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7章 三型文明

一個星期後,華楓他們開始對文明類型進行系統學習。他們知道茫茫宇宙中,地球上的人類建立的文明是微不足道的。因爲地球文明是如此短暫,人類開始創造文明纔不過幾萬年,發展科學技術不過幾百年,探索航天技術不過幾十年,這和地球年齡的45億年、銀河系年齡100億至150億年相比,何異於滄海一粟。

1964年,1964年天體物理學家卡達謝夫提出了卡達謝夫標度,作爲衡量一個文明的技術水平的方法。該標度只是理論性的,而且它衡量的對象,也即高度進化的文明,也只處於人類的推測之中,並不曾有人親見親歷,但是這個標度的意義在於,它從宇宙的角度來考量整個文明的能源消耗量:

I型文明:能夠調集與地球整個輸出功率(當時他的估計,地球的功率輸出約爲 10的15次方瓦~16次方瓦)相當的能量用於通訊。 現在我們能夠在一天之內環繞我們的地球,瞭解到地球上發生的事件,並且還可以離開地球到月亮上做閃電式訪問。

II型文明:能夠把相當於一顆典型恆星的輸出功率(10的26次方瓦)用於通訊。

III型文明:用於通訊的功率達10的36次方瓦,約等於整個典型星系的功率輸出。

截止到2011年,目前的地球文明只能大致定爲 0.72型——連I型都未達到。不過考慮到1900年的時候我們還是0.58型的文明,未來一兩百年,人類進入一型文明是可以指望的。

另外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建議,可以將三型文明按能量尺度分爲10個次型,即以10的16次方瓦爲1.0型,10的17次方瓦爲1.1型,10的18次方瓦爲1.2型,等等。這三種文明類型並非不可超越,但由於它們有質的區別,可以想象這種過程將是非常漫長而困難的。

尼古拉·謝苗諾維奇·卡達謝夫(Николай Семёнович Кардашёв)1932年4月25日出生於莫斯科,是俄羅斯(前蘇聯)的天體物理學家,是俄羅斯空間研究院宇宙研究所副所長,俄羅斯科學院院士。

卡達謝夫1955年畢業於莫斯科國立大學,後在伯格天文研究所的師從史克勞夫斯基,在1962年獲得博士學位。

卡達謝夫1976成爲蘇聯科學院普通物理和天文學部副院士,1994年成爲俄羅斯科學院院士。

1963年卡達謝夫開始研究類星體CTA - 102等,並第一個提出爲外星智能(搜尋地外文明)分類的建議。在這項工作中,他提出了一些想法,也許可以重新認識數百萬或數十億個地球外甚至銀河外文明,他創建了卡達謝夫宇宙文明分類法,以及文明的類型。在搜尋地外文明方面,俄羅斯早於美國就提出一些類似的方案。在蘇聯的其他著名專家還有弗塞沃洛德和史克勞夫斯基(卡達謝夫的導師)。

在銀河系中,存在著多少個具有文明的星球呢?1960年,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天文學家弗蘭克·德雷克提出尋找外星文明可能的方法,是這樣的一個公式:N=R*×Fp×Ne×Fl×Fi×Fc×L

這個公式看起來有點龐雜,它以一連串可能性的乘積來計算我們銀河系中可能存在多少個文明社會(N)。

R*代表我們銀河系內一年之間新誕生的恆星數。宇宙空間是由超新星爆發飛散的碎(平均每30年發生一次)和形成宇宙的大爆炸的副產品——氫氣構成。漸漸地,受重力和新的超新星爆發衝擊力的影響,這些物質集中於一個地方,慢慢聚積,最後變成一個恆星。這個過程不斷重複。

Fp指這樣形成的新恆星,平均擁有多少行星的數值。恆星當中,有稱爲二重星、三重星的,擁有兩三個一樣大小的太陽,互相交替包圍。有人認爲這種情況下無法形成行星。但是在我們太陽系裡,不是有木星和土星這樣的巨大行星嗎?這可以視爲三重星,同時二重星、三重星有可能有行星。但是,恆星通常有幾顆行星,這一點無法確定。

Ne表示在這些行星中,具備有生命發生、進化條件的機率。要使生命產生,就必須有很多液態水。但是,如果行星離恆星太遠,水就會凍結成冰;太近則會變成水蒸氣。爲了使生命進化,又必須擁有巖古構成的陸地。如果行星體積過大,就無法擁有這些條件。此外,還要有大氣,小行星有可能因重力不足而飄走,失去大氣層。而且,自轉週期太長的話,不僅晝夜溫差太大,強風的不斷吹襲,也使生命很難產生。

