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6章 風雨滿樓

沈序道,“王爺雖久違宮廷,應該也聽說過蘇明將軍的威名。戰場上呼風喚雨撒豆成兵,朝堂上同樣尊貴,位比輔政大臣。”

李巽頷首道,“我離宮前曾見過蘇明數面,那時他已獲封振國將軍,戰功赫赫。父皇對其相當倚重。”

“是了,先皇倚重蘇明,而當今皇上卻……”大不敬的話不好宣之於口,沈序道,“自唐非入朝後,一心想制霸朝政。蘇明是耿直武將,看不慣唐非玩弄心機,兩人的關係頗爲緊張,何況蘇明手掌兵權,唐非十分忌憚,暗地裡應該做了不少功夫,爲的是爭奪兵權。”

李巽想起蘇曜無故歸鄉,“這麼說蘇明是因爲唐非惡意針對才卸甲歸鄉?”

沈序搖頭笑,“蘇明有赫赫戰功,地位穩固,唐非手段再狠一時也耐他不得。而且蘇明手握重兵,唐非是萬不敢下猛藥的。”

“那蘇明何以辭官?”

“這話卻不好說。”沈序道,“同爲朝臣,臣只知當今皇帝登基後兩年,也就是蘇明辭官前兩年,他的精神狀態不佳,常神神叨叨說些怪話,似乎在畏懼什麼,後頭究竟是不是唐非在耍手段便不得而知了。”

李巽若有所思,“後來如何?”

沈序道,“之後蘇明藉口年老解甲歸田,皇帝應允了,賜他榮光返鄉。君太師甚少理會朝政之事,又有夏禾吹枕邊風,兵權毫無懸念落到了唐非手裡。”

李巽道,“聽師父說起過,唐非掌管兵權後大肆變革,殺戮無數。”

“的確如此。”沈序證實,“畢竟蘇明在軍隊中威望極高,不是唐非一流能夠統領。許多忠於蘇明的舊部知曉唐非暗中坑害的手段憤憤不平,頻頻與其作對,這事朝臣都知道,唐非的應對之策也算是官道上的老規矩了。不過蘇明餘威仍在,唐非前期只敢暗地裡計較,譬如在軍隊裡挑撥離間,排擠擁護蘇明的官兵,死傷者數以千計。直到蘇明辭官兩年後因病身亡,蘇曜又無能承襲衣鉢,唐非才真正開始血腥鎮壓,不服從者殺之,有異議者殺之,跟隨蘇明的舊部全部被趕盡殺絕,不留一人。沒有墓碑,沒有墳頭,甚至連個全屍都沒留下。”

李巽兒時就見識過所謂王權,他父皇便主張霸道治國,其慘烈景象難以言表,“君瓏親眼所見而無所作爲?”

沈序道,“君太師甚少參政,且當時是唐非勢力最盛時期,離衆人所知的平分秋色還差了點意思,君太師便是真有心想管怕也管不成。所以當年盡是唐非天下,蘇家在他的打壓下境況慘烈,逐漸在朝中沒了影。臣曾陪同君太師前往落中探望蘇明,門庭冷落,晚景淒涼。”

屋外天色越來越暗,李巽燃燭的手一頓,回首問,“你去見了蘇明?”

“是見了。君太師與蘇明關係似乎不錯,常有往來,例行慰問之後兩人還單獨說了好一會兒的話,費了挺長時間。”

“費時間?”李巽疑心,“通常不是該說‘敘舊許久、相談甚歡’諸如之類?”

沈序低頭笑了笑,“左右是說了挺久。”

李巽不好繼續追問,就道,“蘇明當時情況如何?”

“身體欠佳,精神萎靡,奄奄一息。”

“奄奄一息還能相談良久?”

“故人久別,想必蘇將軍很是重視,硬撐著坐談了許久。”沈序道,“再不濟聽聽君太師說話也是好的。敘舊嘛,心領神會即可。”

李巽愈聽愈存了疙瘩,“沈中丞今日言辭與平日風格截然兩人。”

沈序再一笑,“臣只是打算形容的生動些,王爺容易明白。”

李巽無視他的敷衍,直奔主題道,“依你的意思,蘇家的動機是爲重奪榮耀?”

