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四節 見聞(二)

路兩邊最多的是各種店面,鐵匠鋪,木匠鋪是最多的——這也算是本地的支柱產業,附近的許多部族會到這裡來訂貨,當然也是波斯人接納唐人存留此地的理由,除此之外就是綢布鋪,成衣鋪,皮毛鋪,鞋帽鋪,米鋪,果品鋪,肉鋪,車馬鋪以及號稱什麼都有的雜貨鋪,還有女人的脂粉鋪,甚至還有來自希臘的臘燭鋪……

這些店鋪就是滿足本地人需求的最基本的元素了,當然也是周圍部族常來此地購買貨物的場所。

作爲一個城市,哪怕只是一個小城市,必不可缺的還有旅店,可惜沒有規模比較大的;酒家或者說叫酒鋪,同樣規模很小,一些酒鋪的簡易招牌上可以看出明顯的伊斯蘭風格;當然還有無論哪個時代都不會缺少的妓寮,這種地方倒是往往弄得冠冕堂皇——和後世差不多,有的門口甚至還站著在春寒中露出肚皮的波斯舞娘。

老羅的胳膊被掐了一下,是李姌在暗暗地提醒他,“三兄,我們去別處吧,這條街到處都是這種壞女人。”

“好啊,我們找一家鐵匠鋪看看去,你知道哪家畢竟好嗎?”老羅不禁有些好笑,無論哪個時代都少不了娼妓這種職業,同樣無論哪個時代女人也不願意自己喜歡的男人關注妓寮這種地方。

“就去我家裡的鐵匠鋪好了,我李家的工匠是最好的,這裡其他任何一家都比不了!”李姌興奮的推薦道,能有老羅陪著一起逛街簡直是最幸福的事情,無論哪個時代無論哪個地方都阻擋不了女人對血拼的樂趣——實際上她們也不在乎買不買東西。

老羅對李姌的自誇不置可否,他雖然不是對鍛造這種工藝門清的工程師,但是對整個軍工的體系卻是非常清楚的,從在開羅那條工匠街就可以看出這個時代的工藝水平,即使唐人工匠營這些後裔繼承了一些獨門技藝,但是還是不要奢望他們有太高的水準。

去李家的鐵匠鋪需要穿過幾條街,他們的鋪子並不在主要的街道上,按照李姌的說法,自己的店鋪面積比較大,主街的狹小空間根本安排不開。

街面上行人如梭,可以看到人種特徵明顯的希爾凡波斯人,阿拉伯人,亞美尼亞人,甚至還有蒙著頭巾的庫爾德人,當然本地的唐人是佔據多數的,挽著髮髻的唐人打扮在這裡很普遍,即使有的人明顯是一副中亞面孔,老羅倒是有些感慨,即使過去了那麼多年,大唐的名字還在影響著這片土地。

路上女人的裝束倒是多姿多彩,並不全是右衽襦裙加深衣之類,有的明顯是華人面孔,卻穿著華麗的羅馬長袍,還有的甚至戴著圓錐形的小帽完全一副波斯人打扮,這倒是證明了女人無論什麼時候都喜歡漂亮衣服的說法了,老羅暗暗地想。

其實走在路上最顯眼的還不是打扮得嬌豔的婦人,而是經常大呼小叫穿街而過的熊孩子們,華人的人多力量大概念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幾乎每條街道總會有幾個熊孩子出沒,大的帶小的成羣結隊,偶爾有年幼的垂髫孩童摔倒,然後就會被稍大些的總角少年提拉起來,接著去打鬧。

當然也不是所有孩童都是這樣無用無慮,還有很多看著很瘦小的孩子,穿著單薄的衣服,三五成羣聚集在向陽的牆下曬太陽,他們的表情多少有些悲涼。這些孩子有的一看就是明顯的華人血統,當然也有很多混血的孩子。

“這裡沒有學校嗎?”老羅有些好奇,史書中記載總是有些私塾或者家學之類的,但是他沒有看到。

“學校?”李姌有些好奇老羅的這個詞彙,不過很快就瞭解了,“三兄說的是學塾吧?這裡幾個大的領頭主家有家學,也有幾個私塾,不過人都不多。”

“那爲什麼這些孩子不去讀書?”老羅順手指了指靠在牆邊的幾個孩子,“那些孩子又是怎麼回事?”

