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章 霜刃 (四)

這一下,出手乾脆,動作利落。頓時贏得了滿帳的喝彩之聲。然而待看清楚了出手者的模樣,所有聲音又立刻嘎然而止。

“該如何處置此子,還請都指揮使示下!”曾經的瓦崗寨大當家,小肥的救命恩人和收養者,武英軍瓦崗營指揮吳若甫。揉了揉被硌紅了的手掌,大聲說道,彷彿根本沒感覺到周圍氣氛的怪異。

“這,這,來人,先將他擡下去,好好伺候!”武英軍都指揮使韓樸雖然也覺得非常彆扭,卻不能冷了對方的心。想了想,笑著吩咐。

“是!”幾名親信大步上前,從地上扯起昏迷不醒的少年人就往外拖。還沒等拖到帳門口,卻又被武英軍長史郭允明大聲喝止,“大膽,你等怎能如此慢待殿下?背,你們幾個輪流揹著他到山後的輜重營休息。記得給他單獨立一個營帳,規格不得低於郭某和韓將軍。”

“是!”親信們愣了愣,猶豫著將少年人背了起來,被壓得踉踉蹌蹌。

“去臨近的鄉老家中借幾個婢女,要手腳麻利,模樣齊整的。貼身伺候殿下。從現在起,殿下的吃喝,全由專人驗過之後,才能讓他享用。還有,任何人想要拜見殿下,必須事先請示!”郭允明用目光送著少年人的背影,繼續大聲補充。

“將軍,長史,此子雖然長相與鄭州刺史相似,可是他言語粗鄙,行事魯莽......”馬軍指揮錢弘毅與韓樸私交頗深,見後者任由郭允明繼續拿少年人當皇子對待,忍不住低聲提醒。

這年頭兵荒馬亂,長得白淨齊整的少年比較罕見,長得黑焦歪劣的半大野小子一抓一大把。所以乍眼看上去,小肥的確像是出身於大富大貴之家。與不不知所蹤的二皇子石延寶,年齡上也非常接近。可如果仔細觀察,卻能發現很多疑點。並且越是較真兒,越能得出截然相反的論斷。

所以,在錢弘毅看來,自家主將今天的舉動,恐怕是受了吳若甫這個小人的矇蔽。一個爲了榮華富貴,連同生共死多年的老兄弟都可以全部出賣乾淨的傢伙,他的話怎麼可能完全相信?!說不定此人早就心知肚明,小肥絕非二皇子石延寶,卻爲了在漢王帳下獲取晉身之階,故意指鹿爲馬。

“這個.....”武英軍都指揮使猶豫了一下,隨即笑著擺手,“你不必多說,此事我與長史兩個自有計較!”

“這小子性子頗爲倔強......”錢弘毅還想再勸幾句,以防頂頭上司心存僥倖,試圖魚目混珠。然而沒等他把話說完,行軍長史郭允明卻非常不高興地打斷,“錢將軍還是不要輕易下結論爲好。此子的畫像,本長史已經派快馬送給蘇書記看過了。他當年曾經奉漢王的命,專門拜見過二皇子,絕沒有認錯人的道理!”

“這.....”錢弘毅語塞。其他原本準備勸韓樸不要冒險的將領和幕僚,也立刻三緘其口。

郭允明本人,曾經做過漢王劉知遠貼身小廝。雖然此刻職位不算高,卻能直達天聽,尋常人輕易不敢得罪。而他口中的蘇書記,則是漢王劉知遠私聘的掌書記官蘇逢吉,心腹中的心腹。以往很多時候漢王殿下不方便出面做的一些污穢之事,通常都由此人出面代勞。(注1)

如果是蘇逢吉認定了小肥是二皇子,恐怕不是也得是了。當年項梁所立的楚義帝也同樣來自民間,可是誰又敢懷疑他不是懷王之後?反正不過找個傀儡來實行“挾天子而令諸侯”之策而已,真的假的又有多大區別?

“好了,今天的事情,誰也不要說出去。小孩子麼,突遭大難,難免會疑神疑鬼,不肯再承認自己的真實身份。只要他日後慢慢確定咱們大晉忠貞不二,自然會對咱們敞開心扉。可要聽了小孩的幾句胡言亂語,就在四下裡借題發揮,壞了主公的大事。過後就別怪韓將軍與在下不講情面了!”見大夥都知趣地選擇了沉默,郭允明晃了晃鵝毛扇子,意味深長地補充。

“長史大人說得是!”

