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振翊本來聯(lián)合幾位有志一同的同僚,也是知交好友,準(zhǔn)備向至安帝陳情。他們也在郭壽寧首倡的奏摺上籤了名的。但是周恆派人通知崔振翊,要盡力抹黑他,而不是保他。這讓他們想不通。抹黑他,表態(tài)巴不得他走,至安帝還怎麼會挽留他呢?萬一至安帝聽衆(zhòng)百官,讓周恆回晉城就蕃,朝政怎麼辦?
他們商議來商議去,怎麼也想不通,只好一道趕到田莊,面見周恆,討個計策。最好能讓周恆交個底,到底會不會藉此回晉城,把這一攤子事交給王哲?
互相見禮分賓主坐下後,崔振翊道:“我等來討王爺一句話。”
周恆不說話,只朝崔可茵笑了笑。
崔可茵道:“大伯父放心,王爺並沒有不理朝政,更不會決意回晉城。”
“那爲(wèi)何上疏請辭?萬一皇上準(zhǔn)了王爺所請,豈不是……”同來的大臣道。
要是弄巧成拙,弄假成真,到時如何收場?
其他幾人都點(diǎn)頭。
崔可茵道:“大佳朝江山,如何能落在一個閹人手中?王爺此舉,不過爲(wèi)了避嫌。”
也爲(wèi)了試探至安帝。當(dāng)然,臣子揣測君王,這個不方便說,免得傳出去,落人口實(shí)。
崔振翊見崔可茵言之鑿鑿,再看周恆並沒有反對,站起來向周恆行禮,道:“請王爺以江山爲(wèi)重。”
這就是敲定牆角了。
周恆起身還禮,道:“大伯父言重了。周家的江山,自當(dāng)由姓周的人掌管,如今皇兄執(zhí)掌朝政,我等從旁協(xié)助。是應(yīng)有之義。”
至於王哲,不過是周家一個奴才,從來沒有奴才翻身做主人的道理。
幾人頓時明白周恆的意思,緊繃的心一下子放鬆下來,端著的肩膀也塌了,道:“如此,我等就放心了。這就回去啦。”
明天還要上朝。這一來一去就是一天。他們一把老骨頭,可經(jīng)不起折騰。
周恆並不挽留,起身相送。崔可茵送到門口。讓人準(zhǔn)備些田莊所出的紅薯,交給崔振翊,道:“送給祖母的,勞煩大伯父帶回去。”
紅薯是兩個月前從地裡刨出來的。當(dāng)時老豐送到晉王府時,崔可茵送了一些去杏林衚衕。張老夫人嚐了很喜歡。
崔振翊讓人放到車上,小聲對崔可茵道:“若王爺動搖了,你得勸著點(diǎn)兒。”
回晉城,親人就遠(yuǎn)在天邊了。崔振翊確信不用提醒,崔可茵也能明白。
崔可茵低聲道:“我知道。”
得了崔可茵的保證,幾人都心滿意足上車了。
宮裡派來的內(nèi)侍在田莊外的泥土路與崔振翊幾人的馬車擦肩而過。相互之間沒有多看一眼。
周恆拆開密封的奏摺,上面至安帝用硃筆批了兩個字:“不準(zhǔn)。”
崔可茵在看到這兩個字的時候。露出了笑容。至安帝到底還不算糊塗到家,知道誰有能力,誰會壞事。
周恆送走內(nèi)侍,坐到桌前寫了第二封言辭懇切的請辭奏摺,讓人即刻送去。
第二天上午,至安帝再次派人把奏摺駁回。這一次,上面用硃筆一連寫了三個“不準(zhǔn)”。
周恆寫了第三封。這一封,言辭更加誠懇,連同至安帝和王哲二十年相伴的感情都提上了,請求至安帝看在王哲陪伴他二十年的份上,讓王哲協(xié)助他打理朝政,批改奏摺,共同任命大臣。
看到這封奏摺,王哲難掩心中狂喜,心中只想:“沒想到晉王如此大度,難道以前錯怪他了?”
連太后都懷疑周恆是否真的要離開,要不然爲(wèi)何如此費(fèi)力舉薦王哲?這麼說,自己好象錯怪他了?隨即又想,他是衛(wèi)貴妃這個賤人所出,就算錯怪他了又怎麼樣?於是繼續(xù)擡頭挺胸,做高貴狀。
奏摺的內(nèi)容很快傳了出來,羣臣譁然。一個家奴服侍主人不是應(yīng)該的麼?怎麼能以江山爲(wèi)回報?唐天正再次坐不住了,來找崔振翊商議。
崔振翊不停嘆氣,把去找周恆,得到確信,又有崔可茵的保證說了。兩人一時相對無言,都不知周恆葫蘆裡賣什麼藥。
王哲沒有打理朝政的能力,至安帝是明白的,因而心裡越發(fā)苦悶,在永樂宮喝起了悶酒。他有心事,總會來沈明珠這兒,和她說說話,心情便好很多。
沈明珠倒是快言快語,看了攤在炕幾上的奏摺一眼,道:“依臣妾看,只怕晉王另有一層意思。”
“什麼意思?”至安帝仰脖一口喝乾了盅裡的酒,瞪眼問道。
沈明珠道:“晉王是說,有王哲就沒有他,有他就沒有王哲吧?要不然爲(wèi)何掛冠求去不舉薦朝中大臣,而是舉薦王哲一個閹奴?難道朝中沒有人才,還是說沒有忠心耿耿,可當(dāng)託負(fù)的良臣?”
至安帝一驚,握酒盅的手抖了一下,道:“說下去。”
“這一次的歌謠傳得蹊蹺。臣妾居於深宮之中,也知百姓對晉王素有好評,倒是對王哲罵聲不絕。爲(wèi)什麼歌諼不提王哲,反而提晉王?不會是王哲爲(wèi)了趕走晉王,讓人傳的吧?”沈明珠直接道。
她並不知道自己真相了。
至安帝陷入沉思中,想到這幾天王哲腳步輕快,走路都帶起一陣風(fēng),確實(shí)可疑,道:“宣樂惠進(jìn)宮。哦,不,算了。”
他差點(diǎn)忘了樂惠是王哲的人。如今朝中宮中到處是王哲的人,他一向放之任之不過是知道王哲對他忠心耿耿,不會謀害他。現(xiàn)在才知此舉極是不妥,連個心腹可用之人都沒有,如何查明真相?
沈明珠見他爲(wèi)難,道:“這個容易,讓臣妾的侍女去打聽就是了。”
“如此,有何愛妃了。”至安帝又喝了一杯酒,待小四回來,得讓他幫自己組建密探纔是。
奏摺上了兩天沒有消息,崔可茵略有些不安,道:“不會是皇上意動了吧?”
或者見周恆去意已決,至安帝決定放他回去?
周恆笑把一張從信鴿腿上取出來的紙條遞給她看,道:“皇兄不笨,你稍安勿躁。”
紙條上廖廖數(shù)字,說的是至安帝有疏遠(yuǎn)王哲之意,藉故把他的乾兒王賢遣去爲(wèi)先帝守陵。再挑一批內(nèi)侍在勤政殿服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