“那些多是沒人管的野孩子,現在好多都和乞丐差不多。”李姌的表情也有些赧然,“各大家的家學很少招收外姓人,私塾是要交束脩的,這些孩子好多是家裡貧窮或者父親死了,母親改嫁,或者別的原因,而族裡根本照應不過來,只好流落街頭了。”

老羅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本來唐人在這裡的數量就很少,還不知道照顧自己的族人?看來本地唐人後裔之間的矛盾已經開始擴大了,甚至都不能對自己的族人加以關照。“四娘,我叫人來收攏這些可憐的孩子,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老羅不是突然間心血來潮,或者什麼大開慈悲心,事實上他剛到開羅的時候也曾有過同樣的想法——那裡的街頭同樣有生活很可憐的孩童,只不過那個時候考慮自己力所不及,而且還要長途跋涉,而眼下他的隊伍註定在這裡會長期停留一段時間,並且眼前這些孩子算是自己的族裔,收留一些孩子正好可以爲了將來培養人才。

“當然沒問題,”李姌很直接的回答老羅道,“如果是那些薩曼人或者突厥人來的話,肯定會被阻止,門口的衛兵還有長老們會懷疑他們是來抓奴隸的。”

“嗯,那我叫崔十八郎來做這個事情。”老羅當然知道這裡的防備,說實話如果不是李姌跟在身邊,他和奧爾基早就被人攔住盤問了。叫崔十八郎來做這個事情,最關鍵的就是那個滑頭的小子現在一副唐人的打扮,雖然還沒有加冠,崔十八郎已經按照傳統把頭髮挽了一個髮髻。

這個時候阿爾克正帶著赫爾頓幾個手下人在這這個小城裡面轉悠,叫他們和崔十八配合著收攏流浪兒絕對錯不了。

“那個油嘴滑舌的小子?”李姌當然熟悉崔十八郎,就是在雅典帶頭叫她嬸孃的傢伙。“嗯,他是個合適的人選,嘴巴里話最多,用來當孩子頭確實合適。”

老羅有些頭痛的苦笑了一下,李姌和崔十八郎年紀相仿,不過卻總是不對付,從在雅典見過第一面開始,個火女郎總會逮住機會教訓崔十八郎幾句,倒是很符合嬸孃教訓侄子的道理。他沒法對這個做評價,只好轉頭叫奧爾基吩咐人把崔十八叫來做事情。

一邊和李姌閒聊這個小城的情況,一邊走路去李家的鐵匠鋪,老羅也在左右查看這裡的環境。從基本的城市建築來看,這裡的人力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基礎設施做得也不夠,人員管理也不怎麼樣,甚至可以看出這裡沒有一個很好的行政機制,沒有成規模的工坊,沒有,同樣也沒有完全可以自保的武力,相信如果不是波斯人看中這些唐人後裔有一手還過得去的工藝,這個鬆散的團體早就被拆散了。

等到那個時候,再過一些年,這些人恐怕就會像黠戛斯人那樣淹沒在中亞的人羣中了。

從李湛和張盧甚至李姌的口中,老羅得知這裡的人口始終沒有確切的統計,也就是估計的四萬左右人,實際上可能還不止。這麼多的人口,除了在這個小城中的,還有在周邊種田的農民,不遠處靠近裡海邊,也有些靠打漁維生的漁民,但是食物還是不夠。

即使是富戶,也不過每天兩頓飽食。缺口的糧食都要依靠希爾凡波斯人提供,或者西方的亞美尼亞商人和格魯吉亞人販賣過來。而且本地的希爾凡波斯人不允許唐人有自己的鍊鐵行業,也就是說所有唐人鐵匠的原材料被波斯人把持著。

大概形式就註定了,本地唐人只能成爲波斯人的附庸,加上食物也收到波斯人控制,更是沒有發展的潛力。

這裡的唐人大多工匠出身,沒有什麼武力,但是在這個年代這個地方,武力纔是生存的根本。沒有武力,這裡的唐人只能處處受打壓,能夠想出尋找外援,已經是他們能夠做到的極限了。

在君士坦丁堡第一次聽說這裡的時候,老羅還以爲這裡是個類似軍營的組織結構,眼下看來離開了軍隊二百年,這個團體已經自動演化成了一個小型的社會。只是眼下看來還不是很健全,至少沒有統一和有效的組織架構,這裡的長老制也沒能盡到能夠照顧所有族人的職能。

