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86章 強行綁架

唐寅的命運可謂坎坷多難,大約剛出生的時候被黴神親過,縱然才華蓋世,但活了半輩子除了才名以外,沒一樣順暢的。

科場舞弊案,被結髮妻子拋棄,好不容易喜歡上一個女人結果發現當今皇帝是他的情敵,抑鬱之中想來一場說走便走的旅行,企圖告訴自己人生仍活得瀟灑,剛在南昌城一露面,又被寧王那雙罪惡的眼睛盯上……

記憶中除了秦堪那個話本里的唐僧以外,似乎沒別人比他更倒黴了。

唐寅渾然不覺已陷入危險中,仍在酒肆內喝著酒,桌上的菜一樣沒動,酒罈卻已空了一半,每大灌一口酒他便擡頭癡癡望著酒肆的窗外。

窗外有藍天白雲,有鳥鳴犬吠,美景裡帶著幾分人間的煙火氣,似乎一切都很美好。

是啊,這麼美好的風景,美好的人生,爲何偏要爲一個從沒拿正眼瞧過他的女人暗自傷懷,甚至獨身遠走到這個遙遠陌生的南昌城裡來?

唐寅端著杯怔怔看著窗外,如同王守仁悟道一般,忽然間想通了。

世界如此美好,我卻如此計較,這樣不好,不好……

想通了的唐寅覺得自己真的很可笑很幼稚,居然幹出遠避千里治療失戀這種蠢事,於是他大灌了一口酒,瞬間做了一個決定。

他決定喝完這壇酒以後便回蘇州去,這一年多來秦家給他的資助不少,漸漸地他也存下了一筆頗豐的銀子,這筆銀子用來買下桃花塢足夠了,買下桃花塢後他還決定好好在新買的房子裡住一年,每日邀朋引友對月吟詩,過一年自己想要的風雅日子,然後再次進京,央求好友秦堪給他謀個官職,再娶一房大戶人家的清白閨女。從此相親相愛到老……

這樣過一輩子挺好的。

唐寅想著想著忽然笑出聲來,然後又大喝了一口酒,抑鬱多日的心情瞬間變得晴朗起來。

也不知唐寅到底受過怎樣的詛咒,老天就是看不得他心情太好,於是麻煩找上門來了。

就在唐寅大笑出聲後,酒肆外的中年文士不急不徐風度翩翩地走了進來。進門後的目標很明確,腳步不停徑自朝唐寅走去。

走到唐寅面前,中年文士朝他長長一揖。微笑道:“敢問足下可是名滿江南的風流才子唐解元?”

唐寅回過神,楞了一下,道:“正是唐某,不知足下是……”

“呵呵,冒昧打擾了,在下南昌舉子劉養正,久仰足下大名,今日得見,幸何如之。”

見劉養正是有功名的讀書人,唐寅不敢怠慢。急忙起身規規矩矩長揖回禮。

二人互道久仰,劉養正順勢便在桌邊坐下。唐寅叫店家添了一副碗筷杯碟,二人互相碰酒飲盡。

“沒想到江南第一才子竟到了我南昌,可真是南昌士子之幸也,伯虎兄若不棄,吾欲四散名帖告之全城士子來聚,咱們以酒會友,以詩會友。也好爲我南昌府志上留下一樁千古佳話,不知伯虎兄意下如何?”

有名氣的文人每到一地,總有許多士子慕名拜會?;ヒ栽娋蒲灾臼闱椋@是大明士林的風氣。

唐寅聞言面有難色,雖說士林風氣如此,但也有前提條件的,前提便是大家都比較熟稔的情況下,可唐寅對南昌的士子包括面前這位劉養正一無所知,嘴裡的“久仰”只是客氣話而已,大家根本不熟好不好。

“真是不巧,在下馬上要離城回江南了,劉兄來日若有閒暇,不如去蘇州一聚,我必掃榻相迎,共謀一醉。”

劉養正眉頭皺了皺,當了多年的寧王府幕僚,他已很不習慣聽到別人的拒絕了。

正待開口再勸,酒肆外忽然腳步雜亂,一大隊王府侍衛將酒肆團團圍住。

劉養正愕然了片刻,接著搖頭苦笑。

寧王殿下太沒耐心了,一聽說江南才子來了南昌便馬上派他出來勸說其入王府爲幕僚,結果他這裡纔開了個頭兒,寧王卻坐不住了,竟親自前來相請。

酒肆內一陣慌亂,客人們如驚弓之鳥,紛紛扔下銅錢走人。

唐寅也被眼前這一幕關門打狗的架勢嚇到了,見酒肆外穿著暗紅服飾的王府侍衛一個個殺氣騰騰的盯著自己,唐寅滿頭霧水,不知自己莫名其妙得罪了南昌城裡的哪尊大神。

一陣略顯做作的豪邁笑聲從酒肆外傳來,聲至,人也至。

“這位可是名滿江南的唐解元?某乃大明宗親寧王,久仰唐解元大名了?!睂幫跻簧碓掳兹迳?,可能爲了刻意討好唐寅,明明是魁梧的武將身材,儒衫套在身上多了幾分不倫不類的味道。