Fl表示在滿足這些條件的行星中,實際上有生命存在、進化演變的比例。進化必須具有DNA,這是極其複雜、巨大的化合物所產生的遺傳方法,這個形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Fi表示形成生命進化到智慧的機率。細菌、樹木、草是無法進化成具有智能的生物。它們沒有腦神經系統,也沒有成長到一定大小所必備的脊椎。擁有神經系統和脊椎的最原始的動物是魚。

而魚如果總是待在水裡,一定無法進化成智慧生物。 首先魚要變成有四隻腳,可以在陸地上走路,然後爬樹,再學會用手指抓取東西,還要進化到直立行走。這樣,腳和手分工,再經過一段漫長的時間,就擁有充足的智慧了。但是,過程並不一定這樣順利。有生物存在的行星相當多,但如果只有細菌、植物、貝類這些生物,那麼就難產生智慧生物。

Fc表示,智慧生物能夠與外界進行聯繫的比例。現在地球主要以電波爲星際間通訊方式,但在南美亞馬遜流域深處,在新幾內亞的深山裡,有著未開化的原始人。

他們不知道農耕和畜牧,製作鐵器等金屬用品的技術也很缺乏,只能使用簡單的弓箭和棍棒進行狩獵。他們並非是最近才從猿人進化到人類的,他們和我們一樣,是幾十萬年以前就進化了的。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也要具備一定的條件,足以容納無數次變革和經驗積累。因此,擁有智慧生命的星球,未必都能達到高度文明,也就未必都能與外界聯繫,從而使我們感知到他們的存在。

L代表的是文明的平均壽命。地球文明還不算高度發達,卻已經面臨核子戰爭和公害等問題的威脅。文明程度越高,遭受毀滅性打擊的可能性越大,因爲推動它進步和摧毀它的力量都很大,一個意外事件就可能使文明壽終正寢。假如所有的發達文明的壽命都很短,那麼如果其他星球上有發達文明,現在早就可能有滅亡了。

我們無法推算L和Fc,因此對於N的數值,科學家們有著不同意見。卡爾·薩根計算出,在銀河系中,每100萬 個恆星裡,就有一個高度發達的外星文明存在,而且他最多推算到每10萬個恆星就有一個文明星球。所以薩根人爲,在特華塞奇和杰特雷特居禮Ⅰ、Ⅱ這樣距離很近的恆星上,有可能存在生命。

德雷克根據這一公式預言有4000個有交流能力的文明社會。阿西莫夫在《外星文明》一書中算出了53萬個。

也有人對這個外星文明方程式提出疑義,從而否認銀河系內除地球外還有發達文明。如前蘇聯的修克羅斯基,他認爲其他星球擁有核武器,會因核戰爭而滅亡,因此發達文明的壽命非常短,銀河系除地球外可能沒有其他文明。

另一種意見是認爲方程式預測值太多,不可靠。如美國天文學家麥凱爾·哈特,他認爲假如銀河系以內還有發達文明存在,那麼它早就把銀河系等殖民化了,不可能我們至今仍未發現它。這表明,銀河系內除地球外沒有其他文明,而銀河系外可能有。

對外星文明的探索於人類來說,首先是滿足一種好奇,對於未知的事物,人類總是在想方設法揭開他外表神秘的面紗。但人類相對於浩瀚宇宙顯得如此的渺小,以至於直到如今我們竟然連自己來源何方都沒能夠搞清楚。對外星文明的探索某種程度上其實就是對人類文明本身探索的過程。

前生命的化學進化很可能不僅僅侷限於地球上,理由包括:

1. 從地殼形成到最早的細胞生命出現之間的時距相對來說太短了;

2. 天體化學的研究表明宇宙空間內的星際物質以及其他天體中含有大量的有機分子;

