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九十章 新中橋北的爭端

莫管家將剛纔大直巷裡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報告給了陸鴻,但是他只得到一句“我知道了”的迴應。

陸鴻此時正與小五子他們一塊兒躲在陰涼的葡萄架下吹牛打屁,正聊到沒滋沒味的時候,韋曈與崔兆賢這出鬧劇恰好給他們續了一個新的談資。

小五子笑著說:“這人太現實了也是不成,早早晚晚還是得吃虧。”

三流子便沒那麼好語氣,冷笑道:“這種人敢上門直接打出去,鴻哥,你瞧過昨晚的禮單沒有,兩個字:寒磣!”

王正翻著手裡的簸箕,在半框的核桃殼裡面摳撿著敲出來的碎仁,頭也沒擡地說:“怎,三哥,你也識字了?”

陸鴻和小五子都笑了起來。

昨晚的禮單他是瞧過的,除了一向節儉的豐慶帝送的兩套御筆題名的東漢版《道德經》和《南華真經》竹簡書以外,趙大成和左虎兩人的禮也稍稍重了一些,不過考慮到關係的特殊性,加上這次進草原兩人都收穫不小,還有朝廷的獎賞,因此多送了兩匹蜀錦也是應有之義。

其他幾個朋友的賀禮基本比較合宜,而韋曈和黃山恆兩位以外的幾位鄰居就真正寒磣得緊了,最好的是六色點心加一對兒牛角酒爵,還是坊裡一位開鋪子的買賣人送的。

其他幾位的根本沒法看,崔家人送的是四色點心加五百錢,這種賀禮簡直叫人齒冷……

其實崔兆賢這種人也算是悲哀了,他們的本心未必便有多麼勢利,但是身處在這樣的大環境裡,享受過了榮華,見識過了富貴,貧賤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本能想要抗拒的東西。

而他們本身的天賦和才學又無法給他們帶來理想的生活,一方面是不甘於貧賤的慾望,一方面是乾癟空泛的大腦和已經失掉道德禮義的內心,這是一種矛盾,這種矛盾所帶來的也正是悲哀的結果。

所以他對崔兆賢這種人是沒甚麼惡感的,但是也絕對沒有半分好感。他也能充分地理解這類遭際,但是並不代表他能夠接受和寬容。

他沒有那麼神聖,這個崔家,恐怕是再也進不了他的大門了……

而且這些人一再的出現,總能觸及他關於甫清先生、陳石等人的記憶,同樣是富貴至於貧賤,有些人能夠堅守初心,不減風流,有些人便蠅營狗茍,到最後一無所有。

陸鴻搖了搖頭,向莫管家揮手道:“老莫,今後不管他請了誰來作說客,只說不見罷了。”

莫管家笑著答應了一聲,主家底氣這般硬法,他這個管家也是與有榮焉,今後在這小小修業坊裡也足以挺直了腰桿走路了!

他又從兜裡抽出一封信來,交給了陸鴻,說道:“這時方纔在門縫裡撿到的。”

陸鴻拆開瞧了一眼,只見上面寫著:若有暇,請至景行坊一晤,不拘時日,再拜恭候。

景行坊?

陸鴻好像在哪聽說過這個地方——對了,年前跟隨青州行

營初至神都的時候,也收到過這樣一份沒頭沒腦的邀約,地點就在這個景行坊。

上次因爲本要去神機將軍府拜見老師,便打算回程時順道兒去一趟的。

後來與老師會面告吹了,沒有赴約,本來已把這事忘了的,卻沒想到今日對方又再舊事重提。他不禁好奇心起,拉著三流子道:“走,跟我走一趟,小五子和王正看家。”

陸鴻帶著三流子兩人信馬由繮,沿著街道一路往景行坊去,上回那封信裡有一份神都全城地圖,雖然那些亂七八糟的坊名不可能一時便記得清楚,但是也能摸得準大致的方向。

他要從修業坊大直巷出來,一路向東經過本坊、恭安坊、溫柔坊,然後轉向北,過了新中橋,便到北城了。

整體來說,洛陽城地價最貴的要數南城天街兩側的十二座坊,比如花源家的積善坊和修業坊大直巷對面的修文坊;次一些的便數南市周邊。

北城要比南城要清靜些,除了一個並不十分繁華的北市,便再沒甚麼能出噪音的地方。

各處來的販夫走卒也很少打北城走,不僅僅因爲北城的西半片是皇城,金吾衛查驗得勤快,而且他們若要從北城過南城去做買賣的話,就必須從新中橋過——過新中橋的貨車是要收“養護錢”的。

雖然收錢不多,只兩個銅子兒,但是這對那些一大早買賣還未開張的人來說,先交一份錢給別個——甭管是個人還是公家——那都是一件挺忌諱的事兒。

或許是因著這些緣由,這偌大一個北城當即少了幾分市儈氣,而多了一些儒雅與涵養。不說別的,便是以樂藝專攻的大周外教坊與河洛詩會館,便分別設在北城的興藝坊和教業坊中。

陸鴻反正也並不著急,一路走走看看,欣賞著神都之中的人文風物。冬天的時候雖然也逛過幾回,但是如今正當盛夏,景緻又完全不同。

三流子倒沒甚麼新鮮可瞧,他前幾日跟著吳衛兩人已經把周遭都逛遍了,此時滿眼都是舊景緻,在他看來,這些裡坊都是一個模樣,還不如壩集有耍頭哩!

