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438 何其熟悉的場景】

吳三輔和吳雪霞都正想不出用什麼話反駁吳三鳳呢,二人聽爹爹這麼說,心裡都倍爽。

“大哥,爹說的有道理啊。不管韋寶是怎麼想的,反正敢投入那麼大筆銀子和糧草到遼南做生意,這本身就很有膽氣了,要是我就絕對不敢跑到建奴的地盤去虎口奪食。”吳三輔附和道。

吳三鳳聞言瞪了吳三輔一眼,意思是我跟爹爹說話,輪到你揷嘴了?哼了一聲:“三輔,我知道你和韋寶交情不錯,但你都多大了?你比韋寶大了整整十歲,跟一個小孩子走那麼近幹什麼?我承認,韋寶是有些膽氣,但這事莽撞,是魯莽!就憑他敢與整個遼西遼東世家大戶爲敵,他這人以後就絕沒有好果子吃!要知道,遼西遼東的世家大戶們答應(yīng)暫時不去找韋寶麻煩,三年之後才能拿回一半賭金,人人心裡都是不服氣的!只要舅父忙完這一陣,到了冬天,建奴那邊稍微太平些,就是收拾韋寶的時候!到時候,你看看那些大戶還會不會等到三年之後才老老實實等著收一半賭金,絕對現(xiàn)在就要韋寶連渣滓都不剩的都吐出來!”

“可是他們已經(jīng)與韋寶簽訂了契約啊?難道還能返回?”吳雪霞生氣道,“到底遼人還有沒有信義?”

“不是大家沒有信義,大家都是被韋寶逼的!”吳三鳳也生氣了:“我說雪霞,你挺大個姑娘,怎麼不知道害臊?你原先不是挺討厭韋寶的嗎?現(xiàn)在怎麼淨(jìng)向著他?女孩子家家的,胳膊肘淨(jìng)往外拐?”

“哥,誰胳膊肘往外拐了?我說的不都是事實嗎?如果他們想來硬的,韋寶現(xiàn)在有督師大人撐腰,誰敢硬來?你說督師大人會下臺,但督師大人現(xiàn)在不是好端端的嗎?遼東局勢越來越難,朝廷還有合適的人選替代督師大人嗎?連孫督師都看好韋寶,認可韋寶,你爲什麼就這麼反感韋寶呢?是不是因爲韋寶贏了你的大筆銀子?是的話,這回我見到他,讓他還你便是!”吳雪霞眼眶泛淚回懟。她可不是啥乖乖女,自幼在吳家便好似公主一般,在整個遼西遼東也是公主一般的人物,早已經(jīng)被寵溺慣了的個性,別說大哥吳三鳳,就是爹爹她也敢懟。

“哼!沒有禮數(shù),有這麼跟你大哥說話的嗎?還說不是女生外嚮?爹,您評評理。”吳三鳳氣道。

吳襄被二人吵的有些不耐煩了,氣道:“行了,你們都少說兩句,韋寶和雪霞的事情,爹心裡有數(shù)!”

吳三鳳見爹爹並不站在自己這頭,很是氣憤,一般家中出現(xiàn)爭執(zhí),父親總是站在他這個長子這頭,會維護他的尊嚴的,這讓吳三鳳臉上很不好看,氣的瞟向吳雪霞:“吳雪霞!記住,你是女孩!別一天到晚上桿子!依著我看,就算你看上了韋寶,韋寶也不見得看上你!我看那韋寶雖然是鄉(xiāng)里人出身,但是心氣高的很,現(xiàn)在又攀上了督師的高枝,未必肯做我們吳家的女婿!還有,上回韋寶到底也沒有提親,自始至終都是三輔從中攛掇。呵呵,我看你就是剃頭挑子一頭熱!”

吳三鳳這話,不但打擊了吳雪霞和吳三輔,連帶著將吳襄和吳家也給打擊了。

惹得吳襄惱怒的瞪了吳三鳳一眼:“你還說個沒完了?”

“不是的,爹,我可都是爲了吳家好,那韋寶就是鄉(xiāng)里人,養(yǎng)不熟的狗!他要是起來,遼西遼東要變天哩!再不是祖家和吳家說了算了。現(xiàn)在就已經(jīng)有不少大戶偷偷與韋家打好關(guān)係來著。”吳三鳳一臉真誠道。

“我不傻!你看得見的事,我都看得見!”吳襄怒道。

吳三鳳見父親動了真怒,遂不敢再多囉嗦。

不一日,吳府衆(zhòng)人趕到了錦州城,這時候?qū)O承宗已經(jīng)帶著韋寶及督師府衆(zhòng)人前往寧遠城去了。

本來寧遠城便是薊遼督師的前沿指揮地,只是那裡實在是離著最前沿有些遠了,尤其是離錦州城有些遠,都快到錦州城到山海關(guān)的半路上了,來往通消息很不方便,所以,真的有緊急戰(zhàn)情的時候,薊遼督師一般都會直接跑到錦州城去指揮。

尤其孫承宗不是膽小懦弱,只會紙上談兵的文人,所以更是每次都會親自到最前沿去,這趟督師大人臨時將錦州議事改回到寧遠議事,讓所有人都覺得意外。

“兄長,督師爲什麼改回寧遠城議事了?而且還派人讓我務(wù)必親自到場?”吳襄一到祖大壽府上便先問這事。

祖大壽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怎麼?督師讓人叫你來,你立時就來了?”

