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八章 薄命鴛鴦

石繼志身形更不稍怠,如風車似地一陣疾轉,已轉到了那白麪佛劉元泰身前,突遞右掌“野馬分鬃”,向下猛然一分。

劉元泰本已成了殘廢,別說石繼志這麼快的身手,即使是從容遞招,他也逃不開,不由慌張地向上猛然一挺,可是依然沒有逃開石繼志這一掌,只聽他口中“啊”的一聲,石繼志這一掌正擊在了他的前胸,只聽見“咔喳”一聲,竟把他整個胸腔震了個粉碎,頓時死於就地。

地蛇張青在一邊早已嚇了個魂飛九天,他竟忘了喊人。石繼志掌斃三人之後,一轉身已來到這張青身前,向前一進身,“金叉手”直往張青助下就插。張青向外一撤身已退出三步,顫聲道:“朋友……”

不想話還未出口,石繼志已如影附形般再次貼近了他的身邊,二話不說,並右手中食二指,直往他左肋下“氣海穴”上就點。

地蛇張青在刺客一近身的當兒,就著室內的燈光看清了這位青年人的面貌,不由驚得機伶伶打了一個寒戰,頓時出了一身冷汗,方想開口驚叫,只聽“嗤”的一聲細響,這張青就覺得肋下一陣奇麻,如同一根鋼針猛刺入內臟一般,頓時翻身栽倒在地。

石繼志這種“追風指”力還是第一次用,不想一指竟奏了大功,隔空竟將地蛇張青心臟點碎。

總共不到幾個照面,竟將四人全數送了終,石繼志不由一時淚流滿面,單膝跪地,喃喃地叫了聲:“去世的爹孃啊,孩兒今夜爲你們報了仇了……保佑孩兒能夠把那萬惡的莫小蒼殺了吧!”一時禁不住淚如雨下,傷心欲裂,幾乎哭倒在地。

忽然一陣冷風由窗外吹來,石繼志不由暗吃了一驚,心想好險,這是什麼地方呀!

怎麼能容得自己這麼失聲痛哭?要是驚動了莫小蒼,那還得了!”

他忙擦乾了淚,由背後掣出了劍,把地上四人的耳朵都割了下來,用布包好,小心地放在鹿皮囊中,以備回家後祭奠死去的家人。

一切就緒,這才又在燈下把那張圖形小心地觀察了一番,知道莫小蒼住處就在附近第三間房中。他收好了圖,心情十分緊張。

他抖擻了一下精神,飄身而出,室外走廊上都鋪著厚厚的地毯,人行其上,絲毫也帶不出一點聲音。

石繼志緊壓著雙掌,一路前行著,果然他看見第三間房門半掩著,內中仍亮著燈光,只是光線極爲暗淡,淺黃色的軟簾低低垂著,內中卻是靜悄悄沒有一點聲音。正當他欲閃身而入的剎那,忽然看見這條走廊的盡頭走出一個少女。

這少女穿一身黑緞夜行衣,因系低頭而出,石繼志只覺其體態勻稱,卻看不清她的臉是什麼樣子。這少女突然出現,不由令石繼志大吃了一驚,慌忙一騰身,將全身貼在了房樑上。

他身方藏好,那少女已飄然而過,似往前室而去。石繼志定了定心,又飄身而下,再次一掀軟簾,把身子閃進了這間房中。

他這種進身的姿態,可謂大膽已極,身方一進,目光已掃在室內的軟榻之上,果然昏暗的燈光之下,正有一古稀的老叟背朝自己躺睡著,這老人牀前放著一盞古燈檠,點著豆大的一點火花,散著昏昏的光,這老人卻藉著這一點微弱的光,正在側身看著一本厚厚的書。

石繼志不由熱血一陣上衝,眼前這老人無疑正是殺害自己滿門的一指魔莫小蒼。他不由感到一陣髮指,方要舉掌往老人後心“志堂穴”上猛擊下去,就在此時,耳中卻聽到一聲少女的驚叫,石繼志不由大吃了一驚,慌忙收掌撤身,閃在門後。

再看卻沒有什麼事情,那老人依然像是沒事人兒似的,依然是那麼安詳地在燈下看那本書。方纔那一聲驚呼像發自別室,離著這房間少說還有好幾間呢!

石繼志不由深爲嘆息,暗忖自己真是作賊心虛,要不然方纔那一掌推出,這莫小蒼豈還有命在?只是奇怪的是,這莫小蒼難道是聾子不成?否則方纔那一聲少女驚呼,他焉有不聞不問的道理?

可是到了此時,石繼志也沒有心情再去想這些怪事了,他二次壯膽,向上一長身,用“移形換影”的絕快身法,已飄閃到了那躺著的老人身後,口中低喝一聲:“冤家!

納命來吧!”一雙掌貫足了內勁霍地推出,只聽見“砰”的一聲,直把那老人擊得一溜猛翻,已飛出丈許以外。

石繼志見一掌得手,不由向前一縱身,方要舉掌第二次擊下,耳中卻聽見一聲亡命似的驚呼道:“石繼志!你敢!”跟著一條纖影,比閃電還要快地一閃,已到了石繼志身前,一口長劍流星趕月似的,直往石繼志劈面砍來。石繼志早已將生死置諸度外,一翻長袖,以“捲雲袖”的絕功,把少女這口劍卷向了一旁。

驚怔之間,他看見突然現身的少女,竟是追隨自己一路去天山的關小晴,不由大吃一驚??墒堑搅舜藭r,他已顧不得再去想這是怎麼一回事了,趁著小晴劍身一偏的當兒,向前上步,已又欺近到了那莫小蒼身前,突然大喝了一聲,右掌挾著一股疾勁之風,直往地上老人頂門擊去。

他這掌力往外一遞,目光已掃向倒在地上的老人身上。那老人本是面向裡,此時突一回首,石繼志不由大吃了一驚,一時面色大變,那隻即將擊下的右掌竟是再也打不下,倏地停在半空,身形一連後退了五六步,面色慘白地道:“怎麼……是你……你是……”

目光所見,正是兩度救自己性命,和自己同船相處得極爲和諧的老人。此時這老人已奄奄一息,口中所吐的血已把整個前襟都溼透了,然而他臉上仍然帶著一絲微笑。

那一旁的莫小晴,早亡命似地撲上,狂叫了一聲:“爹……”一時抱著老人,淚如雨下。而老人卻是不理他女兒,那雙黯淡失色的瞳子,卻緊緊地盯視著石繼志,用沙啞的聲音道:“好孩子……這一掌打得太好了……只是還太輕一點,你補上一掌吧……”

一向是鐵打的英雄好漢,見此情形也沒有不動心的,石繼志不禁向後退了一步,“撲通”一聲坐在地上,淚如雨下。

莫小蒼見狀掙扎著道:“孩子!一個人一生之中,誰也不能保證不做一件壞事……

只是我做得太,多了……能夠死在你手中,我也沒有什麼值得遺憾的……”

莫小晴早已哭得死去活來,聞聲不由睜著淚眼大奇道:“爹……你認識他呀!”

一指魔只是苦笑著不言。石繼志竟是再也抑制不住,一翻身竟跪在了老人身前,用泣不成聲的語調道:“老哥哥……我錯了……我現在才明白了……一切都是你自己安排的……你爲什麼要這樣……你爲什麼不同我用真本事一分上下呢?啊……”他說著話,禁不住號陶大哭了起來。

老人氣若游絲,更爲衰弱了,但他耳中聽到了石繼志的每一句話,嘴角不禁掛上了一絲慘笑,他掙扎著往上坐了坐,嘶啞地道:“石繼志,你的大仇已報,湘中八醜也全死在你掌下了……你該走了,我不願讓你看見我死的樣子……你快走吧!”

他說著話,左手卻偷偷指了指痛苦中的莫小晴一下,石繼志知道他是怕等一會兒莫小晴眼見父親慘死,定不與自己甘休。然而他心已碎了,忽然拼命撲在老人身前,把他由血泊中抱起,回身放在牀上,一面探手入懷摸出了一個白脂玉瓶。

老人已知道他想做什麼,不由苦笑了一聲道:“傻孩子……我要是想活,也不會這麼做了……” wWW◆ тTk án◆ ¢ o

石繼志抖顫著由瓶中倒出了七八粒丹藥,然而老人卻是血目怒凸,牙關緊咬,死也不張開口,平白使石繼志急得熱淚交流。

忽然那莫小晴往老人身前一站,用顫抖的聲音道:“石繼志!你好狠的心……不錯,我父親與你有血海深仇……可是你竟忍心殺一個沒有抵抗的老人……你……”

她花容失色,玉指戰抖地指著石繼志,又道:“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石繼志!