兩人半句話也沒聊,各想各的心思,徑直上了新中橋,來到踏入了北城的境地。

左近一隊隊的金吾衛整齊有序地披甲跨刀,正打二人身旁經過。

突然身後一陣嘈雜,兩人與金吾衛們都回頭觀看,卻見十七八個鮮衣怒馬的少年人從南城對岸氣勢洶洶地直衝過來,眨眼過了新中橋,在後面不足二十步停了下來,嘩啦啦散稱一圈,將一干人等圍在中間。

那些金吾衛頓時都把手按在了刀柄上,一個個如臨大敵地瞪著來人。

那些少年們都毫不客氣地瞪了回去,然後一道道兇狠的目光都齊刷刷聚在了陸鴻的身上。

金吾衛中有個什長模樣的軍官站了出來,指著衆人喝道:“甚麼事,當街聚衆滋事,還成甚麼體統?”這人語氣並不怎麼嚴厲,雖然是指著所有人,眼睛卻只

望定了其中一個穿藍綢衫十八九歲的少年人。

那藍綢衫的少年似乎是這羣人中的首腦,當即不屑地冷哼一聲,指著那什長叱道:“你們算甚麼東西,識趣的滾遠了些!”

一名金吾衛湊到那對正身邊說道:“樂頭兒,要不要叫人?”

那樂頭兒揮揮手讓那人退下,他顯然也瞧出來這幫人意有所指,便下意識地轉了頭看向陸鴻兩人,那些虎視眈眈地少年們果然都往前跨了一步。

他是常年在洛陽城裡巡視的,當然知道這些小鬼是甚麼來頭,都是出自王公貴族子弟們爛湊成的一個“起秀幫”,名聲早就在神都臭了大街了!

那起秀幫取了個“後起之秀”的意思,但是這些人後起是後起,卻並不怎樣“秀”,除了排頭二十幾個世家子,別的都是些鬥雞遛狗的無賴混混打手,這些年仗著家裡的老頭子有些權勢,到處作威作福,沒一箇中看的玩意兒。

金吾衛最頭痛的就是這些人,但是這些人他們偏偏又都是惹不起的,又不知身邊這二位是甚麼來頭,但走在前面的那位年輕人一身氣度便不是常人,樂頭兒一時間便有些猶豫不決。

今日陸鴻只穿了一身便裝,因此不相識的人根本瞧不出他的身份。

這種陣仗他倒是在青州城裡見過一回,那時他只是個卸了職的校尉,對方卻是李密源和一幫壯漢嘍嘍。

情勢雖然和今天幾乎如出一轍,但是若說上次還有幾分忌憚的話,以他如今的地位和權力,今天完全就沒把這幾塊料放在眼裡!

陸鴻當然能瞧得出來,這些人就是衝著他來的,而且腦筋一轉便已知道是甚麼緣由——現在神都這些二代們都認爲是他殺了王睿家的小二子王燦,現在這般架勢,多半正是爲了“報仇雪恨”來的。

他可懶得和這些小屁孩囉嗦,向三流子道:“咱們走。”

三流子手摸著障刀刀柄,嘴角噙著一絲冷酷的微笑,目空一切地掃視了一圈,催馬兩步趕到前面,當先開路!

圍在四周的那些人見他如此囂張,也都騷動起來。突然間人影一閃,那樂頭兒已伸手扯住了三流子的繮繩,低聲喝道:“且慢!”他警惕地望著四周,見那些人也都停下了動作,三方再度陷入了僵持之中。

三流子眉眼倒豎,渾身散出一股騰騰的殺氣來,將那樂頭兒驚得退下半步,手指也忍不住有些鬆動。

“你想怎地!”三流子刀鋒般的眼神在樂頭兒身上一掃而過。

那樂頭兒在酷暑的日頭地下卻感覺背後涼颼颼的,喉頭不安地滾動了兩下,但是他不敢放手……他心裡十分清楚,只要今天自己鬆了手去,這街上勢必要多幾條人命!

