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那呂布不過是土雞瓦犬
【北伐。】【先伐曹操。】
【關羽、張飛、趙雲一行人皆在軍中,乖乖聽從一個十二歲少年的調遣。】
【此十二歲少年正是“諸葛亮”。】
【楊瑾與劉備開始組建夢幻團隊。他提前找到還在課堂上打瞌睡的“諸葛小朋友”,靠著一根棒棒糖將“諸葛小朋友”忽悠出來,準備培養感情。】
【然後,楊瑾發現,神話版諸葛亮已經是終極版“諸葛亮”。】
【諸葛亮天生智慧,一歲識字,三歲閱盡家中典籍,之後拜師水鏡先生,五歲已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只是人情世故不夠,水鏡先生擔心諸葛亮智慧逆天,容易早夭,將其留在書院打磨性子。】
【諸葛亮一聽劉備的志向,還有他們與“呂布”的交談。】
【諸葛亮他生來似無所不知,而知道的越多,越無趣。他暗中試探劉備與楊瑾兩人之後,發現這兩個真是“大傻子”。明哲保身的“聰明人”實在太多,這世界上需要“傻子”。】
【諸葛亮輕輕一笑,他就喜歡這種有挑戰的事,選擇加入。】
【十八路諸侯死後,分裂出的各大小勢力爭鬥的更加厲害。三年前,他們離開九原,一開始麾下無兵、無人、無名、建立基業並不順利。】
【劉備一方雖有“呂布神念”作爲底牌,但那是核武器,不到危機關頭,幾人不敢輕易使用。】
【關羽與張飛、趙雲三人乃是當世無雙武將,如今突破之後,皆有破軍之力,少有人能敵,但總是束手束腳,今天攻下一城,別處丟一城。】
【而有了“諸葛亮”加入,負責統籌之後,劉備一方的每一分力量都被髮揮到極限,他們收復黃巾軍,勢力膨脹,直到與佔據五州之地的曹操接壤,才停止瘋狂擴張。】
【之後,便是長達三年的治理。】
【劉備不糾結楊瑾口中的未來,他只在乎現在。】
【在能力範圍之內,讓治下的百姓過的更好些。】
【劉備默默行動,放權於楊瑾大搞農業和教育,同時不管平民、寒士、散修、農戶、只要有一技之長,便往劉備麾下一展抱負。】
【真誠,是能夠感受到的。】
【人們的生活,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好,短短三年,三州恢復生機,百姓人人安居樂業。】
【吃飽了纔會有人思考,而楊瑾的教育,是普及教育,從六歲小孩開始的普及教育。】
【此舉,無疑是撬動世家門閥的根基,招來三州世家門閥的不滿,他們聯合起來,與劉備抗議。這換作任何一位諸侯發生此事,都會感到頭痛。】
【劉備漂泊半生,能屈能伸。可此時他背後有“呂布”站臺,他有足夠的底氣與世間任何人抗衡,他親眼看治下百姓安居樂業。】
【劉備相信自己親眼看到的。】
【不予理會,繼續執行。】
【世家門閥見劉備的強硬態度,冷冷連連,那劉備以爲依仗兩位兄弟與幾位謀士,便能統治這偌大的三州不成?】
【沒有他們,劉備治地癱瘓大半,他們必須給劉備一點顏色看看,公然割據一方。】
【劉備的謀士建議暫時妥協,拉攏一方,打壓一方,萬不能操之過急。】
【楊瑾知道今日推行不了“普及教育”,以後就沒有普及教育。再說,在這神話世間裡,他擁有最強義父作爲靠山,沒有不吃牛肉,已經是對最大的善良。】
【於是。】
【楊瑾扛起“呂布義子”的旗號行事,直接將“普及教育”的鍋甩在呂布頭上,誰若不服,儘管可以去九原找他義父。】
【呂布?!虎牢關那個天下第一武將呂布?他不是屬於董卓的嗎?】
【那些世家這時才反應過來,深入調查呂布,這在劉備麾下不起眼的後勤楊瑾,還真是呂布義子。】
【有人試圖學那楊瑾,想拜呂布爲義父……】
【街道上,跪地的人排起一條長龍,不過幾天,從小院一路排到城門外。真是想跪,還沒那門路。】
【呂布心煩,避而不見。】
【有人見此動了歪心思,調查呂布還有老母、阿姐在世,既然呂布油鹽不進,那便從他身邊的人下手。只是在九原城剛要密謀,便被呂布的神念感應。】
