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節(jié) 殺人不見血

有些窘迫,慌忙看了看四周,同時往回抽手,“好啦把年紀了還老是這樣不正經,要是被什麼人看到了多難爲情呀。”

多爾袞鬆了手,故意板起臉來,作悻悻之色,“看來你是不喜歡我這樣了?”

“不是不喜歡,而是地方不對呀。再說了,現(xiàn)在是光天化日,聖人有云,不可白日宣淫,你我乃一國之父母,怎能不做個表率?”

他也見好就收,“唉,算了,論口才我怎麼及得上你?既然辯不過,只好從命啦。“說著,撐著椅子扶手想要坐起來,不過他的動作明顯有些吃力,我趕忙伸手扶了一把,這才坐穩(wěn)。

見他手扶後腰,我估計著是躺了這麼久沒有更換姿勢所以麻木了,於是轉到背後,替他輕輕地揉捏著肩膀和後背。他推卻道:“不用了,熙貞,這都是奴才乾的活,你就不要勞煩了。”

見他頗爲疲憊的模樣,我忍不住地,有些心疼,“不是我說你,都四十歲的人了,怎麼連照顧自己都不會?總是叫人操心。這裡這麼冷,你也敢睡覺,若是著了風寒,又要半個月不舒坦。走幾步路回去躺下來睡覺就那麼難?”

多爾袞嘆了口氣,自嘲道:“唉,沒辦法,現(xiàn)在比不得二十幾歲的時候了,那時候整天生龍活虎的,精神氣那是別提了。可現(xiàn)在,老是覺得精神不濟,稍微動動心思就容易累,剛纔聽著聽著。就不知不覺地睡著了……”說到這裡時,大概是覺察到我的擔憂,於是他很快轉移了話題,“對了,是不是又有新地摺子送來,有什麼緊要的事情,你念給我聽聽。”

我到桌前取過幾份奏摺,翻了翻。說道:“倒是有份要緊的。是刑部送來的。”

“哦?又有誰被人舉發(fā)了?”

“是靖南王耿仲明。前些日子有人密報刑部,說他的部下隱匿逃人,刑部派人去南方走訪查證,已有結果了。”

多爾袞的眼睛裡,閃過一絲異色,卻只淡淡地說道:“你念唸吧。”

我展開摺子,迅速地讀了一遍:“……查靖南王耿仲明所屬旗鼓劉養(yǎng)正、牛錄章京魏國賢隱匿滿洲鞍匠四人。已搜獲其二。魏國賢將二鞍匠隱匿在家,及搜查人到,攔阻不容入門,隨縱二鞍匠脫逃。再審所獲二人,雲:‘不止我等,其放馬之處滿洲家人隱匿者尚多。’因遣人前往搜查。劉養(yǎng)正預先知覺,密遣人至放馬處通知梅勒章京陳紹宗、牛錄章京張起鳳,將所匿逃人盡行驅放。及搜查人到。止獲九人。餘俱未獲……”

讀罷,我收起摺子,看了看多爾袞的臉色。果然,已然陰沉下來。

等了一會兒,見他沒有說話,我問道:“皇上打算如何處置此事?”

在順治元年的時候,多爾袞曾經強化了原本就有地【逃人法】,規(guī)定“有隱匿逃人者斬,其鄰佑及十家長、百家長不行舉首,地方官不能覺察者,俱爲連坐”。所謂連坐,就是凡是牽涉案中地都一體治罪。逃人被抓自然是個死,而隱匿逃人者,也難逃一死。三年前,多爾袞聽說有些地方逃人現(xiàn)象依舊難以遏制,於是再行申飭,“自此諭頒發(fā)之日爲始,凡章奏中再有干涉逃人者,定置重罪,決不輕恕。”

“你覺得這件事,我該如何處置?”他反問道。

“刑部諸臣已按照朝廷律令,給涉案人員全部論了死罪……不過,收留逃人地是陳紹宗等人,他們自然難逃嚴懲,可靖南王……”我沉吟著,雖說耿仲明不久之前在廣州大肆屠城,是個地地道道的屠夫,我當然樂意看到他倒黴。只不過我希望多爾袞能夠以他濫殺無辜來治罪,而不是這個激化民族矛盾的【逃人法】。“靖南王未必就知曉,甚至縱容。若本不知情,應該以玩忽職守治罪吧。”

