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華紫苑跟著蘇葉去了茶樓的時候,另一邊,宮裡面,卻又是另一番場景。她並不知道,此時越千里正在她的宮裡面等著她。
本來今日越千里是想帶著華紫苑上朝的,明日便是他的登基大典,他想要在自己登基大典上,封她爲後,其實前幾次越千里也在朝堂之上說過,結果被大臣們給反駁了。昨日看著華紫苑穿著鳳袍的樣子,這個想法又出現在了越千里的腦海裡面。誰知道一大早的看著華紫苑睡的太香,越千里實在是不忍心叫她起來。
皇宮,朝臣上朝的大殿之上,衆臣在行禮之後便萬籟俱靜,低著頭等著上面坐在龍椅上的那位即將成爲年輕的帝王開口,明日就是新皇大典,他們自己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只是沒有人站出來說而已,這槍打出頭鳥的道理,他們還是知道的。這件事情已經討論了好幾次,大臣們也只能將此事拖著。
這新皇還未登基,就如此想著,大家自然是不願意的,而且對於這華紫苑,大家也是知之甚少。
伴君如伴虎,他們都是歷經官場之人,每天都生存在殺人不見血的謀略之中,能夠留下等到新君登位而屹立不倒的,自不是簡單之人物,對於這五個字已是更加明白。
帝王雖然年經,也許還未完全掌握爲君之道,但是,卻也是從小在宮闈之中長大的,對於這些自然都是耳薰目染的,再加上天家之人自身的那種君臨天下的氣質,讓當下這些人自然是更加不敢說話了。
“有事啓奏,無事退朝。”站在一旁侍候的公公看著這翻安靜無比的場面,例行公事的唱聲道。
"啓稟秦王,臣有事稟告。"聽到公公如此喊道終於有人站不住腳了,繼而高位之上的人笑了,雖然他笑的很淡,淡的基本上看不出來他笑了,但明明確確的他是笑了的,他是愉悅的,他就是想看看這幫人想要做一些什麼。
“愛卿有何事要奏?”越千里看著下方臣子,問的倒是漫不經心,朝臣裡文物百官站界分明,此人便是一位文臣。
自古以來,文臣武將便是兩看生厭除非必要的利益以外,讓他們相互之間和睦相處自是困難的,文臣覺得武將野蠻粗魯不懂圓滑,武將覺得文臣捏揉做作只會背後甩陰刀子,自然兩方都看不得對方。
當然,除了他們本身的原因以外,自古君王也不怎麼見的了文臣武將和睦相處,畢竟,他們要是和睦相處了,如果是忠臣,那麼如此對他作爲帝王是有利的;可是,這些臣子爲人誰又能完全猜測到,這個時候是忠臣下個時候呢?
所以,作爲一個帝王要知道爲君之道,懂得如何在臣子間平衡,但卻不能看著文武一家親,畢竟他們親近了,作爲帝王就危險了。
這是帝王要考慮的,他是要江山天下的,作爲臣子,自然要把隨時可以拿掉自己腦袋的人小心對待著,認真觀察著,所以根據上千年先人的總結,衆大臣也是涇渭分明的,井水不犯河水。
說起來,越千里倒是不怎麼需要注意武將那邊,都是他長年征戰帶出來的人,什麼脾性還是瞭解的,而文臣那邊,他自然也是查的雖然說不上清清楚楚,但是也是不少了。
此刻,這文臣剛開口,越千里順口這麼一
接,眼睛卻是看向武將那邊的,一道精光略閃而過,揚脣勾起一抹淡笑,轉瞬消失不見。
站在前面的大將軍本來就是有些疑惑,若是沒人開口說話,難道王爺真的不打算自己提起立後之事?如現在這般看來,顯然王爺是在請君入甕而已,他自然是看懂了剛剛王爺的示意,不過,想來在大殿之上可以光明正大的看著越千里表情的也就只有這個大將軍了。
“啓稟王爺,微臣……”那大臣還未把話說完,就見大將軍舉步而出。
“劉大人真是好生怪哉,王爺還未提出立華姑娘爲後,你們一大早就站在外面議論不支持不同意,現在,陛下還未開口,你又要提出不支持?真是怪哉,本將都不知道有這回事,劉大人倒是知道的挺早。”大將軍出列,對著越千里行了一禮,便啪啪啪像倒核桃似的說了一串,讓那劉大人一時竟無法說話。
越千里明顯對大將軍的表現很滿意,看向劉大人的時候,眼裡帶著迷惑,慢條斯理的開口,帶著些許漫不經心,但還是讓人出了一身的冷汗,“愛卿竟然如此知本王心意,本王十分高興。”
他說了高興卻不見的其他人同樣感到高興啊,就比如這位劉大人,越千里這話透露兩個點,一就是你深知龍心,看來你平日裡就是有事沒事的揣摩聖意;二是,如果你沒有揣摩聖意,你怎麼會知道這些,難道你在皇帝身邊放了暗哨?所以說,不管如何說,這兩個卻是一點都不能有,因爲都是君王忌諱的。
所以,聽到越千里那漫不經心卻實則犀利的話,劉大人嚇的匍匐在地,連忙求饒,這個即將登上帝位的人,他的狠歷,他也是知道的。
“王爺,臣不知道將軍再說什麼,臣是要說…”劉大人小心翼翼心驚膽戰的想要開口解釋,大將軍能讓他把話說完嗎?顯然在被王爺行注目禮的大將軍是不會讓他繼續說的。
“你說不知道本將在說什麼,那麼,不知道其他的幾位同您劉大人交流的過的大臣是不是也同您是一樣的聽不懂本將再說什麼?”
