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33章 禮制之爭

一個十二歲的孩子,能矯情到這般地步,也算是人間奇葩了。

朱厚熜行禮很標準也很嚴肅,一副將秦堪以國士待之的模樣,先擺正衣冠,再朝秦堪長揖到地,臉板得比祭祖還正經(jīng)。

秦堪心中嘆息。畢竟是個孩子,論虛僞的火候還是差了一些,剛纔說得那麼大義凜然,彷彿完全不在乎皇位的樣子,轉(zhuǎn)過身便以君主的姿態(tài)感謝這個感謝那個,急不可待地宣示自己對這個國家的所有權(quán)。

無數(shù)人的眼睛盯著二人,秦堪急忙也擺出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回禮。

“殿下謬讚,臣羞慚無地。”

朱厚熜直起身環(huán)視羣臣,緩緩道:“寧國公出身貧寒,弘治十七年入錦衣衛(wèi),遼東除奸,血戰(zhàn)遼河,建天津,開海禁這些功績世所皆知,本王便不提了,任南京內(nèi)城百戶時奉命赴崇明島抗擊倭寇,敵軍勢大,我大明衛(wèi)所兵敗如山倒之時,秦堪領(lǐng)麾下七十餘校尉獨力支撐戰(zhàn)局,終將倭寇擊殺於海灘之上,揚我大明國威,這件事恐怕記得的人並不多,如此板蕩忠臣,本王豈可不以國士待之?”

周圍衆(zhòng)臣不論心裡怎麼想,嘴上紛紛含笑附和。

秦堪眼角又跳了跳。

看來朱厚熜啓程赴京前,對自己做過非常嚴密的調(diào)查,自己做過的事一樁樁一件件如數(shù)家珍,聽在別人耳裡是榮耀,可秦堪總有一種被賊惦記上的感覺……

“名不副實,多是以訛傳訛。臣慚愧,並無諸多功績。”秦堪打定主意謙虛到底。

朱厚熜盯著秦堪瞧了一會兒,忽然拉住他的手,拍了拍,道:“寧國公何必自謙太甚,你爲大明社稷做了多少事,天下人都看在眼裡的。”

“臣……慚愧。”

二人你來我往一個玩命的誇讚一個使勁的謙虛,寒暄了小半柱香後,二人終於演完收工,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完成了一次影帝級的演繹。

朱厚熜踮起腳輕輕拍了拍秦堪的肩。轉(zhuǎn)過身對楊廷和道:“入城後本王居於何處?”

關(guān)於朱厚熜落腳的問題。早在朱厚熜入京前內(nèi)閣和禮部官員們早已議定,楊廷和不慌不忙躬身道:“殿下尚未登基,按制需由承安門入宮,暫居於文華殿。”

朱厚熜笑容一僵。眼神頓時變得很不悅。

承安門是皇宮的南門。若將皇宮比喻成大戶人家的宅院的話。承安門便是宅院的側(cè)門,大明曆來天子必居於乾清宮,而文華殿是內(nèi)閣大學士們辦公的地方。充其量算是客房,內(nèi)閣和禮部議定朱厚熜只能由承安門入宮,居於文華殿,就等於是宅院的主人只能由側(cè)門而入,而且只能住在客房裡,顯然合於禮但並不合於情。

朱厚熜不悅的神色落在楊廷和以及一衆(zhòng)大臣眼裡,衆(zhòng)人心中紛紛苦笑。

儒家禮制早在兩千多年前便由孔老夫子定下,特別是皇家禮制,更是一板一眼,不能出一絲差錯,否則必被天下士子所詬言,將來登基以後難免有欺名盜世之嫌,朱厚熜沒有正式登基以前,他只能算是皇宮的客人,客人自然只能進側(cè)門,住客房。

剛剛渲染出來君臣如魚得水其樂融融的氣氛,這一剎那間頓時凝固了。

朱厚熜停下腳步,語氣已有了幾分冷意:“楊先生,本王繼承皇位是朝中諸臣議定,並由通政司發(fā)文至安陸州,本王依足禮制,以藩王儀仗啓程,歷經(jīng)近兩月,風塵僕僕趕到京師,既然滿朝文武已定下本王爲皇位繼承人選,則本王的身份已不僅僅是安陸興王,而是未來的大明皇帝!大明皇帝進宮不走承天門而走承安門,不入乾清宮而入文華殿,楊先生,吾非竊位諸侯,而是堂堂正正的未來天子,京師諸臣如此相待,先生何以教我?”