我要告訴你,我恨你,現在……來吧!”

說著話,這姑娘站起身,一道霞光一閃,竟把那口長劍掣了出來,她用劍尖一指石繼志道:“來吧!你快撥出寶劍來……我要看看你的心是什麼顏色的!”

莫小晴的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根鋼針,深深地刺入石繼志的內心,他變得像木頭人一樣的呆癡。

牀上的老人,忽然嗆出一口鮮血,大喝了一聲:“好丫頭……氣死我了……”

莫小暗流著淚大叫道:“爹!我不會再聽你的話了,你爲什麼要這樣?今天還叫我到娘那裡去不要回來……原來你想死,怕我找他報仇……您這是何苦?要不是女兒回來尋寶劍,真是連你老人家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說著她把淚眼又轉向石繼志,往昔的日子裡,這青年曾佔據了自己全部的心,自己爲他不知流了多少淚,傷了幾次心……而這一剎那,他竟變成了自己殺父大仇人,現在她心目中完全被新近的血仇佔滿,哪還會顧念到那一縷兒女私情?

她話已說完,見石繼志仍然如木頭人似的,只是看著自己不動。她不由嬌叱了一聲,一扭嬌軀已至石繼志身前,掌中劍“白蛇吐信”,直往石繼志前心就扎。

石繼志本能地一翻長袖,將小晴這口劍掃向一旁,他那深湛的內功,已可做到“甩袖爲刃”、“掄衣成杵”的地步了。

莫小晴一劍不得手,早已瘋狂地再次撲近,掌中劍“橫掃千軍”向石繼志刺去。石繼志仍然木立著不動,僅把長袖向外一分,再次把莫小晴掌中劍揮向一旁。

那種罡勁的袖風,竟把小晴右掌掌心震了個火熱,掌中劍差一點出了手。她不由驚得後退了一步,一時失聲大哭了起來。

其實她的憤怒傷心,也只不過就是在這開始的幾劍之上,頭幾劍不能得手,她的心也禁不住軟了,眼前這俊美的青年,曾是自己的心上人,這口劍,怎麼能往他身上刺下?

這一哭,充分顯出她內心的矛盾和猶豫。

就在這時,牀上的老人吐出一口血,他奮力喊道:“丫頭……你過來……”

莫小晴哭著行至牀前,她不忍把目光注視父親的臉,所以只是抽搐地看著地面,耳中卻聽到父親沙啞的聲音道:“小晴,你把劍丟下……聽我說……”

小晴竟情不自禁地把寶劍丟在一邊,莫小蒼這才喘道:“好孩子……你坐下……爹有要緊話對你說……”

莫小晴依言坐在父親牀邊,老人喘息了半天,又咳嗽了幾聲,石繼志在幾上倒了一杯水端過,莫小晴用右臂一蕩叱道:“你滾開一點……”莫小蒼卻含笑點了點頭道:

“好孩子……我正要喝,快扶我喝一口吧……”

石繼志忙把杯子遞過,單手把老人扶得坐起,莫小蒼喝了滿滿一杯,才又躺下,喘了半天道:“小晴……你不要恨他!他爲了屈死九泉之下滿門大小而復仇,這是對的……”

說著他喘得更厲害了。石繼志也禁不住淚流滿面,他就像是一塊木頭,又如身在夢中,彷彿這一剎那,自己已沒有生命,而只是一個幽靈而已。

小晴已哭得如帶雨梨花似的,那哭聲就是鐵打的漢子聽了,也萬無不動心之理。

莫小蒼喘息了一會兒,又接道:“自古冤家宜解不宜結,我要告訴你……”莫小晴抽搐道:“告訴我什麼?爹!”

一指魔目視著自己愛如性命的女兒,也不禁感到一陣心酸,喉頭哽結,只是他仍然狠著心不讓淚水流出來,勉強鎮定著道:“我……我要告訴你,不許你再存報仇的念頭……不但如此……還要你答應決不要把我死的原因傳出去,外人如問,只許說是病亡……我已經在五天以前,傳出話去……說我患了重疾……說我病死……大家都會相信的……”

莫小晴只是哭,一句話也不說,一指魔莫小蒼卻看了一邊的石繼志一眼道:“我……

知道,你二人早已有情,尤其是小晴,一心只愛你了人,可是……”他慘笑了一下,接下去道:“可是……莫小晴卻不能嫁你!”

石繼志仍如木人,莫小晴還是啼哭著,他們此時腦中,根本就沒想到這個問題。

莫小蒼喘了一陣,又接道:“這意思並不是說……我恨你……”他看了石繼志一眼,又接言道:“而是……我這一輩子作惡太多了……小晴,你是我女兒……你要爲我懺悔……爲我……因此,你要削髮十年……十年後再還俗……小晴,你要記住……”

莫小晴忽然抱住了父親痛哭道:“爹!你放心!別說十年,就是終生,爲了你老人家女兒也心甘情願……”

一指魔莫小蒼無力地舉起手來,摸在愛女的頭上,臉上帶著痛苦的微笑,連連點頭道:“好孩子!好孩子……”

石繼志關一旁聽得迴腸繞結,他自己心目中才真正認清,原來一指魔莫小蒼竟是這樣的一個人……而關小晴也應該是莫小晴,她是莫小蒼的女兒……

大仇已報,再沒有什麼值得他留在這裡的理由了,面對這一對父女,只有令自己感覺到,自己是一個雙手塗滿了血腥的人,人是罪惡的人,手是血腥的手,而事實上,自己到底是不是這麼一個人呢?

難道說爲全家大小冤屈的死而復仇,能算是一項罪惡嗎?那麼爲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於是,他懷著一顆破碎的心,就在他父女對泣的時候,偷偷離開了。

黎明之前,石繼志身著素白麻服,哭拜在他冤屈而死的父母及全家大小靈位之前。

他用斷腸的聲音泣訴道:“冤死在九泉的父親啊!志兒總算爲您們報了仇了……您們和全家的親人們,都可以閉目安息了……”

他哭得是如此傷心,幾次暈了過去。靈前燒著熊熊的火,他一張張往火裡拋著紙錢兒,還有疊好的金銀元寶,眼看著它們燒成了灰,爲夜風吹旋著往上飄舞著。

最後他由身上取出了一個小包,內中是血淋淋的八隻耳朵。他用劍一一把它們穿起來,在火上燒得劈劈啪啪直響,直到焦臭成灰爲止。

一直到了天色大亮,他才站起來,整了一下衣服,迴轉到自己房中。

三天之後,他才請來了幾個專門的工人,一連定做了大小十三口棺木。石繼志整整一月的時間,沒有出去,他等著這些棺木做好,把父親及家人的靈骨重新又放在了嶄新的棺材之中。

整整七年時間,這些冤死的人,包括他的父母,都被擱置在後室的一間靈堂之中,用普通的棺木盛著,七年來,早已成了一根根的白骨了。

石繼志在附近山野裡找尋著,費了七天的時間,由一位叫活死人的風水先生,爲他找了一塊好風水。

那地方正是兩山交接處的一片草地,這位活死人告訴石繼志說,這地方太好了,左青龍,右白虎,還是一個泉眼之處,死人埋下去,永受地泉所包,不爲野鬼所欺,萬世清吉泰祥。

石繼志就決定把全家大小下葬在這個地方,於是又請來石匠,用最好的花崗石砌了宏偉的墓牆,精工雕刻墓碑,碑文都由石繼志親筆撰寫。

一直忙了整整一個半月,大殮之日,遠達百里的人都來送喪,有的還送來鮮花素果,也可說是備極哀榮了。

石繼志身著孝子之服,在靈常跪謝弔孝的親友,一直累了一天,到第二天上午,才隨著一羣和尚之後,把靈棺送下土去。

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石繼志都在爲喪事忙碌,人也憔悴得不像個樣子。等到喪事一完。他也病倒在牀上了。

家裡的事,都交給一個新收的小童柳才兒,這柳才兒才十六歲,卻是自幼死了爹孃,還讀過幾天書,認識幾個字,是城裡劉員外的書重。因這劉員外從前和石老太爺私交最好,這一次聽說石繼志回來了,差不多天天趕過來看他。這一次喪事,劉員外出力最多,他就把石繼志當自己兒子一樣看待。

石繼志這一病,他除了把自己的小書童柳才兒送過來,還請了個大夫天天來看病,一日三餐專門叫個丫鬟送去給石繼志吃。

石繼志萬萬想不到這劉員外對自己這麼好,因知父親往年和他交情最好,他幾乎是看著自己長大的,關係不同,也就受之無愧了。

這一病,石繼志整整在房裡躺了半個多月。這還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生病,卻不知病得這麼厲害,聽大夫說,他這種病是積勞成疾,憂鬱過度,所幸他體質好,養了半個月也就下地了。

病一好,他又忙著整理一下家事,同時他腦中還念念不忘師父上官先生與他的約定。

他不由暗暗想:“等這邊事情完了,我得趕快上峨嵋山去一趟,先找著師父再說!”

