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章 三千里江山

一個人有謀逆之心,那是亂臣賊子,要是成立了篡位團隊,那就是未來領友上傳)

子之的野心在蘇厲和蘇代兄弟的經營下逐漸發酵,有了更多得力助手。

比如能言善辯的鹿毛壽,幾句話就讓燕王噲明白,什麼叫明君。

燕王噲在鹿毛壽的啓發下也希望作明君,他問鹿毛壽,我要是把王位讓給子之,是不是也就是和堯舜一樣一樣的了呢?

鹿毛壽感動的跪倒在地,那您就是燕國的明君啊!

燕王噲雷厲風行,既然明白了真理何在咱們就得努力不是?他迅速召集大臣,廢了世子平,將王位讓給子之。

這可真是天下奇觀!

歷來只有父子兄弟爲了王位打的頭破血流的,誰能把到手的王位讓出去呢?

更奇的是子之還假惺惺的退讓再三。

表個姿態麼,也不能人家一禪讓就同意了,顯得那麼沒有身份。

當然最終的結果子之還是同意了燕王噲的禪讓,南面稱王。

登基的子之可就看不出有任何的謙虛謹慎,反而是志得意滿,燕王噲反而列於臣子之位。

沒多久,燕王噲被移居出宮,而蘇厲、蘇代和鹿毛壽這些爲子之篡位立下功勞的人則被封爲燕國上卿。

這可見退讓再多次,子之心裡還是很想當燕王的。不然冊封有功之臣幹嘛?真要對功名利祿沒有興趣應該生氣纔是。

燕王噲對王位的灑脫並不能換來國內的安定,有人不忿,你一個相國憑什麼篡位?有沒有職業道德?

將軍市被率領本部軍馬攻擊子之,你名不正言不順的,你以爲坐到那個位置上你就是燕王了?

本將軍不承認!

隨同市被前去討伐子之的,居然還有許多燕國百姓,可見子之篡位雖然聽起來冠冕堂皇,是燕王噲主動讓賢,但在燕國並不得人心。

可惜市被將軍空有愛國之心,最終結果不妙,還是兵敗身死。

這一起動亂也帶給子之不好的感覺,就算謀劃的再美好像也沒用,老百姓不買賬!

鹿毛壽又出主意了,之所以有人不服氣,都是由於世子平還在的緣故。

不用說,鹿毛壽認爲除掉世子平,子之的王位就算是穩了。

燕王噲都將王位讓給你了,你還要殺了人家的兒子?有這麼熊人的嗎?

爲了王位,子之什麼都能做得出來。

他果真派人圍剿世子平,還好太傅郭隗先得到消息,帶著世子平前去無終山避難,世子平的弟弟公子職出奔韓國。

本來就對子之非常不滿的燕國百姓,至此更加羣情激奮,這麼無情無義的人作國君,能有老百姓的好日子過嗎?

國內的不安定無疑給國外提供了最好的機會。

本來就對燕國恨之入骨的齊湣王就是抓住機會的人。

齊湣王命令大將匡章率領十萬雄兵攻打燕國,燕國的百姓痛恨子之,根本沒人抵抗,反而拿著食物慰問齊軍。

匡章果然是一員福將,這一次出兵齊國基本上沒遇到任何阻力,就是急行軍。

五十天後,齊軍直抵燕國都城。

兵臨城下,要不要這麼快啊?

子之的團隊也不傻,眼看十萬齊軍抵達都城,燕國百姓人心渙散,這時候還想升官發財嗎?

都作鳥獸散,逃命去也!

所有的人都逃跑了,有一個人不能逃。

子之不甘心,憑什麼我取代了廢物點心燕王噲你們大家都這麼有意見?我怎麼你們了?還裡通外國!沒有你們,我也一樣能成功!

子之親自出城迎戰齊軍。

這位是氣急送死去了。

十萬人啊!

鹿毛壽在這次戰鬥中戰死,而子之最後的結果也是身負重傷,被齊軍俘虜。

燕王噲想不明白,爲什麼自己讓賢的舉動,居然招致滅國之禍?

