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五節 李繼衝的建議(下)

按羅開先所知的“歷史”,這河西黨項李家自李繼遷開始,連續三代人都可說是各具特色可圈可點,李繼遷乃開拓之人不必多說,李德明則是承上啓下的關鍵人物,李德明的兒子李元昊若非晚時狂妄糊塗,也不至於斷送了整個黨項的命運。

至於眼前這位李繼衝則是遊走趙宋、北遼和西夏三方的邊緣人物,雖是聲明不顯,但只要熟知歷史脈絡的人,都不會小窺此人。

這會兒這位深藏身與名的人物如此鄭重其事,究竟想要說什麼?

李繼衝倒是沒想到這個羅長人瞬息間想了如此多事情,拉著羅開先的手臂進了魚骨寨,找到哨兵休憩的地方,又把無關人等全部趕走,才施施然說道:“老夫知三郎想要東去汴京,未知三郎你想要以何等身份入境?”

“唔……”羅開先很奇怪李繼衝爲何如此詢問,遲疑了一下才回答道:“羅三本意是以行商身份入境,世叔可是覺得不妥?”

“不妥,大爲不妥!”李繼衝捋著鬍子深深搖頭。

聞聽此言,羅開先卻沒有急著追問,而是細細思量這老李如此判斷的原因,從頭想了一遍,也沒發現有何問題,之前路過波斯和中亞腹地,也沒出現任何紕漏。

這時聽到李繼衝輕輕說道:“老夫知三郎之前率十萬衆遊走七河,縱橫不羈,只不知三郎對宋境瞭解多少?”

很明顯這老漢還有繼續,羅開先搖了搖頭,也沒賣弄從“歷史”中知道的梗概。

見羅開先不說話,反而一副傾聽模樣,老李也來了說話的興趣,“老夫年輕時也曾遊走各方,對各地都有了解。據老夫所知,宋境與西域大爲不同。以眼下綏州爲例,放諸宋境,不過區區邊緣小城,雖名爲州,實遠不如東方富庶之地一小小村鎮,但若放置西域,因有萬餘兵士,做一城邦小國足矣。”

這老頭果然不是白給的,羅開先點頭回應道:“世叔請續言。”

被一個從心底欣賞的年輕人持禮相待,老李的精神頭別提多好了,也不賣關子,繼續道:“西域番邦小國,國小民弱,財物兩缺,故如草原部族一般喜迎商旅過訪,而宋境則不然,丁口數以千萬計,絕非西域小國可比,不說每年穀物豐收之盛景,各地工坊鱗次櫛比,錢財貨物更是難以計數……”

“觀三郎也是識文斷字之人,想必讀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①這類語句,宋有衆民爲底蘊,自不虞物資匱乏,故尤爲注重生民有序……”再次停頓之後,李繼衝眼神複雜而又頗爲語重深長地說道:“在這東方,漢人爲第一大族裔,早在數百年前,他們就擬定士農工商四階層,區分衆民以治之,然人非器物,豈能若死物般分類而共存?妄念空談而已!今趙宋朝堂雖注重民生,亦不排斥外來行商,但……多數時候,諸事非言語所能概之……”

爲了籠絡這位羅姓長人,把順手人情坐實,李繼衝也算是煞費苦心,把經年的履歷見識都拿了出來。

羅開先當然不是滿腦袋肌肉的棒槌,雖說沒有讀心術之類的技能,無法徹底明晰老李的意圖,但對方話語中的側重還是能夠明確把握的。而老李抽絲剝繭般的說法,他也能隱隱感覺到自己之前打算確有不妥之處。

“羅三愚鈍,尚請世叔指教!”就算是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羅開先也要做出一番迴應來,何況這老李所述確實是他所不瞭解的。

李繼衝沒有賣關子,徑直說道:“宋人雖重商,然治國者皆士人,人非聖賢,士人亦有七情六慾,三郎部衆所用馬匹、盔甲皆爲上品,若遇貪婪之輩,招惹到三郎你,如何處之?”

