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1章 防患於未然

鄭凱華已經是十九歲的年紀,可一直都沒有成親,鄭富貴、馬氏和孫氏都在京城,儘管生活過得不錯,但還是操心鄭凱華的大婚事宜,這也不是鄭凱華不著急,而是家裡的事情太多了,僅僅是經營種子的事宜,就讓他忙的腳不沾地,後來鄭凱華還按照鄭勳睿的安排,開始經營鹽鐵生意,這是需要實力說話的,鄭家有一千多護院,其中騎兵護院就達到了七百人,這樣的力量,從事鹽鐵的生意,無人敢於抗衡,最爲關鍵的是鄭勳睿的身份,人家是朝廷三品高官,封疆大吏,就算是南方的士大夫,也不敢隨意招惹,就更不要說商賈了。

家裡這麼多的事情,鄭凱華都需要操心。

幾年時間過去,鄭家早就不是以前的小鄉(xiāng)紳,已經是遠近聞名的士大夫家族,鄭凱華的氣質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很清楚,自己在家裡拼命掙錢,其實就是給哥哥鄭勳睿做好後盾,而且隨著家族規(guī)模的壯大,面臨的事情會越來越多。

朝廷發(fā)生的事情,鄭凱華也知道一些,其中關鍵的事宜,鄭勳睿會寫信告訴他。

因爲太忙,沒有時間操心到個人的事宜,再說鄭凱華的身邊有春萍,春萍已經生下一個男孩子,因爲有了孩子,春萍的地位很是穩(wěn)固,儘管不可能成爲鄭凱華的娘子,但妾侍的身份是跑不掉的,而且在家裡也是女主人的身份。

鄭富貴等人在京城,鄭勳睿在西安,鄭凱華在江寧縣,從客觀上說,這也是促使鄭凱華婚姻大事耽誤的原因之一。

不過如今鄭凱華的婚姻大事不能夠再耽誤了,畢竟年紀已經到了十九歲,而且家族的地位顯赫,幫忙提親的媒婆,甚至到京城聯(lián)繫了鄭富貴,反正銀子是鄭家出的。

鄭富貴到京城這些年,也不是白混的,他隱隱知道一些事情,也明白鄭家如今的地位,完全依靠鄭勳睿,趙單羽和樑興力兩人能夠進入國子監(jiān)學習,能夠成爲朝廷官員,這都是鄭勳睿的能力,而且鄭勳睿麾下的鄭家軍,威風凜凜,在京城都有一定知名度,所以說牽涉到鄭凱華的婚事,鄭富貴還是徵求鄭勳睿的意見,應該說基本以鄭勳睿的意見爲準。

西安巡撫衙門。

從京城和江寧縣趕來的家人和媒婆,都安頓在寅賓館,他們都是爲了鄭凱華的婚事而來的,誰也不會想到,媒婆提親的女孩子,居然是周延儒的庶出女兒。

鄭凱華是庶出的身份,按照婚配的規(guī)矩來說,迎娶士大夫家族的嫡親女孩子,也是可能的,不過周延儒這樣的身份,將嫡親的女兒許配被鄭凱華,顯然不大可能。

周延儒的老家在蘇州無錫,畢竟是前任的內閣首輔,要說周延儒的家族,在無錫也是不一般的,這樣的家族,主動提出來和鄭家結成親家,這裡面肯定是意味深長的,也就是說這樣的婚配是不一般的。

周延儒辭官歸裡已經兩年多的時間,可絕不會不關心朝廷裡面的事宜。

這麼親事,鄭富貴是非常滿意的。

朝廷裡面,肯定有人不滿意,至少溫體仁不會滿意。

要知道鄭家的力量已經不一般,文震孟是內閣次輔,鄭勳睿是左副都御使、陝西巡撫,若是加上週延儒,那肯定令人側目。

此時的鄭勳睿,想到的更多。

聯(lián)姻不是簡單的事情,絕沒有表面上那麼簡單,鄭家和文家聯(lián)姻,已經帶來了朝政的細微變化,接下來與周家聯(lián)姻,肯定會引發(fā)更大的波動,如此敏感的條件之下,不僅僅是溫體仁內心有疑慮,怕是到最後,皇上也會心存疑惑的,畢竟朝廷之中的東林黨人,會在這件事情上面做文章。

