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爭做“三嚴三實”好乾部(板書)
201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提出,成爲好乾部,就要不斷改造主觀世界、加強黨性修養、加強品格陶冶,時刻用黨章、用共產黨員標準要求自己,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幹事,清清白白爲官。好乾部要做到“信念堅定、爲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信念堅定、爲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20個字,高度概括了好乾部的特徵,描摹出好幹部的“時代肖像”,賦予了好乾部標準新的時代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領導幹部“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三嚴三實”要求,全面闡述了新時期優秀黨員幹部應有的特質,爲黨員幹部的價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植入了新的時代元素,爲加強新形勢下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
如果說,“八項規定”是對領導幹部的剛性約束,“三嚴三實”要求則揭示了問題的內核:領導幹部要加強修爲來提升作爲。“三嚴三實”從黨性修養、從政之德、做人準則等方面對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做一個好乾部指出了明確方向。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只有恪守“三嚴三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才能真正實現情爲民所繫,權爲民所用,利爲民所謀,才能贏得人民羣衆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三嚴三實”是著眼於解決作風方面的突出問題提出來的,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三嚴三實”是新時期的新標準和新要求,重點在於貫徹落實。雖然目前黨員幹部隊伍的作風與黨和人民事業發展要求總體上是適應的,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還沒有根除,無論黨員幹部隊伍管理還是黨員幹部自身,都存在不嚴、不實的問題,失之於寬、失之於軟、失之於虛的現象比較嚴重。有的黨組織對黨員幹部要求不嚴,常常是不敢管、不願管、不會管;有的執行中央政策打折扣、搞變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現象時有發生;有的自由主義、好人主義盛行,組織渙散、紀律鬆弛,一些規章制度形同虛設。有的黨員幹部目無組織紀律,凌駕於組織之上、遊離於組織之外;有的心浮氣躁,弄虛作假,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有的特權思想嚴重,濫用手中權力,違法亂紀、貪污腐敗,等等。可以說,要求不嚴的問題、作風不實的問題,是黨員幹部不良作風的突出表現,也是作風建設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因此,黨員幹部要拿起“放大鏡”、“顯微鏡”審視自我,把自身“不嚴不實”的問題找準、根源找準,紮實整改、堅決糾正。
領導幹部要堅持從嚴要求,強化問題導向,真正把自己擺進去,著力解決理想信念動搖、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宗旨意識淡薄、忽視羣衆利益、
漠視羣衆疾苦,黨性修養缺失、不講黨的原則等問題;著力解決濫用權力、設租尋租,官商勾結、利益輸送,不直面問題、不負責任、不敢擔當,頂風違紀還在搞“四風”、不收斂不收手等問題;著力解決無視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對黨不忠誠、做人不老實,陽奉陰違、自行其是,心中無黨紀、眼裡無國法等問題,各級領導幹部把“三嚴三實”作爲修身做人用權律己的基本遵循、幹事創業的行爲準則,爭做“三嚴三實”的好乾部。
