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弟子拾起木棍,紛紛在土地上書寫起來。陸續(xù)寫完後,四人互相看看各自所寫的內(nèi)容,不禁對望一眼。
武吉掃視地面,發(fā)現(xiàn)四人寫的都是同樣的兩個字:
修仙。
毫無懸念的答案,這是每個來崑崙求道的人共同的目的。不過,雖然寫的都是同樣的兩個字,但四人寫字時的想法,卻不盡相同。
武吉的目光在四人身上掃過,問道:“說說吧,你們爲什麼要修仙?”
“這還用問?”虢翰覺得這個問題很可笑,激動地站起來說道:“神族?哼!龍族?切!鬼族?呸!等我修煉成仙,這些都是浮雲(yún)!玄清九境,無上狂力!且看本少爺如何大殺四方!活著就要殺出一個逍遙世界!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quán)!地若叛我,我便滅地!天若惹我,我就破天!哈哈哈哈!顫抖吧!蒼天!”
虢翰手指蒼穹,仰天吶喊,越說越興奮,其餘三位弟子越看越覺得好笑。
然而,武吉沒有笑,淡淡地說:“翰兒,你的想法與我年輕時很像。”
虢翰傲然俯視其餘三人一眼,得意地坐回地上。
武吉繼續(xù)問道:“凌兒,你爲何要修仙?”
姜凌答道:“我想先治好先天頑疾,然後闖蕩江湖,斬妖除魔,救黎民於水火,劫……”
語聲戛然而止,姜凌低頭不再繼續(xù)說話。
蘇季微微一笑,知道她想說“劫富濟貧”,可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武吉遙望遠處的山巒,思緒起伏,緩緩說道:“記得當年的白狼和你一樣說過類似的話。”
姜凌擡起頭,望著陷入回憶的武吉,眨了眨眼。
“師父!”牛竹迫不及待地問:“我可以說了嗎?”
武吉回過神,笑著點了點頭。
牛竹挺胸說道:“等我學(xué)會飛,第一件事是就是要飛回家裡,帶著大奔在天上飛二十圈!”
姜凌好奇地問:“大奔……是你什麼人?”
“大奔不是人,它是我養(yǎng)的一頭牛,從小和我一起長大。”牛竹露出一副“懷念故牛”的表情,“小時候,村裡的孩子都不和我玩,我就跟大奔說話。如果我變成可以飛來飛去的神仙,我一定要遊遍山川大河,順便採世上最好的草料來喂大奔。我每天騎著大奔,唱著山歌,在翠綠的竹林裡自由自在地走來逛去,多快活!”
“哼!沒出息。”虢翰一臉不屑地扭過頭去。
姜凌瞥了牛竹一眼:“你怎麼想的都是牛和你自己的事呀?”
武吉笑道:“凌兒,如果每個人都能管好自己,這世道就太平了。阿牛心神寧靜,與世無爭,很是難得。凡人想活得長壽,便要返樸歸真,順應(yīng)自然。修士想長生不滅,便要追求道法自然,方能無所不容,無所不能。”
蘇季低頭沉思,想起曾在造化玉牒上讀到過七種聞所未聞的流派思想,其中蘊含著深奧的大智慧。他當時還不能完全理解,現(xiàn)在回想那七種思想中有關(guān)“道家”的思想,主張的清靜無爲,崇尚自然,這種觀念和牛竹剛纔主張的生活方式不謀而合。
此時,旁邊三位弟子的目光都聚集在蘇季身上。
望向低頭沉思的蘇季,武吉問道:“你呢?”
蘇季停頓了一下,答道:“弟子不求毀天滅地,也不求斬妖除魔,只想保護身邊重要的人,挽救身邊重要的人。”
武吉微微皺眉,“你想做的事看似容易,實則很難。”
“弟子明白。”蘇季直視武吉的雙眼,“一個人就算修煉到玄清九境,也同樣無法左右身邊人的生死,否則師父之前的兩個徒弟就不會死。”
其餘三位弟子不由得面露驚色,蘇季的這一句顯然話裡帶刺。
武吉臉色一沉,“所以,你偏偏要做爲師做不到的事?”
“是的。其實弟子這次來崑崙,是想求白狼王內(nèi)丹來救一個孩子。”
姜凌震驚萬分,想不到他居然主動說出來這裡的目的!
