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6章 下有對策

“大人,屬下覺得朝廷太過分了,憑什麼要求剿滅流寇的時間,六月份之前徹底剿滅流寇,剩下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了,誰能夠做到啊。”

徐望華看著擺著桌上的聖旨,很不服氣,鄭家軍負責剿滅流寇,總是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取得重大勝利,這得益於鄭勳睿的安排部署,也立足於鄭家軍的強悍,可皇上爲什麼會下這樣的聖旨,那麼多負責剿滅流寇的大人,誰能夠取得如此重大的勝利。

鄭勳睿的臉上帶著微笑,一幅無所謂的樣子。

“徐先生,想那麼多幹什麼,聖旨歸聖旨,怎麼做還是要我們自行決定,六月份之前是不可能徹底剿滅流寇的,鄭家軍做不到,恐怕也沒有其他人能夠做到,既然是做不到的事情,那就不需要理睬了,若是朝廷想著較真,那也簡單,到了六月份之後,他們重新派遣人員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那就解決所有問題了。”

徐望華更加的氣憤,說話也潑辣一些了。

“有些人真的是無恥,看到大人立下了功勞,看到流寇遭遇到了重大的打擊,就想著從中得到好處了,定下了剿滅流寇的時間,到了六月份,流寇肯定是茍延殘喘的,恐怕洪承疇大人到時候又可以接手剿滅流寇的任務了。”

“徐先生,不要有那麼多的怨氣,和怨婦一樣了,皇上怎麼想,朝廷裡面的有些大人怎麼想,那是他們的事情,我們不需要過多的解讀,踏踏實實做好自身的事情。其實能夠負責剿滅流寇,讓鄭家軍的將士得到磨礪,未嘗不是好事情。”

說到這裡的時候,鄭勳睿走到桌子前面,隨手拿起了聖旨。放到了一邊去。

鄭勳睿的這個動作,讓徐望華吃驚,朝中大臣對待聖旨是非常恭敬的,接到聖旨之後,都是很好的保管起來,生怕有什麼差池。想到鄭勳睿根本無所謂,就像是對待一般的文書,細心的徐望華,走到鄭勳睿旁邊的時候,還是小心的將聖旨放到了一邊。

鄭勳睿不再關心聖旨的事情。用手指著地圖開口了。

“徐先生,你來看,我們已經駐紮到滎陽,李自成麾下的流寇,沒有離開河南,依舊在南陽府和汝寧府一帶活動,因爲缺乏糧草,他們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人數大爲縮減,按照斥候偵查的情報,以及我們的預計來看。李自成麾下的流寇不超過兩萬人,而且這些人都是分散活動,很少聚集在一起。”

徐望華的眼神早就看到地圖上面去了,這段時間,他和鄭勳睿時常討論下一步如何的作戰,鄭家軍離開洛陽之後。選擇到滎陽駐紮,這裡四通八達。基本可以兼顧整個的河南府,河南都指揮使司掌控的軍隊。基本都集中在開封和鄭州一帶,處於防禦的姿態,沒有直接參與剿滅流寇的戰鬥。

“流寇化整爲零,鄭家軍也要做出改變,派遣多股軍士,進入到南陽府和汝寧府,給與流寇打擊,我個人的意見,以兩千人爲一路人馬,保持高速的機動性,對流寇實施打擊,作戰的任務也是很明確的,那就是消耗流寇的有生力量,作戰不需要著急,一旦發現了流寇,採取死死追擊的作戰方式,不讓他們有任何**的機會。”

“斥候的任務,相對簡單一些,主要是流寇缺乏糧草,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是要採取劫掠的方式,他們的行蹤無法保密,所以只要得到消息,鄭家軍就要跟蹤追擊,予以打擊和剿滅,今後一段時間,鄭家軍要保持這樣的作戰方式。”

鄭勳睿說完之後,徐望華點點頭。

“大人的部署是很合適的,如此能夠給與流寇毀滅性的打擊,讓他們沒有地方可以逃避,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進入湖廣境內,湖廣的盧大人早就做好準備了,流寇不是天雄軍的對手,如此擠壓的方式,將令流寇徹底失去活動的空間。”

鄭勳睿笑了笑。

“完全剿滅流寇,不是短時間之內能夠做到的,李自成可不會忘記尚在四川的張獻忠,迫不得已的情況之下,肯定會進入四川,找尋張獻忠的,鄭家軍剿滅流寇是一個方面,可更是要利用流寇之間的矛盾。”

徐望華看著鄭勳睿,有些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老回回在流寇之中的地位爲什麼那麼重要,就是因爲他居於協調的地位,如今老回回已經被朝廷斬殺,流寇失去了站在最高處協調的任務,那麼他們之間的矛盾就必然會爆發出來,李自成和張獻忠兩人都是心高氣傲之人,相互不會服氣,李自成已經遭遇到鄭家軍的打擊,幾乎是一蹶不振了,走投無路的情況之下,他進入四川去找尋張獻忠,你認爲兩人之間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

