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6章 地外探索

時間的流逝中,孫悟空慢慢把探索地外生命的一些事情也告訴了華楓,儘管這似乎對眼前的事沒有什麼影響,但華楓自從確定了他的身份也就不再懷疑孫悟空的目的。他相信,齊天大聖是不會害自己的。

天文學家最近發現核糖核酸(RNA)的一種基本成分漂浮在銀河系一大片恆星形成區域的炙熱而緊密的核中。這些分子有可能在行星上形成與生命有關的物質,也就意味著宇宙中的許多角落其實已經撒滿了生命進化的種子。

關於存在的兩個最大問題——我們是孤獨的嗎?我們爲什麼出現在地球上?——至今依然沒有答案。各種線索紛至沓來,然而卻總讓人有隔靴搔癢的感覺。在過去的10年裡,天文學家在隕星、甚至在太空中發現了有機分子。但是在圍繞新恆星運轉的塵埃和氣體雲中並沒有找到這些物質,而那裡正是可能產生行星的地方。

如今,一項新的發現讓天文學家看到了更多的希望。利用法國的IRAN射電蝶形衛星天線陣列,由歐洲天文學家組成的一個研究小組在距離地球約26000光年的名爲G31.41+0.31的恆星形成區域中發現了乙二醇醛——一種構成核糖的單糖,而核糖恰好是RNA的組成部分。這些乙二醇醛位於由塵埃和氣體形成的凝結盤的內核中。研究人員認爲,新發現的糖分子顯然是由一氧化碳分子和塵埃微粒之間的簡單反應形成的。

這一發現對於解釋有關存在的兩個問題具有重要意義。首先,G31.41+0.31遠離銀河系的輻射中心,因此一旦任何生物學過程在這裡起步,它們便有可能繼續發展下去。其次,參與該項研究的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天體物理學家Serena Viti表示,G31.41+0.31雲團中豐富的乙二醇醛意味著這種分子“普遍存在於形成恆星的區域”。這也就暗示著無論恆星和行星在哪裡形成,有機分子的基本成分便也會在那裡聚集。

或許如此,但德國波恩市馬普學會射電天文學研究所的射電天文學家Karl Menten認爲,我們還要走很長的路才能夠發現生命的形成過程。他解釋或,以人類生活的地球爲例,“我們並不清楚到底有多少複雜的星際分子在地球最初形成的動盪過程中倖存下來”。

馬里蘭州格林貝爾特市美國宇航局(NASA)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天體生物學家Michael Mumma表示,這些構成生命的基本物質可能是在行星形成之後纔到達那裡的。例如,乙二醇醛所處的恆星形成區域最終有可能會變成彗星。Mumma指出,如果真是這樣,這些彗星或許能夠將糖分子送到年輕的行星上。

截止2013年,限於科學水平的發展,科學家們對地外生命的研究途徑尚比較有限。其中之一是將實驗儀器送入其它行星,但這種方法有侷限,無法大量開展。還有一種想法是,假設宇宙中存在具備相同或超過我們這樣水平的智能生物,通過電波與其聯繫。

可是由於可能的文明距離我們至少也有幾十光年,若能收到回覆,也已是百年以後,這是很不現實的。

因此,我們不能單純通過通訊手段,而應藉助於實驗手段。我們雖沒有一個切實的實驗方法說明生命是物質演化的必然結果,但如果物理和化學規律是宇宙中的規律,而且我們在實驗中精確回溯了生命在地球上存在的途徑,就可以使人更有理由相信宇宙中也存在生命。

他們探討了所有存在的可能性,並進行了搜索,但仍沒有探測到地外生命的存在。

科學家假定,地外生命的化學特性必須具備:1、適合於化學反應的介質;2、原子物質在宇宙中普遍存在並有不穩定結構。地外生物學或地外生命的研究,就是在銀河系的行星及衛星中調查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長期以來人們想象火星爲有生命的行星,但經過幾次人類探測器登陸火星,這個想象被打破了。從20世紀60年代初,天文學家就盡力向被假定技術先進的文明世界發射探索信號。如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的305米的阿瑞斯波射電望遠鏡,功率大到可使距離1000光年的遠處接收到發射信號。

同樣,哈勃望遠鏡可以觀測到太陽系外的恆星及行星的電磁譜線。通過光譜分析,天文學家可以測定大氣分子的溫度、類型和豐度,並可依據地球上所知推測某些天體上生命所必需的元素。最廣泛的正在進行的計劃是美國地外智能的探索(SETI),它集中接收並分析來自宇宙空間的信號。

