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31章 各懷鬼胎

楊嗣昌接到了王承恩的密信,這個時候,顧君恩尚未抵達真定府城,畢竟顧君恩一路上都想著將消息泄露出去,以免遭遇到算計。從顧君恩的做法上面,楊嗣昌已經感受到了,李自成與顧君恩在這件事情上面的態度是不一樣的。

得到了皇上的全力支持,楊嗣昌已經下決心將事情做好,那就是將矛盾轉移到鄭勳睿的身上去,也就是所謂的禍水東移,讓鄭家軍與流寇之間展開廝殺,只要能夠達到這樣的目的,就算是答應李自成和顧君恩一些條件,也是無所謂的。

顧君恩快要抵達真定府城的時候,楊嗣昌已經做好一切的準備。

京城的局勢,楊嗣昌不是特別清楚,可也知道一些,以內閣輔錢士升爲代表的東林黨人,拼命的彈劾,以王承恩爲代表的司禮監太監,則是完全支持,這種局面讓楊嗣昌徹底無語,想不到支持他的居然是太監,這怕是巨大的諷刺了。

京城的局勢已經不重要,誰支持也無所謂了,楊嗣昌的目的已經很明確,既然開始做一件事情,那就想方設法做好,不要考慮其他的干擾了。

七月初,顧君恩抵達真定府城。

楊嗣昌親自出面與其商談,這在大明朝廷來說還是第一次。

流寇造反十多年了,朝廷耗費了極大的精力去剿滅流寇,儘管沒有一次能夠成功,不過還從來沒有內閣大臣出面與流寇商談,都是流寇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投降朝廷。

楊嗣昌面對面與顧君恩交談,這也說明一個事實,那就是流寇的力量壯大起來了,朝廷的力量弱下去了。否則雙方不可能坐下來交談。

楊嗣昌的內心是很不好受的,他畢竟是內閣次輔,朝廷之中的第二號人物。卻要與李自成的謀士顧君恩面對面商談,怕是今後的歷史也不會有那麼光彩的記載。

商談安排在真定府的官驛舉行。

顧君恩及其麾下的少數人安排在驛站。其餘人則是駐紮在府城之外。

楊嗣昌進入官驛的時候,擡頭看了看天,天色是陰沉沉的,感覺格外的悶熱。

楊嗣昌見過顧君恩的畫像,李自成和顧君恩等人,已經被朝廷列爲重犯,若是沒有此番的面對面的商議,兩人就要被朝廷懸賞捉拿了。

見到顧君恩的時候。楊嗣昌還是有些吃驚的。

顧君恩並非是滿臉橫肉,相反看上去文質彬彬的,身體還是算壯實的,其臉上沒有過多的表情,看上去很是沉穩。

“在下顧君恩,見過楊大人。”

顧君恩抱拳行禮,倒是讓楊嗣昌稍稍愣了一下。

“嗯,你有功名在身嗎。”

“在下曾經是童生。”

顧君恩對楊嗣昌有些傲慢的態度不以爲意,他這個童生的功名,實在不值一提。要知道人家楊嗣昌是兩榜進士出身,大明的規矩就是如此,只要你是讀書人。見到比自己資格老、學歷高的讀書人,都是需要恭恭敬敬的。

顧君恩跟隨李自成造反這麼多年,按說應該將這些規矩拋之腦後的,可惜李自成的想法出現了變化,顧君恩也要注意爲李自成招納人才,也就要重新重視讀書人之間的規矩。

楊嗣昌點點頭,按說依照顧君恩的功名,見到他時需要跪下行禮的,剛纔的話語不過是提醒顧君恩。或者是給顧君恩一個下馬威,楊嗣昌可沒有想著讓顧君恩真正的跪下。畢竟人家是代表李自成前來談判的。

簡單寒暄幾句話之後,楊嗣昌先坐下。顧君恩倒也知道規矩,等到楊嗣昌坐下之後,纔跟著落座。

雙方的目的非常明確,商談也就很快步入正題。

顧君恩先提出來要求,涵蓋了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李自成及其麾下的義軍願意效忠朝廷,接受朝廷的敕封,第二個方面,皇上敕封李自成爲大順王,且允許李自成在山西、陝西與河南等地自行任命官吏,第三個方面,朝廷應該撥付義軍一定數量的錢財。

皇上和朝廷答應了這三個方面要求,李自成將率領義軍進攻陝西。

楊嗣昌倒也沉得住氣,說起來這次的商談,楊嗣昌的準備是不充分的,他知道李自成會提出來什麼樣的要求,但還沒有真正想到如何的答覆,畢竟他的目的是讓流寇與鄭家軍捉對廝殺,最終讓兩邊達到兩敗俱傷的後果,那樣對朝廷是最爲有利的。