當然此時他也看出來了,那十幾名少年固然不是善茬兒,但是眼前這兩位更加都是狠腳色。甚至從他的直覺來說,哪怕這些小娃娃摞到一塊兒,和這兩位相比,也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對手……

(本章完)

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見李密源第三百八十章 政事堂的棋局第二百三十七章 提前發難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繳海匪(四)第二十四章 青州軍北征第二十三章 新旅帥高登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會(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繳海匪(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過後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爺第二百五十八章 連環計第五十一章 兩大督查司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廟(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師的信第二百四十八章 茍、豈第一百零五章 劉德海的秘密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繳海匪(四)第十八章 當不當兵?第一百零八章 “審問”第一百七十一章 掃北的尾聲第一百一十一章 哨樓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勢的轉機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選第一百六十九章 襲營鬧劇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八十章 戰江東大麴第三百九十章 宿命之戰(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龐家的小動作(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棟樑張鎰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街之殤第三十八章 “同鄉會”第二百五十八章 連環計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傷的溫司馬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走蕭宛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嫣的正事第二百章 日本的野望第三百七十章 說客(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繳海匪(八)第一百二十九章 清繳海匪(六)第二百零一章 洪成來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業傳奇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一)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二百零二章 安東是個大難題第三百六十一章 赴宴(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鷺城第三百零四章 所謂“軍法”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轉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軍的辦事方法(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孔良很困難第七十二章 花源的煩惱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傷的溫司馬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環計(四)第四十二章 離開徐州第一百七十五章 “鴻門宴”(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六)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不見第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之難第十三章 徵兵第四十八章 戰後的青州城第三百零七章 一些談話與安排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勢的轉機第二百零八章 進入營州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鎖安東的鑰匙第二百七十一章 龐家的小動作(上)第六十章 風雪殺人第三百零四章 所謂“軍法”第三百六十三章 赴宴(五)第二百六十章 新羅兵敗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發雌威第二百五十五章 前往平壤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爺的傳話第三百三十章 看不見的敵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六)第二十四章 青州軍北征第一百八十四章 喬遷酒宴(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西口大戰第八十一章 倔強的金容第一百八十一章 玉浮觀炸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與帝說(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二)第三十八章 “同鄉會”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中)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一百四十七章 遭遇戰第十九章 神秘的朋友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三)第二百零三章 都裡鎮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覺悟第一百二十二章 農業專家第二百七十七章 連環計(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詭異氣息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三百章 這是個問題第一百三十章 清繳海匪(七)
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見李密源第三百八十章 政事堂的棋局第二百三十七章 提前發難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繳海匪(四)第二十四章 青州軍北征第二十三章 新旅帥高登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會(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繳海匪(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過後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爺第二百五十八章 連環計第五十一章 兩大督查司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廟(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師的信第二百四十八章 茍、豈第一百零五章 劉德海的秘密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繳海匪(四)第十八章 當不當兵?第一百零八章 “審問”第一百七十一章 掃北的尾聲第一百一十一章 哨樓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勢的轉機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選第一百六十九章 襲營鬧劇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八十章 戰江東大麴第三百九十章 宿命之戰(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龐家的小動作(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棟樑張鎰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街之殤第三十八章 “同鄉會”第二百五十八章 連環計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傷的溫司馬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走蕭宛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嫣的正事第二百章 日本的野望第三百七十章 說客(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繳海匪(八)第一百二十九章 清繳海匪(六)第二百零一章 洪成來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業傳奇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一)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二百零二章 安東是個大難題第三百六十一章 赴宴(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鷺城第三百零四章 所謂“軍法”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轉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軍的辦事方法(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孔良很困難第七十二章 花源的煩惱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傷的溫司馬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環計(四)第四十二章 離開徐州第一百七十五章 “鴻門宴”(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六)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不見第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之難第十三章 徵兵第四十八章 戰後的青州城第三百零七章 一些談話與安排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勢的轉機第二百零八章 進入營州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鎖安東的鑰匙第二百七十一章 龐家的小動作(上)第六十章 風雪殺人第三百零四章 所謂“軍法”第三百六十三章 赴宴(五)第二百六十章 新羅兵敗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發雌威第二百五十五章 前往平壤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爺的傳話第三百三十章 看不見的敵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六)第二十四章 青州軍北征第一百八十四章 喬遷酒宴(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西口大戰第八十一章 倔強的金容第一百八十一章 玉浮觀炸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與帝說(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二)第三十八章 “同鄉會”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中)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一百四十七章 遭遇戰第十九章 神秘的朋友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三)第二百零三章 都裡鎮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覺悟第一百二十二章 農業專家第二百七十七章 連環計(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詭異氣息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三百章 這是個問題第一百三十章 清繳海匪(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黎县| 北票市| 平邑县| 嵩明县| 开化县| 巴彦淖尔市| 阿瓦提县| 河东区| 分宜县| 上高县| 淮阳县| 宿州市| 瑞安市| 新巴尔虎左旗| 凤城市| 吉安县| 吕梁市| 常熟市| 当阳市| 宁南县| 济阳县| 常熟市| 托里县| 桃江县| 莆田市| 桐城市| 新民市| 革吉县| 永康市| 钟祥市| 盐源县| 蓬安县| 凤山市| 绍兴县| 万载县| 东乡族自治县| 江川县| 吉水县| 安丘市| 贵溪市| 鹤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