“末將明白!”

“小孩子的話,怎能當真!況且普通人家,怎麼可能養出這等福相的人物來!”

.....

衆人被他說得脊背發涼,趕緊接連表態。咬定牙關認爲小肥就是失蹤多時的二皇子,無論他自己是否認帳!

“那就下去休息吧!注意約束好隊伍,別出亂子。仗雖然打完了,可爲將者,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郭允明淡淡地笑了笑,吩咐衆人自行離開。

最後的這個舉動明顯越權,但是武英軍都指揮使韓樸卻絲毫不介意。親自走到軍帳門口,目送大夥離開,然後四下看了看,輕輕發出一聲長嘆,“唉——!”

“將軍不必懊惱,一個十五六歲娃娃,翻不起什麼風浪來!”郭允明聽見他的嘆息聲中帶著幾分抑鬱,笑了笑,小聲安慰。

“今天之事,讓長史操心了!”韓樸笑了笑,言不由衷地拱手。“韓某忘了,他曾經被人打傻過,不可以常理度之。差一點兒就被他弄得焦頭爛額!唉——!好歹長史應對得當,才險些沒弄出禍事!”

“你,他明明不是鄭王殿下!你們,你們怎麼還要非逼著他承認?你們,你們怎麼能蓄意欺騙漢王,欺騙全天下的人?!”一個憤怒的聲音,忽然從背後響起,將二人同時嚇了一哆嗦。

韓樸立刻手握腰間刀柄迅速過頭,這才發現,自家兒子韓重贇居然沒有跟隨其他武將一道離開。立刻勃然大怒,飛起一腳,將對方狠狠踹翻於地。

“你個蠢貨,莫非你腦袋也被鐵鐗砸爛過,居然比傻子還傻?你老子我不過是個小小的都指揮使,有什麼資格去欺騙漢王?!況且那肥頭大耳的傢伙滿臉富貴相,誰又能確定他不是二皇子?!”

一邊用罵,他一邊繼續用大腳朝著自家兒子的屁股上狠踢,真的是恨鐵不成鋼。長史郭允明在旁邊,當然不能視而不見。心中默默數了十來下,然後果斷出手制止,“韓將軍,韓將軍,少將軍不過是個孩子而已,你又何必跟他一般見識?行了,別再踢了,再踢就要落下內傷了,俗語云,虎毒尚不食子!”

韓樸打兒子,有一半因素是做給外人看。聽郭允明說得“懇切”,便氣喘吁吁地將半空中的大腳收回來,咬牙切齒地道:“什麼虎毒不食子?我可沒這麼蠢的兒子,居然想置老子一個欺君之罪。老子欺君,他又能落個什麼好下場?就爲了一個剛剛認識了沒幾天的傻子,就連親生父母都不要了。這種兒子,留著何用?還不如直接打死了喂狗!”

說到恨處,乾脆直接抽出了佩刀。郭允明雖然是文人,此刻反應卻頗快。立刻張開雙臂,將其右胳膊抱得緊緊。“哎呀呀!韓將軍,你,你這是要幹什麼?你,你這不是逼著郭某要插手你的家務事麼?少將軍他有什麼錯?能爲了主公考慮,直言諫父,乃是孤忠。能力阻父輩之過,不屈不撓,乃是大孝。能爲友仗義執言,乃爲......”

“行了,你再說,他就把忠孝仁義都佔全了!”韓樸假惺惺地掙了幾下來沒有掙脫郭允明的掌控,只好氣哼哼地還刀入鞘。然而看到抱著腦袋躺在地上一聲不吭的兒子,氣兒又不打一處來,“滾,滾下去閉門思過。今天要不是看在你郭叔父顏面,老子就揭了你的皮!”

