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7章 應允

文武百官、勳貴身著官袍,腰扎白帶,在周恆帶領下列隊出城,迎接至安帝的龍體進京。

正陽門正門大開,周恆青色親王服上罩白衣,扶金絲楠木棺槨從正陽門正門入城。

至安帝終於回家了。

顧全和崔振翊恭請周恆主祭。

一般來說,主祭者,便是繼承大統者。

周恆堅拒。

羣臣跪請。

周恆再拒。

顧全叩首流淚道:“先帝崩月餘,國中無君,曾先虎視眈眈,晉王爺不肯承大統,是要滿京城百姓被曾先鐵蹄踐踏麼”

擺在繼位者面前的,可不是安樂窩,而是一副千金重的擔子。這也是羣臣不約而同選擇成年親王繼位的原因了。試想,若選擇年僅十四歲的周凌或是十歲的周鵬,又如何能與兇狠殘忍的曾先抗衡呢可不要忘了,至安帝年近三十,帶領二十萬精銳,敗於曾先之手,沒有一人生還。

現在京城中瀰漫著低落的情緒,連二十萬精銳都全軍覆沒,還有什麼能抵擋曾先的鐵騎很多人收拾包袱,隨時準備逃離京城,南下避難。以霍夢離爲首的南遷派更是認爲,只要南遷,才能活命。

這一切,都需要一個勇敢機智的人站出來承擔。而這個人,顯然非監國的晉王周恆莫屬。就連暗中支持周康的人,都覺得待周康從洛陽趕到京城,只怕曾先的鐵蹄已把京城洗劫一空了。因而,不少人轉而支持周恆,畢竟能活命最重要。

所以,朝堂上已沒有第二個聲音,羣臣都一力推舉周恆繼位。

望著黑壓壓跪了一地的羣臣,周恆道:“諸位所請,本王理當聽從。只是本王排行第四,上頭還有兩位兄長。”

自古以來,除非老皇帝駕崩,太子繼位。否則無論是誰要做皇帝,都要經歷三請三辭,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登基爲帝。

周恆三辭,羣臣以爲不過是遵古例。大多數人已做好新皇登基的準備,沒想到第四次周恆還辭,而且說出上頭還有兩位健在兄長的話。

知道周康心思的朝臣心下突的一跳,晉王這話是什麼意思

大多數朝臣卻轉動心思,想著如何說服他。顧全搶先道:“先帝臨出征前以國事相托。原有屬意王爺繼位之意,還請王爺以江山社稷爲重,以百姓爲重,以祖宗基業爲重,萬勿推辭。”

至安帝託的是周恆,可不是周康周茂。

羣臣齊聲道:“還請王爺以江山社稷爲重,萬勿推辭。”

推辭這麼多次了,再推辭下去,曾先就來啦。

周恆還要再辭,皇后來了。這些天。皇后天天以淚洗面,眼睛哭壞了,看東西模模糊糊的,由兩個宮人扶著,慢慢走進來。

周恆和百官參見。

皇后虛扶周恆,再屈身行福禮,道:“先帝在時,曾說小四有慧根。出征時也以國事相托,說,唯小四監國。朕最放心。如今先帝崩,還請小四繼承大統,不負先帝以江山相托。小四須爲先帝報仇,爲二十萬死難兵士報仇纔是。”

周恆低頭想了想。躬身道:“臣弟領懿旨,定不負皇兄和皇嫂所託。”

這就是答應了。

羣臣歡呼:“萬歲”顧全喜極而泣,道:“大佳朝有望了”

崔振翊有些怔神,晉王這就要成爲新帝了

崔可茵在永樂宮陪伴沈明珠,聽外面一片歡呼聲,讓綠瑩出來看看發生什麼事。

沈明珠接到至安帝的噩耗立即暈了過去。被王仲方救醒後,滿頭青絲一下子全白了,自此臥牀不起。

昨天黃昏聽說至安帝的棺槨到了,拉著崔可茵的手道:“你跟晉王說,我想陪先帝而去。”

只有以死相殉,纔不枉他深情相待一場。

崔可茵立即拒絕,道:“先帝在天之靈一定不願看到你這個樣子。好好調養,養好身體,替代先帝活下去纔是正理。”

沈明珠見崔可茵不允,趁人不備,鬧著拿剪刀要自盡,把一衆宮人唬得魂都沒了。

崔可茵無法,只好答應她跟周恆說一聲,若周恆不允,她便得好好養病,再不許胡鬧。

現在國事是周恆在處理,至安帝的喪事,自然也是由周恆主持,只要周恆答應,大臣們斷無不允之理。沈明珠應了。

周恆不同意,道:“自秦朝以陶俑代替殉葬之後,歷朝歷代再沒有以嬪妃宮人殉葬的先例。皇兄仁慈,斷然不願見到德妃尋死覓活。你告訴她,皇兄在天上看著她呢,她不開心,皇兄也會不開心的。”

沈明珠聽了崔可茵轉達的這番話,沉默半晌,只是垂淚。晚膳時,在崔可茵勸慰下,吃了小半碗粥。

這些天,她總是不肯用膳,要不是藥里加了百年老參,吊著這口氣,只怕她早就餓死了。

外面的歡呼聲讓她有些恍惚,拉著崔可茵的手,道:“皇上回來了麼”

崔可茵反手握住她的手,道:“綠瑩已經去打聽了,你且稍待,很快就會知道啦。”