可是從好的方面來說,鄭勳睿也是能夠獲取到利益的,那就是能夠聯(lián)合周延儒,更加有力的打擊東林黨的勢力,爲日後的發(fā)展,開闢一條道路。

周延儒其人,能力還是有的,也能夠顧全大局,最大的問題就是有些過於的喜愛錢財,不管什麼樣的錢都敢收,以前也是因爲這個方面的問題,被溫體仁抓住了把柄,迫不得已辭去內閣首輔的職位,回到家鄉(xiāng)修養(yǎng)了。

分析利弊,是鄭勳睿的習慣,何況是弟弟鄭凱華的婚姻大事。

終於,鄭勳睿下定了決心。

鄭福海來到了廂房,此番他是代表鄭富貴前來和鄭勳睿商議的。

跟著鄭福海進來的,還有一個年輕人,這人是鄭福海的小兒子鄭凱濤。

鄭凱濤十六歲,也算是成人了。

鄭福海就這一個兒子,其餘的全部都是女兒,這次代表鄭富貴來到西安府城,肯定是有一些小心思的,眼看著趙單羽和樑興力都成爲了句容縣和溧水縣的主薄,孫進如也成爲了江寧縣不大不小的鄉(xiāng)紳了,鄭凱華就更不用說了,有著龐大的家產,遠近聞名,此次提親的是原來的內閣首輔周延儒,可以說鄭富貴的家族,全部都飛黃騰達了。

鄭凱濤讀書實在不行,幾乎到了看見書就發(fā)睏的地步,但對騎馬射箭方面很有興趣,幾乎每天都和鄭家的護院廝混在一起,要不是身份特殊,說不定就成爲護院之中的一員了,也是鄭凱華提出了建議,讓鄭凱濤跟著到西安府城去,要是有機會加入到鄭家軍之中,肯定能夠謀得一官半職的。

也就是這個原因,鄭福海帶著鄭凱濤來到了西安府城。

坐定之後,鄭勳睿開口了。

“三伯,弟弟凱華的婚事,我沒有什麼意見,只是父親和我都無法抽身離開,凱華大婚的事宜,還請三伯和大伯、二伯和四伯多多操心,我給凱華寫了一封信函,還有一封信函是寫給周延儒大人的,請三伯帶回去。”

“好,好,凱華這麼婚事,你的父母都是非常滿意的,大哥、二哥、四弟和我也非常滿意,這些年在家鄉(xiāng),我們都得到凱華很多的幫助,要是幫忙操持凱華的婚事,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你就放心吧。”

鄭勳睿笑著點點頭。

“三伯和鄭凱濤難得出門,這次來到西安府城,不妨到處走走看看。”

“不了,時間不能夠耽誤了,已經是八月底了,若是一切都合適了,回去之後就要納采了,按照周家的意思,最好是在明年年初就將婚事辦了。”

這些情況,鄭勳睿都是知道的,之所以要求鄭福海留下來看看,無非是想著客氣一下,既然鄭福海急著回去,他也不會挽留了。

事情說完之後,鄭福海咳嗽了幾聲,再次開口了。

“清揚,你看凱濤在家裡沒有什麼事情,讀書也不行,考了好多次了,縣試都不能夠過,和你是不敢比較的,我這次帶著他到西安府城來,想著他跟隨在你身邊,多多鍛鍊一下。”

