸單掌,就見一隻冬雀翩翩飛臨掌上,那冬雀在他掌心振翅欲飛,只是腳上似有繩子捆住一般,任它展翼拍打,別想飛起掌心一寸。

石繼志見狀趨前,上官先生倒翻手掌,掌心向下對石繼志道:“你看它兩翼展動情形,我把這姿態(tài)化成一式‘摩雲(yún)手’,爲七禽掌中第二十四式。”

石繼志注目那冬雀,只見它兩翼扇動頻繁,要是在自己初上山之時,見此形狀,一定不明其意,覺得無甚奇特之處,但這八月來,他日夕觀摩鷹鶴衆(zhòng)禽,已能於其舉翼彈足間,窺出其發(fā)力源泉及其妙處。一看這冬雀,妙在腿腹,卻不在雙翅,不由對師父道:

“弟子看這冬雀好似妙在出氣,故使身輕如毛!”

上官先生點頭笑道:“這大半年來,你果然大有進步,能看出它是以氣使然,這就不負我對你一番教導期望!”

言罷一翻掌心,那冬雀振翅而飛。上官先生隨即嘆道:“以你進步情形,再有半年,我這套掌法定可全數(shù)學會,只是遺憾爲師並無好兵刃贈你,百年前爲師所用一柄短劍,劍名‘天缺’,堪稱一柄稀世奇珍,只可惜爲一故人借去南海誅一雙翼怪蛟,不想一時失手,將劍穿落蚊腹,那蛟雖死,可惜那柄劍也同那較屍同葬海底,他因無意失我至愛之物,故此一直避我不見,我也不便爲此一劍,有傷摯友和氣,只好忍痛讓它遺去!唉!

那劍如在,此時爲師尚有許多劍上功夫教你。”

石繼志聞言也不禁爲師父惋惜不止,想了會兒道:“以師父看來,弟子使用何種武器方稱最好?”

上官先生笑道:“兵刃一道,各有不同,各派家數(shù)也自不同,故此很難判分等級。

刀劍鉤斧,爪鏈鞭棍,各式不定,尚有笛扇之類,門路不勝枚舉。不過據(jù)爲師看來,劍爲各刃之首,且爲千年來武學正宗,如能得一口好劍,實在比其它兵刃好得多!”

石繼志想了想道:“師父是否可先傳我些劍上功夫?待弟子有機會再設法物色好劍!”

上官先生點頭道:“我正有此意,不過要想謀一口好劍,真是太難了!這樣吧,從明日起,你可先用好木削兩柄木劍,我每日按時傳你,以後再用真劍,自然一樣,且木劍便於擊刺,中人無妨,故用來練功,當較真刀實刃更爲適宜得多!”

言罷又教繼志練了會兒別的功夫,定了今後日課,就下山雲(yún)遊去了。

石繼志試著運行那“莽牛氣”,每一吐氣,聲如牛吼,震得空山蕩起無數(shù)迴音,知道已能將氣機運用純熟,順行逆行於十二週天之間。

一旁小金也學樣怪嘯,只是聲調(diào)尖細,愈想變粗,愈是刺耳難聽,惹得繼志收功大笑。

突然想到師父命已制木劍之事,不由把小金喚來道:“師父命我找木削劍,你看哪裡有好木頭,快去給我砍一根來!”小金聞言嘻笑著大口,滑動雙足,就像一支白箭,踏著樹帽而去。

須臾迴轉(zhuǎn),腋下夾著一根紅皮棗木,竟是連根被小金給拔了出來,繼志笑道:“哪兒用得了這麼多!”那小金運掌如刀,一陣砍削,一旁雜枝竟被它齊根削淨,繼志接過,取出匕首仔細削了兩柄長劍,掂了掂分量,倒是合手。自此石繼志就用這柄棗木劍,隨上官先生勤習劍法。

