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披鎧甲回戰場
復職以後,我參加的第一個棋戰是第2屆BC信用卡杯。由於等待復職申請批準,我錯過了參賽的機會。按照實際情況,我是沒有機會參加本次比賽的。在這裡要感謝贊助商BC信用卡公司把兩個外卡中的一個名額給了我(另一個給了“圍棋皇帝”曹薰鉉九段),我最終得以參賽。
復職第一場比賽對陣研究生,有驚無險
休職期間,我基本上不碰圍棋。所以復職後的第一場比賽,我的狀態顯然無法與休職前相提並論。周圍的人也都擔心我復職後第一次對局就是分量頗重的世界棋戰本賽64強戰,會不會有些唐突。對於復職後目標定在短則半年,長則一年恢復到休職前的狀態的我來說,要說首次對局就安排在世界棋戰的舞臺上沒有任何壓力和負擔,那一定是美麗的謊言。棋手要想躋身頂尖棋手行列要歷盡千辛萬苦,但是,建立起的萬丈之高的事業王國的倒塌卻是一瞬間的事情。
經過半年的休職,久疏賽場的空白期後,如果在比賽中表現得毫無戰鬥力的話,一定很容易遭到別人的指責。“也就是這個樣子了。休職這段時間,看來也是無事可做。”
儘管如此,我還是渴望回到過去非常熟悉的棋戰舞臺。雖然有些負擔,但我一點也不想回避。只有與強大的頂尖對手進行激烈的碰撞,我才能夠迅速找回自己的巔峰狀態。由於是久別賽場後的第一個棋戰,一開始,我並沒有給自己壓力,沒有把目標定在奪冠上。當然,無論是誰,只要是參加比賽,沒有人不對奪冠充滿了渴望。但是,對我來說,當務之急是能夠儘快地恢復到休職以前的水平。
BC信用卡杯64強戰中我的首戰對手是研究生李柱衡。業餘棋手貌似很容易對付,但是恰恰相反,與這樣的對手較量給我帶來的壓力更大。再加上開幕戰已經出現了李昌鎬輸給業餘棋手這樣的大冷門,所以人們把視線都集中到我的對局上,大都擔心“李世石會不會也……”。當然,在過去的比賽中,頂尖棋手敗給研究生的情況也偶有發生。對於仍舊站在頂尖棋手行列的李昌鎬來說,出現這樣的跌破眼鏡的失利只會稱爲“大冷門”。但是,對於我來說,如果輸了的話,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惹是生非地搞什麼休職鬧劇。現在復職了,卻輸給了研究生。”
我非常擔心這樣的流言蜚語滿天飛。因此,我的負擔與壓力就更大了。
在進入對局室之前,我還在想,“雖然我的狀態不是
最佳,但是,休職期間我也不是與圍棋完全絕緣,再加上我從小時候學棋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在棋盤上的打拼……”儘管如此,進入到對局現場,坐在棋盤前,我還是體會到了那種久別以後的陌生感覺。我真的很不適應這樣緊張的比賽氣氛了。我的緊張不是毫無道理的。兩次失誤以後,棋局變得對我非常不利。最爲遺憾的是這些失誤都是非常低級的,很容易看清楚的手段。特別是第二次失誤,讓我感覺非常糟糕。
事實上,棋手在比賽中出現失誤都是事出有因的。有的時候,狀態再好,也無法保證不出現失誤。但是有些情況就另當別論了,特別是那些對整個局勢會產生巨大影響的失誤,應該極力避免。我想最大的原因是我不適應這曾經再熟悉不過的對局氛圍了。
到了中盤階段,無論是誰來判斷形勢,這盤棋我都是必輸無疑。但是,非常幸運的是我最終以3目半之差逆轉獲勝。因爲到了中盤階段形勢對我非常不利,所以如果就此敗北的話,第二天新聞的頭條必然會是“李世石休息得太久了”之類的報道。無論如何,能夠贏得復職後的第一盤棋的勝利,我已經非常滿足了。我也能夠卸掉肩上因爲復職而帶來的沉重壓力和負擔。很早就丟掉了沉重的包袱,這給我以後的比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大龍被屠讓我回歸最好心態