“那我能不來嗎?我也找不到啥合適的理由不來啊。再說,我來了之後,不是先見兄長嘛?”吳襄有些心虛。

祖大壽倒是沒有再爲吳襄親自跑這一趟而糾結(jié),皺了皺眉頭道:“督師大人具體要幹什麼,我也不清楚!韋寶來的這幾天,整日不離督師大人身邊,這小子是一肚子的壞水,他來了就準沒好事!我派人多方打聽的,但是督師大人的一些心腹贊畫都不清楚韋寶具體和督師大人商議了啥。”

“嗯,那韋寶是個城府極深的人,小小年紀便很能藏得住話!”吳襄點頭附和道。

“爹,不管韋寶和督師大人打啥主意,反正咱們就一力反對便是!遼西遼東是咱們遼人的事,遼人的事,必須遼人說了算!”祖可法揷嘴道。

吳三鳳也附和道:“可法說的是,只要咱們不管他們說什麼都反對,他們就鬧不出幺蛾子!”

祖大壽點頭,然後看向吳襄:“賢弟的意思呢?”

“我都聽從兄長的,兄長怎麼說,我就怎麼做。”吳襄急忙道。

吳三輔和吳雪霞至始至終沒有說什麼,兩個人心情不好,因爲似乎爹爹和舅舅又一次達成了共識,一起針對韋寶。

“兄長,現(xiàn)在韋寶成了督師大人的學(xué)生,我覺得,還是不必爲一些小事與督師大人頂著幹。”吳襄猶豫之後提醒道。

祖大壽哼了一聲,笑道:“你不必太過將孫承宗當(dāng)回事!他是薊遼督師,他的權(quán)力最大,這些是不錯,但是薊遼的將軍們也不是全聽他的,你別忘記了,還有一個遼東巡撫,自來督撫不和,哪兒都一樣,只是孫承宗的資格老,尋常督撫不敢隨便頂著幹!但我觀遼東巡撫張鳳翼覺察到他的位置不穩(wěn)固,也在同朝中想要弄倒孫承宗的一幫人一起,暗地裡一直有動作,咱們只需要坐山觀虎鬥便可!”

吳襄哦了一聲,一臉的恍然大悟:“到底是兄長有遠見。”

在滿桂與袁崇煥的努力下,寧遠被倚爲關(guān)外重鎮(zhèn),將士們樂於爲其效命,商旅百姓以及流民將寧遠視爲樂土。

孫承宗推薦閻鳴泰當(dāng)遼東巡撫以後,認爲他沒有實際才能,所以軍事上的事很多都不跟他商議,閻鳴泰因此感到不高興,朝廷議論後,將閻鳴泰罷免,用張鳳翼接替。

但張鳳翼膽小,又主張退守山海關(guān)。

張鳳翼幾乎被孫承宗架空,完全成爲擺設(shè),上回在山海關(guān)開會,張鳳翼便只在頭兩天露了一下面,然後便趕回寧遠城待著了。

孫承宗對此感到不高興,召集衆(zhòng)將開會,多數(shù)將領(lǐng)都想退守山海關(guān),馬世龍建議守中後所,袁崇煥等主張守寧遠。

孫承宗採用袁崇煥的主張,於是讓祖大壽修建防禦工事,令袁崇煥、滿桂駐守寧遠。

派系的糾紛,資金的緊張,資金的糾紛,使得大明本來就很孱弱的邊關(guān)還不停的在內(nèi)耗,這還是孫承宗個人的聲望足夠,若是換一個人,更是一副爛攤子。

薊遼督師的確是燙屁股的位置。

祖大壽和吳襄會合之後,趕往寧遠城,在督師召見之前,祖大壽先將所有人遼西遼東的世家將門召集在一起商量了一次,大家也都一如既往的達成共識,一切都聽憑祖大壽安排,祖大壽讓大家怎麼做,大家便怎麼做!

“恩師,我聽說今晚上祖大壽召集人喝酒,沒有叫恩師啊?”韋寶得到消息之後,實在是忍不住,找了個空隙,在寧遠城的督師府中提醒孫承宗。

孫承宗淡然的看了韋寶一眼,只一眼,韋寶便感覺自己的內(nèi)心都被孫承宗給看透了,這就是老年人的目光的力量,經(jīng)驗便能勝於一切。

“他們喝酒不叫我,說明爲師不被尊重唄,還能有什麼?”孫承宗笑道:“你可能還不知道,他甚至叫上了遼東巡撫張鳳翼!”

“真是可惡,連遼東巡撫都叫上了,都不叫恩師這個薊遼督師!要知道,這次議事是恩師主持,恩師召集的嘛,這不是擺明了要唱反調(diào)?祖大壽不是一直想在建奴身上撈幾個勝仗,好在朝廷出風(fēng)頭?他這麼得罪恩師,別想打勝仗了!”韋寶不忿道。

“呵呵,小寶,做人啊,氣量不能太狹窄!”孫承宗教訓(xùn)道。

韋寶急忙稱是:“恩師教訓(xùn)的是,是弟子莽撞了。”

“你是不是擔(dān)心你的事情不好辦?會遭到祖大壽的反對,然後所有遼西遼東的大戶都會聽他祖大壽的話?”孫承宗微微一笑。

“弟子的心思都瞞不過恩師的,弟子的確是這麼想的。”韋寶答道。

“不必太擔(dān)心!你的主意對他們大戶有利,他們就肯定會考慮!至於怎麼說,你到時候聽憑我安排便是!”孫承宗笑道。

“是,都聽從恩師安排。”韋寶見了孫承宗那老年人沉穩(wěn)的笑容之後,便心定了不少,這便感覺到自己與真正的厲害人物比起來,實在還差的遠。拋開自己重生穿越巨的身份不提,自己便是給孫承宗這樣的老江湖提鞋子都不配的。

次日,孫承宗在寧遠城召集衆(zhòng)將開會,遼西遼東的將門,世家大戶以及他們的家族主事人,重要子弟,一共近四百人,悉數(shù)到場,場面很是浩大。

韋寶站在孫承宗身後的一幫贊畫隊伍當(dāng)中,不由的暗暗感慨,這近四百來人,控制著薊遼幾百人,偌大的地盤,比現(xiàn)代官場的權(quán)勢可大的多了!而且實際上,權(quán)勢體系要精簡的多!

