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1章 恍然

宮門落鎖的時間已到,聚在金水橋的朝臣們不得不退到宮門口候著。不少人抻著腦袋望向緩緩閉上的朱漆大門。

很多人不知道今天崔振翊輪值,可以在班房歇息。

爲防有緊急大事發生,內閣大學士每晚一人,必須在班房輪值。今晚輪到崔振翊。所以,他可以在宮門落鎖後繼續留在宮裡,待與周恆和崔可茵商議完所有細節後去班房歇息即可。

眼看夜色籠罩,著眼處一團漆黑,大理寺卿薄仲突然“咦”了一聲,道:“唐閣老呢?”

大家擠兌崔振翊,逼他不得不進宮請崔可茵勸周恆不要御駕親征,卻不知唐天正什麼時候悄然離去。

衆人提著燈籠互相照了一圈,唐天正確實不在這裡。他可是首輔,這麼重要的時刻,怎麼能不團結羣衆,站在同爲朝臣的他們這一邊呢?

不少人心裡不滿,周全直接跳了起來,道:“唐閣老爲討好皇帝,首鼠兩端,奸詐狡猾……”

難得皇帝主動挑事,纔有這麼好的機會,不抓住機會好好表現一番怎麼行呢?周全可是打算籍此機會青史留名的。自聽到周恆要御駕親征,他便像打了雞血似的,渾身充滿鬥志,這時宮門落鎖,正找不到茅頭,剛好唐天正不告而別,他馬上調轉槍頭,炮轟唐天正,反正他缺席。再說,堂堂首輔,不至於跟一個七品御史計較,沒的辱沒了身份。所以。他贏定了。

他滔滔不絕說了半天,突見同僚們朝宮門口一擁而上,不少人接過隨從手裡的燈籠,高高舉起,照向站在朱漆宮門旁的顧衛。

顧衛手裡拿著一張紙條,上面寫了幾句話。

有人將紙條上的字讀了出來:“諸同僚且先回去,明天再議。”

“這是什麼意思?”同爲御史的衛策叫了起來,哪能讓周全專美於人前呢,他好不容易抓到機會,馬上借題發揮道:“崔閣老這是想幹什麼?皇上御駕親征。於皇后有什麼好處。於崔閣老有什麼好處?難道說,皇后盼著皇上離京不成?”

後爲什麼會盼著皇帝離京?因爲皇帝離京,把朝政託付給皇后,那麼皇后便可以專權啊。皇后出自崔家。她專權了。崔振翊便可以一手遮天了。

在場的都是人精。他沒有剖白了說,但是話裡的意思大家都懂。一時間,宮門前一片死寂。

“也不能這麼揣測。”薄仲到底不願違背自己的良心,猶豫了一下,就事論事道:“或者皇后勸阻,皇上不肯聽從呢?”

皇帝可不是沒有主見的主,皇后說東往東,說西往西。

衛策冷笑道:“薄大人這是說的什麼話?後/宮裡沒有嬪妃,只有皇后!”

薄仲閉嘴了。周恆自登基後不肯選秀,不肯納妃,天天守著一個皇后過日子,要說皇后的枕邊風沒有對皇帝起作用,誰信呢?

被議論的正主兒並不在乎朝臣們說什麼,更不在乎他們聚在宮門口還是離去。此時,安華宮裡燭光明亮,周恆和崔振翊談完正事,崔可茵吩咐傳膳,備下家宴請崔振翊小酌。

崔振翊需要輪值,滴酒不敢沾,菜倒是吃了不少,說起姜氏,只是搖頭,道:“我勸她好生在府裡歇著,她偏不聽,非要進宮。唉,害得娘娘擔心她的箭傷。”

很難說他是不是想利用崔可茵心軟,看在姜氏箭傷未愈的份上,答應她在周恆面前吹吹風。姜氏自己何曾不是這樣想呢,誰也沒想到崔可茵心志堅定,堅決不肯見。

崔可茵道:“皇上御駕親征的消息實是不能提前透露,要不然,大伯母也不用拖著傷體冒雨求見。綠瑩怎麼勸也不聽,好在沒有大礙,要不然可真不知怎麼辦好了。”

某些時候,綠瑩是能代表她的,如在勸姜氏這件事上,綠瑩可以說代表她出面。只是姜氏太固執了。

崔振翊放下筷子起身謝罪,道:“臣回家好好教訓她。”

“大伯父切不可如此。大伯母也是爲了這個家,爲了大伯父。”崔可茵說著,親自給他佈菜。

宴罷,崔振翊自回班房歇息。

崔可茵和周恆商量:“我們即將離京,皇姐和柔嘉的婚事須提前纔是。”

公主出嫁,皇帝、皇后不在京裡,不能送嫁,成什麼樣子?這樣嫁出去的公主,到夫家也不受重視。

周恆點頭,道:“你看著辦好了。”

夫妻倆又說了會兒話,周恆吩咐歡喜取來奏摺,就在安華宮處理政務,崔可茵陪樂樂玩了一會兒,讓乳孃帶他去睡,自己在一旁看書相陪。

第二天休沐,周恆不用上朝,難得地睡了個懶覺,到天亮才起身。

班房裡的崔振翊可就沒有這個福氣了。宮門剛開啓,候在外面的朝臣便一涌而入,把他從牀上拖起來。

說起來,盡職的朝臣還真不少,居然在宮門外等候一夜,直到宮門開啓,急急衝進來找崔振翊問消息。

崔振翊抹了把臉,掃了羣臣一眼,道:“諸位同僚,請容本官梳洗更衣,再到廡衙商議。”

