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8章 命斷楓樹

落中城心湖畔被官兵層層封堵,滴水不漏。圍觀人羣議論紛紛。

就在今晨朝陽初升時,早起趕市集的人羣裡發出幾聲慘叫,把天徹底喊亮了,也把知府張磊嚇出了家門。皇帝的鄰居不好當,一個不留神鬧出點鄰里糾紛,張家恐怕得舉家遷往閻王殿打雜。可憐張磊連頭冠也不曾繫好,顛顛倒倒就就衝去事發地。

事發地在湖岸邊,與蘇樓遙相對望。

趕到時人羣已經沸騰,官兵費了好大力氣總算撥開一條道。他手上理著衣襟探頭一瞧,只見湖畔一顆老楓樹上懸了一個成年男子,三指粗的麻繩就掐在脖頸上,生生勒斷了氣,整個人隨著晨風搖搖晃晃,好比農家風乾臘肉。

張磊汗如雨下,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脖子,“……這,這,這是何人?”

先趕到現場的官兵回稟,“其人身份不明,周邊百姓都不識得。只看現場,像是自盡。”

張磊爲官數十年,怪事見得多了,不怕人傻,就怕求死還裝風雅。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趕上個仕途不順,或是情愛受挫,動不動就往高處吊一脖子,還偏挑依山傍水之地。他倒是死得舒坦,難爲旁人嚇去半條命。

他在心裡暗罵此人缺德,依山傍水便罷了,你還挑在人家老蘇家門口,是嫌蘇家還不夠邪門再多摻和一份子?

結果他上前一瞅,傻眼了,一股涼意從背脊竄上直衝天靈蓋,“他,他怎,怎會?!”

隨後趕來的刑房承差一個箭步上前扶住雙腿癱軟的張磊,“大人識得此人?”

張磊冷汗如雨下,“……趙太醫。”

承差腦子沒轉過來,以爲是張磊嚇蒙了,請示道,“仵作已在來的路上,是否請他驗屍?”

張磊一拍大腿,拽著承差衣袖爬起來就喊,“驗什麼驗,快派人去稟報皇上,快!再磨蹭下去,仵作來驗的就是咱們幾個了!”

承差幾人被吼得亂了分寸,腳步躊躇了好幾下才反應過來,慌慌張張爬上馬背絕塵而去。

不足一炷香的時間,聖旨快馬而來,命張磊派兵封鎖落中,查明因果。

傳旨太監出宮時正好被李巽撞上。近期怪像連連,他本就對蘇樓之事十分介懷,聽了趙太醫自盡的消息後,知道漪漣必然耐不住性子,便繞了一趟客院帶她一同前往落中城,誰知君瓏已先一步到場,見兩人趕來,一眼之中隱約像有顧慮。

李巽回了張磊的禮,對君瓏招呼,“君太師來得好快。”

君瓏浮起笑意,從容如常,“趙席是本師帶進蘇樓,既聞噩耗,怎麼也當過問幾句。幸而張知府處事得宜,想來不用本師多操心。”

張磊戰戰兢兢應聲,“下官定然慎重查辦,不負皇上與太師信任。”

沈序是跟著君瓏一路來,遇事總能挑好時機,然後恰到好處的話兩句,“趙太醫年紀輕輕,本是前途無量,怎麼說去就去了,實在叫人想不透。”他問張磊,“張大人,眼下你可查出什麼端倪來?”

