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章 天堂蘇杭

(求收藏,求點擊,求推薦票,求讀者大大的鼓勵。)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這是唐朝時候就流傳開的,也就是說蘇州和杭州代表了江南的美麗和富庶,讓鄭勳睿印象更加深刻的地方,那就是蘇州出的人才特別多,盧象升、周延儒、錢謙益、陳於廷、陳於泰、吳偉業(yè)、陳維嵩、嚴繩孫、張溥、張採、楊廷樞、楊彝、顧夢麟、吳昌時等等,這些都是明朝末年出現(xiàn)的人才,大名鼎鼎,其中有江左三大家、陽羨詞派的領袖、雲(yún)門十子等等,而且在朝廷之中的人也是不少的,作爲其中優(yōu)秀代表的盧象升,更是親手創(chuàng)建了明末三大軍之一的天雄軍。

小小的一個蘇州,就出現(xiàn)了這麼多的人才,可謂是人傑地靈之地。

進入蘇州府城的時候,鄭勳睿內心是帶著好奇和崇敬的,儘管說前世去過蘇州好多次,可如今蘇州在大明的地位,與後世的蘇州市是完全不一樣的。

撲面而來的熱鬧景象,給鄭勳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熙熙攘攘的人羣,鱗次櫛比的商鋪,富麗堂皇的酒樓,乾淨整潔的大街,伴隨還有小橋流水的江南獨特氛圍,這一切都讓人想起那首《江南好》的詩詞。

蘇州其實是遭遇過重創(chuàng)的,特別是在明初的時候,因爲朱元璋遷怒於張士誠,遷怒於蘇州的百姓支持和擁護張士誠,所以給蘇州一帶定下了非常重的賦稅,這裡的百姓無法承受,人口出逃,土地拋荒嚴重,導致了蘇州的凋零和衰落,建文帝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蘇州的衰敗,略微減輕了蘇州的負擔,之後蘇州出現(xiàn)了一個大人才姚廣孝,這人是明成祖朱棣最爲信任的謀士,後來出任國師,他爲蘇州真正減輕了負擔,爲蘇州的再次繁榮奠定了基礎。

蘇州人性格平和,不喜歡爭鬥,習慣小富即安,逆來順受,和北方人有著很大的差距,這種情形延續(xù)到幾百年之後,也許是因爲長時間的富足,也許是因爲對生活的認識不同,導致了這樣的風氣。

此外就是這裡的學風很盛,著名的東林書院,就誕生在蘇州府所轄的無錫境內。

東林書院在明末的影響非常之大,儘管魏忠賢曾經(jīng)在天啓年間下令搗毀了東林書院,可魏忠賢被斬殺之後,東林書院再次興盛起來,在蘇州府城直接設立了分院,慕名攀附的讀書人數(shù)不勝數(shù),導致了東林書院的再次興盛。

因爲東林書院的興盛,伴隨出現(xiàn)的就是東林黨。

歷史上對東林黨的評價莫衷一是,有讚譽的,有痛斥的,也有站在中間立場的。

來到了蘇州,鄭勳睿很清楚,他恐怕要直接面對東林書院,亦或是東林黨了。

楊廷樞對蘇州是異常熟悉的,畢竟是蘇州吳縣人,又在蘇州的府學讀書一年多時間,所以進入蘇州府城的時候,表現(xiàn)的很是平靜,一路上,他不斷的爲鄭勳睿解說,包括蘇州城的東直大街爲府衙所在地,諸多的士紳富戶也是居住在東直大街的,東林書院的分院,同樣在東直大街,南直大街爲酒樓、茶樓、客棧和青樓聚集的地方,這裡還有蘇州所特有的彈詞,外地人來到蘇州,往往是聽不懂的,此外就是城南胡同了,居住著蘇州的老百姓。