大將軍雖然也是征戰沙場之人,但也經常在朝堂之上看著每天的上朝以後這些大臣的表現,語言能力也許比不過文臣,但也是伶俐的,幾句話便又堵了回來。
其他大臣自是不能同劉大人站在一波了,畢竟同自己沒有好處,而且若不是劉大人開口,陛下早就宣佈退朝了,絲毫沒有想要提出立後之事,想來倒是這劉大人但有些多嘴了。
越千里也自然能想到這些,事情既然已經提到這一步了,他當然不會就這麼簡簡單單的放掉機會,基本就在大將軍說完話之後,越千里就開口了。
“立後之事,本王也有考慮,只是還未想要在現在說出來,既然衆位愛卿都如此關注,那麼,今日本王就在此言明,本王決定在明日登基大典上立華紫苑爲後,並且整個後宮只有她一位皇后不再納妃。”
越千里語氣薄涼,很是強硬的態度,他只要華紫苑,只愛華紫苑,其他人入不了他的眼,他也不屑於納妃來籠絡朝臣,他的有的是手段來對付那些居心叵測之人,只是,他只要一個華紫苑而已。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百官皆驚訝不已,縱然之前聽說了越千里有
意立華紫苑爲後,但也從未想過這後宮三宮六院他越千里只要華紫苑一人,這是要廢除整個後宮的意思啊,這是整個裔王朝皇室都從沒有開過的先例,而今日,他們年輕的帝王就這樣以睥睨天下的姿態告訴他們,他,只要一個女人。
大臣們會答應嗎?自然是不可能的,雖然知道後宮深不可測,這些女人爭寵用的手段比他們男人都要厲害,讓他們男人都會感到心驚不已,但一個個還是想著要把自己孩子親人送進來,不爲別的,只爲得見聖顏而後有幸一朝得子,榮耀的就是整個家族,若是不幸,內宮和外院本就不該牽扯,死了也就死了,只要不過分,不牽連到他們,自然是無關輕重。
而這樣的事情被皇帝的話打亂了,這樣的事情被一個女人打亂了,皇帝以後只要這一個女人,那麼,他們的算計豈不白費,而且還是一個無權無勢的女子,讓這樣的女子來母儀天下,他們怎麼會好受,自然是一個個的都不同意。
“王爺請三思啊,自古以來,這新皇登基,鮮少是有同時立後的,而且這事情如此倉促,很多事情還需要商量,請王爺收回成命,若不如此,我們將長跪不起。”爲首的大臣跪了下來,看著越千里不卑不亢,若新皇登基大典上封后,那麼那個女子是要何等的尊貴,這華紫苑只不過是一個醫女,他們自是不會同意的。
“你們……”見著滿朝文武全都跪了下去,越千里的臉色已經黑了下來,這些個大臣如此,無非就是在逼自己,而越千里今日在朝堂之上說這件事情,也只是試探一下各位大臣,這華紫苑他一定是要封爲他的皇后的。
明日的登基大典,越千里想過跟著華紫苑一起攜手並進,不過看著現在的情況,那是不可能的了,也只能等到這登基大典以後了,等著他登基過後,他便是這裔王朝明正言順的皇帝了,到時候他便不用顧忌這一干大臣的威脅了,若是被他們拖下去,耽誤了明日的登基大典,越千里是不願意看到如此的,畢竟過了明日他纔是真正意義上的皇帝。
嘆了一口氣,越千里看著衆大臣,“大家都起來吧,本王聽你們的便是,明日的登基大典,是不是都準備好了?”
見王爺妥協,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畢竟這後位一天沒人,那麼他們家裡的女兒便還是有機會的,“回王爺,已經準備好了。”
“恩,那有勞各位了,沒什麼事情,就都下去吧。”說著越千里站起來轉身便離開了,這些日子,他一直以王爺的身份來上著早朝,從朝堂之上離開,越千里便去了華紫苑的殿裡。
“華紫苑去哪裡了?”越千里整個人看起來都很是不好,周圍散發著一股低氣壓,看著那些個丫鬟問著。
“回王爺,這小姐去了宮外還沒有回來。”
聽著那個丫鬟這樣說,越千里是記得這華紫苑告訴過自己,今天要去醫館的,看來是早朝被氣到了,都讓自己給忘記了。“滾,都滾出去。”這會兒越千里的心情很不好,那些個宮女還是第一次見王爺如此,嚇得大氣都不敢出一個,趕緊的都朝著外面去了。
坐在華紫苑的屋子裡面,越千里沒有哪一刻如同現在這樣,他真的很想見華紫苑,越千里就這樣等著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