至於與程友雪和司徒雲珠的婚事,他現在真是想都沒有想,一切都等著以後再談吧!

雖然父母已死了七年了,可是他還是一切當新喪來辦理,並且決定在下葬的七七之日,請幾個和尚來念唸經,雖然他並不相信這些,可是這麼做總覺得心裡好受一些,以後做什麼都心安了。

這一天,他早早地起牀,太陽才一出,一大羣高僧都來了,披著鮮豔的袈裟,整整唸了一天經,一直到了晚上才走,石繼志送他們到了大門口,這才轉回,算是了卻一樁心事。

那柳才兒跟在他身邊道:“少爺!該吃晚飯了吧?”石繼志看了看這小童,這一個多月,也真難爲他了,侍候自己生病,接著弄這弄那,簡直就沒有閒過,當時不由微笑了笑道:“柳才兒,這些日子可真苦了你了!唉!往後就沒什麼事了……”

柳才兒摸了一下頭,笑道:“我沒怎麼忙呀?少爺!你可別說這話,我們是幹什麼的,還談什麼苦?”

石繼志不由皺了皺眉道:“話雖然這麼說,可是我從來也沒把你當外人看!”說著又看了他一眼,微微頓了頓才道:“不過,我早晚也不會虧待你,等以後有功夫,我預備教你兩手……”

這柳才兒一聽,喜得眉開眼笑,差一點跳了起來,咧嘴叫道:“少爺,這是真的呀?”

石繼志見他高興成這樣,心中也甚快慰,脫口說:“我什麼時候騙過人?只要你肯真心用功,我一定好好教你!”

柳才兒一聽,二話不說,先往地上一跪,對著石繼志一連磕了三個響頭,口中叫道:

“您老以後就是我師父,我給您磕頭了!”

石繼志不由被逗得差一點想笑,右手一伸,暗運“五行真氣”,那柳才兒就覺得前胸有一股大力,憑空硬把自己給支了起來。

他生平哪遇到過這種怪事,不由嚇得見鬼似地叫了起來,石繼志見狀笑道:“你先別叫我師父,我收徒弟也沒這麼容易,以後看情形再說,也許我還不要你呢!”

柳才兒對石繼志武功已佩服了個五體投地,聞言連連點頭道:“行!行!行!以後如果我不用功,少爺不要我就是了!”他二人正在談話,忽然大門前,“叮?!眱陕曗忢懀腥丝谛鹛枺骸鞍浲臃?!施主,開門來!”

石繼志驀然一驚,看著柳才兒怔道:“不是師父們都走了麼?怎麼外面還有……”

柳才兒也直皺眉,卻聽見鈴聲又起,石繼志不由對柳才兒道:“你去開門看看,是不是還有事?”

柳才兒答應著,忙向外飛跑而去,須臾又回來了,對著石繼志皺眉道:“是一個小尼姑,她說她要爲死了的老爺太太超度!”

石繼志不由皺眉道:“你沒有告訴她說,今天已經請師父們念過經了麼?”

柳才兒一攤手道:“我說了呀!可是這小尼姑非要來不可,我又不能攆她……”

石繼志站起身,搖頭道:“當然不能攆人家……這樣吧,你就請這位小師父進來吧!

我這就出去!”

柳才兒領命而出,石繼志重新整了一下身上衣服,遂掀簾而出,一出門耳中就聽見柳才兒聲音道:“喂!喂!你別往裡走呀!喂!喂!”

石繼志忙趕上一步,卻見素簾啓處,閃進一妙齡女尼,對自己口宣佛號道:“阿彌陀佛!石施主,還認得小尼麼?”

石繼志不由一驚,心想:“我怎麼會認識你?”可是當他目光朝這小尼姑仔細一望之後,不由驚得一連後退兩步,張大了口道:“怎麼……小晴!是你……”

這小尼姑雙手合十唸了聲:“罪過!罪過!檀越還是不要再提小尼俗家名字吧!小尼如今法號解塵,如施主不嫌棄,就稱我一聲解塵女尼吧!”

石繼志恍如夢中。總共不過三月不見,卻想不到她竟真的出家削髮爲尼了。

只見她身著黑色紗質尼衣,足穿白色芒鞋,白色長襪,頸掛念珠,再襯上她那雙秀眉大眼,十指尖尖,好一個風華飄然一塵不染的妙年女尼。

看到此,石繼志竟再也忍不住,鼻子一酸,竟自流下淚來。那柳才兒看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在一旁直翻白眼兒,石繼志看了他一眼嘆道:“這裡沒你什麼事,你先下去吧!”

柳才兒答應了一聲轉身而出,石繼志待他去後,不由上前一步,哽咽道:“小晴,你這是何苦……”

才說出小晴二字,卻見她一合雙手道:“阿彌陀佛……”石繼志不由怔了一下,改口叫了聲“解塵……”

這小尼纔回愁爲喜道:“施主這麼稱呼就對了!三月來,小尼早把塵世之事都忘了……”說到此頓了頓,臉卻不由又紅了一下,顯出了她的言不由衷,果然她又接道:

“可是……因受先父所託,來此了卻一段塵緣,一待爲令尊令堂幽魂超度後,就返回寺院,再不問人世之間的事了!”

石繼志不由感動得淚如雨下,同時由她口中知道一指魔莫小蒼是死了,而且是死在自己掌下的。

而使人佩服的卻是莫小蒼那種懺悔的意念,竟在臨死之前還命令自己女兒,在石繼志父母安葬七期之日前來誦經超度,這種愛仇如己的意念,確實太令人感動了。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莫小晴,非但不視自己爲殺父仇人,卻相反地爲自己死去的爹孃超度,這種容人的美德,真可謂感人至深。

石繼志聞言後,不由熱淚奪眶而出,半天才抖顫著道:“這……這……小晴……”

忽然他發現自己說錯了話,忙改口道:“啊……我應該叫你解塵……”

小晴的眼中竟也流出了淚,到底她仍是一個多情的女孩子,而且入佛門還不久,竟不自覺地流下了淚。當晶瑩的淚水悄悄地由她的臉上滑過,她才知道自己竟動了情念。

她不由打了個寒戰,慌忙用手把臉上的淚擦了個淨,望空長嘆了一口氣道:“施主!

往事已矣……傷感與事無益……快帶小尼至令尊大人靈堂吧……”說著一雙玉手往胸前一合十,竟把雙目閉了起來,然而多情的眼淚卻變成了渾圓的兩粒珍珠滾落在地。

石繼志見狀也不禁長嘆了一聲,他忽然發現這是多麼多餘的舉動啊,對方如今已出了家,已削髮爲尼了,自己又怎能再勾起她的情念,這簡直是一件罪大惡極的事情,太荒唐了!

他如同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情念盡去,不禁也跟著雙手合十,恭城地道:“小師父既如此,請隨在下到後室靈堂去吧!”

解塵聞言身子動了一下,遂張開雙目,她看見石繼志這種樣子,不由芳心一陣痠痛,只是有些話如今已講不出口了。她只好含著無比辛酸,苦笑了笑道:“那麼,就煩施主頭前先行吧!”

石繼志口中答一聲“是!”逆轉身而行,解塵在後一路跟著,只聽刷刷的鞋聲,二人都含著無比的酸楚,但是誰也沒有和誰說話。

轉過了一條走廊,已來至那香燭滿室的靈堂。解塵往堂中一走,目視處一十三塊靈牌井然有序地列著,靈堂上顯得陰氣森森,她不由口中唸了聲:“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說著由一瓦筒中抽出了數十枝香,在燭火中燃著,一一插在各靈位之前,然後往正面石繼志雙親靈位前一跪,口中唸唸有詞,也不知她口中念些什麼,只覺語調幽咽,婉轉動聽。

石繼志一直侍立在旁,解塵唸完一套經文,足足過去了一個時辰。然後她紅著眼圈,回頭看了石繼志一眼道:“施主,我們到別室去談話吧!”石繼志點了點頭道:“也好!”