“你呀,想得還是不夠全面。若訊問之時他只推說不知情,就可以逃脫懲處,那麼以後豈不是人人競起效尤?”多爾袞冷笑一聲,眼神陰得可怕,“我大清立國入關,成就基業(yè),全仗法令嚴峻,軍士莫敢退縮,大臣莫敢違律。凡涉及逃人、發(fā)、易服、投充這幾項法令的,不論是庶民還是大臣,就算是王爺,也要一體治罪,他耿仲明就能破這個例子?再說了,關於他窩藏逃人的傳說,我早已有所耳聞,只不過一直沒有實據(jù)而已。崇德六年時候,就有被砍了腦袋的逃人們,他給收葬祭奠,因爲這事而罰了銀子。陳紹宗等人本來就是隨他多年的部將,當年跟他一起攜著紅衣大炮來歸先皇,這麼多年地交情,他們做了些什麼,耿仲明會不知道?我看,根本就是他在默許。現(xiàn)在既然刑部已然查實,那麼只能秉公處理了。”

我也有些疑惑,從耿仲明屢屢收留逃人,甚至給被殺逃人收葬的做法上看來,顯然他是很同情那些被滿洲貴族們奴役的漢人的。可他另一方面又習慣濫殺無辜,這又是怎麼回事?哦,明白了,這還不是爲了虛報戰(zhàn)功?雖然說逃人法很是嚴厲,不能破例,可若多爾袞想保什麼人,還是隨便都能保得下的。既然多爾這樣表態(tài),那麼就說明,他已經有殺耿仲明的心思了。究其原因,一是忌恨耿同情漢人,疑心他不肯忠心爲朝廷效力;而是看不慣這種虛報戰(zhàn)功,欺瞞朝廷的伎倆。

不過,饒是如此,我仍然覺得以窩藏幾個逃人的罪名殺一個戰(zhàn)功赫赫地王公,有些小題大做地意思。耿仲明一旦因此被殺,那麼豈不是寒了吳三桂、孔有德等漢人王公的心?“雖是如此,可靖南王剛剛立下大功,禮部剛剛議定的封賞還沒有頒佈下去。就要治他死罪,未免……”

我地這個理由倒也還算有效,多爾袞開始沉吟了。過了一會兒,起身在廊下踱步,幾個來回之後,停住了腳步。“這樣吧,你現(xiàn)在替我擬旨。”

“嗯。”我坐在桌子前,迅速地調和好硃砂。蘸滿。鋪開紙張。等待他的口述。

他負手站立在廊檐下,仰頭凝望著枝頭上含苞待放的臘梅蓓蕾。陽光下,梅枝映著素雪,明媚而妍麗。不管那兵禍所及之處何等血

管那被奴役的漢人們遭遇何等殘酷,卻絲毫不會影響辰美景,這裡的和光霽色。

“刑部奏議。已付王等知之。前聞滿洲家人多爲王等收招而去,朕已令王等自查。今查陳紹宗等隱匿逃人,欺瞞朝廷,雖有航海來歸之功,似此隱匿逃人,悖逆殊甚,是犯不赦之條矣。原遣王等南征,以爲歸順有功。腹心可寄。必然利益國家。乃反掠滿洲家人,實出意外。朝廷及各王府並滿洲家人多被招誘,其事甚確。諭到之日。王等即親身嚴察,將所匿逃人盡行查出,交與差去官員,仍撥兵護送。如此,庶見王等爲國之誠。若漫不查送,則此隱匿之事,顯系王等知情矣。特諭。”

我按照他的吩咐筆錄完畢,然後重新複述了一遍。他這才滿意地點點頭,自言自語道:“這樣處置最是合理。”

我突然明白他的心思了。禁不住地,打了個寒戰(zhàn),帝王權術,還真是殺人不見血地——這份諭旨裡,語氣極其嚴厲,直接就質問耿仲明地“悖逆”之罪,卻並沒有說如何懲治,卻能達到一種暗示地效果。若耿仲明心存僥倖,必然是家族覆滅的嚴重結果;若他自己心裡有數(shù),在朝廷尚未正式處置他之前能夠自我了斷,就可以保住家族榮祿,子孫富貴。這種軟刀子殺人的辦法,雖然類似於希特勒殺隆美爾,卻要高明許多。