顧君恩提出來了條件,楊嗣昌不可能不表態。

該如何的表態,楊嗣昌需要特別的謹慎,他手中尚無皇上的聖旨,有些態不能表。

什麼也不說肯定不行,人家顧君恩專門到真定府來,就是需要得到承諾的,否則流寇憑什麼去進攻陝西。

顧君恩說完之後,楊嗣昌沒有停頓,很快開口,這一點他很清楚,千萬不能給思索,免得讓對方看出來自身的準備不充分。

楊嗣昌也是老話重提,基本都是信函之中的那些話語,也就是要求李自成先需要進攻陝西,在進攻陝西取得一定戰鬥成果之後,朝廷自然會兌現承諾,至於說目前的情況之下,什麼都沒有做,就提出來要求,甚至是要錢要糧,這不可能。

顧君恩做足了準備,在楊嗣昌說完之後,也跟著開口。

其意思是說義軍進攻陝西,需要做很多的準備,再說這進攻陝西並非是義軍的目的,既然義軍需要進入陝西廝殺,按照皇上和朝廷的要求做事情,那麼朝廷就應該有明確的態度,錢糧方面應該要供給,更是可以給義軍一個名分,否則義軍憑什麼進攻陝西。

顧君恩提出來要求的時候,楊嗣昌暗暗的吃驚,其實顧君恩的話語之中已經點明一件事情,那就是流寇一旦進攻陝西,就與朝廷綁在一起了,流寇是按照朝廷的要求去進攻陝西的,必須要得到名分,否則不會無緣無故的進攻陝西,從這個方面來說,皇上給予義軍或者是李自成一定的名分,那也是應該的。

楊嗣昌不得不慎重考慮了,事情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簡單。

兩天之後,第二輪的商談開始。

這期間,楊嗣昌接到了皇上的聖旨,同意楊嗣昌與流寇商談,且可以答應諸多的條件,但務必保證流寇與鄭家軍展開廝殺。

從皇上的聖旨之中,楊嗣昌感受到了皇上對鄭勳睿和鄭家軍的仇視和擔心。

有了皇上的聖旨,楊嗣昌內心安定了很多,他覺得可以稍稍退步,答應顧君恩提出來的一些條件,目的就是讓流寇儘快的進攻陝西。

這一次的商談,先開口的是楊嗣昌。

楊嗣昌同意給予李自成一定的名分,可以敕封爲都督同治,率領其麾下的軍士進攻陝西,至於錢糧方面,朝廷暫時不會提供,必須等到李自成進攻陝西之後,朝廷纔會酌情考慮提供,至於敕封爲大順王以及統轄陝西、山西與河南等地之事情,此次暫時不討論,同樣需要等到李自成進攻陝西且取得勝利之後。

顧君恩對楊嗣昌的表態異常吃驚。

顧君恩前來商談,根本不想得到任何的結局,一路上他從朝廷各級官吏的眼神和話語之中就察覺到了,要求義軍進攻陝西只是楊嗣昌的意思,大明各級官吏根本不知道,這也說明楊嗣昌就是想著利用義軍,第一次與楊嗣昌交談,楊嗣昌沒有做出任何的表態,也就說明了他的猜想,如此情況之下,商談已經沒有必要。

不過顧君恩也不能給輕易下結論,畢竟李自成還在眼巴巴等候消息。

僅僅過去兩天時間,楊嗣昌就明確表態,皇上將下旨任命李自成爲都督同知,但義軍必須要開始進攻陝西。

都督同知是正二品的武官,皇上願意下旨,按說顧君恩無法提出其他的要求了。

有些惱火的顧君恩,拿出來耍無賴的態度了,在朝廷提供錢糧方面,以及義軍自行治理陝西、山西與河南等地的事情上面,開始提出來這樣那樣的要求,慎重要求皇上就這些事情也要有旨意。

這一次,顧君恩小看了楊嗣昌。

楊嗣昌的態度變得強硬,他明確的告訴顧君恩,皇上和朝廷就是這個態度,若是顧君恩覺得不滿足,可以不答應,他將專門派遣使者趕赴山西太原府城,專門與李自成商談,看看李自成是不是同意,真的不同意,此次的商談就結束了。

之後楊嗣昌還透露出來一層意思,那就是李自成若是不願意進攻陝西,則駐紮在陝西的鄭家軍,也會有主動出擊的可能性。

這讓顧君恩心寒,他不懼怕楊嗣昌,慎重不懼怕皇上,但他不得不在乎李自成的態度,更不能給讓李自成知道他不願意商談成功的態度,這樣會導致李自成對他的不信任。

隨著義軍實力的逐漸壯大,李自成也開始出現諸多的變化,有些變化在顧君恩看來,絕非是什麼好事情。

而楊嗣昌說到的鄭家軍進攻義軍,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鄭家軍還是屬於大明朝廷的,當初鄭家軍能夠出奇兵剿滅張獻忠,現在就有可能再次出兵攻打義軍。

幾番權衡之後,顧君恩只得答應了楊嗣昌提出來的大致要求。

細節方面,義軍和朝廷兩方的代表商談了一天的時間。。)

