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2章 一念之差

人心不足蛇吞象,掌握了齊國政權之後,崔杼開始發愁,自己的所作所爲目前看是沒人敢說一個“不”字,但是多年以後呢?

您想的挺周到,除了眼前的還能想到多少年以後的。

這事兒說難也難,悠悠衆口誰能管住誰呢?老百姓表面上什麼話不說,誰知道會不會把這事兒父傳子、子傳孫的這麼傳下去呢?

您真是做了虧心事,老百姓誰有閒心思把這事兒傳下去呢?

崔杼覺得要消滅證據,必須找太史。

太史的筆,那是記錄春秋流傳萬代的。

如果有萬代的話。

崔杼找到太史伯,說齊莊公得瘧疾去世這事兒你記錄一下子。

太史伯居然拒絕了崔杼,並且還寫明是崔杼弒君。

崔杼大怒,殺掉了太史伯。接下來就是太史伯的弟弟繼任,要說太史伯兄弟幾個真是好樣的,崔杼先後殺掉了太史伯的弟弟仲和叔,到了季的時候崔杼還親自勸告他一下,難道等著滅門嗎?

太史季說秉筆直書是太史的職責,如果失職就爲了活著,那和活死人有什麼區別?晉國的桃園事件,太史不也是按照事實記錄了嗎?趙盾有辦法嗎?

崔杼真沒辦法了,看來太史這個行業出的都是硬漢子。

崔杼感嘆說那我也是爲了江山社稷不得已而爲之,就算你寫我弒君,老百姓也會寬恕我的。

自己給自己找個臺階下。

太史季捧著竹簡出來,正好遇到南史,原來南史是害怕太史季也被害,這段歷史真的沒人記錄纔過來的。

職業精神的確是太史最應該秉承的精神,但是這何嘗不是一個社會能夠繼續發展所擁有的精神呢?

崔杼沒辦法扭轉太史季的心意,到底還是命令賈豎找了個藉口殺掉了太史季。

崔杼之後扭轉了齊國的對外政策,爲了避免再度和晉國發生生死之戰,崔杼派慶封親自告訴晉平公,說我們齊國老百姓啊,其實早就知道那個領導齊莊公不對了!我們要是跟著他以後沒好果子吃,這不是已經代替貴國聲討了嗎?現在我們的領導,那可是魯姬的兒子,以後我們齊國一定會改善和晉國的關係,所有侵佔的土地全數奉還。

當然崔杼也沒空口說白話,還讓慶封帶去了很多禮品,真金白銀的,所有跟著晉國準備討伐齊國的國家都有份。

這一下子晉平公樂開了花,敢情齊莊公是因爲和我們晉國作對才被收拾的?

太爽了!

好,晉平公發令,從此晉國和齊國友好往來。

表面上看崔杼是在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事實上齊國對晉國投降這卻是歷史必然。

首先,從實力上說,齊國遠非晉國對手。之所以和晉國交惡,那主要是齊莊公的個人原因。

其次,經歷了弒君事件,齊國大臣死的死,跑的跑,雖然權力重新集中,宮廷重新洗牌,但是人心渙散無可避免。在這種情況下齊國和晉國挑釁,無異於自取滅亡。

最後,崔杼明白,說出大天去自己弒君終究不爲世人所容。如今拉上晉平公,不管怎麼說也能打馬虎眼,迷惑一段人心了。

內心深處,崔杼還是非常害怕有人伸張正義振臂高呼打倒自己的。要不然崔杼也不會和太史作對,非要太史瞪眼說瞎話了。

過於蠻橫,其實是出於內心的膽怯。

真正的勇者不需要用蠻橫無禮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齊國逐漸安定,那些說不清楚的事實,暫時被擱置一邊。

可是吳國卻發生了驚人的事件。

吳王諸樊再度討伐楚國,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這一次在路過巢地的時候,諸樊居然命令討伐巢地。不料巢國的武將牛臣居然一箭射中吳王諸樊,諸樊因此去世。

而吳國大臣們堅持諸樊父親壽夢的遺言,請諸樊的弟弟餘祭即位。不過這餘祭卻堅持認爲,自己的哥哥不是戰死的,是爲了將王位讓給自己故意犧牲的。

巨大的愧疚感日夜籠罩著餘祭,於是他日夜禱告,希望自己能夠早點離開這個世界。

這道德美好的太不真實了,真要不想做吳王可以辭職啊,幹嘛非得咒自己早逝呢?