說著轉身帶路,解塵後隨而出,二人一直走到前廳,那柳才兒在院中花樹之後一探頭,卻被解塵看見了,回臉問石繼志道:“施主,這是何人?”

石繼志狠狠瞪了柳才兒一眼道:“這是我的書童,名叫柳才兒。”說著忙一招手對柳才兒道:“來,還不見過這位小師父?!?

柳才兒慌忙走出,解塵對他雙手合十,不想那柳才兒動作比她還快,雙手早已一合十,高唱了一聲:“阿彌陀佛!”

解塵果然也隨後道了一聲:“阿彌陀佛”,卻被柳才兒搶了先,小晴出家也不過數月,不由弄了個大紅臉。

石繼志見狀,狠狠瞪了柳才兒一眼道:“你莫要輕視了這位小師父,告訴你,這位小師父卻有一身驚人的武功呢!”

柳才兒嚇得伸了一下舌頭,解塵不由又是雙手合十,又看了柳才兒一眼,生怕他又要搶先念出,杏目流波,又放下了雙手。

石繼志在一旁,不由暗自感嘆道:“唉!她本不適應佛門中的生涯啊……”

柳才兒退下,石繼志正要前行,偶一擡頭,卻見解塵一雙明眸,正自含著無比深情注視著自己,不由心中大吃一驚,唯恐她說出不合身分的話,事後無法下場,忙尷尬地一笑道:“解塵,你如今在哪處仙寺修行呢?”

小尼姑正自癡情,被石繼志這麼用話一點醒,不由突然打了一個寒噤,忙合十答道:

“貧尼現在……”忽然嘆了一口氣,又看了石繼志一眼,才道:“山高不知處,寺冷有何名……”說著她竟自流下了淚,幽咽地接道:“施主,你同意貧尼的這番回答麼?”

石繼志不由也長嘆了一口氣,點了點頭道:“既然小師父不肯見告,不問也罷……”

忽然那解塵卻走上一步,叫了聲:“石哥……”石繼志不由驚得後退了一步,小晴想是也發覺失口,忙用手把嘴堵上了,她臉上泛出一片緋紅,杏目中滾動著欲流未出的一汪情淚。

就這樣四目相對了良久,解塵櫻脣幾次欲開又止,最後卻是輕輕地一嘆道:“非是我不肯告訴你,請想小妹如今已……唉!什麼都晚了……都不可能了……”

她終於大膽表明了自己的心跡,說出了這幾句話,石繼志聽來更是肝腸俱寸斷,一時木然而立。

小晴尚抽咽著繼續說道:“石哥哥!我這次來……主要是爲伯父母超度一番,其次……”說著粉頸低垂,終於大膽地又說下去:“其次……是想來看看你……因爲從今以後,我不能再看見你了……而且我也不願意再看見你了……”

石繼志緊張地問道:“那是爲什麼呢?你雖出了家,我們不是仍能時常見面嗎?”

小晴苦笑了一下道:“那是罪過的……石哥哥!我求求你千萬不要來看我,千萬不要爲我增加煩惱……我……我已經感到自己受不了啦……”

石繼志見自己一句話居然害她急成這樣,默然地低下了頭,半天才點了點頭道:

“小晴……我答應你……是的!我們見面是罪……過的……”

不料小晴卻反而問道:“爲什麼呢?”

石繼志怔了一怔,終於嘆道:“小晴,你忘了?我們彼此都應是殺父的仇人啊……”

小晴的臉色突然變爲蒼白,她的嘴辱動了一下,終於說道:“石哥哥!你這話是錯的……儘管我們今後永遠不見面,但卻不應該是這個理由……”

石繼志怔怔地看著她,似不能完全瞭解她言中之意。小晴眨了一下眼睛,才又接道:

“你滿門上下的血仇是何等大,但是你卻僅僅殺了我父親一人……而我父親也是慷慨從容、絲毫沒有怨恨地死去……還有我的出家,對你的友善……”

說著她竟哭了,幾乎是一字一淚地又接下去道:“這些都是多麼真、多麼誠啊……

那就是因爲我們彼此心裡都有愛人如己的心理……都有化怨爲愛的觀念……而你……你怎麼卻說出這種話來呢?石哥哥,你怎麼對得起……”

石繼志猛然就像當頭響了一個焦雷似的,一連後退了幾步。他突然發現,自己的心念和小晴那種至高的心境比起來,相差得太遠了!只恨自己這拙笨的口,爲什麼竟會說出這種庸俗卑下的話來,他不由被小晴的話,感動得低下了頭,半天說不出一句話。

莫小晴恢復了常態,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道:“你也不要再難受了,其實我想你的心也是和我一樣的,只是一時沒有想通而已……”

石繼志不由流著淚連連點頭道:“是的!完全和你一樣……小晴,我也是這麼想的……”

莫小晴苦笑了一下,接下去道:“所以我說,以後我不見你的理由,並不是在此,而是……”說著她的臉又紅了,用手拉了一下她自己身上的黑紗尼衣道:“而是……我如今已進了佛門,佛門中人講究六根清淨,塵念全消,如果我再同你來往,那就是天大的罪過了……石哥哥,你懂麼?”

石繼志怔怔地點了點頭道:“我懂得你的意思,但是,你卻沒有全懂我的意思……”

莫小晴張大了那一雙清澈的雙目,不解地看著石繼志,像是在追詢下文。

於是石繼志又接下去道:“就拿任何出家人來說,也都有二三方外之交,這種方外之交,莫非也被我佛禁止麼?”

小晴不由臉色緋紅地低下了頭,確實石繼志的話使她無以爲對。她慢慢擡起了頭,見對方那一雙黑白分明的俊目正在盯視自己,她不禁又流了兩行淚,苦笑著搖了搖頭道:

“石哥哥,你的話不錯,任何的方外之交都可以,只是除了你以外……”

щщщ¤тt kǎn¤C O

石繼志不由一怔道:“那是什麼緣故呢?”

小晴淡然地搖了搖頭道:“因爲我不相信我自己的感情……我怕見你……”

石繼志不由長嘆一聲,半天才道:“那麼,我們就永遠也不見面了麼?”

小晴哭著點了點頭道:“我想還是這樣好些……”

石繼志也覺得內心沉痛十分,一時無話可言,忽然莫小晴擡頭看了他一眼,臉上卻顯得十分緊張道:“??!我還忘了一件事情,自從你殺死我父親之後,全教中各香舵主都大爲震怒,後經我力言父親是病死的,才使大家略微平靜,可是那鳳尾堂的柳上旗,卻已經清楚是你所爲,他聲言一定要找你……所以,你還是要小心點纔好!”

石繼志苦笑了笑道:“這柳上旗是怎麼樣一個人?”

小晴皺了一下眉道:“他歲數很輕,但是卻有一身極爲驚人的武功,能身爲內堂香主之一,自然也不容易了!”

石繼志冷笑了一聲道:“我倒願意會一會此人!小晴,我們不要談這些了吧!你什麼時候回寺?我送你回去如何?”

莫小晴驀然心中一驚,她吃驚的是,似乎自己穿上了尼衣,在他眼中,竟好像不當一回事的,如此看來,可真是前途堪憂!她不由暗忖,還是跟他嚴肅一些纔好,免得日後自誤誤人。想到這裡,莫小晴立刻把眼淚擦乾,雙手往胸前一合,石繼志不由皺了一下眉,心想:“完啦!老毛病又犯了!”

果然小晴口中唸了聲:“阿彌陀佛,施主何出此言?小尼寺院在三百里以外,短期之內貧尼尚不回去呢!”