燕國都城被攻破,燕王噲自盡身亡。

蘇代逃往周朝,而匡章毫不客氣,收繳燕國府庫重寶,押解著子之前往臨淄獻功。

三千里江山的燕國,兩個月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大半國土落入齊國之手,剩下的則由匡章看守。

當國內動盪,國外強敵來襲,利用國外強敵,恐怕只能是滅國這一個結果。子之對燕國滅國負有絕對性責任,但是那些不抵抗的燕國軍隊和百姓呢?這個結果,難道就是他們想要的嗎?

子之被齊湣王下令凌遲處死,甚至做成肉醢,賞賜給羣臣。

真是害人害己,血腥的一幕。

早知道如此,還不如作相國算了,非要作什麼明君?

子之篡位,不到一年,得到了作人失敗的結果。

齊湣王也太過血腥殘忍,齊國獲得了這麼重大的勝利,難道還不能讓你的心頭怒火發泄一二?賞賜你也賞賜點好東西,賞賜這個,你演恐怖片出身的嗎?

齊湣王的所作所爲讓所有的燕人冷靜下來,我們是反對子之篡位,但是讓齊國佔有我們燕國,這也是我們不能容忍的。

燕國人在無終山找到世子平,奉世子平爲燕昭王,立郭隗爲相國。

本來趙武靈王也看不過去齊湣王佔據燕國的行爲,準備立逃到韓國的公子職爲燕王,如今燕昭王即位,趙武靈王也就作罷。

郭隗作爲相國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昭告天下,我們燕國沒有亡!燕昭王即位了!

這消息一傳出去,本來被齊國佔據的燕國故土,許多背叛齊國回到燕國,匡章是明白人,看形勢不對,趕緊回國吧!

燕昭王回到燕國都城,雖然自己從被追捕的窘境脫困,但是真沒想到這麼快就到了國破家亡的地步!

燕昭王可比他父親燕王噲有志氣的多,他明白,要恢復國家,報仇雪恨,最重要的是人才。

燕昭王請郭隗爲自己招攬賢才,燕國一定要發展起來!

一起經歷過心酸的流亡生活,郭隗明白燕昭王的心情,但是他沒有回答燕昭王,而是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郭隗說,古代有一位君主,派內侍用千金給自己買一匹千里馬。這內侍就踏遍千山,但是就是沒有千里馬的蹤跡。後來內侍看到有很多人圍著一匹死馬,而且還很惋惜的樣子,內侍於是問周圍的人這死馬有什麼可惜的?有人告訴內侍,這是千里馬啊,日行千里,如今死在這裡,所以我們嘆息。內侍用了五百金買到了這匹死馬背了回來。這君主看到非常生氣,我讓你買千里馬,你花五百金買什麼死馬啊?內侍說,您花五百金買千里死馬的消息傳出去,還怕沒人送千里馬上門嗎?果然,一年之內,有人接連送千里馬給這位君主,他一下子買到了三匹千里馬。

燕昭王聽著故事,逐漸平靜了下來。

的確,千里馬和人才一樣,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郭隗請求燕昭王,您就把老臣當做千里死馬吧!

燕昭王明白了郭隗的意思,於是燕昭王專門爲郭隗修築宮殿,像對待師傅一樣對待郭隗,每天都聽郭隗的教導。

而且燕昭王在易水旁修築高臺,高臺上堆滿了黃金,用來招攬天下賢才。

所有的君主都知道招攬賢才,賢才也在尋找適合自己的崗位。

問題是,哪位君主將愛才之心表現出來了?

如果說燕國經過了上一次的劫難實力大爲下降,但是燕昭王的愛才之心卻成爲所有人口口相傳的優良品德。

無數人才涌往燕國,一時間蔚爲大觀。

劇辛從趙國到了燕國,蘇代從周朝到了燕國,鄒衍從齊國到了燕國,屈景從衛國到了燕國……

到燕國去,成爲當時的人才涌動目的地。

而劇辛、蘇代、鄒衍和屈景則被燕昭王封爲燕國客卿。

齊湣王戰勝了燕國,一時間齊國氣勢高漲。而且齊國和楚國的關係更加密切,甚至置符爲信。

這情況讓秦國深深的擔心,一旦強大的齊國和強大的楚國聯合在一起,還如此緊密的聯繫在了一起,那秦國該如何自處?