張磊小心答道,“回諸位大人,趙太醫是在今晨被趕集的城民發現,據幾人證詞,約是卯正時分。當時這條道上行人不多,又逢日出,他們行至此處一眼便發現了懸於樹下的趙太醫。下官的寒舍距此約三刻鐘的路程,聽聞後便與刑房承差趕來一遭查驗,初斷趙太醫乃是自盡。只是這條內道晚間十分僻靜,眼下尚無目擊者,若要判定死亡時間需仵作驗屍。事關重大,下官未敢擅自下令,現場事物皆保持原樣。”

聽完大概,君瓏與李巽問及城中戒備,漪漣趁機觀察了周圍地勢。

所謂內道乃是離湖最近的行道,道旁栽滿了蒼古楓樹,趙席所吊的是其中之一,幾乎正對蘇樓。右旁十步設有渡頭,栓有一隻落著竹簾的木舟,是前往蘇樓的唯一途徑。以渡頭爲基,再往右方行數十步,便是落香樓。除落香樓外,內道上再無商樓,民居零散,多分佈在蘇樓背處,難怪無人可證。

“發現屍體的城民居於蘇樓斜後方,而市集場地在城東南方。此道雖不是必經之路,但路程最短,景色最佳,由此行經說得通。且他們幾人能互相爲證,並未直接接觸過屍體。”張磊如此補充道。

“聽張知府的意思線索並不明確,何以判斷趙席自盡?”君瓏搖著扇問。

張磊道,“單看屍首,死者臉微青,脣部泛白,雙目稍外凸,嘴微張,乃窒息而亡之相。且並無明顯外傷,也現場看不住掙扎痕跡,所以下官初步斷定趙太醫乃是自盡。”

君瓏不甚贊同,“可趙席進蘇樓不過短短三日,期間生了什麼變故竟要他狠心自盡,張知府可查明瞭動機?”

張磊道,“這……還未曾。”

“沒有動機就主觀論斷是否太草率?”君瓏道,“何況依張知府所言僅能證明趙席或爲窒息而死,有沒有可能是他人絞死再先,後僞裝成自盡假象?左右無人爲證,若是兇手行兇後移屍,此地根本不是案發現場,又豈能讓你尋到蛛絲馬跡。”

就事論事,李巽以爲,“確實不能斷言趙席自盡,還是將屍體放下逐步查驗爲上。”

張磊連忙應聲,趕快叫人將屍體解下平置於擔架上。此一來,趙席的可怖死狀看得更加清楚,煞白麪孔,僵硬表情,脖頸赫然一道暗紫色的驚心淤痕,確乃窒息之相。尤其沾染上蘇樓之名,有種不言而喻的古怪氣氛在人羣間悄然蔓延開。

有了君瓏的問責在前,張磊說話尤其小心,在與仵作交換了意見後才道,“趙太醫身上無明顯外傷,脖頸勒痕證實是此麻繩所留,淤血偏輕,但還算正常。”如此是否可判‘自盡’,或是進一步驗屍?他很爲難,猶豫了兩聲請示,“下官愚鈍,往下還請君太師賜教。”

君瓏正望蘇樓,聞言低笑側頭,“本師於此道不通,先前幾句話不過隨口臆斷,豈能對張知府有所指教。不如問問沈中丞的意思?”

既然君瓏發話,張磊這一問便順理成章,“有幸得聞沈大人代審唐非一案的些許經過,下官由衷佩服。眼下趙太醫這境況……呃……還請大人指點一二。”

沈序道,“張大人客氣。唐非一案本官不過是代審,還要多謝三司肯給機會。反是侄小姐,當夜在大理寺的幾番推測當真驚豔。不知對此案可有看法?”他打著太極就將話頭推了出去,只因比較有趣。

漪漣從始至終一直在瞧趙席,哪裡有心思聽他們打官腔。她越看越上前,看不清又要再近兩步,結果被君瓏一把逮住,她訝然,“幹嘛?”

君瓏看向沈序,“沈中丞過謙了,有高見不妨直說。本師知曉你性子素來謹慎,旁人卻不明瞭,別叫張知府以爲你小氣。”

沈序隨口挖到了寶,深覺愉悅,“下官哪裡有高見,拙見罷了。暫不論自盡還是他殺,趙太醫眼瞅著是死在蘇家大門口,怎麼也該先問問蘇家的意思才爲妥帖。君太師以爲如何?”

聽到蘇家二字,李巽心不安寧。儘管眼下的進展合情合理,他還是有種不協調感,所以一直沒輕易發話。尤其沈序說完話後向他投了一個極爲隱蔽的眼色,若有深意。

君瓏目光凌厲一掃,“蘇曜人呢?”

