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卷_第六十一章 主意

能跟著長輩來參加壽宴的,也多少地位相當的商戶子弟。

這些商戶家的孩子不會缺少夫子教導,但是跟由王烈文和顏如琚親自教導的大郎相比,水平那是很顯然要低一等的。

有孩子天生心大,本身的心思也沒想過要走科舉之路,自然對勝負得失無所謂。但還有幾個孩子也是聽慣了周圍人的奉承,自以爲水平很高,結果今天跟大郎這麼一比,丟臉還是小事,嫉妒大郎能得知縣大人青睞纔是讓他們難以平靜的根本原因。

林挽岫送出去的那些個銀豆子,喜歡的自然喜歡其精緻新奇,不喜歡的則覺得這是在打他們的臉。

當即就有個十二三歲的少年自以爲小聲的唾棄道:“果然是沒爹孃的野種,幾顆銀豆子都覺得稀罕,這玩意兒,便是給我家下人都嫌寒磣。”

林挽岫帶人入住鎮上的宅子的當晚就被人摸了底,只是那些人畢竟沒有通天的人脈,不可能知道林挽岫的真正身份,只是知道她無父無母,投靠的是隔壁王秀才家,家裡的弟妹都是領養的孤兒,並不曾有血緣關係。

只是這事兒別人也就放在心裡笑一笑罷了,他卻當著衆人的面說出口,還是在這樣的場合下,這豈不是當衆打臉?

若只是大郎便罷了,可明明大家都知道,大郎是知縣大人的學生,哪怕是記名弟子,這簡直就是對知縣大人的不敬和蔑視。

那少年圖個嘴.巴痛快,卻讓他老子在旁邊差點嚇掉了魂兒。

大郎坐在顏如琚身後側,低下頭,雙手捏成拳頭,整個人都在努力壓抑快要爆發的怒火。

“大,大人,小兒無狀,冒犯大人,小的這就回去責罰他。”

那少年的父親臉都白了,看著顏如琚那張似笑非笑目光幽冷的臉,立馬就跪下求饒。他們可以得罪林挽岫,得罪大郎,卻絕對不敢得罪父母官。

不說顏如琚,便是此間的主人,那位給自家老祖宗做壽的富戶,這會兒也是暗恨不已,相當惱怒怎麼就請了個這麼不會教孩子的傢伙過來。

沒有林挽岫的同意,顏如琚自然是不會將她的身份透露出去,這份怒火也只能暫時按捺下去。

“你無法改變你的出身,但是你可以改變你的未來。”

在知道了今天壽宴上發生的那起子事之後,林挽岫拉著大郎談心。

“無父無母不是你的錯誤,你無需因爲這個事實而覺得自己有不如人的地方。他便是有父母又如何?這份心胸也註定他日後不可能有太大的發展。有句話不是說‘莫欺少年窮’?他現在瞧不起你,日後你連瞧他都不必,這就是對他最大的懲罰了。未來,你如煌煌之日,他不過億萬塵埃中的一顆,那個時候,有誰還在意你是否無父無母?”

聽了姐姐的開導,大郎淤積在心中的怒氣漸漸消散,卻並非是完全消失了,而是轉化成了另一種能量,在他體內一點一滴的沉澱下來,只待日後發酵,成爲他一躍而起的動力。

本就只是鎮上的

過客,林挽岫自然不會將這些東西放在心頭,倒是大郎,愈發的沉靜下來,不需要多說,每日讀書寫字做文章,安排得井井有條,還有閒暇時間陪著小丫和小寶玩一陣子。

不管小寶會不會說話,大郎每日都會給他念書,從三字經到百家姓再到千字文,每日午後從未斷過。王嬸害怕大郎累著,說讓他不必每日都這樣,可大郎反過來勸慰王嬸,說讀書未曾不是一種複習,每讀一次,便能更深入的理解一次。

“這三字經什麼的,不過是蒙學讀本,你理解再深又有何用?”

“不是這樣說的王嬸。”大郎的笑容言語表情和儀表姿態越加像顏如琚靠攏,“不管是什麼書,每讀一次都有更深的理解,這些單看或許沒有大用,但是在讀其他更高深的文章的時候,卻能幫助我理解文意。畢竟所有的文章都是從蒙學而起?!?