蘇州最爲外人稱道的,就是絲綢織錦業(yè),曾經(jīng)因爲官府直接把持絲綢織錦業(yè),讓蘇州的商賈忍受不住,還出現(xiàn)了造反的情形,也是因爲絲綢織錦業(yè),讓蘇州出現(xiàn)了不少的大商賈,這些商賈在賺取銀子之後,深感權勢地位之重要,故而大力推進家族和蘇州的教育事業(yè),期望朝廷之中能夠出現(xiàn)他們的代言人。

這大概也是蘇州人才輩出的一個原因吧。

後來的東林黨,之所以彙集了江南士大夫,以及商賈,也就是這個原因,因爲商賈的大力支持,壯大之後的東林黨自然成爲了商賈的代言人,東林黨人提議減少甚至免去商業(yè)賦稅、增加農業(yè)賦稅,導致大明朝廷賦稅驟然減少、農民不堪重負造反,可以說在大明滅亡的事情上面,東林黨是有重大責任的。

白天的南直大街,同樣是熱鬧的,不過和夜間的南直大街比較,還是有著一些差距的,外來的客人幾乎都是在南直大街找尋酒樓客棧。

楊廷樞帶著衆(zhòng)人,直接來到了太白酒樓。

太白酒樓是蘇州名氣很大的酒樓,既有吃飯喝酒的地方,也有住宿的地方,頗似後世的賓館,依照楊廷樞和鄭勳睿兩人的身份,勉強可以到官驛去住宿,特別是楊廷樞的身份特殊了,不過兩人都沒有這樣的想法,他們不缺銀子,不需要去佔那樣的便宜。

一夜的歇息,衆(zhòng)人的身體基本都恢復了,走在大街上的時候,神態(tài)頗爲悠閒。。

所有人之中,最爲辛苦的其實是鄭錦宏和楊忠兩人,兩人的神色略微緊張。

鄭錦宏的身上帶著一百兩黃金,此外還有一些碎銀子,從來沒有見到過這麼多黃金白銀的他,自然是非常緊張的,也是不敢有任何疏忽的,前往蘇州的路上,他一直都是非常警惕的,黃金白銀被裹在腰帶裡面,貼身繫著,外面再穿上衣服,懷裡留下的就是一些碎銀子。

楊忠的身上自然也是有銀子的,出門畢竟需要開銷,再說楊廷樞的身份也不一樣了,至於說有多少的銀子,外人就不知道了。

一路上的開銷不是很大,但完全都是鄭勳睿負責的,楊廷樞也沒有拒絕,因爲抵達蘇州府之後,絕大部分的開銷肯定是楊廷樞負責,兩人對此是心照不宣的。

兩人對錢財看的都不是很重,特別是這些小的開銷方面。

騎著阿拉伯馬和烏珠穆沁馬,不想被注意都是很難的,畢竟如此的駿馬,在蘇州也不是很常見,能夠騎著這樣的駿馬,非富即貴,所以在南直大街的時候,周遭的很多人都是紛紛避讓的,他們可不願意和這些人發(fā)生衝撞自找麻煩。

大明對戶籍的管理非常嚴格,不管是讀書人還是百姓,出門都是需要官府開出的路引,若是沒有路引,很有可能被官府直接緝拿,更不要說進入到城池之中,楊廷樞手裡所持的路引,是南京兵部直接開出來的,這樣的路引,在南直隸就是特別通行證,無人敢於招惹。

儘管南直隸普遍有著表面上的富庶,可是進入每一個城池,守衛(wèi)城門的兵丁還是要收取錢財?shù)模粋€到兩個銅錢不等,這也是兵丁的主要收入之一,不過楊廷樞等人進入到蘇州府城的時候,兵丁根本不敢收取任何的費用,且不說衆(zhòng)人的氣度不凡,胯下的駿馬不是尋常百姓能夠擁有的,就說南京兵部開出來的路引,也讓他們畏懼。

太白酒樓的規(guī)模很大,分爲前後兩個院子,前院子主要是經(jīng)營酒樓的生意,後院子是專門用來住宿的,前後兩棟樓相聚有幾十米,中間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庭院,亭臺樓閣、小橋流水,蘊含了江南的氛圍。