多爾袞回過頭來時,大概是見我臉色變了,於是頗爲明瞭地笑了笑:“你擔心個什麼。耿仲明若是識相,保住了朝廷的體面,我自會保他身後英名,還會讓他的兒子耿繼茂襲爵,繼承他的王位,繼續(xù)統(tǒng)帥他的軍隊地。這樣一來,誰也沒有話說。”

我心下悚然,不過表面上不得不裝作鎮(zhèn)定,附和道:“皇上所言極是,如此安排甚爲合理。”

多爾袞用洞悉一切的目光打量著我,笑道:“看起來,你還有話想說,不必忌諱,但言無妨。”

我猶猶豫豫地,將心裡面隱藏了很久的疑慮說了出來:“皇上,我覺得這逃人的事情,近幾年已然有愈演愈烈之勢了,光靠殺人連坐,似乎效用不如從前了。”

“這倒也是,那麼你有什麼辦法,能夠遏制住阿哈出逃?”他對這個問題果然很感興趣。這可是關係到他們滿洲貴族們的切身利益問題,萬萬馬虎不得。

我答道:“阿哈們之所以要冒著殺頭的危險逃走,究其原因,還不是日子實在過不下去,甚至活著比死還難受?我聽說每年上報的阿哈被殺,被打死,自殺,逃亡的人數(shù)有上萬之多,可見莊園刑罰之嚴酷,待遇之苛刻,欺壓之厲害。若各個主子們肯稍微仁慈些,對他們寬厚些,每天給吃飽飯,幹活不超過六個時辰,少抽幾下鞭子,每年年尾地時候給他們留點存糧,他們又怎麼會逃亡甚至自殺?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主子們吃地糧食也是阿哈們種的,吃的牛羊也是阿哈們養(yǎng)地,如果絲毫不知吝惜勞力,只一味壓迫榨取,那和殺雞取卵有什麼區(qū)別?到時候阿哈們死的死,跑的跑,主子們也就窮了。爲了生財,就必須要再去掠來漢人勞力,或者逼迫更多的小民來投充,這樣下去,滿漢關係只會越來越惡化,越來越緊張。

當年太祖皇帝在日,有不少滿人被漢人偷襲,井水裡面被投毒,不就是這個緣故嗎?皇上雖然將京城的漢人通通遷到外城,嚴格分開滿漢聚集之地,然而滿人總不能一輩子都在內城待著不出去吧?要是矛盾激化了,遲早會生出變亂的,這可是眉睫之患呀!

皇上在入關之初,魄力甚大,一道詔令就廢除了明朝積弊甚重的三餉;凡是大軍所經之處,所有稅賦免除三年;不論幾代爲工匠雜役者,一概去除匠籍;令大軍勿濫殺無辜,令滿臣不得欺壓侮辱漢臣……當時國內形勢一片大好,各地州府紛紛開門歸順,我軍節(jié)節(jié)勝利,若當時的形勢能夠一直延續(xù)下來,那麼時至今日,又何愁天下不定,九州不平?”

多爾袞默默地聽著,漸漸地,眉頭皺了起來,臉色也陰沉下來。我以爲他不高興了,於是也就適時地閉上嘴巴,不再繼續(xù)了。

說實話,我這確實有點犯顏直諫的意思。當年努爾哈赤就是因爲壓迫漢人們太厲害,弄得遼東漢人紛紛反抗,以至於滿人們都不敢單獨出門,免得被人偷襲丟了性命。若不是皇太極看清了這個弊端,一上位之後就大刀闊斧地改革,減輕了對漢人的壓迫,那麼有沒有現(xiàn)在的清朝也是未知之數(shù)。

多爾袞若是當年肯聽我的建議,制止大軍濫殺無辜,不搞剃髮投充這類苛政,那麼現(xiàn)在清朝入關十年,天下已經差不多可以平定了,何至於像現(xiàn)在一樣,仍然遍地烽火,處處哀鴻?可惜這些話,他根本聽不進去,固執(zhí)得像頭牛。因爲反對發(fā)易服,已經有好幾個官員被殺了;眼下又因爲窩藏逃人,連耿仲明這樣的王爺也不能倖免於難。

我真不明白,難道民族之間的包容,和解就那麼困難嗎?我當然不敢奢求他對漢人能夠像對待滿人一樣仁慈厚道,但是哪怕他把對蒙古、朝鮮那樣親善的態(tài)度拿出一半對待漢人,這天下也就平定了。其實,漢人的百姓們比起滿人們,要溫和善良,老實忠厚得多,只要給他們口飯吃,他們就不會造反,又何必要像防洪水猛獸一樣地防著他們呢?說來說去,還不是對本民族沒信心,生怕區(qū)區(qū)四十萬滿人會被一萬萬漢人給融合了,甚至趕出關外?

