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9節(jié) 人間(下)

女郎又好氣又好笑,輕輕打了一下他道:“儒道雖已末落,但只憑你剛纔那四句話,便可遙想出當(dāng)初儒道之中亦是有大能者。聽我?guī)煾嫡f,儒道修煉與別支不同,如果能一朝悟道,凝聚浩然之氣,便仍有得道之望,與心性有極大關(guān)係。”

“什麼樣的心性?”男子微微一揚(yáng)眉毛,他的雙眉烏黑濃密。

“我也不知道。”女郎搖頭,“如果我知道,我說不定就能繼承儒道衣鉢了,我只聽師傅說,現(xiàn)在儒道末落,便是因爲(wèi)再也找不出幾個人有孔聖般胸懷之人,便是連像你剛纔念那四句般的心性,也少有人能有,現(xiàn)在那些人,不過是些會說不會做的酸丁。啊,對不住了,我可不是說你爹。”

男子一笑,擺手道:“無妨,反正他現(xiàn)在也聽不到,而且我爹也不算你口中的廢物吧?”

女郎掩口而笑,妙目眸光一時看得男子呆了,“真要說起來,你爹雖然很是迂腐,但是卻也算得有些心性的人,如果能通權(quán)變達(dá)一些,說不定剛纔你念那四句話倒是有點(diǎn)合他了。”

男子聽得笑起來:“可惜我爹生平最恨道門,是斷斷不會像你一般去修煉道術(shù)的。而且我倒是聽說過一件奇事,有一次他喝醉了,曾和我說,他生平最得意的不是什麼得了楊大人的賞識,而是娶到了一個爲(wèi)了他連長生都不要的娘子。”

男子說起滿是驕傲,因爲(wèi)這話提到的兩人正是他父母,而女郎卻聽出其中有一些蹊蹺,“長生?難道有人曾經(jīng)前來渡化你娘,想引入門下修道?”

女郎的確有些奇怪,因爲(wèi)對眼前男子的母親,她偷偷遠(yuǎn)遠(yuǎn)見過一次,是位非常溫婉的婦人,但除此之外,似乎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也沒什麼修道的資質(zhì),甚至還不如男的父親。

“我也不知道,後來我也問過,但是他們都不肯再說,只說我聽錯了。”男子拉起女郎的雙手道:“芷仙,我是來和你告別的。”

女郎不由一震,仰頭望向男子道:“告別,你,你要去哪兒?”

“父親已得靈州知州之位,不日即將前去赴位,我們一家自然得隨行。”男子輕聲道。

“靈州?”女郎微微一震,眼眸不由自主向西北望去,靈州在大楚版圖之西,已是靠近西域了。

愛郎之父原本一介書生,偶得貴人賞識,得了個最低等的主簿之位,爲(wèi)人方正得有些迂腐。

經(jīng)過這麼多年的辛苦,從主簿到縣丞,再到一縣之令。

現(xiàn)在再加上當(dāng)初提拔他的那位老大人的推薦,他終於成爲(wèi)一州知州,只不過所要去的地方委實(shí)有些偏遠(yuǎn)。

但男子卻知道自己父親卻是極爲(wèi)高興的,認(rèn)爲(wèi)終於可以一展所學(xué),爲(wèi)民謀事了。

雲(yún)京雖好,但是區(qū)區(qū)一個縣令根本不算什麼,所受制肘太多。

щщщ? т tκa n? C〇

“瑞郎,那我們……”

“芷仙,你放心,我去後最多兩三年,待朝廷科舉,我便會赴京參加,只要考出一個功名,便能重回雲(yún)京。到時,我們便可以在一起了。”

“瑞郎,不如你不要去參加什麼科舉了,和我一起回去,我去求恩師將你收入門下,一起修煉。等你修煉有成,便可以和我長久在一起,壽元也遠(yuǎn)遠(yuǎn)超逾常人。”女郎將頭緩緩靠在男子肩上。

