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本命字、義父在上、董曹劉
看著呂布竟然對“亂世”說出的這樣一番獨特見解。劉備怔然,低頭陷入了沉思。
這世道,對他而言到底是亂世?還是盛世?
他家境沒落,幼年貧困,有過一段難忘的記憶。
他時常從深夜餓醒,那深深的飢餓讓人無法思考,當時“活著”然後“吃飽”就是他心底最大的願望。
他少年時期織鞋販履,維持生計,有家族的叔父幫襯,他已經過的這麼艱難了。
劉備自認爲自己從小歷經磨難,百折不撓,求學之後,曾持劍遊歷一段時日,突然發現自己的那段艱難時期,簡直就是狗屁。
他的幼年,簡直就是其他人夢寐以求的人生!
至少他還沒淪落到吃土……那種餓極了的狀態,真的什麼都能吃。
劉備目光逐漸堅定起來。
這就是亂世!
他要終結這狗屁亂世!!
“呂先生!!這不是盛世!!而是不折不扣的亂世煉獄!您走出去,看看這世道,餓殍遍野,十室九空!我心之痛,唯恨己之力薄,無能終結這亂世!”
劉備眼眶泛紅,怔怔地凝視著呂布,心中波濤洶涌。
而眼前這位溫和青年,卻擁有著足以扭轉乾坤的偉力。
劉備不再遲疑,猛然起身,對著呂布深深一拜,言辭懇切:
“備爲這天下蒼生,斗膽懇請呂先生出手,解救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備願傾盡所有,爲先生鞍前馬後,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只盼能早日終結這亂世之苦,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
“大哥!”
關羽與張飛同時起身。
劉備卻依然保持著躬身之姿,久久不願起身。
呂布凝視著眼前意志激昂的劉備,彷彿有一團熊熊烈焰自劉備體內騰起,幻化爲一條赤色真龍,盤旋升空。呂布臉上不禁浮現出一抹難以置信的驚訝之色。
這人……憑一句話就抵達“人神界限”?
這難道纔是武夫真正應有的風采?
有趣。
在一旁沉思的趙雲,忽地起身,躬身一拜:
“呂先生,封侯非我所願。我下山只是自知一人實力有限,不足以平定亂世,故而欲尋一明主,助他終結這亂世。”
“懇請呂先生出山,拯救蒼生!雲願爲先生效犬馬之勞,縱是刀山火海,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辭!”
關羽站在劉備之後,躬身一拜:“羽願爲先生效犬馬之勞!”
張飛咬牙,抱拳行禮:“飛亦願爲先生效犬馬之勞!”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三國”沒有那麼美好,也沒什麼值得稱道,每一個英雄豪傑都是踩著累累屍骨,楊瑾終於醒悟:
“呂先生,這不是盛世啊!”
“這不過是死了數千萬人,也沒出好結果的亂世兇年,懇請先生出山,儘快一統山河,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
“瑾雖不才,願爲先生效犬馬之勞!”
楊瑾深深一拜。
呂布能將一城之地治理成盛世,身有翻天覆地之偉力卻能克己慎獨,又對世道看的如此透徹,顯然不是大字不識的莽夫。
此行,唯有一片赤誠,方有可能打動呂布出山快速終結這狗屁亂世。
無憂見此一幕,靜靜望向仍然端坐的呂布,她沒有開口勸說。
“拯救蒼生?”
呂布對此並無太大興致,他的目光悠然掠過衆人頭頂。
一股堅韌不拔的意志正在緩緩昇華,呂布眼眸之中金光一閃而逝,他清晰地捕捉到了衆人頭頂浮現的字跡。
劉備的頭頂,兩個字熠熠生輝——“仁”與“烈”!
關羽的頭頂,同樣有兩個字閃耀——“忠”與“義”!
張飛的頭頂,一個字赫然在目——“猛”!
趙雲的頭頂,則是——“膽”與“勝”兩字交相輝映。
而楊瑾的頭頂,簡簡單單,只有一個字——“春”!
這是……本命字?
呂布看著久久不起身的衆人,臉上微微一笑。
“然後呢?”