我想,這個道理,很多人都心裡清楚,然而滿臣爲了自己的利益,當然不會進言;而漢臣們畏懼嚴令,生怕丟了腦袋,自然也不敢進諫。至於多爾袞,他究竟是怎麼個想法,究竟是固執(zhí)己見呢,還是投鼠忌器呢,我也搞不明白。不過,這些話也就我敢說,而且就算觸怒了多爾袞也沒有什麼大事,若連我都緘默了,那麼這天底下就再也沒有人敢說話了,可謂悲哀。

第51節(jié) 避風港灣第16節(jié) 虎丹羹第16節(jié) 詭譎的禍事第11節(jié) 肥美羔羊第9節(jié) 廬山真面目第59節(jié) 心急如焚第88節(jié) 替身夫人第52節(jié) 迷情紛亂第88節(jié) 恨生瑜亮第31節(jié) 步兵統(tǒng)領第12節(jié) 緊鑼密鼓第136節(jié) 一朝春盡第1節(jié) 失敗的開頭第16節(jié) 五味俱全第15節(jié) 誰是真兇第135節(jié) 流血衝突第24節(jié) 似血燭淚第51節(jié) 求神拜佛第50節(jié) 釜底抽薪第149節(jié) 開襠褲兄弟第85節(jié) 相思休問第126節(jié) 佛前許願第86節(jié) 血的代價第110節(jié) 請君入甕第62節(jié) 梟雄際會第124節(jié) 春夢不多時第5節(jié) 遊園驚豔第12節(jié) 新任旗主第23節(jié) 夾棍拶指第11節(jié) 暴風驟雨第113節(jié) 狼狽收場第10節(jié) 南明敕書第25節(jié) 朋黨密議第86節(jié) 血的代價第18節(jié) 情感抉擇第70節(jié) 百年之憂第38節(jié) 第三個難題第83節(jié) 薄倖良人第23節(jié) 夾棍拶指第11節(jié) 終身大事第115節(jié) 猝發(fā)事故第25節(jié) 朋黨密議第37節(jié) 漢奸之路第165節(jié) 如此翁婿第61節(jié) 螢火流光第44節(jié) 萬人之上第146節(jié) 圓滿方案第105節(jié) 雛鷹東南飛第1節(jié) 難解疑團第11節(jié) 危牆之下第17節(jié) 一鳴驚人第11節(jié) 無奈的卑鄙第3節(jié) 天降橫禍第80節(jié) 鐵血柔情第19節(jié) 毒計出爐第107節(jié) 如夢初醒第77節(jié) 相顧尷尬第86節(jié) 血的代價第119節(jié) 歲歲常相見第57節(jié) 羅敷有夫第9節(jié) 林暗草驚風第36節(jié) 短兵相接第17節(jié) 宴後驚變第10節(jié) 漂流歷險記第10節(jié) 自相矛盾第2節(jié) 庭院會審第110節(jié) 請君入甕第77節(jié) 聰明人的辦法第6節(jié) 鳳凰樓前第13節(jié) 艱難對峙第5節(jié) 雄姿英發(fā)第102節(jié) 指天爲誓第40節(jié) 臭氣相投第50節(jié) 釜底抽薪第45節(jié) 兇險病癥第98節(jié) 皇室添丁第25節(jié) 朋黨密議第47節(jié) 牽腸掛肚第60節(jié) 渾沌朝陽第143節(jié) 兩全之策第51節(jié) 求神拜佛第24節(jié) 臨機應變第29節(jié) 舊愛新婚第22節(jié) 修成正果第19節(jié) 蹊蹺的失誤第34節(jié) 箭拔弩張第2節(jié) 聲東擊西第129節(jié) 紅白臉譜第17節(jié) 生死相依第74節(jié) 情何以堪第95節(jié) 諱疾忌醫(yī)第44節(jié) 萬人之上第10節(jié) 借酒澆愁第6節(jié) 鳳凰樓前第5節(jié) 石破天驚第50節(jié) 釜底抽薪第129節(jié) 同榻抵足本書的人物關係脈絡及簡介第9節(jié) 詩和劍舞第18節(jié) 情感抉擇