在鎮上住了四五天之後,王嬸領著大郎跟著顏如琚一起回去了縣城,這邊留下了師爺兩口子和林挽岫姐弟三人外加一個奶孃和兩個丫頭。

他們打算在這裡住到端午之後再回去。這期間,清屏鎮的龍舟賽還需要師爺幫著鎮長籌備。那些個大商戶也都紛紛解囊,並在沿河設立的商業道上佔據了一席之地。

這個點子是林挽岫給出的。所有的綵棚都由官府統一搭建,凡是給了贊助的,由官府著人在綵棚上掛出條幅,打出商號的名稱。錢給得最多的,當然最靠近官老爺的位置。

而且這次的龍舟賽,還特意請了西關府的知府老爺來觀賽並頒獎。

除去各鄉村自己準備的龍舟外,還有商戶們出資組建的龍舟隊,第一名可是有兩百兩的雪花銀,第二名百兩,第三名五十兩。三名之後到第十名,有商戶提供的各種免費券和折扣券作爲獎品。十名之後就什麼都沒有了。

一艘龍舟共計二十人,龍首一人負責指揮,中間橈手十八人,龍尾一人,用力擂鼓以激勵士氣。

清屏這邊歷來都有劃龍舟的活動,之時之前從未有官府參與,都是下面的幾個鄉村小鎮自己組織,然後報於官府備案即可。

今次由澧縣縣衙出面承頭,規模自然不同以往,消息發出去後,周圍十里八鄉,甚至隔壁縣靠近澧縣的鄉鎮也有來參加比賽的。

算起來還有一月左右的時間籌備以及傳遞消息,加之清屏鎮水陸交通都十分方便,因此未到一旬,準備來此做生意的商家都不知多了多少出去。

原本清屏鎮那些富戶也只是覺得花錢買個縣老爺心花怒放而已,現在一看,龍舟賽還沒開始呢,他們商號的銷售已經節節攀高,這能掙錢還能得名的事兒,簡直恨不得每個月都有!

這端午還沒到,旁邊榮和鎮就開始打算競爭中秋集會了。這次被清屏搶了個頭,下一次他們不可能還看著清屏鎮吃肉他們喝湯。

都沒幾個人察覺,林挽岫的三家鋪子已經在清屏鎮上開了起來,其中就包括了韓小妹家那邊的繡鋪。

這也是個意外收穫,

本來林挽岫只是打算先把鋪子買下來,隨意弄點東西去賣,正好榷場邊關那邊還沒辦理妥當,這邊已經積攢了不少的小件繡品。林挽岫乾脆就讓韓家村的人把東西送了過來,第二天就開了張。

韓家村的人做的繡品跟衣服物件上的不同,但是這份不同又帶有另一種美感。

開張那天,有下游打南邊來的客商就瞧中了好幾件,問了價格,盤算了一下,當場就要了十幅。雖然一共就八兩銀子,但是這本就是小件的繡品,往日裡她們一件繡品能賣個五十文就已經頂天了。

另外兩家鋪子,一家是開的胭脂水粉鋪,另一家則還在準備中,打算弄個山貨鋪子。

在這邊呆了這麼些日子,她發現單論商機來說,這裡比起澧縣縣城都要繁華些,是個做生意的好地方。

特別是這裡本身沒有太多的農田,什麼都要靠買買買,一來二去的,這裡的人對金錢的態度比起其他地方要大方得多。、

會用纔會賺,這一點是林挽岫一直在教導大郎明白的道理。

至於說山貨鋪子的事兒,還得說到大慈寺那邊的山民村子。

自打上次剿匪之後,那個村子就敗落了,現在剩下的人都在苦呵呵的討生活。林挽岫也沒想太多其他的,就想著自己能找人在周邊收了山貨,然後集中到這裡售賣,對於那些山民來說,也是個稍微穩當些的來錢路徑。

