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章 人心 (六)

滾滾黃河向東流去,日夜不息。

“轟隆隆,轟隆隆,轟隆?。 遍χ荼眰劝遵R坡,河水因爲河道驟然收窄,而變得湍急異常,就像一條被激怒的黃色巨龍,不停地拍打在剛剛加固過的堤壩上,濺起一團團金色的水霧,被陽光一照,如夢似幻。

比河水拍打堤壩聲的,是河工們整齊的號子聲,“一二,起……一二,起……一二,起……一二,起……”

“一二,起……一二,起……一二,起……一二,起……”

“一二,起……一二,起……一二,起……一二,起……”

紅旗招展,繩索隨著號子聲緩緩扯動,將一塊兩丈高矮,五尺見方的石碑,緩緩立了起來,就像一根定水神針般,威嚴地聳立在了河道最窄處,與一座剛剛加起來的索橋遙遙相對。

石碑的正面,龍飛鳳舞雕著七個漢字,“棣州治河功德碑“,每個字都有芭斗大小,表面還專門塗了一層銅粉,被陽光和水霧一襯托,立刻瑞氣繚繞。

石碑北面,則是治河有功的當地士紳名姓及事蹟。每個名姓連同下面的文字,雖然都只佔了窄窄的兩行,總計加起來也沒有三指寬,卻格外吸引人的目光。

“張寶財,棣州白馬人,正直良善,富而不驕。憂水患危害鄉鄰,於廣順二年舍家爲國,購進無主荒地兩千四百畝,捐贈粟米五千石……”石碑沒等立穩,已經有好事者,迫不及待,將背面第一行字大聲唸了出來。

“多謝皇上,多謝太子,多謝諸位鄉鄰,草民,草民何德何能,敢,敢居此碑之上,慚愧,慚愧??!”一名花白鬍子,肥頭大耳的鄉紳跳起來,抱著肥碩的拳頭,向四周團團行禮。一張圓臉,早已因爲激動走了形。雙目當中,也涌滿了驕傲的淚水。

勒石記功,勒石記功??!當初他聞聽太子殿下派人下鄉購買糧食,抱著破財免災的想頭,捐出的五倉陳年粟米,沒想到居然換回瞭如此殊榮!當年,族裡那羣短視的傢伙,還笑他笨!如今,看誰後悔得捶胸頓足?!

的確,這功德碑不禦寒,不頂飢,可這,卻是實實在在的名望。從從此之後,他白馬張家,就是天下聞名的良善門第,忠厚縉紳。無論哪朝哪代,無論今後換了誰做皇帝,在黃河兩岸,也沒人再敢把手朝張家頭上亂伸。否則,必將淪爲千夫所指,在地方上寸步難行!

“劉二山,棣州大劉莊人,約己厚人,樂善好施。哀流民衣食無著,特購進無主荒地兩千畝,捐贈粟米三千石,麻布兩百匹,活羊……”好事者們沒功夫接受張寶財的感激,繼續扯開嗓子,大聲唸誦功德碑背後的文字。

一個四十多歲,滿面紅光的漢子立刻衝了過來,帶著七八個家丁,將熱氣騰騰的肉包子,朝石碑附近的河工嘴裡塞,“辛苦,辛苦,真正辛苦的是你們。草民,草民,草民不過是沾了太子殿下的光,殿下如此厚待,草民,草民真是愧不敢受,愧不敢受??!”

嘴裡喊著愧不敢受,他的脊背卻挺的筆直,面孔左轉右轉,唯恐周圍看熱鬧的官員、士紳和百姓們,記不住自己劉二山長啥模樣!

“李達,棣州臨河村人,樸實無僞,心懷鄉里……”誦讀聲繼續,又一個地方士紳從人羣中擠了出來,帶著自家佃戶,將熟肉,酒水,不要錢般朝維護秩序的滄州兵腳邊擺?!袄⑸妨?,愧煞了,都是軍爺與河工們每日拼死拼活,我等,我等不過是受陛下和太子的感召,才捐出了些糧食物資而已,真的愧煞了!”