人總是自私的,不過太自私了恐怕也良心難安。

衛國的孫林父和寧殖聯手將衛侯驅逐出境,立公子剽爲君。可是寧殖在去世之前終於良心發現,他告訴兒子寧喜,當日的事件主要是孫林父主犯,自己是被脅迫的,希望兒子日後能夠將故君迎立回衛國,不然自己對不起寧家的列祖列宗啊!

您快過去了想起來列祖列宗了,難道迎立故君就能洗

清自己的罪名嗎?

是不是晚了點?

但是寧喜作爲兒子自然悲慼中繼承了父親的遺願。

既然這件事情讓父親在臨去世之前還耿耿於懷,那一定是真的。

寧喜成爲衛國的左相,可是他的目標是復國。

國家左相爲別人復國?

聽起來滑稽又刺激。

不過衛殤公多次和諸侯會盟,孫林父又很盡責,所以寧喜居然找不到下手的機會。

被逼出奔的衛獻公也很著急,時光不等人啊,就這麼歲月蹉跎下去,不找機會誰能幫助自己?

衛獻公明白,要想復國必須找一個內應,此人必須忠心,還必須有實力。晉國欒盈的例子就擺在眼前,如果欒盈在絳城有更得力的內應,絕對不會落下那麼慘的下場。

衛國目前最有實力的人,孫林父肯定不行,不是他寡人淪落不到這一步。

終於,衛獻公決定,只能找寧喜了。

衛獻公派公孫丁潛入衛國,說服寧喜幫助自己復國,爲了讓寧喜同意,衛獻公也算下了血本,只要事成,將來衛國就是聽寧喜的。自己主持個祭祀就行!

寧喜聞言大喜,這不是和父親寧殖的囑託暗合了嗎?

難道這真是老天爺安排好的?

可是衛獻公給出的承諾實在太誘人了,誘人的寧喜不敢相信。

這世界上如果有一樣東西美好的讓人不相信,那一定是有陰謀。

寧喜說同意可以,但是必須鱄作證明,這公子鱄爲人素有賢名,他做證人,那才能相信呢!

衛獻公緊急召見公子鱄,眼看復國有望,就勞煩你跑一趟吧!

公子鱄嘴裡答應著,可是就是看不見動靜。

衛獻公多次催促,終於公子鱄說明,您就真的甘心做不當政的國君嗎?明白著忽悠寧喜,我要是去作證人,那不是讓我失信嗎?這事兒我可不能幹。

衛獻公賭咒發誓的,那我現在在外面不也是下崗待業嗎?只要回國,就算我沒當政,那我的子孫後代不也能繼承衛侯之位嗎?你放心,這次我肯定不忽悠人。

公子鱄聽見衛獻公如此說,才動身潛入衛國,和寧喜盟誓,說明要是衛獻公違背誓約,自己寧願再也不吃衛國的糧食!

寧喜放心了,開始了下一步行動。

寧喜明白,要成功還得多拉些有力助手。

他果然和父親寧殖有一樣的眼光,他也找到了蘧瑗。

蘧瑗都要瘋了,你們爺倆這是鬧哪樣?

你爹要把最高領導趕走問我能行不,趕走了你又要把人家整回來還問我行不,你們爺倆到底想怎的?

蘧瑗說那時候我都沒表態,這時候我能表態嗎?

蘧瑗離開了衛國,出奔去了魯國。

看看,給老實人逼啥樣了!

寧喜發揚敗不餒的精神,繼續拜訪大夫石惡和北宮遺,還好這二位都很支持。

可是右宰谷表示了堅決反對,右宰谷認爲新君上任十二年,這也沒犯什麼錯誤啊!你現在要爲故君復國,勢必得罪新君,你們爺倆得罪兩代君侯,這世界上還能有立足之地嗎?