但越是如此,越是說明封建,因爲絕大多數(shù)人是沒有人權(quán)的,都被極少數(shù)人掌握了,更何談民主?

孫承宗先做了一番開場白,並沒有提到韋寶想買遼民的事情,也沒有提及正在交戰(zhàn)中的遼東邊軍和建奴的作戰(zhàn)情況。

實際上,祖大壽將幾千鐵騎分成好幾股,說是交戰(zhàn),實則只是在廣寧一帶瞎晃悠,連毛都沒有碰到建奴一下,更別提交戰(zhàn)了,但是對外對內(nèi),大家一直都說是交戰(zhàn)狀態(tài),而且是大明邊軍主動出擊,聽起來,很是高大上。

“眼下在祖將軍爲主的錦州一帶守軍攻擊下,我們對建奴取得了一些小的勝利,都已經(jīng)上報朝廷了。但是我們千萬不能就此而大意,寧遠城和錦州城這幾座軍事重鎮(zhèn)的修繕不但不能放鬆,還得加快速度!這些事情,希望大家不要忘記,原本定於本月完工的兩城池防禦,我都看過了,連原本預(yù)定計劃的一半都沒有完成,而且修繕過的城牆,很不行!真的要是哪天碰上大隊建奴攻城,是扛不住的。”孫承宗道。

負責(zé)寧遠城的是袁崇煥和滿桂將軍,負責(zé)錦州城的是祖大壽,幾個人的嘴巴都動了動,但是誰也沒有出聲。

“怎麼?議事不是主要議論這事嗎?沒有堅固的城池,一旦遇到建奴大舉進攻,連逃都沒有地方逃,還有什麼比這個更緊迫的事情嗎?”孫承宗重申了一遍。

“督師大人,大家也有難處,這不是朝廷沒有撥發(fā)銀子嘛?光靠將士們自己四處找大石頭打磨,找堅固的小石頭堆砌,有這個樣子已經(jīng)不容易了。”遼東巡撫張鳳翼倒是很少見的發(fā)言了,而且是站在祖大壽的角度幫助說話。

事實上,在袁崇煥和滿桂的帶領(lǐng)下,寧遠城已經(jīng)修了七八成了,絕不是孫承宗剛纔說的一半都不到,孫承宗說的一半都不倒,針對的就是祖大壽!

孫承宗點頭:“巡撫大人說的不錯,朝廷是沒有撥發(fā)銀子,遼東也有遼東的難處,但是有難處,就不做事了嗎?難道只有今年纔有難處?往年就沒有難處了嗎?你們說一說,近些年,大明哪年沒有難處?”

明朝收稅主要爲農(nóng)業(yè)和商業(yè)商業(yè)主要分兩種“過稅”和“住稅”也就是過境或者過關(guān)卡時收稅這種稅是比較低和出現(xiàn)的比較少,還有就是交易時貨物儲存要交一筆。

農(nóng)業(yè)稅是很不合理的,雖然總體上來說他的稅率在中國歷史上比較低的但是江南地區(qū)卻要徵收重稅。

農(nóng)業(yè)稅的收入,在朱元璋時期佔到國家稅收的九成,此時可以收取農(nóng)業(yè)稅的土地總數(shù),是中國歷史最高,有850多萬頃,比康乾盛世的最高水平640萬頃要高得多。

所以從明朝建立後開始,明朝的政府收入一度很高。永樂皇帝在位的時候,可以五徵蒙古,大修運河,威服四夷,做成生前身後的帝王們都做不成的事,經(jīng)濟基礎(chǔ)即來自於此。

最致命的缺點在明朝特權(quán)階層是不用交稅的,權(quán)貴,士紳都不用交稅。

所以說全國的主要稅收來源於中下層,於是許多地主乃至小民,都把田地寄放在有免稅特權(quán)的地主家中,美其名曰爲“寄主”,以用來逃避賦稅。

而後來明朝土地兼併嚴重,大量地主階層兼併土地,他們擁有廣袤的土地卻不用交稅,無地的農(nóng)民,反而要承擔(dān)苛刻的稅賦,因此民變也就不斷。

到了明朝“弘治中興”的時候,明王朝可以用來收取農(nóng)業(yè)稅的土地,已經(jīng)由朱元璋時期的800多萬頃下降到此時的400多萬,足足縮小了一半。

於是採取了很多的辦法,從明孝宗朱祐樘開始,明朝主要是通過擴大稅源,即向人少地多的湖廣地區(qū)移民的方法來增加稅收,對於要承擔(dān)重稅的江南地區(qū),明王朝也一直在進行改革,通過減免稅收流程,增加稅收效率的辦法,來儘可能地解決稅收矛盾。