楊廷和神情不變,平靜地道:“登基大典以前,殿下仍只是殿下,而不是陛下,殿下只能走承安門,居乾清宮,日後登基大寶,昭告天下後再入住乾清宮,此乃皇家禮制,君臣皆不可違也。”

朱厚熜眼中迸現(xiàn)憤怒的火花,死死瞪著楊廷和,楊廷和躬身不語,周圍諸臣亦不敢出聲,僵冷的氣氛漸漸充滿了火藥味。

僵持許久,朱厚熜深吸一口氣,道:“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本王千里赴京,竟只能由承安門入宮,暫居文華殿,傳之天下,豈非有竊位之嫌?這皇位不即也罷,各位大人,本王告辭了。”

說完朱厚熜轉(zhuǎn)身便往車輦走去,神情異常堅決。

內(nèi)閣幾位大學士眼角猛跳,面面相覷,發(fā)現(xiàn)彼此眼中一片焦急。

朱家皇帝子嗣不昌,但朱家王爺卻是很能生的,天天關(guān)在城池裡不得外出一步,這個時代又沒什麼娛樂活動,除了聽曲看雜耍,便只剩下欺男霸女了,閒著也是閒著,還能幹什麼呢?當然只能關(guān)在王府裡御女無數(shù),所以生兒育女自然也無數(shù)。朱厚熜走了不打緊,後面等著當皇帝的王爺跟買春運火車票似的通宵達旦排著長隊呢。

但朱厚熜卻是皇位第一順位繼承人,把這位王爺氣走了,換了別的王爺來當皇帝,事情好辦,說出去可就難聽了,傳到天下士子耳朵裡,誰知道會誇大成什麼樣兒?京師朝堂裡臣權(quán)強勢到何種地步,才能令這位王爺連皇帝都不想當了,城門都沒進便拂袖而去?那時天下悠悠衆(zhòng)口四下傳揚,京師朝臣顏面何在?

相比這個嚴重的後果,入宮進什麼門,住哪座宮殿這種事還重要嗎?

朱厚熜轉(zhuǎn)身只邁了三四步,內(nèi)閣幾位大學士和禮部尚書毛澄互相交換了眼色後,楊廷和急忙揚聲道:“殿下請留步,事可從權(quán),臣等願迎殿下由承天門入宮,居於乾清宮。”

朱厚熜很快停下步,再轉(zhuǎn)過身時,臉上又佈滿了天真無邪不諳世事的笑容。

“厚熜年幼無知,太過胡鬧,幸得諸臣工不棄,厚熜在此賠罪了。”

“殿下言重,臣等惶恐。”

雙方互相長揖到地,又開始了一場影帝級的演繹,好一派君聖臣賢的盛世中興氣象。

朱厚熜的堅持換來朝臣們的正視,大家終於發(fā)覺,這個十二歲孩子的心智顯然與年齡極不相符。

無論朝臣們何種派系,互相之間有怎樣的恩怨,關(guān)於君權(quán)與臣權(quán)的較量上,大家的立場是團結(jié)一致的,自大明內(nèi)閣制度成熟後,臣權(quán)一直凌駕於君權(quán)之上,現(xiàn)在換了個十二歲的孩子登基爲帝,理論上來說,這個年齡的孩子應(yīng)該是最容易操控的,可朱厚熜還沒走進城門,他的表現(xiàn)已狠狠扇了朝臣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朱厚熜大搖大擺進了皇宮,在乾清宮住了下來,大臣們的心情卻變得很沉重。

一個不容易操控的皇帝,對朝中大臣來說,無疑是件很麻煩的事,前面有個不買帳的朱厚照已麻煩了大家十四年,現(xiàn)在又冒出來一個更年輕而且似乎更難纏的皇帝,未來朝堂上將會掀起多少狂風暴雨?