這話聽著難聽,但是真是這麼個理。

難道衛國君侯都由你們父子掌控?

寧喜說那這是我爹臨去世留下的遺命,我也不能違抗啊!

當然主要還是衛獻公的好處作怪。

右宰谷沉吟半響,說既然你堅持如此,那我們去看看故君現在到底如何再說。

這一次輪到右宰谷潛行到了夷儀,正在洗腳的衛獻公一聽右宰谷來了,高興的來不及擦乾淨腳直接走了出來,這時候來是有好消息嗎?

右宰谷卻問道,您這回去也不想執政,所謂何事呢?

蒙人吧您?

衛獻公說那有什麼呢?只要能做衛侯,那我錦衣玉食,前呼後擁,美女田獵的,不用管理國家我還賺到了呢!

這話說完,右宰谷默默的退下了。

這樣的領導還說什麼說啊!

右宰谷將這些話原封不動的轉告公子鱄,可是公子鱄卻說那都是因爲衛獻公現在生活太艱苦了啊!等他復國了,自然能夠任用賢臣,治理國家的。

這理由太孱弱了,晉文公出奔那麼久,可從來沒有拿國家大事不當一回事,衛獻公受的苦恐怕還不能和晉文公相提並論吧!

右宰谷一看這位根本就是被洗腦了,於是又去找寧喜說明情況,寧喜說我知道他就是這個德行!但是公子鱄不一樣啊,人家是明白人,衝著公子鱄咱們是不是也應該把握機會呢?