3. 有證據表明地球以外的有機分子曾經通過某些途徑到達地球的表面。

如果地球生命的誕生本就與外星脫不了干係,那麼對外星生命的探索其實就是對自身起源的探索了。

第154章 先天圖第178章 方術考第168章 明史第241章 熾星第112章 強攻第237章 遠謀第五章 戰斧第184章 千年華夏第十五章 水底尋雷第236章 引力潮第十八章 營長的實力第133章 穿越蟲洞第185章 戰國第239章 火山口第三十六章 龍族第257章 波雲詭譎第四十八章 九尾天狐第四十四章 元帝之約第231章 木衛第254章 羽化第167章 核武器第五十八章 月下暫別第223章 月源第147章 宇宙之最第271章 本星際雲第197章 生命第八十六章 回家路上的賭注第220章 卡爾達舍夫等級第一百章 被盯上的金陵城第五十一章 炎帝印記第九十八章 生命本源第二十九章 龍虎山第186章 盛唐第171章 白洞第204章 金臺夕照第107章 海族人的圈套第231章 木衛第四十二章 暗殺第224章 月海第166章 地外探索第174章 百家第五十四章 天行健第八十一章 齊聚武當山第233章 泰坦星第235章 卡西尼號第135章 發現與危機第195章 類地行星第168章 明史第268章 轉道第147章 宇宙之最第九十二章 放開那個女孩兒第四十八章 九尾天狐第128章 時光蟲洞第十一章 初到訓練營第八十三章 祖師爺醒了第187章 分分合合第121章 鬥戰勝佛第134章 地外生命第237章 遠謀第237章 遠謀第108章 海底囚籠第136章 往昔第七十四章 火線出擊第213章 錯覺第八十九章 A級任務第234章 星環第165章 歷久彌堅第九十五章 意外觸發的S級任務第153章 太極之初第125章 血族秘史第187章 分分合合第九十二章 放開那個女孩兒第199章 掩星第112章 強攻第243章 冰下第188章 初春第260章 惠更思號第266章 到達第三章 豺狼會第190章 成長第243章 冰下第151章 道者第七十三章 吸血鬼凱瑟琳第四章 血戰羣狼第129章 時空理論第四十一章 逆鱗之怒第131章 研究進展第九十四章 神秘導遊第二十八章 傳承第一章 夢魘第268章 轉道第183章 因果循環第208章 開學第一課第198章 超級地球第201章 鄰居第157章 夢迴第198章 超級地球第六十九章 張三豐與窮奇第二十六章 批量製造的忍者
第154章 先天圖第178章 方術考第168章 明史第241章 熾星第112章 強攻第237章 遠謀第五章 戰斧第184章 千年華夏第十五章 水底尋雷第236章 引力潮第十八章 營長的實力第133章 穿越蟲洞第185章 戰國第239章 火山口第三十六章 龍族第257章 波雲詭譎第四十八章 九尾天狐第四十四章 元帝之約第231章 木衛第254章 羽化第167章 核武器第五十八章 月下暫別第223章 月源第147章 宇宙之最第271章 本星際雲第197章 生命第八十六章 回家路上的賭注第220章 卡爾達舍夫等級第一百章 被盯上的金陵城第五十一章 炎帝印記第九十八章 生命本源第二十九章 龍虎山第186章 盛唐第171章 白洞第204章 金臺夕照第107章 海族人的圈套第231章 木衛第四十二章 暗殺第224章 月海第166章 地外探索第174章 百家第五十四章 天行健第八十一章 齊聚武當山第233章 泰坦星第235章 卡西尼號第135章 發現與危機第195章 類地行星第168章 明史第268章 轉道第147章 宇宙之最第九十二章 放開那個女孩兒第四十八章 九尾天狐第128章 時光蟲洞第十一章 初到訓練營第八十三章 祖師爺醒了第187章 分分合合第121章 鬥戰勝佛第134章 地外生命第237章 遠謀第237章 遠謀第108章 海底囚籠第136章 往昔第七十四章 火線出擊第213章 錯覺第八十九章 A級任務第234章 星環第165章 歷久彌堅第九十五章 意外觸發的S級任務第153章 太極之初第125章 血族秘史第187章 分分合合第九十二章 放開那個女孩兒第199章 掩星第112章 強攻第243章 冰下第188章 初春第260章 惠更思號第266章 到達第三章 豺狼會第190章 成長第243章 冰下第151章 道者第七十三章 吸血鬼凱瑟琳第四章 血戰羣狼第129章 時空理論第四十一章 逆鱗之怒第131章 研究進展第九十四章 神秘導遊第二十八章 傳承第一章 夢魘第268章 轉道第183章 因果循環第208章 開學第一課第198章 超級地球第201章 鄰居第157章 夢迴第198章 超級地球第六十九章 張三豐與窮奇第二十六章 批量製造的忍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兰县| 庆元县| 牡丹江市| 三明市| 眉山市| 华阴市| 顺义区| 湄潭县| 石台县| 海淀区| 象山县| 高雄县| 蓬莱市| 电白县| 彭阳县| 都兰县| 新化县| 驻马店市| 小金县| 湖口县| 额敏县| 抚顺市| 四平市| 盐源县| 安阳县| 泰州市| 靖州| 兰州市| 南昌市| 冕宁县| 久治县| 临安市| 宁南县| 吉木萨尔县| 潜江市| 萨迦县| 巴青县| 龙泉市| 肥城市| 会东县| 天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