徐望華恍然大悟,跟著開口了。

“大人的意思,是讓流寇之間產生內訌。”

“就是這個意思,讓李自成和張獻忠之間產生內訌,流寇大大小小的頭目之間,依靠的是實力說話,李自成被擁立爲闖王,依靠的也是實力,可如今實力大打折扣了,進入到四川之後,張獻忠會服氣嗎,張獻忠雖說在四川的日子也不是那麼好過,但總沒有遭受到特別沉重的打擊,四川總兵秦良玉麾下的白桿兵戰鬥力不錯,但人數有限,裝備和糧草供給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大規模的出擊,只能夠是零星的與張獻忠作戰。”

“可李自成若是進入到四川,與張獻忠真正實現聯合,那他們的戰鬥力將大爲增強,再說李自成最爲精銳的軍士,沒有多大的損失啊。”

“一山不容二虎,他們之間肯定會發生不可調和的矛盾,他們之間不可能形成真正的聯合,我的目的就是想著讓李自成進入到四川去,讓他和張獻忠儘早的聯合,有些時候,我們打擊流寇,不需要一味的打殺,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徐望華點點頭,不再開口說話。

親兵進入屋裡,接受命令,通知鄭家軍參將以上的軍官,悉數集中,接受作戰命令。

從三月十一開始,鄭家軍派遣兩萬軍士,組成了十個突擊部隊,深入到南陽府和汝寧府,鄭勳睿和徐望華率領剩下的將士留在滎陽府。

打擊和剿滅流寇的作戰部署出現了重大的改變,這樣的改變對於流寇來說是致命的。

捷報不斷傳來,短短二十天的時間,到三月底的時候,已經有接近一萬流寇被剿滅,鄭家軍將士作戰的方式異常兇橫,一旦發現流寇的蹤跡,緊追不捨,不管流寇逃到什麼地方,也不管流寇還剩下多少人。

最爲顯著的例子,是遊擊將軍蘇從軍剿滅流寇的一次戰鬥,蘇從軍在流寇之中多年,投降鄭勳睿之後,得到了完全的信任,這是第一次率領兩千將士作戰,本來就是憋足勁了,想著立下功勞,他熟悉流寇的作戰方式,也知道如何的追擊流寇,更知道如何找到流寇。

在唐縣的時候,蘇從軍發現了一股流寇,人數接近兩千人,其中有三百騎兵,廝殺開始之後,蘇從軍兵分兩路,自己率領一千將士,追擊流寇的騎兵,餘下的一千將士,負責剿滅流寇的步卒,這三百流寇在遭遇到毀滅性的打擊之後,剩下的三十多人逃進山林之中,蘇從軍沒有罷休,親自帶著兩百人進入到山林,最終將逃進山林的三十多人全部斬殺。

鄭家軍突然改變的作戰方式,讓流寇無所適從,在河南已經無法立足了,到三月底的時候,李自成麾下的流寇人數到位縮減,已經不足三千人,而且他沒有機會招募軍士,鄭家軍密密麻麻分佈在南陽府和汝寧府各地,而且移動的速度非常快。

在遭遇到幾次險情之後,李自成終於聽從了顧君恩的建議,率領最爲精銳的三千騎兵,從鄧州逃往湖廣的光化一帶,取得房縣進入到四川去。

湖廣巡撫盧象升按照鄭勳睿的建議,沒有狠命的追擊李自成,讓李自成進入到四川境內,至於說四川總兵秦良玉,同樣接到了鄭勳睿的文書,要求她時刻保持對流寇的攻擊態勢,掌握流寇的所有舉動。

四川境內山大人稀,很多地方都是崇山峻嶺,這對於剿滅流寇是不利的,但這樣的地方,也意味著難以籌集到足夠的糧草,對流寇的生存也是極大的考驗。

四月初,鄭勳睿做出了決定,鄭家軍離開河南,朝著四川開進。

持續一個多月的戰鬥廝殺,鄭勳睿基本沒有動用河南與湖廣的軍隊,不是他不想動用各地的軍隊,主要還是在戰鬥力方面,地方上的軍隊存在不小的差距,加之隨著戰鬥的持續,剩下的流寇基本都是精銳了,很難以剿滅了,這個時候的戰鬥,只能夠依靠鄭家軍了。

進入湖廣襄陽府的時候,盧象升在襄陽府等候,再次見到鄭勳睿,盧象升感慨萬千,他是完全支持鄭勳睿負責剿滅流寇事宜的,事實也證明了,只有鄭勳睿才能夠真正的徹底剿滅流寇。()

