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章 立夏

自從安寧寺一行回來之後,寧安縣九品主簿家裡的氣氛就變了。原來全家人的焦點在長女麗姐兒身上,現在焦點變成了還有五個月就臨盆的林氏身上。

林氏依舊淡然,只是臉上總掛著微笑,那微笑很是耀眼,麗姐兒知道那是母性的光輝,和林氏看著自己時的微笑是一樣的。

趙嬤嬤每天閒下來的時候都雙手合十對著天唸唸有詞,不是祈禱林氏母子平安,就是祈禱林氏順利生產。麗姐兒是天天纏著林氏多散步,多運動。除了這個,她也不知道還能爲林氏做什麼。徐熹每天下衙就直接回家,原來在外面多少還有一些應酬,現在是全部都推掉了,老婆孩子最重要。

麗姐兒從安寧寺回來之後,也開始了啓蒙教育。因爲是女孩,又大病初癒,徐熹也僅僅是每天用半個時辰在上房裡當著林氏的面給麗姐兒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什麼的。徐熹從來沒考察過麗姐兒學的怎麼樣,林氏也不在意。林氏在意的只是一天十二個時辰,麗姐兒都得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麗姐兒在功課上也沒有展現什麼超人的才能,爹爹在念,她也就跟著看看。只是將不認識的繁體字用同音字標示上,以免忘記。

後來爹爹的心思慢慢的都轉移到林氏的大肚子上了,麗姐兒也體貼的說自己更喜歡照著帖子練字。徐熹對麗姐兒又是一番愧疚抱歉,覺得女兒太乖,這也不好。麗姐兒只好對徐熹說自己想先練好字,在繼續學習深奧的知識,路要一步步走,飯要一口口吃。徐熹聽了女兒的話,嚇了一跳,問這話是誰說的。麗姐兒天真爛漫的回答,是趙嬤嬤。麗姐兒一點都不害怕徐熹去問,因爲趙嬤嬤確實對自己說過這話。

徐熹認爲麗姐兒說的也對,就不勉強,反而因爲麗姐兒有一種自學意識而興高采烈。這一興奮,徐熹就把歐陽詢的《張翰帖》送給了麗姐兒。麗姐兒驚悚了,這不是什麼拓本,而是真跡啊!蜀州望族徐家,就這麼有家底嗎?也沒見家裡吃得有多好,住得有多好,僕人也沒有多少。自己不過一個四歲女童,想要練字,字帖就是名家真跡,將來要請狀元來掌閨學嗎?

其實,麗姐兒錯了,她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不懂得嫡長女對一個顯赫而清貴的世家意味著什麼。在家中,嫡長女的地位和嫡長子是一樣的,都身負著給弟妹作表率的作用。更何況,她是徐熹和林氏在仕途不順與家族危機中,最危難的時候誕生的,這對一雙剛剛新婚又經歷了磨難的小夫妻來說,是快樂,也是希望。

要不是因爲徐熹在這個貧瘠的小縣城中當官以示低調,徐熹和林氏早就命人造繡樓了。當然,這些麗姐兒不知道,她知道得只是徐熹和林氏願意在風雅上花銀錢。比如面前丹桂剛剛送來的文房四寶,這些都是老坑翡翠的啊,爹孃就不怕她把這些弄壞了,給自己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自從麗姐兒開始以練字代替啓蒙,林氏就更緊緊地盯著女兒。只要看出來女兒有一絲倦意,就馬上讓女兒停止,休息。這些在麗姐兒看來,心裡都更加堅定的要好好活一世。這麼好的父母,自己說什麼也不應該辜負。

轉眼,立夏就要到了,趙嬤嬤和丹桂開始挑雞蛋,要煮立夏蛋用。鄰里之間也開始串門子,討要茶葉和米。依照習俗,要討夠七份纔好。立夏前一晚,用七家茶葉加上花椒大料胡桃殼煮雞蛋,煮出來的雞蛋染上了茶色,微微帶著鹹味。立夏一早,用紅糖和各色豆子熬煮討要來的七份米,一家子就將“七家粥”和立夏蛋作爲早飯。據說,在立夏這天吃了蛋,熱天就不會中暑。

中午,廚娘還送來了用赤豆、黃豆、青豆、黑豆、綠豆等拌合白粳米煮成的“五色飯”,據說在立夏吃了五色飯會身體健康。吃罷中飯,大家都去稱重,據說可以清靜安樂,福壽雙全。

麗姐兒身體好了,吃得多了,體重自然也就重了,這讓徐熹和林氏都高興不已。麗姐兒也很高興,剛剛過來的時候,自己的身體一吹風都能倒,現在就好多了。

好日子沒過幾天,林氏不舒服了。這可嚇壞了一大家子人,徐熹,麗姐兒尤其著急。雖然請了郎中,郎中只說是中暑,對孕婦和孩子都沒有什麼損害,可是徐熹依舊擔心。這不,一大早就獨自一人騎馬趕往安寧寺,去尋了悟大師。

麗姐兒一直守在林氏的牀邊,侍疾。其實麗姐兒人小,也做不了什麼,只是靜靜地看著林氏,希望林氏趕快好起來。心裡,向上天祈禱,林氏一定要平安生產。看著林氏,麗姐兒想起了前世的自己。