來到太白酒樓的門口,眼尖的夥計早就上千來招呼了,嘴裡說著帶著地方口音的官話,熱情的招呼衆(zhòng)人進入酒樓之中,知道幾個人確定在太白酒樓住宿,而且時間可能不短的時候,一面高聲吆喝,一面大聲的告知了酒樓的掌櫃。

坐在櫃檯裡面的掌櫃,聽到夥計的喊聲之後,立馬出來了。

掌櫃是見過世面的,不說其他的,就是五人騎乘的駿馬,價格就非同一般了,這樣的人住宿到酒樓,求之不得。

夥計牽著駿馬朝著側面的馬棚而去,楊廷樞順手拿出一塊碎銀子,遞給了夥計,要求夥計好好招呼駿馬,必須要餵食燕麥和黃豆等等精飼料,不要餵食草料,所有的開銷,最後都是一起來計算的。

夥計面帶笑容答應下來,小心的牽著馬朝著馬棚而去了。

掌櫃注意到了這一幕,內心暗暗有了計劃。

開房的時候,掌櫃很自然的開出了兩間甲等的上房,還有三間上房。

楊廷樞沒有詢問價格,點頭答應了。

掌櫃臉上的笑容,馬上變得親切了,從氣度上面,他看出了楊廷樞和鄭勳睿兩人的身份不同,其餘三人應該是下人的身份,所以很自然的開出了五間客房,要知道若不是特別有錢的主兒,一般是不會給下人安排上房的,畢竟上房都是單間,價格不一樣的。

細心的鄭勳睿,還是看了看櫃檯牆上掛著的木牌子,上面有房間的價格,甲等上房是五錢銀子一宿,上房是三錢銀子一宿,也就是說五人在太白酒樓住宿,一夜就需要耗費三兩銀子左右,可以購買一石大米了,這樣的開銷,尋常百姓根本吃不消。

好的酒樓,價格就是不一樣,這也讓鄭勳睿對蘇州的消費,有了大體的認識,看來到蘇州來的遊客,想著住宿好的地方,必須有承受能力,住宿只是一方面,吃飯飲酒方面,耗費怕是更多。