“僅是臣的猜測,王爺不能否認蘇家可能抱有這個動機,恰好又是唐非死後蘇家纔開始所有行動。”

“動機的確有可能,但與他的實際行動聯繫不上。”李巽假設道,“如果趙席和行刺都是蘇家主謀,他的目的是什麼?刺殺皇帝是千古之罪,別說光耀門楣,他連九族也保不住。”他想起漪漣的質疑,如果乾坤宮的鬧劇不是爲了行刺,還爲什麼?又因何要嫁禍陸華莊?這簡直百思不得其解。

沈序道,“臣一時半會也解釋不清,但有個猜測,假設蘇曜真有光復蘇家的動機,回朝是必經之路,朝中自然要有人幫他這個忙。”

回憶乾坤宮衆人的一言一行,最可疑者無疑是——

“祁王。”李巽念出這兩個字。一琢磨,祁王與永隆帝同母至親,不乏野心,確實可能謀奪皇位,但之前的問題仍然是迷。

沈序有話欲說,想了想,暫且擱置下來,“王爺,臣有心去探探情況,先行告退。”

李巽頷首致意。

隨著身影走出霽月堂,腳步聲跟著消失在陰天裡,堂外卻響起各種嘈雜的動靜。他推窗放眼,頗爲驚歎,清晨的天還未亮透,又將入夜,草木被風逼迫的發出不情願的吶喊,細碎的沙塵飄揚半空,差點令他迷了眼睛。

是颶風來臨的跡象,並非單純陰霾天。

阿漣……

不願她獨自離去,一旦分別,卻希望她早點回莊,平安就好。

“外頭什麼動靜?”風聲鬧出的動靜雖然雜亂,但李巽聽力極佳,硬是從中辨識出了哭聲和尖叫。

堂中待命的宮女正要去出去問問,一名侍從跑進來,“王爺,皇上下令搜宮,禁軍這會兒正在祁王所居的瀛洲閣,估摸著再多兩刻鐘就到咱們霽月堂了,您先留個心。”

李巽不解,“爲何突然搜宮?”

侍從答曰,“聽說林公公說行宮裡還潛藏了一名刺客。”他將方纔打聽到的消息告之,包括宮門被封鎖與皇帝那道的不拘死活的搜查聖旨。

“宮門封鎖,如此阿漣還在宮裡?!”

“陸姑娘半個時辰前被送出宮,是君太師領著聖旨親自挑人押送,柳文若跟著一同護送去了。”他知李巽最憂心陸漪漣,特地打聽了,“屬下來時碰見沈大人,沈大人沒與您說?”

李巽大致算了下時辰,冷笑,“他意在阻攔我前往,怎會與我說。”他驀然想到一點,“皇兄何時下得聖旨?”

侍從不知,“少說也有半時辰,前頭已經全亂了套了。屬下剛纔前往打聽,戶部的劉侍郎因爲不願被搜寢室,現今已被抓去嚴加審訊。皇上此番的行事之風與以往大不相同。”

李巽垂眸在窗前來回徘徊了幾步,“有件事你替本王打聽一下。”

颶風席捲,深具翻天覆地之勢,片刻間捲來了烏雲層層,尤似墨硯砸翻,濃濃澆了滿空。

電閃雷鳴齊助陣,一時間聲勢浩蕩,揚起漫天沙塵一發不可收拾。

起初掉下三兩滴黃豆大的雨粒,被洶洶颶風吹打在身上,皮膚有點疼。只消片刻,大雨直接傾盆潑入落中,風也越卷越烈,輕飄飄的油紙傘拿不住手,馬也不能騎,漪漣抹了把臉上的雨水,衣裳早已溼透。

“風勢太大,我們需找個地方落腳。”柳文若也渾身溼透,說話需大聲喊出來纔不會淹沒在風聲中。他回身接了漪漣一把,對負責押送的官兵喊道,“前面是晚楓鎮,先避過這陣風雨再作打算。”