張磊忙回稟,“剛纔已經派人去知會了。”他再度招呼人去問情況,遠見一條木舟已緩緩駛到了湖泊中間,方纔略鬆了口氣,“太師稍後,大約是蘇家的人過來了。”

不多時,舟停渡頭。兩名家僕首先跳出船,回身將戚婆子扶了出來。

她一如往常淡定,眼見這官兵圍立的場面絲毫不見慌張。周全了禮數後,她將視線落向了永眠在楓樹下的趙席,鞠躬作禮以表哀情。然後徐步走到屍體旁閉目合手,口中唸唸有詞不知在說什麼,有點像佛家誦經。

在沈序的示意下張磊上前詢證,顧忌著振國將軍的名號,他客氣道,“戚婆婆,敢問蘇將軍如今何在,怎未與你同來?”

戚婆子收手答道,“主子正在休息,起不得。”

君瓏與李巽都在場,權臣與皇親請不來一個世襲將軍,這讓身爲落中知府的張磊很掛不住面子,“這……”

戚婆子有意補充,“趙太醫奉皇命前來,蘇家上下皆沐皇恩,不敢怠慢。如今出了這樁事實非所願,民婦惶恐之至。”她深嘆道,“可主子的病張大人也知曉,終日纏綿病榻難以成行,塵事不聞,是非不聽。莫說對大人斷案有所助益,便是答上您兩句話也難。不周全之處老婦代爲請罪,還是諸位大人見諒。”

話畢,沈序與君瓏對視一眼,無聲而笑。他向來以爲朝廷之人最圓滑,沒想到落中還有這麼個會說話的老婆子。聽著句句謙卑,可細品來卻讓人冒火,總歸一句話,‘蘇曜身體抱恙來不得,能怎麼著?’

沈序巧妙接話,“蘇將軍身有怪疾自該體諒,來不成不礙事。可本官聽聞將軍長日閉門謝客,連太醫也難見上一面,這如何治得好病?”

張磊聽得一身冷汗,不愧是中央官員,言詞太鋒利。先是不問緣由扣了頂‘怠慢皇恩’的帽子,再是將趙席之死歸罪與蘇家。且他言明‘閉門謝客’四字乃是‘聽聞’,由哪聽聞?敢放出這話,身後必有高人授意。所以‘一問三罪’,戚婆子也輕易反駁不得。

