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30章 輿論的徹底轉向

瑞元二年九月十五,鄭勳睿返回了京城。

皇太子鄭瀚宇、內閣首輔徐望華等人,在正陽門迎候。

皇上回到京城,很快來到了乾清宮,徐望華詳細稟報兩個月以來大明各地的情況,特別說了京城的情況。

兩個月時間過去,京城一切都是平穩的,沒有什麼大事情發生,鄭家軍招募軍士的事宜,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朝中最爲忙碌的依舊是新成立的對外商貿司,科恩與亨利等人,早就適應了大明官場,他們很吃驚的發現,在鼓勵發展商貿事宜方面,大明朝廷比較歐洲的西班牙、荷蘭以及葡萄牙等國,有著更深的遠見,大明皇家銀行更是讓科恩等人感覺到皇上的厲害,商賈可以依託皇家銀行發展,而皇家銀行的絕對實力,有能夠保證商賈的利益。

至於說大明皇家銀行發行寶鈔的事宜,科恩與亨利等人是早就知曉的,他們的東印度公司就曾經收到過這樣的寶鈔。

北方的恢復是很快的,特別是秋收季節,因爲南方大規模的幫扶,北方的農戶基本都豐收了,不管糧食產量如何,至少很多的農戶能夠做到自給自足,徵收賦稅方面,各級官府也不是特別的嚴苛,這就讓農民能夠喘口氣。

南方更是穩定下來,因爲商貿的發展,特別是海上貿易大規模的興起,天津港、廣東的廣州港、福建的泉州港以及山東的蓬萊,都成爲了海運商貿發展速度最快的地方,海上貿易的賦稅以驚人的速度增加,伴隨海上貿易出現的,是不少人開始依託港口生活了。

商貿這一塊,是徐望華稟報的重點。北方的商貿迅速發展,不到一年的時間,大量的商賈進入到北方,開始在北直隸各地紮根,由此商貿賦稅也大大的增加。

總體畢竟,海上貿易和商貿的賦稅。遠遠超過農業賦稅了,這樣的情況,保證了朝廷的支出,也讓朝廷能夠實實在在在的兼顧到農民的利益了。

相應的情況,內閣首輔徐望華詳細給皇上奏報了,可奇怪的是,皇上對這一切似乎不是特別的關心,還。出了本來就正常的事情,就不需要說了。

所有的內閣大臣都在乾清宮。他們看到了這一幕,同樣感覺到新奇,畢竟他們之中很多人,都是經歷過好幾任皇上的,若是在以往,各地出現如此好的興旺的景象,皇上一定是非常高興的,偏偏鄭勳睿對這一切不以爲然。

皇上開口詢問的事情。是遼東之戰傳開之後,京城是什麼反應。

徐望華稍稍愣了一下。馬上開口了。

“啓奏皇上,遼東之戰朝廷大軍獲取勝利之後,內閣立即將此消息明文告知天下,京城百姓對此是欣喜異常,茶樓、酒樓之中都在議論此事,朝廷大軍短短一個月時間。就完全收復了遼西所有地方,讓百姓對朝廷有了更大的信心。。”

徐望華髮現,這一次皇上聽的非常仔細,這裡面的原因,他真的是有些不明白了。

徐望華說完之後。皇上慢慢開口了。

“諸位也許感覺到奇怪,朕回到了京城之後,對於各地出現的興旺景象,不是特別在乎,偏偏對百姓之情緒情有獨鍾,這有些本末倒置的味道,其實不然,諸位要清楚,我大明百姓能夠休養生息,我大明能夠國富民強,這是朝廷之奮鬥目標,更是各級官吏應該要做的事情,若是官吏做不到這一點,那纔是奇怪的事情,朕會毫不留情的予以懲處。”

“至於說朕關心百姓之情緒,這絕不是小事情,諸位很清楚,東林黨、復社和應社的影響還是存在的,朕以前多次說過東林黨、復社和應社存在之弊端,其他不說,楊廷樞就曾經是應社之領袖,朕時常在思考一個問題,顧憲成萬曆年間創立了東林書院,爲什麼能夠在短短幾十年間,席捲大明天下,造成如此之大的影響,這一點需要諸位深思。”

“東林黨人的目的實實在在,就是想著獲取到權力,就是想著能夠影響和左右朝政,這麼多年以來,東林黨人做了很多的事情,若是他們按照正確的方向發展,朕絕不至於不允許他們之存在,可惜東林黨人自始至終沒有明確的目標,朕仔細分析過,要說他們是爲了國富民強,可他們沒有具體的措施,要說他們完全是爲了自身之利益,天啓年間他們與魏忠賢拼死鬥爭,甚至拋卻性命不顧,也不能夠說是完全爲了自我。”