唐寅皺了皺眉,雖說剛從失戀的陰影裡走出來,不過看見情敵的親戚還是不怎麼開心的,於是只是起身頗爲冷淡地行了個禮。

寧王垂頭掃了一眼桌上的酒菜,皺了皺眉,笑道:“陋酒粗食怎配得上名滿天下的才子,本王素喜與名士吟風弄月,王府此時已備了上好的酒菜,還有婀娜多情的歌伎琴奴,鶯歌漫舞只酬知己,兩廂情悅風月無邊,情至深處何妨……啊,何妨日上一日,這個,……欲仙欲死,啊,對吧?”

到底不是文化人,寧王說著說著嘴裡的詞兒便露了餡,越說越粗俗了。

劉養正暗暗皺眉,禮賢下士也是有講究的,姿態很重要,只怪唐寅名氣太大,寧王生怕跑了這條大魚,連儀態都顧不上了,可是這般說法唐寅若肯入王府才叫怪事,心急的人哪裡吃得了熱豆腐?

果然,唐寅的態度愈發冷淡了。

“多謝寧王殿下厚愛,只是唐某有急事現在要出城回江南,只怕要辜負殿下的心意了,還請殿下恕罪……”

寧王眼睛一瞇,劉養正不習慣被拒絕,寧王更不習慣被拒絕,這些年來敢拒絕他的人基本都被埋進土裡了,比如前面四任江西巡撫……

想要得到這個人才,又不能把臉皮撕破。寧王可謂糾結之極,一旁的劉養正悄悄給他使了個眼色,示意寧王先用溫言安撫,再說招攬的事,然而或許劉養正的眼神天生兇悍,也或許寧王理解能力不高,更或許寧王殿下很忙,很趕時間。收到這個眼色後,寧王卻誤解了劉養正的意思。

“哈哈,唐解元倒是客氣,不過本王是不拘小節之人,唐解元用不著跟本王太客氣的,來人,將唐解元請進王府?!?

王府侍衛如狼似虎般衝上來,一左一右架住了唐寅,不由分說便將他往酒肆外擡去。動作快速且熟練,顯然寧王殿下幹這種綁票的買賣不止一次兩次了。

唐寅大急。聲音都變了:“寧王你焉敢侮辱斯文乎!”

“本王盛宴以酬,將唐解元待之以上賓。天下誰敢說我侮辱斯文?”

“寧王殿下,慢著!慢著……”唐寅左右掙扎不過,心中惶急萬分:“寧王殿下,京師寧國公秦堪是唐某的兄弟,唐某朝中有人……”

不提秦堪還好,一提秦堪,寧王眼中頓時冒出一股戾氣:“呸!秦堪算個什麼東西。遲早有一天本王要將他千刀萬剮!架走架走!”

唐寅大驚失色,惶急之下搬出了最後一座不知是否存在的靠山:“我……我跟當今皇帝陛下搶過女人!”

寧王和劉養正呆住了。

這個理由……

酒肆一片寂靜,不知過了多久。寧王忽然變得和顏悅色,看唐寅的目光如同高山看著流水,子期看著伯牙,酒肆內頓時洋溢著濃濃的知己味道。

“人才??!你天生就是屬於寧王府的人才啊,啥都別說了,來,跟本王回府,本王有很多話要向你傾訴,順便你再說說跟皇帝搶女人的事,誰搶贏了?”

京師西郊皇家獵場。

朱厚照尚武,登基以後便是皇家獵場的???,弘治皇帝喜靜不喜動,荒蕪多年的獵場內野獸獵物繁衍極多,結果倒便宜了朱厚照,遇到這位喜歡打打殺殺的皇帝,野獸們的命很不好,很缺乏安全感……

今日的皇家獵場外圍全面封鎖,獵場內喊殺聲震天,但卻並非圍獵,而是演武。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演武,由秦堪給朱厚照提供的靈感,演武內容是紅藍雙方對抗,紅方是秦堪一直秘密訓練的五百少年兵,而藍方則是御馬監所屬兩千名勇士營將士。

藍方的統兵將領是勇士營參將孫英,跟著秦堪征戰過幾次後,孫英如今已被升爲總兵了。而紅方的五百少年兵則由朱厚照親自統領,秦堪則站在場外充當演武的裁判。

獵場內四處旌旗飄揚,殺氣沖天,藍方勇士營在平原開闊地帶紮下營盤,而紅方五百少年兵則潛入獵場深山伺機而動。由於人數上的嚴重懸殊,藍方勇士營的將士自絕勝券在握,士氣更是氣貫長虹。

