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章 妥善安置

第六章 妥善安置

公司九百多名待崗工人,有一半人數買斷工齡,選擇自主擇業。另一半人也全部脫離了原單位分公司,被公司統一編入了人才交流管理中心辦公室管理。

公司最後選定了原公司保衛科科長趙衛東爲辦公室主任,主持日常管理工作。公司工會**馬復興直接主管人才交流管理中心工作。公司勞資人事科的科員任翠華和財務科的科員白雪調入人才交流管理中心工作。分別負責人事調動、檔案管理、勞動保險的繳納和生活補貼的發放以及醫藥費二次報銷以及取暖費報銷等項工作。

對收編的四百多名下崗工人再就業問題,成了公司人才交流管理中心首要任務。工會**馬復興來到中心基地,與中心工作人員商討人員安置問題,兩次會議都沒有商討出很好的解決辦法。商討沒結果,反倒商討出一肚子牢騷:這叫什麼事兒,企業下崗職工就應該推到社會上去,交到社會上的人才管理中心去,咱們單位倒好,爲國家分憂,自己管理下崗職工,還要負責交保險發補貼。

也有同情下崗職工的。你說也是呀,在單位幹了幾十年了,說下崗就讓下崗了。都四五十的人了,下崗了,又沒有一技之長,那個單位能要呀,他們只有依靠單位纔有活路。你說,他們也真是夠可憐的。 我跟您們說,我有個街坊在一家工廠上班,那個工廠升級改造,他被下崗了,工廠就給他幾萬塊錢,把他檔案轉到人才交流中心管理,他不想走,也得走,已經被工廠除名了。前些日子,我看見,他在我們衚衕口,搭了個小棚子,做起修理自行車的生意來了。

人家在工廠工作,還有點技能,下崗了,也不怕。咱們單位的工人都是些壯勞力,啥本事都沒有,下崗了,能幹啥?

你呀,這就叫杞人憂天。有句說得好:叫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兒。

真把下崗職工統統放到社會上去,你放心,哪一個也餓不死。要我說,就是我們單位領導太仁慈,自己給自己添累贅。

石原這樣對待公司下崗工人,有他這樣做的道理。他說,這些下崗的工人,大部分都是跟我們一樣,是被單位招工來的知識青年。我們只是因爲某種機遇當上了企業領導或者成爲企業骨幹。現在改革開放了,企業迴歸到了社會中應有的位置,我們成了主導企業命運的人,他們成了企業裡的富餘人員。他們下崗的原因,不能簡單的用市場經濟下的優勝劣汰來解釋。應該說,他們爲了我國改革開放的發展,做出的巨大犧牲和奉獻較爲妥帖。所以,對下崗工人的安置,應體現出社會主義國有企業的責任和擔當。

石原在公司樓道里碰到工會**小馬,把他叫到自己的辦公室,詢問下崗職工的安置工作情況。小馬如實進行了彙報。石原聽後說:“對下崗職工的安置,不要侷限在公司內部安置,也要考慮到社會上去安置,比如服務行業就可以幫助他們去聯繫一下,單位出面總比他們個人去找方便的多。”

小馬走後,石原撥通了老同學黃佳才的電話。一陣寒暄後,石原說:“老同學,你能不能幫助我安排一下我們單位下崗工人的工作問題。”

“我這兒現在正缺人手,安置點人沒有問題,不過,我這的活兒都是些雜活兒,你的人願不願意幹,還有我這兒離市區較遠,天天來回跑,可能夠嗆,不過我這兒可以提供住宿,一個星期可以回趟家,你的人能不能同意?如果沒有問題,我這裡可以幫助你安排二十幾名下崗工人。待遇實行計件工資制,大概一人一天四五十塊錢左右,職工保險我不管上。”黃佳才說。

“職工保險我們公司管,不用你管。你那裡主要讓我的工人幹什麼工作呢?”石原問。

“主要是客房服務員和保潔員工作。”黃佳纔回答。

“好,我叫我們公司人才交流管理中心人員落實一下,如果可行,

到時,就叫他們直接找你聯繫了。”