老羅對這些事先就有所瞭解,再對照在這個小城街面看到的,真是有些無奈卻又感慨,無奈是因爲這個年代人的腦袋僵化眼界狹窄,感慨是因爲諾大一個大唐王朝,竟然衰落到如今這個地步。

後世總說繼承了什麼漢唐遺風,都是狗屁。實際上漢滅亡後,魏晉南北朝,五胡亂中華,漢民族的開拓精神就被打壓的到了極限,直到隋唐時期民族精神再一次凝聚,纔有了東擊高麗,西征突厥,南和嶺南的局面。

可惜唐代皇室李世民開了一個不好的頭,結果世代唐皇都是踩著兄弟的屍體上位,造成了太大的內耗,唐滅亡後,經歷了中原的戰亂,趙氏崛起,愚蠢的士大夫們爲了防止再次藩鎮割據的局面,只有限制兵權一個政策,結果生生把猛將養成了豬,把戰士養成了奴隸。

北方的契丹人領袖倒是也算開明,可惜脫不了民族的狹隘,做不到開拓進取,也壓制不了內部的民族糾紛,王國內民族爭端始終不斷,對外又是苛求排擠,根本就和後來的女真辮子王朝一個德行。

這個年代的東方,遼和宋比著誰更衰弱,好比是豬圈裡的兩頭豬,比著誰更肥更靠近狼嘴,結果遼的運氣不好,先背女真這頭狼吃了,愚蠢的宋豬也想吃一口的時候,卻被狼咬了一口狠的,豬的膽子徹底被嚇沒了,直接縮到了豬圈的最裡面。

