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22章 不是別人不努力

【咱們前面說過,因爲蒙古帝國的戰績,所以當時的蒙古人是一直有相信自身具有制度優越性的。

這也是忽必烈仿效漢法會引得其他汗國憤怒的原因之一。

但忽必烈就算仿效漢法,可他畢竟也是蒙古人出身,所以元初的行政架構在漢法的基礎上被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變。

比如宋朝的二府三司,忽必烈琢磨了一下樞密院和中書省的二府制度不錯,用了!

不過這個二府最好有自己這個皇帝居中協調,這樣皇帝權力才能更大嘛,所以大筆一揮,掌監察的御史臺添上!

中書掌內政,樞密院掌軍事,御史臺掌監察對皇帝負責,基本上就是一個變種的三省,而什麼門下省尚書省都沒用,忽必烈大筆一揮直接廢掉。

不過尚書省廢了,六部卻依然保留,只是挪到了中書省下面,該幹嘛還是幹嘛,職責並沒有不一樣。

這實質上也是咱們學的歷史課本花了相當的篇幅介紹三省六部的原因,因爲歷朝歷代不管如何改制,六部這個真正辦事兒的職構是雷打不變的,而三省的變化往往就折射出來了當時的君權如何。

就比如,朱元璋大手一揮廢了丞相洪武朝還能照常運行,你讓他大手一揮廢了六部試試。

嗯,這個扯遠了,總之回來再看元朝。

機構定了,接下來就是往裡頭填人了,而因爲這三省六部萬變不離其宗,所以當時的漢人對其更熟悉,每個部門除了一把手是蒙古人之外,二把手三把手跑腿的打雜的辦事兒的基本都是漢儒。

而這套的班子運行了一段時間之後忽必烈也很快發現了問題,這羣漢儒辦事兒扯皮都不錯,但不會搞錢,根本不足以支撐他頻繁發起的戰爭。

好在當時的元朝就突出一個各民族大雜燴,你漢儒不會斂財,那有的是會斂財的,於是一個叫阿合馬的色目人很快被忽必烈提拔了上來。

只是忽必烈想不到的是,他提拔阿合馬之後很快引發了元朝官僚系統內的種族對立。

一邊是土生土長的漢儒,一邊是西域中亞的被蒙古人征服的色目人,雙方的文化背景、種族國別、語言、飲食、外貌都完全不同,能和和氣氣纔有鬼了。

雙方很快從口角發展到肢體衝突,並很快演變成了非常具有當時元朝風格的行徑:謀殺。

1282年,趁著忽必烈不在大都,有人假傳太子真金之命召見阿合馬,結果半路阿合馬直接被埋伏好的人亂刀砍死,兇手很快也被抓到,口供稱與太子無關全是個人行爲,當時忽必烈剛喪妻懶得追究,匆匆結案?!?

“等諸漢歸一,則可用此六部制,孔明便可好好歇歇了?!饼嫿y笑道。

這個三省六部出現的頻次太高,所以單靠那些零零散散的名稱,以及時不時談及的官員的職責,孔明幾人也早已將六部之責推了個大概出來。

而且實在不行這個還能去問二鳳陛下嘛,想必他必然是清楚知曉的。

只不過孔明認爲制度之事還是需要量體而裁最爲宜,故而完全沒這個打算。

且此前無論是荊州益州還是漢中關中,地狹民稀之下,以諸事集於中司由兩三人而決反倒是最爲高效,若真整出來六部恐怕效率反倒要下降不少。

只是如今興復漢室近在眼前,爲以後大漢十三州考慮的話,司分六部權力決中樞勢在必行了。

曹操看著上首那兩位謀士言笑晏晏,眼看著劉備笑得爽朗開懷,以及還有云長的目光不是在看光幕就是在看劉備……

曹丞相感覺嘴巴里酸得有點發苦了。

於是他決定找點感興趣的問題:

“張飛,左將軍壽至何數?”

張飛懶洋洋的言簡意賅道:

“活的比你久?!?

稍稍沉默一下,曹操小聲自語道:

“此前我問雲長終事伱不願說,可見非是善終。”

“左將軍可有爲雲長報仇?”

張飛喟嘆一聲:

“自是有的?!?

曹操點點頭:

“那便好?!?

少頃,曹操又忽地問道:

“有爲汝報仇乎?”