第75章 鬼差定局第119章 一紙契約第23章 再現端倪第85章 古琴長離第11章 信仰伏羲第91章 雙刃劍第79章 離世酒第22章 陳年冤情第103章 雙面埋伏第118章 求不得第61章 影中人第89章 自殺他殺?第75章 鬼差定局第29章 三堂夜審第2章 朝廷賞賜第29章 三堂夜審第50章 血祭蛇仙第112章 帝王之術第25章 藏身之所第120章 心上漣漪第64章 坊間流言第82章 北樓懸燈第15章 心思難測第59章 廢廟驚魂第25章 藏身之所第76章 金鈴血色第46章 玲瓏心第77章 隔窗話第50章 血祭蛇仙第117章 愛離別第84章 冤家路窄第26章 烏夜菩提第67章 他鄉故知第19章 安寧村第126章 問君歸不歸第61章 影中人第15章 心思難測第81章 永樂宴第17章 劫後餘生第115章 宮城內外第95章 危險蟄伏第58章 三方攻防第112章 帝王之術第95章 危險蟄伏第25章 藏身之所第15章 心思難測第22章 陳年冤情第80章 河山歸屬第54章 素手染血第82章 北樓懸燈第79章 離世酒第10章 太皞治夏第58章 三方攻防第106章 顛覆黑白第27章 遠山故事第125章 莫失莫忘第102章 舊宅秘會第58章 三方攻防第98章 將計就計第16章 幕間私語第35章 愁問心跡第66章 九疑仙家第116章 木筆香第36章 后土歸位第1章 古怪石屋第111章 驚鴻初見第115章 宮城內外第50章 血祭蛇仙第14章 多了誰?第58章 三方攻防第29章 三堂夜審第80章 河山歸屬第62章 府衙變故第89章 自殺他殺?第125章 莫失莫忘第71章 白雪衣第40章 送行千里第104章 姝妃隱情第58章 三方攻防第115章 宮城內外第126章 問君歸不歸第124章 但求無悔第89章 自殺他殺?第75章 鬼差定局第11章 信仰伏羲第15章 心思難測第31章 曾入夢第30章 顛倒求證第126章 問君歸不歸第56章 蒼梧來信第101章 憑空匿跡第22章 陳年冤情第48章 無眠之夜第55章 畫藏玄機第80章 河山歸屬第35章 愁問心跡第100章 蘇樓邪事第125章 莫失莫忘第42章 畫作君顏
第75章 鬼差定局第119章 一紙契約第23章 再現端倪第85章 古琴長離第11章 信仰伏羲第91章 雙刃劍第79章 離世酒第22章 陳年冤情第103章 雙面埋伏第118章 求不得第61章 影中人第89章 自殺他殺?第75章 鬼差定局第29章 三堂夜審第2章 朝廷賞賜第29章 三堂夜審第50章 血祭蛇仙第112章 帝王之術第25章 藏身之所第120章 心上漣漪第64章 坊間流言第82章 北樓懸燈第15章 心思難測第59章 廢廟驚魂第25章 藏身之所第76章 金鈴血色第46章 玲瓏心第77章 隔窗話第50章 血祭蛇仙第117章 愛離別第84章 冤家路窄第26章 烏夜菩提第67章 他鄉故知第19章 安寧村第126章 問君歸不歸第61章 影中人第15章 心思難測第81章 永樂宴第17章 劫後餘生第115章 宮城內外第95章 危險蟄伏第58章 三方攻防第112章 帝王之術第95章 危險蟄伏第25章 藏身之所第15章 心思難測第22章 陳年冤情第80章 河山歸屬第54章 素手染血第82章 北樓懸燈第79章 離世酒第10章 太皞治夏第58章 三方攻防第106章 顛覆黑白第27章 遠山故事第125章 莫失莫忘第102章 舊宅秘會第58章 三方攻防第98章 將計就計第16章 幕間私語第35章 愁問心跡第66章 九疑仙家第116章 木筆香第36章 后土歸位第1章 古怪石屋第111章 驚鴻初見第115章 宮城內外第50章 血祭蛇仙第14章 多了誰?第58章 三方攻防第29章 三堂夜審第80章 河山歸屬第62章 府衙變故第89章 自殺他殺?第125章 莫失莫忘第71章 白雪衣第40章 送行千里第104章 姝妃隱情第58章 三方攻防第115章 宮城內外第126章 問君歸不歸第124章 但求無悔第89章 自殺他殺?第75章 鬼差定局第11章 信仰伏羲第15章 心思難測第31章 曾入夢第30章 顛倒求證第126章 問君歸不歸第56章 蒼梧來信第101章 憑空匿跡第22章 陳年冤情第48章 無眠之夜第55章 畫藏玄機第80章 河山歸屬第35章 愁問心跡第100章 蘇樓邪事第125章 莫失莫忘第42章 畫作君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淄博市| 顺昌县| 昌江| 和平县| 加查县| 呼伦贝尔市| 平南县| 榆中县| 阳新县| 密山市| 澄城县| 叙永县| 神农架林区| 宜州市| 利津县| 景宁| 泾川县| 鹿邑县| 灯塔市| 垣曲县| 岚皋县| 兴文县| 丰顺县| 日土县| 洮南市| 上犹县| 梁山县| 娱乐| 汝州市| 武强县| 陆丰市| 奈曼旗| 彩票| 太原市| 祥云县| 丰顺县| 关岭| 铜鼓县| 中卫市| 岱山县| 大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