時間真快,轉(zhuǎn)眼之間幾度春秋,已是石繼志上山後第四個年頭的隆冬,峨嵋山頂飄著皚皚白雪。

天才黎明,在一望無際的雪原上,兩條身影時起時落,竄高縱矮,好快的身形。

這兩條人影,近看爲二儒生,一個約四十左右,一個正當英年,秀眉虎目,長身玉立。二人手中各持一柄木劍,正在互相騰刺跳躍,這是一路“摩雲(yún)劍”,由二人身手上看來,俱是武林中罕見的高手,穿騰跳躍之間,地上那深厚的積雪,並無一絲痕跡。

這二人正是上官先生師徒。四年來,石繼志日夜苦習,軟硬輕三功都有了極深的造詣,他曾食異果靈膽,夜眠冰榻,晨吸紫虛元氣,更加上上官先生的精心教導,四年來,他的進展,是別人三十年所不能學到的。

上官先生眼見他進步神速得出己意料,心中愉快不言而喻,表面上反倒愈爲嚴厲,從不輕易贊他一句,唯恐他心存驕傲,做者爲練武功者大忌,一沾此習,雖名師當前,亦難有少進。

以上官先生身手,石繼志竟能在他手下走了六七十招,這種驚人的進步,確是難以令人置信,但這卻是事實,不能叫人不信。

這一趟摩雲(yún)劍施展完畢,上官先生見繼志面色正常,氣不喘,面不紅,知道已入練功者至高境地,不由心中欣慰異常,忍不住誇道:“想不到你進步得這樣快,依此速度,最遲下月我就可把那套獨創(chuàng)的‘七修劍’傳你了!你如把那套劍法學會,爲師也沒有什麼劍法可再教你了!以後只要你能刻苦勤習,溫故知新,不難達到爲師境地,甚而過之。

萬不可懈怠,好自爲之!”

石繼志恭身領(lǐng)命,待師父返室後,自己帶著小金,在這雪地上慢慢走著,想到了自己一別洞庭,來此已四度寒暑,父母屍身怕早已腐朽。

想到父母,不由聯(lián)想到這一筆血海深仇,直覺鼻中一酸,點點熱淚情不自禁地流下,心想這四年來,自己幾乎連睡覺都不敢多睡,刻苦勤習,總算有今日成就,恨不能即刻插翅飛回,找到一指魔莫小蒼及湘中八醜,將他們挫骨揚灰,方慰自己滿門二十餘口冤魂。

一旁小金見主人眉頭深鎖,淚眼留痕,知道主人心情不快,一時也想不出何法來安慰主人,只急得滿地亂轉(zhuǎn),時發(fā)尖嘯。

小金四年來已長成大猱了,但也不過較常猴大上一倍,雪毛銀爪,腦後金髮長可垂腰,愈發(fā)顯得神俊英奇。石繼志日隨小金竄林度枝,踏冰垂藤,這些動人心魄的極上乘輕功,也除非是有小金這種師父來教,就連上官先生有時見小金表演幾手絕技,也只有搖搖頭,自嘆不如。

石繼志此時見小金二足僅沾雪面略一滑動,就像箭一樣飛出數(shù)丈,身形巧快已極,不由被逗得興起,一提丹田氣,施展出師父所傳的“踩雲(yún)步”緊隨小金之後,在雪上狂奔起來。

小金見主人被逗得興起,越發(fā)打起精神,施出先天的本能,雙臂平伸,二足尖僅略略劃動,身子竟比箭頭還快,雪地裡,但見其腦後金髮隨風飄揚,姿態(tài)美妙,堪稱絕倫。

石繼志見自己竟被它拉下老遠,十分不服氣,暗運神功,隨後緊趕。一陣亡命似的狂奔,已離開石室少說也在五十里以外了,但小金身手何等輕快,繼志輕功再了得,和它比起來到底還是差得多,不一會兒竟失了小金蹤影。

石繼志追了一陣也不見小金,不由把身形停住,見眼前景地陌生,好似自己從未來過,不由暗自納悶,想出聲喚小金轉(zhuǎn)來,不想才一開口,突見對面山上似有一人臥著,不由大吃一驚,暗忖這深山絕頂,除自己師父外,並無任何人跡,怎麼有人臥倒雪地?