鄭勳睿看了看鄭凱濤,這件事情他已經知道,鄭凱華來信專門說過了。

鄭凱濤的身上沒有紈絝之氣,走路動作麻利,顯然在家裡是長時間跟隨護院一道訓練的,要知道鄭家的護院,都是按照鄭勳睿留下來的訓練辦法每日裡訓練,素質是不一般的。

“都是一家人,三伯這樣說了,我沒有其他的意見,只是留在西安府城,恐怕要吃苦的,不知道表弟是不是能夠承受。”

“清揚,你是凱濤的大哥,該怎麼管就怎麼管,要是凱濤有什麼事情做錯了,你儘管教訓,凱濤我是知道的,讀書不行,其他方面還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鄭凱濤也站起來了,對著鄭勳睿行禮了。

“清揚,該怎麼管就怎麼管,凱濤這孩子,嘴笨不會說話,我在家裡也挺著急的,跟在你的身邊,一定能夠磨礪出來的。”

“好吧,三伯放心,我也不推辭了,表弟沒有什麼功名,在巡撫衙門做事情,只能夠成爲司吏和典吏,恐怕耽誤了前程,還是進入到鄭家軍之中,來日有了戰(zhàn)功,也能夠很快升遷,表弟年紀尚小,先進入親兵營,我會吩咐鄭錦宏和洪欣瑜專門關照的。”

“那就好,那就好,我在這裡感謝清揚了。”

“三伯不要這樣說,父親也接受到了三伯的很多照顧,能夠出力的事情,我是應該做的。”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古往今來都避免不了,何況是鄭氏家族,鄭勳睿要真的是公事公辦,很快會遭受諸多的議論,在這個時代,扶持家族慢慢強大起來,也是最大的依靠。

鄭福海這次來,帶有試探的性質,鄭勳睿是明白的,鄭凱濤留在了西安府城,接下來大伯、二伯和四伯的幾個兒子,先後也會到西安府城來的,說起來也奇怪了,不知道爲什麼,鄭家除開他鄭勳睿,其餘人讀書都不行。

讓更多的鄭家人加入到鄭家軍之中,擔任中層或者是高層的軍官,也讓鄭勳睿能夠對鄭家軍更加的放心,這種家族經營的模式,有可取之處,當然鄭家軍的管理模式是不會變化的,不管是誰,加入到鄭家軍之中,都要嚴格遵循軍紀軍規(guī),否則一樣遭受到懲罰。