石繼志不由急得搓了搓手,滿臉愁苦之容,小晴見要做的事也做了,要說的話也說了,自己再在此多留,只有徒增傷感,於事無益,強忍著滿腹傷心,向石繼志打了個問訊道:“打攪施主過久,小尼這就告辭了……”說著不待石繼志說話,轉身就走,石繼志口中連連說道:“這……這……你不要走……”

可是她足下還是真快,要在往日,石繼志或許一把拉她過來,也沒有什麼不可,可如今對方成了出家人,怎敢如此放肆,只得跟在身後,心急如焚,慌忙快步繞向小晴身前,尚未說話,卻見小晴雙目突地一亮,用冰冷的口氣道:“施主快快閃開!”石繼志竟不由自主往一旁讓開了些,小晴一側身,已走至大門口,隨手拉開小門。

石繼志一陣傷心,雖然往日他對小晴只有友情,沒有愛情,但是人都是感情動物,小晴對自己的癡心,他又焉有不知?如今可以說爲了自己,她竟出家爲尼,再一想此一別後,竟是再見無期,勢同永別一般,哪能不傷心欲絕,再也忍不住,流著淚叫了聲:

“小晴……什麼時候再能見你?”

小晴回眸看了看他,她齒咬下脣,想必是心中也已難過到了極點,但她是一個聰明人,知道這麼做太笨了,對於自己尤其不利。她看了石繼志一會兒,點了點頭道:“師父說我塵根未淨,看樣子是應在了你的頭上。施主!你回去吧……”

石繼志不由追問了一句道:“可是,我們什麼時候見面呢?”

小尼姑低頭想了想,長嘆了一口氣道:“兩年後今日,施主想必已經成家了,那時小尼不請自來,作月下小談如何?”

石繼志興奮地道:“那時我一定備好一條小船,我要好好與你在洞庭湖上通宵暢談!”

小晴聞言雙目一紅,苦笑了一下道:“那時施主行動,可能沒有今日這麼方便了……

還是到時候再說吧!”

說著又淡淡地對石繼志笑了笑,石繼志不由俊面一紅,再看這解塵小尼,右手輕提尼衣,身形竟如同一支黑羽強弩似的,“嗖”的一聲,已躍上了對面青竹之梢,回眸微微一合雙臂,道了聲:“霧冷霜寒,施主請回吧!”說著雲履輕點,身形再度騰起。石繼志不由得縱身上樹,高叫了聲:“小晴!莫忘兩年之約!”

冥冥夜色中,只輕輕地傳來了迴音:“知道了!”這三字隨著夜風傳入石繼志耳中之時,小晴早已杳如黃鶴。

望著茫茫的深夜,石繼志彷彿做了一場夢,正自傷感唏噓不已,忽然不遠處池邊,一聲陰沉的冷笑道:“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聲音清楚,字字渾圓。

石繼志不由大吃了一驚,慌忙擦乾了臉上的眼淚,倏地回過頭來,只見靜靜黑夜,哪裡有人的蹤影。

這一來石繼志愈發感到驚異了,因爲他相信自己明明聽得清清楚楚,決不可能是聽錯了。他大著膽子,一提丹田之氣,用“燕子飛雲縱”的輕功提縱之術,一連三個起伏,已趕到了那小湖邊,仔細向發聲處一看,竟沒有絲毫蹤影。

他不由暗自驚心,心想不是自己聽錯了,就是這人有一身驚人之技,從那竹林到這湖畔,總共不過十丈左右,自己又用“燕子飛雲縱”的輕功絕技撲奔了過來,而這人竟能從容躲開,卻不露出一絲蹤影,這種身手,真可說是武林罕見。

石繼志心裡這麼想,目光卻是不閒著,但仍然沒有發現什麼可疑之處。不想他方要轉身而回,卻又聽見一聲冷笑道:“上官先生的門人,亦不過如此,見識了……”

這一次聲音可又比上一次的更要高些,石繼志聽了個清清楚楚。再也不容他懷疑了,大喝了聲:“小輩,膽敢戲弄你家公子,你哪裡跑!”說著話,他早已暗提丹田氣,眼中已看清了那夜行人發聲之處,就在離自己不過四丈之外的一叢修竹尖頭。

石繼志這句話一出口,竟用了一式“龍形乙式穿心掌”的身法,整個身子就直同脫弦之箭似的,霍地往那竹梢之尖猛然疾射了過去。

石繼志因恨這暗中之人說話刻薄,故此已存了不再令他逃開的心,身形一拔起,離那青竹梢尚還有丈許,只見他在空中向外猛然一推雙掌,“乾元劈空掌”力施出,就聽那十數棵青竹咔嚓嚓一陣暴響,一時枝斷葉揚。

就在這一霎之間,由那斷枝飛葉的竹叢中,大鶴似地拔起了一條疾勁的身影。想是他起身慢了些,被那折斷的殘枝掃向頭側,竟把他頭上便帽給颳了下來。

可是這夜行人身法也真夠快的,雖然帽子被颳了下來,卻見他就勢一端雙足,一式“平湖射鬥”,整個身子水平著倒竄出了足有五六丈遠,刷地往地上草林中一落,又失去了蹤影。

石繼志雖使了這麼快的身法,依然沒有看清來人廬山真面,心中不由大爲懊喪。往竹梢上一落,已順手自枝樹之上,將那頂便帽取在了手中,入手只覺柔軟異常,帽心正中尚鑲有一塊沉沉的墨玉,在午夜裡閃閃放著黑光。

石繼志心中一動,因由這便帽樣式和佩玉上看來,分明這人是一年輕人,中年以上的人很少有帶這種帽子的。

他心中不由更奇怪了,暗想江湖之中,並未聽過有這種身手的年輕人呀!這是誰呢?

他心中想著,足不可不敢稍怠,順手把這帽子往囊中一塞,二次騰身,用“蒼鷹搏兔”的身法,直往那夜行人落身之處撲了過去。

不想他身子尚在半空未落下之際,耳中卻聽到一聲冷哼道:“滾回去!”跟著就聽嗤嗤一陣撲面勁風之聲,三點寒星直往石繼志“天突”、“肩井”穴道上打來。

這暗器出手即呈品字形,一閃即至,石繼志在空中不由吃了一驚,一分雙袖,首先把奔自己兩肩的那一對暗器打落在地,同時暗提真氣,對奔自己喉結“天突”穴的那枚暗器用勁一吹,只聽“叮”的一聲,竟把那暗器吹落在地。石繼志已揣摸出,那是三枚黑狗釘。

他舉手投足間,已把飛來暗器全數打落,暗中之人想是知道自己要想再逃,可不容易了。所以石繼志方一打落暗器,還沒容他下地,就聽見哈哈一聲狂笑,暗影之中倏地拔起一條黑影,用同樣的快速身形,自草中往石繼志尚在空中的身形猛撲了過去。

於是兩個人四隻手在空中一接觸,只聽見“砰”的一聲脆響,石繼志一式“燕子倒竄雲”那人卻是“倒採天虹”,“刷刷”的兩聲,同時向兩下一分,各自輕飄飄地落在了地面。石繼志只覺得來人臂力驚人,自己因用了八成勁,倒沒十分感到痛苦,可是那夜行人卻因一時輕敵,只用了七成功力,頓時只覺得這隻手像快要斷了一般,一時痛得冷汗直流,一雙手齊臂痠麻無比。

儘管如此,也足以令石繼志感到吃驚了,驚心之下,擡頭向這人一望,月光之下,但見這人修長的身影,身著一襲素色長衫,被夜風吹得左右飄揚,頸後斜插著一根金光閃閃的東西,頗似一管笛子,再加上這人清秀的五官,看來一派斯文,只是不明白這人何以向自己出言譏諷!

石繼志不由朝著這人冷笑一聲道:“恕在下眼拙,竟未能識得閣下大名,不知在下何處開罪了閣下?”