…………

秋日的微風帶著幾許蕭瑟,肆意拂卷著地上的枯葉,還未入冬,京師已有了幾分凜冽的寒意。

朱厚熜入宮第三日,一切安頓下來後,傍晚宮門即將落閘之時,承天門前卻從南北兩個方向分別走來了兩個人。

二人的身影有些瑟縮,彷彿躲避著什麼,鬼鬼祟祟的,終於在承天門前空曠的廣場上碰了頭,乍見之下,二人不由吃了一驚。

“是你!”二人異口同聲,神情愈發(fā)閃爍不定。

“錦衣衛(wèi)南鎮(zhèn)撫司鎮(zhèn)撫使錢寧,見過江將軍。”

“呵呵,錢大人免禮……”

二人皮笑肉不笑地互相拱了拱手,帶著狐疑之色瞥了對方一眼。

錢寧擡頭看了看天色,不由露出幾分焦急,當下也顧不得掩掩藏藏,一撩官袍下襬,跪在硃紅色的偌大宮門前,神情恭敬地朝門外值衛(wèi)的小宦官道:“臣,錦衣衛(wèi)鎮(zhèn)撫使錢寧,跪乞覲見天顏……”

話音未落,另一道聲音更焦急地傳來。

“臣,宣府遊擊領(lǐng)武毅將軍江彬,跪乞覲見天顏。”

門口小宦官皺眉看著二人,他是朱厚熜從安陸州王府帶來的親信宦官,朱厚熜登基在即,小宦官心氣兒正是高昂之時,作爲從龍之臣,將來司禮監(jiān)掌印的位置或許輪不到他,但司禮監(jiān)隨堂太監(jiān)的職位,殿下總會賞他一個吧?

區(qū)區(qū)一個鎮(zhèn)撫使,一個遊擊將軍,哪有資格見皇帝?儘管是還未登基的皇帝,你們也不夠格兒呀。

正待出口訓斥時,兩錠二十兩重的銀子不約而同落到小宦官的手上。

“煩請公公通報,錢某有關(guān)乎社稷安危的大事欲向興王殿下稟奏。”

江彬急忙道:“江某也有極重要之事……”

小宦官微微吃驚,神情很快有些嚴肅了,小眼睛眨巴幾下,朝二人點了點頭,轉(zhuǎn)身入宮稟報去了。

未多時,小宦官的身影再次從宮門內(nèi)閃出來。

“殿下召令錢寧江彬入文華殿敘話。”