按照人類已掌握的知識來認識地外生命,是一種科學的探索。我們不能拋開知識體系去任意想象。

比如,我們不能說有一種生物可以在太陽上生活。現有的知識告訴我們:生命不可能在恆星上形成,但生命的誕生、存在和發展又絕對離不開由恆星的光和熱所提供的能源。因此,生命出現的第一個條件必然是在恆星周圍要有行星存在。

通常認爲恆星是由氣體塵埃雲坍縮而形成的。如果密度很低的原始星雲在自身引力作用下收縮,逐漸變爲一個自轉著的扁平圓盤,那麼中央主要部分因密度增大、溫度升高發生熱核反應而形成恆星,周圍的薄盤就有可能形成行星系統。

生命的進化是一個極其緩慢的過程,其進程之慢完全可以同恆星演化的時間尺度相比。一種稱爲藍-綠藻類的比較高級的單細胞生物早在35億年前就已經出現了,人類這種智慧生命是在太陽形成後經過45至50億年漫長時間出現的。

因此,年輕的恆星,即使它周圍存在行星,也不可能存在較高級的生命形式。另外,大質量恆星的發光發熱壽命只有幾百萬年,對於生命進化所需要的時間來說也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類似太陽或更小一些的恆星纔是合適的候選者。

在我們的銀河系中符合這一條件的恆星約有1000億顆。

並非所有恆星在形成時都會伴隨有一個行星系統。在銀河系內,雙星約佔恆星總數的一半。

有一種觀點認爲,對於雙星系統來說,即使已有行星形成,那也要不了多久,這些行星不是落到其中一顆恆星上,就是會被拋入星際空間而遠離雙星系統。於是,只有單星纔是可能的第二輪候選者。如果樂觀地假定所有單星都擁有數量不等的行星,那麼,銀河系內大約可以有400億顆帶有行星的恆星。

生命不可能在任何一顆恆星上誕生,卻會誕生在環境適宜的行星上,而且行星離開恆星的距離必須恰到好處。

同時特別假定液態水的存在是生命存在的前提,那麼,這兩個條件是十分苛刻的。如果地球離開太陽的距離比現在靠近百分之五,生命就不可能存在;再遠百分之一,地球會徹底凍結。恆星周圍具有能維持生命所必需的氣象條件的行星是極爲罕見的。計算表明,能滿足這一條件的第三輪候選者充其量也只有100萬顆恆星。

100萬雖然還是一個不小的數目,但只有能同他們進行某種形式的接觸才能最後證實外地生命的存在。目前地球上最強有力的聯繫手段當推無線電通訊。毫無疑問,不要說幾十億年前的藍藻,就是人類本身,在100多年前也還沒有能力發播無線電訊號。

如果再次樂觀地假定,有高度文明的外星人在和平繁榮的環境中生活了100萬年,科學技術十分發達,財力充足,有能力不停止地向空間發送強大的無線電訊號。那麼,進化成智慧生命需要40億年,100萬年只佔其中的萬分之二點五。因此,100萬個第三輪候選者中能做到這一點的就只有250顆了。

250顆恆星平均分佈在銀河系中的話,離我們最近的也有4600光年。截止2013年,就地球上的技術水平,根本無法與之聯繫。唯一的可能是他們比我們先進,我們來接收他們的訊號。

我們人類生活在自以爲寬廣的地球上,而地球在太陽系中猶如滄海一粟。如果將太陽系大小比做萬步,人類努力探索太空至今,也還只走出一步而已。

而太陽系於銀河系來說,則更是微乎其微。銀河系浩翰10萬光年,而宇宙又包含了無數個銀河系,我們可以觀測到120億光年的距離,而120億光年以外是怎麼樣呢,我們還無法知道。

但是我們相信,在宇宙中生命甚至智慧生命絕不只是地球獨有的現象,雖然是罕見的,我們並不孤單。從哲學意義上說,宇宙的無限註定了天體數量的無限,從而也可以註定存在生命的天體數量同樣無限。問題只有一個,就是無法發現。