張飛哼哼兩聲,糾結了一會兒才道:

“自是有的。”

曹操不說話了,只是低聲笑了兩下。

張飛忽然很想打曹賊。

【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阿合馬之案三年後有個鐵脖子的御史寫了個奏章對元帝喊話:

陛下你年紀這麼大了,是不是該考慮退位讓賢了?

當時御史臺的都事尚文是太子的人,知道這遞上去多半事情就麻煩了,於是扣留了這個奏章,但結果這事被一個叫答即歸阿散的人知道了,這位色目人是被亂刀砍死的阿合馬的老朋友,於是他想方設法拿到了這份奏章遞到了忽必烈手裡。

不出意外忽必烈震怒,雖然沒有責罰太子,但還是叫過來狠狠罵了一頓。

結果太子倒也乾脆,罵我是吧?那我死了不就完了?

1286年1月,備受忽必烈期待的太子真金憂懼病亡,這個自幼學習漢文化的兒子本應該是保證元朝平穩漢化的最重要的一環,但如今卻猝然而逝,忽必烈備受打擊。

現代有人分析過,真金和朱標的死亡略有一些相似性,這兩位太子都有一個相當強勢的父親,同時都被父親抱以過高的期待,而且兩人都因爲勞累導致身體素質不太行。

真金就不說了,明明是蒙古裔太子卻身體素質極弱,僅僅因爲驚嚇就能病重去世,反觀他老爹忽必烈,在71歲喪子之後就開始暴飲暴食,結果還硬是挺到了八十歲。

朱標呢?以明末談遷《國榷》當中的說法,是因背疽而死。

背疽這病咱們現代看著不重,充其量就是個輕度感染,但在古代沒有感染病理認知沒辦法對細菌感染做針對處理,一旦錯過最佳治療時間那確實就是絕癥,最典型的就比如徐達這個猛男就是死在這個病癥上。

但朱標的背疽只是表因,現代猜測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勞累,洪武十年開始一切政務都要先給朱標看,處理完之後朱元璋抽查,本來這也沒啥——直到老朱幹掉了丞相。

此後朱標基本上就是一個人幹了丞相的活加上半個皇帝的活,而在死前的幾年還要時不時離開京師去西安考察遷都事宜,說實話朱標能堅持這麼久才死可以稱作奇蹟,而背疽不過是將這一切引爆的小炸彈而已。

說白了,老朱從來都是一個以己度人的性格,他覺得自己“上素少疾,及疾作,臨朝決事如故”,別人就也該如此,但卻從來沒考慮過:

老朱啊,不是別人不努力,實在是你太離譜?!?

