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坎坷的離開筒子樓,小鈺覺得這一趟外出真不容易,趕緊走路回家。
傅書硯在家裡已經跟賀羽翔生了一陣悶氣了。
因爲這一週內,賀羽翔多次把他推給矮腳虎,他跟著矮腳虎,被迫結交了好多新朋友,那些新朋友都說要認他當‘大哥’。
傅書硯原本半推半就的答應了。
但今天來賀羽翔家裡了,他才知道,原來這一切都是賀羽翔做的。
太壞了。
這人簡直太壞了。
傅書硯很生氣!
他原本來粵省,是想跟小鈺好好玩的,結果一直跟別人玩耍。
沒有和小鈺成爲更好的朋友,也沒有成爲小鈺的哥哥,而且他很快就要回家了!
傅書硯鬱悶到爆炸。
賀羽翔在前院敲竹子,他最近在學怎麼做凳子。
竹凳難度不高。
就是繁瑣。
賀羽翔喊傅書硯:“來幫忙鋸竹子?!?
傅書硯氣鼓鼓的上來幫忙:“待會我要跟小鈺告狀,你這種人太壞了?!?
“力道大點?!?
賀羽翔提醒。
家裡人越來越多。
除了正廳的椅子,還有秋千,以及廊下的四張凳子,沒有其他可以坐的地方了。
賀羽翔想多做兩張凳子,那樣客人來了也能有地方坐。
“我們先鋸四根一尺長的當做凳腿,先試驗一下,看看能不能做出來一張凳子?!?
他學習做凳子的手藝,純靠看外公和一大爺的製作過程,步驟他是記住了,就看實操怎麼樣了。
傅書硯配合他抓著鋸子鋸竹子,感覺蠻神奇的,他竟然要和賀羽翔一起製作凳子。
賀羽翔:“別鋸歪了?!?
傅書硯不吭聲,學著他前推後拉。
竹屑紛紛揚揚落下。
先是鋸了凳腿,再是兩塊厚竹板,然後是四根竹條。
厚竹板是凳面,竹條是用來固定的。
鋸好之後,賀羽翔開始打磨。
傅書硯也跟著學。
賀羽翔看他動作麻利,雖然覺得這人腦子單純,但幹活還是能行的。
打磨好之後,賀羽翔拿著凳腿去竈臺邊烘烤,防止水分過多導致分裂。
傅書硯跟著賀羽翔,問道:“你家裡的東西都是自己做的嗎?”
“有些是,有些不是。”賀羽翔喜歡自己製作家裡的各類物品,他懷疑可能是跟著外公跟太長時間了,他外公喜歡做木工活,他小叔也喜歡做手工活,弄得他也喜歡做手工活。
賀羽翔把鐵釘塞到竈膛裡燒紅,又跟傅書硯說:“技多不壓身,而且做這些很省錢?!?
“你真厲害?!?
傅書硯崇拜道。
賀羽翔是他見過的同齡人裡,最像是大人的。
鐵釘燒紅後,賀羽翔用鉗子夾出來,滋啦一聲燙穿凳面竹板。
傅書硯發出驚歎聲,眼中異彩連連。
賀羽翔看他一驚一乍的,覺得大城市的孩子也挺單純。
兩人忙碌間,小鈺帶著楊一荷和毛毛回來了。
賀羽翔立即給小鈺安排上體力活。
楊一荷和毛毛也跟著幹。
正好坐凳子分爲五個部分,鋸竹段、打磨、打孔、組裝、加固。
五個小孩很快各司其職,在賀羽翔指揮下,開始製作凳子,賀羽翔除了負責加固以外,還包攬了跟火相關的任務,避免他們不小心燙傷。 小孩們吭哧吭哧幹活,一天下來,每人獲得一張小凳子。
傅安華來找兒子回家時,看兒子抱著屬於他的凳子,臉頰紅撲撲的,問道:“你怎麼拿人家的凳子?”
“這是我們五個人一起做的,一人一張凳子?!备禃庲湴恋母职址治?。
傅安華驚訝,“誰教你們的?”
“賀羽翔?!?
“真不錯。”
傅安華揉了揉兒子腦袋。
連毛毛回家拿著凳子給爸爸媽媽看時,兩夫妻都震驚兒子有這能力。
毛建國瞬間開始回憶往昔:“想當初,我在老家的時候,也早早就開始鋸竹子鋸木頭了,我們那時候日子苦得很,家裡每一樣傢俱,每一種吃的,都是自己折騰出來的,毛毛,你現在會做凳子了,也算是有你爹當年的風範。”
塔莉婭也捧著兒子的臉說:“真棒,你真的太厲害了。”
兩夫妻都很珍惜這張凳子。
毛建國看著這凳子,就容易想起小時候,那時候哪有這種好日子啊,他兒子也算是有福氣了,趕上了好時代,但看著兒子會農村人的手藝,毛建國是很驕傲的。
他以城裡人身份爲榮,但農村始終是根。
他兒子不忘本。
是一件好事。
毛毛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爸爸媽媽那麼重視他的東西,第二天一去學校就跟賀羽翔分享了:“我爸爸媽媽超喜歡我的凳子?!?
傅書硯:“我爸爸也是?!?
他爸爸抱著凳子摸來摸去的,像是什麼寶貝一樣。
賀羽翔:“挺好的?!?
不像是他小姨。
什麼都沒發現。
還是小鈺提醒,她才‘哇’了一聲。
他總是做東西。
他小姨都沒有驚喜感了。
傅書硯又說:“我要回首都了,我爸爸說可以請最好的朋友吃飯,你們要不要來?”
矮腳虎耳朵日常跟耳聾一樣的,一聽到有吃的,躥的比誰都快,立馬過來問傅書硯:“我們是不是好朋友?”
傅書硯:“……是?!?
矮腳虎大力的拍了拍傅書硯肩膀:“你真是好大哥!”
傅書硯臉紅,“可是要是把你的朋友全帶上,那就太多人了。”
矮腳虎揮揮手,“不用,請我就夠了?!?
毛毛:“還有我和小鈺呢!”
傅書硯問賀羽翔:“你來嗎?”
賀羽翔:“來?!?
傅書硯又問楊一荷:“你要來嗎?”
楊一荷:“可以?!?
傅書硯一共邀請了五位同學一起吃飯,這五個人,以後都是他的好朋友了。
傅書硯是週二晚上請客的,請客之後,他就得坐火車回首都了。
傅書硯依依不捨的和小夥伴們告別:“我要回家了,你們也回家吧。”
五個小孩都看著他上車,安安靜靜跟他揮手。
傅書硯偏開頭哭。
他喜歡這。
很喜歡很喜歡。
傅安華說:“以後有機會再帶你來玩?!?
一週的友誼,也不知道這羣小孩能支撐多久,傅安華只希望以後這羣小孩還能記得他兒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