官兵扶著頭盔陸陸續續跟在後面。

他們舉步艱難,好不容易趕到晚楓鎮,又是一片陰霾壓頭而來,眼看將要迎來更加猛烈的攻勢,他們趕緊尋了一家客棧歇腳。此時,還是午時。

關上窗門,將風雨的怒吼擋在外邊,耳畔總算不再那麼嘈雜。

漪漣的包袱全溼了,油紙傘的傘架也被吹歪。她向店家的女兒買了身乾淨的衣服換上,用柔軟的棉布慢慢吸乾頭髮上的雨水。直到柳文若進門,一聲巨雷轟向在屋頂,她放下手中的布任頭髮披散著,“老天好像不願我離開落中。”

柳文若翻下一條長板凳坐下,“落中風雨交加,回去爲好。”

“可惜瞧這雨勢,今日大約走不了。”漪漣不知是喜是憂,她急迫想見阿爹,卻也有些舍不下的事或人,“幸好目前走得不太遠,等雨小了,你趕緊回去,別跟我受罪。”

柳文若道,“在下奉命送你回陸華莊。”

“有官兵夠了。”

他非常堅持,“這是姨父的意思。”

漪漣抿抿嘴,無話可回。

說起來與柳文若相識的時間不算短,可對其人不甚瞭解,只有個謙恭斯文的印象。他與人交往隨和,卻有意無意保持著一段若即若離、不鹹不淡的距離,所以很難摸清他的想法和心思。尤其是在太師府時,幾乎日日相見,他還能‘獨善其身’,漪漣覺得很不可思議。

“你對君瓏一直這樣百依百順?”甄墨的一來一去絲毫沒有改變他對君瓏的好。

柳文若一笑溫柔,“人總歸有信仰。”

信仰?

漪漣撓了撓還半溼的頭髮,不明所以。人與人之間,還是家人之間怎麼會用上這個詞?

柳文若意識到她的疑問,轉開話題,“陸華莊有刺殺皇帝之嫌,按律是該將你關押地牢,姨父卻提出讓你回莊,不知幕後策劃之人會否再有行動。”他坦言,“這一路應該不會簡單,你千萬多留心眼,飯食一律用銀針驗過,晚上不要睡得太沉,就連這幾名官兵你也要防備。”

漪漣起了一身雞皮疙瘩,“是說有人會害我?”