秦王覺得必須讓齊國和楚國翻臉,自己才能放心。

張儀提議,自己親自前往楚國,必定能夠憑藉出衆的口才讓楚國和齊國徹底翻臉。秦王同意了張儀的建議,張儀來到了郢都。

張儀並沒有直接去見楚王,他先找到了楚王最寵信的大臣——靳尚。

張儀賄賂靳尚,當然是厚禮。

有了靳尚的推薦,張儀在合適的時候見到了楚懷王,當然也得到了楚懷王的重視。

張儀開門見山,說自己這次來就是爲了讓秦國和楚國結爲友好國家的。

楚懷王笑了,難道是寡人和秦國爲難嗎?秦國四處征伐不休,所以才導致了今日的局面。

張儀早料到楚懷王會如此說,於是對楚懷王展開了一場諸侯形勢分析。根據張儀的分析,如今諸侯雖多,但是唯有齊國、秦國和楚國實力最爲雄厚。那麼秦國和齊國聯合,則齊國實力更爲雄厚,秦國和楚國聯合,則楚國實力更爲雄厚。

爲什麼秦國沒有選擇齊國呢?

因爲齊國沒良心!本來就是婚姻之好,他們對不起我們秦國!

所以我們領導決定和楚國聯合,我本人也願意爲貴國效力。

現在的問題是,秦國不願意看到楚國和齊國交好,這是我們領導的大忌。

楚國如果能夠和秦國交好,秦國願意獻出商君佔有的商於之地六百里給楚國,還獻出秦女爲您的侍妾,秦國和楚國世爲婚姻,永遠爲兄弟!