【呂布還以顏色。】
【不久之後,十三州各地都有人看到袁家上方有金光炸開,袁家全族覆滅。】
【天下驚恐,不敢再覬覦呂布的力量,自此,無人敢打擾那位“神人”。】
【楊瑾每到一處,各地割據世家門閥望風而降,劉備沒有屠殺世家門閥,只是經過此事,這些人的地位在劉備心中一落千丈。】
【“治理天下,這些蟲豸靠不住。”】【他更加堅定要培養出自己的班底。】
【此後,楊瑾坐鎮劉備後方,閒來無事,隔三差五前來九原尋找呂布習武。但他武道天賦平平,性子又耐不住寂寞,沒什麼成就。】
【一直悄悄觀察劉備一行人,無憂心中又燃起火焰,她送了楊瑾一部完整《太平經》,同時代師收徒,爲太平道主真傳。】
【楊瑾專修太平道,發明民生工具,治理三州之地有成,得大功德,三年修成八百道行,只是自身沒有術法護道。】
……
【曹操一方,佔據五州,修生養息,兵力遠勝於劉備一方,但仍然不敵諸葛亮與三位無雙武將,節節敗退。但此時有練氣士出山入劫,公然改變天象。】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無功而返。】
【消息傳回,劉備與楊瑾不解,“無憂”帶來太平道主的話,這天下本來是羣雄爭霸,天命者要十幾年才能分出勝負。】
【而董卓利用呂布那一縷神念打死九成的天命之人,致使天地大劫直接進入末期。】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現在只剩下董卓、曹操、劉備三位,誰贏就是天命。區區三人對於滿天仙神根本不夠分。】
【劉備心中大驚,鎮定了心神,問道:“無憂先生,世間當真有仙神?”】
【無憂回道:“練氣士千年道行,便可羽化登仙。”】
【“先生,那仙神實力,比之義父如何?”這是楊瑾最關心的問題。】
【“不知。”無憂神色凝重,並不樂觀,“以奉先之力,或許能勝過數位天庭神將,但天庭神將數以萬計。”】
【“數以萬計?”楊瑾一驚,“此前天朝爲什麼沒有降下天庭神將,誅殺董卓?”】
【無憂擔憂道:“百年之前有《五方規矩》制約,七境以上的練氣士動輒改天換地,所以不得踏入人間。但不知他們爲什麼又可以出手。”】
【楊瑾與劉備聽到天庭公然插手,心中很不安,行事開始謹慎起來,沒有貿然與曹操開戰,而是向無憂打聽更多仙神消息,在治地三十里地得以見到正在耕地的太平道主。】
【太平道主泄露天機。】
【《五方規矩》制衡的是他人,但無法制衡“天與四聖”。】
【天庭共主覺得這一場由於“呂布”這個變數的插手——不算!】
【祂提議重新“落子”,而四聖竟然欣然同意。】
【隨後任由天庭一方的仙佛神將出手干預,將董、曹、劉三國鼎足的大世,延續三百年,待下一代人間英豪乘風而起,建立國度,祂們再定勝負。】
【不算?!】
【豈有此理!】
【你們輕飄飄的一句話,我們就要退去?】
【劉備大軍不管不顧,只想快點終結亂世,統一天下。連番北伐,但在天庭頻繁干預下,北伐屢次失敗。】
【他們一旦踏出三州之地,開始北伐之路,便彷彿在與天地作對一般。】
【而劉備一方對於天庭的手段感到一陣無力。】
【憤怒的情緒隨之涌上心頭。】
……
【曹操設宴款待自天庭降臨的練氣士與神將。在酒意微醺之際,他不禁對劉備背後的呂布心生憂慮。】
【“那呂布不過是一介凡間神將,一無傳承,二無神通,三無戰績,僅是屠殺了一些凡夫俗子,曹公無需畏懼。”一尊神將冷冷道,“我們之中任何一人都能在十招之內將其制服。之前我們不便介入凡間事務,這才讓此人得以橫行。”】
【“曹公,若呂布膽敢來犯,貧道定叫他有來無回。”一位七境練氣士開口說道。】
【“董卓背後有妖祖、兵家的支持,我們天庭尚需稍加顧忌,而劉備背後卻空無一人。”場中衆人皆不將呂布放在眼中。】
【“哈哈哈,”曹操聽後,得意地大笑起來,“有諸位仙師在此,那呂布不過是土雞瓦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