“那沒問題。”黃佳才說。

石原掛掉電話,又撥通了楊萬里的電話。

楊萬里的惠民公司現在正處在發展階段。石原還不知道,就在他給黃佳纔打電話之前,在楊萬里的說服和鼓動下,黃佳才爲惠民公司注資二百萬,加盟成爲惠民公司十大股東之一。楊萬里的目標是今年公司拿下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和公路路面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爲即將開始的北京五環路工程建設做好充分準備。他要把民營企業辦成與國有企業具有同等競爭力的現代化的民營企業。他現在正四處招兵買馬,擴大企業經營範圍。楊萬里深知,市場經濟下的企業間競爭,說白了就是對人才的競爭。他堅信一個道理,在人們用金錢衡量一切的時候,金錢的作用就是萬能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他在國企轉型改革之際,用重金將國企中的一些工程技術人才收到自己的麾下。有人說他腦子裡進水了,在國企中的一個技術科長月工資不到兩千元,到他公司月工資直接就給五千元。他算了一筆賬,在國企中的工程技術人員,分工過細,還往往是兩三個人一個崗位,造成人才的極大浪費。到他這裡是一人多崗,把人才的作用發揮到極致。給他們五千元只少不多。這叫人盡其才,物有所值。他在華政局技術處當處長時,處裡的一個科員叫趙輝的,是清華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剛獲取了高級工程師的頭銜,就追隨楊萬里到了惠民公司。楊萬里任命他爲惠民公司總經理,月薪一萬元。工資高出他在科技處時工資的四、五倍,這讓國企的同僚們望塵莫及。

楊萬里知道了石原讓他幫助安排國企下崗工人的意圖,他認爲機會來了,就說:“大哥,我可以幫助你解決困難,但你要先幫助我解決個困難。今年我公司申請了辦理一級資質,就差三名工程師人員的編制就可以達到了條件。你們公司有三名分公司副經理,因你們當時活源不足,來到了我這裡工作,現在他們不想回去了,我這裡正好也缺人,可是你們公司說什麼也不放人,不給辦理檔案轉移手續。大哥,你要把這件事幫我解決了,我至少可以安排你那裡三十名工人再就業。一比十,你不吃虧?”

石原知道這檔子事。那三個分公司副經理找過公司。當時,總經理陳鐵山在外埠主持工作,勞動人事科長請示鄧曉光副經理,他做不了主,就來請示石原。石原表示先不辦理,等與總經理溝通後在答覆他們。後來,他們三人也沒有再找公司,石原把這件事情也沒有再放心上。

現在石原聽楊萬里這麼一說,覺得有點進退兩難,就說:“還有這檔子事兒?”

“大哥,你可別給我裝糊塗啊?我知道他們三個人在不在你們公司無關緊要,可他們三個對我公司來說至關重要。”楊萬里說。

楊萬里說的是實話。分公司設一個經理,一個副經理足夠了,設兩個副經理,確實有點人員浪費。他們三個副經理不在,分公司開工照樣正常進行,也沒有受影響。出現這種人浮於事的現象,都是要求上下對口這種形式造成的。石原想到這兒,就對楊萬里說:“二弟,你知道,工程技術人員調動的事兒歸總經理老五管,我不能越權吧?待我與老五商量後,立馬答覆你。我覺得他們三個人調你那裡工作應該問題不大。”

石原給楊萬里吃了個定心丸。

楊萬里高興地說:“我在這裡先謝謝大哥了。這件事大哥給我辦好了,改天我請你吃飯。”楊萬里沒等對方迴音,就又接著說:“你那下崗工人裡有沒有肖和平呀?”

石原給下屬下了死命令,凡是雙職工家庭中有一個下崗的,各單位不得再安排本單位職工下崗。石原想到這兒說:“他沒下崗,”

“你怎麼想起他來了?”石原問。

“那小子幹活可是把好手?他要能到我這來,我讓他到工地給我當工長去。”

“他現在還是個工人,給你也當不了工長,他沒有工長證?”

“大哥,我這裡沒有那麼多清規戒律,他有這個能力,就可以當工長,工長證到時給他辦一個就行了。大哥,不說他了,他也沒下崗,我想用也用不上。你那下崗工人裡面有沒有電工,試驗工,木瓦工這些工種的人?”

“這個我還沒有做調查。”石原回答說。

“那這樣吧,你看行不行,改天我安排我們人事部主任去你公司,查閱一下下崗工人檔案,選擇一下我們需要的人。順便辦理一下那三個分公司副經理的檔案轉移手續。如何?”

“聽你這麼說,如果沒有你公司需用的人,你就不能給我安排人了?”

