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簾聽政 (1)
李治將王皇后廢黜,並想盡辦法要立武昭儀爲後,但這又談何容易。
皇后乃母儀天下一國之國母,皇后晉位需朝廷重臣一致擁立,大臣不支持,皇帝也是沒辦法。當初李世民要立楊妃爲後,遭到以長孫無忌爲首的一班大臣的反對,最後不了了之,一氣之下李世民就讓皇后之位一直懸虛著。
當今朝堂之上,當然是太尉長孫無忌勢力最大,朝中大臣大都投向長孫無忌、褚遂良門下,而李治曾派岑風聯絡的李績卻並沒有明顯表明態度,故此李治就想盡辦法去拉攏長孫無忌。
皇帝的計策,先是往太尉府送去好幾車金銀珠寶,見長孫舅舅並不拒絕,心中大喜,緊接著就又封賞太尉家屬??纯床畈欢嗔?,李治決定向長孫無忌攤牌,提提立武昭儀爲後之事。
李治先是派禮部尚書徐敬宗去勸說長孫無忌,結果是被挖苦諷刺一番,恨恨而歸。
李治又請武媚母親――知書達理、精通文史的楊夫人去勸說,結果是太尉顧左右而言他,只得悻悻而歸。
李治將此情形對武媚述說一番,武媚雖氣恨難平,但眼波一轉,不露聲色笑道:“太尉既然不擁立武媚,想必也是有難言苦衷,不如在後宮再設‘辰妃’一位,他想必不會拒絕?!?
李治聽了此話,眼前一亮:“辰”就是北極星?。 俺藉报D―這是一個多麼尊貴的稱謂!武媚即使做不成皇后,做“辰妃”也不亞於做皇后?。?
李治暗暗佩服武媚腦筋轉得快主意多,當即將此提議置於朝堂之上。
誰知道,李治的提議又受到了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爲首的一班大臣的反對,他們的理由是皇帝后宮妃嬪制度古已有之,再立“辰妃”不合祖宗規制!
李治垂頭喪氣回到翠微宮,見到武昭儀將前因後果一說,禁不住眼淚也要掉了下來。
武媚終於要爆發了,她恨恨道:“太尉一直與陛下作對,一定要想個萬全之策以防他日後再與陛下構惡?!?
李治恨恨道:“事到今日朕才真是相信長孫無忌來者不善!朕已將事情做到如此地步,他竟還是不肯答應朕的小小請求!他竟一點都不把朕放到眼裡!待到日後朕掌了實權,必不放過他!”
武媚問道:“事到如今,陛下難道就忍氣吞聲,任由長孫無忌擺佈?”
李治無奈道:“那又怎樣?現在還不是將太尉扳倒的時候啊。”
武媚道:“陛下可以藉機試探一下當今朝堂之上哪些權貴願與陛下和談,哪些是與長孫無忌是一丘之貉,再施以威逼利誘,不怕他們不心動!不如今晚就將他們請進甘露殿,讓岑風、薛仁貴守在殿外,如若他們中還有執迷不悟、死不悔改者,陛下可藉機將其剷除……”
李治聽了,心中一顫:“太尉是朕舅父,倘若他執意不肯答應^又如何下得去手……”
武媚道:“陛下應該聽說過‘董卓‘這個人吧?想當年董卓擁兵自重,駐兵於河東,不肯接受朝廷的徵召而放棄兵權,正逢京都大亂,何進被殺,董卓趁機進京,控制了中央政權。之後董卓又廢漢少帝,立漢獻帝。雖說最後奸賊被王允和呂布謀殺,但漢室江山焉能回覆?再說隋煬帝最信任的宰相宇文化及。煬帝爲太子時,宇文化及領禁軍,出入臥內,很受寵信。隋煬帝即位,授他爲太僕少卿,又以其弟士及娶南陽公主。宇文化及父宇文述臨終前乞求煬帝看顧其子,煬帝於是授其爲右屯衛將軍,深爲寵信。大業年間,義軍、叛軍蜂起,煬帝在江都不敢回京城,而稱爲“驍果”的隨從禁衛多關中人,不願從煬帝久駐揚州,打算自行回本土。統領驍果的武賁郎將司馬德戡等得知此狀,便集兵數萬,於大業十四年發動叛亂,推宇文化及爲主,縊殺煬帝,立秦孝王之子楊浩爲帝。宇文化及自稱大丞相,引兵十餘萬西歸。他後來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人生故當死,豈不一日爲帝乎!’於是殺了自己一手扶上位的傀儡秦王楊浩,自立爲帝,國號爲許……”武媚望著李治,緩緩道:“陛下可曾記得玄武門兵變……”
李治聞聽此言,臉上的肌肉都扭曲了起來,猛地一拍桌案,道:“朕即刻就召太尉長孫無忌、司空李績、尚書右僕射褚遂良、燕國公于志寧來甘露殿議事,著岑風、薛仁貴殿前侯旨?!彼植环判牡貙ξ涿牡溃骸拔涿?,長孫無忌詭計多端、褚遂良倔強剛直^有點拿不定主意,不如你與朕一同見他們,也好有個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