第51節(jié) 避風港灣第16節(jié) 虎丹羹第16節(jié) 詭譎的禍事第11節(jié) 肥美羔羊第9節(jié) 廬山真面目第59節(jié) 心急如焚第88節(jié) 替身夫人第52節(jié) 迷情紛亂第88節(jié) 恨生瑜亮第31節(jié) 步兵統(tǒng)領第12節(jié) 緊鑼密鼓第136節(jié) 一朝春盡第1節(jié) 失敗的開頭第16節(jié) 五味俱全第15節(jié) 誰是真兇第135節(jié) 流血衝突第24節(jié) 似血燭淚第51節(jié) 求神拜佛第50節(jié) 釜底抽薪第149節(jié) 開襠褲兄弟第85節(jié) 相思休問第126節(jié) 佛前許願第86節(jié) 血的代價第110節(jié) 請君入甕第62節(jié) 梟雄際會第124節(jié) 春夢不多時第5節(jié) 遊園驚豔第12節(jié) 新任旗主第23節(jié) 夾棍拶指第11節(jié) 暴風驟雨第113節(jié) 狼狽收場第10節(jié) 南明敕書第25節(jié) 朋黨密議第86節(jié) 血的代價第18節(jié) 情感抉擇第70節(jié) 百年之憂第38節(jié) 第三個難題第83節(jié) 薄倖良人第23節(jié) 夾棍拶指第11節(jié) 終身大事第115節(jié) 猝發(fā)事故第25節(jié) 朋黨密議第37節(jié) 漢奸之路第165節(jié) 如此翁婿第61節(jié) 螢火流光第44節(jié) 萬人之上第146節(jié) 圓滿方案第105節(jié) 雛鷹東南飛第1節(jié) 難解疑團第11節(jié) 危牆之下第17節(jié) 一鳴驚人第11節(jié) 無奈的卑鄙第3節(jié) 天降橫禍第80節(jié) 鐵血柔情第19節(jié) 毒計出爐第107節(jié) 如夢初醒第77節(jié) 相顧尷尬第86節(jié) 血的代價第119節(jié) 歲歲常相見第57節(jié) 羅敷有夫第9節(jié) 林暗草驚風第36節(jié) 短兵相接第17節(jié) 宴後驚變第10節(jié) 漂流歷險記第10節(jié) 自相矛盾第2節(jié) 庭院會審第110節(jié) 請君入甕第77節(jié) 聰明人的辦法第6節(jié) 鳳凰樓前第13節(jié) 艱難對峙第5節(jié) 雄姿英發(fā)第102節(jié) 指天爲誓第40節(jié) 臭氣相投第50節(jié) 釜底抽薪第45節(jié) 兇險病癥第98節(jié) 皇室添丁第25節(jié) 朋黨密議第47節(jié) 牽腸掛肚第60節(jié) 渾沌朝陽第143節(jié) 兩全之策第51節(jié) 求神拜佛第24節(jié) 臨機應變第29節(jié) 舊愛新婚第22節(jié) 修成正果第19節(jié) 蹊蹺的失誤第34節(jié) 箭拔弩張第2節(jié) 聲東擊西第129節(jié) 紅白臉譜第17節(jié) 生死相依第74節(jié) 情何以堪第95節(jié) 諱疾忌醫(yī)第44節(jié) 萬人之上第10節(jié) 借酒澆愁第6節(jié) 鳳凰樓前第5節(jié) 石破天驚第50節(jié) 釜底抽薪第129節(jié) 同榻抵足本書的人物關係脈絡及簡介第9節(jié) 詩和劍舞第18節(jié) 情感抉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雄县| 三台县| 珠海市| 大渡口区| 灵武市| 大冶市| 金山区| 定边县| 砀山县| 南皮县| 凤山县| 枝江市| 临夏县| 宁乡县| 隆德县| 邢台县| 新沂市| 屯门区| 泰顺县| 内黄县| 台前县| 思南县| 东莞市| 上思县| 西宁市| 乌兰浩特市| 金塔县| 廊坊市| 多伦县| 阜南县| 聊城市| 翁源县| 崇仁县| 滦南县| 彩票| 三河市| 尼勒克县| 绥棱县| 岳阳县| 新干县| 崇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