不想話尚未說完,這人突然冷冷一聲狂笑道:“勝負未分,誰有工夫跟你多說!看掌!”一晃上肩,已電閃似地竄到了石繼志身前,並指往石繼志“三裡穴”上就點。

石繼志見這人居然不通情理,而且一出手就是重手法,不由勃然大怒,暗忖:“你這人真是好沒來由,難道我還怕你不成?”想著不偏不動,只等這人點中了自己穴道之時,突以內家罡氣將穴門護住,那時再以煞手點出,定可將他制服掌下。

那夜行人指尖已到,見石繼志不避不逃,突然吃了一驚。石繼志這種情形可以瞞過任何人,可是在這夜行客的眼中,卻令他大大生出戒心。在指尖已堪堪點上的剎那,那人竟猛然往下一沉手腕,錯開“三裡穴”,竟往石繼志肋下小腹之側的“氣海穴”上猛點了去。

這種突然換穴的點法,令石繼志大吃一驚,再想運氣護穴,確實已經有點來不及了。

動手過招,可真是快同電光石火一般,絕不容你稍緩須臾。夜行人以這種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法,足可證明他本身確是一技擊高手。

可是強中更有強中手,殊不知石繼志早已練到軟硬輕三功,俱都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那人這種指力尚離石繼志穴道有寸許,石繼志已覺得指勁襲人,他猛然向後四腹吸胸,那夜行人冷笑了一下,向前搶進半步,依然是指勢不變地直往石繼志穴門上點去。

可是奇事就在這時出現了,就在他指尖即將點上的一霎時之間,他清清楚楚地看見,那石繼志已吸成空凹的小腹,竟猛然向後又縮了三四寸,夜行人的指力,不多不少僅僅差著一寸沒有點上。

而他手臂所能伸延的尺度已到極點,再想多進一分已是不能了,他右臂抖了個筆直,既沒點中對方穴道,在用招上來說,已是用老了招式,這是武者行拳過掌上的大忌,那夜行人不由驚了一身冷汗。

石繼志卻一翻右腕,不偏不斜,“噗”的一聲,叼在了這人的手腕之上。他因心存厚道,又不知這人到底存心如何,所以手雖叼住了來人腕子,可是卻未以拿穴手將對方穴道拿住,只想出言羞他一番,問明事由,也就算了。

不想他方自冷笑一聲,未容出言,這夜行人竟趁機向前邁了一步,用“猛虎伏樁”

的姿態向下猛一伏腰,同時左手卻是“順水推舟”勢,掌上挾著乾元劈空掌力,直往石繼志當胸霍地猛劈了過來。

石繼志萬萬沒有料到,自己已經叼住了他的手腕子,他還居然如此下手,一時不由微一驚怔,那人卻倏地向回一掙,竟被他把右手甩了出去。

石繼志一時仁厚,反倒差一點爲其所傷,不由大怒,口中厲喝了聲:“小輩!我看你還想往哪裡跑”足下向左一滑,側身躲開了這人當胸的掌力,就勢用“倒提金爐”的疾招,向上猛然一翻掌背,呈了掌心向上的姿態。

而那夜行人卻成了俯身進足之勢,石繼志的掌心,不上不下卻正好在他前心之上,不由口中笑了聲:“相好的!留下吧!”

說著話猛然一翻掌心,略用了五成功力,向上一回掌,一式“巧打金皮鼓”,如果這夜行人沒有出奇招式及時退身是萬萬逃不開石繼志這一招的了。

這一式“巧打金皮鼓”,石繼志是用的內功潛勁,滿想無論如何對方是逃不開了,可是來人正是排教中身列三堂香主之一的金笛客柳上旗,一身軟硬輕三功自幼得自淮上一雕尚小全苦心傳授,確實已練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這柳上旗如今也不過三十出頭,自入排教之後,在鎮教大典中,以三十六路白猿掌和太極十七式,震驚羣雄,和教主莫小蒼在將臺上較技整整兩個時辰,才以一指之險而敗於莫小蒼手下。自此爲莫小蒼大加賞識,封其爲內三堂中鳳尾堂香主,可見對他之器重了!

石繼志這一掌方往上一兜,就見那柳上旗雙臂向下一振,那樣子就連石繼志本人也感到之懷疑,他是否爲自己掌力所傷。

就見他隨著雙臂一振之勢,全身竟突然拔空而起,這種上騰的姿勢,竟是背朝上面朝下,身形又是躬伏著,僅藉著雙臂輕輕的一振之勢,能達到如此地步,看來確是驚人已極了。

石繼志知道他這種起身的姿勢,完全是靠內功中一種極難練的名叫“倒轉三車”的氣功,內功中如能練到這種地步的還真不多見,不由心中暗吃了一驚,越發不敢再輕視這人了。

柳上旗身形雖已騰起,可是石繼志那種無形的罡潛內勁,雖然還離著他胸腹有半尺許,已足令他感覺到潛勁襲人,腹內一陣絞痛。

當他身影坐向一枯樹枝丫時,他的臉都嚇青了,全身更是出了一陣冷汗?,F在他纔算真正知道了,江湖上爲什麼盛傳著這個年輕人的奇蹟異事,對他是談虎變色,看來果然有一身驚人之技了。

金笛客柳上旗幾番較量之後,雖然是勝負未分,可是他心中有數,要是再這麼打下去,自己在這石繼志手中討不了好去。

他生來一副高傲不肯服人的個性,想到這裡,不由一咬鋼牙,在樹枝之上向後一背手,但見金光一閃,已把頸後那一管仗以成名的金笛取在了手中。隨著他身形向前一伏,已由樹上似一片落葉似地飄下了地面,手中那枝金笛在空中透出微微一聲輕嘯。

石繼志不由心中一動,向後退了一步,雙手抱拳道:“恕在下眼拙,閣下可是人稱金笛客柳上旗的柳香主麼?”

這人似吃了一驚,微微一怔,遂由鼻中呼了一聲道:“不錯!柳某早已久仰閣下以一套‘七禽掌’打遍天下,不想今夜幸會,果然是高明之至,在下不才,生就一副不到黃河心不死的脾氣,斗膽還要向閣下請教兩手兵刃上的高招,不知石大俠可肯賜教否?”

說著一雙精光四射的眸子,註定在石繼志面頰之上,不轉不動,真個是目中無人。

石繼志聞言後心中不由暗笑道:“好個不知死活的金笛客,憑天山三老如此身手的前輩,在我手下還討不到什麼好去,你又有什麼了不起的功夫,居然再三與我糾纏!”

於是心中頗爲不悅道:“柳香主,你我素昧平生,以小弟之見,還是到此爲止吧!小弟甘拜下風如何?”

柳上旗臉色一紅,由對方話中,分明是人家根本不屑與自己動手,不由嘿嘿一陣冷笑道:“石大俠何出此言?在下兵刃既出,羞刀難入鞘,請不要拒人太甚!”說著以小指輕掛著笛後絲繩,向石繼志冷笑著抱了抱拳道:“請即刻亮出兵刃,也叫在下見識見識,偷學兩手高招!”

石繼志見對方這副樣子,心中不由頗爲不快,寒著臉道:“柳香主一再相逼,小弟敢不從命!只是兵刃無情,要是有個誤傷,可非在下所能顧及了!”

他這句話是有意諷刺對方,即告知其你一定要和自己較量兵刃,恐怕最終還是要令你失望的。不想那金笛客柳上旗,非但不明其言中之意,反倒認爲對方太看不起自己,臉上突然變色道:“石大俠請放心,在下雖無什麼絕招高技,可是自信這支金笛之下,還不致出什麼大丑,倒恐一時收手不住,傷了兄臺,所以不妨先說在前頭!”說著話一沉腕中笛身,平列前胸,右手伸食中二指,往笛上一格,冷冷道:“時候不早,請石大俠即刻拔劍賜教吧!”

石繼志不由微微嘆了一口氣,心中自語道:“這可是你一再相逼,怨不得我劍下無情了!”右手往那口“朱雀劍”啞簧上一按,只聽見“嗆”的一聲,石繼志右手起處,閃出了一片紅光。

閃閃光霞裡,柳上旗一打量這口劍,只見它通體奇紅如火,冷森森的光芒,耀目難睜。他心中不由暗吃了一驚,暗暗責怪自己可真是大意了,怎麼就沒有聽說過石繼志手中會有這麼一口好劍,自己可真是走了眼了!

石繼志這口劍一掣出來,馬上面現青霜,右手以三指輕擰劍把,“刷”的一聲,劍尖已向下倒垂了過來,他就勢雙手一抱拳道:“如此,柳香主手下留情!”