“世叔該知羅三部屬戰力無雙……”老李沒直接說明的話有很多,羅開先又怎能不明白?只不過後世社會結構層層落落,他的性格被束縛住了,到了這個時代沒了拘束,又經歷了那麼多,隨性而爲幾乎已經成了他的習慣。

帶著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樣,李繼衝搖了搖頭,換了凝重的表情說道:“三郎足可以一當百,三郎部衆亦能以一當十,老夫豈有不知?然宋境丁口衆多,若有人率萬衆圍剿,三郎處之若何?設若三郎可率衆回返靈州,然若敵心不死,勾連廣泛,合攻靈州,大戰將起,必定歲月連綿,三郎部衆十數萬人,尚能安居否?”

當然不能。

羅開先也不是什麼一條路走到黑的執拗性子,李繼衝這番話可謂有理有節,把其中的關翹解析得透徹無比,他若再不明白,就真是木頭人了。

稍一思量,回道:“三月前,初至靈州未久,某曾派部屬扮作行商前往汴京採買,日前曾有信使傳報諸事皆好。若依世叔所言,羅三亦可改容換面,掩藏行跡而入宋,至於戰馬,命人加急趕回靈州另送一批亦無不可……”

未等羅開先說完,李繼衝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的話語,“老夫不知三郎緣何想去汴京一遭,亦不想探尋三郎私事。只是……三郎部屬可掩藏行跡入宋,三郎你本人卻萬萬不可!原因有三。其一,漢家有名句,曰‘白龍魚服’謂之貴人入俗易爲小人所乘,三郎本領固然出衆,然能抵小人投毒暗算之舉乎?此非爲首領者之道;其二,三郎如此身形,又氣勢遠超衆人,宛若駱駝屹立於羊羣,如何方能掩藏行跡?雖天下亦不乏與三郎等若身形之人,然彼等多處身軍伍,商人者,老夫從未得見……嗯,尚有其三,老夫與三郎相識未久,卻也能體察三郎習性之一二,霸道秉直爽快若三郎者,真能低眉彎腰乎?老夫對此深表疑惑,哈哈……”

羅開先難得尷尬的抹了抹鼻子——這還是他自來到這個時空頭一次有額外不同的表情,而這老李不愧爲一方人傑,絲絲入裡地把他的特長秉性歸納成了三條,每一條都差不多切中要害。

真真讓他這自我感覺良好的傢伙有些回到後世,面對那位賞識他的老將軍的感覺。

恰恰是這種熟悉感,讓他沒有因爲尷尬而變得惱羞成怒,反是自省了一番之後,很快調整好了心態,朗聲說道:“世叔果有一雙利眼,羅三受教!”

這舉動卻有些出乎了李繼衝的預料,臉上笑意當然無存,轉而是由衷的欣賞和讚歎,“三郎不怪老夫直言便好!不過老夫話語尚未說完,三郎可還願聽?”

心中已經預先猜到必定還有解決辦法的羅開先,自是從善如流,“某知世叔定有別言,羅三願聽分曉!”

李繼衝捻著鬍鬚悠悠然說道:“三郎率衆遠歸落足靈州一事已遍傳河西,老夫敢斷言宋帝對此必然知曉,今又有三郎部衆以少勝多震懾邊軍一事……三郎之名必瞞不過世人眼光!故……依老夫之意,莫若打出旗號,明以使團之名入境!”

“使團?”羅開先一愣,“世叔,羅三可從未想過做人臣子!”

老李毫不意外羅開先的話語,接著道:“使團而已,與臣服何干?今每有南郡使團以朝貢爲名北上汴京,所爲者不過財貨,與臣服無干;汴京也有派使團前往契丹南府②,實爲採買皮貨藥材……此事並無稀奇!”