這次王嬸回去,就是帶了點這個打算,她先去跟人談一談,可行的話,就先拿貨回來,然後再慢慢的做。

差不多還有三四天就到端午了,林挽岫這邊已經開始準備包糉子。

本地把這個叫“角黍”,最早的時候,是包裹的黍米,到現在,已經沒有人用黍米了,都是泡的糯米。條件稍微差一點兒的,也是用糯米加粳米混著。

林挽岫喜歡吃肉糉子,再弄一些翻沙流油的鹹鴨蛋配著粥,好吃得停不下嘴。

但是這年月,除了富戶外,誰家都不可能包肉糉子,能加點紅豆果仁兒什麼的已經算得上奢侈了。

這次包糉子,林挽岫讓丫頭們包了豆沙餡兒的,玫瑰餡兒的,八寶的,鹹肉的,大大小小的十好幾種。

大的一個能頂一碗飯,裡面是鹹肉鹽蛋黃,或者是鹹肉竹筍丁,還有梅菜臘肉丁。

小的就精緻得多了,基本都是甜的,一口一個的那種。還有純白米的,蘸糖面兒吃也成,或者是用紅糖熬汁兒淋上去吃也成。

這麼多花樣種類,讓師爺孃子都嘖嘖稱奇,說不知道林挽岫這腦子裡還裝了這麼些東西,感覺她前幾十年都白活了。

小寶人小胃口不好,這些糯米的東西他不好克化,林挽岫只讓他吃了一個半的小糉子,另外拿勺子舀著鹽蛋黃,和著熬得濃濃的肉沫粥,喂他吃了大半碗。難得的讓他的小肚子有了圓溜溜的凸起。

到了晚上,沒再給兩個小的吃糉子,而是拿了新鮮的魚蒸上,一人一條魚肚子,也是吃得倆小滿嘴流油。

(本章完)