第490章 勒名悠悠衆口第760章 ??苈雨?/a>208.第208章 天下江陵175.第175章 徵人與火鍋第72章 昭烈廟367.第366章 鼠輩何足道哉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320.第320章 公理之城331.第331章 先見之明昏德公208.第208章 天下江陵250.第250章 打不過猴子第58章 侯音之憾第407章 亂世呵第51章 朝菌與蟪蛄(端午節快樂)241.第241章 攜民渡江第523章 頭風是傳統第25章 暮虎老狼第537章 滿川龍虎舉第429章 這都是一派胡言!第35章 正旦(續)第746章 嚯,廢紙第487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第670章 合斬虎魘335.第335章 賊軍技窮,優勢在我第484章 豆粕254.第254章 味同嚼蠟的軍神210.第210章 終相見第11章 老曹家血脈有問題啊382.第381章 勝天半子張仲景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第65章 虎符 符牌第87章 縣內二十三事第464章 送人頭134.第134章 甘將軍算功勞不?168.第168章 蒼天已死石第774章 國力比拼第428章 沒錯,我真的謀反了(感謝roadwin大第19章 漢中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第578章 佳婿賢媳238.第238章 巨舟橫江第787章 嶺北轉折第703章 宋亡於賈似道第630章 南北之爭第641章 當日悔和戎212.第212章 一歲除第423章 大炮開兮轟他第579章 三軍始動224.第224章 兩死之道第102章 桃園有歸途145.第145章 魏延之死第552章 和歸和戰歸戰297.第297章 姜維學習筆記356.第355章 擊砲213.第213章 打鳥皇帝第11章 老曹家血脈有問題啊第430章 生物學奇蹟第559章 天日昭昭第499章 煤炭抗寒第715章 洪武欠佳第65章 虎符 符牌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376.第375章 唐史殊途370.第369章 幽並爭鋒345.第345章 馬良第65章 虎符 符牌397.第396章 自斬命脈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第55章 後漢亡矣268.第268章 插足雍涼第447章 兄友弟恭與父慈子孝第691章 以民命爲重第655章 Judy自是讀朱標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253.第253章 奔襲轉戰六千里第732章 謝謝大哥第403章 百萬曹公299.第299章 天策上將不發威?381.第380章 醃入味兒的漢長安第556章 十二金牌斷壯志395.第394章 最豐富的家底307.第307章 大漢金票187.第187章 魏晉風流第518章 稍遜風騷第700章 大爭之勢第560章 就是大送274.第274章 投唐一念起第716章 明合漢風第452章 苦一苦兄弟130.第130章 獨眼龍李二鳳第643章 理學興衰第732章 謝謝大哥第773章 賞樂博弈第692章 要講證據111.第111章 治蜀大小事第448章 彗星掃出來的皇帝第34章 正旦第781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
第490章 勒名悠悠衆口第760章 海寇掠陣208.第208章 天下江陵175.第175章 徵人與火鍋第72章 昭烈廟367.第366章 鼠輩何足道哉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320.第320章 公理之城331.第331章 先見之明昏德公208.第208章 天下江陵250.第250章 打不過猴子第58章 侯音之憾第407章 亂世呵第51章 朝菌與蟪蛄(端午節快樂)241.第241章 攜民渡江第523章 頭風是傳統第25章 暮虎老狼第537章 滿川龍虎舉第429章 這都是一派胡言!第35章 正旦(續)第746章 嚯,廢紙第487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第670章 合斬虎魘335.第335章 賊軍技窮,優勢在我第484章 豆粕254.第254章 味同嚼蠟的軍神210.第210章 終相見第11章 老曹家血脈有問題啊382.第381章 勝天半子張仲景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第65章 虎符 符牌第87章 縣內二十三事第464章 送人頭134.第134章 甘將軍算功勞不?168.第168章 蒼天已死石第774章 國力比拼第428章 沒錯,我真的謀反了(感謝roadwin大第19章 漢中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第578章 佳婿賢媳238.第238章 巨舟橫江第787章 嶺北轉折第703章 宋亡於賈似道第630章 南北之爭第641章 當日悔和戎212.第212章 一歲除第423章 大炮開兮轟他第579章 三軍始動224.第224章 兩死之道第102章 桃園有歸途145.第145章 魏延之死第552章 和歸和戰歸戰297.第297章 姜維學習筆記356.第355章 擊砲213.第213章 打鳥皇帝第11章 老曹家血脈有問題啊第430章 生物學奇蹟第559章 天日昭昭第499章 煤炭抗寒第715章 洪武欠佳第65章 虎符 符牌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376.第375章 唐史殊途370.第369章 幽並爭鋒345.第345章 馬良第65章 虎符 符牌397.第396章 自斬命脈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第55章 後漢亡矣268.第268章 插足雍涼第447章 兄友弟恭與父慈子孝第691章 以民命爲重第655章 Judy自是讀朱標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253.第253章 奔襲轉戰六千里第732章 謝謝大哥第403章 百萬曹公299.第299章 天策上將不發威?381.第380章 醃入味兒的漢長安第556章 十二金牌斷壯志395.第394章 最豐富的家底307.第307章 大漢金票187.第187章 魏晉風流第518章 稍遜風騷第700章 大爭之勢第560章 就是大送274.第274章 投唐一念起第716章 明合漢風第452章 苦一苦兄弟130.第130章 獨眼龍李二鳳第643章 理學興衰第732章 謝謝大哥第773章 賞樂博弈第692章 要講證據111.第111章 治蜀大小事第448章 彗星掃出來的皇帝第34章 正旦第781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林市| 临沧市| 衡阳县| 岢岚县| 通许县| 南漳县| 潜江市| 奉节县| 和田市| 奇台县| 梅河口市| 普安县| 昌都县| 麻栗坡县| 清水县| 聂拉木县| 建湖县| 介休市| 德钦县| 竹溪县| 武川县| 濉溪县| 永康市| 乌兰浩特市| 三门县| 延安市| 桂平市| 云和县| 东乌| 定安县| 青海省| 微山县| 合江县| 霍州市| 田东县| 雷山县| 宁德市| 沧州市| 宜丰县| 库伦旗| 来凤县|