第九章 飛龍營(上)第149章 視界之外第八十七章 催婚第154章 先天圖第十章 飛龍營(下)第259章 暗環第八十八章 任務榜試煉第167章 核武器第184章 千年華夏第134章 地外生命第143章 五行星第十三章 煉氣之月色撩人第158章 暗物質第九十七章 地下洞穴第157章 夢迴第六十七章 尋蹤吸血鬼第120章 地下城中第一課第七十章 美人計第157章 夢迴第134章 地外生命第225章 小行星第三十三章 天師府第207章 火球第二十三章 女人第112章 強攻第228章 預警第九十八章 生命本源第162章 星雲第十三章 煉氣之月色撩人第233章 泰坦星第209章 粒子應用第223章 月源第267章 彙總第114章 曙光學院第三十二章 第三類接觸第四十七章 鏖戰第206章 天外之物第一章 夢魘第144章 星體第165章 歷久彌堅第198章 超級地球第267章 彙總第101章 亞特蘭蒂斯第187章 分分合合第188章 初春第183章 因果循環第251章 歲月長第258章 冰崖第九十五章 意外觸發的S級任務第224章 月海第六十四章 六賢冢對敵第227章 命名第四十章 十八魔將(下)第三章 豺狼會第150章 迫在眉睫第九十六章 夜歸來酒店第188章 初春第262章 第二故鄉第十九章 弒仙箭第七十六章 全身而退第108章 海底囚籠第161章 似是而非第七十二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269章 征程第八十三章 祖師爺醒了第172章 存在第十六章 江底怪人第五章 戰斧第267章 彙總第191章 一杯酒,十年燈第146章 多元宇宙第125章 血族秘史第158章 暗物質第十九章 弒仙箭第五十二章 失身天狐第162章 星雲第八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129章 時空理論第十三章 煉氣之月色撩人第五章 戰斧第153章 太極之初第三十二章 第三類接觸第九十五章 意外觸發的S級任務第138章 飛碟之謎第116章 天臺上的憧憬第152章 東方之既白第253章 變形構造第201章 鄰居第三十七章 百慕大巴斯三角洲第168章 明史第146章 多元宇宙第217章 三型文明第215章 第三星族第145章 暗物質和虛空第209章 粒子應用第二十三章 女人第215章 第三星族第四章 血戰羣狼第157章 夢迴第216章 始末
第九章 飛龍營(上)第149章 視界之外第八十七章 催婚第154章 先天圖第十章 飛龍營(下)第259章 暗環第八十八章 任務榜試煉第167章 核武器第184章 千年華夏第134章 地外生命第143章 五行星第十三章 煉氣之月色撩人第158章 暗物質第九十七章 地下洞穴第157章 夢迴第六十七章 尋蹤吸血鬼第120章 地下城中第一課第七十章 美人計第157章 夢迴第134章 地外生命第225章 小行星第三十三章 天師府第207章 火球第二十三章 女人第112章 強攻第228章 預警第九十八章 生命本源第162章 星雲第十三章 煉氣之月色撩人第233章 泰坦星第209章 粒子應用第223章 月源第267章 彙總第114章 曙光學院第三十二章 第三類接觸第四十七章 鏖戰第206章 天外之物第一章 夢魘第144章 星體第165章 歷久彌堅第198章 超級地球第267章 彙總第101章 亞特蘭蒂斯第187章 分分合合第188章 初春第183章 因果循環第251章 歲月長第258章 冰崖第九十五章 意外觸發的S級任務第224章 月海第六十四章 六賢冢對敵第227章 命名第四十章 十八魔將(下)第三章 豺狼會第150章 迫在眉睫第九十六章 夜歸來酒店第188章 初春第262章 第二故鄉第十九章 弒仙箭第七十六章 全身而退第108章 海底囚籠第161章 似是而非第七十二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269章 征程第八十三章 祖師爺醒了第172章 存在第十六章 江底怪人第五章 戰斧第267章 彙總第191章 一杯酒,十年燈第146章 多元宇宙第125章 血族秘史第158章 暗物質第十九章 弒仙箭第五十二章 失身天狐第162章 星雲第八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129章 時空理論第十三章 煉氣之月色撩人第五章 戰斧第153章 太極之初第三十二章 第三類接觸第九十五章 意外觸發的S級任務第138章 飛碟之謎第116章 天臺上的憧憬第152章 東方之既白第253章 變形構造第201章 鄰居第三十七章 百慕大巴斯三角洲第168章 明史第146章 多元宇宙第217章 三型文明第215章 第三星族第145章 暗物質和虛空第209章 粒子應用第二十三章 女人第215章 第三星族第四章 血戰羣狼第157章 夢迴第216章 始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雅县| 施秉县| 乳山市| 中西区| 开平市| 海安县| 读书| 柳江县| 富顺县| 霍山县| 蓝田县| 宁陵县| 高清| 右玉县| 扎囊县| 西乌珠穆沁旗| 吴旗县| 随州市| 金溪县| 工布江达县| 苗栗市| 河津市| 射阳县| 仙桃市| 玛曲县| 德昌县| 江华| 樟树市| 攀枝花市| 云龙县| 伊通| 福清市| 五台县| 长春市| 清流县| 高雄市| 揭东县| 内黄县| 巴东县| 滨州市| 阿拉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