原來使團還能這麼玩?後世沒少見過什麼政府採購團出訪之類的羅開先悟了,這古典時代倒是又一次給他帶來了些新鮮感。

“以使團之名義,好處至少亦有三。”李繼衝微微一笑,繼續又開始了三條總結,“其一,防備宵小之徒、無妄之災;其二,免去行商隊伍過州府歷檢之繁瑣;其三嘛,使團行事雖受約束,卻較行商之流高廣便利……”

“世叔好彩!”羅開先不能不拍手叫好。

這老李仍未說完,“不過,使團人員名錄中卻不宜出現三郎姓名,三郎還需掩住行跡,領隊之人也要換做三郎親信之人,遇有談判亦不能親自出馬……”

“這卻爲何?”

“無他,留份顏面,緩衝而已……雖十之二三會有盤外虛招暗手,三郎豈會懼之?”

…………………………

注:①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原文出自《管子》牧民篇,釋義爲糧倉充足纔可講究禮節,吃飽穿暖之後才能在乎榮譽與恥辱。

②契丹南府,原名幽州,後爲契丹陪都,改名南京,開泰元年(1012年)又改爲燕京。

第八節 巡視營地第八十二節 前路第四十七節 收宮(七)第十六節 蠱惑第二十四節 草原往事第一百二十四節 雪色,血色(五)第二十四節 應對第七十四節 交心第八十八節 寶藏?第三十節 賊走連環第二十五節 精明事與糊塗事(四)第二十二節 糊塗事與精明事(一)第三十三節 混亂第三十八節 長談(上)第七十六節 軍備第九十五節 輕戰(下)第六十一節 迴歸東土的辦法(下)第四十一節 駐地被圍第九十二節 秦大將軍(下)第八十一節 山腹內庫的光芒第七十三節 刑罰第五十一節 苦難的小部族 (上)第四十九節 告誡第五十六節 會議(三)第九十五節 輕戰(下)第一百一十一節 日常第一百零四節 尋仇(一)第十一節 向東 向東第四十六節 見聞(四)第四十九節 告誡第五十四節 爭議(下)第三十節 運籌第二十二節 路上(下)第三十一節 努瓦克的野望(下)第八十五節 結髮與春宵第二十六節 重刀宰羊第五十五節 綢繆(上)第十九節 震驚第二十八節 火女郎的羞澀第三十二節 望遠鏡第九十二節 魔窟?寶藏!(中)第九十三節 倒計時(三)第十一節 卡米勒的誘餌第十七節 馬哈穆德、卡迪爾和李德明(四)第十六節 傾談第四十節 收宮(一)第二十四節 悲催的與幸運的第七節 衛慕乙黑的抉擇(下)第九十二節 倒計時(二)第十九節 桌邊話第一百三十四節 紛擾紫宸殿第六十五節 浪戰(終)第七十九節 訛詐第九十四節 魔窟?寶藏!(完)第三十一節 松樹炮的轟鳴(上)第四十五節 偷戰(一)第一百二十五節 雪色,血色(六)第九十節 從容以對第十二節 殺與罰(中)第二十一節 關於衆神的討論發現自己找了件苦差事關於戰場直覺的故事第四節 還是非洲第十八節 亞歷山大港第八十節 服軟第三十一節 情感與理智第七十七節 拖格魯吉亞人的後腿第六十九節 丁家老怪物的解析(下)第二十一節 羅嬤嬤的公事與家事第四十二節 接戰第八十一節 殺雞第三十六節 收服第六十七節 交鋒(中)第二十一節 烏古斯人第二十八節 內與外第七十二節 告誡第七節 添亂的第六十節 俘虜(中)第二十六節 離開安卡拉第十七節 籌備第九十三節 見訪客(三)第五十一節 問題與細節第一百一十二節 訂婚宴第八節 尖刻的第四十四節 見聞(二)第四十七節 偷戰(三)第四十六節 收宮(六)第三十八節 長談(上)第二十九節 誰害怕?第九十九節 忙碌第十四節 安卡拉的赫克斯第八十八節 信報與決策第十八節 收穫第七十六節 河邊第六十三節 交流(二)第六十五節 漣漪(五)後議第七十九節 訛詐第十九節 夜議(五)第三十六節 速戰(中)第二十八節 火女郎的羞澀
