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章 收穫 (六)

沒有力量可以慢慢積蓄力量。

只要朝著一個方向堅持不懈,早晚會有聚沙成塔的那一天。

並且那將是完全屬於他自己的力量,不是來自任何人的施捨,當然,也不可能被任何人輕易地剝奪。

如是想著,少年人臉上的苦澀漸漸消散,代之的,則是一縷溫暖的陽光。

“此子絕非池中之物!”親眼看著寧子明臉上的表情由苦澀變成了期許,目光由焦灼變成了平靜,傳旨欽差張永德在心中悄悄地誇讚。“本以爲君貴對他的推崇屬於替朋友造勢,現(xiàn)在看來,君貴對他,恐怕還是小瞧了幾分!”

在臨來李家寨之前,他曾經(jīng)多次設想過對方看到聖旨和邸報之後的反應,其中最爲平靜的一種,恐怕也會對郭家流露出幾分失望。

畢竟,以自家岳父郭威如今的地位和實力,只要稍稍加大一下運作的強度,就能確保石重貴衣帶詔傳位的事情,被列入只準許極少數(shù)高官才準許知曉的機密範疇,而不是如此大張旗鼓地出現(xiàn)在邸報之上。

只要稍微加大運作強度,就可以讓朝廷發(fā)出詔書尋人,以迂迴的方式,確定石延寶的身份,使其不必再繼續(xù)隱姓埋名。

然而,郭威這回卻出人預料地謹慎,把他自己的影響力,始終控制在了不損害皇家利益的大前提之下。如此一來,站在對方的角度,就無法不懷疑他到底願不願意給少年人提供庇護了。換做張永德自己跟寧子明易地而處,他恐怕立刻就會大鬧一場,然後永遠跟柴榮,跟柴榮背後的郭家割席斷交。

但是,此刻站在他眼前的寧子明,卻表現(xiàn)得極爲平靜,極爲淡然,彷彿早就大徹大悟了一般,哪怕聖旨和邸報上的內容再匪夷所思,都無法對他產(chǎn)生太重的衝擊。

“抱一兄此番來定州,除了傳旨之外,還有沒有別的事情?”發(fā)覺張永德一直在偷偷地打量自己,寧子明笑了笑,不動聲色地將話題岔往他處,“若是沒有的話,不妨在山寨裡多停留些時日。眼看著就要落雪了,雪後的太行山,看上去別有一番壯麗!”

“沒,不,還是不必了!子明老弟無需對我客氣!”猛然間被人稱了表字,張永德約略有些不適應,愣了愣,笑著擺手,“傳完了聖旨之後,愚兄還得趕去太原面見劉節(jié)度,所以,所以就不多在此地過多耽擱了。愚兄今天在你這兒裡休息一晚,明天早上就得啓程!”

“既然抱一兄有公務在身,小弟也不好強留。下次抱一兄再來,請務必多停頓些時日,也好讓小弟我盡一次地主之誼!”寧子明又笑了笑,低聲發(fā)出邀請。

“那是自然,有機會肯定要來叨擾子明老弟!”張永德咧了下嘴巴,乾笑著點頭。

因爲有柴榮這一層關係在,他與寧子明兩個彼此之間不能算做外人。但以對方的表字相互稱乎之時,卻感覺到一種說不出的彆扭。故而彼此也沒太大興趣深交,走完了必要的過場後,第二天一大早便匆匆離去。

因爲欽差的到來而熱鬧了一整天的李家寨,迅速恢復了寧靜。議事、訓練、修補倉庫、播種冬麥,從上到下,每個人的日子再度變得單調而又平淡。表面上,寨子裡幾乎沒有任何變化。唯一與先前不同的是,原本處理聯(lián)莊會事務的聚義廳,被偷偷換了塊牌匾,轉眼間變成了三州檢點使官衙。

至於其他,房子還是原來那般大小,門口的守衛(wèi)也還是原來那幾個敦實後生。牆角處隨意種下的梅花,不知不覺間已經(jīng)長出了骨朵。待到明年春來,便會綻放出奼紫嫣紅。

它們是最自由的,他們只管天氣冷熱,從來不用在乎大堂內那把金交椅上坐的是誰?

