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梅,別想那麼多,一個評委而已,你肯定能勝任的。”
“哥,我是說這個人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啊,我不清楚,你得給我說說。”
宋曉軍想了想,說道:“他是一個成功人士,你也看見了,各方面都相當優秀,所以周圍肯定少不了美女,風流倜儻,他還沒結婚,但沒有緋聞。這些就是你所關心的那方面的事。”
宋曉梅點點頭,說道:“嗯,那我還是去一趟。”
宋曉軍對胡志國印象不錯,所以看見宋昨梅此時的情況,心裡略帶寬慰。
歐峰公司主要做與歐洲的進出口業務,此次進行比賽的主要是總部商務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這些人大都是高學歷的大學生或研究生,充滿青春活力,整個晚會安排有序,組織周到,場面隆重,氣氛熱烈,歷時近兩個小時,比賽結束,名次排定和獎品準備工作緊張開展。
宋曉梅似乎又回到學校,回到那火熱的學生時代,她真想上去跳上一曲,但看看手上的評分表,正視了自己評委的身份。
就在準備獎品的間隙,主持人,一位甜美的女生拿著話筒說道:“各位,在獎品準備間隙,我們以熱烈的掌聲請公司總裁胡志國先生和美麗的評委宋曉梅小姐給我們跳一曲動感探戈。”
熱烈的掌聲響起,胡志國從評委席後排走過來,微笑地對宋曉梅說道:“曉梅,不好意思,我自作主張了,請。”
宋曉梅臉色變紅,雖然對胡志國的武斷有一點不舒服,但也不好意思拒絕,在公司人員的掌聲中,兩人走向了舞池。
動感的音樂、剛毅和嬌美融合的舞者,標準而充滿激情的舞姿,帶領所有人進入一種瘋狂的狀態,不到一半,剛纔的參賽者隨在他們的身後,一起當起了背景,六分多鐘的時間,讓人們第一次親眼感受到了不一樣的舞者之美。
結束後,會場安靜了足足一分鐘,隨著一個人的掌聲,全體人員似乎才反應過來,經久不息的掌聲才傳來。
胡志國顯得興奮而滿足,而宋曉梅,臉色紅潤,略帶羞澀,快步回到座位。
發完獎,胡志國招待所有評委到外河一家有名的燒烤莊吃宵夜,大家少不了熱鬧一翻,晚上十一點,大家各自散去,宋曉梅和胡志國道別回家。
胡志國說道:“曉梅,我送你吧。”
“這麼晚了,你回去吧,我打的就行了。”
“正因爲晚了,所以才送你回去啊。”
宋曉梅不再推辭,上了車,宋曉梅問:“你咋知道我的電話?”
“要知道你電話還不容易嗎?曉梅,你的舞跳得真好,我給你辦了一張美姿舞蹈室的年卡,算是送給你的禮物。”說著將一張金卡遞給宋曉梅。
美姿舞蹈室是集訓練、交流和健身幾位一體的南京最大的舞蹈訓練室之一,很多女星出名後花錢都到這裡進行一對一培訓,而這一張卡,年費是十六萬。
宋曉梅笑道:“胡總,這我可不敢收,再說我也沒有那樣的精力去,你給其他需要的人吧。”
“是啊,你這樣漂亮,舞蹈水平也是教練級的,你怎麼能去那裡呢,是我考慮不周,我把你當成心裡想的那種女孩了。”
“你心中想的那種女孩是怎樣的?”宋曉梅來了興趣。
“那些女孩只知道打扮、花錢、享受,看到這個金卡一定會尖叫的,而你不一樣,曉梅,你纔是真正集美麗和魅力於一身的女孩。”
宋曉梅心裡甜蜜,不好再說,“別表揚我了,不然我飄飄然了。”
“曉梅,你在你哥公司做哪方面工作?”
“我剛接手一個部門,主要是海洋環境設備,工作纔開始,以後還請胡總多支持。”
“這個當然,曉梅,你別這樣喊我行不,你可以叫我**,也可以叫志國或者名字,胡總聽起來讓人覺得不好聽啊。”
“行,那以後叫你**吧。”
此後兩人一直有電話聯繫,胡志國對宋曉梅關心有加,而宋曉梅對胡志國的好感日漸加深,兩人的問候變得頻繁。
一週後,胡志國電話打過來,“曉梅,我這裡幾位歐洲的朋友,他們正在洽談一筆業務,我考慮到你的業務剛好和他們公司的業務有關,要不要過來聊聊。”
“是嗎?他們做啥業務的?”
“最近不是海洋核污染傳得厲害嗎?他們有一批世界最先進的設備,當然,還有一些技術資料,你可別和別人提起,這些東西不能公開。”對方越說聲音越低越慢。
“他們是哪個公司?”
“德爾環境設備公司。”
宋曉梅一聽,頓時來了興趣,這個公司是業界有名的核電站安全防護設備公司,如果真能從他們那裡得到相關產品和技術,我國應對海洋核污染的設備水平將會得快速提升。
“行啊,志國,你們在哪裡?”
“在會所啊,你下午四點過來吧,我在門口等你。”
通話結束,宋曉梅來到宋曉軍辦公室,將情況給宋曉軍進行彙報,宋曉軍點著頭說道:“曉梅,這些設備對提高我國核污染處理能力應該有很大的幫助,但在技術引進上一定要注意,歐洲對我國高技術出口是有很多限制的,分級很細,你得好好研究一下,不能憑熱情。”
“我知道,哥,我先和他們談談,把情況摸清了再說。”
“行,先這樣吧。”宋曉軍對宋曉梅很滿意。
下午四點,公司司機將宋曉梅送到騰達商務會所,胡志國站在門口迎接她,兩人邊向一間臨湖的房間走去,胡志國邊問宋曉梅的工作情況。
走進房間,宋曉梅才發現,這個房間很大,在進門處有一個休息廳,休息廳內是一個小會議室,兩人悄悄來到會議室的靠牆的椅子坐下,裡面的一名歐洲血統的人對他們微微點了點頭。
坐在一張長條形會議桌兩旁的,一邊是四個中國人組成的團隊,另外一邊是一名類似翻譯的中國人和三名外國人組成的團隊,在桌子上位正中,對胡志國點頭的外國人正在對一份合同投影進行解釋和說明。
此時,那人用生硬的中國話和英文分別問坐在會議桌兩旁的人:“大家對合同還有異議嗎?”
所有人都搖搖頭,停了一會,一名中國人說道:“漢克先生,設備的首次付費比例能否下調一些,你要知道,產品進入國境前,這百分之三十的風險可全部在我們頭上。”
“李先生,比例是公司統一規定的,你同時要這樣想,我沒交付到你手上,我可是百分之七十的風險啊。”其他幾個人跟著笑了。
姓李的中國人小聲和兩旁的人討論了一下,說道:“行,我們現在就可以簽訂合同。”
合同很快簽訂,此時從屋外走進來一名五十多歲的人,宋曉梅一看,是電視臺城市頻道經濟專題節目的一名評論員,宋曉梅偶爾看一看晚上的電視節目時看到過,他笑嘻嘻地走過來,分別和胡志國及簽訂合同的人打招呼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