黨員幹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牢固樹立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理念,以“三嚴三實”爲標尺,弘揚公僕情懷、求實作風、奮鬥精神和道德情操,切實在貫徹“三嚴三實”中發揮示範表率作用。要當好堅定理想的表率,加強黨性修養,提升道德境界,強化政治定理,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當好爲民服務的表率,切實增強對人民羣衆的感情,想問題、做決策、幹事情要始終站穩羣衆立場,時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要當好求真務實的表率,堅持從實際出發謀事業、做工作,腳踏實地、真抓實幹,敢於擔當、勇於負責,在銳意創新中實現改革新突破,在奮發進取中開創發展新局面。要當好廉潔自律的表率,心存敬畏、慎獨慎微,不搞特權、不謀私立,襟懷坦蕩、公道正派,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貫徹“三嚴三實”要求,必須堅持嚴字當頭、實字託底,做到嚴實結合、融爲一體。每一位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一定要認真領會“三嚴三實”的深刻內涵和具體要求,把“三嚴三實”作爲修身做人的基本遵循,作爲爲官用權的警世箴言,作爲幹事創業的行爲準則,真正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更好地履行共產黨人的崇高職責。
延伸閱讀
陳雲自律軼事
李旭東 王保昌
陳雲,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二代中央集體領導的重要成員之一,他不僅是享譽海內外的中共黨內著名的經濟專家,而且還是傑出的黨建工作者。其一生功勳卓著,彪炳史冊。在生活中,他公私分明,一絲不茍,始終保持著共產黨人艱苦樸素的作風,尤其是他在自律方面的表現,令知情人歎爲觀止,其品操在黨內外口碑甚好。
一件新軍裝的故事
1944年,陳雲到西北財經辦事處任副主任,掌管著陝甘寧邊區財政的進出,部隊、機關、學校十多萬人的供應。由於他仍兼青委的工作,有時要出面接待來訪的代表團和外賓。他穿的那套軍裝,和陝甘寧邊區一般戰士穿的一樣,冬天是棉衣,春天把棉花抽掉變成夾衣,夏天把裡子拆掉變成了單衣。陳雲同志身體不好,經常出汗,衣服爛得快些,補了不少補丁,管後勤的陳清泉同志看了很過意不去,就給下面管被服的打了個電話,讓給陳雲同志送一套新軍裝。這件事讓陳雲知道了,立即把陳清泉叫去,非常嚴厲地問他:“你是隻給我發
新軍裝,還是給陝甘寧邊區所有的同志都發?”陳清泉忙說明給他增發一套新軍裝的理由。陳雲嚴肅地說:“現在不到發軍裝的時候,任何人一件都不能發。你馬上打電話撤消剛纔的通知。”看到陳清泉臉上有些愧悔之意,陳雲緩和了一下語氣,他說:“老陳,我們是管錢管物的,如果搞特殊化,不按制度辦事,近水樓臺先得月,那還怎麼能管好全邊區的財政?這制度還有誰去認真執行?”
這時,恰逢陳雲夫人于若木要生小孩了。陳雲拿出一枚金戒指給陳清泉,說:“這是于若木同志從北京家裡帶來的一枚戒指,你幫我拿到邊區銀行兌些邊幣,買些婦女坐月子用的紅糖、雞蛋等補養品。記住,不要動公家的一分錢。”陳清泉拿著金戒指,眼眶有些溼潤。
十顆葡萄的故事
陳雲從來不向公家要什麼東西,他對請客送禮深惡痛絕,親戚朋友都不準送禮。有一次,部隊有一位同志到北京給他彙報工作,順便從他們部隊農場給他帶來了一箱葡萄,陳雲見後拒不接受。陳雲說:“我從來都不接受別人的禮品,請你把它帶回去。”這位幹部當時非常難堪,他說:“首長,這箱葡萄是我們軍區農場自產的,我大老遠把它從外地帶來,還是留給首長品嚐吧。”陳雲身邊的同志都知道陳雲的脾氣,因此也沒有人敢上前勸說。正當尷尬之時,陳雲笑著說:“好,就不爲難你了,我破例一次,我吃十顆葡萄,這叫十全十美,其餘的你全帶回去。”
“我的規定就是一葷一素一個湯”
陳雲對自己的生活要求非常嚴格。他曾說“吃喝玩樂是亡黨的標誌”。比如吃飯,他以青菜豆腐爲主,午飯是一葷、一素、一個湯,外加二十顆花生米,任何情況下也不多吃或少吃一些,幾十年如一日,無論是平日,還是逢年過節,他都不允許另外加菜。有一次,他生病了,食堂給他多做了兩個菜,他見了後硬是給端了回去。他說:“我不要,我現在天天在過年。我的規定就是一葷一素一個湯。”此後,再也沒人敢不按規定給他加菜了。
“人吃飯是爲了活著,活著不是爲了吃飯”
七十年代,有一次陳雲到廣州參加交易會,當地的負責同志邀請他吃頓晚飯,他不幹。他說:“我從來不參加宴請,而且這個規矩也不好。吃光用光,沒有希望。”後來人家提出和他一起共餐吃盒飯,他還不幹。他說:“你吃你的,我吃我的,一起吃飯,什麼意思?”接著又說:“人吃飯是爲了活著,活著不是爲了吃飯。如果沒有別的工作要談,就請他們不要來,順便告訴他們回去把工作做好,那就是給我最好的見面禮。”說完,他獨自吃起了飯,再也不去理會別人的邀請。
正如一位長期生活在陳雲身邊的老同志所評價的那樣:陳雲同志一生嚴於律己,生活清廉,他率先垂範,堪稱楷模,他是一位真正的共產黨人。
(選自《黨風與廉政》1999年第1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