在平平淡淡中,第一場雪飄然而落。

按照北國慣例,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室外的各項勞作就要徹底停頓下來。無論男女老幼,都會被呼嘯而至的寒風徹底趕回屋子裡去,穿上厚厚的棉衣,皮襖,守著火盆和家人熬冬。但是今年,情況卻有些特殊,凡是在新建立的三州巡檢衙門擔任官職者,無論高低,都失去了熬冬的資格。

偏偏大家夥兒還不能在背地裡抱怨巡檢大人不近人情。原因無他,第一批來自太行山的百姓到了,規(guī)模隱隱超過了五千。如果大家夥兒光顧著熬冬,卻不能及時將他們安頓停當,這五千人裡頭,恐怕有一小半兒,會在冬天的狂風暴雪中變成一具硬梆梆的屍體。

聯(lián)莊會雖然已經(jīng)徹徹底底變成了巡檢衙門,但各級官吏卻依舊是原來那批鄉(xiāng)間子弟。骨子裡的淳樸善良雖然曾經(jīng)被壓制,卻未泯滅,心腸也沒來得及被官場給染黑。忽然看到那麼多和自己父母兄弟一樣平頭百姓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大家夥兒怎麼能無動於衷?幾乎不用寧子明做任何動員,就紛紛使出全身解數(shù),將遠道而來的百姓們往滱水河畔的無主荒村裡頭安排。

那些荒村雖然因爲去歲遭受過兵災而人丁滅絕。但大部分房子和院落都基本完好,只要仔細收拾收拾,便可以重新居住。而太行山上下來的這批百姓,又不怎麼挑肥揀瘦。見到有現(xiàn)成的舊屋子可住,有大片大片的能隨時澆上水的土地可供開墾,一個個不禁喜出望外!開心之餘,對巡檢衙門的每一道命令,都傾力配合,哪怕是有些命令頗爲難以理解,也執(zhí)行得不折不扣。

如此一來,巡檢衙門的一衆(zhòng)大小官吏個個都雖然忙得腳不沾地,成績卻頗爲斐然。幾乎是在短短半個月之內,沿著滱水河畔,就多出了二十幾個面貌一新的村寨。盤踞在村寨內部和周圍的野狼、野狗,被砍殺殆盡。齊腰深的枯草,也被割了下來,一捆捆丟上了屋頂,將原本看上去有些破舊屋頂,打扮得金光閃爍,煥然一新。

在替自己拾掇新家的同時,百姓們還被巡檢衙門給組織起來,修整了這些村寨與大路相連的鄉(xiāng)間小道兒,讓每一個村寨都有道路通向臨近的村寨和縣城,而不是孤零零被隔離在外。

正如當初呼延琮所料,縣令孫山看到自己治下突然多出來二十幾個村子和數(shù)千百姓,非但沒有惱怒巡檢衙門越權,反而高興得合不攏嘴巴。未等寧子明寫信向他解釋此事的前因後果,就親自帶著禮物,登門致謝。並信信旦旦地許諾:未來三年,縣衙不向流民們收一粒米、一文錢的賦稅。非但如此,凡是流民們重新開墾出來的土地,只要三年內沒有原主持著地契前來討要,就暫時歸開墾者所有,多少不限。三年過後,每戶流民最大可保留十五畝口糧田,按律繳納賦稅。若是有人家所開墾出來的土地超過了十五畝,則多出了來的部分,必須交還給官府。但是,這戶人家有權優(yōu)先向官府租種,田租份額隨行就市。

此外,縣衙門還會撥出專款,在每臨近的五個村落當中,修建學塾一座。裡邊的教書先生由這五個村子的鄉(xiāng)老負責禮聘,但聘金和先生的月供米糧,則由縣衙來支付。學塾落成之後,各個村寨的百姓,都可以將子侄送到裡邊就讀,有教無類!

……

如是種種,各項肉眼可見好處,一古腦兒給了十四五個。卻從到達直至離開,都沒對這批流民們的來歷,過問分毫!

“這姓孫的,果然天生就是一塊做官兒的料兒!”目送著縣令孫山騎著青花騾子的身影,在衙役們的簇擁下漸漸去遠,李家寨的寨主李順兒撇著嘴點評。“只是動動舌頭,就把流民的感激給分走了一大半兒。回過頭去,朝廷那裡又能邀得一場好功!”