虢翰眼珠子一轉(zhuǎn),恍然道:“哦……我懂了。你是來偷東西的!”
牛竹驚愕道:“三師弟,你……”
武吉問道:“我爲什麼要給你?”
蘇季答道:“青黎蠱惑君心,白狼王入宮除害,爲救百姓於水火,卻枉送性命。仙道貴生,死卻非終結(jié)。若死者肯用內(nèi)丹挽救生者,不僅沒有白白犧牲,而且功德無量!”
武吉沒有迴應(yīng)。
其餘三位弟子互望一眼,表情各異,誰都沒有說話。
一陣沉默片刻後,武吉依舊沒有表態(tài),只是輕輕揮了揮手。
少頃,遠處浮現(xiàn)出一棟霧靄繚繞的閣樓,如海市蜃樓般飄來,緩?fù)T趲熗轿迦松砼浴?
蘇季和姜凌定睛一看,只見那正是昨天看到會移動的煉丹房。
隨著咯吱一聲響,古色古香的硃紅大門徐徐開啓,一股濃重的靈氣撲面而來。
“隨我來。”
武吉沒做過多的解釋,只是引領(lǐng)四位弟子走進煉丹房,然後將大門緊緊關(guān)閉。
姜凌回頭望了一眼緊閉的大門,不禁皺起眉頭,已然看出這門上附有禁制,想必?zé)o法從這裡脫身。
蘇季環(huán)顧四周,只見這煉丹房從外面看不算大,裡面卻寬敞得驚人,交錯複雜的迴廊猶如迷宮。
武吉自顧自地朝前走,眼看就要消失在迴廊的盡頭。
“塊走啊!”牛竹快步跑去,其餘三位弟子對視了一眼,微微點頭,紛紛跟上武吉的腳步。
跟著武吉走過迷宮般的迴廊,蘇季嗅到一種濃厚的味道,似乎是藥材的味道,而且數(shù)量應(yīng)該不少,若是所料不出差錯的話,周圍應(yīng)該都是儲存丹藥的地方。
武吉來到迴廊的中心。
弟子們的腳步逐漸緩了下來,面前是一個房間,頂懸一塊匾額,上書兩個大字:
玉清丹冢。
姜凌心頭一動,“丹冢”顧名思義,這裡是儲藏死去修士內(nèi)丹的地方。
“進來吧。”
武吉招呼一聲,率先走進丹冢。
姜凌跟進去的瞬間,臉色陡然一變,只見一位十幾歲的白衣小道士,一動不動地站在裡面。
蘇季一眼認出那的白衣小道士就是傳說蓮花善人的弟子,那天求內(nèi)丹,跪死在山門口的孩子!
“你……你沒死?”姜凌喃喃地說,驚懼的表情彷彿見到了鬼,
白衣小道士面目表情,如木偶般紋絲不動地站在裡面,眼睛也沒眨一下。
武吉解釋道:“乾元山金光洞門下師徒,不久前死於截教徒之手。它是蓮花散人生前送我的蓮藕人,是按照他徒弟生前的相貌製成。”
蘇季恍然大悟,原來武吉用這蓮藕人在山門前裝死,是爲防止很多人來索取內(nèi)丹。
姜凌環(huán)顧四周,只見周圍遍佈大大小小的木架,每個木架上都放滿丹盒,有的隱隱發(fā)光,有的落滿灰塵。
蘇季的目光在周圍那些木架上掃了掃,想必這些或明或暗的丹藥就是內(nèi)丹。
武吉左手五指微動。白衣小道士也跟著動了起來,從木架上取下一個丹盒,當著四位弟子的面緩緩打開……
四位弟子目不轉(zhuǎn)睛地盯看著,只見丹盒裡放著一顆隱隱發(fā)光的丹藥,交錯的白色丹紋依稀可見。
姜凌曉得從內(nèi)丹光芒判斷內(nèi)丹主人死去的時間,光芒越暗,說明內(nèi)丹主人死去的時間越長。從散發(fā)的光芒來看,她覺得這顆內(nèi)丹的主人應(yīng)該是不久前去世的。
蘇季心跳加速,已然猜到那丹藥是什麼,只是不確定武吉給自己看這個,究竟是什麼意思?
“這難道是……”
武吉望向蘇季,“沒錯,這就是白狼王內(nèi)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