接下來,自然就是一部自然淘汰原則的展現,直到千年後的官員骨頭裡都滲透著懦弱。說什麼繼承漢唐遺風,不過是政客們爲了給自己臉上塗粉罷了。

鴿派當政的大環境下,老羅這樣的鷹派軍人,只好被排擠當了傭兵。

他有些索然的嘆了一口氣。

旁邊傳來了李姌的話語聲,“三兄,我家的鐵匠鋪到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a>

第九十三節 解疑第五十三節 苦難的小部族 (下)第七十一節 蠢貨第一百節 會議(三)第十一節 卡米勒的誘餌第四十一節 出征第五節 夏州議(中)第二十七節 矇眼驢更改書名的說明第一百一十一節 書生與將軍(下)第八十七節 綠教漢人第三節 黑色的摩加迪沙第五十五節 雪夜(下)第七十三節 比試(三)第二十九節 殺與罰(下)第三十二節 守衛與細作第五十三節 守戰(下)第三十五節 七萬敵第三節 黑色的摩加迪沙法蒂瑪王朝第六十七節 修整(下)第七十三節 衛四郎與丁老怪(下)第十七節 獎與懲第十一節 殺與罰(上)法蒂瑪王朝第二十二節 哥舒第八十九節 閒話第三十節 骨頭第九十八節 倒計時(八)第一百節 會議(三)第九十一節 見訪客(一)開羅第一百零七節 陰影(下)第八十九節 發現第九十三節 解疑第一百節 三天第十二節 不平靜的草原夜第四十四節 喧囂與寧靜第十四節 考察與決策第二十五節 閒人們(三)第七十四節 交心第一百零八節 開拔第八十八節 信報與決策第五節 海盜的寶藏第三十五節 冷血第七十節 告警第六十節 迴歸東土的辦法(上)第九十一節 魔窟?寶藏!(上)第一百三十三節 枝梢末節第七十一節 籌備第六十五節 漣漪(五)後議第四十節 人心(中)第十二節 阿勒哈森伊本阿勒海賽姆第十六節 攔截戰(下)第一百零一節 攘外與安內並重第六十一節 漣漪(一)古麗亞娜的想法第六十一節 浪戰(五)第一節 湯湯(shang)第六十二節 懸殊第一百零五節 倒計時(十五)第六十二節 陶-克拉爾哲季公國的麻煩第七十七節 過河第一百零七節 陰影(下)第三節 會州(中)第十七節 夜火(上)第八十七節 談話(下)第四十五節 偷戰(一)第三十四節 會面第三十一節 佈置與謀劃第十九節 夜議(五)第一百三十六節 說服第一百零四節 生意(上)第七十九節 訛詐第二十九節 碰撞(下)第八十九節 亞述人的智慧第四節 夏州議(上)第五十六節 會議(四)第二十節 戰前——部署第五十六節 風起(中)第十四節 商業大臣第四十九節 散事與匆匆第九十三節 魔窟?寶藏!(下)第十三節 夜襲戰(下)第五十二節 苦難的小部族 (中)第二節 人瀟瀟第一百零三節 倒計時(十三)第八十節 葛日娜的未來第五十一節 鄭三七(下)第六節 夏州議(下)第一節 統萬城外第十九節 震驚第四十四節 避戰第一百節 三天第二十一節 烏古斯人第六十三節 契丹人?第一百三十二節 卻有猛士投第六十一節 勝負戰第五十七節 問路石如何處置第九十三節 魔窟?寶藏!(下)第六節 吉布提的驚詫
第九十三節 解疑第五十三節 苦難的小部族 (下)第七十一節 蠢貨第一百節 會議(三)第十一節 卡米勒的誘餌第四十一節 出征第五節 夏州議(中)第二十七節 矇眼驢更改書名的說明第一百一十一節 書生與將軍(下)第八十七節 綠教漢人第三節 黑色的摩加迪沙第五十五節 雪夜(下)第七十三節 比試(三)第二十九節 殺與罰(下)第三十二節 守衛與細作第五十三節 守戰(下)第三十五節 七萬敵第三節 黑色的摩加迪沙法蒂瑪王朝第六十七節 修整(下)第七十三節 衛四郎與丁老怪(下)第十七節 獎與懲第十一節 殺與罰(上)法蒂瑪王朝第二十二節 哥舒第八十九節 閒話第三十節 骨頭第九十八節 倒計時(八)第一百節 會議(三)第九十一節 見訪客(一)開羅第一百零七節 陰影(下)第八十九節 發現第九十三節 解疑第一百節 三天第十二節 不平靜的草原夜第四十四節 喧囂與寧靜第十四節 考察與決策第二十五節 閒人們(三)第七十四節 交心第一百零八節 開拔第八十八節 信報與決策第五節 海盜的寶藏第三十五節 冷血第七十節 告警第六十節 迴歸東土的辦法(上)第九十一節 魔窟?寶藏!(上)第一百三十三節 枝梢末節第七十一節 籌備第六十五節 漣漪(五)後議第四十節 人心(中)第十二節 阿勒哈森伊本阿勒海賽姆第十六節 攔截戰(下)第一百零一節 攘外與安內並重第六十一節 漣漪(一)古麗亞娜的想法第六十一節 浪戰(五)第一節 湯湯(shang)第六十二節 懸殊第一百零五節 倒計時(十五)第六十二節 陶-克拉爾哲季公國的麻煩第七十七節 過河第一百零七節 陰影(下)第三節 會州(中)第十七節 夜火(上)第八十七節 談話(下)第四十五節 偷戰(一)第三十四節 會面第三十一節 佈置與謀劃第十九節 夜議(五)第一百三十六節 說服第一百零四節 生意(上)第七十九節 訛詐第二十九節 碰撞(下)第八十九節 亞述人的智慧第四節 夏州議(上)第五十六節 會議(四)第二十節 戰前——部署第五十六節 風起(中)第十四節 商業大臣第四十九節 散事與匆匆第九十三節 魔窟?寶藏!(下)第十三節 夜襲戰(下)第五十二節 苦難的小部族 (中)第二節 人瀟瀟第一百零三節 倒計時(十三)第八十節 葛日娜的未來第五十一節 鄭三七(下)第六節 夏州議(下)第一節 統萬城外第十九節 震驚第四十四節 避戰第一百節 三天第二十一節 烏古斯人第六十三節 契丹人?第一百三十二節 卻有猛士投第六十一節 勝負戰第五十七節 問路石如何處置第九十三節 魔窟?寶藏!(下)第六節 吉布提的驚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邵县| 清水县| 铜山县| 始兴县| 哈巴河县| 永新县| 芷江| 保康县| 长兴县| 漳州市| 呼伦贝尔市| 广平县| 翁源县| 应用必备| 漳浦县| 祁东县| 常熟市| 香港| 扎赉特旗| 兴山县| 双柏县| 南投市| 永兴县| 五台县| 桐乡市| 陆良县| 竹溪县| 樟树市| 浑源县| 柞水县| 循化| 余庆县| 赤水市| 灵石县| 卫辉市| 霞浦县| 百色市| 宁海县| 南开区| 英超| 靖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