柳上旗一聲不哼,雖然他已懾於石繼志的劍威之下,可是仍然不相信自己掌中的金笛就不能取勝。

石繼志這隨隨便便的站立姿態,也令他感到莫測高深,就在金笛向外一展的同時,這位年輕的鳳尾堂香主柳上旗向前輕點足尖,進步猱身,已竄到了石繼志身前,他口中低叱了聲:“石大俠接招!”掌中金笛似長虹貫日也似,直往石繼志當頭猛揮了下來。

那金笛上數十洞孔,在勁風中帶起一陣嘯聲,平白於這招式上增加了無限威力。

石繼志既知對方就是金笛客柳上旗,自然也不能太過輕視,足尖向兩下一分,劍走輕靈,猛然向上一式“金雞晃首”,叮的一聲,已把柳上旗掌中笛盪開了一旁,同時“刷”的一個“怪蟒翻身”,已轉到了柳上旗右側,掌中劍“桃開一枝”,“嗤”的一聲,帶起一溜紅光,直往柳上旗右腋下撩了上去。

金笛客柳上旗口中道了聲:“來得好!”猛然用“脫袍讓位”的招式,向側跨開一步,同時左手劍訣向外一展,掌中笛用了一式劍招“撥草尋蛇”,直向石繼志下盤便打。

石繼志驀地向上騰身,起來了五六尺高,向外一落,左手,輕託右腕,劍走輕靈,一招“游龍探珠”,直向對方小腹就刺。

柳上旗驀地吃了一驚,“刷”地一翻腕子,掌中笛金光再閃,直奔石繼志持劍的臂上猛撩了過去。

石繼志口中哼了一聲,挫腕收劍,二次出劍,一式“金雞剔羽”,足下上了一步,手中劍直往柳上旗**削來。

柳上旗以“雀躍松枝”的小巧身法拔身而起,可是石繼志出劍向來是勁、快、準三字訣都到了家,劍招走開了,真可說是有一羽不能加、蟲蠅不能落的威勢,冷刃向外一送,一式“平鎖金川”,疾取柳上旗中盤。

金笛客柳上旗“腕底翻雲”,擰腕向外一抖金笛,兩種兵刃碰在一塊,就聽見“嗆啷啷”一聲脆響,黑夜裡擊出了幾點金星,各人俱試出對方腕力驚人。

一擊之中,倏地閃開,石繼志是“繞步盤身”,柳上旗卻是“怪蟒翻身”,同是取的疾轉之勢,二次一湊,各自進步出招,一霎時又打作了一團。

一時之間,但見金蛇伸吐,劍氣如虹,時上時下,倏起倏落,直如驚虹駭電,又如沉雷瀉地,簡直分不出劍影人形。

石繼志一邊鬥,心中卻不住暗暗吃驚,暗忖這柳上旗竟有這種身手,自己方纔真還輕視他了,看來如不施展劍上得意幾招,諒難在他金笛下討了好去。

金笛客柳上旗更是心中已把對方佩服了五體投地,一邊動手,卻不由暗暗吃驚,心中暗想以什麼招式才能取勝對方。

就在此時,石繼志已變了招式,展開了上官先生往年在峨嵋所傳授的一套“七修劍”

來。這套劍法,自他出道以後,因遵師命,和“七禽掌”同時尊爲平生絕學,輕易未用,這次一時興起,暗忖何不把這套劍法展開試一試其威力。

石繼志得天獨厚,曾食靈物多種,再加以天下奇人上官先生苦心傳授,學了一身驚人之技,自入江湖以來,做過多少成名之事,聲名早已名噪大江南北,水旱豪傑,無不望風披靡。

更何況把這一套從未施展過一次的“七修劍”一展了開,那柳上旗相形之下,確實是大大不敵了!最初他尚能略窺門徑,勉力應付,誰知待石繼志把這趟劍術一走開,只見他騰挪縱閃,劍走輕靈,一沾即吐,往往看著該出劍時他反而退後,不該出劍時卻挺劍如虹。只三四招一過,那柳上旗已亂了身法,頭上冷汗滾了一臉,不由大喊了一聲:

“我與你拼了!”說著一咬鋼牙,把往昔由金笛生郝雲鶴老人家處所學的一套“撥風盤打三十六式”施了出來。

這一套笛法,石繼志早在數月之前曾親自在郝雲鶴手中領教過的,此時見柳上旗一展出來,不由頗吃了一驚,但卻更是成竹在胸了。

石繼志對敵有一個最大的長處,愈是遇見高手,愈能沉著應戰,一套七修劍一展開,點、挑、扎、刺、斬,一招一式都如疾星過野,專選對方身上破綻空隙下手出劍。

一時間二人已對了十七八招,忽然石繼志反身壓劍,柳上旗趕上一步,掌中金笛“撥風盤打”,直往石繼志頂門疾砸而下。

可是石繼志這一招正是七修劍中極厲害的一手招式,名喚“天外三劍”,爲上官先生自創的招式,武林中至今尚爲僅見。

柳上旗哪知這一式的厲害,金笛方出手,石繼志早已成竹在胸,倏的一個猛轉,掌中劍就勢往懷中一抱,劍身突然往上一翻,點出一點寒星,直往柳上旗咽喉上刺來。

柳上旗不由大吃了一驚,暗道聲:“不好!”身形猛然向後一仰,腳跟用勁向後一端,好一招“倒穿蓮花”,身形就如同箭似地倒射了出去。

可是石繼志這七修劍中的“天外三劍”,乃是一劍三式,厲害無比,柳上旗身子還未反縱而出,石繼志已就空一擰劍把,改點刺爲斜掃,蕩起了一天紅光,直往金笛客柳上旗平飛著的身子上斜劈了下去。

柳上旗身已騰起,見狀大驚失色,慌不迭地把手中金笛直往石繼志劍上猛撩了去。

這一招式本是情急之招,根本也談不到什麼威力,因爲這一次上撩,正是迎著石繼志朱雀劍鋒而出,對方這口劍如是削鐵如泥的寶刀,照樣能把柳上旗掌中金笛一削爲二,而他自身還是要喪命在對方劍鋒之下。

只是人到了危亡一剎那之時,哪還能顧慮到這些?柳上旗這支金笛方一揮出,已預料到自己生命可能保不住了。

然而正在他驚心失魂之際,突見對方劍鋒一偏,本是斜劈,此時卻爲平壓而下。只聽見“錚”的一聲,顫出一片紅霞,石繼志寶劍已壓在了柳上旗那支金笛之上。

他就勢向下一滑掌中劍,卻直往柳上旗右手順溜了下去。左手一伸,“噗”的一把,已抓住了這枝金笛的頂頭之上,掌中劍向外一展。柳上旗仍然是倒竄的身形,只是他如敢不放開手,那他這隻手可就別想要了。

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柳上旗也只好忍痛鬆手了,可是他身子依然倒穿出三四丈之外,向一飄身,掌中金笛已到了對方手上,這是他有生以來從未受過的奇恥大辱,先是失帽,二是竟連自己仗以成名的一支金笛也到了人家手上。

一任他麪皮再厚,在這種情形之下,不由全身一陣急顫,漲了個滿面通紅,再看對方,卻是還劍於鞘,雙手正在撫摸著自己那支愛如性命的金笛,連正眼也不看自己一眼。

金笛客柳上旗不由一咬鋼牙,二話不說,反身“刷”的一下已竄身上樹,正欲逃走,石繼志卻往上趕了一步,叫了聲:“柳香主,你的笛兒!”

柳上旗回頭冷笑了一聲道:“一笛一帽,就煩石大俠代爲保管,在下有生之日,誓要再度前來領教,那時再取回也是一樣!”

說著不待石繼志答話,反身一縱,倏起倏落已失其蹤影。石繼志冷笑著望他背影,直待他完全消失後,這才慢慢轉身而回。

他心中不由默默想道:“這柳上旗倒還有幾分骨氣,以後還真要防他一防纔好!”

不多時他已回到拾翠園自己房中,默默坐下。他此時心中,可真是像倒了五味瓶一樣,鹹酸甜苦辣都有。

他想到了莫小晴,總共分手不過數月,她竟削髮成了尼姑,日日伴著古寺青燈,尤其是對她這麼任性的女孩子來說,這種生活簡直是太可怕了。

他又想到了程友雪、司徒雲珠,這兩個不同類型的女孩子……

聽師父說,似乎她二人現在相處得不錯了,這倒是一件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事情。

自己若能和這一雙璧人結爲連理,從此居住在這拾翠園中……他不由默默想著:“那時,我們絕不再過問江湖之中的事了?!?

想到此,他由心底泛起了一絲奇異的感覺,不知不覺間竟是臉上熱熱地紅透了。

那柳才兒還在一旁一個勁地問那小尼姑的事,石繼志只是含糊應著,忽然他向柳才兒道:“柳才兒,你幫我整理一下外出的東西,我明天一早就要出遠門了!”

柳才兒不由大吃一驚,睜著一雙大眼睛道:“出遠門?少爺,你到哪去呀?”

石繼志躺到牀上,枕著胳臂道:“到四川,上峨嵋山去!”

柳才兒不由喜得一跳老高,叫道:“真的呀?那可太好了!”

石繼志不由一怔,皺了皺眉道:“你又不去,好什麼好!”