“錢小六,棣州……”

“許浩達……”

“李方鋒……”

更多的地方士紳名字被念出,人羣中,擠出更多的身影,每一個都努力將胸脯挺起,將腰桿豎得筆直。

在當初購買荒地和平價出讓存糧的時候,無論他們當中有人是打算破財消災,還是真的對鄉鄰和災民們動了惻隱之心,至少,在此時此刻,他們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當年的行爲,是如假包換的積德行善!

這年頭,皇上換的快,朝廷換得也快,但一個家族的好名聲積攢起來,卻分外耗時。而隨著治河工程開始收尾,各渡口和橋樑附近的功德碑開始豎立,他們和他們身後的家族,就迅速變成了真正的地方望族。

今後,無論是換了皇帝,還是換了刺史,縣令,輕易不會再有人敢窺探他們的家產和土地。否則,就是欺壓良善,就是荼毒百姓,就會被全天下人所嘲笑,就會失去民心,自毀根基!

“樑小大……”

“黃四……”

“周方正……”

更多的名字被念出來,隨著咆哮的黃色水,傳向遠方,傳遍黃河兩岸。

站在距離黃河不遠處一座臨時搭建的高臺上,太子柴榮轉過身,以鄭子明最喜歡的慶賀方式,跟他默默擊掌。

三年以前,二人聯手,以“發賣荒地,平價收糧並許諾勒石記功”等一連串令人眼花繚亂的手段,爲朝廷募集到了巨量的資金和糧食,爲治河工程提供了豐厚的物資保障。但是那時,卻沒有人相信,他們事後會真的兌現承諾,真的把“只是吐出了不該得的國難財”那些吝嗇鬼的名字,刻在功德碑上。

而現在,功德碑真的立起來了,“吝嗇鬼”們真的變成了遠近聞名的良善士紳,人們回過頭來再看當初,才豁然發現,太子殿下的目光當年有多長遠。

那些名字被刻在功德碑上的“良善士紳”,以前真的樂善好施麼?明眼人其實都知道答案!那些名字被刻在功德碑上的“良善士紳”們,在被迫平價出讓原本打算用來囤積居奇的糧食之際,沒在肚子裡問候太子殿下的祖宗八代,沒偷偷朝寫著冠軍侯名字的小人上扎針麼?答案也是不問可知。但是,從功德碑準備豎起消息傳開之時,一直到現在,甚至還會延續到今後若干年,那些名字被刻在功德碑的傢伙,一定會盡力約束自己和族人,盡力去表現得像個良善士紳,絕不敢再輕易去踐踏幾輩子積攢都未必能積攢起來的好名聲。而讓每一件善行都有善報,從現在起,也將會成爲黃河兩岸百姓官府公認的默契,往下流傳百年乃至千年。

“子明,你,真有你的!”作爲當年的見證者和整個治河工程的主要領軍者之一,符昭文激動得兩眼發紅,也湊上來,跟太子柴榮和鄭子明兩個陸續擊掌爲賀,“如此,如此一來,殿下,殿下一諾千金之名,必將流傳天下。而,而這黃河兩岸的民風,也,也必將爲之大變!這,這都是實打實的功德,古,古之聖賢,也,也未必……”

“是殿下當初敢於決斷,纔有今日之結果!”鄭子明笑了笑,輕輕搖頭。

“孤絕不敢貪此奇功!”柴榮內心深處,也是熱流奔涌。揮了下胳膊,以顫抖的聲音強調?!皼]有子明,沒有文仲,沒有潘美、藏用和陶大春,孤,孤對今天想都不敢想!”

一個言出必踐的好名聲,一樁解決黃河水患的蓋世奇功,對現在的他來說,簡直就是雪中送炭。面對王峻、王殷、李重進和那些投機之輩的聯合打壓,他這個太子,已經連續數月不敢返回汴梁。而隨著水患被解決的消息和移風易俗的壯舉被傳回朝堂,那些聯合起來窺探太子之位的人,必將受到當頭一擊!

