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九十三章 擔憂

府經歷是正八品的官職,乃是知府屬官,主管出納文書事。

這種官職,通常舉人、監生就能做了。金陵府是大府,原比別處要強些,可能會要求稍高,那也不過是同進士的級別。吳少英是正經二榜進士,論理授官時若是到地方上,不是知縣就是推官,怎麼也該是個七品,更何況他背後還有承恩侯府與永嘉侯府的關係,還有一位同門師兄在御前得用。即使吏部選官時,欺他來得遲了,又非世家官宦子弟,也沒理由拿個八品的佐貳官來搪塞他。

秦柏相信,侄兒秦仲海在京中,斷不會在他鄭重託付的事情上不盡心,出了這等差錯。即使吏部真的給吳少英定了個八品的官職,侄兒也會想辦法換一個位子的,吳少英更不是會讓自己受委屈的人。如今吳少英會在書信裡明言自己得授金陵府經歷,那就只有一個可能——他知道這件事,並且欣然接受了,並不覺得有半分委屈。

秦柏甚至懷疑,這很有可能是吳少英自己求來的結果,否則怎會這麼巧,偏偏是在金陵?

可他不明白吳少英爲什麼要選這樣一個官職?他是正經二榜進士出身,哪怕做個推官也好呀。金陵又不是他所熟悉的地方,何必要在此屈就?他如今自出仕就比同榜同年們起步低,今後的仕途也會受影響的,這可是關係到他一輩子的大事!

倘若說秦柏一家會在金陵久住,秦柏也許還會懷疑,學生只是爲了就近照應他這個老師一家。但他明年開春就要回京了,吳少英卻還要回鄉祭了祖方纔上任,到那時都是年下了,師生二人總共也只能相聚兩三個月,有這個必要麼?!秦柏實在難以接受吳少英的選擇,心裡不由得生起氣來。

看到秦柏面色難看,牛氏忙問:“到底是怎麼回事?少英在信裡說了什麼?這個金陵府經歷,有什麼不好麼?”

牛氏並不是很清楚這些官場上的事,但秦含真卻是被科普過的。她在承恩侯府裡上過幾個月的學堂,沿運河南下金陵的路上,趙陌與秦簡總是在船停靠在碼頭的時候,上岸去打聽當地風土人情、地方官員的情況,她也順耳聽過不少,知道府經歷是怎樣的職位。老實說,她也有些吃驚,覺得自家表舅做個八品官有些委屈了。秦柏因此生氣,她心裡很能理解。

秦含真將這些事簡單給牛氏解釋了一遍,牛氏也有些吃驚,但她很快就說:“少英應該知道這些事吧?若真的不好,他一定會想辦法換一個職位的。現在是他換不成,還是他覺得無所謂?他在信裡是怎麼說的?”

也對,吳少英在書信裡一定有解釋原因吧?

秦含真看向秦柏,見秦柏面露猶豫,心頭的怒氣似乎還未消,便索性伸手把信拿了過來,自己親自來讀。

吳少英確實在信裡解釋了。他似乎也猜到,秦柏一聽說他的官職,就定會生氣,所以也好聲好氣地說明了自己這麼做的緣由。

他說他回京的日子有些晚了,許多好的官職已經有了主,甚至有許多人都已出發上任了。剩下的空缺裡,倒也不是沒有知縣、推官一類的七品官職,甚至連品階更高的知州都有,就是地點不算很好,多是些窮山惡水,又或是地方豪強難纏的地兒,但凡打聽過情況的人,都不願意去的。雖說秦柏也提過,窮縣更容易出政績,但他既然有別的選擇,又何必去那些他絲毫不熟悉的地方呢?