到了正德皇帝朱厚照在位的時候,第一次開始大規(guī)模的徵收海關(guān)稅,對外國貢使來華貿(mào)易,也開始徵收百分之二十的關(guān)稅,但這些措施治標不治本。

最後明朝嘉靖皇帝在位的時候,明王朝稅收幾乎到了“匱乏”的程度,北方蒙古部落不斷侵擾,軍費激增,南方倭寇不斷進犯,東南的稅賦大半泡湯,在這樣的情況下,明朝只能不斷在中路地區(qū),尤其是江西、湖廣地區(qū)增稅,以及在西南地區(qū)把持貿(mào)易特權(quán),通過與西南民族的“茶馬貿(mào)易”來擴大財源,這樣的方式只是拆東牆補西牆。

爲此出現(xiàn)拯救了幾乎快“政府破產(chǎn)”的明王朝!

其實早在此之前,一條鞭法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

最早出現(xiàn)在宣德年間的江南,只是當(dāng)時叫“徵一法”。

明朝經(jīng)濟的重新整合,開始於張居正之前的隆慶皇帝朱載垕在位時期,當(dāng)時主政的大學(xué)士高拱已經(jīng)開始在全國進行一條鞭法的試點,河南、江蘇、安徽,實行一條鞭法,幾年之後張居正推廣全國,已經(jīng)是水到渠成。一條鞭法的著眼點,是明朝此時可以用來繳納田賦的土地減少,且稅收的名目多,給了地方官員貪污截留的機會。

一條鞭法把所有的農(nóng)業(yè)稅,都統(tǒng)一成一樣,化繁爲簡,摺合成白銀一次性徵收,這樣既能使小民百姓少受盤剝,也能將國家的稅收效率發(fā)揮到最大。

在一條鞭法之前,中國老百姓繳納的主要是實物稅,一條鞭法實行後,就變成了貨幣稅,從經(jīng)濟方面來說,這不僅發(fā)展了國家的商品經(jīng)濟,也提高了貨幣流通效率。

農(nóng)業(yè)稅的整頓並不是張居正改革的全部,張居正改革的另一個著眼點,是商稅改革。張居正主張“農(nóng)商並舉”,他的方式,是減少稅收環(huán)節(jié),減免商稅,增加稅收的效率。一方面,他將海外貿(mào)易機構(gòu)市舶司的權(quán)力下放,將貿(mào)易的權(quán)力完全下放給沿海商人,並且根據(jù)每次貿(mào)易的數(shù)額和利潤徵稅,而不是像過去根據(jù)出海時間的長短來徵稅,這樣就保證了大部分商人的利益。

另外張居正減免走稅的關(guān)卡,減少走稅,增加貿(mào)易稅,也就是根據(jù)商業(yè)貿(mào)易的利潤徵稅,並且嚴禁商人與當(dāng)?shù)貏莺来髴艄唇Y(jié)。

在一條鞭法實行的同時,張居正大刀闊斧,開始了全國的清丈土地,主要是清查那些用各種名義寄存,偷稅漏稅的土地。

清丈的結(jié)果,就是明王朝可用來徵收賦稅的土地,由過去的400多萬傾,變成了當(dāng)時的700多萬頃。雖然不及朱元璋時期,但是稅收效率卻遠高於那時,因此這也是明王朝稅收效率和稅收總數(shù)最高的一段時期。

張居正改革的最高峰時代,明王朝的年稅收是800萬兩,如果結(jié)合當(dāng)時白銀的購買力,不但遠高於明王朝建國時,也遠高於後期清王朝康乾盛世時,這可以說是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稅收最高的時候。

明朝末年通過各種方式增加田賦,但最後的結(jié)果,每年的賦稅也不過400萬兩,而軍費開支卻增加到了600萬兩,年年財政赤字,以至於最後破產(chǎn)。

張居正的改革,在1582年他去世後遭到了廢止,他的“考成法”被廢除,一條鞭法成爲僅有的保留項目,清丈土地也因此停止。

萬曆在位的後期由於大批東南商人背景的官員當(dāng)職,開始了對商稅的調(diào)整,將主要的商稅,分攤到了中小商人身上,大商人們通過與勢豪大戶的合股經(jīng)營,獲得了免稅的特權(quán)。

萬曆後期工商業(yè)勃興,萬曆也希望增加商業(yè)稅,但他採取的是簡單粗暴的辦法,即派太監(jiān)做“稅使”收稅。

這樣的做法自然收上了錢,卻讓大批中小商人破產(chǎn),更開罪於商,因此舉國反對。

除了太監(jiān)以及萬曆本人撈了錢外,幾乎是得罪一大片,對商品經(jīng)濟的打擊也是慘重的。

明末時期財政之所以困難,主要是因爲兩個原因。土地兼併以及連續(xù)的天災(zāi),導(dǎo)致國家無法收上農(nóng)業(yè)稅。明末極端天氣四起,陝西、山西、河南、河北,瘟疫災(zāi)害不斷,百姓流離失所,他們的稅收,也被轉(zhuǎn)嫁到了其他無災(zāi)的地區(qū)。

對於靠天吃飯和靠地活命的農(nóng)民們這無異於是災(zāi)難的爆發(fā),在內(nèi)憂外患下要增加賦稅,自然激得民亂四起,惡性循環(huán)。天災(zāi),收稅範圍少;稅重,王朝的根基,自然就搖搖欲墜了。