愈想愈怪,一時忘了招呼小金,朝那怪人走去。

走近一看,只見這人年愈古稀,一顆三角怪頭,脣下垂著一縷山羊鬍子,兩隻招風耳,顯得不堪入目。

這人身穿一件黑子羔的皮袍,翻毛朝外,最奇是背部睡在雪上,上身卻蓋著黑皮袍,顯得有些怪異。石繼志略一打量這人,心中已知此人定是一武林高手,只見其能赤背臥於雪上,而最奇是那雪並未融化,這種“運氣調(diào)溫”的功夫,自己也不過才入門徑,說不定就沒這老人功夫純。內(nèi)心猜測這人既有此功力,當是武林道上一怪傑,只是怎麼沒聽師父談起過有這麼一個人呢?

正在奇怪的當兒,突聽怪老人好似囈語般含糊說道:“哪來的小狗……還想咬人是不是?”說罷翻了個身,突然一伸腿,“鐵犁耕地”直奔石繼志腿上掃來。

石繼志聽這怪人口出不遜,心中已甚不快,只是弄不清到底是不是說自己,忽見他一條光腿竟朝自己掃來,真是又驚又怒,待其腿到,足尖稍用勁往上一拔,已起來尺許高下,堪堪容過怪老人一腿,不禁勃然大怒,喝道:“你這人好沒來由,居然動手打人!

是裝瘋還是賣傻?你以爲我石繼志怕你不成?”

那老人一腿沒掃著對方,也不由暗異來人好純的功夫,聞言乾脆裝傻到底,鼾聲如雷,翻個身大睡起來。石繼志此時倒疑心這人真睡著了,不過看他方纔一腿分明是硬功中的“鐵磐石”功夫,給他掃上,不骨斷筋折纔怪,擅此功之人,不用說定是武林中高手,就算他是睡著了,自己發(fā)話,他如不是聾子,焉有不聞之理?

想到此不由冷笑一聲,心想我看你再裝傻,當時一抖右手,往這老人肋下便抓,暗中卻含極厲害的拿穴手。

繼志此舉實爲暗試這老人是否高手,如擅武者,決無聞目等死之理,不想這隻掌已堪堪要打上,那老人依舊紋絲不動,鼾聲如雷。繼志心說不好,忙一收手,硬泄猛烈去勢,再見那老人,猶似不知一樣,心中真是弄不清,這老人到底是幹什麼的。

站在老人面前發(fā)了會兒怔,心想管他的,這山也不是自己的,他愛睡就睡,我又沒理由管人家,還是走自己的,立即回身走去。

才走了兩步,忽聽身後一陣風響,忙一回頭,那老人竟不知到哪兒去了,不由大吃一驚,心想這人好快的身法,這念頭尚未轉(zhuǎn)完,已聽到前面哈哈大笑道:“小娃娃打了人就想走嗎?可沒有那麼便宜!”石繼志再一回頭,這老人竟不知何時已站在自己身前丈餘處,全身也不過四尺高矮,可謂矮小已極。

石繼志一聽,心中無名火起,心想你先打人不說,反而怪起我了,一聲冷笑道:

“你這老頭說話客氣點,什麼娃娃!娃娃是你叫的?”你老人聞言把一雙三角黃眼一翻道:“怎麼著,還叫錯了你啦!你是成心找我老人家麻煩是不是?告訴你,我老人家走遍三江四海,可不是什麼怕事的!”

石繼志被這老頭逗得又好氣又好笑,上前兩步,對矮老人一揖道:“得,老爺子!

算我錯了好不好!不是你也沒打著我,我也沒打著你嗎,我還是走我的。”說罷由老人身旁岔道就走,不想才一擡足,那矮老人一伸手,往他腿上撈來,不是石繼志身形快,這一下非給他撈一個臉朝天不可,不由勃然大怒,往後退了兩步,看那老人,竟和沒事人一樣,在一旁摸著他那一縷山羊鬍子。