論起兩人的實(shí)力,就算是幾十上百個這男子都不可能是她對手,但是女子天性使然。

男子面露難色,他自小便受父親薰陶,雖然不可能像父親一樣討厭那些修士,但是生平理想?yún)s正是適才唸的那四句話的路子。

只是眼前的女郎又偏偏是他所鍾愛的女子,而且還是一位女修士,正是父親生平最厭惡的類型。

男子躊躇著,差點(diǎn)想對她說出“不如你也隨我一起”的話來,但是轉(zhuǎn)念又想若是被其父發(fā)現(xiàn)後的後果。

男子的打算是待自己考出功名後,先告訴母親,再由母親勸解父親,接受眼前的女郎。

但在眼下來說,他卻還不具備自立之力。

至於女子所說的修煉,男子也有微微的動心,聽說修士修煉至極處,能長生不老,御劍飛行。

不過他到底自幼受其父影響,從小到大,父親眼中那些修士都是些奸惡之徒,雖然具有常人所沒有的威能,但是卻只爲(wèi)私利,不顧公義。

想想自己飽讀詩書二十年,突然間要拋下從小到大的理想,卻變成一個父親深惡痛絕之輩,男子自問還沒有這個勇氣。

何況就是從眼前愛人以前的談話中也能知悉一二,修煉並不代表會一帆風(fēng)順,便註定長生。

首先修煉是需要極多的資源的,就像普通人避不開油鹽醬醋茶一般。

修士的世界也是充滿爭鬥的,因爲(wèi)資源總是有限的,而人心的貪婪卻是無限的。

最後,就算是資源充足,爭鬥中也佔(zhàn)了上風(fēng),也不代表就一定能得道,中途夭折之輩如過江之鰍。

得道之後,修士亦會有劫數(shù)。

對於這一點(diǎn),男子倒是有些欣慰,這證明那些具有神通的修士也不是可以爲(wèi)所欲爲(wèi)的。

男子歉然道:“芷仙,我自幼讀書,科舉總得去試上一試方纔甘心。若真是考不中,我再隨你去修道好不好?”

女郎先聽他拒絕,眼色不由一黯,後面聽他補(bǔ)救那一句,又稍稍振奮,低聲笑道:“真隨我去修道,不怕你父親雷霆大怒嗎?”

男子一笑,避重就輕的道:“他到底只有我這麼一個兒子。”

兩人又擁抱了一陣,低聲呢語了一番,男子這才輕輕鬆開女郎,解開白馬繮繩,跨上馬背。

最後深深的看了一眼女郎,揚(yáng)鞭而去,身後蕩起一片塵土。

女郎輕輕握緊拳頭,下齒輕咬,忽然下了一個決定。

“唉,瑞兒怎麼還沒有回來。”

外面天色已晚,但見愛子卻還沒有回來,孔幽不免有些焦急。

幸好這幾天夫君心情大好,因爲(wèi)不日就要離京赴任了,否則以他古板的性子,若是聽到王瑞出外未歸,少不得又要發(fā)頓脾氣。

那一年在京中重遇楊任武,正值楊任武勢衰之時,孔幽一家雖然根本不算什麼,但在人落魄時總是容易讓人記得的。

之後楊任武重新被啓用,便順手提攜了一把王啓年。

王啓年得以有機(jī)會步入仕途,後來更在科舉中考得功名,便成了雲(yún)京轄下一縣主簿。

王瑞出世,王啓年更是瑞運(yùn)降臨一般,明明爲(wèi)人迂腐,按說要在這仕途中不觸雷已經(jīng)是僥倖,偏偏他還能有所上升,直至成爲(wèi)一縣之令,到這次更是以成爲(wèi)靈州知州,主政一方。