石原聽後問楊萬里。

楊萬里說:“如果下崗工人檔案裡找不出合適人選,你可以讓你的下崗工人到我公司來面試,我承諾,最少幫你安排三十個下崗工人。”

石原覺得楊萬里是真心的幫助他在解決困難。他也要考慮對方的需求,不能把企業裡的包袱硬甩給別人背吧。石原答應了楊萬里的要求。

石原放下電話,就來到了陳鐵山的辦公室。他把楊萬里要人的事兒一說,陳鐵山立刻反對說:“這個二哥,從咱們公司挖走不少人了吧,這次又要三個,不給他?”

石原說:“他這次不白要,他承諾至少要幫助咱們安排三十名下崗工人。”

“他到不傻,從咱們這兒要走三個工程師,還外帶三十個勞動力,最後還落個幫助咱們安排下崗工人的好名聲。老大,我不是說你,二哥那腦袋瓜,咱倆人加起來,也沒他的一個人腦袋瓜好使!”陳鐵山自嘆不如的說。

“咱們這裡不是人員富餘嗎?留在咱們這兒也是個對人才的浪費。”石原說。

陳鐵山看著石原問:“大哥,你是不是答應二哥了?”

石原立即回答說:“技術人員調動的事情歸你管,我怎麼能答應呢?”

陳鐵山對石原的領導風格非常清楚。他是不會親口答應的,但他對這事的處理是帶有傾向的。如果他傾向同意,他會親力親爲找你商量,徵得你的同意;如果他不同意,他就會告訴當事人,這事兒不歸他管,讓當事人親自來找你。這就是石原的領導藝術。既然,石原親自找上門,陳鐵山不想放人,也沒有拒絕的理由。他也不想因爲這件事情得罪了老同學。他就改口答應了放人。

工會**小馬在石原的啓發下,決定到社會上拓展安排下崗工人。他約好人才管理中心主任趙衛東一起去了王府飯店和京城飯店。聯繫工作很順利,他們倆與這兩個單位簽約了用工意向書。工作任務是飯店服務員和保潔員。

用工單位對來他們這裡工作的人員,他們不用給上職工保險,也不用管檔案,只是管每人發三十塊錢的日工資就行了。當然,職工過年過節職工發的福利是不會少的。這正是用工單位理想的用工狀態。

小馬他們還走訪了市屬園林單位,與幾家市屬公園簽署了用工協議書。只不過工作性質屬於季節性工作,來年開春才能上崗,當年十一月結束工作。主要工作任務是打掃公園裡的環境衛生。

工會**小馬覺得這些單位可以全部安置好下崗工人了,就與趙衛東商量,召開下崗工人全體人員大會,實施人員工作分配。

開會那天,任翠花和白雪事先把各用工單位的工作性質,工作要求和條件以及人員指標、工資標準等事項,張榜公佈了出來。

趙衛東在基地院裡擺了兩張三屜桌,任翠花和白雪各佔一張桌子。任翠花負責下崗工人去飯店和黃家莊園工作人員的登記,白雪負責去園林公園和惠民公司工作的人員登記。

基地的院子不算大,四百多名下崗工人把小院圍個水泄不通。

深秋的季節,站在外邊,已經有了涼意。但在這個小院裡,卻讓人感覺不到一絲的涼意。來人個個興奮,熱烈和熱情。畢竟在家裡呆的時間太久了,一起工作的同事難得見上一面。他們在人羣中尋找著熟悉的面孔,寒暄、問候、握手。人們看了佈告,開始議論:

“黃家莊園工資最高,條件不錯,就是離家太遠。家住北郊的人去合適。”

“我知道惠民公司,你當過瓦工,去應聘沒問題,我是普工工種,估計應聘不上。我知道咱公司有人去了他們那工作,那裡待遇也不錯。”

“到公園幹不錯,玩似的就把活幹了,工作時間也不長,一天工作六個小時,一個月的工資跟咱們在單位上班拿的差不多。唯一不稱心得冬三月要待在家裡,沒工資。”

“其實去飯店工作也不錯,在城裡圖個離家近,風吹不著,雨打不著,唯一不稱心就是工資低點,嗨,什麼時候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你說是不是?”

