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起來確實很難過,但崔可茵並不想安慰她。
沉默了一會兒,容姑姑出來道:“娘娘,太后娘娘醒了。”
於是兩人一起站起來,走向裡間。
太后跟剛纔保持一樣的姿勢,只是緊閉的雙眼睜開了,望著屋頂,不知想什麼想得出神。
崔可茵行禮,道:“母后受驚了。”
她剛站起來,還沒站穩,一團灰濛濛的東西迎面砸了過來。好在一直跟在身邊的趙嬤嬤眼明手快,一個箭步上前,把這團灰濛濛的東西擋飛。
崔可茵側眸一看,是個灰色迎枕。
“你還來幹什麼?”太后看都沒看她,冷冰冰的聲音響起:“你巴不得哀家早點死了,半夜裡派人來暗殺哀家,幸好賊人見到哀家的首飾,見財眼開。要不然,哀家早就遂了你的願,變成一具冰冷的屍體了。”
綠瑩面現怒色,額頭青筋暴跳。見過無恥的,沒見過這麼無恥的。
崔可茵笑了,上前兩步,在太后牀榻前坐下,在她耳邊,輕道:“母后說錯了,兒媳若真想手上沾血,何必讓賊人進來?”
不像你,血上沾了很多條人命。爲了把戲演得真些,連昨晚值夜的宮人都勒死了。要殺你,何必假手他人,一杯鳩酒足夠了。
太后蓋在被裡的身體僵了一下,臉色攸的蒼白如紙。
崔可茵再用大家都聽到的聲音道:“母后受到驚嚇,言語不當也是有的。兒媳自問一向待母后不差。衣食供養不缺,不知母后爲何會如此想?真是讓兒媳百辭莫辯。”
要是別的女子,這個時候必定會拭拭眼角,雖然眼角一滴眼淚也沒有。可崔可茵到底與衆不同,她就那樣語氣平靜地說著,卻讓人覺得她真的沒有弒太后之心。
楊婉兒一直在錦墩上坐著,楊氏進來後一直沒理她,這時擡起哭得通紅的眼睛,道:“太后娘娘,婉兒會保護您的。”
這都什麼跟什麼啊。
楊氏低喝:“婉兒別在這裡添亂。出去吧。”
楊婉兒不依地嘟起嘴。楊氏又道:“嘴巴給我閉緊了。在這裡聽到的片言隻語都不能往外頭傳。知道嗎?”
見楊氏很嚴厲的樣子,楊婉兒不情不願地站來,道:“知道。”邊抹淚邊走出去了。
太后冷冷道:“你對一個小姑娘發什麼火?”
楊氏道:“母后,弟媳得知鬧賊。馬上趕了過來。母后這麼說。豈不寒了她的心?”又關切地道:“吃了藥可好些了?要不要用點點心?兒媳讓人現做去。”
太后哼了一聲。沒吱聲。楊氏果真吩咐傳膳,又向崔可茵解釋道:“母后嚇得狠了,早上一點東西也吃不進去。”
崔可茵點了點頭。對太后是否用了早膳一點不關心。
“母后丟了什麼首飾,還請容姑姑列了單子出來,五城兵馬司也好全城徹查。”她淡淡道。宮裡的首飾都有登記,丟了什麼東西,不管這東西真丟假丟,以後都是不能拿出來戴的了。
太后道:“哀家一直病著,哪裡有什麼首飾?不過是幾樣不值錢的東西罷了。”
竟是不肯說。崔可茵更篤定所謂的“鬧賊”分明是她和沈淵定下的計策,只怕這兩天沈淵就該再上摺子,以西苑有賊人出沒爲由,請太后遷回坤寧宮了。
崔可茵自然不會這樣就算了。也不和太后多說,叫過趙嬤嬤,道:“你和容姑姑把失竊的首飾登記了,拿到將作匠備份。”
趙嬤嬤應了,拉起容姑姑就走:“我們快點把失物清點了,五城兵馬司也能快點找回來。”
她手上用了暗勁,容姑姑無抵抗之力,被她拉著如飛地去了。
太后氣得直翻白眼。
綠瑩回來了,道:“回娘娘,依蘭確實是被白綾勒死的,面容驚恐,恐怕不是自縊,可要細查麼?”
太后再也忍不住了,霍地坐起,一拍榻沿,怒道:“你一個賤婢,怎敢在哀家宮中胡亂搜查?”
綠瑩不亢不卑道:“太后娘娘言重了,宮中出了人命案,怎可不調查清楚?知道的說是依蘭畏罪自縊,不知道的還以爲她窺見了什麼不該窺見的事,被殺人滅口呢。她服侍娘娘日久,娘娘自不欲她死得不明不白。”
太后被噎得無話可說。
崔可茵淡淡道:“太后的寢宮,不能讓大理寺的官員進來。還是紫蘭來了,讓她一併細細地查吧。”
她還要讓大理寺那些臭男人來搜她的寢宮!太后怒道:“你——”
崔可茵轉頭看她,眼神澄澈平靜,道:“母后不用擔心,這次好好地查,把賊人捉拿歸案,以後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
太后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沈淵思忖幾天才定下這個計策,爲的是她能順順當當回坤寧宮去。敢情這個女人還想讓她繼續在這裡住下去啊。
至於崔可茵上次說的,坤寧宮被雪壓塌了,瓦上長草,下雨天漏水了,她是一點也不信的。再說,就算崔可茵說的是真的又怎麼樣?難道皇帝能不孝到讓她這個太后住在破房子裡?皇帝要爲太后修繕宮殿,是孝道,應該頌揚,戶部好意思不拿錢出來麼?
她越想越氣,不知咋的,便咳嗽起來。
崔可茵坐在榻沿,自自然然用手順著她的後背。她氣得一把甩開崔可茵的手,道:“不用假惺惺。”
“母后怎麼可以這樣說呢?”崔可茵再次用手爲她順著氣兒,道:“難道兒媳只有自請爲妃,母后才能接受兒媳麼?”
上次不是說要廢后麼?崔可茵乾脆再次提了出來。
太后一怔,連咳嗽都忘了,就想應“好”,轉念一想,崔可茵怎麼可能把皇后的位子讓出來?於是又冷冷道:“假惺惺。”
楊氏實在看不過去了,勸道:“母后不要胡思亂想,弟媳其實挺不錯的。”
人家要弒你,還用得著等到現在麼?
太后怒瞪了楊氏一眼,道:“閉嘴。”
她算看出來了,楊氏個性懦弱也就罷了,還是個沒主意的,也不知她到底向著誰,竟常常幫崔氏說話。
崔可茵朝楊氏微微一笑:“沒關係,我盡到本心,母后要誤會,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太后更覺胸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