“別謙虛了,這個時候,你不能謙虛。有些事情,你不敢想也得想,誰叫你是太子呢!”鄭子明擡手輕輕錘了柴榮肩膀一下,一語雙關?!坝行┴熑?,也是命中註定,咱們誰都逃不掉!”

說罷,也不管柴榮如何理解自己的話。轉過頭,看著河畔熙熙攘攘的人羣,會心而笑。

修橋補路雙眼瞎,坑蒙拐騙福滿門。當生活在某一個國家,某一片地域上的大多數人,,失去了對“善”的追求,失去了對“善”的敬重,轉而不分青紅皁白,以明火執仗爲勇敢,以巧取豪奪爲榮耀的時候,這羣人的精神,就會日益衰弱下去,甚至會走向死亡。

當生活在某一個國家,某一片地域上的大部分的人,連自己的左鄰右舍都坑,怎麼可能有勇氣捨生取義?怎麼可能在面對入侵者之時,挺身而出,衆志成城?

以石敬瑭爲楷模,以韓匡嗣爲榜樣,爲出賣族人者做傳,爲引狼入室者立碑,將敢於站出來抵禦外辱者以莫須有的罪名殺死,將與敵偕亡的反抗者以“愚昧”二字打入另冊,不過是其精神衰退的一種外在表現而已。

是病,就得治,這是醫者的信條。

鄭子明的岐黃之術居當世之首,鄭子明對當世頑疾的認識,也遠超同輩和各位前輩。記憶裡那些越拼湊越清晰完整的時光碎片,令他生出了一雙遠比普通人銳利的眼睛??梢酝高^疾病表象,看進患者的骨髓。甚至在某一局域,能穿透時光,看清三世三生!

採取由上到下的手段,主動去回報那些善行,無論當初行善者是被迫無奈還是有心,只是他給眼前世界開出藥方的中的一副。在他的背囊中,還有更多的藥方,更多的針石,隨時可以拿出,只待外界有足夠的空間,只待能找到恰當的時機。