金陵府經歷這一職位,初看品階是低了些,也不是能當家作主、手握實權的官職,哪怕金陵府乃是一處極富庶的地方,新科進士們也是不大樂意屈就的。倒是有幾位同進士,以爲這是一處肥缺,正眼巴巴往吏部打點,想要將這個位子拿到手呢。對他們來說,品級低些也不打緊,好歹是個富庶的大府。只要在任上老實做事,討得上峰歡心,將來高升還不是易如反掌?在這等富庶的大府任官,升遷的機會也比別處多些呢。

不過,他們打的如意盤算,吏部的官員也心知肚明,一直吊著他們,遲遲不肯定下人選,也不知是不是盼著他們能多送些好處呢。

吳少英看中了這個職位,想法跟這些同進士倒不太一樣。他是覺得金陵府本就是富庶的大府,但推官位置上早有人了,上元縣令年後才上任,江寧縣令還未任滿,還做得很不錯,這三個位置都空不出來,他若想到金陵府做官,就只能屈就八品的位子了,但他並不覺得自己就真的吃了虧。

且不說他在京城裡有兩家侯府做後臺,在金陵府一地,他還有秦氏宗族做外援呢,又能通過恩師秦柏的關係,得到巡撫衙門、知府衙門與指揮僉事黃晉成三方的人脈助力,先在府經歷位子上熟悉一下政務,過個幾年再謀升官,並不是很困難的事。而一旦他在金陵府上做出成績來,前程自然更勝於在那些偏遠窮縣裡苦熬。

更何況,他在金陵府爲官,也可以順道照應一下獨自在族中生活的謙哥兒。老師師母遠在京城,就不必太過擔心孫兒了。

抱著這樣的念頭,吳少英拿定了主意,把文書往吏部一遞,秦仲海那邊打了招呼,這金陵府經歷的官職就順利地下來了。如今東宮勢頭正旺,連帶的承恩侯府也是水漲船高。秦仲海想要爲叔父的進士門生謀個小小的八品經歷之位,根本不會有人不長眼地多嘴。那些盯著這位子的同進士們沒有吳少英的底氣,就連爭都沒法爭,只能自認晦氣,花出去的銀子卻是拿不回來了,只能轉而求吏部的人,給他們分派個好些的去處。

吳少英對如今的官職挺滿意的,他得了吏部文書後,就很快告了假,與秦柏派回米脂的家人一道上路,離開京城前往西北了。離京前他寫下了這封信,交給秦仲海幫忙發出。若是一切順利,他很快就可以完成祭祖的任務,然後與秦家下人一道,護送關蓉孃的靈柩轉道蜀中,改走長江順流而下,在年下抵達金陵,正好能趕在衙門封筆前接任。趁著過年的時候有時間,他可以在金陵安頓下來,也順便多陪陪老師師母。

щшш? Tтkan? ¢ O

秦含真讀信讀到這裡,忍不住偷偷看了祖父秦柏一眼,發現他滿臉都是無奈之色,也忍不住有些想笑。

她清了清嗓子,對秦柏說:“祖父,您就別生氣了。看,表舅計劃得多好呀,一樣一樣的,全都考慮周全了。您不必爲他擔心,他心裡有數著呢。”

秦柏嘆了口氣:“他想得也太好了。我就不信,吏部剩下的缺裡,真的就只有金陵府經歷是最適合他的,沒有別的官職可挑?!”

金陵雖是秦氏祖籍,但秦氏一族在此勢力並不大。而在先前保護太子平安返京的行動中,本地官衙裡,巡撫衙門與指揮使司都有人蔘與其中,獨知府衙門從頭到尾都被矇在鼓裡,還誤會趙陌纔是正主兒。金陵知府是事情結束了幾個月後,才從京城傳來的種種流言中猜到了真相的。哪怕他脾氣再好,也有些受不了被人欺瞞。

只不過,因爲李延朝是他的門生,又是他推薦去代理上元知縣一職的,李延朝出了事,他也難辭其咎,因此一直不敢發作,生怕上頭會處罰自己。要知道,李延朝犯的極有可能是謀逆大罪!他這個引薦人說不定要被牽連的。還好東宮仁厚,金陵知府在處置蜀王府刺客的事情上也沒有行差踏差,所以並沒有怪罪到他頭上。金陵知府總算保住了自己的位子,做事比先前也小心了。