同一時刻,蘇樓內,風雨滿樓。

戚婆子陪同蘇曜窗邊看雨,不料雨勢太大,直擊窗臺飛濺進來,瞬間溼透衣襟。

她不急不惱,慢慢將窗門合上,“天降甘露,神明垂憐,此乃吉兆。”她幽幽道,像自言自語,“這場雨一時半會停不了。”說罷,推著輪椅徐徐行離窗邊。

蘇曜呆愣的坐在輪椅上,目不瞬,身不動,不知聽沒聽見戚婆子的這幾句話。

第23章 再現端倪第25章 藏身之所第2章 朝廷賞賜第96章 風雨滿樓第62章 府衙變故第64章 坊間流言第21章 妖鬼真身第13章 香中蹊蹺第82章 北樓懸燈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42章 畫作君顏第93章 平白蒙冤第9章 形式轉寰第121章 血染京道第124章 但求無悔第17章 劫後餘生第83章 不可言傳第53章 稀奇來客第26章 烏夜菩提第83章 不可言傳第33章 暗流未平第38章 君本榮華第31章 曾入夢第33章 暗流未平第78章 似曾相識第3章 陸華莊第95章 危險蟄伏第60章 一葉知秋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1章 古怪石屋上架感言第106章 顛覆黑白第60章 一葉知秋第65章 退兵之策第55章 畫藏玄機第30章 顛倒求證第125章 莫失莫忘第17章 劫後餘生第70章 街邊攤第64章 坊間流言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108章 成王敗寇第120章 心上漣漪第113章 傾盡所有第74章 謎案妙解第85章 古琴長離第78章 似曾相識第98章 將計就計第28章 再交鋒第52章 裝神弄鬼第75章 鬼差定局第104章 姝妃隱情第89章 自殺他殺?第36章 后土歸位上架感言第67章 他鄉故知第94章 燭色流連第92章 乾坤賭命第93章 平白蒙冤第113章 傾盡所有第7章 鬼作案第68章 青花瓷筆第53章 稀奇來客第50章 血祭蛇仙第104章 姝妃隱情第91章 雙刃劍第7章 鬼作案第89章 自殺他殺?第109章 動心劫第49章 蒼梧仙釀第91章 雙刃劍第17章 劫後餘生第53章 稀奇來客第50章 血祭蛇仙第28章 再交鋒第75章 鬼差定局第110章 皇家天性第11章 信仰伏羲第80章 河山歸屬第61章 影中人第88章 命斷楓樹第17章 劫後餘生第68章 青花瓷筆第6章 奪命祭祖第4章 三堂紛爭第119章 一紙契約第15章 心思難測上架感言第101章 憑空匿跡第121章 血染京道第7章 鬼作案第5章 親傳弟子第70章 街邊攤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14章 多了誰?第14章 多了誰?第12章 尋芳齋第8章 帳中香第5章 親傳弟子第88章 命斷楓樹
第23章 再現端倪第25章 藏身之所第2章 朝廷賞賜第96章 風雨滿樓第62章 府衙變故第64章 坊間流言第21章 妖鬼真身第13章 香中蹊蹺第82章 北樓懸燈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42章 畫作君顏第93章 平白蒙冤第9章 形式轉寰第121章 血染京道第124章 但求無悔第17章 劫後餘生第83章 不可言傳第53章 稀奇來客第26章 烏夜菩提第83章 不可言傳第33章 暗流未平第38章 君本榮華第31章 曾入夢第33章 暗流未平第78章 似曾相識第3章 陸華莊第95章 危險蟄伏第60章 一葉知秋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1章 古怪石屋上架感言第106章 顛覆黑白第60章 一葉知秋第65章 退兵之策第55章 畫藏玄機第30章 顛倒求證第125章 莫失莫忘第17章 劫後餘生第70章 街邊攤第64章 坊間流言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108章 成王敗寇第120章 心上漣漪第113章 傾盡所有第74章 謎案妙解第85章 古琴長離第78章 似曾相識第98章 將計就計第28章 再交鋒第52章 裝神弄鬼第75章 鬼差定局第104章 姝妃隱情第89章 自殺他殺?第36章 后土歸位上架感言第67章 他鄉故知第94章 燭色流連第92章 乾坤賭命第93章 平白蒙冤第113章 傾盡所有第7章 鬼作案第68章 青花瓷筆第53章 稀奇來客第50章 血祭蛇仙第104章 姝妃隱情第91章 雙刃劍第7章 鬼作案第89章 自殺他殺?第109章 動心劫第49章 蒼梧仙釀第91章 雙刃劍第17章 劫後餘生第53章 稀奇來客第50章 血祭蛇仙第28章 再交鋒第75章 鬼差定局第110章 皇家天性第11章 信仰伏羲第80章 河山歸屬第61章 影中人第88章 命斷楓樹第17章 劫後餘生第68章 青花瓷筆第6章 奪命祭祖第4章 三堂紛爭第119章 一紙契約第15章 心思難測上架感言第101章 憑空匿跡第121章 血染京道第7章 鬼作案第5章 親傳弟子第70章 街邊攤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14章 多了誰?第14章 多了誰?第12章 尋芳齋第8章 帳中香第5章 親傳弟子第88章 命斷楓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县| 徐闻县| 平定县| 读书| 睢宁县| 正镶白旗| 玉山县| 偃师市| 余干县| 陇川县| 图们市| 无锡市| 洞口县| 淮安市| 阿克陶县| 阜平县| 三河市| 贵德县| 巴楚县| 沽源县| 德令哈市| 长宁区| 铜鼓县| 邹城市| 涞水县| 南皮县| 留坝县| 成安县| 穆棱市| 那坡县| 屯门区| 绥宁县| 彭泽县| 天柱县| 兴仁县| 开原市| 晋宁县| 理塘县| 香河县| 长泰县| 库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