“轟隆隆,轟隆隆,轟隆隆!”黃河奔流,日夜不息。

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第四章 答案 (三)第一章 磨劍 (八)第三章 收穫 (三)第十章 易鼎 (五)第四章 虎狼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一章 家國 (七)第九章 暗流 (二)第六章 紅妝 (九)第八章 雄關 (五)第二章 風雲 (二)第九章 奪帥 (八)第七章 治河 (九)第四章 虎狼 (九)第六章 綢繆 (一)第七章 勁草 (一)第二章 霜刃 (五)第一章 磨劍 (二)第六章 君王 (七)第七章 鹿鳴 (八)第十章 易鼎 (一)第六章 破繭 (十)第六章 紅妝 (三)第七章 國難 (七)第三章 父子 (六)第八章 三生 (三)第二章 謀殺 (五)第九章 萍末 (九)第九章 萍末 (七) 第二更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七章 塵緣 (九)第四章 饕餮 (六)第四章 答案 (二)第七章 鹿鳴 (九)第十一章 磐石 (三)第一章 問道 (六)第九章 萍末 (七)第五章 草谷 (二)第二章 風雲 (五)第十章 易鼎 (八)第六章 綢繆 (九)第三章 父子 (七)第四章 饕餮 (三)第六章 破繭 (三)(補30號病假)第七章勁草 (七)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六章 破繭 (一)第八章 烏鵲 (九)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三章 颶風 (九)第四章 答案 (二)第八章 麋鹿 (六)第四章 歸來 (十)第九章 暗流 (四)第十一章 磐石 (三)第六章 破繭 (三)(補30號病假)第四章 虎雛 (一)第十章 狂風 (一)第九章 萍末 (五)第六章 綢繆 (六)第三章 颶風 (四)第五章 短歌 (一)第五章 草谷 (五)第八章 崢嶸 (十)第三章 收穫 (六)第六章 綢繆 (二)第一章 初見 (一)第六章 紅妝 (九)第二章 蓬篙 (九)第七章 仕途 (三)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一章 磨劍 (四)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七章 鹿鳴 (二)第三章 衆生 (一)第六章 君王 (七)第十章 易鼎 (十二)第四章 撲朔 (八)第七章 國難 (八)第六章 帝王 (七)第十二章 少年 (二)第三章 衆生 (四)第十章 易鼎 (五)第四章 歸來 (三)第八章 人心 (十)第九章 暗流 (二)第三章 收穫 (四)第七章 國難 (三)第六章 破繭 (三)(補30號病假)第五章 草谷 (一)第五章 短歌 (七)第九章 萍末 (九)第六章 破繭 (四)第一章 傳說 (六)第十章 易鼎 (一)第四章 撲朔 (三)第九章 萍末 (五)第九章 萍末 (十)第五章 求索 (一)
第四章 答案 (三)第一章 磨劍 (八)第三章 收穫 (三)第十章 易鼎 (五)第四章 虎狼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一章 家國 (七)第九章 暗流 (二)第六章 紅妝 (九)第八章 雄關 (五)第二章 風雲 (二)第九章 奪帥 (八)第七章 治河 (九)第四章 虎狼 (九)第六章 綢繆 (一)第七章 勁草 (一)第二章 霜刃 (五)第一章 磨劍 (二)第六章 君王 (七)第七章 鹿鳴 (八)第十章 易鼎 (一)第六章 破繭 (十)第六章 紅妝 (三)第七章 國難 (七)第三章 父子 (六)第八章 三生 (三)第二章 謀殺 (五)第九章 萍末 (九)第九章 萍末 (七) 第二更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七章 塵緣 (九)第四章 饕餮 (六)第四章 答案 (二)第七章 鹿鳴 (九)第十一章 磐石 (三)第一章 問道 (六)第九章 萍末 (七)第五章 草谷 (二)第二章 風雲 (五)第十章 易鼎 (八)第六章 綢繆 (九)第三章 父子 (七)第四章 饕餮 (三)第六章 破繭 (三)(補30號病假)第七章勁草 (七)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六章 破繭 (一)第八章 烏鵲 (九)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三章 颶風 (九)第四章 答案 (二)第八章 麋鹿 (六)第四章 歸來 (十)第九章 暗流 (四)第十一章 磐石 (三)第六章 破繭 (三)(補30號病假)第四章 虎雛 (一)第十章 狂風 (一)第九章 萍末 (五)第六章 綢繆 (六)第三章 颶風 (四)第五章 短歌 (一)第五章 草谷 (五)第八章 崢嶸 (十)第三章 收穫 (六)第六章 綢繆 (二)第一章 初見 (一)第六章 紅妝 (九)第二章 蓬篙 (九)第七章 仕途 (三)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一章 磨劍 (四)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七章 鹿鳴 (二)第三章 衆生 (一)第六章 君王 (七)第十章 易鼎 (十二)第四章 撲朔 (八)第七章 國難 (八)第六章 帝王 (七)第十二章 少年 (二)第三章 衆生 (四)第十章 易鼎 (五)第四章 歸來 (三)第八章 人心 (十)第九章 暗流 (二)第三章 收穫 (四)第七章 國難 (三)第六章 破繭 (三)(補30號病假)第五章 草谷 (一)第五章 短歌 (七)第九章 萍末 (九)第六章 破繭 (四)第一章 傳說 (六)第十章 易鼎 (一)第四章 撲朔 (三)第九章 萍末 (五)第九章 萍末 (十)第五章 求索 (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坻区| 囊谦县| 青神县| 九寨沟县| 神农架林区| 巴彦淖尔市| 台湾省| 濮阳市| 平南县| 兴城市| 易门县| 米林县| 镇坪县| 闸北区| 平舆县| 张掖市| 石楼县| 宁武县| 宜川县| 蒲江县| 道孚县| 茶陵县| 南昌市| 张北县| 崇信县| 项城市| 连云港市| 阿鲁科尔沁旗| 北辰区| 沙坪坝区| 平邑县| 白水县| 五华县| 宁津县| 沙田区| 襄樊市| 肇州县| 黔西| 巴青县| 栾川县| 漳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