至安帝再也不能如往常一樣從永樂宮正門而入,和她恩愛無比了。

綠瑩很快回來,這裡是永樂宮,沈明珠又是這個樣子,她強忍笑意,但眉梢眼角還是透著喜氣,道:“回王妃,王爺應皇后和衆位大人所請,答應繼位了。”

雖然這是意料中的事。崔可茵還是歡喜地道:“真的”

“比真金還真。宮人們因此歡呼,如今王爺和衆位大人在勤政殿商議先帝的喪事,欽天監已看了黃道吉日,三天後舉行登基大禮。禮部已下去籌備了。”

至安帝正值壯年,意外而崩,陵墓還沒修好,此時還不能下葬,只能暫時停靈宗廟,待陵墓修好後再擇日下葬。

崔可茵又是歡喜又是悲傷,嫁給他時,沒想到他會有登基爲帝的一天。他能做一個閒散王爺,平平安安活著,已是天大之喜,哪裡想到至安帝會聽信王哲,最後竟是這個樣子呢。

耳邊傳來痛哭聲,沈明珠拿被掩面,大哭道:“皇上”

以後就是周恆的天下了,至安帝的痕跡會漸漸淡了,直至再也沒人記起。就是記起,也只會記起羊角堡大敗的恥辱。沈明珠只覺心痛難忍,痛哭不已。

崔可茵再三相勸,保證以後會善待至安帝的嬪妃,一切日常用度與以前無異。

沈明珠哭了一陣,自己抹了淚,掀開被子,道:“你不用說,我也知道你是信得過的,不會看著我們這些未亡人衣食不周。我就是心裡難受,想哭一哭,哭一哭就好了。”。

第66章 成仇第514章 哭沒第68章 意外第453章 煩躁第386章 質問第339章 守候第170章 不平第57章 醋意第16章 換人第55章 事由第522章 出面第178章 謠言第162章 揭破第262章 落水第182章 僞裝第308章 失望第349章 路上第65章 作對第535章 真相第8章 夜半第262章 落水第194章 砸城第339章 守候第26章 端午第254章 疑心第500章 恍然第224章 發瘋第357章 交鋒第412章 炮火第305章 偏心第314章 緣由第205章 下手第464章 心機第214章 偶遇第166章 生氣第277章 看望第78章 爭奪第520章 淡定第420章 出降第171章 嫌棄第144章 婆媳第375章 舌戰第66章 成仇第234章 如何第416章 認親第519章 設法第89章 打擊第398章 閨房第295章 相擁第160章 動武第223章 眼光第19章 相看第418章 轟城第181章 夜半第250章 請願第424章 惱了第426章 決議第500章 恍然第289章 心照第99章 醒了第392章 算帳第193章 心思第276章 死諫第511章 宣戰第487章 名聲第358章 不同第6章 糾纏第295章 相擁第487章 名聲第446章 壓制第480章 發難第428章 心境第460章 到京第28章 出家第95章 重提第132章 清理第87章 診脈第34章 傾心第29章 雨下第495章 鬧賊第374章 涼薄第261章 除去第161章 不好第570章 心急第160章 動武第265章 分辯第260章 回京第92章 追問第220章 危急第302章 夜半第75章 御狀第203章 條件第305章 偏心第233章 做戲第236章 探視第12章 俗人第400章 說服第42章 覲見第254章 疑心第306章 家事
第66章 成仇第514章 哭沒第68章 意外第453章 煩躁第386章 質問第339章 守候第170章 不平第57章 醋意第16章 換人第55章 事由第522章 出面第178章 謠言第162章 揭破第262章 落水第182章 僞裝第308章 失望第349章 路上第65章 作對第535章 真相第8章 夜半第262章 落水第194章 砸城第339章 守候第26章 端午第254章 疑心第500章 恍然第224章 發瘋第357章 交鋒第412章 炮火第305章 偏心第314章 緣由第205章 下手第464章 心機第214章 偶遇第166章 生氣第277章 看望第78章 爭奪第520章 淡定第420章 出降第171章 嫌棄第144章 婆媳第375章 舌戰第66章 成仇第234章 如何第416章 認親第519章 設法第89章 打擊第398章 閨房第295章 相擁第160章 動武第223章 眼光第19章 相看第418章 轟城第181章 夜半第250章 請願第424章 惱了第426章 決議第500章 恍然第289章 心照第99章 醒了第392章 算帳第193章 心思第276章 死諫第511章 宣戰第487章 名聲第358章 不同第6章 糾纏第295章 相擁第487章 名聲第446章 壓制第480章 發難第428章 心境第460章 到京第28章 出家第95章 重提第132章 清理第87章 診脈第34章 傾心第29章 雨下第495章 鬧賊第374章 涼薄第261章 除去第161章 不好第570章 心急第160章 動武第265章 分辯第260章 回京第92章 追問第220章 危急第302章 夜半第75章 御狀第203章 條件第305章 偏心第233章 做戲第236章 探視第12章 俗人第400章 說服第42章 覲見第254章 疑心第306章 家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甸县| 乌海市| 逊克县| 体育| 长寿区| 中江县| 治县。| 类乌齐县| 罗田县| 丹凤县| 青海省| 洛隆县| 东平县| 龙江县| 宁波市| 白水县| 河南省| 施秉县| 登封市| 英超| 武隆县| 政和县| 青岛市| 沙坪坝区| 镇巴县| 安顺市| 应用必备| 南宁市| 林西县| 瑞安市| 芜湖市| 德格县| 安丘市| 舟曲县| 建德市| 固安县| 禹城市| 宁城县| 张家港市| 乌鲁木齐市| 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