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的繼承問題歷來是每個領導繞不過去的難關。就古代的諸侯或者天子而言,亙古不變的宗旨是立嫡立長。這和中國古代家天下的思想發展有密切聯繫。但是也有很多諸侯或者天子會爲此而發愁,立嫡立長的話當然不會有任何問題,可是那些深受寵愛的兒子或者是很有才華的兒子呢?難道就這樣在歷史的長河中永遠悄無聲息下去嗎?
這個問題鄭莊公遇到過,他沒有處理的非常恰當,所以鄭國最後的實力在諸位公子的爭奪之中逐漸衰弱下去。
眼下齊桓公同樣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齊桓公的內心是迴避這個問題的。這一方面是因爲六個兒子當中沒有嫡子,剩下的恐怕立誰爲世子別人都不會服氣;另外一方面,建立如此霸業,齊桓公真的不希望用繼承人這個問題提醒自己,自己真的已經老了,真的要離開這個舞臺。
迴避導致齊桓公從來沒有用心考慮過這個問題,更導致了這個問題今日的尷尬局面。
所以當管仲提起這個問題的時候,齊桓公陡然心驚,原來已經到了不得不立世子的程度,原來這個問題已經在齊國埋下了隱患。
而管仲從齊國大局出發,希望齊桓公能夠立最賢明的兒子公子昭爲世子,只是齊桓公又爲此擔憂不已,他嘆息道,“如果寡人真的立公子昭爲世子,那無虧不得用自己是長子的旗號來爭奪皇位嗎?”
這是個現實問題,因爲齊桓公之前的胡亂許願,加上易牙與豎刁勾結長衛姬,公子無虧已經具有了爲難新任世子的實力。
管仲微笑道,“周天子今日的地位是主公您確定的,這次正好有會盟的機會,那主公如果選擇諸侯中最賢明的人,將公子昭託付給他,那還有什麼課擔憂的呢?”
管仲的話如同春日陽光,驅散了齊桓公內心的陰霾。
的確,自己能夠幫助周天子順利登基,別人爲什麼不能幫助自己的兒子登基呢?
這一樁心事,今日終於可以放下了。
一路上馬蹄聲聲,清脆悅耳,踏破山河曉月,試看霸主歸處!
等到了葵丘,各位諸侯連同周公孔都已經到了,大家各自回到館舍休息。這時候宋桓公御說已經去世,公子茲父將諸侯之位讓給公子目夷,沒想到這公子目夷和公子茲父一樣高風亮節,堅持不接受諸侯之位。公子茲父無奈只能登基,是爲宋襄公。按道理說宋襄公正在守孝之中,可以不必參加這次會盟,可是他還是考慮到齊桓公召集諸侯會盟,這可不是一般的級別,於是墨衰赴會,也就是穿著黑色的喪服前來赴會。
這管仲可就發現人才了。管仲對齊桓公說道,“宋襄公有讓國之美德,而且今天居然能夠墨衰赴會,我看他對我們齊國真是恭恭敬敬,我們倆商議的事情可以託付給他啊!”
其實管仲的看法也有點問題。有美德和對齊國態度好縱然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能力。如果沒有能力,恐怕最終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齊桓公聽管仲如此說也深有感慨,於是命管仲私下裡前往宋襄公的館舍轉述齊桓公的意思。宋襄公一個新晉領導,居然能夠得到齊桓公這樣霸主的信任,那真是感激涕零。好像不是宋國幫助齊國,而是齊國幫助宋國。
於是宋襄公親自前往齊桓公的館舍拜見齊桓公,並且恭恭敬敬。齊桓公也親切的走出來,握著宋襄公的手,說道,“他日還要靠您幫助我們齊國,安定社稷了。”
齊桓公旭日初昇般的溫暖讓宋襄公非常感佩,他立刻表示這件事情就交給宋國處理了。
於是在親切和諧的氣氛中兩國領導人就兩國發展前景及關係交換了意見,爲未來的發展建立了良好的基層。
等到了會盟那一天,所有的諸侯穿上了自己的制服,都是高檔面料嚴格按照朝廷要求製作的,都佩戴著寶劍、玉佩,相當於今天的領帶,一個個風度翩翩,前往祭壇。
在宏偉的祭壇之上虛設周天子的位置,諸侯現行北面朝拜周天子,然後落座。
周天子賞賜齊桓公的典禮正式開始。
主持人太宰周公孔快步走上舞臺,他精神矍鑠,他笑容滿面。主持人周公孔手捧周天子要賞賜給齊桓公的胙東向而立,用最標準的周朝普通話大聲說道,“天子有事於文武,派孔賜伯舅胙。”
伯舅是周天子對諸侯的尊稱,並不是齊桓公真的成了周天子的伯伯或者舅舅。
齊桓公這個時候當然走下臺階,準備下跪謝恩,可是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
主持人太宰周公孔阻止了齊桓公下拜的行動,並且高聲宣示,“天子有命,因爲伯舅年老,勞苦功高,所以特地加一級,不必下拜。”
這是世子鄭發自真心的感激。
齊桓公當之無愧。
但是齊桓公明白,既然已經登基成爲周天子,他可以表示他的感激,不過自己不敢亂了君臣之分。於是齊桓公堅持快步走下臺階,叩頭謝恩,並且說道,“天威不可褻瀆,小白怎麼敢因爲天子之命就忘記了爲人臣子的本分呢?”