那柳才兒馬上變得不高興了,哭喪著臉道:“怎麼不帶我去,那我怎麼辦呢?”

石繼志微笑了一下道:“並不是我不願意帶你,實在是這一次我出去事情多著呢!

峨嵋山路又遠,山又高,你又不會武,連馬都不會騎,一路上有多麻煩……”

柳才兒方張了一下口,石繼志知道他的意思,不等他說話,馬上接下去道:“何況,這個家也沒人看,別人我又不放心,所以只有把你留下了!”

柳才兒要出口的話才忍住了,還一個勁看著石繼志發愣。石繼志不由往起一站,笑著拍了拍他背道:“你別不高興,等我回來你就高興了,我還要帶回來一個小東西,你一定喜歡!”

柳才兒翻了一下眼皮道:“什麼東西?”

石繼志一笑道:“這東西世間稀有,全身白毛,名叫金髮神猱,樣子像猴子,可是比猴子大,是一種極爲厲害的怪獸,反正帶回來你就知道了!”

果然那柳才兒大感興趣了,由椅子上一翻身,笑著正要問,石繼志拍了拍他笑道:

“好了,快去整理東西吧!”柳才兒這才懷著又甜又酸的心情到後面房間裡去了。

一提金髮神猱,不由令石繼志又回想到自己當年收它時的情景,不由忍不住高興地笑了起來。

再提到師父上官先生定也早就在小刃峰上等自己了,不由立刻去心似箭,直恨不能立刻就動身起程,只是還有一些瑣事還要有個交待,各處房間,用不著的,還都要先鎖上。

深夜他睡在牀上,腦中不停地轉著那些故人的影子,他想到程友雪,不由使他聯想到在沙漠時,和莫小晴誤走入哈薩古部落時的情形。

那個背琵琶、騎馬的少女,後來才知竟是程友雪,但是竟因爲誤會自己和莫小晴,賭氣而走了!

石繼志一想到她,不由眉頭緊緊皺著,他真不知道見了面她還會不會理自己,又怎麼樣向她解釋纔好。

還有那倔強任性的司徒雲珠,也是一個處處說話都得小心的妞兒,只要被她抓著一點理由,那可準得鬧個沒完。

可是當她們兩個那種風華絕世、顧盼生姿的影子浮上了心坎時,他不由自主,由心底上浮起了一絲微笑。

她們兩個是一對不同典型,但卻不可否認,同樣令自己著迷的少女……

試想友雪,她是有著嬌巧玲瓏的身材、溫柔的個性,看上去是屬於娉婷纖柔的那一型,自然她是一個可人兒,可是她和司徒雲珠那種長眉入鬢、長身修立、顧盼生姿又自不同了,她完全是一種內斂的,安詳的美,卻不像司徒雲珠那麼逗人,即使不說話也顯得嬌豔襲人、滿座生風的那種外在的美!

石繼志自己也感到迷惘,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二者之中,他究竟偏愛誰一點?春蘭秋菊,同樣在他心目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一時卻難分軒輊高下。

不過,每當石繼志一想到她們,他總似覺得自己不知在哪一方面,都似太對不起她們了。自己多乖的命運,影響著兩個女人,而她們卻即將成爲自己的妻子……

而有一點,他是可自信的,他相信將來一定是美好的結合。

在靜靜的冷夜裡,他這麼不停地想著,最後他又想到了那個可憐的小尼姑莫小晴。

小晴已經出家了,那也難怪……試想一個真心喜愛的人而又得不到,那是一種什麼滋味呢?

這在他想來,總覺得良心上有些負疚之感,雖然他和小晴之間似談不上有什麼愛情,但是他自己知道,這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局面,他想如果他自己同意,那女孩子本來是不會出家的,雖然自己曾殺了她的父親……

然而這卻是一個人的爲人問題了,他自己認爲這麼做是對的,這麼做纔對得起友雪和雲珠。而小晴這可憐的孩子,此生的命運竟是如此了……

其實,他對於她究竟瞭解了多少呢?知道多少呢?這是個耐人尋味的問題……

終於他搖了搖頭,感到自己想得太多了,太遠了,而夜也太深了。

他翻了一個身,把被子拉高了些……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四章 靈心妙遇第六章 萬里比翼第十一章 掌下煞嬌第十四章 池面鬥智第十四章 池面鬥智第十三章 龍潭虎穴第十一章 掌下煞嬌第四章 靈心妙遇第七章 古道並騎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二章 破曉飛血第八章 黃沙千里第十一章 掌下煞嬌第十四章 池面鬥智第十三章 龍潭虎穴第四章 靈心妙遇第十四章 池面鬥智第十三章 龍潭虎穴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十三章 龍潭虎穴第九章 玉女交臂第十章 千里相依第十七章 雨中老人第二章 破曉飛血第五章 大器已成第三章 七禽掌法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九章 玉女交臂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三章 七禽掌法第六章 萬里比翼第七章 古道並騎第七章 古道並騎第八章 黃沙千里第十章 千里相依第十四章 池面鬥智第六章 萬里比翼第十三章 龍潭虎穴第三章 七禽掌法第八章 黃沙千里第十章 千里相依第八章 黃沙千里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七章 古道並騎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九章 玉女交臂第十四章 池面鬥智第十七章 雨中老人第十七章 雨中老人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四章 靈心妙遇第九章 玉女交臂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十三章 龍潭虎穴第二章 破曉飛血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八章 黃沙千里第三章 七禽掌法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十二章 山窮水盡第五章 大器已成第十四章 池面鬥智第五章 大器已成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二章 破曉飛血第十章 千里相依第六章 萬里比翼第十二章 山窮水盡第七章 古道並騎第十三章 龍潭虎穴第七章 古道並騎第八章 黃沙千里第五章 大器已成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八章 黃沙千里第三章 七禽掌法第八章 黃沙千里第十二章 山窮水盡第十二章 山窮水盡第十章 千里相依第二章 破曉飛血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十七章 雨中老人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一章 羣醜肆兇
第四章 靈心妙遇第六章 萬里比翼第十一章 掌下煞嬌第十四章 池面鬥智第十四章 池面鬥智第十三章 龍潭虎穴第十一章 掌下煞嬌第四章 靈心妙遇第七章 古道並騎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二章 破曉飛血第八章 黃沙千里第十一章 掌下煞嬌第十四章 池面鬥智第十三章 龍潭虎穴第四章 靈心妙遇第十四章 池面鬥智第十三章 龍潭虎穴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十三章 龍潭虎穴第九章 玉女交臂第十章 千里相依第十七章 雨中老人第二章 破曉飛血第五章 大器已成第三章 七禽掌法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九章 玉女交臂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三章 七禽掌法第六章 萬里比翼第七章 古道並騎第七章 古道並騎第八章 黃沙千里第十章 千里相依第十四章 池面鬥智第六章 萬里比翼第十三章 龍潭虎穴第三章 七禽掌法第八章 黃沙千里第十章 千里相依第八章 黃沙千里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七章 古道並騎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九章 玉女交臂第十四章 池面鬥智第十七章 雨中老人第十七章 雨中老人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四章 靈心妙遇第九章 玉女交臂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十三章 龍潭虎穴第二章 破曉飛血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八章 黃沙千里第三章 七禽掌法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十二章 山窮水盡第五章 大器已成第十四章 池面鬥智第五章 大器已成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二章 破曉飛血第十章 千里相依第六章 萬里比翼第十二章 山窮水盡第七章 古道並騎第十三章 龍潭虎穴第七章 古道並騎第八章 黃沙千里第五章 大器已成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八章 黃沙千里第三章 七禽掌法第八章 黃沙千里第十二章 山窮水盡第十二章 山窮水盡第十章 千里相依第二章 破曉飛血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十七章 雨中老人第一章 羣醜肆兇第十六章 秋江夜渡第一章 羣醜肆兇
主站蜘蛛池模板: 炎陵县| 云林县| 德钦县| 红安县| 金平| 于都县| 连江县| 馆陶县| 昌乐县| 临汾市| 邯郸市| 汉沽区| 望奎县| 清丰县| 万州区| 鄯善县| 克什克腾旗| 文登市| 大英县| 乐至县| 茌平县| 阿瓦提县| 抚远县| 大悟县| 东山县| 清徐县| 建宁县| 萝北县| 屯昌县| 麻江县| 招远市| 阜南县| 乌海市| 巴彦淖尔市| 竹山县| 乐亭县| 确山县| 赣州市| 桦川县| 平乐县| 临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