會議由趙衛東主持。他當過兵,說話辦事雷厲風行。他對大家說:“大家看好了,根據自身情況,你覺得能適合哪裡工作,就去到任翠花和白雪那裡報名。有的單位有名額限制,先報先得,額滿爲止。”

大家經過一番比較,基本上都找到了自己合適的位置。沒有找到位置的人都被歸入了來年到園林公園工作的行列。

工會**小馬在大家報完名後,對大家講:“公司領導非常關心大家的工作安排問題,有的單位工作就是公司領導給大家親自聯繫安排的,所以,希望大家到了外單位工作,不要辜負領導的希望,要遵守人家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要儘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大家要記住,你們是華政二公司派出的勞務人員,我把醜話說在頭裡,如果誰違反了人家的紀律,被辭退,公司也就不再管安排工作了。最後,我祝大家在新的崗位上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工會**小馬回公司後,將下崗工人的安置情況向石原做了詳細彙報。石原聽後,非常高興。他說:“你知道,一個下崗工人的背後,就牽扯到一個家庭。這件事做好了,我們就會讓這些個家庭迴歸到社會的正常生活軌道,也就保證了企業與社會的穩定。”

石原還叮囑小馬說:“我們不要以爲把下崗工人安置了,就萬事大吉了。我們把他們只不過是進行了勞務輸出,但他們的人事關係還在我們單位,我們還負有管理責任。所以,我們還要與接收單位保持密切聯繫,瞭解他們的工作生活情況,爲他們提供必要的協助與幫助。”石原說到這兒,好像突然想起什麼,問小馬:“你知道三分公司那個雙胞胎哥倆去了哪裡了?”

小馬就是從老三隊出來的,老三隊改成三分公司後,還是那撥人員組成,沒什麼太大變化,他對三分公司人員很熟悉。他看見了那兩哥倆去哪報的名。小馬就對石原說:“他倆去了黃家莊園。”

“書記,您怎麼問起他倆?”小馬問石原。

“上個月他們的媽媽爲他們兩個人工作的事找過我。”石原說。

小馬與那兩個哥倆從一個學校一起到農村插隊,對他們的家庭情況瞭如指掌。那哥倆父親是鋼鐵學院的教授,母親是家庭婦女。一家人住在鋼鐵學院的紅排房宿舍。哥倆在剛上初中的時候,他們父親去世了。以後,靠母親在街道每月領的救濟金和他們父親留下的存款維持家庭生活。按說教授的孩子,應該聰明。可這哥倆不行。老大缺心眼,老二屬正常人,但腦子也不是那麼聰明。有一點,這哥倆幹活不偷奸耍滑,是個本分的老實人。黃家莊園保潔工的活兒還真特別適合這哥倆兒幹。

小馬想到這兒,對石原說:“書記,我回工會就與人才管理中心趙衛東聯繫,制定一個時間表,定期的到接受單位走訪我們單位的下崗職工。”

小馬剛說完,經理陳鐵山走進來。他進門就說:“三分公司經理剛來電話說:“三分公司書記張強昨晚被派出所帶走了,讓單位領導去派出所領人”。石原問:“因什麼事情去的派出所?”陳鐵山說:“具體情況不清楚,三分公司經理說,他是從分公司旁邊的洗浴中心被帶走的。”石原說:“我們先彆著急去派出所,今天太晚了,明天一早小馬去趟三分公司,把情況瞭解清楚後,再去派出所領人。”

“老石,這是我與林副書記一起商定的分公司改項目部後,各項目部領導人員名單,請審閱一下,如果沒有異議的話,我建議召開黨委會通過一下,儘快開展工作。”陳鐵山說完,將一份項目部領導人員名單,放到了石原的桌上。

“書記,沒什麼事情,我先走了。”小馬說著,要離開石原辦公室。

石原囑咐小馬說:“下崗職工安置是個大事,你們一定要把工作做細做到位,讓他們安心外單位工作。明天你早一點去三分公司。”

小馬答應後,離開石原辦公室。

小馬走後,石原拿起陳鐵山放到桌上的人員名單,逐個看了看說:“就在這幾天吧,我們召開黨委會。”他說完,把放下的名單,又拿起來。他覺得什麼地方有點不妥,然後對陳鐵山說:“你先把這份名單放在我這兒,我再好好斟酌一下。”