石繼志強忍憤怒,心想再讓你一次,要再生事,可非要給你點顏色看看不可。冷笑一聲,邁步往前走。

不想才走兩三步,那老人往前一撲,又往自己腿上抱來,心中暗忖,怎麼這老人專抱大腿,這是哪門子打法?當時一怒,也顧不得下手輕重,這隻腿運足了勁,在老人身快撲至前,大喝一聲:“去你的!”直往矮老人前胸踢去,石繼志因知此人決不是一般江湖上普通武師,故這一腿明面是奔前胸,暗中卻以足尖往他“心坎”穴點踢過去。

這老人見繼志腳到,大喊一聲:“可不得了!打死人啦!”全身好似被這一腿踢中了似的,往後連翻了五六個筋斗,待站定身形後,手中已握了兩個雪團,一揚手,一前一後奔石繼志打來。

石繼志一側(cè)身,讓過了頭一團雪。按理說既躲過第一團雪,這第二團雪也毫無疑問可躲過,不想這矮老人早知此青年身懷絕技,一般手法別想傷他,故此弄了點小聰明,手下雪團雖成直線飛出,可是手勁不同,頭一團雪只用了五成力,第二團雪卻用了十成勁。

這兩團雪不偏不倚,正在石繼志臉旁碰了個正著,一聲輕響,濺開了無數(shù)雪珠,饒是石繼志躲得再快,似這樣無意之間,臉上也中了兩下,別看是米粒大小的雪珠,打得繼志臉上一陣火炙。

就算是泥人,也有三分土性,何況是血氣方剛的石繼志?他一聲輕叱道:“你是找死!”一縱身已來至那怪老人身前,右手“金叉手”往老人右肋便插,老人見繼志掌到,凹肚吸胸,右手“排雲(yún)掌”,順著石繼志臂膊,直往石繼志胸前推下。

石繼志這四年來,除去和師父練功外,從未和任何生人真動過手,日夕都是和猱猿過掌,今日算第一次和人對招,心中不由緊張萬分,心想不如藉此機會,看看自己到底武功練到如何程度。

也算石繼志這一念頭轉(zhuǎn)差了,偏偏他這對手是如今江湖上叫人聞名喪膽的人物,也是新近過川、重入江湖的怪傑之一。

石繼志看這怪老人掌沿未到,先有一股極強勁風,知道今日遇到勁敵,當時下身不動,上身待怪老掌到,只一晃,這“排雲(yún)掌”緊擦著上衣過去。

石繼志讓過一掌,左手由下往上,右手由上往下,一奔前胸,一奔後背,以雷霆萬鈞之勢雙雙打到,兩掌都帶著疾烈勁風,聲勢好不驚人!

這老人自從年初出山重入江湖,暗忖所懼的幾個高人,如今多已死的死,隱的隱,心中大有目空一切之感,不想今日巧逢這弱冠青年,竟能一連接過自己連續(xù)狠招,不但如此,而且出掌之疾,掌風之勁,簡直是自己生平罕見的人物,表面上雖仍裝著嬉皮笑臉,內(nèi)心不由既驚且怒,見繼志這兩掌來勢,竟是自己生平?jīng)]見過的怪招,當時不敢怠慢,低頭縱足,全身成水平一條線,由石繼志這兩掌空隙中穿出。

雖如此,他還是被石繼志混元玄功潛力逼得面紅耳赤,一聲冷笑道:“娃娃!你好厲害?你師父是誰?”石繼志見這怪老人竟能躲過自己這一招“陰陽翻手”,不由心內(nèi)也暗暗吃驚,聞言淺淺一笑道:“老人家,你也好厲害啊!我?guī)煾甘且唤楹澹乙才磺逅先私惺颤N名字,倒是你老人家既有此身手,江湖中定是知名之士,可否將大名賜告呢?”

那怪老人冷笑一聲道:“娃娃你好會說話,還有不知道師父叫什麼名字的?不過你既不說,我也不問你,你倒反問起我來了!”