這是一場不公平的演武,但作爲一方統帥的朱厚照卻顯得非常興奮,人數上的劣勢更激起了他強烈的好勝心。

白日裡經過三次試探性進攻後,五百少年兵不得其果,於是轉入了深山不知所蹤,當天色漸漸黑下來後,膠著的戰勢暫時進入僵持狀態。

直到入夜近子時,連勇士營孫英都覺得皇上應該不可能偷營時,營盤外忽然發生了鉅變,一陣地動山搖般的喊殺聲由遠及近,勇士營將士紛紛列隊迎敵時,無數支火箭射向營盤,營盤內的帳篷和輜重頓時被點燃,熊熊烈火沖天而起,雖然勇士營將士陣形未亂,但孫英卻勃然大怒,當即下令點齊兵馬向營外撲去。

三四百名少年兵正面接敵,吸引敵軍注意時,近百名少年兵悄悄從營盤的另一側摸進了敵營,戰勢的扭轉很出人意料,接近敵營帥帳,少年兵忽然發起突襲,一鼓作氣衝進了帥帳,一番惡鬥後,朱厚照竟親自將鋼刀架在孫英的脖子上……

…………

…………

“藍方主將被殺,紅方勝,本國公的裁判結果孫英你服不服?”

寬敞的帥帳內,秦堪笑吟吟地瞧著滿臉愧色的孫英。

孫英委實羞得無地自容,聞言朝朱厚照和秦堪單膝一跪:“皇上威武,末將輸得心服口服?!?

朱厚照再也無法保持矜持,得意的笑聲充斥著帥帳。

“好!傳朕的旨意,勇士營兩千將士演武辛苦,每人犒賞五兩銀子,總兵孫英賞銀百兩,絲帛十匹?!?

孫英感激地連連磕頭不已。

“五百少年兵不負朕望,果然是一支驍勇之師,看來秦堪你對他們的操練是下足了功夫,他們每一個人朕都很滿意,傳旨,五百少年兵休沐十日,每人賞銀十兩,肥豬百頭,另外朕再賜他們‘天子親兵’的封號?!?

旨意傳出營帳,帳外頓時傳來少年兵們欣喜的歡呼聲。

“謝皇上恩賞,吾皇萬歲萬萬歲!”

秦堪看著得意洋洋的朱厚照,嘴角勾起一抹淺笑。

憑心而論,朱厚照今日的表現非常好,原本秦堪以爲他是一個只知吃喝玩樂的昏君,卻沒想到朱厚照的軍事素質如此高,他只是將前世一些軍事理論輕輕點撥了幾句,朱厚照便心領神會,而且以寡擊衆大勝,幹得非常漂亮。

“秦堪,朕最應該犒賞的人是你,你給朕所說的‘特種戰術’沒想到如此有用,不過咱倆這麼熟了,朕就不犒賞你了,將來你再替朕好好立幾個大功勞,朕在朝堂上有了底氣堵那些狗官們的嘴,那時再封你一個異姓王便是?!敝旌裾招ξ氐?。