第57章 回首此生,痛快淋漓第26章 不能幫助你,也是朋友第12章 吳國夢第47章 轉換軌道第9章 伍子胥的一石三鳥第10章 冬日之陽第9章 秦國內亂第26章 容人雅量楚昭王第35章 謠言成真第13章 悲哉,慶鄭第50章 油菜花的乞丐第55章 隨心所欲第47章 射中月亮的人第51章 螳螂捕蟬第24章 所謂“仁義”第77章 俘虜的選擇第34章 悔之晚矣第17章 心病難醫第7章 郤芮的詭計第10章 誰與爭鋒第31章 尷尬的周遊列國第13章 與神鬥第8章 吳起跳槽第48章 需要小強第60章 魯襄公見義勇爲第45章 陽奉陰違與退避三舍第66章 無可奈何的秘密情人第52章 身穿囚服的衛成公第37章 謠言是可怕的工具第35章 求爲奴隸第34章 絕境第48章 子楚歸來第1章 智伯瑤的野心第17章 百變奇葩公孫敖第32章 戰勝桀宋之後第28章 暗算第33章 白日見鬼第1章 周宣王的昏招第2章 水災導演第39章 辱人者,人必辱之第3章 一汪碧水映紅顏第7章 不是刺殺那麼簡單第18章 苦難中第17章 心病難醫第38章 求和的勝利者第12章 同窗第44章 低碳環保的會盟:葵丘之盟第11章 大戰龍門山第15章 戶外運動愛好者宋昭公第3章 一汪碧水映紅顏第36章 天子一怒第4章 周宣王之死第6章 過不去的河第48章 假道伐虢第13章 辭職有風險第90章 多少淚水洗不盡第72章 一念之差第1章 信陵君竊符救趙第43章 白日見鬼第69章 紙老虎的眼淚第17章 心病難醫第15章 扁鵲治不了的齊桓公第41章 世子鄭的親友團第37章 從夫妻到仇敵第40章 未卜先知的小孩第56章 愛惜羽毛的裡克第42章 誰敢給我挖坑第4章 天上掉餡餅:不接第7章 嚴遂的決心第54章 毒不死的衛成公第24章 六裡,六百里第47章 衛宣公的荒唐混亂生活第32章 頭須的智慧第21章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75章 賊見愁第6章 西門豹治河伯第34章 齊國未死第7章 不是刺殺那麼簡單第34章 齊國未死第27章 “俞兒”是什麼東東第16章 辭職未遂第12章 醫治狂躁病患第13章 悲哉,慶鄭第58章 個人主義者管仲第13章 辭職有風險第34章 被告鄭文公第47章 射中月亮的人第10章 驚人美味第23章 奇妙的轉化第1章 自由的叛國者:伍子胥第10章 最小大使:甘羅第36章 憤怒的牛羣第3章 荀寅設計的不和平演變第73章 衛殤公下崗第39章 辱人者,人必辱之第19章 一鳴驚人第44章 爲錢而戰第37章 謠言是可怕的工具第69章 紙老虎的眼淚第21章 郢都
第57章 回首此生,痛快淋漓第26章 不能幫助你,也是朋友第12章 吳國夢第47章 轉換軌道第9章 伍子胥的一石三鳥第10章 冬日之陽第9章 秦國內亂第26章 容人雅量楚昭王第35章 謠言成真第13章 悲哉,慶鄭第50章 油菜花的乞丐第55章 隨心所欲第47章 射中月亮的人第51章 螳螂捕蟬第24章 所謂“仁義”第77章 俘虜的選擇第34章 悔之晚矣第17章 心病難醫第7章 郤芮的詭計第10章 誰與爭鋒第31章 尷尬的周遊列國第13章 與神鬥第8章 吳起跳槽第48章 需要小強第60章 魯襄公見義勇爲第45章 陽奉陰違與退避三舍第66章 無可奈何的秘密情人第52章 身穿囚服的衛成公第37章 謠言是可怕的工具第35章 求爲奴隸第34章 絕境第48章 子楚歸來第1章 智伯瑤的野心第17章 百變奇葩公孫敖第32章 戰勝桀宋之後第28章 暗算第33章 白日見鬼第1章 周宣王的昏招第2章 水災導演第39章 辱人者,人必辱之第3章 一汪碧水映紅顏第7章 不是刺殺那麼簡單第18章 苦難中第17章 心病難醫第38章 求和的勝利者第12章 同窗第44章 低碳環保的會盟:葵丘之盟第11章 大戰龍門山第15章 戶外運動愛好者宋昭公第3章 一汪碧水映紅顏第36章 天子一怒第4章 周宣王之死第6章 過不去的河第48章 假道伐虢第13章 辭職有風險第90章 多少淚水洗不盡第72章 一念之差第1章 信陵君竊符救趙第43章 白日見鬼第69章 紙老虎的眼淚第17章 心病難醫第15章 扁鵲治不了的齊桓公第41章 世子鄭的親友團第37章 從夫妻到仇敵第40章 未卜先知的小孩第56章 愛惜羽毛的裡克第42章 誰敢給我挖坑第4章 天上掉餡餅:不接第7章 嚴遂的決心第54章 毒不死的衛成公第24章 六裡,六百里第47章 衛宣公的荒唐混亂生活第32章 頭須的智慧第21章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75章 賊見愁第6章 西門豹治河伯第34章 齊國未死第7章 不是刺殺那麼簡單第34章 齊國未死第27章 “俞兒”是什麼東東第16章 辭職未遂第12章 醫治狂躁病患第13章 悲哉,慶鄭第58章 個人主義者管仲第13章 辭職有風險第34章 被告鄭文公第47章 射中月亮的人第10章 驚人美味第23章 奇妙的轉化第1章 自由的叛國者:伍子胥第10章 最小大使:甘羅第36章 憤怒的牛羣第3章 荀寅設計的不和平演變第73章 衛殤公下崗第39章 辱人者,人必辱之第19章 一鳴驚人第44章 爲錢而戰第37章 謠言是可怕的工具第69章 紙老虎的眼淚第21章 郢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封开县| 连州市| 东港市| 安溪县| 都匀市| 达拉特旗| 博白县| 盐源县| 富民县| 轮台县| 博乐市| 哈密市| 八宿县| 阆中市| 呈贡县| 邵东县| 封开县| 嘉祥县| 莒南县| 洪泽县| 黄大仙区| 商洛市| 广州市| 天水市| 杭州市| 砚山县| 大洼县| 唐河县| 曲阳县| 华坪县| 晋州市| 定远县| 米泉市| 绍兴县| 九龙坡区| 林西县| 同德县| 万年县| 雷州市| 普格县| 仲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