和土地兼併同樣重要的問題是明王朝失去了對國家最富庶的東南地區(qū)的經(jīng)濟控制。

明末東南,是商品經(jīng)濟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也是偷稅漏稅最嚴重的地區(qū)。

東南海商雲(yún)集,但此時的海商們,大多選擇了與當(dāng)?shù)赜忻舛愄貦?quán)的家族合夥,以達到免稅的目的,這樣的結(jié)果就是民富國窮,農(nóng)民和中小商人成爲了稅收的承擔(dān)者。

百姓無力繳納稅務(wù)破產(chǎn)後,土地被大地主兼併,國家收不上稅;中小商人破產(chǎn)後,產(chǎn)業(yè)被大商人兼併,國家的稅,是越收稅源越少,竭澤了卻連魚都打不到。

根本上在於國家政治體系和經(jīng)濟方向的脫節(jié)。在國民經(jīng)濟向近代化轉(zhuǎn)變的時候,國家的稅收體系,卻依然保持在農(nóng)業(yè)社會。

明朝張居正改革,其主要目的就是讓國家跟上這個轉(zhuǎn)型,但可惜張居正改革只維持了10年,整個轉(zhuǎn)型因此戛然而止,裹足不前,最後造成了亡國的惡果。

明朝的工商階級帶給明帝國的巨大傷害。那些工商階級在朝廷當(dāng)中都有著強大的政治代言人爲他們鼓舌,小商人三十稅一,而大商人又因爲家裡有人有功名,所以直接免稅。

龐大的士紳集團和宗室集團在全國範圍內(nèi)圈地,導(dǎo)致流民叢生,失去了土地的流民迫於生計,就只有淪爲盜賊。

工商階級他們不僅自己逃避稅賦,還想盡辦法阻止朝廷開源。

山西財團把持了和蒙古以及女真的貿(mào)易通道,揚州的鹽商也基本上以山西人爲主;江南財團爲了壟斷海上貿(mào)易,不僅阻止朝廷開放海關(guān),還直接夥同水師飄沒朝廷重金打造的艦船。

而在明末,軍隊對外作戰(zhàn)的軍費和歷次加餉,都是直接施壓在農(nóng)民身上的大山,時間短了還好說,時間一長,莫說小農(nóng),中農(nóng)富農(nóng)都要破產(chǎn)。再加上明末嚴苛的氣候環(huán)境導(dǎo)致的饑荒,因爲?zhàn)嚮亩淦鸬牧x軍,讓龐大的明帝國直接喪失了它的統(tǒng)治根基。

明末的時候,鈔關(guān)的收入是繼田賦、鹽稅之後的第三大財政收入。明代的鈔關(guān),是明政府在運河(京杭大運河)、長江這兩條當(dāng)時國內(nèi)最爲主要的水路要衝和商貨通道沿岸所設(shè)置的關(guān)卡,其主要任務(wù)是對過往關(guān)卡的商船、商稅進行徵稅,課稅的對象主要集中在長途販運貿(mào)易的行商身上。

其所徵稅的鈔關(guān)稅是明王朝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到了中後期時,其成了僅次於田賦和鹽稅之外的第三大財政收入,地位日顯重要。

此外,其同當(dāng)時的商業(yè)以及整個社會經(jīng)濟活動有著密切的關(guān)係,無論是在國家層面,還是在基層的百姓經(jīng)濟生活層面,其都發(fā)揮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明代的財政支出中有很大部分是爲了供應(yīng)北部邊疆地區(qū),防備長城以北的遊牧民族的入侵。

永樂時期還常常採取主動進攻的方式,但這種方式往往耗費太多人力物力,遊牧民族也不是待在某個地方等著你來進攻,所以永樂以後就基本不採取主動出擊的方式了,在所謂九邊地區(qū)建立大量的防衛(wèi)體系和大規(guī)模的駐軍。

人數(shù)這麼多,那麼軍餉問題也就凸顯出來了。應(yīng)付軍餉主要採用幾種方式:屯田;民運;京運。屯田主要是軍屯,但永樂以後大量屯地被私人佔據(jù),軍屯的收入也就急劇減少。

民運的重要性就體現(xiàn)出來了。但邊關(guān)一帶的土地也比較貧瘠,民運一般是將糧食從數(shù)百里之外運到邊地去。

後來這些負責(zé)民運的人也嫌麻煩了,或者是跑掉了或者是僱傭?qū)iT的商人處理這件事情。

再到後來民運也行不通了,就不得不依靠中央財政撥款,拿著銀子到邊關(guān)附近買糧食再供應(yīng)當(dāng)?shù)氐能婈牎?

所以,韋寶聽見孫承宗提錢,就覺得很好笑,因爲不是去年前年,也不是今年明年,明末的明廷,將再也不會有有錢的時候!

孫承宗提錢,是最大的利器,誰有錢,誰說了算,他是督師,不從兵法上議事,倒是從銀子上議事,的確高明。

這回要不是韋寶捐輸了24萬兩白銀,祖大壽上哪兒能對建奴用兵?