原來的名字,叫麗茗,徐麗茗,與現在的名字還是很相像的。這其中有什麼聯繫,就不知道了。自小也算是嬌生慣養吧,雖然家境一般,不過父母也不錯,雖然不像徐熹和林氏這般,也算是好父母了。可是自己大學畢業的那天,父母來參加自己畢業典禮的路上,交通意外,去世了。這對從小到大還算順遂的徐麗茗來說,是個很大的打擊。真是狠心的父母,說拋下孩子就拋下了,連句話都沒留。徐麗茗只要一想到父母是因爲自己的畢業典禮而出交通意外的,就厭惡自己厭惡的喘不上氣來。最後,鬼使神差的從三十二層樓頂跳樓自殺了。沒有後悔,沒有害怕,沒有痛苦,只有解脫。

想著這些事情,淚流滿面的麗姐兒看著林氏,沙啞著聲音,喃喃道:“不要離開我,不要離開我。”

林氏醒了,看著哭成淚人兒的女兒,一陣心酸,強撐著起來,緊緊地摟著麗姐兒,哽咽道:“都是娘不好,惹得你哭了。以後娘再也不生病了,就守著你一個人,好不好?”林氏細聲細氣地哄著。

趙嬤嬤看了,忍不住心酸,對著林氏道:“少夫人,您可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身子,要不然小姐一個人可怎麼辦啊。”

林氏眼角溼了,對著麗姐兒說:“娘一定讓身子健健康康的,一定不讓麗姐兒再哭了,都是娘不好。”

林氏的自責在麗姐兒聽來是對女兒的承諾。麗姐兒心滿意足了,只要有父母親人陪在自己身旁,哪怕是地獄也是天堂。

------------------------------------------------------------------------------------------------------------

感謝藍點點和另一名我不知道名字的朋友收藏這部作品。我一定會繼續努力,

第50章 準備第11章 家僕第157章 打進第143章 離蜀第32章 尋子第285章 三年上第297章 線索第81章 勸慰第180章 家醜第211章 不祥第84章 蘑菇第21章 往事(上)第313章 中饋第207章 挑人第308章 回家第296章 求去第257章 辦法第174章 落定第321章 死胎第126章 盤算第199章 女匪第354章 才藝第156章 一網第94章 好運(中)第140章 遠途第9章 來人第321章 死胎第96章 錢財第334章 放人第123章 華髮第180章 家醜第4章 上巳節(上)第182章 燈節第176章 年節第266章 志向第347章 選秀第14章 生病第191章 春宴第328章 悲喜第14章 生病第120章 國色第80章 端午第369章 笄禮第293章 暑熱第160章 相看(下)第10章 生產第185章 出行第295章 告誡第332章 流言第328章 悲喜第271章 回家第166章 冬閒第159章 相看(上)第291章 壽筵第290章 南巡第35章 路途第348章 對策第211章 不祥第257章 辦法第58章 山中第42章 財產第131章 漁翁第71章 閒暇第9章 來人第145章 相見第330章 後續第85章 女紅 !第245章 融洽第137章 虛驚第26章 渚江第234章 廟會第168章 客人第267章 崔氏第3章 春雨(下)第107章 細作一百一十二章 鳧水第153章 聖旨第237章 名家第342章 請求第27章 行舟第132章 攻城第280章 真相第257章 辦法第309章 準備第129章 挑破第102章 滿月第67章 青黃第80章 端午第284章 杜家第42章 財產第323章 小五第76章 上山(中)第174章 落定第241章 管家第267章 崔氏第105章 受傷第104章 託夢第217章 紙條第290章 南巡第276章 過年
第50章 準備第11章 家僕第157章 打進第143章 離蜀第32章 尋子第285章 三年上第297章 線索第81章 勸慰第180章 家醜第211章 不祥第84章 蘑菇第21章 往事(上)第313章 中饋第207章 挑人第308章 回家第296章 求去第257章 辦法第174章 落定第321章 死胎第126章 盤算第199章 女匪第354章 才藝第156章 一網第94章 好運(中)第140章 遠途第9章 來人第321章 死胎第96章 錢財第334章 放人第123章 華髮第180章 家醜第4章 上巳節(上)第182章 燈節第176章 年節第266章 志向第347章 選秀第14章 生病第191章 春宴第328章 悲喜第14章 生病第120章 國色第80章 端午第369章 笄禮第293章 暑熱第160章 相看(下)第10章 生產第185章 出行第295章 告誡第332章 流言第328章 悲喜第271章 回家第166章 冬閒第159章 相看(上)第291章 壽筵第290章 南巡第35章 路途第348章 對策第211章 不祥第257章 辦法第58章 山中第42章 財產第131章 漁翁第71章 閒暇第9章 來人第145章 相見第330章 後續第85章 女紅 !第245章 融洽第137章 虛驚第26章 渚江第234章 廟會第168章 客人第267章 崔氏第3章 春雨(下)第107章 細作一百一十二章 鳧水第153章 聖旨第237章 名家第342章 請求第27章 行舟第132章 攻城第280章 真相第257章 辦法第309章 準備第129章 挑破第102章 滿月第67章 青黃第80章 端午第284章 杜家第42章 財產第323章 小五第76章 上山(中)第174章 落定第241章 管家第267章 崔氏第105章 受傷第104章 託夢第217章 紙條第290章 南巡第276章 過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郑州市| 句容市| 黔西县| 静海县| 河北区| 康平县| 穆棱市| 辽阳市| 牡丹江市| 视频| 临泽县| 阿图什市| 关岭| 台北县| 托里县| 龙胜| 祁连县| 涡阳县| 永济市| 德钦县| 鄯善县| 宝兴县| 绥滨县| 晋州市| 大理市| 九江市| 大方县| 新竹县| 秭归县| 离岛区| 昌平区| 大安市| 夏津县| 汉源县| 龙州县| 旺苍县| 军事| 梅河口市| 和平县| 廊坊市| 佳木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