在寧子明等人營救陶三春的那個晚上,他雖然被嚇了個半死。但是過後卻也因禍得福,由柴榮、趙匡胤和寧子明三兄弟聯(lián)袂推薦,出任了李家寨的寨主。每天藉著三兄弟的名號招搖過市,無論走到哪裡,都有人主動巴結逢迎。

然而,李順兒的胃口,卻早已不是區(qū)區(qū)一個寨主所能滿足。這些日子跟在三兄弟身後世面越見越多,他的內心深處,也對自己的未來期待,越來越高。晚上一個人睡不著覺時,每每暗暗發(fā)誓,要抱住三兄弟的大腿絕不撒手!最後要麼落個死無葬身之地,要麼雞犬升天!

“可不是麼,尋常百姓最在乎哪幾樣?第一,土地。第二,就是兒孫的前途。他這又做主給百姓們分地,又出錢辦學堂,把最容易賣的“好”兒全給賣了!把難做的事情和得罪人的事情,全都留給了巡檢衙門!”對於李順兒的觀點,郭信深表贊同。

這回他奉命護送張永德前來李家寨宣旨,差事結束之後,卻沒有再負責保護後者返回汴梁。而是作爲郭家的外派聯(lián)絡人,留在了寧子明身邊。恰好寧子明手頭上,也沒有太多的人才可供使用,於是就乾脆讓他做了親兵都頭,隨時爲自己提供保護,並且出謀劃策。

“這狗官,非但想要向朝廷表功,並且還看上了墾荒的收益!”第三個站出來,對縣令孫山表示不滿的,則是陶正的長子陶大春。作爲一個讀過書,又經(jīng)常外出開闊視野的地方俊傑,他對孫山的心思剖析得最爲透徹。“別人辛辛苦苦開出了的荒地,憑什麼三年之後就要收歸官府?什麼三年之內沒有原主持著地契前來討要?地契的底子存在哪裡?還不是在他的縣衙當中!而土地的原主人連同原主人的直系親屬縱然死絕了,只要他豁出去力氣找,怎麼可能連個拐著彎兒的親戚都找不到?屆時再根據(jù)衙門裡的存底兒僞造一份地契,上門來找墾荒者討要,案子該怎麼判,還不是由著他的那張嘴巴?”

“這……”先前李順兒和周信兩個人的話,寧子明尚可當作挑撥離間一笑了之。但陶大春的剖析,卻令他的臉色瞬間大變。毫無地方官場經(jīng)驗的他,萬萬沒想到,在孫山主動示好的行爲背後,居然還隱藏著如此險惡的心思。

而按照雙方的職責劃分,他即便看到了陷阱,也無法去阻止。因爲那些陷阱並不是針對他,而是針對著一羣來歷不明的流民。他是官兒,與孫山纔是一夥。他眼下最好的選擇,是坐下來,不聞不問,然後再從孫山等人手裡分一杯羹。