石繼志正要說話,不想那矮老人一聲怪笑道:“少廢話!我要看看你到底有多厲害,敢如此目中無人!”聲到人到,右手猛伸,往石繼志臍上就按,掌風勁疾,石繼志見老人掌到,一聲不響,也是一翻右手,往老人掌上對去。

二人都是用足了勁,這一掌碰上,只聽得“砰”一聲,那兩隻掌,竟似被膠給粘住了般,一時誰也別想收回手去。這樣對待了約半盞茶的時間,兩人都已是大汗淋漓,頭上冒煙。

石繼志不知初次遇敵即逢對手,只誤以爲自己武技不精,心中好不懊喪;但比他更傷心、更氣餒的卻是這怪老人,想自己年過八旬,武林中有名有姓,誰不敬畏三分!不想今日遇見這麼個小孩子,居然和自己勢均力敵,自己武技因年歲關(guān)係,已不可能再有什麼了不得進步,而對方翩翩少年,卻有如此身手,若再假以時日,自己絕不是他對手了。這麼一想簡直羞慚得無地自容,真恨不能有個地縫讓自己鑽下去纔好,方纔那一股傲氣,此時已消了個乾淨。

若是對手人物都具有極深內(nèi)功,而且勢均力敵,對掌時纔會有如此相粘的可能,而且萬一這樣粘上了,如無第三者前來解紛,那只有待一方內(nèi)功較強者,以潛力將對方逼退,否則不會鬆開,而這第三者的功力還一定要比這二人高,否則徒使二人受苦,於事無益。

二人這一對上掌,由早晨直到了中午,還是不分強弱。

石繼志是微合雙目,提運“莽牛氣”,每若干時間,由鼻中哼出聲,聲震山野,掌上一陣抖。

那怪老人卻是雙目半睜,運的是“混元一氣功”。這種功夫,和那莽牛氣功略有不同,運功時最忌出音,愈是不出氣愈好,但人必須要呼吸,雖然強者每每可減少呼吸次數(shù),但總是要呼吸的,所以無形中已吃了些虧。老人有幾次爲了呼吸,差點被石繼志的莽牛氣潛力攻進,若被攻進,非受重傷不可,老人只好硬悶著呼吸,能少吸一口就少吸一口,如此一來,那張本來不十分白的臉,再一悶氣,竟成了豬肝色,難看極了。

二人正在要命的關(guān)頭,忽然一聲極長的嘯聲,遠處白點一閃,霎時即至。

那怪老人雖在要命關(guān)頭,也不由回頭一看,直嚇了個魂飛九天。只見一腦披金髮、全身雪毛似猴的怪物向自己奔來,一個念頭在腦中閃電似地掠過:“這不是罕見的金髮神猱麼?我和這娃娃今朝都完了!”

說時遲,那時快,這念頭才一轉(zhuǎn)完,那怪物已來至近前,睜著一雙紅光閃爍的眼,略一打量眼前情勢,一聲怪嘯,舉爪就朝矮老人抓下。

那矮老人剛喊得聲“我命休矣!”突見和自己對掌的石繼志,雙目一開,大喝一聲道:

“小金!你敢!沒你的事,只許在一邊看。”那小金也真聽話,身已在空中,這隻爪眼看就要抓上了,聞繼志言後,竟猛一收腕,在空中猛一翻身,落於地上,急得吱吱怪叫。

怪老人此時才知,原來金髮神猱竟是這娃娃所豢養(yǎng),心中又驚又怕,心想就他一人已夠自己受的了,再加上這言生,我今天是完定了。

雖如此,也不禁暗暗感激繼志,不愧俠義本色,不肯乘人之危,不由對著石繼志點點頭。

石繼志喝止小金後,又把目閉上,這一下怪老人苦頭可吃大了。

原來小金雖被主人喝住不許動手,但內(nèi)心已把這怪老人恨之入骨,但繼志在旁看著,又不能使壞,只急得連發(fā)怪嘯,滿地亂轉(zhuǎn)。

此時見繼志竟把眼閉上,不由大喜,先舉起右手,在老人光頭上摸了幾下,那老人正在要命時候,哪敢反抗,不由又急又嚇,只指望繼志見狀,一定會喝止它,不想一看,繼志竟閉著眼在運功,這一下心裡可急壞了,忽覺右耳奇癢,恨不能用手去挖,側(cè)目一看又是那怪猱,不知它何時拔了根草,正在張著大口,用草在自己耳中撥弄。