只是,他心中對巡撫衙門、金陵衛指揮使司以及知情的永嘉侯秦柏等人,難免就會生出幾分怨言來。他自問忠於朝廷,哪怕門生中出了個叛逆,那也是他被矇蔽了,並非他本身對朝廷不夠忠誠。其他人明知道東宮太子在金陵,怎能不向他說明真相?萬一太子在金陵出事,他卻因不知內情而未能及時解救,爲此獲罪,豈不是冤枉?!巡撫衙門一向與他不和,不肯說實話也就罷了;指揮使司原本只有黃晉成的人知情,如今連指揮使都自身難保了呢;只有一個永嘉侯,甚至還曾經與他交談甚歡,收過他的年禮,怎的就沒多說幾句提醒他一聲?!

金陵知府如今對秦柏怨念甚重。雖然他不敢衝著秦柏發火,也不敢公然遷怒秦氏族人,但如果吳少英這個永嘉侯門生到了他手下做屬官……天知道他會如何爲難吳少英呢?

秦柏記得吳少英在江寧時,他是曾經向學生順嘴提過這些瑣事的。吳少英明知自己可能會遇到刁難,怎麼還非得自個兒送上門去?

秦柏將自己心中的擔憂簡單提了一提,牛氏不由得面露愁容:“那可怎麼辦呢?咱們在江寧的時候,還能幫少英撐撐腰。等我們走了,少英可就得一個人面對知府大人了。雖有黃大人在,但他們又不是一個衙門的,也不知能不能幫上忙。咱們族裡正經連個官身都沒有,雖有幾個姻親是在衙門裡做事,但身份又夠不上。”

秦含真倒不覺得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我覺得金陵知府不會那麼蠢,公然爲難表舅的。他的學生先前在代理上元縣令的事情上犯下大錯,沒得好死,他雖然沒受牽連,但做事也要小心些。不是說巡撫衙門跟他不和嗎?他這時候要是出了什麼差錯,就是現成的把柄,說不定連官都要丟了。他犯不著爲了一口氣,就去爲難表舅這麼一個無辜的小人物。到時候要是有人問起他爲什麼要看錶舅不順眼,難道他能回答,是因爲生祖父的氣,遷怒表舅嗎?總不能說是因爲太子不肯告訴他自己在金陵,所以他覺得自己不受信任了吧?他那些怨言都是沒法公然說出來的,也就是自個兒私下想想。表舅又不是沒有靠山的人,自然有辦法應付他。”

秦柏對此不置可否:“希望如此吧。”