隨著境遇的變化,孔幽一家的生活自然也所改善。

王啓年雖然爲(wèi)人古板,但生平只有孔幽一妻,亦不納妾,兩人膝下也只有王瑞一子。

日子過得這般,看著夫君開心,兒子也漸漸長大成人,變成一個英俊少年,孔幽已感心滿意足,心中唯一還有牽掛的就是那不知所蹤的弟弟了。

自從十餘年前孔璋最後一次來見過她之後,便渺無消息,也不知道他如何了。

孔幽只能把這種擔(dān)心放在心裡,便是在王啓年面前也不便提起,因爲(wèi)她知道自家夫君生平最爲(wèi)厭惡便是道門的那些修士,稱之爲(wèi)蛀蟲和螞蝗,痛斥其把持天下,欺壓良善,侮辱斯文,納天下共有爲(wèi)一己之私。

所以連帶著對自己那位小舅子,王啓年也很是不滿,兩人的幾次見面中若不是顧及孔幽,恐怕早就勢如水火。

因此王啓年從不在家中及外面提及自己還有一個這樣的妻族,否則讓人知道了,卻是不知道被人如何看待。

孔幽將目光從窗外收回,忽然感覺似乎房間內(nèi)有點(diǎn)不同,彷彿比起剛纔來多了一些什麼。

她身子一顫,緩緩轉(zhuǎn)過頭去,果然看到一個青衣男子靜靜的站在房間一處角落,含笑的看著她。

幾乎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孔幽悄悄咬了一下舌頭,自己一直以來擔(dān)心的人竟然便如此神出鬼沒的出現(xiàn)在了眼前。

“天可見憐,你,你還記得姐姐。”孔幽禁不住眼眸一熱。

孔璋緩步走過來,微微一笑:“我這不是來看你了嗎?”

孔幽眼中帶著淚花,卻又綻出笑容。

兩人十餘年不見,孔璋由於修道有成,仍是保持當(dāng)初時的樣子,然而孔幽卻已經(jīng)不知不覺間由當(dāng)初的柔美女子變成中年美婦。

姐弟倆這番重新相見,孔幽嘮嘮叨叨,恨不得知曉孔璋這十餘年都去了哪兒。

孔璋當(dāng)然不會把自己真實(shí)的經(jīng)歷全部告訴孔幽,只說得了宗門任務(wù),一去經(jīng)年,之後又在南海修煉,最近才返回宗門,前來看望。