“行吧”陳鐵山對石原說:“那我就回我的辦公室了,”說完,他離開石原辦公室。

(二)第十二章 桃林之謎第六章 妥善安置第四章 另做打算第二十章 退休之後第十三章 感情危機第十章 外埠之行第四章 另做打算第一章 相聚莊園第八章 單位除名第十三章 感情危機第十九章 退休之前第十一章 企業競爭第十二章 桃林之謎第六章 妥善安置第五章 深化改革第十章 外埠之行第九章 分房風波第四章 另做打算第十四章 得到愛情第十三章 感情危機第五章 深化改革第二十章 退休之後第四章 另做打算第十一章 企業競爭第九章 分房風波第十九章 退休之前(二)第十三章 感情危機(二)第一章 相聚莊園第二章 大刀闊斧第十六章 離家出走第十章 外埠之行第一章 相聚莊園第一章 相聚莊園第十九章 退休之前第十八章 出國發展第一章 相聚莊園第三章? 工人下崗第十七章 破鏡重圓第一章 相聚莊園第十五章 經理入獄第十章 外埠之行第二章 大刀闊斧第九章 分房風波第十二章 桃林之謎第六章 妥善安置第十一章 企業競爭第二十章 退休之後第四章 另做打算第二章 大刀闊斧第十八章 出國發展第十九章 退休之前第十三章 感情危機第十六章 離家出走第十一章 企業競爭第六章 妥善安置第十一章 企業競爭第十五章 經理入獄第七章 洗浴事件第四章 另做打算第二十章 退休之後第十二章 桃林之謎第九章 分房風波第十二章 桃林之謎第五章 深化改革第十一章 企業競爭第十章 外埠之行第四章 另做打算第十三章 感情危機第十五章 經理入獄第九章 分房風波第一章 相聚莊園第十八章 出國發展第十七章 破鏡重圓第八章 單位除名第十六章 離家出走第六章 妥善安置第五章 深化改革第三章? 工人下崗第九章 分房風波第十三章 感情危機(二)第六章 妥善安置第十二章 桃林之謎第八章 單位除名第二章 大刀闊斧第十四章 得到愛情第八章 單位除名(二)第五章 深化改革(二)(二)
(二)第十二章 桃林之謎第六章 妥善安置第四章 另做打算第二十章 退休之後第十三章 感情危機第十章 外埠之行第四章 另做打算第一章 相聚莊園第八章 單位除名第十三章 感情危機第十九章 退休之前第十一章 企業競爭第十二章 桃林之謎第六章 妥善安置第五章 深化改革第十章 外埠之行第九章 分房風波第四章 另做打算第十四章 得到愛情第十三章 感情危機第五章 深化改革第二十章 退休之後第四章 另做打算第十一章 企業競爭第九章 分房風波第十九章 退休之前(二)第十三章 感情危機(二)第一章 相聚莊園第二章 大刀闊斧第十六章 離家出走第十章 外埠之行第一章 相聚莊園第一章 相聚莊園第十九章 退休之前第十八章 出國發展第一章 相聚莊園第三章? 工人下崗第十七章 破鏡重圓第一章 相聚莊園第十五章 經理入獄第十章 外埠之行第二章 大刀闊斧第九章 分房風波第十二章 桃林之謎第六章 妥善安置第十一章 企業競爭第二十章 退休之後第四章 另做打算第二章 大刀闊斧第十八章 出國發展第十九章 退休之前第十三章 感情危機第十六章 離家出走第十一章 企業競爭第六章 妥善安置第十一章 企業競爭第十五章 經理入獄第七章 洗浴事件第四章 另做打算第二十章 退休之後第十二章 桃林之謎第九章 分房風波第十二章 桃林之謎第五章 深化改革第十一章 企業競爭第十章 外埠之行第四章 另做打算第十三章 感情危機第十五章 經理入獄第九章 分房風波第一章 相聚莊園第十八章 出國發展第十七章 破鏡重圓第八章 單位除名第十六章 離家出走第六章 妥善安置第五章 深化改革第三章? 工人下崗第九章 分房風波第十三章 感情危機(二)第六章 妥善安置第十二章 桃林之謎第八章 單位除名第二章 大刀闊斧第十四章 得到愛情第八章 單位除名(二)第五章 深化改革(二)(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平县| 安塞县| 通河县| 博野县| 宜都市| 林甸县| 江西省| 措美县| 那坡县| 漳浦县| 乌拉特后旗| 乐平市| 平顺县| 溧阳市| 沾化县| 望都县| 章丘市| 金堂县| 塔河县| 张家港市| 和硕县| 泾源县| 屏边| 静宁县| 蓝田县| 赤城县| 巴彦县| 翼城县| 南充市| 镇雄县| 华亭县| 浦北县| 项城市| 新竹市| 竹山县| 景东| 郓城县| 崇信县| 辽中县| 肇庆市|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