“你們現(xiàn)在知道說銀子不夠了?那韋寶捐助24萬兩紋銀的時候,爲什麼還一定要立即對建奴用兵?爲什麼不能調(diào)整戰(zhàn)略,先用在加固城防上?”孫承宗問道。

仍然沒有人說話,祖大壽覺得自己這個時候不說話不行了,因爲孫承宗這個問題已經(jīng)是針對他一個人在說話了。

“督師大人,以攻爲守,也未曾不可吧?即便那24萬兩紋銀全部用於城防修固,一時半會也完工不了,倒不如暫且先用來對付建奴,讓建奴疲於兩面作戰(zhàn)爲好。這樣的話,錦州城和寧遠城也能暫且避免成爲建奴攻擊的方向。”祖大壽辯解道。

“我沒有說你祖將軍的做法有問題,我們這不是在商議嗎?你祖將軍現(xiàn)在就一定能保證,今年之內(nèi)建奴不會對錦州城和寧遠城一帶大舉進攻了?一定能保證在建奴進攻之前,能將兩處城池修繕完畢嗎?能保證修繕之後的兩處城池固若金湯嗎?”孫承宗發(fā)問道。

祖大壽暗怒,我保證個屁啊!你堂堂督師不保證,要我一個參將保證什麼?搞不懂孫承宗今天開這個會到底要說什麼,遂也堅決閉嘴,打定主意,不管孫承宗再問起什麼,都一律裝啞巴便是。

孫承宗又接著開始講,從邊關(guān)各鎮(zhèn)防務(wù),談到建奴的用兵,說的很細緻:“所以,大家不要總是將注意力放在攻還是守上面,放在遼東邊軍都做了那些事,薊遼軍隊都做了哪些事。防務(wù)是整體的,要大家共同出力,不分彼此,是不是?”

衆(zhòng)人聽的都快睡著了,這種大道理哪裡有不點頭的道理?聽督師大人問起,急忙紛紛點頭,一個個雞啄米一般。

一次議事,從大清早,直到半下午,都很佩服督師大人這偌大的年紀了,怎麼精力這麼旺盛?怎麼說話,似乎嘴巴都說不幹一般?

好不容易纔聽孫承宗道:“這些事不是短時間能說清楚的,先吃飯吧!今天的飯,你們有口福了,我的弟子小寶請客,整個寧遠城最好的廚子都找來了,酒肉管夠。”

大家聽見這句,幾乎要瘋狂了,眼珠子一下子一個個瞪大,一個瞪的比一個大,同時鼓起掌來,不約而同,且整齊有力,紛紛叫好。

祖大壽差點沒有氣的翻白眼,現(xiàn)在也鬧不明白孫承宗到底想幹什麼啊?反正那24萬兩紋銀已經(jīng)答應(yīng)他用於對建奴用兵了,而且,這麼點銀子,你不是再打算收回來一部分用於建設(shè)錦州城和寧遠城的城牆吧?也不夠啊?

不過,好不容易聽到說吃飯,而且酒肉還管夠,祖大壽也是高興的,不管喜不喜歡韋寶這個人,韋寶的酒肉還是一直得到了祖大壽的稱道的。

“小寶,茅元儀、江應(yīng)詔,你們替我陪一陪將軍們。”孫承宗吩咐道。

韋寶和孫承宗的幾名贊畫急忙答應(yīng)下來。

祖大壽剛要出去吃飯,被孫承宗叫住了:“祖將軍,你與我一桌,咱們再談?wù)剬ㄅ帽氖聝骸!?

祖大壽懵裡懵懂的哦了一聲,覺得督師大人今天是真反常了,居然主動叫自己同桌吃飯?還要主動談一談對建奴用兵的事情?

其實這些都是孫承宗與韋寶之前商量好的,孫承宗安排幾名贊畫將韋寶要用銀子購買遼民的事情對吳襄等人說,他將祖大壽支開,以免祖大壽不讓幾名贊畫將事情說清楚!

雖然孫承宗並不親自出面說這事,但是幾名親信贊畫等於代表他說話了,又是酒席間,以酒話的方式說出來,這一招投石問路,非常穩(wěn)妥!既帶上了官方性質(zhì),又不是特別的正式!即便此間有朝廷的細作聽說了,傳出去也不會惹出太大風(fēng)波。

孫承宗一方面要保護自己的學(xué)生韋寶,一方面要藉此看一看各方面的風(fēng)向再說。

韋寶是很佩服孫承宗的,要是依著韋寶的性格,肯定是大庭廣衆(zhòng),當(dāng)著所有人的面直接說清楚了,卻沒有想到孫承宗連說個事都搞出這麼多花樣。

就這樣,祖大壽被孫承宗留在了大廳,其他人跟著韋寶出了督師府,到外面臨時安排的大院空位上,早已經(jīng)有兵士幫著搬來大圓桌子,又有一早便在準備的廚師們端來上好的酒菜。

餓了一大上午加半個下午的衆(zhòng)人,都是富家大戶,都是食量驚人之輩,哪裡承受的了這等辛苦?聞著好酒好菜的香味,一個個前胸貼後背。

“都是粗糙酒菜,萬望諸位大人將軍們千萬不要介意,待會我替恩師敬大家一杯酒。”韋寶高聲客套一句。

衆(zhòng)人紛紛拱手,都道好說好說!只盼著趕緊開始大快朵頤才過癮。

韋寶看向吳襄:“吳大人,別來無恙呀,這院子有太陽,稍微有點熱,請隨我來,屋裡還有一桌。”

吳襄見韋寶安排的這麼周到,而且自己有別於衆(zhòng)人,暗暗感到被重視了,心情舒暢,笑道:“那就多謝韋公子了。”

吳三鳳卻站在吳襄身邊輕輕地哼了一聲。

韋寶並不以爲意,對吳三鳳和吳襄微微一笑,又對身邊的孫承宗的親信贊畫茅元儀和江應(yīng)詔道:“二位大人先陪吳大人去坐,我知道我的好友三輔大哥一定在外面的吳家馬車上等候,待我去邀他同來。”

茅元儀和江應(yīng)詔急忙客氣的答應(yīng),雖然韋寶是十來歲的少年人,但畢竟已經(jīng)是督師大人的弟子了嘛,所以他們對韋寶很是客氣。而且,兩個人今天早晨纔剛剛得到督師大人的重要命令,督師大人在今天早上纔剛剛對他們說過韋寶要用銀子購買遼民的事情!