經(jīng)過中間的小院,進入客房的時候,鄭勳睿很快注意了這個精緻的小院子,難怪客房的價格如此之高,條件的確是不錯。

第79章 主婚第83章 利弊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87章 取捨之間第343章 旅順口第482章 吳偉業(yè)的心思第673章 剿餉第182章 大度第183章 徐望華第631章 各取所需第264章 不高興第339章 丙子之亂第637章 天賜良機第520章 精心的部署第133章 有些意外第260章 兵敗第502章 恐金癥第7章 生意經(jīng)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980章 戰(zhàn)遼河(2)第246章 抽絲剝繭第122章 勸阻第675章 矛盾重重(2)第716章 朱仙鎮(zhèn)之戰(zhàn)(6)第658章 找理由第641章 不甘心第26章 淡定第455章 洛陽碼頭第879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100章 殿試禮儀第481章 不會上當第657章 寇白門第939章 海外奠基之戰(zhàn)(1)第103章 傳臚大典第276章 下有對策第861章 紅顏禍水第662章 朝廷的反應第207章 殘陽如血第45章 友誼和原則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624章 襄陽失陷(7)第897章 理順體制第873章 歸宿(3)第898章 海上征伐目的第16章 瘋狂的甘薯第460章 戰(zhàn)術思想第666章 蒙八旗和漢八旗第310章 調整之前第592章 秦良玉的攪局第976章 沙場點兵第278章 皇太極稱帝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27章 亦師亦友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戰(zhàn)鬥(3)第600章 洪門錢莊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883章 致命的商議第841章 漸入絕境第517章 邊緣第921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2)第529章 高陽之戰(zhàn)(2)第755章 敲牛皮糖的戰(zhàn)鬥(1)第385章 明確的要求第753章 大氣的部署第492章 連鎖反應第732章 開封陷落(2)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999章 瀋陽之戰(zhàn)(3)第22章 教訓和教誨第18章 少年強則國強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293章 軍情緊急第873章 歸宿(3)第341章 直接的要求第543章 狂妄的代價(7)第129章 暮氣第126章 一個不留第366章 拉攏和挑撥第251章 防患於未然第531章 高陽之戰(zhàn)(4)第481章 不會上當第48章 楊彝和顧夢麟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405章 以身相許第835章 潼關之戰(zhàn)(1)第367章 楊廷樞的提醒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433章 以假亂真第238章 真正的聯(lián)合第926章 權鬥第834章 讓你無話可說第380章 一盤大棋第728章 壯志未酬第30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314章 搭建班子第543章 狂妄的代價(7)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684章 誤判?第388章 江湖傳說
第79章 主婚第83章 利弊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87章 取捨之間第343章 旅順口第482章 吳偉業(yè)的心思第673章 剿餉第182章 大度第183章 徐望華第631章 各取所需第264章 不高興第339章 丙子之亂第637章 天賜良機第520章 精心的部署第133章 有些意外第260章 兵敗第502章 恐金癥第7章 生意經(jīng)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980章 戰(zhàn)遼河(2)第246章 抽絲剝繭第122章 勸阻第675章 矛盾重重(2)第716章 朱仙鎮(zhèn)之戰(zhàn)(6)第658章 找理由第641章 不甘心第26章 淡定第455章 洛陽碼頭第879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100章 殿試禮儀第481章 不會上當第657章 寇白門第939章 海外奠基之戰(zhàn)(1)第103章 傳臚大典第276章 下有對策第861章 紅顏禍水第662章 朝廷的反應第207章 殘陽如血第45章 友誼和原則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624章 襄陽失陷(7)第897章 理順體制第873章 歸宿(3)第898章 海上征伐目的第16章 瘋狂的甘薯第460章 戰(zhàn)術思想第666章 蒙八旗和漢八旗第310章 調整之前第592章 秦良玉的攪局第976章 沙場點兵第278章 皇太極稱帝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27章 亦師亦友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戰(zhàn)鬥(3)第600章 洪門錢莊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883章 致命的商議第841章 漸入絕境第517章 邊緣第921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2)第529章 高陽之戰(zhàn)(2)第755章 敲牛皮糖的戰(zhàn)鬥(1)第385章 明確的要求第753章 大氣的部署第492章 連鎖反應第732章 開封陷落(2)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999章 瀋陽之戰(zhàn)(3)第22章 教訓和教誨第18章 少年強則國強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293章 軍情緊急第873章 歸宿(3)第341章 直接的要求第543章 狂妄的代價(7)第129章 暮氣第126章 一個不留第366章 拉攏和挑撥第251章 防患於未然第531章 高陽之戰(zhàn)(4)第481章 不會上當第48章 楊彝和顧夢麟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405章 以身相許第835章 潼關之戰(zhàn)(1)第367章 楊廷樞的提醒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433章 以假亂真第238章 真正的聯(lián)合第926章 權鬥第834章 讓你無話可說第380章 一盤大棋第728章 壯志未酬第30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314章 搭建班子第543章 狂妄的代價(7)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684章 誤判?第388章 江湖傳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庆县| 胶州市| 泰兴市| 东城区| 靖宇县| 安化县| 湖南省| 博白县| 乐业县| 商丘市| 铜梁县| 丁青县| 天峻县| 同仁县| 苗栗市| 固阳县| 会理县| 英吉沙县| 宁津县| 遂平县| 镇赉县| 河南省| 商都县| 富源县| 衡阳市| 泉州市| 柘荣县| 昔阳县| 犍为县| 白山市| 渑池县| 鹤庆县| 天峨县| 泰州市| 阳春市| 永安市| 女性| 泉州市| 琼海市| 金平| 淮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