那小金正逗得開心,忽見這怪老人頭上青筋暴露,居然敢側(cè)著一雙黃眼看自己,一時生氣,伸手在他嘴上,輕輕打了兩下。

繼志正想以莽牛強功迫使老人知難而退,忽聽兩聲輕響,開目一看,小金正在好好地揹著手往遠處看,再看那老人,一張臉不知是因太生氣,還是提勁用力,竟成了紫青顏色,一雙黃目不時朝自己眨動示意,像是有話要說似的,不由暗奇,勉強提著氣,開口道:“老人家莫非已感不適麼?”

只見那老人氣得抖聲道:“你……你的猱……”言罷忙閉上嘴,不敢再多說一字。

石繼志忙用眼一看小金,見它正似滿面同情地看著這怪老人,還不時抓耳撓腮,不禁心中想,這猱今日居然還會同情起對方來啦!聽老人言語,似對這猱害怕異常,不由暗笑:

你方纔威風哪裡去了?它也沒動你,只在旁看看,你就嚇成這樣!爲使老人放心,還故意提氣對小金道:“對了!就這樣纔好!”言罷又合上雙目。小金卻誤以爲主人嘉許自己,直喜得連摸了老人三下光頭,又翻了三四個筋斗。

那怪老一聽石繼志話,就知他錯會了意,不由心中冷了一半,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果然,對方纔一合目,自己光頭上又有一毛手摸來摸去。

這老人一時無意和繼志對上了掌,又不能中途停止,想自己在武林中,提起來誰不敬畏三分,差不多的人,就是多看自己一眼,也要叫他還個公道,那是怎樣的氣派!不想今日竟眼睜睜叫一個畜生在自己頭上摸來弄去,高興了還要拍兩下,不由氣血上撞,想拼著一死,也要先用那“黑龍掌”錯骨重手法,把這惡猱制死再說。不由把那隻左掌暗暗擡起,運勁待發(fā)。

眼看這小金走近,怪老人一掌就要插下,突然似有人影在不遠處一晃,不由止住要發(fā)之掌,向那人看去。

這纔看清來人竟是一中年儒生,身穿一襲青布長衫,劍眉秀目,眉長斜飛入鬢,手中拿一條青竹,一路賞雪走來,嘴中還哼著詩:“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這首詩歌原是孟浩然爲別王維而吟,大有子然一身,天涯漂泊之意,藉此譏諷當世人情冷薄,欲行又惜,真是一首寫述心聲的絕妙好詩。

那怪老人一見這中年儒生,心中一震,暗思這人好面熟,像在哪裡見過似的,可是看這儒生也不過四十餘歲,自己三十年未入江湖,萬萬不可能認識此人,不由心中暗暗稱奇。

石繼志聞聲開目,見是師父到來,不禁大喜,只望著師父笑了笑,也不出聲招呼。

那小金見上官先生到來,一竄已至上官先生身前,正要飛撲上身嬉鬧一番,卻見上官先生一翻手中青竹,就空撥開了小金身子,依舊含著笑踏雪走來。

怪老人待這儒生漸漸走近後,見他年歲雖不過中年,那身功夫卻足以震驚天下,只看其足下雲(yún)靴離著雪面有寸許,身子竟是凌虛前進。

似這樣走了七八步,才見他足尖微點一下雪面,身子又凌虛而行,不由嚇得目瞪口呆,心想似此等身手人物,以自己一生見聞,竟無一人能及,分明是已把內(nèi)外輕三合練入化境,僅靠一氣之力,可使全身輕若遊絲,重如山嶽,借物打物,隔山碎石,這是武學至上的境地,數(shù)十年來自己真還沒聽說過有人能練到如此地步,不禁驚嚇得瞠目結(jié)舌。

那儒生已持青竹走近,邊走邊歌:“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白雪寒映影,深竹暗浮煙。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