這是齊桓公精明過人之處。
領導就是領導,領導可以用開玩笑表示他的平易近人,但是如果你和領導開玩笑,那絕對是徹頭徹尾的賽臉。
能夠有眼色的分別領導的好意,同時謹守下級的本分,是職場生存寶典之一。
齊桓公在諸侯這個職場能夠成爲人人心服口服的霸主,憑的就是尊崇周天子,鋤強扶弱。今日如果因爲周天子感激喪失了爲人臣子的本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齊桓公再拜稽首之後,才登堂接受周天子的賞賜,於是贏得諸侯一片讚揚之聲。
齊國就是泱泱大國,但是更是一個禮儀之邦!
齊桓公由於諸侯這時候還沒散去,於是建議再次會盟。這次會盟主題是《頌周》五禁,意思是大家都不要去做的五件事情:
毋壅泉,毋遏糴,毋易樹子,毋以妾爲妻,毋以婦人與國事。
用今天的眼光來看,不阻斷河流,不阻止糧食買賣可以說是生產經濟方面的同盟,而不以妾爲妻,不讓婦女參與國事可以說是諸侯在生活方面的一致意見。這些說法大概代表了當時的生產生活主流趨向。
接下來諸侯一起發誓道,“凡我同盟,言歸於好。”
並且齊桓公此次倡導了低碳環保的會盟,並沒有屠殺犧牲,而是將會盟的語言寫在書上,然後掛在牲畜身上,派人宣讀,避免了歃血爲盟。
也許是齊桓公此時真正明白了,誓言是最容易被打破的。爲何非要拘泥於形式呢?真正有效的誓言,只要能夠實現,那就是最好的誓言,而不是那些儀式最豪華、語言最美麗的誓言。而且他有這個自信,齊桓公在此,不需要會盟同樣能夠號令天下。
自信的人,往往是不拘泥於小節的人。
諸侯紛紛對齊桓公表示佩服,看看人家齊桓公,就是見解高妙。
會盟結束之後,齊桓公虛榮心又開始膨脹,他問太宰周公孔說道,“寡人聽說有三代封禪的典故,這故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寡人願聞其詳。”
太宰周公孔知識淵博,詳細解說道,“古代封禪主要是封泰山、封樑父。封泰山的儀式,需要築土爲壇,用金泥玉簡來祭天,報天之功。這是因爲天很高啊,用崇拜天之土來象徵天之高;封禪樑父,主要是掃地而祭,來象徵地之卑。用蒲做車,葅秸爲藉,祭而掩之,所以報地。三代受命而興,受到天地的庇佑,所以將這封禪的儀式進行的非常隆重,來報答天地的恩德。”
齊桓公問封禪的典禮,其實是自己也想進行這一偉大的事業。自己都已經是諸侯霸主了,難道就不能封禪嗎?如果能夠進行這樣的儀式,那將來肯定會萬古留名。
齊桓公見太宰周公敘述的非常詳細,於是試探著說道,“夏國的都城在安邑,商國都城在亳,周朝都城在豐鎬,他們離這兩座山距離還都挺遠的。現在這兩座山就在寡人境內,寡人想邀寵於上天,舉行這個儀式,諸位看如何呢?”
此言一出,滿場寂靜。
所有的人都暗想,齊桓公你怎麼能這麼不講理呢?
合著按照你說的意思,這三代封禪,都是太遠了,根本就是費事。而你境內有這兩座山,你離得近,想去就去唄?
這也不是遠近的事兒啊!
諸侯都齊刷刷的看著太宰周公孔,意思很明確,齊桓公是提出了非法無禮要求了,我們可是不敢得罪他,就看你了。
太宰周公孔一時間也愣住了,您不是挺講禮儀的嗎?周天子讓您免跪您都不樂意,您這麼會兒功夫就想起來封禪了?
片刻之後,太宰周公孔迴應道,“您覺得可以,誰敢說不可以呢?”
在座諸侯無不大吃一驚,誰也沒想到,太宰周公孔居然能同意齊桓公這一僭越的舉動。
第四十四章 低碳環保的會盟:葵丘之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目錄
如果您喜歡,請,方便以後閱讀
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
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發表。
本站提供玄幻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網遊小說,網絡小說,小說下載,小說導航,如本站無意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本站所有小說的版權爲原作者所有!僅代表發佈者個人行爲,與本站立場無關!
歡迎您訪問8810讀書吧,7×24小時不間斷超速小說更新,首發站!
《親臨東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