第三百三十七章 覺悟第三十章 絕情第四十一章 抵達第六百三十七章 拖延第三十四章 拆穿第五百四十一章 焦急第二十九章 懲罰第二百三十六章 意動第一百零六章 調虎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報第六百零三章 歡喜第六百九十五章 紙虎第二章 鐲子第五十四章 鬧事第一百零七章 新婢第四十一章 抵達第六百四十八章 無人知第二百二十一章 談判第一百九十三章 怨忿第十七章 伴讀第四百六十章 煩悶第一百二十一章 犧牲第二百零八章 算計第八十四章 軒窗第二百章 腦洞第一百八十二章 議定第九十九章 閨秀第二百一十六章 選擇第一百九十三章 顧慮第二百一十九章 返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生疑第二百四十六章 污水第三十四章 不捨第四十四章 狗糧第八十章 處置第二百四十六章 借腹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婚(中)第四百九十七章 名師第五百三十章 和睦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意第五章 往事第三百七十六章 歸來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戲第八十章 挑撥第六百零七章 聽聞第二百八十六章 印石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家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擊第四百九十章 牛角尖第二十章 賞賜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醒第一百零九章 畫燈第五百八十六章 落空第三十五章 套路第二百一十九章 扣鍋第一百三十二章 祖孫第四百八十二章 考量第四十五章 無措第五百零五章 煩心第三十二章 馬賊第一百八十四章 金口第十七章 安頓第五百零三章 攀親第五十九章 原因第一百二十一章 會面第四十八章 夫妻第六百零一章 畫屏第二百六十章 爭取第九十三章 避嫌第四百五十二章 羨妒第八十六章 緣由第二百七十七章 腦補第三十九章 畫像第一百八十六章 姐妹第三百零一章 哭求第一百五十三章 比拼第七百一十章 求助第九十六章 圓謊第三十二章 純真第一百零三章 立場第二十一章 蘭雪第一百九十章 出遊第七十四章 糾結第五百一十四章 訓斥第四十二章 溫家第一百四十四章 收服第五百九十四章 共事第四百三十三章 警醒第四十六章 請託第十四章 膈應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意第二百二十八章 反應第三百三十九章 諷刺第三十九章 團聚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黑第一百零四章 師生第二十章 人多第五百五十五章 惡果第五百六十九章 三波第六十三章 席間
第三百三十七章 覺悟第三十章 絕情第四十一章 抵達第六百三十七章 拖延第三十四章 拆穿第五百四十一章 焦急第二十九章 懲罰第二百三十六章 意動第一百零六章 調虎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報第六百零三章 歡喜第六百九十五章 紙虎第二章 鐲子第五十四章 鬧事第一百零七章 新婢第四十一章 抵達第六百四十八章 無人知第二百二十一章 談判第一百九十三章 怨忿第十七章 伴讀第四百六十章 煩悶第一百二十一章 犧牲第二百零八章 算計第八十四章 軒窗第二百章 腦洞第一百八十二章 議定第九十九章 閨秀第二百一十六章 選擇第一百九十三章 顧慮第二百一十九章 返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生疑第二百四十六章 污水第三十四章 不捨第四十四章 狗糧第八十章 處置第二百四十六章 借腹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婚(中)第四百九十七章 名師第五百三十章 和睦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意第五章 往事第三百七十六章 歸來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戲第八十章 挑撥第六百零七章 聽聞第二百八十六章 印石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家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擊第四百九十章 牛角尖第二十章 賞賜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醒第一百零九章 畫燈第五百八十六章 落空第三十五章 套路第二百一十九章 扣鍋第一百三十二章 祖孫第四百八十二章 考量第四十五章 無措第五百零五章 煩心第三十二章 馬賊第一百八十四章 金口第十七章 安頓第五百零三章 攀親第五十九章 原因第一百二十一章 會面第四十八章 夫妻第六百零一章 畫屏第二百六十章 爭取第九十三章 避嫌第四百五十二章 羨妒第八十六章 緣由第二百七十七章 腦補第三十九章 畫像第一百八十六章 姐妹第三百零一章 哭求第一百五十三章 比拼第七百一十章 求助第九十六章 圓謊第三十二章 純真第一百零三章 立場第二十一章 蘭雪第一百九十章 出遊第七十四章 糾結第五百一十四章 訓斥第四十二章 溫家第一百四十四章 收服第五百九十四章 共事第四百三十三章 警醒第四十六章 請託第十四章 膈應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意第二百二十八章 反應第三百三十九章 諷刺第三十九章 團聚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黑第一百零四章 師生第二十章 人多第五百五十五章 惡果第五百六十九章 三波第六十三章 席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坪县| 清河县| 天气| 阳泉市| 龙陵县| 仪征市| 昌平区| 陕西省| 淳安县| 长春市| 堆龙德庆县| 宜川县| 阿尔山市| 昆明市| 福建省| 抚顺县| 林甸县| 秦皇岛市| 福州市| 章丘市| 义乌市| 富阳市| 七台河市| 闽清县| 牙克石市| 军事| 家居| 中山市| 湄潭县| 新丰县| 呼伦贝尔市| 卓尼县| 保山市| 西平县| 龙泉市| 隆林| 民勤县| 沈丘县| 陵水| 勃利县| 左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