ps:還有一更……

第100章 上達天聽(下)第692章 分化制衡第163章 籌備開張第40章 大打出手第513章 決戰(zhàn)金殿第270章 陽明問道第139章 敗類聖人第396章 欲剿白蓮第58章 戰(zhàn)後還京第721章 美人恩重第349章 笑酬相逢第529章 忠實班底第434章 平定天津(中)第71章 坑儒千戶(上)第433章 平定天津(上)第61章 新宅新人第143章 初露頭角第322章 朵顏出兵第680章 黑鍋天子第289章 禍水東引(下)第685章 小國大患第661章 國運之爭第186章 上達天聽第54章 開拔集結(jié)第32章 身不由己第502章 喜堂喋血(下)第327章 收服遼東第700章 天家子嗣第585章 伯虎傷情第747章 兵諫逼宮(中)第504章 劉瑾匿檄第390章 太廟請罪(上)第166章 嫡傳弟子第301章 接管義州(上)第539章 少年壯志第401章 冷豔神醫(yī)第566章 非法聖旨第528章 巔峰對決第465章 不負知己第44章 一年之約第135章 嚴旨徹查第319章 開放互市第417章 良相良醫(yī)第14章 流年不利第512章 決戰(zhàn)金殿(下四)第98章 上達天聽(上)第514章 龍之逆鱗第61章 新宅新人第455章 三邊總制第222章 再挖深坑第483章 興兵叛亂第221章 滿殿參劾第747章 兵諫逼宮(中)第742章 君臣再見第659章 盛世光景第429章 虛實真假第13章 杜家危局第285章 正德大婚(中)第651章 冬雪置酒第206章 拿人錢財第327章 收服遼東第620章 攻取南昌第339章 命不該絕第490章 遷居豹房第586章 強行綁架第119章 執(zhí)硯擊之第750章 成王敗寇第153章 殺機頓現(xiàn)第299章 義州奪兵(中)第502章 喜堂喋血(下)第680章 黑鍋天子第460章 與虎謀皮(上)第224章 坑人夜宴(上)第177章 詳述始末第115章 禍福與共第75章 才盡其用第46章 赴任南京第616章 天不藏奸第728章 豹房驚變第729章 遼東密使第315章 待爲上賓第351章 相逢一笑第324章 正面接敵第617章 詭異刺殺第186章 上達天聽第7章 白手起家(上)第383章 謀劃遼東第340章 噩耗入京第312章 朵顏首領(lǐng)第426章 暗藏殺機第334章 歸心似箭第730章 鼎重幾何第450章 政治交易第706章 正德選妃(上)第163章 籌備開張第294章 各有算計第14章 流年不利第732章 三請三辭第491章 不棄天下
第100章 上達天聽(下)第692章 分化制衡第163章 籌備開張第40章 大打出手第513章 決戰(zhàn)金殿第270章 陽明問道第139章 敗類聖人第396章 欲剿白蓮第58章 戰(zhàn)後還京第721章 美人恩重第349章 笑酬相逢第529章 忠實班底第434章 平定天津(中)第71章 坑儒千戶(上)第433章 平定天津(上)第61章 新宅新人第143章 初露頭角第322章 朵顏出兵第680章 黑鍋天子第289章 禍水東引(下)第685章 小國大患第661章 國運之爭第186章 上達天聽第54章 開拔集結(jié)第32章 身不由己第502章 喜堂喋血(下)第327章 收服遼東第700章 天家子嗣第585章 伯虎傷情第747章 兵諫逼宮(中)第504章 劉瑾匿檄第390章 太廟請罪(上)第166章 嫡傳弟子第301章 接管義州(上)第539章 少年壯志第401章 冷豔神醫(yī)第566章 非法聖旨第528章 巔峰對決第465章 不負知己第44章 一年之約第135章 嚴旨徹查第319章 開放互市第417章 良相良醫(yī)第14章 流年不利第512章 決戰(zhàn)金殿(下四)第98章 上達天聽(上)第514章 龍之逆鱗第61章 新宅新人第455章 三邊總制第222章 再挖深坑第483章 興兵叛亂第221章 滿殿參劾第747章 兵諫逼宮(中)第742章 君臣再見第659章 盛世光景第429章 虛實真假第13章 杜家危局第285章 正德大婚(中)第651章 冬雪置酒第206章 拿人錢財第327章 收服遼東第620章 攻取南昌第339章 命不該絕第490章 遷居豹房第586章 強行綁架第119章 執(zhí)硯擊之第750章 成王敗寇第153章 殺機頓現(xiàn)第299章 義州奪兵(中)第502章 喜堂喋血(下)第680章 黑鍋天子第460章 與虎謀皮(上)第224章 坑人夜宴(上)第177章 詳述始末第115章 禍福與共第75章 才盡其用第46章 赴任南京第616章 天不藏奸第728章 豹房驚變第729章 遼東密使第315章 待爲上賓第351章 相逢一笑第324章 正面接敵第617章 詭異刺殺第186章 上達天聽第7章 白手起家(上)第383章 謀劃遼東第340章 噩耗入京第312章 朵顏首領(lǐng)第426章 暗藏殺機第334章 歸心似箭第730章 鼎重幾何第450章 政治交易第706章 正德選妃(上)第163章 籌備開張第294章 各有算計第14章 流年不利第732章 三請三辭第491章 不棄天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海县| 睢宁县| 新平| 阿城市| 高碑店市| 班玛县| 新建县| 景谷| 怀安县| 静乐县| 溆浦县| 云阳县| 五峰| 广河县| 永登县| 泾阳县| 礼泉县| 邵东县| SHOW| 中西区| 桂林市| 长海县| 高雄市| 周口市| 庆元县| 水富县| 军事| 东山县| 威信县| 曲松县| 滦南县| 黑河市| 万宁市| 云安县| 冕宁县| 长沙市| 郸城县| 汾西县| 化州市| 道孚县| 会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