第七章 國難 (七)第十二章 少年 (八)第三章 父子 (十二)第四章 答案 (二)第一章 磨劍 (一)第八章 人心 (七)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三章 颶風 (十)第六章 破繭 (六)第一章 初見 (四)第八章 雄關 (三)第五章 迷離 (三)第十章 易鼎 (六)第八章 烏鵲 (七)第三章 颶風(十一)第三章 父子 (十)第五章 逝水 (一)第一章 磨劍 (七)第四章 虎雛 (五)第十二章 少年 (八)第九章 長纓 (九)第六章 帝王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二)第四章 虎狼 (二)第二章 蓬篙 (十)第八章 三生 (五)第五章 短歌 (七)第八章 崢嶸 (一)第五章 短歌 (一)第七章 治河 (八)第八章 雄關 (四)第三章 收穫 (一)第四章 答案 (一)第五章 黃雀 (八)第九章 暗流 (六)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七章 治河 (五)第五章 逝水 (七)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二章 風雲(yún) (二)第一章 傳說 (七)第一章 問道 (二)第六章 綢繆 (一)第一章 問道 (三)第五章 短歌 (一)第八章 人心 (五)第三章 颶風(十一)第九章 萍末 (三)第七章 塵緣 (五)第八章 崢嶸 (六)第七章 塵緣 (二)第七章 鹿鳴 (七)第五章 短歌 (七)第一章 磨劍 (八)第五章 迷離 (八)第一章 家國 (六)第五章 逝水 (四)第三章 颶風(十一)第六章 破繭 (七) 補2號拖欠第十章 易鼎 (七)第六章 綢繆 (八)第八章 崢嶸 (二)第六章 帝王 (三)第六章 紅妝(一)第四章 答案 (四)第八章 麋鹿 (六)第八章 麋鹿 (五)第九章 暗流 (一)第十章 奪帥 (三)第二章 蓬篙 (七)第九章 奪帥 (八)第六章 紅妝 (七)第四章 虎雛 (三)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八章 烏鵲 (五)第七章 勁草 (六)第五章 逝水 (四)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四章 歸來 (七)第七章 國難 (三)第八章 崢嶸 (一)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一章 家國 (七)第四章 歸來 (四)第八章 麋鹿 (三)第九章 萍末 (二)第八章 烏鵲 (七)第十章 狂風 (一)第二章 風雲(yún) (九)第二章 重逢 (八)第十章 易鼎 (八)第九章 長纓 (一)第九章 長纓 (三)第三章 颶風 (三)第七章 治河 (三)第四章 虎狼 (四)第九章 暗流 (七)第十章 易鼎 (七)
第七章 國難 (七)第十二章 少年 (八)第三章 父子 (十二)第四章 答案 (二)第一章 磨劍 (一)第八章 人心 (七)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三章 颶風 (十)第六章 破繭 (六)第一章 初見 (四)第八章 雄關 (三)第五章 迷離 (三)第十章 易鼎 (六)第八章 烏鵲 (七)第三章 颶風(十一)第三章 父子 (十)第五章 逝水 (一)第一章 磨劍 (七)第四章 虎雛 (五)第十二章 少年 (八)第九章 長纓 (九)第六章 帝王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二)第四章 虎狼 (二)第二章 蓬篙 (十)第八章 三生 (五)第五章 短歌 (七)第八章 崢嶸 (一)第五章 短歌 (一)第七章 治河 (八)第八章 雄關 (四)第三章 收穫 (一)第四章 答案 (一)第五章 黃雀 (八)第九章 暗流 (六)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七章 治河 (五)第五章 逝水 (七)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二章 風雲(yún) (二)第一章 傳說 (七)第一章 問道 (二)第六章 綢繆 (一)第一章 問道 (三)第五章 短歌 (一)第八章 人心 (五)第三章 颶風(十一)第九章 萍末 (三)第七章 塵緣 (五)第八章 崢嶸 (六)第七章 塵緣 (二)第七章 鹿鳴 (七)第五章 短歌 (七)第一章 磨劍 (八)第五章 迷離 (八)第一章 家國 (六)第五章 逝水 (四)第三章 颶風(十一)第六章 破繭 (七) 補2號拖欠第十章 易鼎 (七)第六章 綢繆 (八)第八章 崢嶸 (二)第六章 帝王 (三)第六章 紅妝(一)第四章 答案 (四)第八章 麋鹿 (六)第八章 麋鹿 (五)第九章 暗流 (一)第十章 奪帥 (三)第二章 蓬篙 (七)第九章 奪帥 (八)第六章 紅妝 (七)第四章 虎雛 (三)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八章 烏鵲 (五)第七章 勁草 (六)第五章 逝水 (四)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四章 歸來 (七)第七章 國難 (三)第八章 崢嶸 (一)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一章 家國 (七)第四章 歸來 (四)第八章 麋鹿 (三)第九章 萍末 (二)第八章 烏鵲 (七)第十章 狂風 (一)第二章 風雲(yún) (九)第二章 重逢 (八)第十章 易鼎 (八)第九章 長纓 (一)第九章 長纓 (三)第三章 颶風 (三)第七章 治河 (三)第四章 虎狼 (四)第九章 暗流 (七)第十章 易鼎 (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州市| 建平县| 深圳市| 察雅县| 荣昌县| 开原市| 嘉义县| 工布江达县| 罗田县| 辽阳市| 皮山县| 平远县| 贵溪市| 台中市| 渝中区| 页游| 石家庄市| 桃源县| 东至县| 武冈市| 水富县| 喀喇沁旗| 炉霍县| 读书| 连江县| 靖西县| 建德市| 佛教| 虎林市| 罗甸县| 全椒县| 北宁市| 张家界市| 兴宁市| 九寨沟县| 屯留县| 聂荣县| 怀宁县| 宕昌县| 霍邱县| 鄢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