“可是你一去就是十幾年啊。”孔幽幽怨的道。

孔璋微微點(diǎn)頭,安慰著孔幽。

兩人雖是一母所生,但到了現(xiàn)在,境遇不同,處於完全不同的軌跡上。

雖然沒有像魔道邪宗一樣斬俗緣,但修煉到孔璋如今的地步,除非血脈對於傳承力量有直接影響,否則並不一定會放在心上。

血脈也好,宗門傳承也罷,其實(shí)都只是修士間的一種紐帶關(guān)係。

即使是修真世家,血脈也並非唯一的憑識。

得道後的修士,並不是個個都會帶契親族,尤其是出身宗門的,百年之後,相隔時間越長,血脈所形成的關(guān)係便越發(fā)淡薄。

尤其是對孔璋這種人,孔幽雖是他真正在意之人,但這早已不是因爲(wèi)什麼血脈相連,一母所出。

魔質(zhì)進(jìn)化到現(xiàn)在地步,若說血脈,孔璋早就不知道該算人還是算魔了。

但是過去不可動搖,不可改變,任孔璋如何變化,對於與其姐一起的經(jīng)歷卻是始終記得。

第258節(jié) 鬥法(十五)第162節(jié) 歸還(中)第254節(jié) 蜀山會(六)第162節(jié) 歸還(下)第111節(jié) 龜蛇之相(下)第63節(jié) 入口(上)第80節(jié) 煉屍宗(下)第172節(jié) 手鍊(中)第258節(jié) 鬥法(二十)第181節(jié) 第二魔質(zhì)(上)第129節(jié) 御盡萬法根源智經(jīng)(上)第248節(jié) 降臨(八)第28節(jié) 鬥蛇(上)第80節(jié) 煉屍宗(中)第227節(jié) 亂戰(zhàn)(二)第238節(jié) 會京師(中)第171節(jié) 風(fēng)起靈州(下)第201節(jié) 無涯海(下)第109節(jié) 領(lǐng)賞(下)第17節(jié) 交*媾(下)第114節(jié) 妖魔鬥(下)第252節(jié) 壽誕(八)第205節(jié) 求助(下)第28節(jié) 鬥蛇(中)第221節(jié) 暗流(下)第238節(jié) 會京師(中)第84節(jié) 誘出第206節(jié) 連氏兄弟(下)第175節(jié) 救人(上)第240節(jié) 鬥法(下)第8節(jié) 捕蟬(下)第145節(jié) 戰(zhàn)況(下)第21節(jié) 入門第218節(jié) 勸說(下)第239節(jié) 京師亂(下)第205節(jié) 求助(上)第152節(jié) 稷下學(xué)宮(上)第17節(jié) 交*媾(中)第178節(jié) 靈州大戰(zhàn)(中)第209節(jié) 美人兒師傅(下)第228節(jié) 地肺之鬥(上)第76節(jié) 延壽丹和御空符(下)第69節(jié) 返回宗門(下)第248節(jié) 降臨(七)第258節(jié) 鬥法(九)第113節(jié) 鬥妖魔(一)第121節(jié) 反算(上)第186節(jié) 殿中大戰(zhàn)(下)第15節(jié) 亂鬥(下)第177節(jié) 抉擇(下)第205節(jié) 求助(上)第258節(jié) 鬥法(九)第45節(jié) 窺窳現(xiàn)身第153節(jié) 法會(上)第55節(jié) 私會(下)第17節(jié) 交*媾(下)第155節(jié) 萬象宮(中)第96節(jié) 煉丹(下)第234節(jié) 太平記(上)第218節(jié) 勸說(上)第191節(jié) 人妖之戰(zhàn)(四)第235節(jié) 禍亂天下(下)第258節(jié) 鬥法(十三)第258節(jié) 鬥法(二十五)第244節(jié) 劫殺(下)第223節(jié) 在路上(中)第172節(jié) 手鍊(下)第174節(jié) 劫殺(下)第226節(jié) 百邪盟(下)第252節(jié) 壽誕(六)第249節(jié) 孔夙夙(中)第170節(jié) 故人(下)第25節(jié) 選法(下)第183節(jié) 通關(guān)碟文(下)第168節(jié) 談判第186節(jié) 殿中大戰(zhàn)(下)第254節(jié) 蜀山會(六)第102節(jié) 議事(下)第216節(jié) 較量(中)第201節(jié) 無涯海(上)第87節(jié) 外道內(nèi)魔(下)第146節(jié) 死亡道(下)第179節(jié) 惡鬥(下)第59節(jié) 先天氣機(jī)大自在(下)第195節(jié) 崆峒山(上)第214節(jié) 援兵(下)第231節(jié) 太古隱秘(下)第222節(jié) 八方爭位(下)第153節(jié) 法會(中)第94節(jié) 道侶(上)第153節(jié) 法會(中)第219節(jié) 神識共振(上)第144節(jié) 初戰(zhàn)(上)第237節(jié) 魔蹤(下)第159節(jié) 爭奪(下)第215節(jié) 交易(下)第260節(jié) 亂乾坤(三)第213節(jié) 出手(下)第200節(jié) 毀器(上)