這話說的太動聽了,但是齊國什麼時候的罪過秦國呢?難道不是楚國倡議攻打秦國的嗎?親臨東周

———————————————————————————————

第44章 投降的學問第32章 戰勝桀宋之後第11章 費無極的第二次轉彎第43章 未必如願以償第54章 齊襄公的道德觀第13章 士會的舞臺第41章 世子鄭的親友團第33章 人才與羣毆第3章 不成功的刺客第23章 三千里江山第47章 射中月亮的人第31章 尷尬的周遊列國第26章 容人雅量楚昭王第34章 悔之晚矣第35章 結草銜環第23章 三千里江山第12章 被母親嫌棄的國君第13章 辭職有風險第44章 超人遇上綠燈俠第94章 重量級貪官第74章 晉平公綁票第84章 喝酒引發的事故第7章 合縱長的恥辱第1章 信陵君竊符救趙第48章 舟之僑無舟第34章 被告鄭文公第15章 戶外運動愛好者宋昭公第9章 晉國人事變動第35章 結草銜環第80章 野外婚禮第13章 士會的舞臺第57章 回首此生,痛快淋漓第30章 孟嘗君到咸陽第44章 子路結纓第21章 友誼的雙手第49章 晉國的動盪第26章 弄巧成拙第8章 西戎霸主第32章 枉費心機第27章 從人質到通緝犯第25章 劍指山戎第13章 呂不韋之死第18章 楚國的敵後武工隊第37章 從夫妻到仇敵第18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36章 憤怒的牛羣第69章 紙老虎的眼淚第74章 晉平公綁票第34章 悔之晚矣第2章 突然爆發的危機第34章 絕境第72章 一念之差第38章 齊楚頂尖辯論賽第7章 合縱長的恥辱第39章 聲勢驚人第2章 小白的大麻煩第45章 執著的復仇者第43章 國破山河在第46章 生死相搏第4章 周宣王之死第34章 被告鄭文公第2章 一樁合法張揚的棄嬰案第45章 驕傲產生的危機第11章 費無極的第二次轉彎第51章 爭端又起第67章 十香軟筋散第24章 所謂“仁義”第46章 生死相搏第85章 總有妙計的狠心人第45章 執著的復仇者第4章 天上掉餡餅:不接第76章 如此一家第1章 逃難的學問第22章 一臭十年第7章 合縱長的恥辱第11章 大戰龍門山第62章 繞樑三日第1章 周宣王的昏招第51章 叔武被害第66章 無可奈何的秘密情人第7章 郤芮的詭計第7章 合縱長的恥辱第14章 重耳悲催的流亡之旅第6章 從管夷吾到管仲第38章 求和的勝利者第91章 預先凋零的花兒第23章 可怕的馬拉松第18章 國懿仲在奔跑第16章 高危係數工作:世子第32章 申無畏無畏第35章 秘密情人甘公帶第36章 周襄王停薪留職第3章 雷厲風行的錯招第33章 白日見鬼第33章 劫持犯華元第10章 冬日之陽第27章 戰前準備第67章 十香軟筋散第28章 知識改變命運
第44章 投降的學問第32章 戰勝桀宋之後第11章 費無極的第二次轉彎第43章 未必如願以償第54章 齊襄公的道德觀第13章 士會的舞臺第41章 世子鄭的親友團第33章 人才與羣毆第3章 不成功的刺客第23章 三千里江山第47章 射中月亮的人第31章 尷尬的周遊列國第26章 容人雅量楚昭王第34章 悔之晚矣第35章 結草銜環第23章 三千里江山第12章 被母親嫌棄的國君第13章 辭職有風險第44章 超人遇上綠燈俠第94章 重量級貪官第74章 晉平公綁票第84章 喝酒引發的事故第7章 合縱長的恥辱第1章 信陵君竊符救趙第48章 舟之僑無舟第34章 被告鄭文公第15章 戶外運動愛好者宋昭公第9章 晉國人事變動第35章 結草銜環第80章 野外婚禮第13章 士會的舞臺第57章 回首此生,痛快淋漓第30章 孟嘗君到咸陽第44章 子路結纓第21章 友誼的雙手第49章 晉國的動盪第26章 弄巧成拙第8章 西戎霸主第32章 枉費心機第27章 從人質到通緝犯第25章 劍指山戎第13章 呂不韋之死第18章 楚國的敵後武工隊第37章 從夫妻到仇敵第18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36章 憤怒的牛羣第69章 紙老虎的眼淚第74章 晉平公綁票第34章 悔之晚矣第2章 突然爆發的危機第34章 絕境第72章 一念之差第38章 齊楚頂尖辯論賽第7章 合縱長的恥辱第39章 聲勢驚人第2章 小白的大麻煩第45章 執著的復仇者第43章 國破山河在第46章 生死相搏第4章 周宣王之死第34章 被告鄭文公第2章 一樁合法張揚的棄嬰案第45章 驕傲產生的危機第11章 費無極的第二次轉彎第51章 爭端又起第67章 十香軟筋散第24章 所謂“仁義”第46章 生死相搏第85章 總有妙計的狠心人第45章 執著的復仇者第4章 天上掉餡餅:不接第76章 如此一家第1章 逃難的學問第22章 一臭十年第7章 合縱長的恥辱第11章 大戰龍門山第62章 繞樑三日第1章 周宣王的昏招第51章 叔武被害第66章 無可奈何的秘密情人第7章 郤芮的詭計第7章 合縱長的恥辱第14章 重耳悲催的流亡之旅第6章 從管夷吾到管仲第38章 求和的勝利者第91章 預先凋零的花兒第23章 可怕的馬拉松第18章 國懿仲在奔跑第16章 高危係數工作:世子第32章 申無畏無畏第35章 秘密情人甘公帶第36章 周襄王停薪留職第3章 雷厲風行的錯招第33章 白日見鬼第33章 劫持犯華元第10章 冬日之陽第27章 戰前準備第67章 十香軟筋散第28章 知識改變命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学| 璧山县| 延边| 开封县| 巴青县| 雷山县| 勐海县| 桂东县| 合江县| 夏河县| 保亭| 铜川市| 长武县| 宜都市| 象山县| 吴忠市| 武隆县| 淮安市| 克拉玛依市| 龙胜| 永川市| 唐河县| 平凉市| 冷水江市| 武平县| 资阳市| 舒兰市| 双鸭山市| 泾阳县| 搜索| 清流县| 耿马| 睢宁县| 新田县| 景洪市| 阜新| 朔州市| 无锡市| 缙云县| 扎兰屯市| 克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