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55章 明確目標第553章 雪崩的感覺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222章 天意如此第21章 從容淡定第27章 亦師亦友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497章 骨子裡的奴性第73章 戒急用忍第220章 彈劾第227章 惡少第265章 亂攤子第532章 高陽之戰(zhàn)(5)第192章 沒有那麼好奇第34章 嚴師第773章 閃電戰(zhàn)(3)第286章 亡羊補牢第954章 意志的較量第695章 及時的建議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421章 穩(wěn)定的根源第556章 改變部署第483章 誓言第486章 願意接納第813章 自負的本錢第900章 東印度公司的覆滅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24章 盛澤歸家院第484章 風雨春秋第173章 情報網絡第51章 壯士(2)第654章 鼓動第864章 爆發(fā)第343章 旅順口第361章 竹籃打水第551章 同樣慘敗第829章 重要的決斷第348章 用兵當用強(2)第448章 排擠和算計第657章 寇白門第359章 血戰(zhàn)(3)第396章 大膽的決定(1)第562章 天助(1)第372章 開始籌備第26章 淡定第919章 最爲慘烈的戰(zhàn)鬥(5)第877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2)第257章 湖廣告急第858章 城破第562章 天助(1)第943章 萬國來朝(1)第252章 顧夢麟來投第992章 天堂與地獄第957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647章 好大的氣勢第28章 初步規(guī)劃第201章 蘇蠻子的功勞第836章 潼關之戰(zhàn)(2)第518章 什麼是大局第86章 必須改變第368章 暗中運作第690章 焦灼(2)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863章 兵貴神速第127章 血腥屠殺第734章 可怕的一幕第425章 一見如故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506章 要做好準備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180章 緊急赴京第778章 閃電戰(zhàn)(8)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812章 何爲最關鍵的地方第941章 海外奠基之戰(zhàn)(3)第142章 閏十一月大雪第632章 大幕拉開第848章 自作孽第207章 殘陽如血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365章 伏筆第598章 絕密情報第181章 送別恩師第960章 草原新規(guī)矩第424章 強強聯(lián)合第47章 震撼第976章 沙場點兵第2章 這什麼人啊第585章 情報署的職責第920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1)第198章 喜得貴子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27章 亦師亦友第690章 焦灼(2)第99章 神秘來信第458章 洛陽古城第26章 淡定第836章 潼關之戰(zhàn)(2)第375章 皇太極的睿智
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55章 明確目標第553章 雪崩的感覺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222章 天意如此第21章 從容淡定第27章 亦師亦友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497章 骨子裡的奴性第73章 戒急用忍第220章 彈劾第227章 惡少第265章 亂攤子第532章 高陽之戰(zhàn)(5)第192章 沒有那麼好奇第34章 嚴師第773章 閃電戰(zhàn)(3)第286章 亡羊補牢第954章 意志的較量第695章 及時的建議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421章 穩(wěn)定的根源第556章 改變部署第483章 誓言第486章 願意接納第813章 自負的本錢第900章 東印度公司的覆滅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24章 盛澤歸家院第484章 風雨春秋第173章 情報網絡第51章 壯士(2)第654章 鼓動第864章 爆發(fā)第343章 旅順口第361章 竹籃打水第551章 同樣慘敗第829章 重要的決斷第348章 用兵當用強(2)第448章 排擠和算計第657章 寇白門第359章 血戰(zhàn)(3)第396章 大膽的決定(1)第562章 天助(1)第372章 開始籌備第26章 淡定第919章 最爲慘烈的戰(zhàn)鬥(5)第877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2)第257章 湖廣告急第858章 城破第562章 天助(1)第943章 萬國來朝(1)第252章 顧夢麟來投第992章 天堂與地獄第957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647章 好大的氣勢第28章 初步規(guī)劃第201章 蘇蠻子的功勞第836章 潼關之戰(zhàn)(2)第518章 什麼是大局第86章 必須改變第368章 暗中運作第690章 焦灼(2)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863章 兵貴神速第127章 血腥屠殺第734章 可怕的一幕第425章 一見如故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506章 要做好準備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180章 緊急赴京第778章 閃電戰(zhàn)(8)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812章 何爲最關鍵的地方第941章 海外奠基之戰(zhàn)(3)第142章 閏十一月大雪第632章 大幕拉開第848章 自作孽第207章 殘陽如血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365章 伏筆第598章 絕密情報第181章 送別恩師第960章 草原新規(guī)矩第424章 強強聯(lián)合第47章 震撼第976章 沙場點兵第2章 這什麼人啊第585章 情報署的職責第920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1)第198章 喜得貴子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27章 亦師亦友第690章 焦灼(2)第99章 神秘來信第458章 洛陽古城第26章 淡定第836章 潼關之戰(zhàn)(2)第375章 皇太極的睿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坝| 麻栗坡县| 杭锦后旗| 水富县| 时尚| 灌云县| 丰原市| 泸水县| 祁东县| 兴文县| 偏关县| 申扎县| 土默特右旗| 社旗县| 青铜峡市| 五莲县| 盐津县| 商河县| 无棣县| 望江县| 远安县| 开阳县| 昭苏县| 岫岩| 大渡口区| 精河县| 平谷区| 凤山县| 资溪县| 兴城市| 景洪市| 灵宝市| 平度市| 萨嘎县| 沿河| 乌海市| 永胜县| 恭城| 高密市| 翼城县| 原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