秦堪神情不變,一旁的孫英卻愕然不已。

異姓王啊,大明自洪武以後便沒再封過王了,永樂皇帝最信任的將領張玉在靖難之戰時功勞最高,可謂永樂皇帝麾下第一驍將,最後也只不過封了一個英國公,位列諸國公之首。

可眼前這位少年皇帝倒好,一開口便說給秦堪封王,秦公爺聖眷之隆,大明立國百多年來實屬罕見之至。

貨比貨該扔,人比人該死,孫英又嫉又羨地看了秦堪一眼,隨即便垂頭不語。

第424章 飄然遠遁第550章 攻陷霸州(下)第315章 待爲上賓第257章 另募新兵第610章 震懾羣雄第419章 民心已定第501章 喜堂喋血(中)第729章 遼東密使第518章 功利動心第685章 小國大患第171章 南京暗戰第64章 驟然升官第110章 避無可避第260章 漸生仇隙(下)第30章 吃貨權貴第88章 囑咐提點第428章 陰雲密佈第133章 唯一風景第262章 知者利仁第661章 國運之爭第68章 主母駕到第13章 杜家危局第629章 成王敗寇(下)第322章 朵顏出兵第698章 十年荏苒第3章 秦氏族叔第515章 會審劉瑾(上)第499章 殺留難取第380章 眼花繚亂第460章 與虎謀皮(上)第51章 故人相見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673章 陰差陽錯第644章 出海在即第657章 逆流而上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663章 身陷困局第140章 千戶很忙第262章 知者利仁第374章 吾道不孤第152章 各自張網第103章 養家餬口第580章 把酒敘舊第667章 鬧市刺殺第522章 平叛人選第618章 躑躅猶疑第237章 決意除奸第483章 興兵叛亂第555章 天子情事第241章 坦言身份第94章 突發而至第440章 情義取捨第682章 意外戰果第40章 大打出手第559章 佝僂老婦第103章 養家餬口第232章 三重身份第561章 妙手除痾第511章 決戰金殿(下三)第643章 拉人下水第32章 身不由己第255章 劉謝致仕第324章 正面接敵第145章 再覲天顏第26章 借貸記賬第383章 謀劃遼東第177章 詳述始末第433章 平定天津(上)第56章 崇明抗倭(中)第692章 分化制衡第176章 詔獄大亂第95章 廠衛衝突(上)第122章 皇門射箭第69章 惹禍千戶第28章 移禍江東第48章 初來乍到第438章 西廠高手第482章 風暴前夜第454章 張永搶炮第694章 駐兵之爭(下)第208章 弘治大行(上)第737章 禮議之爭第189章 金殿再爭第439章 無需道理第688章 親王相求第370章 迫在眉睫第43章 廠衛之爭第425章 不拖不欠第89章 舉身赴京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274章 不得不爲第3章 秦氏族叔第496章 廷議平叛(下)第374章 吾道不孤第385章 下詔罪己(下)第94章 突發而至第88章 囑咐提點第294章 各有算計第738章 錢寧進讒第677章 圖窮匕見(上)
第424章 飄然遠遁第550章 攻陷霸州(下)第315章 待爲上賓第257章 另募新兵第610章 震懾羣雄第419章 民心已定第501章 喜堂喋血(中)第729章 遼東密使第518章 功利動心第685章 小國大患第171章 南京暗戰第64章 驟然升官第110章 避無可避第260章 漸生仇隙(下)第30章 吃貨權貴第88章 囑咐提點第428章 陰雲密佈第133章 唯一風景第262章 知者利仁第661章 國運之爭第68章 主母駕到第13章 杜家危局第629章 成王敗寇(下)第322章 朵顏出兵第698章 十年荏苒第3章 秦氏族叔第515章 會審劉瑾(上)第499章 殺留難取第380章 眼花繚亂第460章 與虎謀皮(上)第51章 故人相見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673章 陰差陽錯第644章 出海在即第657章 逆流而上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663章 身陷困局第140章 千戶很忙第262章 知者利仁第374章 吾道不孤第152章 各自張網第103章 養家餬口第580章 把酒敘舊第667章 鬧市刺殺第522章 平叛人選第618章 躑躅猶疑第237章 決意除奸第483章 興兵叛亂第555章 天子情事第241章 坦言身份第94章 突發而至第440章 情義取捨第682章 意外戰果第40章 大打出手第559章 佝僂老婦第103章 養家餬口第232章 三重身份第561章 妙手除痾第511章 決戰金殿(下三)第643章 拉人下水第32章 身不由己第255章 劉謝致仕第324章 正面接敵第145章 再覲天顏第26章 借貸記賬第383章 謀劃遼東第177章 詳述始末第433章 平定天津(上)第56章 崇明抗倭(中)第692章 分化制衡第176章 詔獄大亂第95章 廠衛衝突(上)第122章 皇門射箭第69章 惹禍千戶第28章 移禍江東第48章 初來乍到第438章 西廠高手第482章 風暴前夜第454章 張永搶炮第694章 駐兵之爭(下)第208章 弘治大行(上)第737章 禮議之爭第189章 金殿再爭第439章 無需道理第688章 親王相求第370章 迫在眉睫第43章 廠衛之爭第425章 不拖不欠第89章 舉身赴京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274章 不得不爲第3章 秦氏族叔第496章 廷議平叛(下)第374章 吾道不孤第385章 下詔罪己(下)第94章 突發而至第88章 囑咐提點第294章 各有算計第738章 錢寧進讒第677章 圖窮匕見(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秦安县| 厦门市| 宜兰市| 北海市| 七台河市| 岑溪市| 建宁县| 临泉县| 宁蒗| 阿鲁科尔沁旗| 连山| 墨脱县| 巴南区| 友谊县| 乃东县| 武冈市| 石屏县| 南昌县| 仁化县| 阿拉善盟| 武宁县| 金昌市| 永和县| 平度市| 察雅县| 广宁县| 古丈县| 黎川县| 五常市| 武安市| 长汀县| 淮安市| 南汇区| 汤原县| 成都市| 禹城市| 舟山市| 禄丰县| 阜平县| 建瓯市| 揭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