第278章 皇太極稱帝第721章 都是有準備的第305章 撤兵第390章 煽風點火第881章 登基稱帝(2)第101章 殿試第456章 閃電戰第228章 蛇鼠一窩第593章 深層次分析第799章 希望和絕望第214章 困獸猶鬥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70章 護院第387章 畢懋康的認識第13章 當嫁第538章 狂妄的代價(2)第500章 腹背受敵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577章 依靠的是自身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743章 四面楚歌第401章 自不量力第993章 豪格的末路第33章 無法淡定第282章 顧君恩的作用第831章 各懷鬼胎第240章 慘烈第869章 定鼎京城(2)第886章 不一般的內閣制第436章 各懷心思第319章 文坤其人第652章 還是風花雪月第540章 狂妄的代價(4)第698章 收復襄陽府城(2)第174章 老軍戶第795章 不一般的調整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131章 第一件事第361章 竹籃打水第446章 求助第324章 山陰幫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3)第144章 拜服第857章 捨命的差事第620章 襄陽失陷(3)第650章 風輕雲淡第312章 漕運總督第216章 內訌第760章 天崩地裂第9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493章 統戰對象第351章 節節勝利(1)第919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5)第52章 決定第520章 精心的部署第198章 喜得貴子第297章 決定第803章 算是安心了第895章 朕爲主宰第523章 依靠自身第858章 城破第748章 成事不足第689章 焦灼(1)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928章 必須精準分析第220章 彈劾第84章 納采第851章 人心已經散了第376章 平衡術第395章 警覺第189章 太過分了第641章 不甘心第210章 文震孟的驚詫第816章 自負的代價(2)第942章 平靜中的不平靜第527章 羣英會(2)第25章 柳隱第428章 預兆第740章 段宗奎的作用(1)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446章 求助第345章 蓬萊閣第221章 平衡第874章 攘外與安內第318章 利益鏈條第890章 大清國的對策第89章 心病難醫第26章 淡定第184章 文震孟的來信第536章 總有意外第491章 醉翁之意第521章 幕僚班子第404章 欠債還錢第591章 初顯身手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190章 自掘墳墓第667章 二十四旗並立第780章 閃電戰(10)第20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77章 有情有義
第278章 皇太極稱帝第721章 都是有準備的第305章 撤兵第390章 煽風點火第881章 登基稱帝(2)第101章 殿試第456章 閃電戰第228章 蛇鼠一窩第593章 深層次分析第799章 希望和絕望第214章 困獸猶鬥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70章 護院第387章 畢懋康的認識第13章 當嫁第538章 狂妄的代價(2)第500章 腹背受敵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577章 依靠的是自身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743章 四面楚歌第401章 自不量力第993章 豪格的末路第33章 無法淡定第282章 顧君恩的作用第831章 各懷鬼胎第240章 慘烈第869章 定鼎京城(2)第886章 不一般的內閣制第436章 各懷心思第319章 文坤其人第652章 還是風花雪月第540章 狂妄的代價(4)第698章 收復襄陽府城(2)第174章 老軍戶第795章 不一般的調整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131章 第一件事第361章 竹籃打水第446章 求助第324章 山陰幫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3)第144章 拜服第857章 捨命的差事第620章 襄陽失陷(3)第650章 風輕雲淡第312章 漕運總督第216章 內訌第760章 天崩地裂第9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493章 統戰對象第351章 節節勝利(1)第919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5)第52章 決定第520章 精心的部署第198章 喜得貴子第297章 決定第803章 算是安心了第895章 朕爲主宰第523章 依靠自身第858章 城破第748章 成事不足第689章 焦灼(1)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928章 必須精準分析第220章 彈劾第84章 納采第851章 人心已經散了第376章 平衡術第395章 警覺第189章 太過分了第641章 不甘心第210章 文震孟的驚詫第816章 自負的代價(2)第942章 平靜中的不平靜第527章 羣英會(2)第25章 柳隱第428章 預兆第740章 段宗奎的作用(1)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446章 求助第345章 蓬萊閣第221章 平衡第874章 攘外與安內第318章 利益鏈條第890章 大清國的對策第89章 心病難醫第26章 淡定第184章 文震孟的來信第536章 總有意外第491章 醉翁之意第521章 幕僚班子第404章 欠債還錢第591章 初顯身手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190章 自掘墳墓第667章 二十四旗並立第780章 閃電戰(10)第20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77章 有情有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朗县| 乐山市| 富锦市| 永春县| 麦盖提县| 广安市| 长岭县| 韶山市| 改则县| 田东县| 塔城市| 馆陶县| 婺源县| 会东县| 徐闻县| 金堂县| 庆元县| 井研县| 靖安县| 连城县| 玉环县| 探索| 陇南市| 墨竹工卡县| 迁安市| 正安县| 丹阳市| 芮城县| 石渠县| 绥棱县| 梓潼县| 鹤山市| 江达县| 涞水县| 天长市| 江油市| 福泉市| 镇沅| 文昌市| 万荣县| 桐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