“謝阿爺教訓之恩!”韓重贇梗著脖子爬起來,給自家父親行了個禮,轉身便走。從始至終,沒有一句求饒的話,也不肯承認自己犯了錯。

韓樸氣得握著刀柄作勢欲追,卻被郭允明擋住了去路。“行了,韓將軍,小孩子麼,難免會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你硬逼著他認錯,他心裡也未必服氣。倒不如今後找時間慢慢開解。”

“氣死我了!”韓樸惡狠狠地跺腳。終究,沒有真的追上去,從背後將自家兒子一刀砍倒。

看到他氣急敗壞的模樣,郭允明搖頭而笑,“行了,多大個事兒啊,況且剛纔這裡也沒外人?要我說,他這仁厚的性情,卻也是十分難得!無論日後出將,還是入相,都必然富貴久長!”

韓樸聽了,心裡的火氣,頓時滅了七七八八。嘴巴上卻依舊惡狠狠地道:“富貴個屁!能守住老子給他打下的一畝三分地兒,就燒高香了!這兔崽子,從小到大就缺心眼兒。將來如果有機會,還請郭長史別忘了替韓某多教訓他纔是!”

“那是當然,自家晚輩,咱們當然要多看顧一二!”郭允明甚會做人,立刻滿口子答應。

又說了幾句安慰對方的話,他最終還是把重點轉回了小肥身上。“經此之戰,那趙延壽恐怕很難再仗著契丹人的勢,狐假虎威了。只要他被解除了兵權,接下來,主公要對付的,便會是契丹八部精銳。所以,你我得儘快把二皇子送到太原去,以便主公出師之時,可以號令羣雄追隨。而不是自己孤軍奮戰,卻讓那符家、高家和李某人,坐收漁翁之利!”

“此事韓某醒得!”韓撲拱了下手,做虛心受教壯。“韓某在開戰之前,已經從忠義人家借來了馬車。只要長史大人對那小子**出了結果,就立刻可以將其送走!”

“不必。你準備好馬車,再調一隊騎兵護送。我帶著他明天一早就走!”郭允明擺了擺扇子,低聲決定。

“可萬一他在漢王面前,依舊滿嘴胡柴,死不承認自己的真實身份怎麼辦?豈不是連累你我都吃瓜落!”沒想到對方走得居然如此急,韓樸不由得微微一愣,遲疑著提醒。

“郭某會在路上好好開導他!”郭允明咬了咬牙,皮笑肉不笑地補充。“況且有可能是二皇子的人,也不只是他一個。如果他實在不知好歹,蘇書記自有辦法,讓他從世間消失,不會留任何痕跡!”