“不管是百姓,還是士大夫和商賈,他們都是想著效忠朝廷的,可他們依靠的朝廷,必須是強有力的朝廷,遺憾的是,先皇期間,朝廷羸弱,無法讓人心服。”

“這輿論之問題,朕歷來都是重視的,不僅僅是現在,今後朕也要重視,朝廷之中曾經有一種很奇怪的情況,那就是不少的文臣,希望能夠被廷杖,爲此不惜頂撞皇上,不惜罵內閣,且他們被廷杖之後,得到了諸多讀書人、士大夫的吹捧,反而更加的有地位,聲望更加不一般,更有一些被削職爲民的官員,得到了高度的吹捧,儼然之間就是聖人了。”

“這是對朝廷的藐視,更是對皇上的蔑視。”

“此等的例子,朕不想多說,諸位都是清楚的,爲什麼出現此等的情況,朕認爲,這就是輿論導向出現了重大的問題,士大夫階層、官吏階層左右了輿論,凡是皇上反對的事宜,包括內閣反對的事宜,他們都是贊成的,這就導致了皇權與臣權的完全對立。”

皇上說到這裡的時候,乾清宮裡面異常的安靜。

皇權與臣權之間的鬥爭,大明朝廷自始至終都是存在的,特別是正德年間之後,這種鬥爭有了愈演愈烈的趨勢,這已經是衆所周知的事情,無數的文武大臣爲此前赴後繼,而皇上無奈之下,依靠內閣或者是依靠太監,與文武大臣鬥爭。

這也就是爲什麼魏忠賢能夠權傾朝野。

說到底這是體制上面存在的問題,可鄭勳睿將此歸結到輿論方面存在的問題,這也是他深思熟慮的結果。

想要從體制上面徹底改變皇權,這樣的事情鄭勳睿是絕不會做的,那是自掘墳墓,況且每一個先進的體制,都是要與時代結合起來的,現在的情況之下,對體制進行變動,會讓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局勢瞬間崩塌。

從輿論上面著手,那是最好的辦法,在如今的情勢之下,樹立起來強權政治,樹立起來個人的權威,推動各項事業朝著前面發展,是最好的選擇。

所以鄭勳睿異常重視輿論之導向,他需要樹立起來個人的權威,他需要用這種強有力的個人權威,掃除朝廷之中一些奇怪的傾向。

鄭勳睿是絕對有著如此實力的,儘管說現如今還是大明王朝,可是這個大明王朝,與之前已經完全不一樣,不僅僅是管理體制上面不一樣,而且以前朱姓的王爺全部都被撤銷了封號和封地,朱家的江山已經變成了鄭家的江山。

鄭勳睿可謂是通過自身絕對的實力,顛覆了朱家的江山,所以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個人的權威是不容置疑的。

“朕希望內閣要明白此等的事宜,要注重民間之輿論導向,要注意看看那些士大夫、商賈和百姓關心什麼,說的是什麼,要採取各種各樣的辦法,將朝廷所做的決定和事情,轉變爲士大夫、商賈和百姓擁護的事情。”

“大明各地出現的變化,朝廷大軍在遼東獲取的勝利,都可以納入其中宣傳,讓老百姓知道朝廷究竟做了一些什麼事情,不要認爲百姓是愚鈍的,讓老百姓知道一些事情,對於朝廷是有著很大好處的。”

“今後朝廷對官吏之懲治,必須要謹慎,可對於那些貪贓枉法、魚肉百姓,以及妄議朝政的官吏,必須嚴懲,且要以邸報或者其他的方式詔告天下,讓天下人都知道事情之緣由,讓這些被朝廷懲治之官吏無地自容,結黨營私之事情,更是需要強力打壓的。”

“內閣不要總是想著埋頭做事情,要知道擡頭看路,要掌握大的方向,朕給與了內閣足夠的權力和權威,內閣就要真正的體現出來權威,今後朝中不允許出現隨意攻擊內閣的事宜。”

“朕需要特別強調一點,那就是風聞奏報的事宜,朕說過,廢除風聞奏報,凡是牽涉到懲處官吏之事情,由都察院處置,有殺人犯科之事,由大理寺審理,牽涉到朝廷三品以上官員,都察院報到朕這裡來,需要內閣商議的,朕自然會做出決定。”

“朕既然廢除了給事中之職務,態度就是明確的,想著揭發官吏貪贓枉法事宜,可以給都察院寫去信函,若是想著誣陷,或者是背後施放暗箭,一定要嚴懲,朕認爲這不是小事情,這牽涉到個人品質之問題。”

。。

皇上的這番話語,很快在朝廷傳開。

連內閣都不會想到,京城之內的輿論已經出現了根本性的顛覆,皇上之威望達到了難以企及的高度,內閣的權威也逐漸樹立起來了,而以前的東林黨、復社和應社等等,早被讀書人徹底拋棄。。