第965章 征服之戰第338章 周延儒的要求第566章 不算是結束第731章 開封陷落(1)第869章 定鼎京城(2)第928章 必須精準分析第403章 桃花運第919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5)第795章 不一般的調整第213章 盧象升第705章 局勢的突然變化第62章 道不同(2)第270章 絞殺第498章 多爾袞的意第77章 有情有義第677章 必須推進第31章 堪比少年甘羅第315章 抵達淮安第606章 不給面子第96章 揣摩第32章 府試案首第415章 上下同心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562章 天助(1)第465章 用人所長第5章 父子長談第521章 幕僚班子第260章 兵敗第444章 不計成本第305章 撤兵第889章 不可能心軟第13章 當嫁第625章 襄陽失陷(8)第325章 不一般的動作第145章 不要聲張第566章 不算是結束第677章 必須推進第234章 誘惑第307章 果斷第842章 落井下石第838章 潼關之戰(4)第728章 壯志未酬第640章 留一手第625章 襄陽失陷(8)第572章 明晰的調整第71章 憂慮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721章 都是有準備的第443章 巨大的突破第801章 不是毫無意義的劇情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923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907章 致命的分析第21章 從容淡定第804章 你儂我儂第806章 心態的微妙變化第222章 天意如此第481章 不會上當第632章 大幕拉開第653章 糧食最重要第59章 陳子龍第814章 必勝的信念第823章 沐天波的猶豫第198章 喜得貴子第315章 抵達淮安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10章 東林黨第92章 京城第930章 輿論的徹底轉向第520章 精心的部署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471章 第一個建議第804章 你儂我儂第55章 明確目標第783章 閃電戰(13)第866章 一片石之戰第783章 閃電戰(13)第995章 皇上的固執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41章 盤敲側擊第50章 壯士(1)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238章 真正的聯合第246章 抽絲剝繭第832章 各方的準備第804章 你儂我儂第54章 要的是人才第450章 出征第75章 不可忍第243章 暗流第573章 需要清醒第511章 被打消的念頭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962章 也算是尊嚴第780章 閃電戰(10)第95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242章 失去方向第854章 絕唱(2)第349章 甕中捉鱉
第965章 征服之戰第338章 周延儒的要求第566章 不算是結束第731章 開封陷落(1)第869章 定鼎京城(2)第928章 必須精準分析第403章 桃花運第919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5)第795章 不一般的調整第213章 盧象升第705章 局勢的突然變化第62章 道不同(2)第270章 絞殺第498章 多爾袞的意第77章 有情有義第677章 必須推進第31章 堪比少年甘羅第315章 抵達淮安第606章 不給面子第96章 揣摩第32章 府試案首第415章 上下同心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562章 天助(1)第465章 用人所長第5章 父子長談第521章 幕僚班子第260章 兵敗第444章 不計成本第305章 撤兵第889章 不可能心軟第13章 當嫁第625章 襄陽失陷(8)第325章 不一般的動作第145章 不要聲張第566章 不算是結束第677章 必須推進第234章 誘惑第307章 果斷第842章 落井下石第838章 潼關之戰(4)第728章 壯志未酬第640章 留一手第625章 襄陽失陷(8)第572章 明晰的調整第71章 憂慮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721章 都是有準備的第443章 巨大的突破第801章 不是毫無意義的劇情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923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907章 致命的分析第21章 從容淡定第804章 你儂我儂第806章 心態的微妙變化第222章 天意如此第481章 不會上當第632章 大幕拉開第653章 糧食最重要第59章 陳子龍第814章 必勝的信念第823章 沐天波的猶豫第198章 喜得貴子第315章 抵達淮安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10章 東林黨第92章 京城第930章 輿論的徹底轉向第520章 精心的部署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471章 第一個建議第804章 你儂我儂第55章 明確目標第783章 閃電戰(13)第866章 一片石之戰第783章 閃電戰(13)第995章 皇上的固執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41章 盤敲側擊第50章 壯士(1)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238章 真正的聯合第246章 抽絲剝繭第832章 各方的準備第804章 你儂我儂第54章 要的是人才第450章 出征第75章 不可忍第243章 暗流第573章 需要清醒第511章 被打消的念頭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962章 也算是尊嚴第780章 閃電戰(10)第95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242章 失去方向第854章 絕唱(2)第349章 甕中捉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城区| 阳江市| 大厂| 娄底市| 东阿县| 五原县| 茂名市| 德清县| 西盟| 西乌珠穆沁旗| 正宁县| 岚皋县| 明光市| 方正县| 靖安县| 上思县| 固始县| 友谊县| 呼图壁县| 交口县| 田阳县| 甘南县| 渝中区| 黎城县| 洪江市| 东乡| 新丰县| 红原县| 乌审旗| 武功县| 沽源县| 灌南县| 屯门区| 安仁县| 双桥区| 宽城| 奉化市| 延津县| 广西| 饶平县| 准格尔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