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九章 可惜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四章 期盼第一卷_第一百四十六章 無力第一卷_第九十五章 安排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五章 急病第一卷_第三十七章 受教第一卷_第二章 啓蒙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九章 露一手第一卷_第十一章 奉承第一卷_第七十章 盤算第一卷_第一百五十章 病逝第一卷_第四十一章 死因第一卷_第二十八章 說謊第一卷_第十八章 入學第一卷_第十七章 搬家第一卷_第一百四十七章 罅隙第一卷_第五十二章 生意第一卷_第三十二章 麻煩第一卷_第六十章 壽宴第一卷_第二十八章 說謊第一卷_第五十三章 山神廟第一卷_第五十章 意外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三章 教訓第一卷_第一百一十九章 陶鎮第一卷_第一百五十八章 心狠第一卷_第一百零二章 堵心第一卷_第八十九章 警告第一卷_第一百六十章 禍水第一卷_第四十六章 信箋第一卷_第八十二章 手術第一卷_第一百五十三章 匪氣第一卷_第一百四十三章 懵逼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九章 可惜第一卷_第五十二章 生意第一卷_第七十一章 異族第一卷_第五十九章 出遊第一卷_第六十四章 疑雲第一卷_第一百章 越族第一卷_第一百六十二章 下手第一卷_第二十六章 命案第一卷_第八十七章 將亂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九章 露一手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五章 急病第一卷_第二十一章 食療第一卷_第五十三章 山神廟第一卷_第十八章 入學第一卷_第七十七章 鄉試第一卷_第三章 出事第一卷_第一章 下山第一卷_第九章 怒火第一卷_第六十章 壽宴第一卷_第九十三章 韓東第一卷_第七十六章 不決第一卷_第五十一章 啓程第一卷_第一百零四章 不晚第一卷_第九十八章 兩河口第一卷_第四十一章 死因第一卷_第六十章 壽宴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四章 期盼第一卷_第七章 端倪第一卷_第九十九章 下毒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章 栽贓第一卷_第一章 下山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一章 失算第一卷_第七十八章 唱榜第一卷_第三十八章 辦法第一卷_第五十二章 生意第一卷_第一百四十三章 懵逼第一卷_第七十一章 異族第一卷_第三十八章 辦法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一章 失算第一卷_第六十一章 主意第一卷_第八十九章 警告第一卷_第一百四十九章 東行第一卷_第一百一十二章 探監第一卷_第九十九章 下毒第一卷_第一百四十二章 逃婚第一卷_第一百五十二章 身份第一卷_第五十八章 病兒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九章 可惜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六章 謊言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四章 期盼第一卷_第八十三章 老太第一卷_第三十四章 學識第一卷_第一百章 越族第一卷_第二十七章 交好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二章 發現第一卷_第九十九章 下毒第一卷_第九十三章 韓東第一卷_第一百零九章 死因第一卷_第六十七章 暗流第一卷_第二章 啓蒙第一卷_第一百五十六章 求饒第一卷_第一百零九章 死因第一卷_第三十七章 受教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二章 發現第一卷_第六十七章 暗流第一卷_第五十九章 出遊第一卷_第四十七章 受傷
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九章 可惜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四章 期盼第一卷_第一百四十六章 無力第一卷_第九十五章 安排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五章 急病第一卷_第三十七章 受教第一卷_第二章 啓蒙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九章 露一手第一卷_第十一章 奉承第一卷_第七十章 盤算第一卷_第一百五十章 病逝第一卷_第四十一章 死因第一卷_第二十八章 說謊第一卷_第十八章 入學第一卷_第十七章 搬家第一卷_第一百四十七章 罅隙第一卷_第五十二章 生意第一卷_第三十二章 麻煩第一卷_第六十章 壽宴第一卷_第二十八章 說謊第一卷_第五十三章 山神廟第一卷_第五十章 意外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三章 教訓第一卷_第一百一十九章 陶鎮第一卷_第一百五十八章 心狠第一卷_第一百零二章 堵心第一卷_第八十九章 警告第一卷_第一百六十章 禍水第一卷_第四十六章 信箋第一卷_第八十二章 手術第一卷_第一百五十三章 匪氣第一卷_第一百四十三章 懵逼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九章 可惜第一卷_第五十二章 生意第一卷_第七十一章 異族第一卷_第五十九章 出遊第一卷_第六十四章 疑雲第一卷_第一百章 越族第一卷_第一百六十二章 下手第一卷_第二十六章 命案第一卷_第八十七章 將亂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九章 露一手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五章 急病第一卷_第二十一章 食療第一卷_第五十三章 山神廟第一卷_第十八章 入學第一卷_第七十七章 鄉試第一卷_第三章 出事第一卷_第一章 下山第一卷_第九章 怒火第一卷_第六十章 壽宴第一卷_第九十三章 韓東第一卷_第七十六章 不決第一卷_第五十一章 啓程第一卷_第一百零四章 不晚第一卷_第九十八章 兩河口第一卷_第四十一章 死因第一卷_第六十章 壽宴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四章 期盼第一卷_第七章 端倪第一卷_第九十九章 下毒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章 栽贓第一卷_第一章 下山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一章 失算第一卷_第七十八章 唱榜第一卷_第三十八章 辦法第一卷_第五十二章 生意第一卷_第一百四十三章 懵逼第一卷_第七十一章 異族第一卷_第三十八章 辦法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一章 失算第一卷_第六十一章 主意第一卷_第八十九章 警告第一卷_第一百四十九章 東行第一卷_第一百一十二章 探監第一卷_第九十九章 下毒第一卷_第一百四十二章 逃婚第一卷_第一百五十二章 身份第一卷_第五十八章 病兒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九章 可惜第一卷_第一百二十六章 謊言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四章 期盼第一卷_第八十三章 老太第一卷_第三十四章 學識第一卷_第一百章 越族第一卷_第二十七章 交好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二章 發現第一卷_第九十九章 下毒第一卷_第九十三章 韓東第一卷_第一百零九章 死因第一卷_第六十七章 暗流第一卷_第二章 啓蒙第一卷_第一百五十六章 求饒第一卷_第一百零九章 死因第一卷_第三十七章 受教第一卷_第一百三十二章 發現第一卷_第六十七章 暗流第一卷_第五十九章 出遊第一卷_第四十七章 受傷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亭县| 文昌市| 永丰县| 兰溪市| 凤庆县| 镇江市| 筠连县| 沽源县| 台安县| 鱼台县| 平顶山市| 辽宁省| 加查县| 伊宁市| 油尖旺区| 新乡县| 河东区| 阿拉善左旗| 营口市| 乐陵市| 蕲春县| 汽车| 布尔津县| 吉木萨尔县| 绩溪县| 南召县| 措勤县| 奉节县| 湖口县| 禄丰县| 翁牛特旗| 康马县| 东城区| 英吉沙县| 大埔区| 永和县| 阳信县| 上饶市| 包头市| 龙岩市| 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