注1:掌書記,類似於現在的第一秘書。古代節度使一級官員的私聘幕僚。雖然沒什麼品級,但權力極大。前途通常也不可限量。詩人高適就曾經在哥舒翰帳下,任掌書記。

第九章 暗流 (六)第七章 塵緣 (八)第四章 歸來 (六)第八章 烏鵲 (五)第一章 家國 (七)第一章 家國 (一)第一章 初見 (五)第九章 長纓 (五)第九章 萍末 (七) 第二更第一章 問道 (四)第七章 國難 (二)第三章 耕耘 (二)第三章 收穫 (四)第八章 人心 (九)第七章 勁草 (六)第六章烽火 (一)第四章 歸來(五)第七章 鹿鳴 (九)第七章 國難 (七)第十章 狂風 (四)第八章 崢嶸 (八)第八章 三生 (四)第六章 君王 (五)第一章 磨劍 (七)第九章 萍末 (十)第三章 衆生(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一章 初見 (三)第六章 破繭 (二)第四章 答案 (六)第七章 治河 (八)第七章 國難 (二)第四章 虎雛 (六)第六章 君王 (七)第六章 君王 (八)第三章 颶風 (二)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九章 萍末 (三)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三章 父子(一)第十章 狂風 (七)第十章 易鼎 (七)第九章 長纓 (九)第九章 奪帥 (九)第四章 虎雛 (十一)第一章 傳說 (六)第二章 風雲 (三)第四章 撲朔 (六)第四章 撲朔 (九)第一章 家國 (一)第六章 綢繆 (六)第五章 黃雀 (一)第五章 短歌 (一)第四章 答案 (一)第九章 暗流 (五)第二章 謀殺 (六)第九章 奪帥 (八)第三章 父子 (三)第四章 虎雛 (十)第九章 長纓 (十一)第三章 耕耘 (三)第八章 麋鹿 (一)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八章 人心 (四)第五章 短歌 (三)第七章 治河 (十)第六章 紅妝 (七)第九章 萍末 (九)第二章 風雲 (九)第三章 衆生 (六)第七章 治河 (一)第七章 塵緣 (四)第二章 風雲 (四)第三章 父子 (二)第二章 謀殺 (六)第一章 傳說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一章 磨劍 (七)第一章 問道 (三)第九章 萍末 (二)第八章 人心 (六)第六章 紅妝(一)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三章 耕耘 (三)第五章 求索 (二)第一章 新春 (五)第六章 破繭 (九)補8號欠賬第十章 易鼎 (十)第四章 虎狼 (四)第一章 新春 (五)第三章 耕耘 (三)第四章 虎雛 (十二)第五章 短歌 (一)第三章 父子(九)第八章 崢嶸 (二)第八章 崢嶸 (十)第五章 黃雀 (八)第九章 萍末 (七)第三章 颶風 (一)第十章 狂風 (三)
第九章 暗流 (六)第七章 塵緣 (八)第四章 歸來 (六)第八章 烏鵲 (五)第一章 家國 (七)第一章 家國 (一)第一章 初見 (五)第九章 長纓 (五)第九章 萍末 (七) 第二更第一章 問道 (四)第七章 國難 (二)第三章 耕耘 (二)第三章 收穫 (四)第八章 人心 (九)第七章 勁草 (六)第六章烽火 (一)第四章 歸來(五)第七章 鹿鳴 (九)第七章 國難 (七)第十章 狂風 (四)第八章 崢嶸 (八)第八章 三生 (四)第六章 君王 (五)第一章 磨劍 (七)第九章 萍末 (十)第三章 衆生(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一章 初見 (三)第六章 破繭 (二)第四章 答案 (六)第七章 治河 (八)第七章 國難 (二)第四章 虎雛 (六)第六章 君王 (七)第六章 君王 (八)第三章 颶風 (二)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九章 萍末 (三)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三章 父子(一)第十章 狂風 (七)第十章 易鼎 (七)第九章 長纓 (九)第九章 奪帥 (九)第四章 虎雛 (十一)第一章 傳說 (六)第二章 風雲 (三)第四章 撲朔 (六)第四章 撲朔 (九)第一章 家國 (一)第六章 綢繆 (六)第五章 黃雀 (一)第五章 短歌 (一)第四章 答案 (一)第九章 暗流 (五)第二章 謀殺 (六)第九章 奪帥 (八)第三章 父子 (三)第四章 虎雛 (十)第九章 長纓 (十一)第三章 耕耘 (三)第八章 麋鹿 (一)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八章 人心 (四)第五章 短歌 (三)第七章 治河 (十)第六章 紅妝 (七)第九章 萍末 (九)第二章 風雲 (九)第三章 衆生 (六)第七章 治河 (一)第七章 塵緣 (四)第二章 風雲 (四)第三章 父子 (二)第二章 謀殺 (六)第一章 傳說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一章 磨劍 (七)第一章 問道 (三)第九章 萍末 (二)第八章 人心 (六)第六章 紅妝(一)第十二章 年少年 (四)第三章 耕耘 (三)第五章 求索 (二)第一章 新春 (五)第六章 破繭 (九)補8號欠賬第十章 易鼎 (十)第四章 虎狼 (四)第一章 新春 (五)第三章 耕耘 (三)第四章 虎雛 (十二)第五章 短歌 (一)第三章 父子(九)第八章 崢嶸 (二)第八章 崢嶸 (十)第五章 黃雀 (八)第九章 萍末 (七)第三章 颶風 (一)第十章 狂風 (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定县| 开平市| 天祝| 历史| 雅安市| 称多县| 资阳市| 威信县| 隆德县| 富蕴县| 蕲春县| 韶关市| 岑巩县| 道真| 牟定县| 垫江县| 专栏| 汉沽区| 衡阳县| 太湖县| 灵寿县| 徐汇区| 益阳市| 福安市| 景宁| 孝感市| 顺平县| 龙海市| 平顺县| 石林| 肇州县| 嵩明县| 临西县| 洞口县| 梁河县| 郁南县| 兴文县| 青海省| 揭西县| 砚山县| 苍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