歌罷已立於二人身前,含笑望著那怪老人點點頭,把手中青竹,往二人掌中一搭。

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五章 大器已成第四章 靈心妙遇第十章 千里相依第八章 黃沙千里第十二章 山窮水盡第十章 千里相依第十七章 雨中老人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十一章 掌下煞嬌第五章 大器已成第三章 七禽掌法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十三章 龍?zhí)痘⒀?/a>第二章 破曉飛血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十四章 池面鬥智第十三章 龍?zhí)痘⒀?/a>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六章 萬里比翼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十一章 掌下煞嬌第五章 大器已成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五章 大器已成第十二章 山窮水盡第二章 破曉飛血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五章 大器已成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二章 破曉飛血第十四章 池面鬥智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九章 玉女交臂第十七章 雨中老人第九章 玉女交臂第九章 玉女交臂第十二章 山窮水盡第十二章 山窮水盡第十章 千里相依第十一章 掌下煞嬌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七章 古道並騎第十三章 龍?zhí)痘⒀?/a>第四章 靈心妙遇第十章 千里相依第九章 玉女交臂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二章 破曉飛血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十七章 雨中老人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七章 古道並騎第九章 玉女交臂第九章 玉女交臂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十七章 雨中老人第十二章 山窮水盡第八章 黃沙千里第十章 千里相依第六章 萬里比翼第二章 破曉飛血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十四章 池面鬥智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十四章 池面鬥智第三章 七禽掌法第三章 七禽掌法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十一章 掌下煞嬌第三章 七禽掌法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四章 靈心妙遇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十章 千里相依第九章 玉女交臂第二章 破曉飛血第十三章 龍?zhí)痘⒀?/a>第七章 古道並騎第十四章 池面鬥智第十二章 山窮水盡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十三章 龍?zhí)痘⒀?/a>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十一章 掌下煞嬌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二章 破曉飛血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
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五章 大器已成第四章 靈心妙遇第十章 千里相依第八章 黃沙千里第十二章 山窮水盡第十章 千里相依第十七章 雨中老人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十一章 掌下煞嬌第五章 大器已成第三章 七禽掌法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十三章 龍?zhí)痘⒀?/a>第二章 破曉飛血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十四章 池面鬥智第十三章 龍?zhí)痘⒀?/a>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六章 萬里比翼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十一章 掌下煞嬌第五章 大器已成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五章 大器已成第十二章 山窮水盡第二章 破曉飛血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五章 大器已成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二章 破曉飛血第十四章 池面鬥智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九章 玉女交臂第十七章 雨中老人第九章 玉女交臂第九章 玉女交臂第十二章 山窮水盡第十二章 山窮水盡第十章 千里相依第十一章 掌下煞嬌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七章 古道並騎第十三章 龍?zhí)痘⒀?/a>第四章 靈心妙遇第十章 千里相依第九章 玉女交臂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二章 破曉飛血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十七章 雨中老人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七章 古道並騎第九章 玉女交臂第九章 玉女交臂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十七章 雨中老人第十二章 山窮水盡第八章 黃沙千里第十章 千里相依第六章 萬里比翼第二章 破曉飛血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十四章 池面鬥智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十四章 池面鬥智第三章 七禽掌法第三章 七禽掌法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十一章 掌下煞嬌第三章 七禽掌法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四章 靈心妙遇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十章 千里相依第九章 玉女交臂第二章 破曉飛血第十三章 龍?zhí)痘⒀?/a>第七章 古道並騎第十四章 池面鬥智第十二章 山窮水盡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十三章 龍?zhí)痘⒀?/a>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十一章 掌下煞嬌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二章 破曉飛血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山县| 惠东县| 石狮市| 浦县| 舞阳县| 平顺县| 永宁县| 定远县| 平武县| 清徐县| 洛隆县| 甘德县| 石首市| 辽宁省| 卓尼县| 祁阳县| 丰原市| 绥滨县| 杨浦区| 永州市| 黄石市| 桐梓县| 霍城县| 东乌| 红桥区| 鄂伦春自治旗| 和静县| 玉门市| 肥乡县| 屏东县| 偃师市| 敖汉旗| 平武县| 新干县| 运城市| 丹寨县| 雷州市| 德州市| 朝阳县| 永年县| 大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