“呃……”
楊瑾擡頭與呂布眼眸對視。
“然後……呂先生當爲太平天子……”
“我說的是,待到天下一統之後,又該當如何?”呂布打斷道。
“無剝削壓迫,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人人自由幸福。”
楊瑾雙目放出光芒,自信滿滿,他心中還有很多改善民生的奇思妙想,只要統一天下,便可大展身手。
“瑾雖不才,敢向先生鄭重許諾,那個盛世一定會比現在好上百倍,乃至千倍。”
“哦?那之後呢?”呂布聞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之後……”楊瑾激動萬分,可話到嘴邊猛然一愣。
“之後,三百年怨聲載道,五百年羣雄割據。”呂布道。
楊瑾沉默。
呂布繼續道:
“況且,我聽聞你們說我的神念在虎牢關一戰中,已致數十萬兵士死去。儘管此舉讓我聲名大噪,但那些逝去的生命背後,是無數牽掛的妻兒老小,是鮮活的生命。”
“我與這十三州的百姓之間,已結下了難以化解的深仇大恨,如何做太平天子?”
此言一出,衆人皆是一驚,紛紛擡頭望向呂布,眼中難掩失望之色。即便如此,呂布依然堅定地拒絕了出山的提議。但這是事實。
呂布自己也坦然承認。
劉備楊瑾等人沒有爲呂布辯解,各自沉默。
呂布若要統一天下,做太平天子,這是一個洗不清的污點。難道要將那數十萬兵士背後的家庭趕盡殺絕嗎?
“不過——”
呂布盯著失望的衆人,忽然話鋒一轉。
他在無憂先生的教導下,同樣看到了“輪迴”,心中自問也解決不了“輪迴”。
而且。
這世間雖爲衆生的“亂世”,卻也是他呂布的“盛世”。在這亂世天下之中,涌現出的武夫,實力遠超往昔,而他的“本命字·武”,更是無時無刻不在增強。
若呂布一心追求力量,這“盛世”自然是持續越久越好,諸侯間的爭鬥越激烈,戰爭、廝殺、信念的碰撞便越頻繁,這一切都爲他的力量增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按照常理,呂布應該火上澆油,讓他的“盛世”持續萬萬年,培養更多能夠突破“人神界限”的武夫。
如此受益最大化。
但是——
他看到這衆人通過“立言”覺醒“本命字”,心中不由自主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而呂布今日這一念之差,衆生未來不用面對那一道橫壓萬古無慾無我的“恐怖身影”!
呂布笑道:“不過,我可以將我的力量借給你們,然後你們藉此終結亂世,統一天下。我倒要看看,你們的信念究竟能引領你們走到何種境地。”
“你們可願做我呂布的弟子?”
衆人一愣,隨即大喜。
他們可是見識過一縷神念之威,與呂布真身親臨沒什麼區別,反正都是摧枯拉朽。
劉備雖已有師門,卻未得真傳,他與關羽、張飛相視一眼,隨即拱手一拜:“願聽先生教誨。”
呂布的目光轉向趙雲。
趙雲拱手行禮,直言不諱道:“在下已有師承,不願另投他門。”
“好。”
呂布不在意,看向楊瑾。
“先生若不棄,瑾願拜爲義父。”
楊瑾盯著呂布片刻,猛然跪地,行了天地大禮。
“你要拜我爲義父?”
呂布聞言,不由一愣。
這感覺頗爲微妙,畢竟他自己膝下尚無子嗣。
楊瑾見狀,當即趁熱打鐵,高聲喊道:“義父在上,請受孩兒一拜!”
呂布雖看上去頗爲年輕,但如今三十多歲,而他自己不過十六歲的少年,這一聲“義父”喊得並不虧。
這條大腿,定要牢牢抱住,不容有失。
“算了。”
呂布無所謂楊瑾的稱呼,伸手一縷神念落在楊瑾身上,“記住,不要拿我的力量肆意妄爲,你們去罷。”
要是劉備等人與他一樣,那還不如他自己親自下場,肆意妄爲。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躬身行禮,態度恭謹。
“義父,天王蓋地虎!!”
楊瑾行至院門,心中不死心,突然回頭喊了一聲。
“滾。”呂布面無表情。
楊瑾只得帶著滿心失望,悻悻離去。
……
【劉備、關羽、張飛、趙雲、楊瑾並未能請動呂布出山。】
【由於十三州諸侯內亂,不過十月,劉備等人不費吹飛之力便得了三州之地。】
【楊瑾雖無驚世之才,卻獨具慧眼,能識人用人,廣納天下英才,盡皆歸於劉備麾下。】
【另一諸侯曹操勢如破竹,鯨吞天下,各地招兵買馬,壯大實力,一統五州。】
【至此,董、曹、劉天下三足鼎立。】
【三年,軍師諸葛亮起三十萬大軍,揮師北伐,欲統一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