第八節 巡視營地第八十二節 前路第四十七節 收宮(七)第十六節 蠱惑第二十四節 草原往事第一百二十四節 雪色,血色(五)第二十四節 應對第七十四節 交心第八十八節 寶藏?第三十節 賊走連環第二十五節 精明事與糊塗事(四)第二十二節 糊塗事與精明事(一)第三十三節 混亂第三十八節 長談(上)第七十六節 軍備第九十五節 輕戰(下)第六十一節 迴歸東土的辦法(下)第四十一節 駐地被圍第九十二節 秦大將軍(下)第八十一節 山腹內庫的光芒第七十三節 刑罰第五十一節 苦難的小部族 (上)第四十九節 告誡第五十六節 會議(三)第九十五節 輕戰(下)第一百一十一節 日常第一百零四節 尋仇(一)第十一節 向東 向東第四十六節 見聞(四)第四十九節 告誡第五十四節 爭議(下)第三十節 運籌第二十二節 路上(下)第三十一節 努瓦克的野望(下)第八十五節 結髮與春宵第二十六節 重刀宰羊第五十五節 綢繆(上)第十九節 震驚第二十八節 火女郎的羞澀第三十二節 望遠鏡第九十二節 魔窟?寶藏!(中)第九十三節 倒計時(三)第十一節 卡米勒的誘餌第十七節 馬哈穆德、卡迪爾和李德明(四)第十六節 傾談第四十節 收宮(一)第二十四節 悲催的與幸運的第七節 衛慕乙黑的抉擇(下)第九十二節 倒計時(二)第十九節 桌邊話第一百三十四節 紛擾紫宸殿第六十五節 浪戰(終)第七十九節 訛詐第九十四節 魔窟?寶藏!(完)第三十一節 松樹炮的轟鳴(上)第四十五節 偷戰(一)第一百二十五節 雪色,血色(六)第九十節 從容以對第十二節 殺與罰(中)第二十一節 關於衆神的討論發現自己找了件苦差事關於戰場直覺的故事第四節 還是非洲第十八節 亞歷山大港第八十節 服軟第三十一節 情感與理智第七十七節 拖格魯吉亞人的後腿第六十九節 丁家老怪物的解析(下)第二十一節 羅嬤嬤的公事與家事第四十二節 接戰第八十一節 殺雞第三十六節 收服第六十七節 交鋒(中)第二十一節 烏古斯人第二十八節 內與外第七十二節 告誡第七節 添亂的第六十節 俘虜(中)第二十六節 離開安卡拉第十七節 籌備第九十三節 見訪客(三)第五十一節 問題與細節第一百一十二節 訂婚宴第八節 尖刻的第四十四節 見聞(二)第四十七節 偷戰(三)第四十六節 收宮(六)第三十八節 長談(上)第二十九節 誰害怕?第九十九節 忙碌第十四節 安卡拉的赫克斯第八十八節 信報與決策第十八節 收穫第七十六節 河邊第六十三節 交流(二)第六十五節 漣漪(五)後議第七十九節 訛詐第十九節 夜議(五)第三十六節 速戰(中)第二十八節 火女郎的羞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鲁特旗| 南江县| 江北区| 翁牛特旗| 九江市| 扶绥县| 鹤岗市| 皮山县| 福鼎市| 定日县| 松阳县| 崇信县| 汉寿县| 盐池县| 青州市| 汶川县| 海门市| 阳朔县| 开远市| 西宁市| 阿拉善左旗| 安庆市| 株洲市| 廊坊市| 和硕县| 鞍山市| 河南省| 上虞市| 衡山县| 武乡县| 来凤县| 江门市| 龙州县| 英吉沙县| 渭源县| 阜新| 平乡县| 沾化县| 屏山县| 长春市|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