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孤風月(一)
太極宮,今日迎來了異乎尋常的一天。
羣臣似乎已經預測到今日的非同尋常,早早地都側立在了大殿兩旁恭候他們的皇上駕臨。
長孫無忌昂首站立,耳聽得旁邊有大臣的議論聲不斷傳來。
“纔剛有人見到陛下了,聽說英武威嚴又回覆到了以前模樣!真是國之大幸啊!“
“是啊!出了這麼大的事,陛下在這麼短的時間就能挺過來,真是不易啊!”
“你說今日陛下會有什麼新舉措?”
“大家都在猜測是爲立太子一事……“
長孫無忌冷笑了一聲。
那人聽到了,就湊過來:“太尉大人,你是陛下跟前最親信之人,不知大人可有什麼新消息?”
長孫無忌道:“一切等陛下一到不就全都知曉了嗎?”說著他往旁邊望了一眼。
那裡,晉王李治似乎對前程絲毫沒有留意,兀自在那裡想心事。旁邊,他的三哥吳王李恪面無表情。
“皇上駕到――”隨著這一聲,衆人都跪伏在地山呼萬歲。
“衆卿家平身!”李世民面帶沉著自信的笑登上高高臺階,俯視跟隨自己轉戰沙場又爲大唐基業奉獻了全部血汗的戰友,看到他們,他就對今日的決定有了信心!他知道他們一定會支持他的!因爲誰都知道自己的決定是多麼地合理與英明!
例行早朝過後,李世民開始思考該如何提那個略有些難以啓齒的事。
羣臣靜默,他們深知自己那個偉大的君王就要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決定出來了!
只聽李世民道:“朕還有一事與衆位愛卿商議……”
終於要說出來了!
大家都屏住呼吸,生怕自己漏掉了一個字。
只聽李世民道:“文德順聖皇后病逝已經一年,朕無時不在想念皇后生前容顏……唉!”他停頓了一下:“皇后已駕鶴西去。國不可一日無主,後宮不可一日無後。朕思來想去,這後宮之內,賢淑高貴堪稱得上母儀天下的莫過於楊妃……”
啊!長孫無聞聽此言大吃一驚!他真的要走這一步了!居然連一點消息也不透漏給自己!他竟是在防備著自己!怎麼辦?眼看大勢已去……不!不能!他把眼睛向四周望去,只見羣臣眼中都露出驚愕之情,心裡頓時就有了底。楊妃――那是隋煬帝之女啊!就這一條就足夠讓她今生永無翻身之力!想到這裡,他又朝李恪望去,只見他身子一如往日般挺直,但臉上神態有些令人不可捉摸。長孫無忌心想:哼!好小子!夠有心計!想當太子又自知自己不是嫡子,就仰仗著陛下寵愛你們母子就想出這個好主意――讓你的老媽做皇后,然後自己再名正言順地去做太子承襲帝位!你這小子一日不除,就一日爲我大患!
聽到李世民這一重大決定,羣臣都靜默了:楊妃!是啊!後宮之中若選皇后非她莫屬!楊妃也確實不負於皇上所言“賢淑高貴母儀天下”,但――她可是隋煬帝的愛女啊!假使她單單是隋煬帝的女兒也就罷了,但爲什麼又偏偏有一個如此出色的兒子――李恪呢?李恪?是啊!吳王李恪文武雙全,難得的是竟然還性情溫文,不驕不躁,待人也極有分寸――是個帝王的好胚子,可――李恪是楊妃的兒子、隋煬帝的親外孫!大唐的開國浸透了多少仁人志士的獻血,現在又要拱手奉獻給隋的繼承者了嗎?李恪――當之無愧的完美君王!他若爲太子就必爲君王!那麼大唐呢?隋楊的殘暴會不會捲土重來?
李世民提議楊妃爲後,莊嚴肅穆的太極殿出現了短時的靜寂。李世民環視羣臣,心裡陡然升起一種越來越淒涼的無奈!
想當初李世民和李淵因爲英勇善戰屢立戰功深受隋煬帝楊廣器重,一日李世民突然接到隋煬帝交給他一項重大任務,原來隋煬帝最寵愛的公主楊吉兒春遊未歸,讓他速去接應。京郊外,李世民和隋公主楊吉兒第一次見了面。說那是一見鍾情實不爲過,因爲長相美麗的他(她)們又都是這麼才華出衆,而她竟和丹兒如此相像!隨後就是熱戀的甜蜜。在一次感情的狂熱中,他們偷食了禁果,這個孩子就是以後的李恪。公主竟然和外人“私通”,而且還是自己最寵愛的公主!這不能不是一樁醜聞!也不能不使隋煬帝震怒!隋煬帝設計欲要誅殺李世民,卻被無意中得到消息的楊吉兒報知李世民,李淵藉機起事。隨後的一切都是令李世民不願回想的!曾經深愛的公主成了階下囚,他和她的兒子也成了大唐的囚徒!國破家亡啊!這個柔弱又高貴的女子卻顯示了自己無比的柔韌與堅強……他負於她的太多了!他的大臣們竟然還在此時不給他贖罪的機會!他們竟然還在此時使自己陷於羞辱與尷尬的境地!而楊妃,高貴嫺雅的楊妃又怎能有負於“皇后”這個母儀天下至高無上的稱謂?而恪,他的出類拔萃高貴不凡的恪兒――又怎能配不上“太子”這個身份?!他們,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大臣們――他們究竟要怎樣?!
想到此處李世民“忽”地一下站了起來:“都給朕說話!朕的皇后――朕難道就沒有決定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