第258節(jié) 鬥法(十五)第162節(jié) 歸還(中)第254節(jié) 蜀山會(六)第162節(jié) 歸還(下)第111節(jié) 龜蛇之相(下)第63節(jié) 入口(上)第80節(jié) 煉屍宗(下)第172節(jié) 手鍊(中)第258節(jié) 鬥法(二十)第181節(jié) 第二魔質(zhì)(上)第129節(jié) 御盡萬法根源智經(jīng)(上)第248節(jié) 降臨(八)第28節(jié) 鬥蛇(上)第80節(jié) 煉屍宗(中)第227節(jié) 亂戰(zhàn)(二)第238節(jié) 會京師(中)第171節(jié) 風(fēng)起靈州(下)第201節(jié) 無涯海(下)第109節(jié) 領(lǐng)賞(下)第17節(jié) 交*媾(下)第114節(jié) 妖魔鬥(下)第252節(jié) 壽誕(八)第205節(jié) 求助(下)第28節(jié) 鬥蛇(中)第221節(jié) 暗流(下)第238節(jié) 會京師(中)第84節(jié) 誘出第206節(jié) 連氏兄弟(下)第175節(jié) 救人(上)第240節(jié) 鬥法(下)第8節(jié) 捕蟬(下)第145節(jié) 戰(zhàn)況(下)第21節(jié) 入門第218節(jié) 勸說(下)第239節(jié) 京師亂(下)第205節(jié) 求助(上)第152節(jié) 稷下學(xué)宮(上)第17節(jié) 交*媾(中)第178節(jié) 靈州大戰(zhàn)(中)第209節(jié) 美人兒師傅(下)第228節(jié) 地肺之鬥(上)第76節(jié) 延壽丹和御空符(下)第69節(jié) 返回宗門(下)第248節(jié) 降臨(七)第258節(jié) 鬥法(九)第113節(jié) 鬥妖魔(一)第121節(jié) 反算(上)第186節(jié) 殿中大戰(zhàn)(下)第15節(jié) 亂鬥(下)第177節(jié) 抉擇(下)第205節(jié) 求助(上)第258節(jié) 鬥法(九)第45節(jié) 窺窳現(xiàn)身第153節(jié) 法會(上)第55節(jié) 私會(下)第17節(jié) 交*媾(下)第155節(jié) 萬象宮(中)第96節(jié) 煉丹(下)第234節(jié) 太平記(上)第218節(jié) 勸說(上)第191節(jié) 人妖之戰(zhàn)(四)第235節(jié) 禍亂天下(下)第258節(jié) 鬥法(十三)第258節(jié) 鬥法(二十五)第244節(jié) 劫殺(下)第223節(jié) 在路上(中)第172節(jié) 手鍊(下)第174節(jié) 劫殺(下)第226節(jié) 百邪盟(下)第252節(jié) 壽誕(六)第249節(jié) 孔夙夙(中)第170節(jié) 故人(下)第25節(jié) 選法(下)第183節(jié) 通關(guān)碟文(下)第168節(jié) 談判第186節(jié) 殿中大戰(zhàn)(下)第254節(jié) 蜀山會(六)第102節(jié) 議事(下)第216節(jié) 較量(中)第201節(jié) 無涯海(上)第87節(jié) 外道內(nèi)魔(下)第146節(jié) 死亡道(下)第179節(jié) 惡鬥(下)第59節(jié) 先天氣機(jī)大自在(下)第195節(jié) 崆峒山(上)第214節(jié) 援兵(下)第231節(jié) 太古隱秘(下)第222節(jié) 八方爭位(下)第153節(jié) 法會(中)第94節(jié) 道侶(上)第153節(jié) 法會(中)第219節(jié) 神識共振(上)第144節(jié) 初戰(zhàn)(上)第237節(jié) 魔蹤(下)第159節(jié) 爭奪(下)第215節(jié) 交易(下)第260節(jié) 亂乾坤(三)第213節(jié) 出手(下)第200節(jié) 毀器(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宁市| 包头市| 肇庆市| 英山县| 广灵县| 集贤县| 蒲江县| 太原市| 徐州市| 紫金县| 台中县| 罗江县| 镇康县| 新平| 长岭县| 灵宝市| 台东市| 赞皇县| 任丘市| 敖汉旗| 蒙阴县| 隆安县| 高阳县| 遵化市| 汉阴县| 甘孜县| 寻乌县| 繁峙县| 肃宁县| 江门市| 奉化市| 泾阳县| 高安市| 卓尼县| 宁明县| 三穗县| 株洲市| 故城县| 新化县| 秀山| 周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