輪值的閣老要是沒有急事的話,是可以睡大覺的,而且這裡有牀有被,還有存放個人物品的櫃子。畢竟入閣的就那麼幾個人,也是那幾個人輪流在這裡歇息嘛。

能激進到在宮門外等候一夜的,大多是責任心超強的御史,其中猶以周全和衛策爲領軍人物。崔振翊是閣老,哪會把與皇帝商議的機密向這些特招人恨的御史陳說?之所以說回廡衙商議,也就是回內閣大學士的辦公場所才肯說這個,便是要把皇帝的想法和唐天正幾位內閣相議,爭取他們的支持了。

周全等得心急,語氣生硬了些,道:“崔大人有什麼話不能在這兒講?”

崔振翊心道:“跟你有什麼好講的?”,只裝作沒聽見,在隨從的服侍下梳洗起來。

待到回了廡衙,唐天正、顧衛等人已候在那兒,崔振翊才清咳一聲,說出周恆御駕親征的計劃。

此時,內閣們才意識到一件事,昨天他們一氣兒反對,卻忘了聽聽年輕皇帝的想法,難怪他任由羣臣吵成一團,只是不吭聲了。(。

第203章 條件第160章 動武第387章 有氣第465章 往事第503章 當面第347章 愛意第363章 籌錢第520章 淡定第138章 禍水第386章 質問第366章 一著第111章 和好第183章 顯懷第264章 有變第531章 圈套第7章 到京第358章 不同第195章 對立第255章 安心第391章 求見第109章 中衣第70章 賞菊第301章 月下第226章 相見第476章 兄弟第516章 形勢第562章 怪事第305章 偏心第420章 出降第245章 矯情第290章 要守第340章 商議第454章 微服第301章 月下第354章 美人第282章 陡變第518章 不去第60章 幕僚第355章 信任第130章 心計第144章 婆媳第519章 設法第244章 陷阱第174章 掩藏第479章 抽薪第388章 生疑第377章 要反第346章 賭氣第155章 整你第37章 欺君第346章 賭氣第361章 顧玉第109章 中衣第221章 挑撥第36章 失去第215章 責任第328章 冷落第346章 賭氣第257章 堅辭第403章 觀禮第12章 俗人第505章 得計第334章 恩寵第400章 說服第319章 袒護第495章 鬧賊第270章 防範第365章 棋高第483章 來了第188章 挑起第142章 對比第46章 夜色第382章 孝心第191章 都好第12章 俗人第451章 拿喬第87章 診脈第202章 權力第414章 慌亂第491章 撕破第388章 生疑第506章 防備第560章 相爭第338章 爭辯第420章 出降第381章 機會第267章 談判第336章 覺察第137章 善後第564章 找到第22章 靦腆第144章 婆媳第356章 身份第43章 堪配第492章 礙眼第178章 謠言第338章 爭辯第346章 賭氣第167章 勸說第457章 底氣
第203章 條件第160章 動武第387章 有氣第465章 往事第503章 當面第347章 愛意第363章 籌錢第520章 淡定第138章 禍水第386章 質問第366章 一著第111章 和好第183章 顯懷第264章 有變第531章 圈套第7章 到京第358章 不同第195章 對立第255章 安心第391章 求見第109章 中衣第70章 賞菊第301章 月下第226章 相見第476章 兄弟第516章 形勢第562章 怪事第305章 偏心第420章 出降第245章 矯情第290章 要守第340章 商議第454章 微服第301章 月下第354章 美人第282章 陡變第518章 不去第60章 幕僚第355章 信任第130章 心計第144章 婆媳第519章 設法第244章 陷阱第174章 掩藏第479章 抽薪第388章 生疑第377章 要反第346章 賭氣第155章 整你第37章 欺君第346章 賭氣第361章 顧玉第109章 中衣第221章 挑撥第36章 失去第215章 責任第328章 冷落第346章 賭氣第257章 堅辭第403章 觀禮第12章 俗人第505章 得計第334章 恩寵第400章 說服第319章 袒護第495章 鬧賊第270章 防範第365章 棋高第483章 來了第188章 挑起第142章 對比第46章 夜色第382章 孝心第191章 都好第12章 俗人第451章 拿喬第87章 診脈第202章 權力第414章 慌亂第491章 撕破第388章 生疑第506章 防備第560章 相爭第338章 爭辯第420章 出降第381章 機會第267章 談判第336章 覺察第137章 善後第564章 找到第22章 靦腆第144章 婆媳第356章 身份第43章 堪配第492章 礙眼第178章 謠言第338章 爭辯第346章 賭氣第167章 勸說第457章 底氣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西县| 呼和浩特市| 长岛县| 舒城县| 西吉县| 弋阳县| 阿拉善盟| 武冈市| 会泽县| 宾阳县| 剑河县| 博爱县| 顺平县| 绥阳县| 青岛市| 西昌市| 兴隆县| 桦南县| 饶河县| 高雄县| 武宁县| 丹棱县| 望奎县| 浑源县| 乐昌市| 榆中县| 光山县| 新丰县| 开远市| 西昌市| 奇台县| 柞水县| 大田县| 积石山| 九龙城区| 慈利县| 三河市| 孝感市| 兴宁市| 张家港市| 玛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