督師大人能幫韋寶做這麼大的事情,是二人決計想不到的,從這點也可以判斷出,督師大人對於韋寶這個新收的弟子,與其他弟子絕對不一樣,這是將韋寶當(dāng)成親生兒子來看待了嗎?親生兒子也不對,督師大人最小的孫子都比韋寶要大的多了,應(yīng)該是當(dāng)成小孫子來看待還差不多。

吳襄笑道:“去吧,你們年輕人有陣子不見面,肯定格外有話說的。正好雪霞也來了,要不是三輔要在外面陪著雪霞,三輔剛纔也會跟進來聽議事的。”

韋寶自然知道吳雪霞已經(jīng)跟著來了,也想見一見時常與自己鬥嘴的吳家大小姐,反正有吳雪霞在的場合,他辦事好像還沒有遇到過挫折。韋寶是個很迷信的人,一旦發(fā)現(xiàn)有這種巧合因素,就會覺得吳大小姐的八字很配自己的命格,所以藉機將吳三輔和吳雪霞都邀約進來吃飯,也顯得自己對吳家特別客氣。

“是,大人請慢用,我去去就來。”韋寶高興道。

感覺一切都進行的挺順利的,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好像當(dāng)初要與韋家莊四個裡的里正、甲長和富戶們談判的時候,談買下他們手中的土地和掌控佃農(nóng)人身自由的欠據(jù)的時候,是這幅場景。好像當(dāng)初要與遼西遼東一衆(zhòng)世家大戶談判,談三年之後返回他們一半的賭金的時候,好像也是現(xiàn)在這幅場景。

這場景,何其熟悉,何其似曾相識啊?