第二局的對手是洪性志七段。解除壓力之後,我的內心平靜了許多,在過去熟悉的對局氛圍裡也能夠駕輕就熟。特別是取得中盤勝後,我真正感覺到了輕鬆自在。
我告誡自己。“下棋一定要心態平和。畢竟自己把恢復最佳狀態的時間定在6個月內,或者是1年內。即使是下一局輸給對手,因爲這是復職後的第一個棋戰,所以也不會有特別糟糕的感覺。”
進入16強之後,我碰到了外國棋手,並且是強大的對手,中國圍棋界的標誌性棋手之一,孔傑九段。孔傑的狀態和成績也非常好。於是,我由連贏兩局的輕鬆,突然感覺到了一種沉重的壓力和負擔。這種壓力和負擔與復職後第一次對局時還不一樣,與其說是壓力和負擔,還不如說是有一種慾望。拋開比賽的勝負和對冠軍的渴望,我只想在比賽中能夠戰勝孔傑這樣強大的對手。由此,我的勝負慾望也大大增加。
正是這種看似“良藥”的勝負慾望,最終卻變成了毒藥。我雖然心有餘,但畢竟沒有恢復到最佳狀態,顯得力不足。也許是因爲內心燃起的這種勝負慾望,讓我無法冷靜下來,總有一種飄
飄然的感覺。在佈局階段,我懵裡懵懂地就死了一條大龍。當我“啊”地一聲,驚訝地發現自己出現重大失誤的時候,已經爲時已晚。非常奇怪的是,就在這極爲不利的局勢下,我那顆飄忽不定的心終於落了下來,讓我重新迴歸到了比較冷靜的狀態。隨著那讓我動搖不安的勝負慾望的消失,我的內心變得空蕩蕩的。
“雖然這盤棋下得很糟糕,但也應該儘自己最大努力走好後面的每一步棋。現在,對於我來說,勝也好,敗也好,最重要的是要竭盡全力下好每一步棋,一定要下到最後一手棋。”
從那時開始,我以沉著冷靜的心態對待每一手棋。雖然佈局階段就被屠龍,但是這一打擊卻讓我找回到當初決定復職,迴歸棋壇的最初的好心態。
這是一盤運氣超級好的對局。雖然我的局勢幾乎到了糟糕得不能夠再糟糕的程度,但是我在此後的對局中並沒有一味地使用無理手段。我最終之所以能夠上演大逆轉的好戲,與其說是孔傑出現了非常嚴重的錯覺,還不如說是我自始至終不拋棄、不放棄的對局心態。從孔傑的立場來說,佈局階段就擒獲對手的大龍,肯定覺得形勢對自己非常有利。因此,本來應該強硬以對,進行戰鬥的地方,他卻選擇了退卻。也許是因爲過於小心,只想保住勝利的果實,局勢卻被我一步步扳了回來。
這盤棋也驗證了“過猶不及”這句至理名言。雖然有適當的求勝慾望是好事情,但是如果不能夠冷靜地保持對局心理狀態,慾望過了頭,那麼落子就會顯得很沉重,行棋變得很愚鈍。從一個棋手的對局內容完全能夠讀懂他當時的對局心態。事實上,在佈局階段出現被屠龍的情況的對局很多。
那一天的對局走得很沉重。如果照正常的趨勢發展,我是必輸無疑的。因此,我能夠最終贏得比賽,可以說是一個奇蹟。雖然大龍被屠讓我迅速冷靜下來,但是要想獲勝,也絕對不是我找回這種內心的安定就能夠做到的事情。總之一句話,我能夠贏棋完全是靠好運氣。如果說讓我挑選在BC信用卡杯上最重要的一盤對局的話,那就是我與孔傑的16強戰。艱難贏得與孔傑的16強戰後,我感覺自己慢慢地找回了休職前的最佳狀態。
2003年富士通杯奪冠後,我的狀態開始低迷,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觸底反彈。在2004年第2屆豐田杯半決賽中,戰勝孔傑讓我重新迴歸最佳狀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要感謝孔傑,是他兩次在重要對局中的失利給了我重回巔峰的機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