第675章 矛盾重重(2)第578章 被計劃的婚姻第641章 不甘心第625章 襄陽失陷(8)第203章 絕密情報第260章 兵敗第463章 潰敗第777章 閃電戰(7)第426章 重大謀劃第946章 萬國來朝(4)第413章 兩難第786章 單項選擇第168章 完勝第208章 擒賊擒王第157章 招募軍士第171章 家人團聚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316章 親戚第940章 海外奠基之戰(2)第256章 不幸言中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3)第822章 精準的掌控第425章 一見如故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3)第123章 面聖第238章 真正的聯合第911章 悲哀的撤離第30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383章 祭拜河神第558章 急轉直下第919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5)第501章 袖手旁觀?第723章 沙盤演練第290章 死者爲大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224章 西安古城第200章 破除牽制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707章 被迫做出的調整第299章 精確的部署第461章 肯定不甘心第17章 縣試第718章 朱仙鎮之戰(8)第363章 兩極分化第194章 精準的分析第783章 閃電戰(13)第386章 精細分工第191章 證據鏈第363章 兩極分化第596章 范文程的目標第575章 警告第5章 父子長談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183章 徐望華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80章 人之本性第722章 以假亂真第96章 揣摩第754章 應對的辦法第358章 血戰(2)第870章 終於明白了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121章 鍛鍊之意第511章 被打消的念頭第762章 無奈的掙扎第137章 突然襲擊第76章 割袍斷義第570章 京城故事(4)第702章 進一步的預判第825章 年輕人的弱點第784章 閃電戰(14)第969章 疑點重重第475章 張溥的目的第112章 直來直去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945章 萬國來朝(3)第849章 兌現承諾第845章 都面臨抉擇第923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第226章 死牢第345章 蓬萊閣第254章 側重點第206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663章 餘音繞樑第870章 終於明白了第184章 文震孟的來信第323章 突破口第564章 醒悟太遲第872章 歸宿(2)第137章 突然襲擊第58章 府學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367章 楊廷樞的提醒第915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1)第338章 周延儒的要求第617章 賭贏了第379章 議和第257章 湖廣告急
第675章 矛盾重重(2)第578章 被計劃的婚姻第641章 不甘心第625章 襄陽失陷(8)第203章 絕密情報第260章 兵敗第463章 潰敗第777章 閃電戰(7)第426章 重大謀劃第946章 萬國來朝(4)第413章 兩難第786章 單項選擇第168章 完勝第208章 擒賊擒王第157章 招募軍士第171章 家人團聚第710章 早想到了第316章 親戚第940章 海外奠基之戰(2)第256章 不幸言中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3)第822章 精準的掌控第425章 一見如故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3)第123章 面聖第238章 真正的聯合第911章 悲哀的撤離第30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383章 祭拜河神第558章 急轉直下第919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5)第501章 袖手旁觀?第723章 沙盤演練第290章 死者爲大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224章 西安古城第200章 破除牽制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707章 被迫做出的調整第299章 精確的部署第461章 肯定不甘心第17章 縣試第718章 朱仙鎮之戰(8)第363章 兩極分化第194章 精準的分析第783章 閃電戰(13)第386章 精細分工第191章 證據鏈第363章 兩極分化第596章 范文程的目標第575章 警告第5章 父子長談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183章 徐望華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80章 人之本性第722章 以假亂真第96章 揣摩第754章 應對的辦法第358章 血戰(2)第870章 終於明白了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121章 鍛鍊之意第511章 被打消的念頭第762章 無奈的掙扎第137章 突然襲擊第76章 割袍斷義第570章 京城故事(4)第702章 進一步的預判第825章 年輕人的弱點第784章 閃電戰(14)第969章 疑點重重第475章 張溥的目的第112章 直來直去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945章 萬國來朝(3)第849章 兌現承諾第845章 都面臨抉擇第923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第226章 死牢第345章 蓬萊閣第254章 側重點第206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663章 餘音繞樑第870章 終於明白了第184章 文震孟的來信第323章 突破口第564章 醒悟太遲第872章 歸宿(2)第137章 突然襲擊第58章 府學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367章 楊廷樞的提醒第915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1)第338章 周延儒的要求第617章 賭贏了第379章 議和第257章 湖廣告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瓯市| 罗田县| 绥芬河市| 宜兰县| 太原市| 新昌县| 蓝山县| 邵武市| 建昌县| 永昌县| 江陵县| 张家口市| 修文县| 无锡市| 筠连县| 和龙市| 同德县| 岑溪市| 左贡县| 绥滨县| 松原市| 聊城市| 九寨沟县| 通化市| 屏东县| 博乐市| 周至县| 富阳市| 高邑县| 鄯善县| 虎林市| 个旧市| 大同县| 东乡县| 林周县| 曲阳县| 舒城县| 麻江县| 阿瓦提县| 崇阳县| 东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