而這一次要談的事情,要遠遠大於上面兩次,前兩次,一次拿下來韋家莊四個裡的控制權(quán),一次得到了遼西遼東世家大戶的暫時認可。

【0332 千斤撥四兩】【0364 在大明使用指紋技術(shù)】【0466 吳襄楊麒到】【0474 韋寶到京城】【0687 九千歲與韋寶】【0209 水泥磚成了】【0380 祖大壽籌款】【0713 勸說首輔和刑部尚書】【0104 有好消息了】【0898 典型的寶軍伏擊戰(zhàn)】【0584 王宮飲宴】【0706 賣的風(fēng)生水起】【0375 黑翡翠玉佩和第一次抱吳雪霞】【0187 韋寶舌戰(zhàn)趙里正】【0761 韋總裁出招了】【0920 彼得大帝和拿破崙大帝】【0719 熊廷弼當(dāng)初到底有沒有給四萬兩銀子】【0825 韋大人睡的很好】【0052 通關(guān)路引】【0035 拜訪吳世恩】【加更3】【0478 閉關(guān)中】【0339 毛承祿】【1008 關(guān)寧錦防線的前世今生】【0280 開臺王顏思齊】【0048 王秋雅去而復(fù)返】【1015 無路可退】【0919 韋爵爺?shù)陌l(fā)展目標】【0680 韋探花施妙計逼走楊漣】【0382 吳三鳳的幫手來了】【0105 孫九叔的大心事】【0864 代善和皇太極都拋出橄欖枝】【0124 浴室】【0245 牛頭不對馬嘴】【0861 渾河岸邊】【0491 盜劫晉商票號總號黃金的大計劃正式發(fā)動】【1027 努爾哈赤出兵】【0606 仁穆大王大妃的決斷】【0820 前往山海關(guān)】【1034 韋總裁沒有想到建奴如此不堪一擊】【1023 范文程來勸降】【0477 在李成楝家做客】【0598 好卑鄙的韋寶】【0733 馮銓】【0539 對建奴的作戰(zhàn)準備完成】【0294 院試】【0028 文曲星要吃飯了】【加更規(guī)則】【0129 綹子沒有被牽著鼻子走】【0372 吳大蘿莉】【0955 臣子難爲】【0542 韋總裁親自坐鎮(zhèn)遼陽城】【0498 錦衣衛(wèi)厲害】【0071 功名是一點要的】【0816 終於還是決定要打一場】【0082 蕊姑娘】【0489 統(tǒng)計署做劫晉商票號的前期準備】【0491 盜劫晉商票號總號黃金的大計劃正式發(fā)動】【0580 貞明公主的嬌羞】【0938 寶軍騎兵大發(fā)神威】【0608 痛苦的李倧】【0347 主意拿的很定的吳襄】【0472 臨行前的熱身運動】【1047 大氣的韋總裁】【0843 大戰(zhàn)前夕】【1008 關(guān)寧錦防線的前世今生】【0790 氣度寬宏的韋大人】【0691 阻止韋寶升遷】【0283 縣試放榜】【0850 韋總裁還要追】【0097 規(guī)劃編制】【0080 求助芳姐兒】【0047 分贓均勻】【0756 救下熊廷弼、楊漣、左光斗】【0543 遼南轉(zhuǎn)運使】【0377 天地會第一案】【0934 關(guān)寧鐵騎正名的機會來了】【0922 軍事藝術(shù)巨匠】【1060 理工宅與文青宅】【0150 西李的傲氣】【0982 王體乾來訪】【0840 孫承宗的詆譭】【0969 一幫大能】【0921 韋爵爺最崇拜的人】【0459 同窗之間的比試】【0403 孫承宗居然會反對】【0146 朱由校魏忠賢朱由檢】【0288 同窗會】【0380 祖大壽籌款】【0069 互不相讓】【1073 毛文龍的確偉大】【0600 重臣之死】【0244 一幫潛力資本家】【0785 東營水師大營】【1035 努爾哈赤要死了】【0169 遇見故人】【0355 徹底破裂】【0038 這也能一起玩?】【加更6】【0127 預(yù)演走貨】【0620 回到韋家莊】【0695 教人嫉不叫人恨】【0682 木匠皇帝】
【0332 千斤撥四兩】【0364 在大明使用指紋技術(shù)】【0466 吳襄楊麒到】【0474 韋寶到京城】【0687 九千歲與韋寶】【0209 水泥磚成了】【0380 祖大壽籌款】【0713 勸說首輔和刑部尚書】【0104 有好消息了】【0898 典型的寶軍伏擊戰(zhàn)】【0584 王宮飲宴】【0706 賣的風(fēng)生水起】【0375 黑翡翠玉佩和第一次抱吳雪霞】【0187 韋寶舌戰(zhàn)趙里正】【0761 韋總裁出招了】【0920 彼得大帝和拿破崙大帝】【0719 熊廷弼當(dāng)初到底有沒有給四萬兩銀子】【0825 韋大人睡的很好】【0052 通關(guān)路引】【0035 拜訪吳世恩】【加更3】【0478 閉關(guān)中】【0339 毛承祿】【1008 關(guān)寧錦防線的前世今生】【0280 開臺王顏思齊】【0048 王秋雅去而復(fù)返】【1015 無路可退】【0919 韋爵爺?shù)陌l(fā)展目標】【0680 韋探花施妙計逼走楊漣】【0382 吳三鳳的幫手來了】【0105 孫九叔的大心事】【0864 代善和皇太極都拋出橄欖枝】【0124 浴室】【0245 牛頭不對馬嘴】【0861 渾河岸邊】【0491 盜劫晉商票號總號黃金的大計劃正式發(fā)動】【1027 努爾哈赤出兵】【0606 仁穆大王大妃的決斷】【0820 前往山海關(guān)】【1034 韋總裁沒有想到建奴如此不堪一擊】【1023 范文程來勸降】【0477 在李成楝家做客】【0598 好卑鄙的韋寶】【0733 馮銓】【0539 對建奴的作戰(zhàn)準備完成】【0294 院試】【0028 文曲星要吃飯了】【加更規(guī)則】【0129 綹子沒有被牽著鼻子走】【0372 吳大蘿莉】【0955 臣子難爲】【0542 韋總裁親自坐鎮(zhèn)遼陽城】【0498 錦衣衛(wèi)厲害】【0071 功名是一點要的】【0816 終於還是決定要打一場】【0082 蕊姑娘】【0489 統(tǒng)計署做劫晉商票號的前期準備】【0491 盜劫晉商票號總號黃金的大計劃正式發(fā)動】【0580 貞明公主的嬌羞】【0938 寶軍騎兵大發(fā)神威】【0608 痛苦的李倧】【0347 主意拿的很定的吳襄】【0472 臨行前的熱身運動】【1047 大氣的韋總裁】【0843 大戰(zhàn)前夕】【1008 關(guān)寧錦防線的前世今生】【0790 氣度寬宏的韋大人】【0691 阻止韋寶升遷】【0283 縣試放榜】【0850 韋總裁還要追】【0097 規(guī)劃編制】【0080 求助芳姐兒】【0047 分贓均勻】【0756 救下熊廷弼、楊漣、左光斗】【0543 遼南轉(zhuǎn)運使】【0377 天地會第一案】【0934 關(guān)寧鐵騎正名的機會來了】【0922 軍事藝術(shù)巨匠】【1060 理工宅與文青宅】【0150 西李的傲氣】【0982 王體乾來訪】【0840 孫承宗的詆譭】【0969 一幫大能】【0921 韋爵爺最崇拜的人】【0459 同窗之間的比試】【0403 孫承宗居然會反對】【0146 朱由校魏忠賢朱由檢】【0288 同窗會】【0380 祖大壽籌款】【0069 互不相讓】【1073 毛文龍的確偉大】【0600 重臣之死】【0244 一幫潛力資本家】【0785 東營水師大營】【1035 努爾哈赤要死了】【0169 遇見故人】【0355 徹底破裂】【0038 這也能一起玩?】【加更6】【0127 預(yù)演走貨】【0620 回到韋家莊】【0695 教人嫉不叫人恨】【0682 木匠皇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靖市| 上蔡县| 舞钢市| 东兰县| 延庆县| 牟定县| 久治县| 清徐县| 厦门市| 紫云| 商南县| 行唐县| 红河县| 诸暨市| 抚远县| 新田县| 尉犁县| 南溪县| 海南省| 张家界市| 民丰县| 莎车县| 玉林市| 阳江市| 同江市| 巨鹿县| 海晏县| 康马县| 丰原市| 南皮县| 东阿县| 绥德县| 绵阳市| 平塘县| 朝阳县| 蒲江县| 福贡县| 沧州市| 苍南县| 安丘市| 闻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